怎麼給學生按成績分組
1. 班級分組怎樣分好。現在我們班的分組是按成績分,組長選人這樣好不好,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無所謂好不好,只有合適不合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可能有些人開心有內些人不樂意,沒辦容法估計所有人的感受。
優點:可以讓班級的整體成績提升,而且防止了一些成績的差距導致的矛盾
缺點:會讓班級兩極分化,導致一些同學感受到老師偏心還有不能及時向學習好的同學求助。
其實呢,我覺得,沒必要這樣分,大家都是同學,很難得的緣分咯~所以還是按照身高排好了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 如何用電子表格Excel按成績分組
建一個工作表,
A列 B列 C列
姓名 成績 分組
先按成績排序,然後在C1單元格輸入C1=MOD(row(),7)
3. 在EXCEL中對學生按成績分組
按分數排序
在來C列放自序號,1-34,再放34-1
然後按C列排序,排完充就變成112233。。。,這就變成了第一名和最後一名C列都是1,排在一起,第二名和倒數第二名排在一起
接著就8個8個分開就好了
不知道這樣分組是否合理,最高分配最低分
4. 如何將班級學生成績平均分組
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Text;
namespace ConsoleApplication2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sole.WriteLine("請輸入分數");
switch (Console.ReadLine())
{
case"5":
Console.WriteLine("優秀");
break;
case"4":
Console.WriteLine("良好");
break;
case"3":
Console.WriteLine("及格");
break;
default: //3分以下均不及格
Console.WriteLine("不及格");
break;
}
}
}
}
照著這個改就是了, 我用的C#
5. 按學生的能力或學習成績分組屬於什麼分組
學習習慣組,老師說的
6. 如何給班級的學生分組
..........不知這問題是什來么意思
座位的源話按高矮,並考慮好各人的關系,喜歡講閑話擾亂紀律的分開。我也是班長換座位的時候經常幫老師出主意
純粹根據成績分成幾組的話,按成績從高到低,均勻分配到每個組,避免組與組之間成績過於懸殊造成風氣問題,分班就是按照這個原則分的
春遊之類的話,隨便啦,自己去組隊最好,關照一下比較內向的同學
7. 班級怎樣按成績分組才能保證競爭公平
班級分組復管理模式是一種與分組制教學相配套的新的管理模式,它與以往的班級管理不同之處在於:整個班級並不是由班主任和固定的班委全權管理,而是由均衡分配的幾個小組來處理班級的日常事務。班主任不必事必躬親,只起一個組織者的作用。它注重了小組之間的合作和競爭,充分調動了小組成員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在素質教育盛行的今天具有重要的意義。班級分組管理處於一個探索階段,有許多不同的模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畢竟是一個新事物,不可避免也會有不足之處。下面就根據我們班分組管理的一些經驗,來談談班級分組管理的操作模式、優點、不足之處及其對策。一、班級分組管理的具體操作模式1.對全班進行分組考慮到將來要在各方面進行競爭的公平性,在各小組的男女生比例、學習成績差異、紀律表現優劣、性格的內外向、文藝體育特長、城鄉學生、是否住校生等方面進行反復推敲,力求均衡,根據班級的人數可分為6~9個組。2.組長的確定組長的確定可以實行投票的方式,由小組成員推選出他們認為比較優秀的同學來擔當組長。這樣推選出的組長一般責任心較強,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8. 怎樣用excel表格把48個學生的成績數據,分成12個組,而且每個組的平均分差不多
假設A1:A48、B1:B48分別為姓名和分數,並對分數列進行了升序或降序排列。
在C1中輸入或復制回粘貼下列公式
=MOD(ROW(A4),4)+1
或
=MOD(ROW(A1)-1,4)+1
下拉填充答或雙擊C1的填充柄
選擇C1:C48,復制,粘貼數值。
將C列進行升序或降序排列。
※●★◆■▲上面的處理方法,還是有問題,第1組和第12組分別是最強或最弱的。
C1:C8應該按1、2、3、4、4、3、2、1輸入數值,復制後再連續粘貼5次,這樣分組後各組的平均分比上述方法更接近。
9. 如何給小學生分小組學習
(一)先摸底,後分組,實行組間互幫互學。
分組之前,教師對全班學生的學回習情況進行全面答了解與分析。要了解他們知識究竟掌握多少,實際運用能力有多高,他們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如何?了解的方法可採用測驗、談話等不同形式,在此基礎上進行分組,並分別提出適當的目標。
(二)形式多樣,靈活分組。
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提醒我們,分組不能拘泥於一種形式,否則限制學生交流合作的范圍。要根據教學的不同情形,靈活機動地臨時組合。如在上課時,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做好學生學習的示範作用,學生一般需要按部就班地在自己的座位上。有時為了讓學生共同完成一個任務,需要幾個學生配合時,可以採取就近的原則,隨機分組,自由地快速地結合成臨時學習小組,便於他們及時討論、交流,快速地解決問題,提高學習效率。
(三)實行動態組合。
分組後,各組成員並不是一成不變。每隔一段時間,經過達標檢測分析後,各組成員間個別調整。由於調整是在表揚鼓勵的基礎上進行的,增強了差生進步的信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