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總成績位次表
A. 中考成績一分一段表 是什麼意思
中考一分一段表是一統計結果表格,用來記錄描述某一項目在各個分數段的成績分布情況,其作用如下:
(1)中考總成績位次表擴展閱讀:
相關用法
考生拿到一分一段表後,首先找出自己的分數在表中所對應的位次,然後找出過去幾年(最少三年)目標院校的錄取分數線在表中的位次,將兩個位次進行對比,然後進行合理預測。
從高到低排序,以一分為一段,製成考生投檔分的「一分段表」。一分段表上的分數,不含和志願相關的志願加分。「一分段表」上的每個分要對應一個「人數」,即有多少考生是這個分數,還對應了一個「累加人數」,即是這個分數考生的排名。
B. 中考成績等級如何排
一般來說重建抄梯次排布580到650之間可以上一襲類學校。此後從500到560之間又能上二類,如果分數在500以下的話,那隻能選擇上三類學校,當然前提是你的分數得過建檔線,通常來說見到現據情況而定,一般來說在390左右。
C. 中考位次是什麼意思
位次不是名次,是指考生成績和考生人數總和後的綜合排序。
相比於分數的不穩定性,考生的高考位次能作為學生報志願時更准確的參考依據。特別是現在全國絕大多數省份均實行平行志願,並遵循「分數優先,志願依據」的原則,使得「位次法」成為了當下最為流行的志願填報技巧之一。
(3)中考總成績位次表擴展閱讀:
高考考生的位次排名來源為:
依據高考成績由高到低,並結合考生人數總和後綜合排序,且相同成績的考生位次不同(會按相關單科成績排名)。
而關於高考考生位次排名需要注意的點為:
(1)高考分數最高的考生位次為「1」;
(2)位次和名次不一樣,前者涉及因素更多;
(3)相同分數的考生名次相同,位次不同;
(4)位次主要用於文、理普通高考考生相關排序;
(5)文、理考生各自的位次排序原則不一樣。分數相同時,文科考生按語文、文綜、數學、外語的科目順序逐個對分數進行排序;理科類考生按數學、理科綜合、語文、外語的科目順序逐個對分數進行排序。
D. 中考總分同分的怎麼排名次
中考總分同分的名次相同,位次不同。
名次是只按照考生成績排列的次序。位次是指考生成績和考生人數綜合後的綜合排序。
中考分數最高的考生「名次」、「位次」都為第一。相同分數的考生名次相同,位次不同。名次主要適用於各省市參加統一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所有考生進行排序;保送生和自主招生等類別不適合用名次方法進行參考。
(4)中考總成績位次表擴展閱讀:
每年中考試題的難易程度不同,錄取分數線都會發生高低變化,如果單純用分數來作為唯一的參考填報中考志願,肯定會有非常大的風險,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採用「名次」和「位次」來作為填報依據,無疑是科學和合理的。但是這種方法只適合於考後出分填報志願的考生。
由於教育部對各高校在各省市的招生都規定了一定的名額,即招生計劃,因此考生根據自己在本省市的「名次」和「位次」狀況,可以最精確最科學地把握自己可以填報的學校。
E. 中考總分數等級咋個劃分的
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比如某高校只招收500名學生,那麼所在地區的考生前五百名的成績劃出一個分數線,以此類推。
F. 中考中成績稱本縣位次是什麼意思
意思說是:中考成績公布時間,在中考結束後九、十天。
位次就是指文史類或者理回工類考生的高考成績在答全省該科類考生中屬於哪個位置。
不同地區,因為中考時間不同,所以公布時間也不同。但相同的是:都是在中考結束九、十天後公布。因為一般中考閱卷需要三天,還有一、二天,用於合成成績。
(6)中考總成績位次表擴展閱讀:
由於教育部對各高校在各省的招生都規定了一定的名額,即招生計劃,因此考生根據自己在本省的位次情況,可以更精確、更科學地把握自己可以填報的學校。
位次概念:
1、位次不是名次,而是指考生成績和考生人數總和後的綜合排序;
2、高考分數最高的考生位次為1;
3、相同分數的考生名次相同,位次不同;
4、位次主要適用於各省參加全國普通高考的所有考生按科類(如理工類、文史類)進行排序;
5、保送生、自主招生和藝術類、體育類招生等類別不適合用位次方法進行參考;
6、位次主要有省市位次、區縣位次和學校位次,在做參考的時候,主要是以省市位次和區縣位次為主;
7、文史類考生按照文科位次進行排序,理工類考生按照理科位次進行排序。
G. 中考成績 ABCD檔次各為多少分
A普遍是85分以上
B70~84
C60~69
D60以下
只有考試題目太難或太簡單才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