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考試成績 » 別把考試成績看得太重

別把考試成績看得太重

發布時間: 2021-02-27 04:22:22

『壹』 一次小考成績好,該不該把這個成績看得太重呢對於失敗我知道要努力,那一次成績好了之後要有什麼心態呢

「一看見我學英語就說,你英語那麼好還學什麼」,你知道嗎,世界上有回種人,自己做的不如別答人好,就會想辦法讓別人做的也不好,甚至想辦法讓他們做的不如自己好,而自己卻不想辦法自己把事情做好,不求上進,這樣的人就是人類進步的絆腳石,在學校這類人也許就僅僅是嘴上說說而已,到了社會上會有更多更惡劣的手段的。當然也不排除腦殘的可能性,就是隨便說說,無心使壞卻做出使壞的舉動來。
「我無言以對,我覺得自己英語好好像是對不起他們一樣,有一種負罪感」,這就是你還不成熟的表現,社會上都有那麼一句話了「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雖然善良、正直的人不會這樣做,但也不會在意別人的話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是你應該學會的。
學到本事是你自己的,你不學別人也不會白送你好處來彌補你的本事不足。

『貳』 我把成績看得很重,怎麼辦

其實這個時候最能幫你的一是老師,一是你自己。信心和決心很重要。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你要能堅持,把差的慢慢補回來。你的成績不是很次,所以你肯定能提高。不要急於求成,還有時間的。

『叄』 把成績看太重怎麼辦急急急~!!

不要太介意上一次失敗,而應從中找出原因,吸取教訓,相信付出一定會有收獲的,祝好運

『肆』 如何不把考試看得太重

把考試看得太重是你的想法。考試是不會變輕,而會讓你看得輕的就是你的想法,可以嘗試改變你的想法,不要有太多負面的想法。

『伍』 考試結果很重要,還是我們把它看得太重要

孩子一進入初中階段,就會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選擇,中國的傳統,使我們更注重學習,因此出現壓力大、逆反、厭學、與家長發生矛盾、電玩迷等等一系列現象。出現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們的家長、老師們不了解孩子們的成長規律,按自己的意願要求孩子,管理孩子所致。那麼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的學習?首先一、初中生的生理及心理特點1.初中生的生理特點:初中生是介於童年期和青年期之間的過渡時期。這個階段是孩子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主要表現在身體外形的改變、內臟機能的成熟及性的成熟三個方面。大腦的發育在量的方面,少年期腦重及腦容積的增長不顯著,因為,兒童在10歲以前,其腦重已為成人的95%。但在質的方面,這時期腦的發展則有較大進展。我國腦電波的研究表明,個體在4至20歲之間,存在兩個腦發展的加速期,第一個發生在5至6歲之間,第二個發生在13歲左右。少年骨骼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軟骨成分較多,其骨骼彈性大而硬度小,不易完全骨折,但易彎曲變形。在關節結構上與成人基本相同,但關節面軟骨較厚,關節囊較薄;關節內外的韌帶較薄而鬆弛,關節周圍的肌肉較細長,所以其伸展性與活動范圍都大於成人,關節的靈活性與柔韌性都易發展,但牢固性較差,在外力的作用下較易脫位。少年時期,由於神經發育不時很健全,工作持續時間短,易疲勞。但神經過程的靈活性高,神經元的物質代謝旺盛,合成速度快,所以疲勞後恢復也較快。性發育開始成熟,生理的變化,由於我們國家傳統的觀念,對性呈現封閉,使得孩子們對此特別敏感,性角色意識增強,在異性面前常有不自然的羞澀感,同性別之間的體活動增加,而異性間的體活動則相對減少。2.初中生的生理特點從認知方面,學生進入初中後,學科的開設增多,學科知識體系的更加完整,使學生所學知識更為系統化,從而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抽象、概括和邏輯推理能力明顯增強,其學習遷移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對事物的認識興趣和方式的差異變得明顯,學習上的個體傾向性開始顯現出來。學生在認識上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思考和判斷能力增強,他們對發生在周圍的人或事,往往是以「成人」的姿態表明自己的的評價和見解。 「成人意識」的產生,是少年學生認知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此外,學生在認知方面的發展還表現在自我意識的增強,他們逐漸能有意識地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作為認識對象,除關心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外,也注意自我評價。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和自我意識的增強,使他們往往會對他人的干預以執拗的態度予以反抗,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在情感方面,由於少年學生正處於身體迅速發育時期,精力充沛,所以他們富有朝氣,充滿熱情,注意力及專心致志的時間可達30分鍾左右。注意分配能力也有提高,但情緒不夠穩定,易受外界的影響而波動,適應能力差,抵抗力弱,忽而表現出充滿和沖動,忽而又表現得悲觀和失望,因而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響。所以,不少心理學家認為,少年期是學生情感發展最困難,最令教育者操心的時期。在意志方面,少年學生的自控能力有了較大的發展。在正常情況下,他們能夠把自己的行為和所要達到的目標結合起來,並為之付出意志努力。但是,由於他們的情緒易受外界的影響而波動,所以,當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或者為了滿足某種不正當的需求時,往往會失去理智和對自己行為的控制。在此階段孩子們還存在著下列心理矛盾:(1)渴望與現實依賴的矛盾。進入少年期的孩子心理上產生的最突出的變化,就是有了「成人感」,企求在平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自己與家長、教師及其他成人的關系。這種心態在心理發展上被稱之為「心理上的斷乳」,即從心理上擺脫對成人的依賴。然而,他們想自主,可又不具備自主的經濟基礎和物質條件;他們想擺脫依賴,可又不具備充分的生活自理能力;他們想讓成人把他們當作大人對待,可許多言行舉止依然帶有孩子氣,以致於他們越想擺脫依賴,越離不開照料和幫助;在追求的過程中,少年還存在著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自我矛盾」,他們對未來充滿幻想,但由於社會成熟程度較自我意識的發展相對遲緩,尤其缺乏社會生活的體驗,常常碰到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矛盾沖突。這種渴求和現實依賴的矛盾,使他們在心理上經常產生沖突、混亂和不安,為了消除這種矛盾沖突或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他們常常以孩子式的方法對抗父母或成人,故意與成人「唱反調」,或者採取不理采,無所謂的態度。(2)心理閉鎖與求得理解的矛盾。進入少年期的孩子心是向成人關閉著的。這種閉鎖性是進入少年期孩子的最顯著的心理變化之一。因此,他們希望有自己的間,單獨用的書櫃或箱子,有的還把自己的抽屜、箱子、日記本加鎖。他們在關閉自己心靈的同時,又特別渴望理解、覺得與家長教師之間總是「話不投機」,覺得他們不能真正理解自己,心理上常有一種孤獨感。這種心理閉鎖與求得理解的矛盾,使少年們常常感到苦惱,甚至抑鬱和焦慮。二、家長引導孩子的學習一些方法1.建立和諧平等的家庭關系孩子進入初中之後,家長就應該有這樣一個意識,孩子長大啦,可以承擔責任啦。因此您與孩子是平等的,孩子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員,他有責任、有義務參與家庭的管理及建設。建立和諧平等的家庭關系:一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對於任何有關孩子的事,不管是生活方面還是學習方面,都要盡可能聽從孩子自己的意見,即使我們認為是不正確的,也要尊重他的想法,給出誠懇的建議,不粗暴地予以否定;二要家裡的一些重大事情要讓孩子參與,孩子在參與的過程中,可以體現自我,樹立起責任意識;可以增進家庭成員的關系;可以其思維;可以使孩子有學習的目標和動力。三要創造快樂環境,特別是在早晨要輕松愉快,早晨快樂,一天快樂,快樂可以促進思維,促進人的身體發育。四要父母不能包辦代替,要讓孩子拿主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減少依賴性。當孩子斷然做出某個決定或承諾時,告訴他,要對自己的做法及所能產生的後果負責。這樣可以避免事後不必要的埋怨和牢騷。英川6歲時願意學鋼琴,父親也希望他能學一門樂器,以提升生活品質。在激起了孩子的興趣後,父親告訴英川,學鋼琴跟學別的本領一樣,都是有困難的,你再考慮一下,明天早上告訴我。一旦學了以後就要克服困難,堅持到底。英川作了承諾。兩年以後,英川對每天的練習厭煩了,流露出不願學的情緒,父親跟他談心,並激將他:「當初你可是答應過我的。我們是男人哪,答應了的事,做出的承諾是一定要努力去實現的。」此後,這個9歲的「男人」發奮努力,現在已經彈得一手好鋼琴了;四是家庭多組織戶外活動或體育活動。2.尋找且培養孩子的興趣點興趣是一個人學習工作的基點,也是其動力。所有的名人在某一領域取得成就源於他們對此的興趣和不懈努力。愛迪生是19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人。愛迪生的成就歸結於他母親對她興趣的挖掘和培養。愛迪生小的時候很淘氣,不好好念書,老師非常不喜歡他,甚至曾經用皮帶狠狠教訓過他。因為他在學校的表現不符合老師的要求,而且總提出許多「荒唐」的問題,考試成績也非常差。最後,老師乾脆把他趕出了學校。幸運的是,愛迪生的母親是一位明智的母親,她發現愛迪生的學習與其它孩子有所不同,他好動,動手能力很強,不喜歡記幾條框的東西,於是母親採取了與眾不同的教學方式,她把教育和學習過程變成了一種游戲,讓愛迪生在游戲中去發現問題,去學習知識,愛迪生非常喜歡這種學習。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被激發出來,以至於他的母親很快就無法再教給他更多的東西。但是,母親激發出的這種學習熱情持續了一生,愛迪生繼續學習、探索和實驗,最終成為最著名的自學成才者。他一生中完成了件發明,而且大部分發明都在現實生活中作為產品貢獻給了社會。其實很多自學成才的人都是在自己的興趣上得到極大的發揮。尋找且培養孩子的興趣點:一是鼓勵孩子多做事情,只要是孩子利所能及的都要孩子親自做,在做的過程中發現其興趣點(我的一個學生,在初中極其不愛學習,不愛寫作業,很懶,於是進入初中後,建議家長首先從做家務開始,發現他的審美和空間感很好,於是鼓勵其學建築,後來孩子在建築上很有成就);二是積極引導孩子參加各種活動,在此鍛煉孩子的自信心,激發各種能力(小楠在初一時學習一直處於中游偏下,在一次外語單詞的比賽,他獲得班裡第一,發現他對外語有一定愛好,於是鼓勵其努力學習,繼續參加級及省級比賽,一次次的成功,激發了他的學習興趣,使他的學習一路直上,在中考中以學校第二名成績考上重點高中);三是經常有意識地與孩子爭論問題。自己站在錯誤的立場上,讓孩子在爭論中取勝,然後及時予以表揚鼓勵。以此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四是鼓勵孩子多講(我兒子小的時候對語文不感興趣,也很差,我就有意識在吃飯或空閑時間讓他給我講古文、成語、講看過文章的感受,使他有成就感,後來語文成了他的強項);五是經常用暗示的方法,當孩子不確定自己的目標,發現不了自己的興趣時,我們可以經常採用暗示的方法,使孩子相信自己是個特殊人物,將來必定有出息。這樣能使孩子經常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覺,而且對自己也會有較嚴格的要求,對學習產生興趣。六要正確地引導,每個孩子都有在他看來重要的事情,可以把這種興趣和他當下的學習任務起來,讓他對於學習的價值有個親身的體驗;設置合理並且略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讓他不斷體會到努力後成功的喜悅,避免他因為感到難以勝任而退卻甚至放棄,逐步引導孩子把注意力放到知識本身上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識的讓孩子接觸到一些學科概念,讓他理解其中的含義,獲得情緒上的成功感,這樣他就知道了怎樣上課,每天該做些什麼,進一步增強學習情緒,形成良性循環,3.引導孩子學會計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什麼事有了計劃就容易取得好的結果。養成事事計劃的好習慣,對孩子的一生有益。初中階段的孩子處於青春期,因此要注意不能教給孩子制定計劃或替代孩子制定計劃,而是引導孩子自己學習定計劃。一是從生活如手,每天一起來或在前一天晚上,可以讓孩子制定一天的計劃,此時家長若有不同意見,可以與孩子協商;二是讓孩子對家庭一年的經濟做計劃,使孩子有主人翁意識,培養經濟意識;三是讓孩子制定外出活動計劃;四是鼓勵孩子制訂和短期學習計劃,在計劃中一定要切合孩子的實際,且有玩的時間。所有的計劃要一家人一起監督執行。長此以往,不僅能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能培養孩子做事堅持到底的意志品質。4.引導孩子形成好習慣培根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良好的習慣乃是人在其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享受著它的利息。」而壞習慣則是「道德上無法償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夠用不斷增長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創舉,並使他達到道德破產的地步。」,初中階段是孩子的思維、認識的發展趨於完善,習慣的形成是關鍵期,但此時不在是家長培養習慣的最佳期,而是孩子自我完善習慣的最佳期,這時需要家長引導,孩子自我完善。怎樣引導孩子形成習慣?我認為,一是要讓孩子明確形成好習慣的作用,可以借鑒別人的經驗。肖恩·柯維,現任弗蘭克林柯維的零售商店副總裁,該為世界頂尖的時間與生活管理的權威之一。肖恩·柯維的《傑出青少年的七個習慣》是給予青少年心靈的一份真正禮物,不論你在生活中遇到什麼難題,這本書都能給你帶來希望。傑出青少年的七個習慣: 習慣一:積極處世,對自己的生活負責。 習慣二:先定目標後有行動,確認你的使命和生活目標。 習慣三:重要的事情要先做,排出優先順序,首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習慣四:雙贏的想法,抱著人人都能成功的態度。 習慣五:先理解別人,再爭取別人理解自己。真心誠意地傾聽。 習慣六:協作增效,協同工作成就更好的業績。 習慣七:磨刀不誤砍柴工,定期讓自己得到休整和充電。 習慣一二三是自我完善,可稱之為「個人的成功」。習慣四五六涉及感情關系和團隊工作,可稱之為「公眾領域中的成功」。在成為稱職的團隊一分子之前,你必須首先完善自己的個人行為。而習慣七則是讓自己得到休整恢復的習慣,它支持著其他六個習慣。二是協助孩子形成好習慣,幫助孩子要堅持。心理學告訴我們:新的條件反射形成的暫時神經,在成長「定型」之前,總是不穩定的;而舊的條件反射形成的神經「定型」在徹底瓦解前,又總具有某些回歸的本能。因而,學習習慣的養成與改變,在取得徹底勝利之前,不能有絲毫的懈怠。一直堅持到壞習慣上崩瓦解,好習慣根深蒂固的時候為止。(不要嘮叨、發脾氣、說教、,而是適時提醒,要誠懇、和藹)。三是家長要堅定。家長幫助孩子制定目標,堅定不移地推進。每次朝向目標的行動,都得當機立斷,堅持不懈。短期目標達到以後,可以回顧孩子所取得的「成果」,再訂下一步目標,以利再戰。 還要預防反復的發生。四是以身作則,給孩子作榜樣。孩子好的習慣取決於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的表現。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行為習慣,要想讓孩子有好的學習習慣,在孩子學習時,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應以身作則,自覺學習,如讀書、看報等,能與孩子一起討論問題,共同學習則更好。5.以欣賞的態度面對孩子激勵是最好的,欣賞表揚是激勵的基礎。你只有不斷地找到孩子的優點,你才能欣賞孩子,才能激勵孩子,這不僅對一般孩子有效果,即使是優秀的孩子也很需要鼓勵,天才也需要從自己的成果中獲取進一步發展的動力,如果自己的成果得不到及時的承認,天才也會因為缺乏動力而枯萎。對那些成績較差的孩子來說,更需要用這種方法來培養他的自尊和自信。家長留言:(如何尋找孩子的優點)老師的辦法可真好用呀,我和孩子關系的轉變也是源於尋找她的優點,女兒一遇到作業多的時候或者難題的時候,她就很生氣或者不寫作業了,以前,我就很不理解給她講道理,:「遇到難題是好事,你能不斷掃除前進路上的障礙,沒什麼」可女兒依然不高興,還是不想寫作業,我的心那個急呀,可那次,我摸著她的小手,微笑著說:「女兒,媽媽很理解你的感受,面對難題,你很著急,這說明你是個有上進心的孩子,想努力奮進的孩子都這樣著急,那麼先玩一玩,做個你喜歡的事,然後再回來寫作業,好吧!」並親了親她的額頭。女兒居然,沒有去玩耍,而是帶著一種很幸福的眼神去寫作業了。那一刻,我的心就甭提有多高興了。每個孩子都有很多的優點,它們都很可愛,只是我們以欣賞的態度去觀察他們,你會發現孩子們都很優秀,,在你欣賞的眼光下孩子們會努力,學習成績也會提高。6.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孩子學習的原動力。怎樣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建議您不妨從以下方面進行嘗試:第一做父母的要對自己的孩子有自信。放手大膽的讓孩子做每一件事;第二當孩子面臨一場考試或一場比賽出現情緒低落等狀況時,家長們要及時給予鼓勵,讓他們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第三家長要用放大鏡找他們的閃光點,幫助子女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第四在孩子遇到困難時,適當的給於幫助,用暗示的方法使孩子相信天無絕人之路,並用塞翁失馬的故事進行開導,使孩子相信有時壞事會變成好事。使孩子在努力中獲得成功,在成功中增強自信;第五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經驗。小時候一定也曾經遇到過和孩子類似的情況,當時是怎樣對待的或現在遇到了什麼難題又是怎樣處理的,那實際上是為孩子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總之,學習是一種能力,學習成績的好壞與很多因素有關,作為家長切記不能出現一下行為:1.對孩子學習、生活中的表現,喋喋不休地抱怨、批評、指責,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2.經常訓斥孩子,看不到孩子的優點,總看到孩子的缺點,經常用嚴厲、粗暴的語言指責批評孩子。3.忽略孩子的身心健康,一味以高分標准、高名次地要求孩子。4.盲目增加學習時間和課業負擔,使孩子承受過重的心理和生理壓力,打疲勞戰和消耗戰。5.在孩子日常生活、學習和完成作業過程中,家長越俎代庖,包辦代替。6.對孩子不放心,經常監看孩子,使孩子產生強烈的反感情緒孩子就是一本書,是一本在變化的書,做父母的也許今天讀懂了,但明天未必一定讀懂。因此稱職的父母應該不斷地學習,一輩子讀孩子這本書,才能與孩子共同成長。

『陸』 在大學里有必要把成績看得很重嗎

成績是其次,要及格。應該把自己過得愉不愉快,有沒有真正的學到一些東西,有沒有讓自己提高看得更重一些!

『柒』 把成績看的太重怎麼辦

ummm。。。。集中精力,不想其他,當然很難啦,但是這個是可以做到的 ,我考試以前也是醉生夢死,亂七八糟的神遊,但是只要真正的集中注意力,是可以認真學習的。

『捌』 我總是把成績看得太重……

學習只是你生活中的一個部分,人生游戲的一個小章節而已,沒有必要看內的太重,但也不要輕視容,平常心對待,在你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做到最好就行了,不要太在意得失.建議你多看一些和科目無關的書,多走多想多看,想辦法多開闊下自己的視野,看的多了你就會變的更成熟些,自己就能想通這些問題了,感覺迷茫不知道如何辦好的時候,記住,首要的問題是先保護自己,身心兩方面都要,然後再去解決問題,還有退一步不是為了讓你去逃避,而是讓你有更多的時間去考慮問題,要慢慢的想,迅速的做

『玖』 我把分數看得太重。以前我成績也不好,也很自然地對待,可是一次突然考的很好之後,我就害怕考差了

這是正常的,你只要記住考試的時候,你會了什麼。

要知道你要學會了多少,收獲了多少。

沒考一次都進步了,就要為自己開心,一般穩固一個好的成績都是從一點一滴收獲得來的。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