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業成績評價制度百度文庫
① 科學學科學生學業成績評價辦法
1
、建立學生課堂表現觀察制度
課堂表現記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知識與技能、
科學思考、
解決問題、
情感與態度四個角度的發展目標進行觀察記錄和評定。
通過課堂表現記錄,
對學
生學習的評價,
關注的就不僅是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
而且更關注了學生整個
科學探究中對知識技能、
掌握的過程與方法、
情感與態度。
採用教師定期量評價
的方式,劃分好、較好、一般三個等級,並記錄下學生的課堂精彩表現,最後綜
合起來給予總評,給出鼓勵性的評語或者指出今後努力的方向,促進學生發展。
2
、建立小組合作評價制度
合作評價是指學生的合作學習小組中組評。
每個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都有不同
的表現。例如有誰的解決問題思路廣泛,誰的方法最精妙,誰在本次合作中的進
步最大,誰的貢獻最多等等。
3
、終結性評價
終結性評價是在學期結束時對學生進行的全面評價,
包括學業成績、
學習態
度、
學習方法、
探究與實踐能力、
合作與交流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
主要目標是
給學生的學業和其他發展評定成績,提供及時的建設性的成績反饋。
4
、具體幾個方面評價:
1>
、平時表現(由教師評)
50%
A
、課堂表現
(
20%
)
B
、書面作業
(
20%
)
C
、其它學習態度
10%
)
2>
、期末考查
30%
實踐操作(實驗操作)(
30%
)
3>
、自評、互評
20%
A
、自評(
10%
)
B
、互評(
10%
)
4>
、具體評價要求
:
①平時表現(由教師評)
50%
A
、課堂表現(
20%
)
操作辦法:
教師每班准備一份名單。
在每次上課時把學生的表現記錄下來,
主要看學生回答問題,
實驗分析,
實驗操作中的表現等,
有好的表現就打五角星。
不認真行為,
就記三角形。
期末根據所得五角星和三角形,
確定在課堂表現方面
的分數。
B
、書面作業(
20%
)
操作辦法:
根據平時作業的批閱情況記載確定該學生
獲得的分數。
作業一
般是打等級制的,可分派任務給課代表或小組長列表記載。
C
、其它學習態度(
10%
)
操作辦法:
主要包括教師布置的實驗材料的准備情況
,
科學課上的積極性
,
作業的訂正情況等。根據記載情
況給予一定的分數。
②、期末考查
30%
實踐操作(實驗操作)(
30%
):由教師出題由學生單獨以實踐操作完成
一定的實驗答題,
也可採用抽題方式學生分組進行設計和實驗,
實驗中的現象分
析等情況可以讓學生記錄在紙上,實際是一種實踐和書面相結合的考查方法。
③、自評、互評
20%
A
、自評(
10%
):
可以編制問卷讓學生自評,看結果確定學生的分值。主要是列舉本學期學生
應做到的一些具體事例,
讓學生對照自己做到了哪幾條,
再加上最後幾個開放性
的問題讓學生答。
B
、互評(
10%
):
通過小組討論對小組中的成員進行評價是有其合理性的。
具體操作辦法:自評中的問卷由小組中的成員共同討論,給本小組中的成
員進行評定。
④、最終結果的呈現
把學生三個方面所得的百分數按以下標准轉換成等級。
如:
90-100
為
「優」
,
80-89
為「良」,
60-79
為「及格」,
59
及以下為「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