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考試成績 » 黃州區2014高考成績

黃州區2014高考成績

發布時間: 2021-03-06 08:54:30

㈠ 黃州區一中的學校歷史

1997年7月,黃州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在新港北路金雞坡前黃土崗上為區一中選址奠基,從此 「黃州區第一中學」這個不起眼的名字正式誕生在黃岡教育界,它承載了填補黃州區高中教育空白的重任。全體一中人承領導之重視憑自己之智慧,艱苦創業,負重拼搏,一筆一筆地記錄了區一中的歷史,書寫著黃岡教育的神話。黃州區一中也越來越受到黃州人民的關注。短短的十年,區一中的發展一步一個台階,一年一個變化,一年一項突破,她由小而大,由弱而強,由一棵弱不禁風的幼苗成長為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黃州區一中憑借著「敬業、奉獻、嚴謹、創優」的教風,「勤奮、務實、拼搏、爭先」的學風,「團結、進取、求實、創新」的校風和不斷攀升的優秀升學率,贏得了黃州市區乃至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歷史沿革
1995年,原黃岡地區撤地建市,縣區分設,一時間,黃州區的高中教育一片空白,為解決黃州區人民子女高中就學難的問題,黃州區委區政府站在科教興區的戰略高度,英明決策,舉全區之力於1997年開始興建黃州區一中。發展歷程
起步——創業建校。
1997年~2000年是一中人歷經艱辛,艱苦創業,打響頭炮的三年。
1997年7月,經黃州區教育局批准成立一中首屆領導班子,任命區教委原副主任何國華同志為首任校長,宋志猛同志為常務副校長,童建輝同志任教務主任,塗曉章同志任政教主任。同年8月31日,一中首批218名新生報到,四個高中班,分別由倪金生、熊宏華、何志剛、塗曉章擔任班主任,暫借原黃州區職高校舍上課。24名教職工和218名學生在首任校長的帶領下,踏上了一中建校艱苦創業之路。
1998年8月底,可容納54個教學班,建築面積7700平方米,豪華大氣堪稱當時黃岡一流的教學大樓竣工,一中首批師生歡天喜地結束借屋躲雨的時期,正式遷入屬於自己的校舍。在喬遷之日,常務副校長宋志猛向前來祝賀的市局領導立下誓言:「三年響頭炮,五年突破清華北大……十五年創省級示範高中。」從1997年建校到2000年的艱辛創業的日子裡,一中人在上級領導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使校舍的建設、資源配置和教師隊伍的建設逐步具備了辦學的基本條件。1998年9月臨時食堂竣工並交付使用,廁所竣工;硬化了入校路面,做到了水電路暢通,學生和大學畢業的新教師暫以教學樓為寢室;1999年9月學生宿舍一號樓交付使用,籃球場交付使用,校門建成。同年,A、B兩棟教工宿舍落成,48位教職工住上了自己的新家。2000年7月,學校迎來了期盼已久的首屆高考。218名學生參考,過省線139人,升學率達63.7%,首屆高考終於打響了頭炮,這不僅讓三年如一日辛勤培育莘莘學子的全體教職工倍受鼓舞,更讓「黃州區一中」這個名字在一夜之間響徹黃州城。黃州區一中終於走出了這至關重要的一步,終於在教育強市中嶄露了頭角。區一中的首屆高考體現了區一中教育管理兩大奇跡。其一是「院牆築在心目中,文明記在腦海里」,即沒有院牆也實現了封閉式管理;其二是二三流生源,一流考績,低(分)進高(分)出,高(分)進優(分)出的辦學特色。
發展——科研強校(2001年~2004年)
從2001年到2004年的四年,是區一中爭創市級示範高中的四年。這四年中,學校的指導思想是全面體現一中特色。
2000年8月31日高一新生到校報到,在校學生達1413人,班級共23個,教職工108人。首屆高考的成功為學校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業務精良的年輕教師被相繼充實到校級領導和中層領導班子中來,在以宋志猛為首的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學校各項工作全面展開,尤其是隊伍強校工程的建設和「科研興教」工程的建設。學校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素質教育理論、新課程標准,使教師樹立現代教育理念。把教科研作為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最重要途徑,積極深入地進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手段等方面的改革試驗,各教研組結合該校實際,先後確立了自己的課題,像語文組研究的專題《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質疑問題問難的能力》,數學組探討的《「自學、猜想、驗證、結論」探究式教學法》,理科綜合組推出的《中學生的高考理科綜合的突破》等八個課題。全校圍繞課題進行研究性學習,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所有研究課題均成功結題,有力地促進了該校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使該校教育教學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制訂符合該校生源特點的 「低起點、密台階、多點撥、精練習、勤跟蹤、重引導、細講評、求落實」 二十四字教學法。
圍繞科研興校,學校狠抓了繼續教育工作。學校制定了從校長到骨幹教師、一般教師的培訓計劃,每年組織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學習達30人次,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得到很快的提高,青年教師不斷進步,逐步成為中堅力量,骨幹教師彰顯了魅力,像全國特級教師塗曉章,省級優秀教師童建輝等在相應領域發揮著核心作用。教育教學成果顯著,2001年至2004年高考升學率連年攀升,至2004年,學校上線率已上升至100%,本科率達到81.86%,其中2002年魏丹同學以662分被清華大學錄取,實現學校五年規劃「突破清華北大」的目標。
這四年中,學校在黨風廉政、社會綜合治理、文明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2001年校圍牆建成,校園面積161.5畝,2003年綜合逸夫樓建成,同年C、D教工宿舍建成,2004年5月多功能學生食堂建成並交付使用,學生公寓2號、1號兩棟也相繼完工。多次受到省、市、區級政府和市區教育局的表彰。
2004年被黃岡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和黃岡市教育局授予「市級示範高中」稱號,標志著該校辦學已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跨越——品牌立校(2005~2007)
建校七年,一中人歷經兩個階段的艱苦創業,終於實現了一中首屆領導班子提出的市級示範高中的目標,踢開了清華之門。
學校規模也迅速擴大,2005年9月份,在校學生已達3318人,教職工176人。在這關鍵時期,馮元成同志於同年12月份走馬上任,擔負起繼續發展一中品牌的重任。品牌立校,實現一中內涵式、跨越式發展,需要一中的領導集體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以馮元成校長為首的新一屆領導班子年富力強,具有開拓創新的精神,在短短兩年時間里,實現了「三大突破」,為一中的跨越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是辦學思想的突破。即將辦學思想作出了准確的「四個定位」。
辦學目標定位為「創省級示範高中,辦人民滿意教育」;
辦學特色定位為「科研興校,依法治校」;
對學生的教學模式定位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
學校管理定位為「以人為本,以制度管人」。
二是辦學質量的突破,由於學校堅持了正確的辦學思想,辦學思路清晰,辦學特色明顯,辦學效果顯著,2006屆高考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參考人數1116人,過重點線236人,文理科(不含術科)有180人,各科單科成績最高分和優秀率均大幅提高,獲得市教育局頒發的「教學質量優秀獎」;黃州區教育局「教學質量特別優秀獎」。2007屆高考錦上添花,再創佳績,在全市重點率普遍大幅下降的情況下,該校重點240人,文理科(不含術科)有168人,遠遠超出周邊部分縣市一中。
三是辦學規模的突破。幾年來「低進高出,高進優出」已形成一中的辦學顯著特色,引起了社會強烈的反響,區一中的社會聲譽迅速上升。學校生源爆滿,2006年9月,學校進一步擴招,規模已達56個教學班,學生4380餘人,跟建校的218人相比翻了20倍,教職工已達204人。
這兩年裡學校各項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基本做到了制度管人,學校各項工作也開展得有條不紊。教師教育教學水平迅速提高,在各級講課、教案、課件製作等比賽中獲獎33人次,在各級刊物上發表論文27篇(國家級12篇),一批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學生素質也在不斷提高,學生在國家級、省、市級各類競賽中獲獎58人次(其中國家級15人次);文明創建工作獲得省委省政府頒發的「最佳文明單位」稱號。2007年學校基建項目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校園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廁所遷建工程相繼完工,塑膠跑道人工草皮標准運動場的建成為學校添加了亮麗的一筆,綜合科技樓的建設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
歷經十年發展,區一中蒙領導之關懷,承社會之厚愛,獲名流之捐贈,憑師生之拼搏,崛起於荒郊,與時俱進,立名於強市,日漸強大。如今的區一中,今非昔比,校園面積161.5畝,校園建設融實用性藝術性為一體,教學大樓豪華氣派,逸夫樓設計新穎,膳食樓功能齊全,學生公寓寬敞明亮,校園寬頻網覆蓋全校,校園環境清幽雅緻,可聞琅琅書聲,綠草如茵,花香四季,成為學生心目中理想的讀書場所。區一中已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黃州大地上發出耀眼的光茫。
學校正圍繞「五個一」(文明一中、和諧一中、活力一中、素質一中、魅力一中)的建設目標,向著省級示範高中大踏步邁進。

㈡ 黃州區有多少人

黃州簡介
黃州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中游北岸,大別山南麓,自隋唐以來,歷為「州」、「府」、「縣」駐地,向有「古名勝地,人文藪澤」之稱,具有燦爛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人文、自然資源,留下了眾多的人文景觀和文化遺產,是全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黃州建制幾經變更,新中國建國後原名黃岡縣,1990年改建黃州市,1995年撤銷黃州市,分設黃州區和團風縣。2005年,黃州區轄3鎮、1鄉、4個街道辦事處、1個經濟開發區、95個行政村、41個社區。全區國土面積353平方公里。年末總人口37.2萬人(轄區)。其中,黃州區人口29.0萬人,農業人口19.08萬人。
黃州區東連浠水,北接團風,西南與鄂州隔江相望,距武漢80公里,為湖北省黃岡市委、市政府和黃州區委、區政府兩級政府所在地。
農業工業
全區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充沛,享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全區農業基礎堅實穩固,經濟穩步提高。1996年,全區農業實現總產值2.7380億元,其中種植業產值1.4768億元,畜牧業5531萬元,水產業產值6905萬元,林業176萬元,糧食產量65488噸,棉花產量3170噸,油料產量6173噸,生豬出欄6.02萬頭,比上年增長7.5%,水產品產量15541噸,比上年增長29.6%。區內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逐年完善,圍繞蔬菜、畜牧、水產三大品業,基本形成了基地、企業、市場三位一體的格局。
全區已建成赤壁、路口、陳策樓、火車站等4個工業小區,現有工業企業1494戶,其中國有企業40戶,集體企業72戶,個體和私營企業1362戶,「三資」企業20戶。1997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4.5億元。現已建成紡織服裝、建材、石材、造紙印刷和包裝裝潢、機械電器、食品飼料、醫葯化工等系列支柱產業,1996年鄉以上工業累計完成技改投入9632萬元,新上項目14個,技改項目20個,7個項目建成投產,新增產值8000萬元,新增利稅200萬元;全區共開發新產品2個,創市級精品名牌2個,其中「春爾美」高效電子節能燈質量性能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突破性發展。1996年全區大力發展商貿、旅遊、金融、房地產、信息服務等第三產業。產貿服務業重點圍繞發展龍頭經濟,開發長江 、京九商業走廊,按大市場、大貿易、大流通的要求,培植一批過億元的大型商場、集貿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組建一批緊密型商貿集團公司,使其逐步成為黃岡市的商品交換和資金匯聚中心。旅遊業重點以城區為中心,加快東坡赤壁、寶塔公園、遺愛湖風景區景點開發,開辟京九鐵路旅遊專線。房地產業重點抓好「安居工程」等經濟適用商品房建設,1996年城區建設住宅生活小區和組團9個,其中規模較大的有長城西湖花園小區、東門小區和星火小區。

地理交通

黃州地勢為東北部高,西部南部低,為江河沖積地帶,以平原為主,丘陵崗地兼有,境內多湖泊。黃州地處亞熱帶濕潤氣候區,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1233毫米,光照充足,常年日照時數2082小時,年平均氣溫16.8℃。
黃州交通便利,區位優勢獨特。南靠長江黃金水道,上可入川,下通寧滬。國家二類港口——黃州港可停靠5000噸級貨輪,各類外貿物資可在該港進出檢驗。西南臨近武黃高速公路、武黃鐵路兩大交通干線。東北106、318國道和京九鐵路貫通全境,西有「通天大道」——黃團公路直達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正在興建的滬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沿線港口碼頭年貨物吞吐量達1000萬噸,客運量800萬人。黃州港二類口岸已經國家計委批准立項,正在抓緊籌建之中。全區基本構成京九鐵路為主軸,以106國道、黃團公路為干線,長江、舉水、巴河為脈絡的多路並進,干支相接,水陸配套的立體交通網路。

市場與貿易

黃州城鄉一體,經濟繁榮,城區商貿經濟繁榮活躍。以黃州商場、金橋商場、七一商場和黃州商城為龍頭,青雲街、勝利街、考棚街等小商品市場為紐帶,城鄉批發市場為組團的點、線、面相結合的商貿網路基本形成。建築面積為10平方米的黃州商城集市貿易年成交額達到2億元。1996年全區進出口總額達到651.9萬美元,其中出口額524.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3.44%,創匯524.1萬美元。主要出口品種有燈具、石材荒料、墓碑、時裝鞋、人造發絲和化工產品、竹器製品,其中高效電子節能燈、花崗石製品、脫脂紗布、工藝美術品、柳編及喹乙醇等20種產品遠銷拉美、西歐、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文化教育
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全區現有各級學校99所,其中大中專院校35所,1996年末,全區共有教師2872名,在校學生4.08萬名,高考升學率超過60%,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自1984年以來,黃岡中學學生參加全國數、理、化三科競賽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並有3名學生四次榮獲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3枚,銀牌2枚,銅牌1枚。
黃州文化事業日新月異,境內有文化事業機構18個,其中圖書館3個、文化館(站)10個,博物館1個、檔案館2個、劇團2個、廣播台6個。黃州區藝術團被省文化廳授予「百團下鄉」演出先進集體。黃州農民畫享譽日本和東南亞各國,是全國農民畫鄉。
全區有科研單位56個,科技人員1萬 人,擁有高、中級職稱的達3000人,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學者16人。全區科技進步在工、農業經濟增長中的貢獻份額分別達到35%和45%。

主要景點
由於漫長、悠久的歷史文化,黃州境內古跡較多。主要景點有堵城古遺址螺師山、禹王城等;觀光名勝地有東坡赤壁、鄂東名剎安國寺、黃州青塔、遺愛湖風景區;還有李四光紀念館、龍王山風景區等。

特色小吃
東坡肉

東坡肉為黃州傳統名菜。其具體製法為先將帶皮五花豬肉切成4寸見方塊狀,投入鍋內,煮至五成熟取出;再將肉面劃成網眼狀,放入有鍋墊的砂鍋中,加水和料酒、冰糖、醬油、薑末等佐料,旺火煮開後再用文火燉4-5小時;待肉爛透後,取出將肉皮朝上扣在濾盆內,倒入原汁,撒上蔥花、味精、胡椒即可。此菜色澤紅亮,形整不散,軟爛如腐,鮮香不膩。相傳蘇東坡謫居黃州期間常燒此菜,有客待客,無客自食。後人為紀念他,名之曰東坡肉。

黃州蘿卜

黃州蘿卜以清香甜脆著稱。乾隆《黃岡縣志》特別記述了「黃州蘿卜」,黃州蘿卜長得粗壯,形似冬瓜,人稱「冬瓜蘿卜」。這種蘿卜特別長,在地里生長時,上端總有部分沖出土外,又稱為「系馬樁」。

黃州人用蘿卜煨排骨湯、炒蘿卜絲、炒蘿卜肉片、涼拌蘿卜絲、用蘿卜煮蝦米、制醬蘿卜、曬蘿卜干、做蘿卜蜜餞等蘿卜食品。

黃州的豆腐

黃州的豆腐,在鄂東北流傳著這樣的民謠:「過江名士笑開口,樊口鯿魚武昌酒,黃州豆腐本味佳,盤中新雪巴東藕」。黃州豆腐與樊口魚、武昌酒、巴東藕並稱為鄂東北名產。

黃州豆腐在用水、選料、泡豆、磨漿、點漿、壓板等方面有一套獨特的操作技藝。製作豆腐,水質十分重要,黃州的水井依山傍水,水質清澈、冷冽、無雜質。用這種水做的豆腐,肉嫩、質膩、色白,黃州豆腐不僅潔白細嫩,沒有豆腥氣,而且極有韌性,用手指頂而不破,放在菜籃中不破不裂,切絲打湯不碎不散。

黃州廚師心靈手巧,他們可以用這種豆腐做出各式各樣的豆腐菜,如魚頭豆腐、炸豆腐泡、千張皮、豆腐丸子、黃乾子等。黃州豆腐可燒、可炸、可鹵、可汁、可氽湯、可涼拌,在豆腐系列菜中,以「東坡豆腐」和「豆腐丸子」最有名。

「東坡豆腐」的原料是豆腐塊、白菜心、香菇、火腿、冬筍、小蔥、生薑、料酒、豬油、肉湯、細鹽等,先用少量麵粉裹上豆腐塊炸成金黃色,再加配料烹燜,色味俱佳。

「豆腐丸子」的做法簡介,將否認摻上麵粉、澱粉、薑末、蔥花、鹽等拌勻後,捏成丸子,然後用麻油炸成金黃色,即可入盤上席。

燒梅

古城黃州,不僅有東坡赤壁供人憑吊,而且還有眾多的風味食品任君選擇品嘗,其中以燒梅、豆腐、蘿卜風味最佳,人稱三絕。

燒梅,黃州府城的傳統甜食名點。相傳在北宋初年就創制出來,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它的製作特點首先是選料精細,選用上等精製白面、桔餅、新鮮花生米、豌豆粉、葡萄乾、肥豬肉、糖漬桂花、冰糖、白砂糖、細鹽等多種配料。其次是做工講究,將麵粉反復揉和,一直揉到面團不沾盆、案,再把揉好的面團壓搓成條,切成小段,分別取一段用擀麵杖飛快旋擀,邊擀邊灑澱粉,直到擀成荷葉似的包皮為止。餡均要細切成丁或搗碎,然後拌勻,捏成團狀包在麵皮內,其三是造型美觀,包好的燒梅,形似石榴,做好以後,要用食用色素在上端「花瓣」上裝扮一番,宛如一叢紅梅,因此又稱石榴燒梅,寓含「榴結百子,梅呈五福」的吉祥之兆。

黃州燒梅既可籠蒸,也可用麻油炸食,每逢迎親嫁娶,歡度節日,黃州人總喜歡做燒梅,辦「燒梅酒」,燒梅是黃州人待客的名點。

㈢ 中考總分65那麼500分能上什麼學校(黃岡市黃州區)

500分能考上個三流的大學,我想不是問題,最起碼能考上個大專這類的院校,不過要想考到更好的院校,需要加倍努力,爭取高高的分數,爭取700分,那太棒了!

㈣ 黃岡中學廣州學校的黃岡中學本部近年高考成績

1、我校楊勝蘭同學以606分的成績奪得黃岡市文科第一名。文科600分以上黃岡市4人,全部在我專校;黃岡市文科前屬10名 我校佔7名,分別是1、2、3、4、6、9、10。
2、我校理科韓正同學677分,進入黃岡市前10名。理科600分以上黃岡市817人,我校167人。
3、普通文理科過一本線共計946人。其中理科761人,文科185人。(不含藝術體育生)
4、清華、北大過線人數6人(含保送生2人)。

㈤ 湖北黃岡2014年高考各縣一本人數

時珍故里,鳥語花香;教授名縣,山歡水笑。在連續兩年打造史上最嚴、最好高考的新形勢下,2014年高考成績揭曉,蘄春縣高分人數、上重點線、本科線人數實現大幅增長,首次躋身黃岡市「第一方陣」。

據統計,今年蘄春縣參考7057人,比去年減少465人。600分以上達到71人,比去年凈增31人,增幅達到77.5%。全縣過一本線人數達到754人,上線率達10.7%。其中文、理科過重點線達到552人,比去年凈增156人,上線率7.82%,佔全市一本上線新增900人的五分之一,較2013年相比增幅達到40%。藝術類高考達一本線202人,上線人數有大幅增加。二本上線人數1399人,比上年凈增514人,增長58.1%,上線率19.8%。理工中專考生參加技能高考過省線率超過99%,其中3名考生過二本線,創我縣職業教育史上新高。三本上線人數2590人,比上年凈增1208人,增長87.4%,上線率36.7%。

全縣文、理科「狀元」雙雙花落縣一中。高三(12)班考生劉洲以680分位居全市理科第二名,刷新了我縣高考個人總分新紀錄;高三(23)班考生劉今以613分位居全市文科第三名。

麻城市

本報訊 通訊員朱曉鈴報道:2014年高考成績出爐,麻城實現三大增長:過一本線人數增長2%,今年過一本線考生人數達735人,與2013年相比提高了2個百分點,600分以上共117人,比去年凈增66人,其中理科110人,文科7人。黃岡市前十名人數同比凈增7人。在黃岡市理科前十名中,麻城佔5人,其中程明同學以685分的成績勇奪黃岡理科狀元。文科前十名麻城佔4人,其中肖凌晨同學以611分獲黃岡文科探花。

英山縣

本報訊 通訊員江星畢朝暉報道:6月23日,備受關注的2014年高考成績揭曉。英山縣今年高考一本、二本、三本上線率等多項指標均較往年有大幅提升,創近年最好水平。

據統計,今年高考全縣報考人數2746人,過一本線287人(含術科76人),上線率10.45%,超過全省平均上線率;過二本線682人,過本科線1060人。縣一中過一本線260人(含術科45人和飛行員4人),過二本線557人,過本科線904人;600分以上34人,理科最高分666分。縣理工中專對口高考和技能高考過二本線98人。

紅安縣

本報訊 通訊員盧傑峰報道:6月24日,2014年高考成績已經揭曉,紅安縣在全縣參考人數大幅減少(較去年減少745人)的情況下,全縣高考亮點突出。

高分人數穩中有增。全縣過600分以上64人,較去年凈增23人,增幅56%。其中650分以上2人。

普高成績顯著。紅三中一本(大文大理)上線19人,較去年凈增3人;本科上線率較去年提高7個百分點;體育藝術類實現新突破,一本上線16人。

職教中心高考實現歷史性大突破。縣職教中心實際參考459人,二本上線98人,二本上線率21.3%,較2013年凈增55人,增長率127%。專科以上總上線率99.2%。

黃州區

本報訊 通訊員吳文秀王愛國王琦報道:6月23日,全省高考成績揭曉,黃州區重點大學上線人數386人,上線率16.06%,超出全省高考一本錄取計劃比例的6個百分點。區一中囊括黃州考點(不含黃岡中學)文科前10名、理科前20名;李航、周翔同學高考成績超過空軍飛行員錄取線。西湖中學杜洋同學過中央美術學院分數線,鄭金鑫、王潔琛、杜洋、童穎四名同學過中國美術學院分數線。區一中、西湖中學、理工中專、赤壁中學圓滿完成高考目標任務,上線人數實現歷史性突破。

武穴市

本報訊 通訊員饒勝金伍志勇報道:6月23日,普通高考成績揭曉,武穴高考再創佳績。

據統計,全市過600分以上93人,比去年凈增40人;過一本線612人,比2013年512人增加100人,上線率14.75%,比2013年12.16%增加2.59個百分點;過二本線1548人,比2013年1475人增加73人,上線率37.31%,比2013年35.02%增加2.29個百分點。理科最高分677分,文科最高分582分(以上數據均不含藝術、體育考生)。武穴市高職統考和技能高考達本科線考生共計423人,其中理工中專363人,高考成績在全省中職學校中高居首位。

2014年,武穴市有6053人報名參加普通高考,比去年減少376人,參考人數5773人,比去年減少454人。

㈥ 2019昆明黃岡中學高考成績

全校參考總人數共883人,其中黃岡市理科前10名的該校佔4名,而該校文科內考生則包攬了黃岡容市前13名,不得不令黃岡市其他中學望塵莫及。

除此以外,理科參生人數735名,過全市前200分的共計110人,過全市前1000名的共計372名,過全市1400名的該校佔439人。全校過600分以上的有438人,全校一本率高達96.6%,理科一本率達97.8%,相比2018年的97%的一本率要高出一些。

目前該校奧數保送清北2人,過一本線即被錄取清北3人,海航班錄取1人,獲得清北自主加分11人,預計總錄取人數超過15人。

㈦ 團風中學與黃州區一中哪個好

哥是團風中學畢業的,現在上大學。跟你說吧,團風中學是團風縣里最強的學校,回而區一中是黃州區答里還不錯的學校,各有各的地域上的優勢。不過就這些年的高考成績而言,團風中學無論是升一本的人數,還是在最高分的比拼上,都是處於絕對的優勢的,不是自賣自誇,給你參考,沒有特別原因,建議選團風中學

㈧ 黃州區一中怎麼樣

非常好,辦學管抄理很有一套。管理襲方面的確很嚴,但這將對學生很有幫助。區一中的老師們也是以嚴厲教學出名,他們的師德特別高,真心為學生好,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每天中午學生們在教室里午休,為了防止出現紀律問題影響大多數學生的正常休息或者有學生私自外出,很多班主任就買藤椅守在教室門口午睡,這是一般老師做不到的。連續幾年的高考優異成績也能說明這一點。區一中確實做到了「低進高出,高進優出」,老師對每一個學生都不放棄。區一中的學習氛圍相當濃厚,這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都有著很大幫助。另外,如今大多數學校的高中生在吃穿用方面攀比風氣較旺,而區一中由於大部分生源來自農村,同學們都非常艱苦樸素,沒有半點兒攀比風,這是非常難得的。我的高中時期就是在區一中度過的,我深有感觸,中考時我的分數比黃高的錄取分數線少70分,來到區一中後,在老師們的幫助和鼓勵下,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努力三年,最終考上了一本。作為區一中的一名學子,我真的很感激,感激那裡的老師們,同學們,為我的奮斗創造了好的環境,讓我有信心為自己的人生繼續奮斗。對區一中,我要真誠地說一句:「謝謝!」

㈨ 哪兒可以查黃州區一中2016高考成績

查黃州區一中2016高考成績准考證上有個網址,登陸後,輸入身份證號碼等根據提示就可以查到了。

㈩ 2020年,如何查分,黃州,八下期末考試

2020年查分方法跟2019年是一樣的,沒有改變.
比如,高考成績查分,登錄本省考生使用網站,普通高考 查分 頁面,輸入 考生號 、准考證號 、身份證號和驗證碼, 點擊 查詢 即可...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