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單片機課程設計心得

單片機課程設計心得

發布時間: 2020-11-28 14:21:14

Ⅰ 跪求!!!單片機課程設計程序編寫

題目:單片機課程設計報告目錄一、設計目的二、程設計具體要求三、單片機發展簡史四、8051單片機系統簡介五、8051單片機內部定時器/計數器簡介六、程序電路七、程序流程八、程序代碼九實驗總結-要求寫出完整的論文以及心得體會十參考資料及小結原文:一.目的1.進一步熟悉和掌握8051單片機的結構及工作原理。2.掌握單片機的介面技術及相關外圍晶元的外特性,控制方法。3.通過課程設計,掌握以單片機核心的電路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技術,了解表關電路參數的計算方法。4.通過實際程序設計和調試,逐步掌握模塊化程序設計方法和調試技術。5.通過完成一個包括電路設計和程序開發的完整過程,使學生了解開發一單片機應用系統的全過程,為今後從事相應打下基礎。二.課程設計的體要求a)原理圖設計。1.原理圖設計要符合項目的工作原理,連線要正確,端了要不得有標號。2.圖中所使用的元器件要合理選用,電阻,電容等器件的參數要正確標明。3.原理圖要完整,CPU,外圍器件,擴器介面,輸入/輸出裝置要一應俱全。b)程序調計1.根據要求,將總體項能分解成若干個子功能模塊,每個功能模塊完成一個特定的功能。2.根據總體要求及分解的功能模塊,確定各功能模塊之間的關系,設直出完整的程序流程圖。c)程序調試將設計完的程序輸入,匯編,排除語法錯誤,生成*OBJ文件。1.按所設計的原理圖,在實驗平台上連線,檢查無誤。2.將匯編後生成的*OBJ文件傳送到實驗裝置的,執行該程序,檢查該程序、是否達到設計要求,若未達到,修改程序,直到達到要求為止,d)說明書1.原理圖設計說明簡要說明設計目的,原理圖中所使用的元器件功能及在圖中的作用,各器件的工作過程及順序。2.程序設計說明對程序設計總體功能及結構進行說明,對各子模塊的功能以及各子模塊之間的關系作較詳細的描述。3.畫出工作原理圖,程序流程圖並給出程序清單。目前,單片機已廣泛應用到圖民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成為測控技術現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下面介紹一本單片機課程設計的好書,介紹了很多實例有興趣者可以去買哦,價格不貴【圖書目錄】-8051單片機課程設計實訓教材第1章緒論1.1課程設計所需硬體工具1.2專題製作所需軟體使用工具1.38051程序開發測試平台1.4使用免費匯編編譯器1.589CXX燒錄模擬器操作實例1.6自製8051微電腦單板IO511.7IO51操作實例1.8以Windows98工作模式結合DOS模式來執行第2章8051單片機課程設計中的基本軟硬體設計2.18051各種基本的硬體設計2.2工作指示燈LED2.38051延遲時間計算2.4基本按鍵設計2.5建立8051通信介面2.6簡易8051調試界面2.7壓電喇叭測試2.8鍵盤掃描2.9掃描控制七段顯示器2.10LCD介面控制2.118051定時器模式的工作2.12定時器模式0測試2.13定時器模式1測試2.14定時器模式2測試2.15以定時器產生各種頻率的聲音2.16以定時器演奏—段旋律第3章帶單片機的LCD時鍾第4章定時鬧鈴第5章定時鬧鈴LCD第6章音樂倒數定時器第7章密碼鎖控制第8章可存儲式電子琴第9章8051八音盒第10章紅外線遙控器研究10.1紅外線遙控器動作原理10.2如何觀察紅外線遙控器信號10.3紅外線遙控器解碼功能說明第11章紅外線家電遙控第12章8051伺服機控制12.1伺服機工作原理及改裝第1.3章8051伺服車控制13.1功能說明13.2伺服車組裝及實驗第14章紅外線遙控伺服車14.1功能說明14.2遙控伺服車組裝及實驗14.3控制電路14.4控製程序第15章無線電家電遙控15.1功能說明15.2遙控編碼解碼控制第16章8051聲控設計16.1聲控基本知識介紹16.2系統組成16.3聲控模塊介紹16.4基本控制電路16.5基本控製程序16.6聲控課題設計附錄H如何使用KEIL8051開發系統匯編和編譯程序及調試附錄IEPM89890XX燒錄模擬器特性附錄J1051805110控制板特性附錄KVCMM聲控模塊特性附錄LIO51控制板完整電路圖附錄M需要從網站下載的相關資料的使用說明附錄N硬體介面板版權聲明及如何訂購附錄A簡易穩壓電源製作附錄B本書實驗所需軟硬體工具及零件附錄C8051內部控制寄存器介紹附錄D8051指令集附錄E如何自製8051單板附錄F課程設計報告參考內容附錄GIO51控制板窗口版驅動程序使用說明

Ⅱ 跪求單片機課程設計 要完全呦

題 目:單片機課程設計報告
目 錄
一、設計目的
二、程設計具體要求
三、單片機發展簡史
四、8051單片機系統簡介
五、8051單片機內部定時器/計數器簡介
六、程序電路
七、程序流程
八、程序代碼
九實驗總結-要求寫出完整的論文以及心得體會
十參考資料及小結
原 文 : 一.目的
1. 進一步熟悉和掌握8051單片機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2. 掌握單片機的介面技術及相關外圍晶元的外特性,控制方法。
3. 通過課程設計,掌握以單片機核心的電路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技術,了解表關電路參數的計算方法。
4. 通過實際程序設計和調試,逐步掌握模塊化程序設計方法和調試技術。
5. 通過完成一個包括電路設計和程序開發的完整過程,使學生了解開發一單片機應用系統的全過程,為今後從事相應打下基礎。
二.課程設計的體要求
a) 原理圖設計。
1. 原理圖設計要符合項目的工作原理,連線要正確,端了要不得有標號。
2. 圖中所使用的元器件要合理選用,電阻,電容等器件的參數要正確標明。
3. 原理圖要完整,CPU,外圍器件,擴器介面,輸入/輸出裝置要一應俱全。
b) 程序調計
1. 根據要求,將總體項能分解成若干個子功能模塊,每個功能模塊完成一個特定的功能。
2. 根據總體要求及分解的功能模塊,確定各功能模塊之間的關系,設直出完整的程序流程圖。
c) 程序調試將設計完的程序輸入,匯編,排除語法錯誤,生成*OBJ文件。
1. 按所設計的原理圖,在實驗平台上連線,檢查無誤。
2. 將匯編後生成的*OBJ文件傳送到實驗裝置的,執行該程序,檢查該程序、是否達到設計要求,若未達到,修改程序,直到達到要求為止,
d) 說明書
1. 原理圖設計說明
簡要說明設計目的,原理圖中所使用的元器件功能及在圖中的作用,各器件的工作過程及順序。
2. 程序設計說明
對程序設計總體功能及結構進行說明,對各子模塊的功能以及各子模塊之間的關系作較詳細的描述。
3. 畫出工作原理圖,程序流程圖並給出程序清單。
目前,單片機已廣泛應用到圖民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成為測控技術現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下面介紹一本單片機課程設計的好書,介紹了很多實例有興趣者可以去買哦,價格不貴【圖書目錄】 - 8051單片機課程設計實訓教材
第1章 緒論
1.1 課程設計所需硬體工具
1.2 專題製作所需軟體使用工具
1.3 8051程序開發測試平台
1.4 使用免費匯編編譯器
1.5 89CXX燒錄模擬器操作實例
1.6 自製8051微電腦單板IO51
1.7 IO51操作實例
1.8 以Windows98 工作模式結合DOS模式來執行
第2章 8051單片機課程設計中的基本軟硬體設計
2.1 8051各種基本的硬體設計
2.2 工作指示燈LED
2.3 8051延遲時間計算
2.4 基本按鍵設計
2.5 建立8051通信介面
2.6 簡易8051調試界面
2.7 壓電喇叭測試
2.8 鍵盤掃描
2.9 掃描控制七段顯示器
2.10 LCD介面控制
2.11 8051定時器模式的工作
2.12 定時器模式0測試
2.13 定時器模式1測試
2.14 定時器模式2測試
2.15 以定時器產生各種頻率的聲音
2.16 以定時器演奏—段旋律
第3章 帶單片機的LCD時鍾
第4章 定時鬧鈴
第5章 定時鬧鈴LCD
第6章 音樂倒數定時器
第7章 密碼鎖控制
第8章 可存儲式電子琴
第9章 8051八音盒
第10章 紅外線遙控器研究
10.1 紅外線遙控器動作原理
10.2 如何觀察紅外線遙控器信號
10.3 紅外線遙控器解碼功能說明
第11章 紅外線家電遙控
第12章 8051伺服機控制
12.1 伺服機工作原理及改裝
第1.3章 8051伺服車控制
13.1 功能說明
13.2 伺服車組裝及實驗
第14章 紅外線遙控伺服車
14.1 功能說明
14.2 遙控伺服車組裝及實驗
14.3 控制電路
14.4 控製程序
第15章 無線電家電遙控
15.1 功能說明
15.2 遙控編碼解碼控制
第16章 8051聲控設計
16.1 聲控基本知識介紹
16.2 系統組成
16.3 聲控模塊介紹
16.4 基本控制電路
16.5 基本控製程序
16.6 聲控課題設計

附錄H 如何使用KEIL 8051開發系統匯編和編譯程序及調試
附錄I EPM89 890XX燒錄模擬器特性
附錄J 1051 8051 10控制板特性
附錄K VCMM聲控模塊特性
附錄L IO51控制板完整電路圖
附錄M 需要從網站下載的相關資料的使用說明
附錄N 硬體介面板版權聲明及如何訂購
附錄A 簡易穩壓電源製作
附錄B 本書實驗所需軟硬體工具及零件
附錄C 8051內部控制寄存器介紹
附錄D 8051指令集
附錄E 如何自製8051單板
附錄F 課程設計報告參考內容
附錄G IO51控制板窗口版驅動程序使用說明

Ⅲ 大學單片機課程設計說明書 需要1份模板 格式正確內容套進去就可以 或者你幫我寫一份採納有額外高分獎勵~

你還是花100塊毛爺爺找人做吧,有的是人。如果你是在求學,網友會熱心回答你,如果是僅僅是應付作業,大家都沒興趣幫你

Ⅳ 求個單片機課程設計報告

單片機課程設計報告
一、設計目的
熟悉單片機的使用方法。
二、設回計任務和要求
用3000隻答DIP40的單片機疊起來,看怎樣可以疊的最高。
三、設計原理分析
1、SOP64封裝的單片機主體每片厚度(不含引腳為1.8mm,如果單個同一方向疊起來的總厚度為5.4米,可能性不大。為了可靠,可以疊成「丁」字形或「十」字形,這樣不易倒,

Ⅳ 長春理工單片機課程設計:簡易信號發生器設計,急急急

復制的,僅供參考~這個應該簡單的!

函數信號發生器是一種能能夠產生多種波形,如三角波、鋸齒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的電路被稱為函數信號發生器。函數信號發生器在電路實驗和設備檢測中具有十分廣泛的用途。現在我們通過對函數信號發生器的原理以及構成設計一個能變換出三角波、正弦波、方波的簡易發生器。我們通過對電路的分析,參數的確定選擇出一種最適合本課題的方案。在達到課題要求的前提下保證最經濟、最方便、最優化的設計策略。按照設計的方案選擇具體的原件,焊接出具體的實物圖,並在實驗室對焊接好的實物圖進行調試,觀察效果並與課題要求的性能指標作對比。最後分析出現誤差的原因以及影響因素。

關鍵字:方案確定、參數計算、調試、誤差分析。

1.1問題的提出
設計一個函數發生器使得能夠產生發波、三角波、正弦波。
1、 主要技術指標
頻率范圍 10Hz~100Hz,100Hz~1000Hz,1kHz~10kHz

頻率控制方式 通過改變RC時間常數手控信號頻率
通過改變控制電壓Uc實現壓控頻率VCF

輸出電壓 正弦波Upp≈3 V 幅度連續可調;
三角波Upp≈5 V 幅度連續可調;
方波Upp≈14 V 幅度連續可調.

波形特性 方波上升時間小於2s;
三角波非線性失真小於1%;
正弦波諧波失真小於3%。
2、 設計要求
(1) 根據技術指標要求及實驗室條件自選方案設計出原理電路圖,分析工作原理,計算元件參數。
(2) 列出所有元、器件清單報實驗室備件。
(3) 安裝調試所設計的電路,使之達到設計要求。
(4) 記錄實驗結果。

1.2基本原理
1、 函數發生器的組成
函數發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動產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電壓波形的電路或者儀器。電路形式可以採用由運放及分離元件構成;也可以採用單片集成函數發生器。根據用途不同,有產生三種或多種波形的函數發生器,本課題介紹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數發生器的方法。

1.3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及選取
1、三角波變換成正弦波
由運算放大器單路及分立元件構成,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數發生器電路組成如圖1所示,由於技術難點在三角波到正弦波的變換,故以下將詳細介紹三角波到正弦波的變換。

圖1
(1) 利用差分放大電路實現三角波——正弦波的變換
波形變換的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器的傳輸特性曲線的非線性,波形變換過程如圖2所示。由圖可以看出,傳輸特性曲線越對稱,線性區域越窄越好;三角波的幅度Uim應正好使晶體接近飽和區域或者截至區域。

圖2
方案一:用差分放大電路實現三角波到正弦波以及集成運放組成的電路實現函數發生器

(2) 用二極體折線近似電路實現三角波——正弦波的變換

二極體折線近似電路 圖3
根據二極體折線近似電路實現三角波——正弦波的變換的原理圖,可得其輸入、輸出特性曲線如入3所示。
頻率調節部分設計時,可先按三個頻率段給定三個電容值:1000pF、0.01Μf、0.1μF然後再計算R的大小。手控與壓控部分線路要求更換方便。為滿足對方波前後沿時間的要求,以及正弦波最高工作頻率(10kHz)的要求,在積分器、比較器、正弦波轉換器和輸出級中應選用Sr值較大的運放(如LF353)。為保證正弦波有較小的失真度,應正確計算二極體網路的電阻參數,並注意調節輸出三角波的幅度和對稱度。輸入波形中不能含有直流成分。

方案二:用二極體折線近似電路以及集成運放組成的電路實現函數發生器
(3)圖是由μA741和5G8038組成的精密壓控震盪器,當8腳與一連續可調的直流電壓相連時,輸出頻率亦連續可調。當此電壓為最小值(近似為0)時。輸出頻率最低,當電壓為最大值時,輸出頻率最高;5G8038控制電壓有效作用范圍是0—3V。由於5G8038本身的線性度僅在掃描頻率范圍10:1時為0.2%,更大范圍(如1000:1)時線性度隨之變壞,所以控制電壓經μA741後再送入5G8038的8腳,這樣會有效地改善壓控線性度(優於1%)。若4、5腳的外接電阻相等且為R,此時輸出頻率可由下式決定:
f=0.3/RC4
設函數發生器最高工作頻率為2kHz,定時電容C4可由上式求得。
電路中RP3是用來調整高頻端波形的對稱性,而RP2是用來調整低頻端波形的對稱性,調整RP3和RP2可以改善正弦波的失真。穩壓管VDz是為了避免8腳上的負壓過大而使5G8038工作失常設置的。

方案三:用單片集成函數發生器5G8038

可行性分析:
上面三種方案中,方案一與方案二中三角波——正弦波部分原理雖然不一樣,但是他們有共通的地方就是都要認為地搭建波形變換的電路圖。而方案三採用集成晶元使得電路大大簡化,但是由於實驗室條件和成本的限制,我們首先拋棄的是第三種方案,因為它是犧牲了成本來換取的方便。其次是對方案一與方案二的比較,方案一中用的是電容和電阻運放和三極體等電器原件,方案二是用的二極體、電阻、三極體、運放等電器原件,所以從簡單而且便於購買的前提出發我們選擇方案一為我們最終的設計方案。
1.4參數的確定
1、 從電路的設計過程來看電路分為三部分:①正弦波部分②方波部分③三角波部分
2、 正弦波部分
由於我們選取差分放大電路對三角波——正弦波
進行變換,首先要完成的工作是選定三極體,我
們現在選擇KSP2222A型的三極體,其靜態曲線圖
像如右圖所示。

根據KSP2222A的靜態特性曲線,選取靜態
工作區的中心

由直流通路有:
20 k

k

因為靜態工作點已經確定,所以靜態電流變成已知。根據KVL方程可計算出鏡像電流源中各個電阻值的大小:
可得

3、 方波部分與三角波部分參數的確定
根據性能指標可知

由 ,可見f與c成正比,若要得到1Hz~10Hz,C為10 。10Hz~100Hz,C為1 。
則 =7.5k ~75k ,則 =5.1k
則 =2.4k 或者 =69.9 k
∴ 取100 k

由輸出的三角形幅值與輸出方波的幅值分別為5v和14v,有
=
∴ =10k
則 ≈47 k , =20 k
根據方波的上升時間為兩毫秒,查詢運算放大器的速度,可以選擇74141型號的運放。
由此可得調整電阻:

七、實務圖的焊接和調試
1、按照方案一的電路圖焊接好電路板。
2、調試前,將電路板接入±12伏電壓,地線與電源處公共地線連接.
(1)頻率范圍:
為便於測量,將電路板上的方波信號接入示波器,並合上C1=10µF的開關,斷開C2=1uF的開關,然後調節RP2,並測出此時方波信號頻率的變化范圍;
斷開C1的開關,合上C2的開關,按照同樣的方法調節RP2並記錄方波信號頻率的變化范圍,結果如下:

電容 頻率
10µF 1Hz~30Hz
1uF 27.47~316Hz

以上頻率並未完全到達要求的指標范圍,經分析,原因在於:

通過對比,發現頻率范圍整體下移,這里可能存在兩個原因,第一是反饋通道上的 存在磨損,使電阻值達不到計算的數值。第二是三角波運放上的反向端的電阻 也存在 一樣的問題。

(2)輸出電壓:
① 方波:
電路板上方波信號接入示波器,調節RP1,測得方波峰峰Vpp=14V,可見所得值與性能指標中的一致。
② 三角波:
撤除方波信號並接入三角波信號,調節RP1, 測得三角波峰峰值Upp=5V也能達到課題的要求。

③ 正弦波:
將正弦波信號接入示波器,調節RP3和RP4,測得正弦波峰峰值Upp=2.8V.也基本上能到達課題要求。

3、波形特性測定:
① 方波上升時間:
將電路板上的方波信號接入示波器,,調節示波器上周期調節旋鈕,直到能清楚觀測到方波信號上升沿處的躍變,測得方波上升時間為:
tr=6.4µs
分析:上升時間達不到要求,這個可以用換運放類型來解決。通過改變運放的速度來改變其上升時間。
① 三角波非線形失真:
撤除方波信號,將電路板上三角波信號接入示波器通道1,測得此時的三角波信號參數如下:
頻率: f=98.42Hz
峰峰值: Upp=5V
此時將實驗台上函數發生器產生的三角波作為標准信號接入示波器的通道2,並調節其頻率及峰峰值,使之與要測試的三角波信號參數一致(f=98.42Hz,Upp=5V).
在示波器上的雙蹤模式下比較,發現兩通道的三角波完全重合,說明無非線形失真.
② 正弦波嚴重失真:
分析:由於調節平衡的滑動變阻器的一隻引腳壞掉了,我自己拿一根導線將其接好,所以導致電路的不對成性,使得靜態工作點偏離原定的位置,故導致此結果。

1.5心得體會
通過對函數信號發生器的設計,我深刻認識到了「理論聯系實際」的這句話的重要性與真實性。而且通過對此課程的設計,我不但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理論知識,而且也鞏固了以前知道的知識。最重要的是在實踐中理解了書本上的知識,明白了學以致用的真諦。也明白老師為什麼要求我們做好這個課程設計的原因。他是為了教會我們如何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的問題,提高我們的動手能力。在整個設計到電路的焊接以及調試過程中,我個人感覺調試部分是最難的,因為你理論計算的值在實際當中並不一定是最佳參數,我們必須通過觀察效果來改變參數的數值以期達到最好。而參數的調試是一個經驗的積累過程,沒有經驗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將其完成的,而這個可能也是老師要求我們加以提高的一個重要方面吧!

Ⅵ 有單片機課程設計代做的嗎,最好別太貴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沒聽說有兼顧培養代工的。
簡單的不願意做,復雜的又做不來,倒是養成了什麼事都先想到去找幫手,這又如何自立,獨當一面呢

Ⅶ 單片機5529課程設計心得體會1000字

1、論點(證明什麼)論點應該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個完整的簡潔明確的句子。從全文看,它必能統攝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個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句,是明確的表態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論點。 中心論點只有一個(統率分論點)⑴明確:分論點可以有N個(補充和證明中心論點)
⑵方法①從位置上找:如標題、開篇、中間、結尾。②分析文章的論據。(可用於檢驗預想的論點是否恰當)③摘錄法(只有分論點,而無中心論點)
B.分析論點是怎樣提出的:①擺事實講道理後歸結論點;②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③針對生活中存在的現象,提出論題,通過分析論述,歸結出中心論點;④敘述作者的一段經歷後,歸結出中心論點;⑤作者從故事中提出問題,然後一步步分析推論,最後得出結論,提出中心論點。
2、論據(用什麼證明)⑴論據的類型:①事實論據(舉例後要總結,概述論據要緊扣論點);②道理論據(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論據要真實、可靠,典型(學科、國別、古今等)。⑶次序安排(照應論點);⑷判斷論據能否證明論點;⑸補充論據(要能證明論點)。
3、論證(怎樣證明)
⑴論證方法 (須為四個字)①舉例論證(例證法)事實論據記敘②道理論證(引證法和說理)道理論據 議論
③對比論證(其本身也可以是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④比喻論證 比喻在說明文中為打比方,散文中為比喻。
⑵分析論證過程:①論點是怎樣提出的;②論點是怎樣被證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實,是否有正反兩面的分析說理);③聯系全文的結構,是否有總結。
⑶論證的完整性(答:使論證更加全面完整,避免產生誤解)
⑷分析論證的作用:證明該段的論點。
4、議論文的結構⑴一般形式:①引論(提出問題)―――②本論(分析問題)―――③結論(解決問題)。
⑵類型:①並列式②總分總式③總分式④分總式⑤遞進式。
6、駁論文的閱讀
⑴作者要批駁的錯誤觀點是什麼?
⑵作者是怎樣進行批駁的,用了哪些道理和論據;
⑶由此,作者樹立的正確的觀點是什麼?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