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准高中生物
1. 新課程標准下如何轉變高中生物傳統教學模式
生物學科是現在高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考科目之一,同時也是一門實驗性學科,但現實的高中教學過程中,卻處於相對尷尬的地位。如何使高中生物教學改變目前的困境,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多元化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已經成為生物教學工作者的當務之急。
一、問題的提出
如今的素質教育已經全面推行,現在又進行新課程改革,新課程改革要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生物課程標准》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師要很好地領悟教改的主旨,大膽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模式、新方法,並進行課堂教學設計。
二、我國高中生物教學現狀
在傳統模式的影響下,現行的高中生物教學模式存在著不足,老師只是傳授口頭的理論知識,為了教學而教學,這與具有實踐性特點的生物教學是相違背的。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現行生物課堂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圍繞教師轉。久而久之,學生習慣被動學習,學習的主動性逐漸喪失,能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學生較少,沒有在課下延續學生的興趣能力的培養,沒有組成實驗小組去進行實踐,這讓學生很難掌握與鞏固所學的知識。
2、課堂上教師習慣滿堂灌,師生間幾乎沒有交流互動,長此以往,學生的依賴性增強,獨立思考能力變差,一般難以體會到合作的樂趣,甚至有的學生很難與其他同學合作。。
3、由於課堂上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狀態,易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加上「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學生有些方面的天賦受到影響,各方面的發展不平衡。
這就要求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把過去的教育模式轉變過來,針對學生自身的特點與能力去相應地調整教學理念與方法,把過去單純教學的課堂作為一個培養能力的實踐場所,建立一個高效自主創新的新型生物課堂。
三、對轉變高中生物教學模式的研究
1.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採取小姐合作探究模式,調動學生積極性
教師在上課時,要改變傳統的一言堂,滿堂灌,課堂主導者教學模式,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課堂的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教師轉換自己的角色,從傳授者變成指導者、參與者、監控者和幫助者,並切實注意自身行為的方法和效果,及時進行調整。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個體價值的實現,分成合作小組主動學習,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充分表現自己,同時,對於青春期表現欲極強的學生來講,能夠在課堂上表現自己,也是對自我價值的一種承認,從而得到一種成功感,進而激發上進心。
2.充分利用網路信息技術及多媒體課件,提高教學質量
隨著社會經濟的加快,需要的是人才的創新能力和創造力。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素質教育的重點。傳統的生物學教學方式採用「傳遞」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不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現代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校園網的出現,教育網站、電子書刊、虛擬圖書館、虛擬軟體庫等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探索發展的學習環境,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說是教師的得力助手,它可以取代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例如:1.O2在產生後,向外運出葉綠體通過膜的層數時,葉綠體類囊體薄膜算不算一層膜,淋巴因子是由效應T細胞產生還是淋巴細胞都可產生,這些問題模糊不清,具有一定爭議,鼓勵學生對這些模糊知識點,藉助網路信息技術獲得求解,上網到虛擬科學館、生物園、圖書館查找有關資料,,尋求答案。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的提高探究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還可以讓學生感到學習生物的樂趣和一種獲得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3、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深入理解生物學科知識。
生物中的生物概念是客觀事物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方面的本質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映。一個生物概念是從一類具有共同本質屬性的對象中概括出來的,它是生物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使學生正確掌握生物概念,是理解和掌握其他生物基礎知識的條件。如在 「《細胞增殖》一節中,利用多媒體展示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過程的動畫圖,學生可以根據觀察,利用簡易材料親自動手去製做,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把微觀的、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通過實物結合圖文演示出來,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加強理解和掌握。
4.對全體學生,分清層次,運用不同教學方法
由於各個學生的先天素質、教育影響、主觀努力程度和基礎等的不同,同一個班級的各學生之間在學習上存在明顯的差異。根據高中學生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教材,應從實際出發,實施有差異的分層教學。教師在心目中要根據成績,基礎等情況將即同一個班學生相對分為優、中、差三個層次,既A、B、C三個組。這種情況不是一成不變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測試,各層次也進行適當的更換學生。分層和分組後有利於教師上課組織教學,有利於教師上課輔導,有利於批改作業,有利於學生信息的反饋,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總之,轉變高中生物教學模式,將傳統課堂轉變成為一個高效自主的課堂,是我們教育改革的必經之路。採取新的教學模式,可以普遍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讓他們既得到了知識,又發展了個性,堅持不斷調整教學思想和理念,才能在教育革新這條路上走下去,培養更多的新世紀人才。
2. 新課標高中生物高考考哪幾本書詳細一點,謝謝!
不同的地區考的內容不同吧!?請問你是哪裡的呢?
我是福建的,我們那裡考必修1,2,3和選修3—3
然後 必修1,2,3裡面,1,3要背記的東西比較多,2是講遺傳,理解就好!
高考的話一般重點為1,3難點一般為2,選修部分簡單得要死但是記不清楚也會失分哦~
3. 高中生物新課標課程標準是什麼
《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准(實驗)》在吸納現行高中生物學教育有點的基礎上,更尊重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更貼近社會實際和學生的生活經驗;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學和技術的新進展;更重視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更強調學習是一個主動構建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過程。
課程具體目標包括:1、知識。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3、能力。
內容標准:必修1、2、3。和選修1、2、3。
具體內容相當於以前的教學大綱太多了,很具體。但並不神秘,可以比附以前的會考目標。
4. 怎樣理解高中生物新課程標准
高中生物學課程標准提出了四項課程理念: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解讀和領會基本理念是順利實施新課程的首要任務。
提高生物科學素養
科學素養最基本的含義是學生能夠合理地將所學到的科學知識運用於社會與個人生活中。高中生物學的基本科學素養包括理解生物學基本現象、事實、規律以及生物學原理如何應用於生物技術領域之中,解釋發生在身邊的生物學現象等5個方面。我們可以從「科學態度和科學的世界觀,生物學知識,科學探究方法與技能,科學、技術與社會(STS)」四個維度來理解生物科學素養,並通過教學過程使學生在這四方面得到發展。
面向全體學生
面向全體學生是指高中生物課程要面向所有的在校學生。在這一理念指導下,高中生物學教學應該注意:(1)要給所有學生提供同樣的學習機會。(2)要讓每個學生通過努力達到必修模塊的基本要求。(3)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4)面向全體學生不是降低高中生物學教育的水準。
倡導探究性學習
探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有效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教學方法,成為新課程改革中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突破口。生物學科的產生與發展本身就是人們不斷地進行科學探究的結果,其中不僅包含了生物學知識,也包含了生物學的研究方法與技能,包含了生物學的思維方式和基本思想。用類似與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究的方法與過程來介紹生物學知識,不僅有利於學生掌握生物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掌握較強的生物學基本操作技能,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素養。
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生物學來源於自然和社會,生物學研究的目的就是通過揭示生命本質和生命活動規律,提高人們解決社會、生產和生活實際中面臨的問題(如資源問題、環境問題、疾病與健康問題等),提高人們應對自然現象的能力。因此,高中生物學課程就要注重與現實生活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養成關注社會、生產和生活實際的習慣。
5. 高中生物新課標課程標準是什麼
高中生物里的概念模型是什麼新課標生物里
如體液調節中的調節圖等都是概念模型,
除了物理模型和數學模型其他都是概念模型
6. 新課程標准高中生物有哪些教學方法
還有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
高中生物學(必修1、2、3,選修1、2、3)這個是北師大的教授編的,也符合新課標的標准教材
編者是劉恩山和吳相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