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課程設計
Ⅰ ib課程有哪些課
IBDP課程針對的是11、12年級的學生,分為六大學科組(母語與世界文學、第二語言、個人與社會學、科學、數學和藝術選修)+三大核心課程(認識論Theory of Knowledge、拓展論文Extended Essay和創意、行動與服務Creativity, Activity and Service)。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科基礎以及升學方向從前5個學科組中各選1門課程,從1-6組中選出第6門課程來學習。
第一組:語言A。分為文學、語言與文學兩門課程。簡單來說,就是學生的母語或者是在學術層面最強勢的第一語言。IB對母語學習的強調是其有別於其他國際課程的一大特色,這也是IB致力於做好本土化的具體體現。
第二組:語言B。即第二語言,中國學生一般會選擇英語B。在中國,由於很多學校不開設第六組藝術選修課程,也有不少學生會再學一門二外,如西班牙語、日語、法語等。
第三組:個人與社會學。包括歷史、地理、經濟、工商管理、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社會與文化、全球社會中的信息技術等學科。
第四組:實驗科學。包括物理、化學、生物、設計、環境系統等學科。
第五組:數學。數學為必修課,強調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包括:普通數學、高等數學、數學研究等不同難度的課程,供具有不同需要的學生選擇。
第六組:藝術。包括視覺藝術、音樂、戲劇、舞蹈、電影製作等。它告訴學生,藝術是需要被慎重對待的,是我們感受美、表達美的重要途徑。
Ⅱ 全面介紹IB課程包括哪些內容和科目
IB 總共三個階段: PYP 小學項目階段,MYP中學項目階段;DP 大學預科項目階段。
主要說一下DP 階段: 6組課程:文科,理科,數學,藝術等。一共六組課程,每組3到5門課可以選一門或兩門。 分高級課程和標准課程。 沒生必須選三門高級,三門標准。 每門課程滿分 7分。
另外TOK認識論,EE長篇論文,兩年150 小時的 CAS 課外活動是必須完成的核心課程。
Ⅲ IB課程一共有幾個階段啊,分別是什麼
有三個階段,PYP、MYP和DP,國內的話大理彩虹王國幼兒園就是哦
Ⅳ IB的課程主要包括什麼
IBDP課程針對的是11、12年級的學生,分為六大學科組(母語與世界文學、第二語言、個人與社會學、科學、數學和藝術選修)+三大核心課程(認識論Theory of Knowledge、拓展論文Extended Essay和創意、行動與服務Creativity, Activity and Service)。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科基礎以及升學方向從前5個學科組中各選1門課程,從1-6組中選出第6門課程來學習。
第一組:語言A。分為文學、語言與文學兩門課程。簡單來說,就是學生的母語或者是在學術層面最強勢的第一語言。IB對母語學習的強調是其有別於其他國際課程的一大特色,這也是IB致力於做好本土化的具體體現。
第二組:語言B。即第二語言,中國學生一般會選擇英語B。在中國,由於很多學校不開設第六組藝術選修課程,也有不少學生會再學一門二外,如西班牙語、日語、法語等。
第三組:個人與社會學。包括歷史、地理、經濟、工商管理、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社會與文化、全球社會中的信息技術等學科。
第四組:實驗科學。包括物理、化學、生物、設計、環境系統等學科。
第五組:數學。數學為必修課,強調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包括:普通數學、高等數學、數學研究等不同難度的課程,供具有不同需要的學生選擇。
第六組:藝術。包括視覺藝術、音樂、戲劇、舞蹈、電影製作等。它告訴學生,藝術是需要被慎重對待的,是我們感受美、表達美的重要途徑。
Ⅳ IB都有哪些課程設置啊想了解一下
IB課程被稱為專門為各國駐外大使的子弟設置的國際化通用考試。
IB課程全稱為國際預科證書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簡稱IB課程),IBO是國際文憑組織,被稱為「成熟的國際化的素質教育」,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課程與考試中心在英國卡地夫,在世界上,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千餘所成員學校。IB的教育哲學是Ecation for Life(終生的教育),通過綜合的平衡的學科及富有挑戰性的評估,國際文憑組織旨在幫助學校努力發展青年人的個人才智,教會他們把教室里學到的知識與外部世界相結合。
【IB課程介紹】
IB是不以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課程體系為基礎而自成一個體系,廣泛吸收了當代許多發達國家主流課程體系的優點,涵蓋了其主要的核心內容。
因此IB課程體系即具有與世界各國主流教育課程體系之間的兼容性,又有自己教育理念發展下的獨特性。學生在IB體系中,修讀相同教材,並且於畢業時參加全球統一甄試,試卷的命題及評分均由IB總部統籌規劃。全世界的IB學生學術水平因此得以統一,畢業文憑亦被公認為全球最高水平。 IB課程分為標准難度課程(SL / Standard Level)和更具挑戰性的高難度課程(HL / Higher Level)。IB要求學生至少選六門課+Theory of Knowledge,這六門課中至少有三門是HL。除了對學生的課業要求外,選擇IB Diploma的學生還要在兩年內完成150個小時的社會實踐活動(CSC Hours)。相較於四科主修的A水準課程,IB課程要求學生從六組不同領域的課程中分別選擇一科,加上核心科目,須修的科目可達九科。
【課程設置】
幾個方向:第一語言、第二語言、實驗科學、藝術與選修、數學、人與社會。
具體體現為:理論課、創新思維活動和行為、社區服務、拓展論文。
【評分標准】
IB有自己的評分系統,45為最高分,拿到36至38左右即有資格申請劍橋(一般需要40-41),申請常春藤大學的學生一般分數在40或以上,牛津要求42+的成績。而A-Level課程以A、B來打分,判分標准嚴謹不夠,在多年來呼籲改革現行的A-LEVEL體制的壓力下,英國政府正著手改革A-LEVEL提供,其改革的參照體系便是IB。
IBDP課程針對的是11、12年級的學生,分為六大學科組(母語與世界文學、第二語言、個人與社會學、科學、數學和藝術選修)+三大核心課程(認識論Theory of Knowledge、拓展論文Extended Essay和創意、行動與服務Creativity,Activity and Service)。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科基礎以及升學方向從前5個學科組中各選1門課程,從1-6組中選出第6門課程來學習。
課程總時長為兩年,包括240課時的三門或四門高級別課程(High Level),150課時的三門或兩門標准級別課程(Standard Level)。不過HL未必一定比SL難,若是語言和數學之類強調基礎的,則HL更有深度,若是人文社科藝術類,則HL指所涉更廣。
另外,學生的選課還得視學校開課情況而定,這取決於學校的師資、修讀IB的學生人數、教學實施等因素。
【IBDP的9大課程】
第一組:語言A,分為文學、語言與文學兩門課程。簡單來說,就是學生的母語或者是在學術層面最強勢的第一語言。IB對母語學習的強調是其有別於其他國際課程的一大特色,這也是IB致力於做好本土化的具體體現。基於體制內教育的語文基礎和文學造詣,大部分中國學生會很自然地選擇中文文學A。IB中文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它強調整本書的閱讀和學習,以及訓練學生對母語文學敏銳的感受力和鑒賞力,同時兼具寫作和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
第二組:語言B。即第二語言,中國學生一般會選擇英語B。在中國,由於很多學校不開設第六組藝術選修課程,也有不少學生會再學一門二外,如西班牙語、日語、法語等。 第三組:個人與社會學。包括歷史、地理、經濟、工商管理、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社會與文化、全球社會中的信息技術等學科。 第四組:實驗科學。包括物理、化學、生物、設計、環境系統等學科。(值得一提的是,第三、第四模塊中有一門比較特殊的跨學科的課程,environmental systems and societies,是提供給從體制內轉過來的文科生的,是一門跨學科的課程)。 第五組:數學。數學為必修課,強調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包括:普通數學、高等數學、數學研究等不同難度的課程,供具有不同需要的學生選擇。 第六組:藝術。包括視覺藝術、音樂、戲劇、舞蹈、電影製作等。它告訴學生,藝術是需要被慎重對待的,是我們感受美、表達美的重要途徑。【IBDP的考核方式】
IB採用7分制,六門學科滿分42分,加上拓展論文與知識論文的3分,滿分為45分。考試成績在24分以上並符合其他要求的學生可以獲得IB文憑證書,否則只能獲得單科文憑證書。
Ⅵ 美國高中AP和IB課程的區別 你知道多少
先總結一下它們的特點,如下:
如果對於家庭來說,需要最大的靈活性,AP在這方面要比IB好太多。IB是一個植根於11、12年級的課程體系。除非你的孩子馬上就進入這兩個年級,否則是不會被允許上IB的。
如果你是11、12年級的學生,你要在AP和IB間做選擇,IB是更好的選擇,主要原因是它比AP更多地強調寫作。
在美國,只有IB課程和私立學校會堅持要求高中生寫重要的研究論文。
大學招生辦主任對兩者都同樣的喜愛並且平等看待。
一個參加了12門AP的學生也許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展現他對活動更進一步的熱情。
接著,我們再看詳細的分析對比。
AP課程介紹
AP是AdvancedPlacement 的縮寫,中文可以翻譯為大學預修課程,是由美國大學理事會(The College Board)贊助和管理、讓高中學生可以提前選修的大學課程,相應的考試稱為AP考試。
1951年,福特基金會啟動AP項目,推薦在高級中學進行一些大學水平的課程、參加學分考試,並允許他們在大學時獲得同等學分。1955年,轉由美國大學理事會管理運作AP課程。1956年,首次舉辦AP考試,當時的考試課程只有11門。經過60多年的發展,目前有22個科目、37門課程,囊括了音樂、歷史、計算機、數學、英美文學、美國歷史等等。現在,AP考試已經成為由美國大學理事會主辦的全球性統一考試,每年5月初的兩個星期在全球80個國家統一舉行。
目前在美國,已有1萬六千多所高中開設AP課程。全世界40多個國家的近四千多所大學承認AP學分,並把它作為重要的入學參考標准,其中包括哈佛、斯坦福、耶魯、普林斯頓、麻省理工等世界頂級大學。
學生在AP考試中成績突出的,將獲得AP優異獎(APScholar Awards)。AP優異獎分5個檔次,難度由低到高分別如下:
1)AP Scholar:所有參加的AP考試中,有三科或三科以上成績超過3分的學生
2)AP Scholar with Honor:所有參加的AP考試中,有四科或四科以上成績超過3分,且平均分數在3.25分以上的學生
3)AP Scholar with Distinction:所有參加的AP考試中,有五科或五科以上成績超過3分,且平均分數在3.5分以上的學生
4)State AP Scholar :由華盛頓特區及美國境內各州各自選出兩位參加過AP考試並符合3分以上的AP考試成績最多而且考試平均分數最高(需高於3.5分以上)的兩位學生(男女生各一名)
5)National AP Scholar:頒發給美國境內所有參加AP考試的學生中,有八科或八科以上成績超過4分,且平均分數在4分以上的學生
這些獎項提供給在AP課程及考試中表現優秀的學生。雖然除了獎項的證書以外,不提供獎學金,但這個獎項的紀錄將會隨AP考試的成績一並送到准備申請的大學,作為申請文件之一,所以該獎項會對學生申請大學產生一定影響。
需要指出的是,正因為AP課的重要性,美國大學理事會一直關注著AP課的發展和作用,並努力嘗試創新和提高。就在今年,美國大學理事會推行了AP課的改革,新的AP課程更加註重學生對概念的深刻理解和穩固掌握、淡化考試中對公式的死記硬背和生硬套用。
IB課程介紹
IB課程全稱為國際預科證書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簡稱IB課程),是1960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簡稱UNESCO) 的指導規劃下,專門為外交使節的子女及全世界優秀中學生統一設計的兩年制大學先修課程(相當於高中11和12年級),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
IB的教育哲學是Ecationfor Life(終生的教育),通過綜合的、平衡的學科及富有挑戰性的評估,國際文憑組織旨在幫助學校努力發展青少年的個人才智,教會他們把教室里學到的知識與外部世界相結合。IB課程設計主要集中在中學的最後兩年,通過兩年的扎實教育,培養出受全球大學認可並優先錄取的精英型人才。
IB課程不以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課程體系為基礎,而是自成一個體系,廣泛吸收了當代許多發達國家主流課程體系的優點,涵蓋了其主要的核心內容。因此IB課程體系既具有與世界各國主流教育課程體系之間的兼容性,又有自己教育理念發展下的獨特性。
在世界各地,學生在IB體系中均按照相同的教學大綱進行,並且於畢業時參加全球統一考試。一年兩次(北半球於5月份,而南半球在11月份)的考試卷根據南北半球劃分,屬性各自完全相同。試卷的批閱及考生成績的公布也由IB總部集中處理並同時放榜。
問題一:AP/IB課有多重要?
最近有一系列研究表明,AP/IB成績好的學生,在大學里表現也比較好。正如哈佛大學招生辦主任Bill Fitzsimmons所說,「學生能否在哈佛成功的最好預測指標是學生選修的AP/IB課和AP/IB考試成績」( 「the best predictors of success at Harvard are APs/IBs and AP/IB scores.」); 而SAT的成績高低,和在大學的表現關系不明顯。這使得許多大學越來越重視AP/IB。
所以,學生申請美國大學,尤其是常春藤聯盟等頂尖大學時,AP/IB課程的作用可謂是非常的大。事實上,AP/IB課程高速發展的原因就是常春藤聯盟大學把其成績作為入學的重要標准。
AP/IB課程考試已經成了進入名牌大學的敲門磚。從前,只要修了大學課程,就會被認為是特別優秀的學生;如今,上AP課程只會被看作普普通通的事。沒有上AP/IB而申請名牌大學的高中生,反而被認為不正常。
AP課程的重要性還具體表現在:
1)增加GPA成績。平均每門AP課程成績可以增加GPA分值0.1分。前面已經說過,GPA恰恰是美國一流大學錄取學生是的第一考慮要素。
2)學生學習能力和未來發展潛力的最好證明。在美國,選修AP課程的學生首先必須通過榮譽課程,而進入榮譽課程的學生又必須先過普通課程。所以,有資格選修AP課程本身就表明該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
3)是學生敢於挑戰學術難度、明確專業發展方向的最重要指標。AP課程是美國大學一、二年級的學習內容,比高中普通課程內容難度增加很多。因此,美國頂尖大學能夠比較有把握地從學生在高中是否選修AP課,選了多少門AP課,AP課的考試成績中,判斷學生接受挑戰的信心和能力。
4)可以轉換成大學學分,以便提前畢業,或在大學選修更多自己感興趣的其他專業和課程。另外,還可以節省一大筆學費:在美國,獲取一個名校的大學學分大約需要1000美元,一門AP課程可以轉換成三到六個大學學分。所以,學生在高中期間選修的一門AP課程有可能轉換成三到六個學分,為父母省下3000到6000美元。
問題二:AP課和IB課有何區別?
仔細對比一下,AP課和IB課之間大致有以下幾個主要區別:
1.IB課必須要在有IB節目的學校才能選修,學生學完如成績合格,就能獲得文憑。AP課則是大學的一些課放到高中,給學有餘力的學生提前去學習。AP課的選修非常靈活,學生可以在學校開設的AP課選修;也可以通過網路在線學習;甚至可以在家自學,最後參加AP考試。
2.高中IB其實是四年的學制,頭兩年是pre-IB, 後兩年是IB,沒有頭兩年的pre-IB, 就不能進入後兩年的IB。AP課則沒有選課時間的限制。
3.IB學業裡麵包含AP課程,反之不然。
4.AP課考試既有多項選擇題,也有小短文,大概各佔一半,考試滿分為5分;IB課考試形式以寫小短文為主,很少有多項選擇題,考試滿分為7分。
5.IB課程涵蓋全面而廣泛的課程,而AP課則是提供單一學科的強化學習。所以,從單科講,AP課比IB課更深些;從整體講,則IB課比AP課更難些。
6.IB課程面廣,寫的東西多,工作量大,對中國學生來說難度較大。IB課程的理論知識和寫作要求大大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和技巧。而AP課程允許學生只選修他們較強的科目,從而可以不影響他們的平均成績。
7.AP課重在知識的傳授。IB課程則文理並進,重在綜合素質的培養,每一門課程都十分注重研究過程的訓練, 強調對實際問題的分析,突出綜合能力的培養。IB通過大量的課外和社會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
問題三:大學招生官怎樣評估AP/IB課?
要想真正理解並回答圍繞GPA和AP/IB課的很多問題,有必要了解一下大學招生的一些具體細節。
很多大學在招生初期,先會通過初審篩掉一部分明顯較差的申請者。而在錄取後期,則會採用「同一高中組學生的對比排名」(「school group review」)的方法。具體而言, 計算機程序會把同一個高中的申請者按GPA排名,每個學生的信息中含有GPA、標准考試成績,以及其他一些評判標准。很多大學的招生官會建立一組類似1-5-5-5-6那樣的數據。這些數據表示一個學生在每一學年選修的具有挑戰性課程的數目。同時,他們還建立一組數,表示學生選修的AP或IB課,比如,1-2-3-4-5,表明學生在五年中分別選修了1,2,3,4,5門AP或IB課。如果你們學校有好多學生的AP或IB數據是2-3-4-5-5,而你的是1-2-3-4-5,那麼很有可能招生官會認為你比較弱。
另外,也有一部分大學把AP或IB課直接通過加權計算到修正的GPA中,然後按照修正過的GPA進行排名。那些選修了很多AP或IB課而且AP成績不錯的學生,他們的修正GPA會很高,大於4.0. 如果你沒有選修或只選修了很少的AP或IB課,那即使你每門課都是A,你的修正GPA還是會比人家低。這樣,在同一個高中的申請者中,你的排名就會比較低。
這里需要再一次強調的是,這樣的排名永遠都是在從同一高中來的申請者中進行的。招生官不會把不同學校的申請者放在一起排名比較。這一點非常關鍵。
問題四:大學錄取中,AP課和IB課哪個更重要?
很多人很困惑地問過這個問題,不少人對這個問題有誤解。特別是在中國大陸,一直被誤傳著這么一個錯誤的觀點:因為IB難度更大,含金量更高,所以大學招生時,IB課比AP課更有用。實際上,這個觀點是不對的。這樣的觀點最初出自部分教IB課的老師,後經以訛傳訛,逐級放大。
IB和AP課程及成績更多的說明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挑戰精神。名校更看重學生是否行之有效地、最大限度地利用學校的資源挑戰自己,並取得好的成績。為此,大學招生官會要求高中升學顧問註明申請者的課程組合,跟學校所提供的課程相比,是屬於「最具挑戰性的」、「很具挑戰性的」、還是「稍具挑戰性的」。如果一個學生沒有特別灼灼閃光的其它亮點,那麼只有課程組合難度「最具挑戰性」的學生才會被頂尖大學所考慮。而足夠數量的IB課和AP課都屬於「最具挑戰性的」。
所以,美國名校錄取時無所謂更看重哪個成績,IB和AP沒有哪一個比另一個更重要。這些成績只是敲門磚,更多的還是要看孩子的軟實力。
問題五:到底需要修多少門AP課?
這是一個最困惑大家的問題,也是最難回答的問題。我們不妨先來看一些統計數據。
美國大學理事會2012年的年度報告,列出了美國前200所收到AP成績最多的大學,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名列榜首,共有8603名考生向該大學提交了27488門AP考試成績,平均每人提交3.2門。排名在前的學校依次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6605人/24569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5538人/22920門),佛羅里達大學(6541人/22145門),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4980人/18053門),德克薩斯A&M大學(5420人/14579門)。
至於頂尖大學,每位學生提交AP考試門數更多。1150名學生向耶魯大學提交5691門成績,平均每人4.95門;其他學校依次是:斯沃斯莫爾學院4.738門/人、哥倫比亞大學4.692門/人、達特茅斯學院4.688門/人、威廉姆斯學院4.64門/人、普林斯頓大學4.63門/人、賓夕法尼亞大學4.605門/人、泊默拿學院4.438門/人、加州理工學院4.4門/人、康奈爾大學4.364門/人、布朗大學4.297門/人、哈佛大學4.296門/人。
從這些統計數據的表面看,名校錄取的學生平均選修近5門AP課。假如因此就簡單地認為5門AP課是magicnumber,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修多少門AP課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哈佛每年拒絕的學生中有很多人考了十幾門AP,而錄取的學生中也有很多人只修過一兩門AP。
為此,有必要再強調一遍:美國大學申請,看中的是申請者本身的整體素質、綜合能力、是否能夠挑戰自我、是否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持之以恆等因素。而AP分數,只是佐證,而非標准。另外,前面講到過,大學招生官會結合每個高中升學輔導員遞交的高中課程設置,把同一高中的申請者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排名。
所以,每個學生該修多少AP課實際上取決於:1)自己高中開設了多少門AP課 2)同一高中的其他申請者選修了多少門AP課。誠然,「任何東西都是雙刃劍「,如果你們學校開設很多AP課,是好事,也是壞事:是好事,因為你有很多選擇;是壞事,因為為了申請頂尖大學,你可能必須選修很多門AP課。另外,如果你們學校有其他同學選了很多AP課,那你也被迫選很多AP課,所謂水漲船高(「Rising tide lifting all boats」),這是競爭必然引起的「軍備競賽」,惡性循環。
另外,在決定選修多少門AP課時,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結合自己的真實實力,盡量做好各種平衡。如果為了追求AP課的數量,導致負重過多,影響了總體GPA,或者犧牲了其他課外活動,甚至大大減少了睡眠,那顯然是不自量力、極不可取的。
早在2006年,MIT的招生辦主任就寫過一篇文章名為 「On APs」,闡述了他對AP考試的觀點。在這篇文章里,他擔心人們進入一個誤區,認為高校只看重越多越高分的AP成績。其實不然,他認為學生熱愛學習、勇於接受挑戰、並且忠於挑戰的決定,這才是學習AP課的動力。他在這篇文章裡面提出了一個關於「Balance」的觀點:即學生應具有掌握平衡的能力,不僅要平衡好正式學業和業余學業,也要平衡好課堂學業和課余玩耍,還要平衡好通過書本學習和通過想像力學習。為了學習4門、5門、6門甚至7門以上的AP課程,而放棄其他的課外活動和興趣愛好,是「得不償失、榮不蓋愧」的。
斯坦福大學的前招生主任也澄清道:「我們一直在消除這樣的一個錯誤觀點:認為一個以放棄學生的快樂生活和興趣愛好為代價,而充斥著飽和的AP課程的高中課程體系,是進入斯坦福學習的必要條件。事實上,我們根本不要求此類的課程設置,這樣的體系本身也是極不健康的。」
問題六:選修AP課需要注意什麼?
綜上所訴,在選修AP課時需注意以下事項:
1.要提前作好計劃。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選修課程也是需要高瞻遠矚,統籌兼顧。要調配好課程的難度,不要一個學期全部是難度很大的課程,另一個學期全部是很容易的課程。同時,要意識到,很多較難的課程都需要有前置課程的要求。這些因素都需要在最開始規劃時考慮到。
2.需要跟學校輔導員多溝通。輔導員總體來說對學校課程設置非常清楚。同時,學校輔導員在多年跟眾多學生和各大高校打交道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沒有好好利用輔導員這一免費資源實在是很大的浪費、極大的錯誤。
3.可以跟高年級的學長討教經驗。高年級學長可以以親身經歷告訴你每一門課的作業多少、難易程度、老師好壞等有用信息。有了這些信息,你選課時可以更加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4.在自己能力的范圍內,在學校提供的課程里,盡量追求難度、挑戰自己。
5.一定要講究平衡,不要過渡消耗自己。如果選較多的AP課,降低了GPA, 則說明AP課選的過多了。如果學生感到疲勞了,作業多到影響睡眠了,也是一種選課過多、過難的跡象。
6.AP課的選擇應盡量與自己將來申請大學的專業方向相一致。大學招生官會敏銳的從你選修的AP課程和你申請的專業看出你是否具有一致性和確定性。
7.不要太在意其他學校的朋友選了多少AP課。招生官不會把兩個不同學校的學生的選課和成績放到一起來比較的。
8.最後請記住,AP課不一定非要上課。有的如有把握,可以不上課,復習一下,直接參加AP考試的。
望採納
Ⅶ 什麼是IB課程
IB文憑有三個課程,小學 中學myp 十一年級和十二年級叫 DP
6個科目 母語 外語 自然科學 人文科學 數學 藝術
滿分 7分*6=42
+TOK theory of knowledge +Extended Essay +CAS
=45
六個科目里有很多課可以選,自己挑喜歡的或大學需要的。比如自然科學就有生物物理化學,其中挑一個,人文就歷史地理哲學心理裡面挑。第六課的藝術有美術音樂什麼的,但有些學校可以讓學生不選藝術,選第三語言或另一門science。
六課裡面修三個HL和三個SL,SL和HL差在 授課時間和內容,SL就是120小時,HL是比sl多上個30小時,學了SL的,再用額外30小時學更多更難的課。美術就純粹多時間,數學就講的完全不同,生物多學很多生化和實驗,地理多學幾個課題,中文多寫論文多讀古文。
每課滿分7分。4分及格。
7分=最終考試成績和校內外評估,HL,sl 還有每個科目,每年的平分標准不一樣。但應該final 75%,校內外評估25%。然後分數摺合成百分比,每年變動7分標准,有時93%以上7分,有時65%以上就7分(有一年數學HL題出難了⋯⋯全球沒人答好⋯⋯所以⋯⋯60%就7分了)4分及格,一般45%就4分。校內外評估是每課不同方法,語言是寄論文和口試錄音去IB組織,數學寄類似實驗報告的東西,就是證明命題一類的,科學就實驗報告,人文一般就 論文報告,美術是 research book
Ⅷ IB課程科普:ib課程是什麼意思
IB即國際文憑組織IBO(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為全球學生開設從幼兒園到大學預科的課程,為3-19歲的學生提供智內力,情感,個人發展,社會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使其獲得學習,工作以及生存於世的各項能力。
IBO成立於1968年,迄今為止遍布138個國家與2815個學校合作,學生數量超過77萬。與A-level、VCE等課程並稱全球四大高中課程體系。IB課程分配在六個基礎學科領域里,學生既要學習科學科目,又要學習人文科目。
(8)ib課程設計擴展閱讀
課程文憑:
IB課程項目正以其領先的教育思想和獨特的課程結構,日漸引起世人的矚目。它的思想和實踐也開始超越"國際學校"的范圍,步入世界各地一些富有創新意識和兼容精神的普通高級中學。英國幾乎所有大學都接受IB文憑。
北美、歐洲,有許多著名的大學樂於接收IB學生,有一些大學還為優秀IB畢業生提供獎勵學分、越級的鼓勵入學政策。全球有分布在近百個國家的一千餘所大學與國際文憑組織(容IBO)有穩定的協約關系,確保這些大學承認IB文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