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學校校本課程
A. 怎樣上好培智課
如何提高培智學校課堂教學有效性
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是學生敢於參與的先決條件。學生只有在不感到壓力的情況下,在喜愛所教老師的前提下,才會樂於學習。
B. 培智學校遠近教案
生活中有許多不起眼的東西,其中往往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本次活動的材料——以生活中最常見的盤子為基礎。
針對學生已具備的能力,同時也為了有效地突破難點,突出重點,將本課教學目標擬定如下:
認知領域:欣賞各種盤子圖片,了解盤子的作用。
操作領域:通過欣賞不同盤面的花紋和圖案,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培養孩子大膽設計、動手繪畫圖案來裝飾、表現盤子,體驗創造活動的樂趣。
情感領域: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和環保意識,發展孩子的觀察力、創造力,激發起美化生活的情感。
本課教學的重點不僅是讓學生了解盤子的作用,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欣賞盤子的裝飾圖案,並通過對盤子的欣賞,激發製作慾望和對美的追求。
本課計劃安排1課時,課上以多媒體演示、學生欣賞、感受為主,教師引導為輔、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整個教學過程,力求體現「以欣賞體驗為主線,以表現探究為核心」的教學原則。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選用如下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通過多媒體課件中不同形式的盤子圖片直觀演示,都是抓住這個年齡段培智學生的心理和認知特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視覺沖擊為主的美術課堂上,它的出現能夠營造相應的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的。
(2)學導法:通過「多元欣賞、教師示範、創意表現」三個環節引導學生體味美麗的盤子具有的裝飾性,創意設計自己的美麗盤子。
在教師示範環節,讓學生能通過觀察、分析,最後掌握盤子的裝飾方法,圓形物的練習主要是中心花紋和花邊的組成設計,為學生之後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在學生動手創作之前,做了一個小小的提示:我主要從盤子的繪畫內容上來進行深入,比如:引導學生確定動物、人物、花卉等。從裝飾的范圍到繪畫的內容,都進行了簡單的指導。
(3)多元評價法:以鼓勵性評價為主、適當引導,從孩子的眼光出發,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盤子進行投票。
學法指導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指導學生選用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1)嘗試學習法 放手讓學生自己根據各自的需要來裝飾美麗的盤子,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給他們嘗試的機會。
(2)分層學習法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相應的發展,獲得成功的體驗。
(3)綜合法 孩子可以嘗試自己喜歡的表現方法,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主動而富有個性地學習。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的表現比較積極,都很投入的在裝飾自己的盤子,他們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畫面不僅作畫時大膽,還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和顏色。在最後一個環節中,把課堂美術不知不覺帶入生活美術,不管是工藝品還是日用品,都應在生活中有他的一席之地,孩子是天生的生活設計師,讓我們給他們一個平台,他們能展現地更加出色。
但是在這節課里,我感到不足的是:一是沒有強調學生創作時的與眾不同,學生善於模仿,雖然作業時製作盤子的形式有很多,但是裡面的中心圖案不夠豐富獨特;二是可能一次性盤子比較大,有些學生作業時間來不及;三是沒能很好地把握時間,作業評價環節,匆匆結束,沒能給學生一個相互評價的平台。如果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把自己畫中的情感表達出來,有利於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總之,這次活動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需要我以後逐步去改進,特別是課堂教學的應變能力以及活動中各個環節的銜接方面需要加強,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孩子們都很積極的參與了此次活動,主動去感受盤子的美,孩子能以愉快的情緒參與到活動中去,這也是我們教育的根本宗旨。......
C. 《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准教學目標體系》是誰編寫的
國家教育委員會編寫的
D. 培智教育課堂教學學情分析怎麼寫
一、在培智教育中進行生命教育的意義
教育的本質是服務。為學生的終生幸福服務是教育的崇高使命和終極目的。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使學生獲得幸福,不能為任何不相乾的利益而犧牲這種幸福,這一點當然是毋庸置疑的。」生命是人的根本,關注生命是人發展的必然要求。教育要「以人為本」,就必須關注人的生命世界。人是以生命的方式存在的,離開生命一切將無從談起。教育關注人的成長與發展,而人的成長與發展實質上是生命的成長與發展;生命是教育的始點和歸宿。因此,教育的「以人為本」首先應當是以人的生命為本。生命是具體的、獨特的,每一個生命都有其區別於其他生命個體的特徵和性質,具有不可替代性。
「生命教育的目標應在於啟發生命智能、深化價值反省、整合知情意行。它所包含的范圍應籠罩人生整體及其全部歷程,以幫助公民(特別是青年學生)建立完整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並內化陶冶其人格情操。」生命教育在於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人的生命價值,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理解生活的真正意義,激發學生對理想信念的追求,滋養學生的感恩情懷。「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涵,在培智學校的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深入開展的大背景下,培智學校開展生命教育已經成為一個值得探究的重要課題。
智障兒童首先是兒童,是人的生命的獨特性的表現,是有著生命的人。基於人的生命存在,智障兒童有著人的生命的價值、意義和尊嚴,應該享有人的一切的權利。【1】但長期以來,對智障兒童發展的偏見以及消極的教育期望,使他們在社會上處於弱勢、從屬的依附地位,被當作是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受到許多人的歧視。教育是喚醒人的生命意識的一種有效活動。生命意識的養成,不但能夠使智障學生深刻地認識到生命的價值,也能夠養成他們豐富的生命情感和堅強的生命意識。
生命教育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關愛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質量的一種教育活動。作為特殊教育工作者,對智障兒童不但要像對普校學生一樣實施教育,而且要在教育活動中密切關注智障學生個體的生命意識,幫助他們提高生存和生活的智慧。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關愛生命,既是特殊教育的一個重要的基礎,又是特殊教育的天職,更是特殊教育的一種追求。
E. 培智學校語文的教材有哪些
這要看你在什麼類型的學校了。公立或私立,聾啞校、盲校還是培智校?版
一般的公權立學校課程就和普通小學差不多。以培智為例,有語訓、寫字(兩科都是語文)、數學、美工、勞技、微機、常識等。私立學校的學科聯系更強一些,以生活適應、感官訓練為主。
聾啞教育和盲教育則還有矯正等科目。如果是聾啞學校,學習手語當然是必要的。
F. 快樂生活培智學校支持性教育教材二年級備課
你可以參考劉文利老師在流動人口裡的普通兒童性教育和愛成長綜合性教育課堂開發的針對發展障礙兒童的教材,具體可以聯系她們
G. 為什麼培智學校實施單元主題式教學設計
1、通過本課題研究使弱智兒童學會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或掌握將來參加家庭回和社會生答活必備的技能,提高他們的生活適應能力,並學會生存,學會與人和諧共處。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來改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改變教師對學生能力的錯誤看法,力爭培養一批特殊教育專業骨幹教師。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嘗試開發校本課程,實施新課程標准,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