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設計理論
Ⅰ 彈丸設計理論(炮彈設計理論)課程設計
原創一份 什麼時候交呢.
Ⅱ 第一次提出課程設計的課程理論家是誰
就是鼓勵多實踐唄 這個理論家誰 找出來不打
Ⅲ 學習能力訓練的學習能力課程設計原理
學習離不開視覺和聽覺,特別是中小學生學習負擔重,每天7-8節課,其中課堂需要視覺看黑板上的重點內容,運用聽覺專注聽老師的講課。除了視覺和聽覺以外,我們還可以運用其它觸覺去學習。
教育專家研究:孩子的學習分為三種類型,即視覺型、聽覺型、觸覺型。視覺型的孩子主要通過視覺來學習,觀察能力很強,視覺記憶力也比較強,只要看了某事物,就能很快記住,並且記憶的很牢固。而聽覺型的孩子注重聽覺方面,只要講給他聽,很容易掌握所講解的內容。觸覺型的孩子學習起來需要結合肢體語言來表達。比如老師需要做動作游戲來講解知識,多展示肢體動作。
中小學生學習能力訓練課程是學習能力教育專家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認知理論開發設計而成。課程內容包括了感知中的視覺、聽覺及感知肌能運用,並配合其中的訓練重點:運用視覺集中、視線追蹤、分辨及運用視覺記憶重整事物和運用聽覺辨別聲音及思維理解力等作為訓練項目,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加強感知肌能訓練,讓學生充分地發揮其感官功能,提升學習效能。系統訓練課程具趣味性、科學性、針對性訓練於一體。
Ⅳ 如何優化課程設計更符合學習規律
一、教學設計的內涵
是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國教育技術領域發展起來的一種教學系統方法,使教育技術學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關教學設計的概念,目前比較統一的、權威的教學設計的定義是:「教學設計是運用現代學習與教學心理學、傳播學、教學媒體論等相關的理論與技術,來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要,設計解決方法,實行解決方法,評價試行結果,並在評價的基礎上改進設計的一個系統過程。
從教學設計的概念上可以看出,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至少有四種理論對其起較大作用:系統理論、傳播理論、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這些理論不僅為教學設計提供了理論基礎,而且為教學設計提供了方法和技術。系統理論為教學設計提供了科學研究的方法,傳播理論為教學設計提供了可選用的教學媒體技術,教學理論使教學設計符合學習規律,學習理論指導了教學設計的具體操作。
二、教學設計的新理念
課堂教學具體設計首先由新理念支持,沒有新理念就無從談起設計課堂教學。現在我們著重談四大理念:(1)課堂教學設計主體的多元性(2)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相結合的教學過程設計(3)為不同的學習設計不同的教學(4)教學設計貫穿教學全過程。
這幾方面是傳統教學設計不太關注的方面,在新課改中被突出了出來。現在我們首先談一下教學設計的主體問題。
(一)課堂教學設計主體的多元性
傳統的以教為主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的主體必然是教師,學生被排除於教學設計之外。學生只是教學的接受者和被加工對象,學生是客體。「就像磚瓦與建成怎樣的大廈,怎樣進行建築設計師毫不相乾的一樣,學生對課程開發與教學設計也只能保持緘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可能會發揮一定的主動性,但這些主動性是預先設計好的,使被賦予的,學生的客體地位仍然是確鑿無疑的。」
新課程十分強調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教學是師生交往與互動的過程。既然課堂教學是師生交往與互動的過程,教學中存在「課間設計」,必然對話的參與者之一——學生不再是教學加工的對象,有權對教學過程發表自己的意見,也就理應參與進教學之中。
那麼學生的參與教學設計表現為三種形式。其一是,學生以出乎意料的質疑、問題、插嘴「干擾」教師的原有設計,教師根據學生的思維路徑而改變原有設計,學生影響了老師的教學設計。其二,在教學中,也存在教師和學生共同設計教學的情況。其三,有的教學設計可以完全由學生來完成,學生自我來設計自己的學習活動,教師只是作為指導者指導學生的教學設計。新課程的「綜合實踐活動」大多數都應該由學生自己來設計。
(二)教學過程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相統一的教學設計思想
在既往的教學設計理論中,教學過程的確定性受到了充分的主意。我們經常說「教學有法」,教學過程的確定性對這種「有法」進行了較多的研究,揭示了教學過程的若干規律,這是值得肯定的努力。
但是,教學過程除了確定性的一面,大量存在著不確定的一面,甚至可以說,不確定性才是其主要的特徵。教學即使經過周密的設計,也存在著不確定性。教師必須認識到原定的教學設計受到「干擾」是正常的。相反,所有的教學設計都一帆風順的實施下來,卻是有些不正常。這說明教師的課堂教學並沒有真正實現對話與互動。教學過程中的這種不確定性補充、修正、完善了教師原有的設計。所以,新課程教學設計需要給生成留足空白的預設。
傳統的課程評價(包括觀摩課、匯報課、實驗課的評價)除了看重是否精確地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還往往著眼於教學思路的構架與程序如何,是否環環相扣,是否邏輯有序,是否緊緊地把握住學生的心理並引導其到達認知彼岸。這樣的教學過於強調預設和封閉,往往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和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心的刺激,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另外,環環相扣、精細嚴密的設計,必然使生成無處容身,即使生成的生長點出現了,老師考慮到原先邏輯有序的預設而不願越雷池半步。因此留有空白的預設才是生成的生態環境,課堂預設應是有彈性的留白的預設,它的操作定義應該是精心而不精細(無意向留白)和預設更應預計(有意向留白)。
精心而不精細。課堂教學是一個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師必須在課前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有一個清晰、理性的思考和精心的安排,但精心不等於精細。精細了必然絲絲入扣,必然天衣無縫,生成就無立錐之地。因為教學過程本身是一個動態的建構的過程,這是由學生的原有經驗、知識結構、個性等多方面的復雜性與差異性決定的,因此,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課堂上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從而使整個預設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給生成留足空間。
我們認為板塊說(只考慮整體布局,設計幾個板塊,不預設細節)就是給生成留足空間的行之有效的策略。巧的是許多著名特級教師的課堂設計都是這種粗線條的板塊式設計,如:寧鴻彬教《中國的石拱橋》大體分三步。1、學生自讀課文。(教師要求學生在文章標題前加修飾語,促使學生思考)2、學生提出問題,討論;教師提問,討論。3、練習。陳軍的《死海不死》的教學與寧鴻彬的課有異曲同工之妙。1、用15分鍾讀幾遍課文,每個提出5個以上有價值的問題;2、師生共同整理並解決其中主要問題;3、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解決。這些課在過程中不斷有新知火花的迸發,毋需我這里贅述了,這些火花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生成!
Ⅳ 計算機圖文混排課程設計
畢業論文是學術論文的一種形式,為了進一步探討和掌握畢業論文的寫作規律和特點,需要對畢業論文進行分類。由於畢業論文本身的內容和性質不同,研究領域、對象、方法、表現方式不同,因此,畢業論文就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按內容性質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畢業論文分為理論性論文、實驗性論文、描述性論文和設計性論文。後三種論文主要是理工科大學生可以選擇的論文形式,這里不作介紹。文科大學生一般寫的是理論性論文。理論性論文具體又可分成兩種:一種是以純粹的抽象理論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是嚴密的理論推導和數學的運算,有的也涉及實驗與觀測,用以驗證論點的正確性。另一種是以對客觀事物和現象的調查、考察所得觀測資料以及有關文獻資料數據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是對有關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概括、抽象,通過歸納、演繹、類比,提出某種新的理論和新的見解。
按議論的性質不同可以把畢業論文分為立論文和駁論文。立論性的畢業論文是指從正面闡述論證自己的觀點和主張。一篇論文側重於以立論為主,就屬於立論性論文。立論文要求論點鮮明,論據充分,論證嚴密,以理和事實服人。駁論性畢業論文是指通過反駁別人的論點來樹立自己的論點和主張。如果畢業論文側重於以駁論為主,批駁某些錯誤的觀點、見解、理論,就屬於駁論性畢業論文。駁論文除按立論文對論點、論據、論證的要求以外,還要求針鋒相對,據理力爭。
Ⅵ 課程設計目標模式具有哪些顯著特徵
課程設計目標模式
目標模式( the objectives model )也稱「工藝學」模式,它是指將課程目標的設定視為課程開發的基礎和核心,圍繞課程目標的確定及其實現、評價而進行課程開發的模式。 這種模式發端於 20 世紀初期的科學化課程開發運動。在這場運動中,美國課程理論專家博比特( Bobbit )、查特斯( Charters )等人扮演了旗手和奠基者的角色,經過他們對這種模式的前期理論鋪墊,到 20 世紀中葉,美國的另一位課程理論專家拉爾夫·泰勒( Ralph Tyler )將這種模式發展極致,泰勒構建的課程開發模式成為目標模式的經典理論,後繼者在泰勒的理論基礎上又對目標模式進行了修正和充實。
(一) 目標模式的理論基礎
1 .實用主義哲學的價值論基礎 課程設計模式是在一定的價值哲學基礎上所構建起來的,目標模式無論是原初的雛形,還是後期的「完形」,始終遵循著實用主義的價值准則。這不僅是因為目標模式本身帶有實用主義的「血緣」,而更為重要的是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及文化狀況為目標模式的實用主義價值取向提供了歷史性依據。
2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方法論基礎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效果律」及「練習律」構成了課程設計目標模式的選擇與組織、評價的經典性程序,其中,行為目標的確立成為課程設計目標模式的邏輯起點。
這樣,基於實用主義哲學及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影響,課程設計的目標模式得以產生和發展,影響深遠而廣泛。
(二)目標模式的經典性形態——泰勒模式
1 .泰勒原理的提出及其主要內容 課程設計科學化運動中產生了目標模式的初始形態,並未從根本上改變美國課程脫離社會現實的狀況,直到 20 世紀 30 年代後,美國課程發展史上著名的「八年研究」計劃才使課程的科學化研究在實踐中正式展開。八年研究的主要負責人拉爾夫·泰勒在對「八年研究」的經驗總結基礎上提出了課程設計的基本程序、步驟和方法,其基本原理全部囊括於《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一書中,它是被公認的課程設計目標模式經典性形態形成之標志的不朽巨著。
泰勒是圍繞四個方面的基本問題來闡述他的理論的。他認為,這四個問題是在任何課程設計中都必須回答的。這四個問題是:
①學校試圖達到什麼樣的教育目標?
②提供什麼樣的教育經驗才能實現這些目標?
③怎樣有效地組織這些經驗?
④我們怎樣確定這些目標正在被實現?
泰勒並不試圖具體地回答這些問題,在他看來,這些問題的答案將因教育階段與學校性質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於是,他主要側重於對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及程序的探討。眾多研究者將泰勒原理的四個基本問題進一步簡化為四段漸進式的課程設計模式:目標的確定、經驗的選擇、經驗的組織及結果的評價。
2 .泰勒對四個基本問題的回答和目標模式的建構
( 1 )目標的確定 泰勒原理中的目標確定原理主要包括如下兩個方面:第一,三個來源。泰勒建議課程設計者應以三個方面的來源為依據制定一般的教育目標。一是學習者。泰勒主張教育目標的確定首先應考慮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二是當前的社會生活。泰勒主張在教育目標的確定過程中,必須從社區及大的社會背景分析當前的生活,不要讓學生學習過去重要但現在已沒有意義的內容。三是學科。泰勒認為,學科專家應考慮的是某一學科在普通教育中的作用與功能,以及對一般公民的用處,而不是以培養該領域的專家為目的。第二,兩個過濾器。泰勒建議以社會哲學和心理學作為對這些目標進行篩選的過濾器。
( 2 )經驗的選擇 關於學習經驗的選擇,泰勒提出了五個基本原則:第一,為了達到所規定的目標,學生必須具有使他有機會去實踐這個目標所含載的那種行為的經驗;第二,學習經驗必須使學生從實踐目標所含載的那種行為中獲得滿足;第三,學習經驗所期望的反應須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第四,有許多特定的經驗可用於達到同樣的教育目標;第五,同樣的學習經驗往往會產生不同的幾種結果。除此之外,泰勒還闡述了有效的學習經驗的四種特點:第一,培養思維技能;第二,有助於獲得信息;第三,有助於培養社會態度;第四,有助於培養興趣。
( 3 )學習經驗的組織 關於學習經驗的組織,泰勒提出了學習經驗的兩種組織,即「橫向組織」和「縱向組織」。橫向組織指不同領域的學習經驗之間的聯系;縱向組織指不同階段或時期的學習經驗之間的聯系。關於有效組織學習經驗的標准,泰勒提出了連續性、順序性和整合性三個原則 ,以確保學習經驗的循序漸進性、相關性。同時,泰勒提出了最高層次、中間層次以及最低層次上的結構要素。
( 4 )結果的評價 泰勒第一個將評價正式引入課程編制的過程。他提出了從教育目標到評價情景再到評價手段的過程和程序,即首先應明確教育目標,然後確認評價情境,在此基礎上確定、選擇評價手段。
確定教育目標、選擇學習經驗、組織學習經驗以及評價教育計劃四個環節,構成泰勒關於課程開發的系統觀點。其中確定教育目標是課程開發的出發點;選擇學習經驗和組織學習經驗是課程開發的主體環節,指向教育目標的實現;評價教育計劃則是課程開發的整個系統運行的基本保證。其中,教育目標既作用於學習經驗,又作用於評價。
(三)目標模式的變形、發展及完善
目標模式繼泰勒原理之後產生了多種變形,經歷了不斷被改造、修繕的過程。塔巴( Hilda Taba )、惠勒( Wheeler )、凱爾( John F. Kerr )等人都對泰勒模式進行了改造、發展,完善了目標模式。
1 .塔巴模式 塔巴堅持泰勒原理的直線式課程設計過程,並在泰勒原理的基礎上於1962年提出課程設計過程的八步模式:( 1 )診斷需要;( 2 )建立目標;( 3 )選擇內容;( 4 )組織內容;( 5 )選擇學習經驗;( 6 )組織學習經驗;( 7 )評價;( 8 )檢查平衡與順序。
2 .惠勒模式 英國課程專家惠勒於1967年在其《課程過程》一書中將直線式目標模式改為圓環式目標模式 。這一模式的課程設計路線同樣以目的、目標作為起點,然後循序進行的是:選擇學習經驗——選擇學習內容——組織、綜合學習經驗與內容——評價,然後再回到目的、目標,對其予以調整,進行新一輪的課程設計過程。在目的、目標的確定階段,惠勒採取的程序為,首先將一般的目的分析成終極目標,然後將每一項終極目標分析為若干個中間目標,再依據中間目標確定短期內能夠達成的近期目標,最後,依據近期目標設計具體的單元教學目標。
3 .凱爾模式 英國著名課程專家凱爾從內部結構層面對目標模式予以更為具體化的分析、闡述。這一模式包括四項要素:目標、知識、學校學習經驗和評價。對於目標,凱爾認為課程目標是學校活動的預期結果,是課程研製和設計的邏輯起點,並有學生、社會、學科三個來源。除了以上與泰勒模式的相似之處以外,凱爾在目標選擇和確定上還劃分了目標的種類,並將布魯姆的學習行為目標分類法引入課程目標確定過程;在知識上,凱爾強調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並將它們組成一定的知識結構以促進學習的遷移;關於學校學習經驗,凱爾認為應該包括學校安排的社會機會、學校社區活動、師生關系、個別差異、教學內容及呈現教學內容的方法等;評價則包括對目標可行性、內容及方法的恰切性和有效性的判斷。
(四)對目標模式的評價
1 .目標模式的歷史功績
首先,它提出並發展了一種至今最具權威的、系統化的課程設計理論,為課程設計的探究奠定了基礎;其次,由於目標模式的第一步是確定目標,它為隨後的課程設計開發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指南。正是基於這些,目標模式在理論上是權威性最強、影響最廣泛、運用最普遍的課程設計理論之一。
2 .目標模式的弊端
首先,目標模式受工業管理理論的影響,在課程設計中強調技術控制;其次,目標模式過分強調明確而具體的預設性教育目標,這使得設定的目標成為衡量學習的唯一標准,而對於目標本身的合理性以及目標的動態發展欠缺考慮。同時,預設性的課程必然難以與學生發展的長期性、綜合性、漸進性以及累積性等特徵相融合,而只是一味地將學生加工成所需的某種規格的「標准件」,這種視學校如工廠的隱喻容易造成學生個性的扭曲。
Ⅶ 談談你學習小學語文課程設計的方法及理論依據
方法和依據:
1、研讀《小學語文新課標》。
2、看名家實錄,對照揣摩。
3、備實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課後反思到位。
4、平時做有心人 ,多看理論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