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校本課程童詩欣賞反思

校本課程童詩欣賞反思

發布時間: 2021-02-17 13:54:40

1. 兒童詩 賞析該怎樣寫

兒童詩的欣賞及其寫作
一、什麼是兒童詩
兒童詩是詩的一個分支,是以兒童為對象的,符合兒童的心理和審美特點,使用最富於感情、最凝練、有韻律、分行的語言來表情達意的一種藝術形式。包括成人創作的兒童詩以及兒童創作創作的詩歌。
兒童詩的作用主要是培養兒童良好的道德品質、思想情操,激發兒童的的想像力、思維能力,提高兒童健康的審美意識和藝術鑒賞力。
二、兒童詩的特徵
(一)童心童趣
由於讀者對象的特殊性,兒童詩必須逼真地傳達出孩子們美好的感情、善良的願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讀者感情上的共鳴。例如,聖野的《夏弟弟》就是一首飽含著童真的激情去描摹夏天綠意的詩,詩人把夏天比喻成愛爬竿子的綠孩子,由衷地贊美他給我們帶來了「多麼可愛的綠顏色!」表面上詩人在贊美大自然那綠的生命力,實際上是在贊美「為了/祖國四個現代化,在灑滿綠陰的窗口,勤奮看書的學生,……」這些學生才是夏天真正的充滿綠意的風景。這樣不僅可以讓兒童受到美的熏陶,更能增加兒童對知識的渴望,對生命的熱愛,對社會的責任。
兒童詩所抒發的兒童情感,往往洋溢著盎然的兒童情趣,不僅能使兒童們從中獲得關照和愉悅,也能把成人讀者帶回那童心萌動的情景中,重溫兒時的夢。如獲「陳伯吹兒童文學獎」的作品《十四歲,藍色的港灣》(膝毓旭)寫出歲這一特殊年齡段兒童對愛的理解、心事與天真、性格差別、心中的渴望,以及他們的理想與冒險精神等等,情感抒發得自然、貼切、生動、有趣。其中有這樣的詩句:「要說男孩子勇敢真是勇敢,就是槍子飛來也不眨眼;要說女孩膽小真夠膽小,看見豆蟲一蹦老遠。希望多有幾個嘆號,叫大人們都刮目相看,可腦子里問號總也拉不直,古怪的問題常讓老師為難。……」詩人於幽默風趣的描寫中,把兒童獨有的內心世界和情緒活動渲泄出來,使人感到這就是活潑快樂的兒童所具有的,盎然的兒童情趣溢於言表。
應當注意的是,兒童詩中盎然的兒童情趣是兒童生活中本來固有的因素,只不過是由兒童詩人采擷發現並進行了形象化的描摹而已,而不是生硬的外加的成分。
(二)兒童式想像
兒童是最富於想像和聯想的,他們總是用自己創造性的想像來認識並詮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們通過想像而詩化的世界裡,花兒會笑、鳥兒會唱、草兒會舞、魚兒會說……。因此,兒童詩必須以符合兒童心理的豐富想像創造優美的意境,抒發兒童的童真童趣,讓兒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裡,展開想像的翅膀,感悟詩的題旨。這就要求兒童詩要在想像的世界中用心靈和兒童對話。如邵燕祥的兒童詩《小童話》:「在雲彩的南面,/那遙遠的地方,/有一群樹葉說:我們想/像花一樣開放。/有一群花朵說:我們想/像鳥一樣飛翔。/有一群孔雀說:我們想/像樹一樣成長。……」詩歌起語就把小讀者從現實引發到想像中的「遙遠的地方」,並在想像中完成「葉子花」、「小蝴蝶」、「孔雀杉」這些美麗形象的再創造,展開豐富的遐思。然而詩人的用意也不僅在於此,而是繼續和孩子一同展開想像的翅膀,由物及人感悟出詩意之所在。「遙遠的地方」是「傣家的村寨」,「那花朵,蝴蝶和孔雀杉/都變成小姑娘」,從想像的世界再回到現實,而這現實中傣家小姑娘的美麗形象仍然需要小讀者進一步地聯想,並從中獲得審美享受
(三)構思新穎巧妙
兒童詩所抒發的情感不論在豐富性上,還是在深刻性上,都遠不如成人詩歌,這是兒童的情感特點所決定的。如何才能在不甚寬闊的情感層面上表達情趣並創造獨特的表達效果呢?這主要依賴於構思的新穎巧妙。這種依賴於生活積累和兒童式的想像的構思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兒童詩的藝術水平。如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師》,在同類題材的情感挖掘上並無太大的創意,但卻依然是同類題材作品的典範之作。其中的奧秘就在於作者創造了一種新穎巧妙的構思模式,達成了別具一格的表達效果。又如舒蘭的《蟲和鳥》:「我把媽媽洗好的襪子,/一隻一隻夾在繩子上,/繩子就變成了一隻多足蟲,/在陽光中爬來爬去。/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一條一條夾在繩子上,/繩子就變成一群白鷺鷥,/在微風中飛舞,飛舞。」在生活基礎上的大膽想像,依賴這種想像的巧妙構思,使平凡的生活現象變成一種兒童式的神奇和餘味無窮的美麗。
(四)語言天真而精粹
詩是語言的藝術。深刻的思想、鮮明的形象只有用凝練、形象、具有表現力的語言來表現,才能成為詩。兒童詩應為兒童學習駕馭語言提供優良的條件,讓兒童在優美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豐富語匯,提高他們駕馭語言、鑒賞語言的能力,同時得到美的享受。如劉饒民的《大海的歌》中《大海睡著了》:「風兒不鬧了,/浪兒不笑了。/深夜裡,/大海睡覺了。/她抱著明月,/她背著星星。/那輕輕的潮聲啊,/是它睡熟的鼾聲。」寥寥數語就把靜謐安詳的大海展現在讀者面前,而且用擬人的手法,以極其准確的措詞「抱著」、「背著」、「鼾聲」形象地描繪出大海這位「母親」熟睡時的優美的體態。經常吟誦此類詩,兒童不僅可以提高審美能力,還能從中學習並提高駕馭語言、鑒賞語言的能力。
兒童詩優美的語言,除了詞語的錘煉要准確恰當外,詩的聲音節奏更應具有音樂性,即詩的音韻要有美感效應。美學專家朱光潛先生說:「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現是聲音節奏,而文學意義反在其次。文學意義所不能表現的情調常可以用聲音節奏表現出來。」(《朱光潛美學文學論文選集》)
兒童詩的音樂性主要表現在押韻和節奏上。通過韻腳的變化、句式的錯落有致,既兼顧了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同時又可使詩歌具有較強的音樂感和節奏感,形成全詩的回環整齊的美感。年齡愈小的兒童,閱讀的兒童詩的韻腳應愈整齊。例如,《讓我們盪起雙槳》和《春天在哪裡》等詩歌中那鮮明的節奏感,都給人以讀詩如唱的明快感覺,使兒童激動之餘獲得美感。
(五)意境童稚而優美
感情與形象的結合構成了詩的意境。意境同樣是兒童詩應該刻意創造的,而且應以營造童稚而優美的意境為目標。人們常說「情景交融」,即詩的感情應當附麗於形象。只有把真實的兒童感受通過形象含蓄地表現出來,而不是抽象地呼喊,這種兒童詩才具有童稚而優美的意境,也才能感動兒童。如劉饒民的《月亮》:「天上月亮圓又圓,/照在海里像玉盤。/一群魚兒游過來,/玉盤碎成兩三片。/魚兒嚇得快逃開,/一直逃到岩石邊。/回過頭來看一看,/月亮還是圓又圓。」在月照大海的靜態美景中,通過魚兒的「逃」和「看」的動態加入,在精巧的構思中,創造出一群小魚兒戲水觀月的優美意境,既有童話般的境界,又有盎然的童趣。
三、兒童詩的分類
在類別的劃分上,兒童詩與一般詩歌大體相似,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從表現手段的運用方面,可分為抒情詩和敘事詩兩大類。從押韻、分行的角度,可分為韻律體詩和散文體詩兩大類。但由於兒童詩的涵蓋面比較廣,常常以詩的外殼包容兒童文學其他樣式和內容。因此,可把兒童詩分為童話詩、寓言詩、科學詩、故事詩、諷刺詩、題畫詩等等。以下介紹的是兒童詩不同分類中的幾種主要形態:
(一)抒情詩
抒情詩是作者以主人公的口吻,直接抒發內心的思想感情而形成意象的文學樣式。這種詩一般不憑依人物行動或故事抒發胸臆,也沒有完整的人物形象的刻畫描寫,而是抒情主人公心靈的直接坦露,自我色彩明顯。少年期的兒童更傾向於這種最富於抒情個性的文學樣式。如喬羽的《讓我們盪起雙槳》、柯岩的《我的爺爺》、唐奇的《小溪流》、楊喚的《家》、高帆的《我看見了風》等等,都是兒童讀者喜愛的抒情詩。
(二)敘事詩
敘事詩是運用詩歌的語言、,通過某一特定的生活場景,表現人物或事件的相互聯系,創造優美的意境,真實地表現情感的文學樣式。
敘事詩大多依靠情節或人物串綴展開詩序,但不一定要求故事情節的完整,情節結構允許較大的跳動,是帶著濃郁的詩情去抒寫人和事的。著名詩人郭小川曾經說過,「奇、美、情」三個要素,「都是好的敘事詩所需要的」,因為兒童喜歡讀那些有人物和有情節的小敘事詩。「奇」是指敘事詩中要有巧妙的情節安排;「美」是指詩歌要用精粹的語言、生動的形象構成優美的意境;「情」是指詩歌抒發飽滿的情感,具有盎然的情趣。李季的《三邊一少年》、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師》、柯岩的《帽子的秘密》、《小弟和小貓》
金近的《天目山上好獵手》等等,可稱是敘事詩中的代表作。
(三)童話詩
童話詩是以詩的形式敘說富於幻想誇張色彩的童話(或傳說)故事的作品。它是童話和詩的結合物。通常認為童話詩是童詩特有的樣式。同時它又是頗受學前期和學齡初期兒童歡迎的文學樣式。一位詩人說:「我常常想,讓詩中充滿童話的奇幻色彩,我也常常想,讓奇幻的童話世界具有詩的意蘊。我愛詩的童話,我也愛童話的詩。」(張秋生)
童話詩中,既有取材於民間童話和民間傳說的童話詩,像阮章競的《金色的海螺》、熊塞聲的《馬蓮花》等;也有在現實生活基礎上展開情節幻想的童話詩,像泰戈爾的《在黃昏的時候》、聖野的《竹林奇遇》和膝毓旭的《森林童話》等等。
在黃昏的時候 (泰戈爾)
在黃昏的時候,我的幼小的女孩聽到她的同伴在窗子下面喚她。
她手裡掌著一盞燈,用她的面紗遮著,怯怯的走下漆黑的樓梯。
在三月的星夜,我正在平台上,突然聽到一聲哭喊,我連忙跑過去看。
她的燈兒已經在盤旋的樓梯上熄滅了。我問她,「孩子,你為什麼哭?」
她在下面苦惱地回答說:「爸爸,我把自己丟失了!」
當我回到平台,在三月的星夜下,仰視著天空,我彷彿看見有一個孩子在天空行走,
她的面紗後面掩藏著一盞盞明燈。假若這些燈光熄滅了,她也許會突然停下步子,而天際也許會傳播著一聲哭喊:爸爸,我把自己丟失了!"

(四)寓言詩
寓言詩又稱詩體寓言,它以蘊涵發人深思的鮮明寓意(哲理或教訓)為主要特徵,是以寓言的形式來敘事的詩。17世紀法國的拉封丹、19世紀俄國的克雷洛夫都寫過大量深受少年兒童歡迎的寓言詩我國當代作家高洪波的《列車上的蒼蠅》張秋生的《會拉關系的蝸牛》等都是有代表性的佳作。
蝸牛和兔子 (張秋生)

蝸牛行動緩慢
兔子快得一溜煙
在一次偶然中
兔子和蝸牛
在一棵老樹下
想見

時間雖短,他們
卻談得十分投緣
分別時刻
兔子說
我會記住你的
不論我跑得多遠

蝸牛說
我也會思念你的
雖然我
總是走得那麼緩慢

在這世界中,也許
兔子和蝸牛
再也
無法見面

但你相信嗎,一旦
成了難忘的朋友
不管在哪裡
他們都會彼此思念

(五)諷刺詩
諷刺詩是用比喻和誇張等手法對兒童生活中某些不良現象進行提示和批評、引導兒童對照自省的幽默詼諧的兒童詩。這種詩,或直寫兒童的錯誤行為及後果,或巧指他們的一兩種毛病缺點,或有意誇張敘寫他們某種不良習慣及可笑的結局,使兒童在微笑中看到自己,受到啟發,引起警覺。如任溶溶的諷刺詩《強強穿衣服》,以極度的誇張,描繪強強穿衣服動作之慢:早上起床穿衣服,一直穿到晚上。它諷刺嘲笑了某些兒童邊做事邊玩耍的習慣。
兒童諷刺詩和一般諷刺詩有明顯的區別。兒童詩中諷刺對象是兒童,所以大都是善意的、委婉溫和的諷刺。它不同於一般諷刺詩大都針對社會生活中某種不正常現象、某種人的劣跡或者敵人的那種辛辣尖刻、針砭入木三分,甚至沒有迴旋餘地的諷刺。

(六)散文詩
散文詩是一種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文學樣式,它具有詩的意境和散文的形式。它注重自然的節奏感和音樂美,篇幅短小,常常富有哲理,像散文一樣不分行、不押韻。如郭風的《我們來唱白雲、銀河……》就是一組精美的散文詩。另外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也寫過不少優秀的兒童散文詩,像《金色花》、《紙船》、《花的學校》、《當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時候》等等。
金色花 (泰戈爾)
假如我變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裡呀?"我暗暗地在那裡匿笑,卻一聲兒不響。
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你工作。
當你沐浴後,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蔭,走到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
當你吃過午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與膝上時,我便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
但你會猜得出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么?
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故事給我聽。
"你到哪兒去了,你這壞孩子?"
"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了。

(七)科學詩
科學詩是指用詩歌樣式所寫的科學文藝作品。它以表現科學精神、科學現象、科學規律等為主要特徵。如高士其的《大陽的工作》、李松波的《為黃鼠狼辯》、范建國的《太陽光的妹妹》等,都是其中的佳作。

(八)朗誦詩
它以適合少年兒童朗誦為主要特徵。為了適應朗誦的需要,在詞彙的使用和句式結構上都更注重口語化。如餘光中的《鄉愁》、高洪波的《遺憾的爸爸》、徐魯的《熱愛生活》、滕毓旭的朗誦詩集《少年英傑之歌》和《希望之歌》等。
鄉愁(餘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九)題畫詩
題畫詩是一種為適合少年兒童欣賞的圖畫(或連環畫)而題配的兒童詩。著名詩人柯岩的題畫詩就是其中的典範。

《海的女兒》

我原來以為大海
全是碧藍碧藍的顏色,
可安徒生爺爺告訴我:
海的女兒那灰色的寂寞……
幾千年了,海的女兒,
你還在岩石上哭么?
讓我把人間的顏色都倒進海里,
帶給你我們的歌和歡樂……

《春天的消息》
不要,不要跑得那麼急,
你,多心的小狐狸!
沒有獅子,也沒有老虎,
有的只是我,是我呀———
輕輕的雪,細細的雨,
給你送來了,送來了
春天的消息……
四、兒童詩與兒歌的區別
兒童詩與兒歌同屬於兒童詩歌類,它們雖然都具有詩歌的共性特徵,但又各自具有自己的個性特徵,二者之間有著明顯的區別。
(一)從讀者對象的角度看,兒歌是以學齡前期和學齡初期的兒童為主要對象;兒童詩則是以學齡中後期的兒童為主要對象。
(二)從主題思想的表現看,兒童詩的主題思想常常以間接方式表現出來,比較深刻、含蓄;兒歌則往往是比較單純淺易地表現它的主題思想。如兒童詩《小弟和小貓》與兒歌《洗手》都是以要講究衛生為主題的作品,但表現方式卻明顯不同。

《小弟和小貓》 柯岩
我家有個小弟弟,/聰明又淘氣,/每天爬高又爬低,/滿頭滿臉都是泥。/媽媽叫他來洗臉,/裝沒聽見他就跑;/爸爸拿鏡子把他照,/他閉上眼睛格格地笑。/姐姐抱來個小花貓,/拍拍爪子舔舔毛,/兩眼一眯「妙,妙,妙,/誰跟我玩,誰把我抱?」/弟弟伸出小黑手,/小貓連忙往後跳,/鬍子一撅頭一搖,/「不妙不妙!太臟太臟我不要!」/姐姐聽見哈哈笑,/爸爸媽媽皺眉毛,/小弟聽了真害臊:/「媽!媽!快給我洗個澡!」
這首詩通過對小弟弟不講衛生,不僅大人不喜歡,甚至連小貓都不和他玩的情節的描述,形象生動地把主題表現出來了。
《洗手》:「嘩嘩流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講衛生,大家伸手比一比,看看誰的最干凈。」在這首兒歌中,以「洗洗小手講衛生」、「最干凈」等詞句,把所要表現的主題,說得清清楚楚,兒童一聽就會明白,不需做更多的思考。
(三)從語言表現形式上看,兒童詩與兒歌的語言均要求凝練、簡潔、有概括性。由於表現深度的不同,兒童詩的語言比兒歌的語言更純粹、更集中,更富有想像的張力。在韻律方面,兒童詩不像兒歌那樣講究音韻的和諧和節奏的整齊。
(四)從篇幅長短看,詩有長有短,不受限制,其中敘事詩、童話詩的篇幅都比較長;而兒歌因為有口頭創作、供幼兒吟唱的特徵,一般都較為短小。

2. 中國最美的童詩讀後感

同學這里不是幫你寫作業的,寫作業找作業幫

3. 故事、兒歌、兒童詩的學習體會與反思億童

進入游戲。(預先在教室後的地板上鋪上代表春、夏、秋、冬四種顏色板。帶回領幼兒圍圈拉手。一答面轉圈一面讀兒歌。讀到最後,老師說那個季節來了,幼兒就要做那個季節的動作跑到那個季節的顏色板中去,做錯的就淘汰。)

小結:我們學習了這節課,以後就能更好的認識生活,感受生活,愛生活。

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中,我能照顧到幼兒的理解能力。都是用一些幼兒經常接觸到的顏色和幼兒比較容易做的動作來上課。用幼兒容易想到的景象來代表每個季節,做到層次分明,容易區分。趣味性強,能挑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4. 童詩三百首的讀後感

童詩三百首的讀後感

這個暑假我讀了《童詩三百首》這本書,這個假期內我都沉浸於詩歌的海洋容中,詩,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裡魅力是無法阻擋的,短短幾十字,勝過了千言萬語!在詩中有很多的意象,這些意象非常唯美浪漫,承載著雅緻絕美的情感審美。在詩中,無論是一棵草,一株花,甚至連那草上的露珠兒都是生機勃勃的有靈有肉的再現。人是不能飛翔的,可是詩的翅膀卻可以振風而起,飛到不可知的遠方。

一首首韻律優美的唐詩,像一條條通向心靈的鄉間小路。當你和孩子漫步在這條路上時,你會聞到清馨淡雅的花香,你會看到秀美壯麗的山河,你會發現走勢難舍的友情,你會心動於純潔無邪的童真。

5.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對兒童詩的欣賞能力和創作能力

大多兒童詩有韻可壓,節奏感強,旋律優美,不僅讀起來琅琅上口,而且很容易記誦。在跟他們年齡相當的時刻,抓住時機讓學生多讀兒童詩有很多好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美的追求對藝術的鑒賞能力,而且對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是很有好處,能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道德觀。小學階段,在語文教材中穿插了很兒歌兒童詩,這些有的是用優美簡潔的文字描繪自然景物的,用聲情並茂的聲音演繹,配合掛圖插圖,結合畫面想像誘發聯想,讓學生進入意境,認識詩中所描繪的事物,感受大自然的優美。 一 兒童詩欣賞內容 (一) 語言美 兒童詩採用的語言淺顯易懂,凝練簡潔。有的詩讓我們感受到無限的童真童趣,有些詩讓我們感到兒童眼中世界的獨特,有些詩讓我們充滿深刻的記憶和感動。這些生動優美的句子,同樣然我們能感受語言強大的魅力。如高洪波的《我想》: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帶著一串花苞,/牽著萬縷陽光,/悠啊,悠――/悠出聲聲春的歌唱。簡單幾個字就把一個陽光燦爛溫暖的春天展現在讀者面前,而且用牽字極其巧妙,陽光居然是可以牽的,就像一個聽話的寵物,寫出了兒童與春天的熟悉、和諧、親密無間。再比如《春分》:凹面鏡般的天宇/緊扣著大地/ 這塊不透明的玻璃/太陽用光焰的掃帚/掃除著冰雪那冬天的足跡 藍天在孩子眼中是一塊純凈的玻璃,太陽掃射出的光芒就像是掃帚,比喻恰當且又很獨特。 (二) 韻律美 兒童詩歌在形式上,很重視韻律美,主要表現在押韻、節奏。整齊的韻腳就像是縫制精美的衣裳,這些詩琅琅成誦,記憶深刻,深受小讀者的喜歡和好評。輕快的節奏,錯落有致的句式,使詩歌具有較強的音樂感和節奏感。例如:高洪波的《我想》, 林煥彰的《影子》等詩歌中那鮮明的節奏感,都給人以讀詩如唱的明快感覺,使兒童在讀詩之時就搖頭擺尾,翩翩起舞。 (三) 建築美 建築美的要求雖然不是那麼嚴格,在字的數量與排列上整齊、漸變首先給人視覺上就形成一種雷電般襲擊般深刻的印象。在字的數量與排列上整齊、漸變會容易琅琅成誦,這實際上要求作者也是有一定的功底的。如:俄羅斯詩人馬依科夫的《搖籃歌》。 (四 )想像美 兒童天真爛漫,好奇聰敏。春天能喚醒枝頭的花苞;太陽會開出燦爛的花;夜晚能在睡夢中長翅膀;能坐上月亮船看星星。想像是在欣賞文學作品時,能很好的感受作品所表達的事物,場景,情感。能很輕而易舉自然而然地進入作品所描寫的情景中,甚至意境中。這也是為什麼想像越奇妙的兒童詩,兒童越感興趣,越喜歡的原因。 如詩歌舒蘭《 蟲和鳥》:我把媽媽洗好的襪子,/一隻一隻夾在繩子上,/繩子就變成了一隻多足蟲,/在陽光中爬來爬去。//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一條一條夾在繩子上,/繩子就變成一群白鷺鷥,/在微風中飛舞,飛舞。詩人緊緊抓住本與喻巧妙構思,大膽想像,極力誇張,一句句生動有趣的詩句奇特,想像豐富,充滿童趣。 (五)人情美 兒童詩歌不僅僅只是靠形式或者描繪美麗的風景敘述美好的生活來吸引讀者。很多兒童詩在塑造兒童身心,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品德教育愛國教育上也是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我變成風》如果我變成風就到媽媽工作的地方/替媽媽把臉上的汗珠一顆顆吹乾。再比如《心靈上的一顆美人痣》:媽媽貼一顆美人痣在女兒五歲的額頭 /同時也貼進了自己的心靈/小女孩突然讓老太彎下腰/她取下額上的美人痣貼在老太的額頭 /並說了聲奶奶‘六一節快樂’ 。 二 兒童詩欣賞方法 兒童還處在學習語言的重要階段,學習理解感悟上都不及成人。在學習一般性的文章時有時都不能准確恰當。是不是在小學階段兒童就不能夠和不適合去欣賞兒童詩呢?當然不是。兒童詩歌教育是通過優秀的兒童詩歌促進兒童智力發展,陶冶兒童高尚情操,培養兒童良好個性特長的一種教育活動,是一個兒童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美育過程,也是一個培養兒童創造性思維,訓練兒童詩歌語言表現力的重要學習過程。怎樣才能較好的讓學生能夠准確把握詩兒童詩的內容,喜歡甚至深深愛上兒童詩呢?(一)多讀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小學語文老師在指導欣賞時在讀字上也要費點心思。通過自讀、合作讀、教師泛讀,提高小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如組詩中一首《句號》清晨的風吹過這片草地/草葉兒搖過來搖過去/ 搖落趴在上面睡覺的 /一隻瓢蟲 /這只瓢蟲太困了/ 趴在草根旁/還在呼呼大睡著/ 動也不動 用優美簡潔的文字描繪了一幅自由自在安逸舒適的自然之境。教學時,教師利用輕淡淡的語氣,緩慢輕松的節奏,聲情並茂的演繹,用聲音再現自然之境,誘發他們去想像,感受自然之美。能逐漸培養出他們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 (二)多觀察,調動多種感官 大多數詩通過朗讀吟誦就能較好的理解,明白作者所表達的意思。但小學生由於年齡小,閱歷有限,很多自然之物都沒有見過,更別提有些思想性的抽象性的概念性的東西。在兒童詩歌中有些時候也會採用象徵這樣的寫作方式,要想讓小讀者較好的理解哪又該怎麼辦呢?這就要多觀察,觀察是對客觀事物所進行的一種查看體驗活動。觀察是一種非常直接的獲取對外界事物認識的一種途徑。它簡單,直接,深刻。在觀察中較好的指導,把握事物的屬性,就能對一些有深度意義的詩有一個准確的理解。如觀察蜜蜂是勤勞的,蝴蝶是優美的,蒼蠅是丑惡骯臟的,菟絲子是貪婪的。拓展到其他的感官,認識下水溝的水是臭的,梨子李子橘子是甜的,草地是軟軟的,風是柔柔的。如欣賞餘光中的《鄉愁》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呀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呵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郵票是傳遞的感情媒體,船票是離開一地到異地的憑證,墳墓是死亡的代表。一步一步學生已經能理解整首詩的意思了,雖然還不是那麼深刻。 (三)創設感興趣的活動和激發想像 嘗試著用畫、想像、交流、游戲的方法,來加深對兒童詩的理解,這要比光讀光聽的效果更好些。在欣賞散文詩的探索過程中,注意教材的設計,設計出讓學生主動參與和感興趣的活動。在充分了解每個兒童發展水平的基礎上,把小學生放在主體位置精心設計活動,孩子們才能主動參與活動。例如:我在設計欣賞學生自創詩《清晨》活動時,活動的每個環節我都注意從怎樣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這一點考慮。一開始,我就給孩子們足夠的時間來講述清晨的一些景。緊接著,我就在不出現圖片,不作任何暗示的情況下,讓他們完整欣賞詩歌兩遍,讓幼兒充分地整體地感受詩歌中的語言美,激發他們的欣賞興趣。然後,藉助自己的認識和想像,讓他們自己根據自己的理解認識欣賞所得把詩歌中描畫的景說出來,畫出來。甚至有些詩歌還可以配樂編成舞蹈,讓學生來跳一跳。等等這樣的活動,達到了不給學生們任何負擔,讓學生在玩中學,實現了玩與學的統一。讓孩子對欣賞兒童詩活動越來越感興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三、兒童詩歌的創作 兒童詩是指結合兒童成長發育特點和心理特點,為適合兒童的閱讀欣賞學習,專門為少年兒童創作的詩歌。兒童的心理和年齡決定了兒童詩有著自己的個性特點。兒童詩,措詞簡潔明白,語句精煉易懂,內容豐富多彩,寫作方式靈活自由。因此,可以引導兒童仿編創作兒童詩 。(一)摘抄 摘抄可以積累語言,幫助打開詩的大門。我曾設計過這樣的課外教學活動。活動課上,孩子們都帶來了自己最喜歡的一首小詩。在摘抄詩句中,學生能夠對兒童詩的段式,句式,寫作方式讓有更多的認識。我們要引導孩子們多欣賞童詩,熟讀童詩,在日積月累中為寫詩打好基礎。 (二)兒童詩常用修辭方法練習 兒童詩常用修辭:比喻,擬人,誇張,排比。詩歌又不比一般性的作文那麼通俗詳細。要想兒童寫出較好的充滿童真童樂活潑有趣的作品,應該讓他們學會使用前面提到的修辭方法。 例如寫擬人句:下雨可以說哭泣;向日葵繞著太陽轉可以說是追逐。寫排比句:我想――我想一年四季是春天,我想成為天上的一片潔白的雲,我想帶著爸爸媽媽去遊玩,我想為困難孩子伸出一雙手等等。 (三)走近詩模仿、改編、寫作 模仿的敏感程度和相應的吸收能力構成可塑性,兒童在這方面是遠遠超出我們成人的。兒童模仿和吸收能力的驚人。《假如我有馬良的一支神筆》孩子們最在理解原作品的基礎上,要想提筆創作,可以嘗試在句型上改詞,還有用詩歌的原有結構繼續發揮,或者向孩子提供一個想像線索,引導兒童自己完成詩歌的創編。兒童遠遠要比我們想到的要活躍,在詩歌的創作的原野上他們更能夠自由馳騁自在飛翔。一旦打開孩子想像的閘門,孩子們天真的想像如浪涌動如雲翻滾。 要想讓孩子真正學會寫詩,僅僅靠模仿還是遠遠不夠的,兒童是閱讀大自然的忠實讀者,是能夠與事物對話溝通的使者。生活的色彩斑斕多姿多彩是孩子們良好的創作園地。他們在接觸周圍世界時,頭腦中會產生許多新鮮、奇特的想法,會創造出許多生動、鮮活的形象。教師如果及時引導發展兒童創作詩的才華,很有可能他們就是未來偉大的詩人。例如,觀察秋天,帶孩子們在校園里散步去田野看看。讓孩子們發現秋景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你第一次新鮮的發現。當時可以把自己觀察到的一景一物用優美字句組織成一首詩;也可以回到課堂或家裡把自己的親身體驗跟想像的意象或創造的意象結合,描繪出比自己觀察到的更美的意境。生活中處處是詩,一草一木一事一感,都可以表達。 孩子們的潛力是無限的,教師要善於挖掘和激發。詩也是生活中的日記,成長的腳步,讓我給孩子們一片廣闊的天空,讓孩子們乘著想像的翅膀遨遊。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兒童詩是這個國度里萌發的一株嶄新的綠植。在詩歌的欣賞和創作中國我們看到了他們的理想,他們的道德要求,他們對未來的展望。

6. 兒童詩加賞析

兒童詩的欣賞及其寫作
一、什麼是兒童詩
兒童詩是詩的一個分支,是以兒童為對象的,符合兒童的心理和審美特點,使用最富於感情、最凝練、有韻律、分行的語言來表情達意的一種藝術形式。包括成人創作的兒童詩以及兒童創作創作的詩歌。
兒童詩的作用主要是培養兒童良好的道德品質、思想情操,激發兒童的的想像力、思維能力,提高兒童健康的審美意識和藝術鑒賞力。
二、兒童詩的特徵
(一)童心童趣
由於讀者對象的特殊性,兒童詩必須逼真地傳達出孩子們美好的感情、善良的願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讀者感情上的共鳴。例如,聖野的《夏弟弟》就是一首飽含著童真的激情去描摹夏天綠意的詩,詩人把夏天比喻成愛爬竿子的綠孩子,由衷地贊美他給我們帶來了「多麼可愛的綠顏色!」表面上詩人在贊美大自然那綠的生命力,實際上是在贊美「為了/祖國四個現代化,在灑滿綠陰的窗口,勤奮看書的學生,……」這些學生才是夏天真正的充滿綠意的風景。這樣不僅可以讓兒童受到美的熏陶,更能增加兒童對知識的渴望,對生命的熱愛,對社會的責任。
兒童詩所抒發的兒童情感,往往洋溢著盎然的兒童情趣,不僅能使兒童們從中獲得關照和愉悅,也能把成人讀者帶回那童心萌動的情景中,重溫兒時的夢。如獲「陳伯吹兒童文學獎」的作品《十四歲,藍色的港灣》(膝毓旭)寫出歲這一特殊年齡段兒童對愛的理解、心事與天真、性格差別、心中的渴望,以及他們的理想與冒險精神等等,情感抒發得自然、貼切、生動、有趣。其中有這樣的詩句:「要說男孩子勇敢真是勇敢,就是槍子飛來也不眨眼;要說女孩膽小真夠膽小,看見豆蟲一蹦老遠。希望多有幾個嘆號,叫大人們都刮目相看,可腦子里問號總也拉不直,古怪的問題常讓老師為難。……」詩人於幽默風趣的描寫中,把兒童獨有的內心世界和情緒活動渲泄出來,使人感到這就是活潑快樂的兒童所具有的,盎然的兒童情趣溢於言表。
應當注意的是,兒童詩中盎然的兒童情趣是兒童生活中本來固有的因素,只不過是由兒童詩人采擷發現並進行了形象化的描摹而已,而不是生硬的外加的成分。
(二)兒童式想像
兒童是最富於想像和聯想的,他們總是用自己創造性的想像來認識並詮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們通過想像而詩化的世界裡,花兒會笑、鳥兒會唱、草兒會舞、魚兒會說……。因此,兒童詩必須以符合兒童心理的豐富想像創造優美的意境,抒發兒童的童真童趣,讓兒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裡,展開想像的翅膀,感悟詩的題旨。這就要求兒童詩要在想像的世界中用心靈和兒童對話。如邵燕祥的兒童詩《小童話》:「在雲彩的南面,/那遙遠的地方,/有一群樹葉說:我們想/像花一樣開放。/有一群花朵說:我們想/像鳥一樣飛翔。/有一群孔雀說:我們想/像樹一樣成長。……」詩歌起語就把小讀者從現實引發到想像中的「遙遠的地方」,並在想像中完成「葉子花」、「小蝴蝶」、「孔雀杉」這些美麗形象的再創造,展開豐富的遐思。然而詩人的用意也不僅在於此,而是繼續和孩子一同展開想像的翅膀,由物及人感悟出詩意之所在。「遙遠的地方」是「傣家的村寨」,「那花朵,蝴蝶和孔雀杉/都變成小姑娘」,從想像的世界再回到現實,而這現實中傣家小姑娘的美麗形象仍然需要小讀者進一步地聯想,並從中獲得審美享受
(三)構思新穎巧妙
兒童詩所抒發的情感不論在豐富性上,還是在深刻性上,都遠不如成人詩歌,這是兒童的情感特點所決定的。如何才能在不甚寬闊的情感層面上表達情趣並創造獨特的表達效果呢?這主要依賴於構思的新穎巧妙。這種依賴於生活積累和兒童式的想像的構思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兒童詩的藝術水平。如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師》,在同類題材的情感挖掘上並無太大的創意,但卻依然是同類題材作品的典範之作。其中的奧秘就在於作者創造了一種新穎巧妙的構思模式,達成了別具一格的表達效果。又如舒蘭的《蟲和鳥》:「我把媽媽洗好的襪子,/一隻一隻夾在繩子上,/繩子就變成了一隻多足蟲,/在陽光中爬來爬去。/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一條一條夾在繩子上,/繩子就變成一群白鷺鷥,/在微風中飛舞,飛舞。」在生活基礎上的大膽想像,依賴這種想像的巧妙構思,使平凡的生活現象變成一種兒童式的神奇和餘味無窮的美麗。

7. 童年童心童詩讀後感

在陽光的照耀下,我讀完了這本厚厚的 在陽光的照耀下,我讀完了這本厚厚的《童年》,心裡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慚愧與懊悔,想到自己與高爾基生活得巨大懸殊。 四歲喪父,跟隨慈祥的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的家中。在這里,他認識了許多東西,也看清了許多東西,他看清了自私自利、貪得無厭、粗野的兩位舅舅;朴實的朋友「小茨岡」;吝嗇、小氣、貪婪、專橫、殘暴的外祖父;每一天都生活在殘忍、愚昧、親人之間的勾心鬥角和爭吵,從善良與邪惡之間,阿廖沙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與他相比起來,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幸福的;沒有痛苦與斗爭,一直無憂無慮地生活著。就從這一點上看來我們就與阿廖沙已經有了天壤之別,我們擁有了許多,但是我們還是不知足,只想奢求人世間更好,更多想要的東西。 是啊,我們經常對父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用顧著讓父母為自己遮風擋雨,從不用自己獨自在「人間」闖盪。現在,我們應該悔過曾經的奢望,應該不再浪費任何東西,學會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便足夠了。 從現在考試,我們要自立起來,遇到困難時別只想著這樣退縮,逃避或走捷徑,應該對自己有信心,人生中總有事或有人會令你痛苦甚至絕望,但我們應該要像一下作者是怎麼樣堅持的。這樣,你就可以再痛苦中尋找快樂,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是的,黑暗過去,黎明的曙光總會到來,只要你仍然保持對任何事物都有不滅的信心,懂得珍惜擁有的一切,那麼你的光明一定會到來,因為你懂得珍惜。心裡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慚愧與懊悔,想到自己與高爾基生活得巨大懸殊。

8. 怎樣賞析兒童詩歌

賞析兒童詩歌可以從其特點入手進行賞析。兒童詩歌的特徵有五點,分別是情感飽滿、想像豐富、構思新巧、語言童趣、意境優美。

1、情感飽滿

兒童詩歌由於其讀者對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詩歌的情感必須從兒童心靈深處抒發出來,逼真地傳達出孩子們那種美好的感情、善良的願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讀者感情上的共鳴。

兒童詩所抒發的兒童情感,往往洋溢著盎然的兒童情趣,不僅能使兒童們從中獲得關照和愉悅,也能把成人讀者帶回那童心萌動的情景中,重溫兒時的夢。

應當注意的是,兒童詩中盎然的兒童情趣是兒童生活中本來固有的因素,只不過是由兒童詩人采擷發現並進行了形象化的描摹而已,而不是生硬的外加的成分。

2、想像豐富

兒童是最富於想像和聯想的,擅長以自己創造性的想像來認識並詮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們通過想像而詩化的世界裡,花兒會笑、鳥兒會唱、草兒會舞、魚兒會說……。

因此,兒童詩是以符合兒童心理的豐富想像創造優美的意境,抒發兒童的童真童趣,讓兒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裡,展開想像的膀,感悟詩的題旨。這就要求賞析兒童詩要在想像的世界中用心靈和兒童對話。

3、構思新巧

兒童詩所抒發的情感不論在豐富性上,還是在深刻性上,都遠不如成人詩歌,這是兒童的情感特點所決定的。但兒童詩能在不甚寬闊的情感層面上表達情趣並創造獨特的表達效果主要依賴於構思的新穎巧妙。

這種依賴於生活積累和兒童式的想像的構思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兒童詩的藝術水平。因此,賞析兒童詩歌要善於挖掘其巧妙的構思。

4、語言童趣

兒童詩優美的語言,除了詞語的錘煉要准確恰當外,詩的聲音節奏更應具有音樂性,即詩的音韻要有美感效應。兒童詩的音樂性主要表現在押韻和節奏上。通過韻腳的變化、句式的錯落有致,既兼顧了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同時又可使詩歌具有較強的音樂感和節奏感,形成全詩的回環整齊的美感。

5、意境優美

感情與形象的結合構成了詩的意境。兒童詩以營造童稚而優美的意境為目標。人們常說「情景交融」,即詩的感情應當附麗於形象。兒童詩通常將真實的兒童感受通過形象含蓄地表現出來,具有童稚而優美的意境。

(8)校本課程童詩欣賞反思擴展閱讀

賞析兒童詩還可以從其分類入手,兒童詩歌從表現手段的運用方面,可分為抒情詩和敘事詩兩大類。從押韻、分行的角度,可分為韻律體詩和散文體詩兩大類。

但由於兒童詩的涵蓋面比較廣,常常以詩的外殼包容兒童文學其他樣式和內容。因此,還可把兒童詩分為童話詩、寓言詩、科學詩、故事詩、諷刺詩、題畫詩等等。賞析兒童詩歌時可適當介紹其詩歌類別進而分析其詩歌特點。

1、抒情詩

抒情詩是作者以主人公的口吻,直接抒發內心的思想感情而形成意象的文學樣式。這種詩一般不憑依人物行動或故事抒發胸臆,也沒有完整的人物形象的刻畫描寫,而是抒情主人公心靈的直接坦露,自我色彩明顯。少年期的兒童更傾向於這種最富於抒情個性的文學樣式。

2、敘事詩

敘事詩是運用詩歌的語言,通過某一特定的生活場景,表現人物或事件的相互聯系,創造優美的意境,真實地表現情感的文學樣式。敘事詩大多依靠情節或人物串綴展開詩序,但不一定要求故事情節的完整,情節結構允許較大的跳動,是帶著濃郁的詩情去抒寫人和事的。

著名詩人郭小川曾經說過,「奇、美、情」三個要素,「都是好的敘事詩所需要的」,因為兒童喜歡讀那些有人物和有情節的小敘事詩。「奇」是指敘事詩中要有巧妙的情節安排;「美」是指詩歌要用精粹的語言、生動的形象構成優美的意境;「情」是指詩歌抒發飽滿的情感,具有盎然的情趣。

3、童話詩

童話詩是以詩的形式敘說富於幻想誇張色彩的童話(或傳說)故事的作品。它是童話和詩的結合物。通常認為童話詩是兒童詩特有的一種樣式。同時它又是頗受學前期和學齡初期兒童歡迎的文學樣式。一位詩人說:「我常常想,讓詩中充滿童話的奇幻色彩,我也常常想,讓奇幻的童話世界具有詩的意蘊。我愛詩的童話,我也愛童話的詩。」(張秋生語)

4、寓言詩

寓言詩又稱詩體寓言,它以蘊涵發人深思的鮮明寓意(哲理或教訓)為主要特徵,是以寓言的形式來敘事的詩。17世紀法國的拉封丹、19世紀俄國的克雷洛夫都寫過大量深受少年兒童歡迎的寓言詩我國當代作家高洪波的《列車上的蒼蠅》張秋生的《會拉關系的蝸牛》等都是有代表性的佳作。

5、諷刺詩

諷刺詩是用比喻和誇張等手法對兒童生活中某些不良現象進行提示和批評、引導兒童對照自省的幽默詼諧的兒童詩。這種詩,或直寫兒童的錯誤行為及後果,或巧指他們的一兩種毛病缺點,或有意誇張敘寫他們某種不良習慣及可笑的結局,使兒童在微笑中看到自己,受到啟發,引起警覺。

兒童諷刺詩和一般諷刺詩有明顯的區別。兒童詩中諷刺對象是兒童,所以大都是善意的、委婉溫和的諷刺。它不同於一般諷刺詩大都針對社會生活中某種不正常現象、某種人的劣跡或者敵人的那種辛辣尖刻、針砭入木三分,甚至沒有迴旋餘地的諷刺。

6、散文詩

散文詩是一種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文學樣式,它具有詩的意境和散文的形式。它注重自然的節奏感和音樂美,篇幅短小,常常富有哲理,像散文一樣不分行、不押韻。如郭風的《我們來唱白雲、銀河……》就是一組精美的散文詩。另外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也寫過不少優秀的兒童散文詩,像《金色花》、《紙船》、《花的學校》、《當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時候》等等。

7、荒誕詩

兒童荒誕詩是將先鋒荒誕詩與傳統的兒童詩相結合的詩歌作品,意在激發兒童讀者無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其作品集荒誕、童話、趣味、誇張等等於一身,它使兒童詩在原有的寫作領域中,開辟了一條新的寫作途徑。兒童荒誕詩創始人是荒誕詩人尤雲先生,其代表作有短詩《空難》及長詩《月下老人》等。

8、科學詩

科學詩是指用詩歌樣式所寫的科學文藝作品。它以表現科學精神、科學現象、科學規律等為主要特徵。如高士其的《大陽的工作》、李松波的《為黃鼠狼辯》、范建國的《太陽光的妹妹》等,都是其中的佳作。

9、朗誦詩

它以適合少年兒童朗誦為主要特徵。為了適應朗誦的需要,在詞彙的使用和句式結構上都更注重口語化。如餘光中的《鄉愁》、高洪波的《遺憾的爸爸》、徐魯的《熱愛生活》、滕毓旭的朗誦詩集《少年英傑之歌》和《希望之歌》等。

10、題畫詩

題畫詩是一種為適合少年兒童欣賞的圖畫(或連環畫)而題配的兒童詩。著名詩人柯岩的題畫詩就是其中的典範。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