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校本課程教學大綱
❶ 體育與健康的教學重點是什麼
一、工作思路
堅持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方針,推動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校本化、科學化實施;加強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整體性設計研究和推廣,把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課外體育活動開展、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實施與「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進行有機整合。進一步改善教研方式,促進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引導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與課程改革在行動研究中逐步走向成熟,形成特色。
二、 主要工作
(一)加強理論學習和專業培訓,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能和理論修養
1.組織教師開展理論學習,提高專業理論知識和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2.開展「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專題研討,把新課程建設與課堂教學、課外體育活動開展進行完整設計,開展豐富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內容與形式的行動策略研究。
3.開展各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的學習與研討,認真學習和研究新教材。
4.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校本化開發、「體育校本課程建設」、「主題單元教學」設計理論、操作策略等學習與研究。
(二)深入推進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引導學校體育規范、自律、科學發展
1.繼續組織本學科教師對新課程標准和教材的進行專題性研討;引導和組織本學科教師以問題為課題開展研討,力求突破課程改革中的重點和難點。
2.組織體育與健康各階段教材分析和教學研究,領會新教材的結構體系和單元教學要求。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重點關注新課程實施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問題。
3.建立小學、初中、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定期研討制度,關注新課程實施中出現的相關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推廣成果。
(三)繼續推進「春暉工程」,組織好「體育教師基本功大賽」,不斷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
1、繼續做好開展「五個一工程」的推廣工作。提倡:「每一位體育教師,上好每一堂體育課;工作五年以內每一位體育教師每一學期開設一節校內公開課;工作五年以上每一位體育教師每一學年開設一節校外研究課;每一位區級以上的教學能手、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每一學年開設一節區以上示範研究課;每一所學校體育教研組每一學年開設一節校級以上精品課(經過教研組共同研究和討論後形成相對成熟的示範課)」。
2、大力推進常州市中小學「春暉工程」建設,進一步總結優秀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繼續開展「精品課」評比工作,努力構建可以共享的常州市優質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資源庫。
3、組織開展常州市第四屆中學組原城區分區選拔賽和全市中學組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
4、做好常州市小學組代表參加全省市第四屆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的培訓、指導、組織工作。
5、做好常州市體育教師參加全省第四屆體育教師小學組教學基本功比賽和全國中學組比賽的觀摩組織工作。
(四)完善「學校聯動、校際聯合開發」的機制,繼續加強學校體育教學評價研究,推動學校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規范化發展
1、繼續開展新課程背景下《常州市中小學學科教學建議》的學習與研討。
2、加強學校體育教學評價研究,做好三件事:第一,完善小學階段學校體育教育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形成不定期隨機抽樣測試小學體育學科教學質量評價方案;第二,協助體衛藝教處完善「體育中考」方案建設,做好2006年度體育中考的總結工作;第三,協助體衛藝教處做好全面推進實施《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的各項工作。
3、發揮中心學科教研組對學校體育建設的研究、指導功能,推動學校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常態化、規范化發展。
4、建立「大市聯動、校際聯合開發」的機制,加強區域聯動發展機制建設,形成定期或不定期進行主題研討、開展主題教學研究活動的有效機制。把研究的范圍拓展至體育課堂教學、常規建設、課外活動俱樂部建設、學校體育文化建設與發展等。
(五)加強網路教研,完善「雨濃驛站――體育教師家園」建設,促進體育教師關注教科研,提高教學科研能力
1、加強網路教研,完善「雨濃驛站――體育教師家園」建設,充分發揮「雨濃驛站」在現有常州學校體育中的影響,豐富「雨濃驛站」內容,擴大「雨濃驛站」影響力。
2、利用各種教研方式,組織和落實「十一五」體育課題的各項有關事項,以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課外體育活動校本化開發、「體育校本課程建設」、小學 「主題單元教學」為抓手,建立我市「體育與健康課程校本化開發與建設研究」課題,開展「大市聯動、校際聯合開發」的課題研究活動,促使體育健康新課程建設向縱深發展。
3、完成「常州市第二十屆學校體育衛生論文暨第八屆學校體育論文報告會工作」;發揮教育教學理論研究「指導性、科學性、創新性、前瞻性」的作用,體現教育教學理論研究為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工作實際服務的思想。
4、開展豐富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內容與形式策略專題研究,開展學校體育教學評價研究,引導體育教師從學校體育的整體性建設中關注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問題。
5、開展多種形式多樣的現場觀摩和研討活動,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進程,完善體育與健康課程課堂教學評價體系。
(六)繼續完善骨幹體育教師梯隊建設,確保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可持續發展
1. 開展青年教師主題沙龍活動,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為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交流和研討平台。
2. 組織青年教師研究課,推薦青年教師優秀論文,為青年教師成長創造條件。
3. 組織和發動青年教師進行課題研究,促進青年教師專業發展。
4. 重視青年教師在教學專業、專業技能和理論修養方面的提高,對青年教師的體育運動專項技能、課堂教學能力、教育教學科研能力以及理論修養發展進行合理引導。
5. 組織以青年教師為主的體質健康標准實施方式與方法研究小組,開展體質健康標准實施方法研究,提高實施水平;
6. 加強常州市初高中體育學科中心教研組和學科研究小組建設,加強學科中心教研組對小學、初中、高中新課程實施的研究、服務、指導功能。
7. 在「雨濃驛站」開辟「體育教師風采」、「優秀青年體育教師」等,進一步促進青年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
三、工作日程安排
八月份
1、 完成高一、高二體育與健康課程新教材培訓任務;
2、完成常州市第二十屆學校體育衛生論文暨第八屆學校體育論文報告會工作。
九月份
1. 召開全市中小學體育教師會議,布置新學期教研工作;
2. 進行體育教學工作、體育中考改革經驗總結與交流;
3. 進一步做好「精品課」的選拔、指導工作;
4. 小學主題單元教學專題模塊研討;
5. 組織開展常州市原城區第四屆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
十月份
1. 組織開展常州市第四屆中學組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
2. 開展省比賽常州市小學組代表教學示範課活動;
3. 做好常州市體育教師參加全國中學組比賽的觀摩組織工作。
十一月份
1. 做好常州市體育教師參加全省第四屆體育教師小學組教學基本功比賽觀摩組織工作;
2. 繼續開展「精品課」評比、指導、錄用、拍攝工作;
3. 青年教師主題沙龍活動――教育教學理論專題學習一;
4. 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經驗交流座談會;
5. 做好「體育與健康課程校本化開發與建設研究」課題申報交流工作。
十二月份
1. 開展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課外體育活動開展、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實施與「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專題研討;
2. 繼續做好「五個一工程」推廣工作;
3.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經驗交流座談會;
4. 青年教師主題沙龍活動――教育教學理論專題學習二。
一月份
1. 協助體衛藝教處做好全面推進實施《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的各項工作;
2. 高中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推進階段性總結;
3. 做好「體育與健康課程校本化開發與建設研究」課題研究的組織落實工作;
4. 小學主題單元教學經驗交流;
5. 青年教師主題沙龍活動――教育教學理論專題學習三。
二月份
1. 青年教師主題沙龍活動――教育教學理論專題學習四;
2. 學期體育教學、教研組工作總結交流;
3. 做好「體育與健康課程校本化開發與建設研究」課題總結交流工作。
❷ 體育校本教材的介紹
校本教材抄的內涵一般是指襲以學校的校長和教師為主體,為了有效地實現校本課程目標,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對教學內容進行研究,並共同開發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與學素材,作為校本課程實施的媒介,這些素材構成了校本教材。
❸ 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有哪些主要區別
課程教學大綱即為課程大綱,課程大綱為課程的教學大綱,裡面標明課程各個模專塊的理論學屬時和實操學時,考試大綱為考核內容及其相應比例分配與課程大綱不一樣,另外還有個教學計劃又與教學大綱由區別。
從課程標准和教學大綱的框架結構看,兩者的條目並不完全對應。課程標准有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准、實施建議和附錄5個大條目組成;教學大綱有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及要求、教學建議、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課時安排、考核與評價6個大條目組成。
課程標准在「知識與技能」方面參考了教學大綱的要求,但是和「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相關聯的課程目標、課程基本理念、課程實施建議等幾部分都與現行的教學大綱有較大的區別。
拓展資料:指學校每門學科的教學綱要。其中包括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以及講授和實習、實驗、作業的時數分配等。根據教學計劃,以綱要形式規定一門課程教學內容的文件。包括這門課程的教學目的、任務、教學內容的范圍、深度和結構、教學進度以及教學法上的基本要求等。有的教學大綱還包括參考書目、教學儀器、直觀教具等方面的提示。列入教學大綱的教材的廣度和深度,一般應是學生必須達到的最低標准。
❹ 淺談如何選擇體育課教學內容的依據與方法
一傳統的教學大綱對教學內容的影響
1.1過多的剛性「控制」
長期以來,我國學校體育課程對教學大綱全國統一,對全國所有的學生的要求一致,傳統的大綱對教學內容的統一規定,實際上忽視我國經濟文化發展和自然地理環境存在著較大地域差異性這樣的國情,由於發達地區與貧窮地區的學校、城市和農村的學校在學生的生活經驗、興趣愛好、場地設施、體育經費等方面的差距很大,這樣的剛性「控制」不能使各校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創造性、有特色的開展體育教學。
1.2不利於教師的教學創造性發揮
1.3不利於學生個性化發展
二新課程標准對教學內容的積極作用
2.1彈性的「規范」
根據三級課程管理的要求,《標准》確定了依據學習目標選擇教學內容的原則,各地、各校和教師可依據學習目標,從本地本校的實際出發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這也就是說,《標准》考慮到了在我國這么幅員遼闊的土地上,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而且各地區間文化傳統不一(即便是同一地區內也存在經濟文化等不平衡的情況),各地學校的師資水平和場地器材條件不一,過於的統一隻能局限了各學校的體育特色的發展。
2.2強調了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性
《標准》對教學內容的選取作了靈活的處理,它將每一個學習領域目標分為若干水平目標,並對如何達到某一水平目標提出若干件活動建議或內容建議,而不是規定,這樣對於體育教師來說,不管選擇什麼教學內容,只要是有助於學生全面的提高基本素質就可。
2.3選擇教學內容的自主權增大
《標准》在課程設置上更是強調了選修課的重要性,作為一位受過專業培訓的體育教師應該具備「一專多能」,學生按項練習,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和自身所長擔任教學,進而可以自主的選擇合適的選修課的教學內容,有利於做到「人盡其才」發揮專長,學生雖不能完全按照興趣和愛好來選擇,但也是能滿足大部分的需求的。
三體育教師選擇課堂教學內容的方法
3.1從現有的教學內容中進行篩選、改造
傳統的體育教學是體育工作者的幾代人的勞動結晶,在體育實踐中取得了較大的成果,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要以
傳統的教學為框架,根據課程目標選擇、取捨、優化組合,改變過去那種純粹為了學習某種技術動作或提高某項身體素質而教學的思想,對於那些一直沿用競技運動的項目作為主要教學內容的,我們的體育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改造,如簡化規則,降低難度等,這樣都有助於學生的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
3.2創新與生活實際有關的教學內容
體育教師不僅要汲取生活中富有時代特徵的運動內容和方式來充實和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更要善於觀察生活,從生活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創新出能夠全面發展學生素質的教學內容,體育學科是以「技藝性」為主,技藝思維不一樣,教師在利用現有教材內容教學的同時,也要注意啟發學生動腦運用聯想,擴大教學效益,發展擴散性求異思維,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3.3積極開發校本課程資源,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
總之,教學內容是為課程目標的服務的,體育教師選擇教學內容時要更研究它的功能和價值,既能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也能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從而有效地將自己從「教教材」轉變到「用教材教」的軌道上來,使體育課真正成為學校教育「育人」的有機組成部分,實現體育教育的理想目標——既育體又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