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電規劃課程設計清江
『壹』 水利水電工程設計的介紹
《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本刊以總結工程建設經驗、傳播先進科學技術,開展專回題討論,為水利水電工答程建設服務為辦刊宗旨,以設計、施工技術方案為特色,輔以地區勘測、基礎處理等欄目。主要報導水電工程中的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新工藝。反映國內外在水資源、水環境、水市場、水土保持、環境工程、工程模擬、水電規劃、設計、施工、測量、地質、岩土及水工試驗等領域中科學技術的最新成就、重要進展和發展趨勢。
『貳』 2013年注冊土木工程師水利水電工程規劃考試題答案、案例模擬題
2013年注冊土木工程師水利水電工程規劃。:56136258 ,答案, 加油吧!~
『叄』 水利水電工程都有那些主要課程
你們學過的我就不說了 工程力學一套肯定學習過了!
水工這塊還要看你回具體從事答那個方面的 我一起寫出來 你看有用就去學習一下!
工程測量;工程材料;工程地質;工程水文學;工程項目評估;地基處理;
工程經濟;工程概預算;建設項目管理;建設項目評估與管理;
水工建築物(課程設計);水電站(課程設計);鋼結構(課程設計);
水利工程施工(課程設計);水資源規劃及利用(課程設計);
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水電站機電設備;工程制圖;
工程CAD;
土力學;岩石力學;水力學;
如果你主要是工程管理方面的就多看看項目管理類的 不過都是工科 你們肯定也學過的 要是設計的 就多看看水電站、水工建築物(重點)
『肆』 水利水電工程的課程設置
序號 層次 課程
代號 課 程 名 稱 學分 教材名稱 教材主編 出版社 出版
時間 備 注 25 獨
立
本
科
段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王順生
李捷 高等教育 2008 憑專科畢業證免考 26 03709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4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衛興華
趙家祥 北京大學 2008 憑專科畢業證免考 27 00015 英語(二)14 《大學英語自學教程》(上、下冊)高遠 高等教育 1998 憑兩年成績免考 28
29 00420
00421 物理(工)
物理(工)(實踐) 5
1 《物理(工)》吳王傑 機械工業 2007 免考 30 02197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3 《工程數學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孫洪祥
柳金甫 遼寧大學 2006 憑專科成績免考31 02198 線性代數3 《工程數學(線性代數)》魏戰線 遼寧大學 2000 憑專科成績免考32
33 02275
02276 計算機基礎與程序設計
計算機基礎與程序設計(實踐) 3
1 《計算機基礎與程序設計》曲俊華 中國電力 2000 34 02439 結構力學(二)6 《結構力學》張金生 武漢大學 2007 溝通課程
學位課程 35
36 02457
02458 彈性力學及有限元分析
彈性力學及有限元分析(實踐) 4
2 《彈性力學簡明教程》(第三版)
《有限元法概論》(上冊)(第二版) 徐芝綸
龍馭球 高等教育 2002
2000 溝通課程 37 02459 水利工程經濟與經營管理4 《水利工程經濟》(第三版)施熙燦 中國水利水電 2005 學位課程 38 02460 工程質量與進度控制4 《建設項目進度控制》(第二版)
《建築項目質量控制》(第二版) 聶相田
豐景春
王卓甫 中國水利水電 2002 39
40 02461
02462 水工鋼結構
水工鋼結構(實踐) 4
1 《水工鋼結構》(第三版)武漢大學等 中國水利水電 1995 41 02463 水利規劃4 《水利水能規劃》周之豪等 中國水利水電 1997 42
43 02464
02465 水工建築物
水工建築物(實踐) 6
1 《水工建築物》(第三版)祁慶和 中國水利水電 1987 溝通課程
學位課程 44
45 02466
02467 水電站(含水利機械)
水電站(含水利機械)(實踐) 6
1 《水電站》(第三版)劉啟釗 中國水利水電 1998 溝通課程 46 09886 水電工程畢業考核不計學分
『伍』 水利水電工程都開那些課程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水利水電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水利、水電等部門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所必需的數學、力學和建築結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使學生得到必要的工程設計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訓練,具有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外語綜合能力; 2.掌握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岩土力學、工程地質、工程測量、工程水文學、河流動力學、管理學等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3.掌握工程結構設計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 4.掌握大中型水利水電樞紐、河道治理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和管理技術; 5.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6.具有水利水電工程所必需的測繪制圖、運算和基本工藝操作技能。 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水力學、河流動力學、岩土力學、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學、工程測量、工程水文學、工程經濟學、建築材料、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課程實習、專業實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等、其中每門課程設計一般安排1--2周,畢業設計一般安排12--13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相近專業:水利水電工程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水資源與海洋工程
『陸』 水利水電建築工程專業的職業規劃ppt範文
每個人都不一樣的……你要別人幫你規劃一生么?你如果是男生,可以說在校期間好好學習,扎實專業基礎,剛畢業去做施工積攢現場經驗,然後可以做項目經理,或者是做設計之類的……
『柒』 求水電站課程設計
洪口水電站天然砂石料生產系統優化改造
水電站管理與運行實踐
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 07-03-08 11:31:00 ] 作者:劉澤鈞包亞軍 編輯:studa20
摘要:天生橋一級水電站為西電東送的重點工程,也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繫上游的南盤江龍頭電站,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200MW(4×300MW),電站於1998年底首台機組發電,至2000年工程竣工,目前已安全運行近五年時間。本文對天生橋一級水電站大壩及相關建築物的運行管理情況做一全面論述。
關鍵詞:天生橋一級水電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壩運行管理
1工程概述
天生橋一級水電站位於廣西和貴州的界河南盤江幹流上,距貴陽、昆明、南寧、廣州的直線距離分別為240km、250km、440km、850km,為珠江水系紅水河梯級開發的第一級,左岸是貴州省安龍縣,右岸是廣西隆林縣,其下游約7km是天生橋二級水電站首部樞紐,上游約62km是南盤江支流黃泥河上的魯布革水電站廠房。壩址控制流域面積50139km2,多年平均流量612m3/s,多年平均徑流量193億m3;電站為千年一遇洪水設計,相應洪峰流量為20900m3/s;可能最大洪水(P. M.F)校核,相應洪峰流量為28500m3/s。水庫正常蓄水位780m,死水位731m,總庫容102.57億m3,調節庫容57.96億m3,為不完全多年調節水庫。電站總裝機容量為4×300MW,保證出力405.2MW,設計年平均發電量52.26億kW.h。電站出線為1回500kV直流向華南送電,另有4回220kV線路向廣西、貴州地方送電。電站建成後還將增加下游已建天生橋二級、大化、岩灘等水電站的保證出力883.9MW,增加年發電量40.77億kW.h,相當於新建一座百萬千瓦級的水電站。
天生橋一級水電站以發電為主,最大壩高178m,壩頂長度1104m,主要布置有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放空隧洞、溢洪道、引水系統及發電廠房等建築物。根據原水利電力部1987年5月"關於天生橋一級水電站初步設計的審查意見",天生橋一級水電站的工程等級和設計標准為一等工程,堆石壩、溢洪道、引水系統及電站廠房、放空洞為一級建築物。堆石壩及溢洪道按千年一遇洪水(20900m3/s)設計,可能最大洪水(28500m3/s)校核;電站廠房按百年一遇洪水(14200m3/s)設計、千年一遇洪水(20900m3/s)校核。堆石壩、溢洪道、進水口和放空洞進水塔的地震設計基本烈度為7度,其他主要建築物可按6度設防。
1.1大壩
天生橋一級水電站大壩為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壩頂高程791m,最大壩高178m,壩頂長度1104m,壩頂寬度12m,上游壩坡1:1.4,下游平均壩坡1:1.25(綜合壩坡1:1.4),頂部設置4.90m高的防浪牆。壩體分為墊層料區、過渡料區、主堆石料、軟岩料區和次堆石區,填築總方量為1800萬m3;鋼筋混凝土面板厚度頂部為0.30m、至底部漸變為0.90m,分三期澆築,680m高程以下為一期,680~746m為二期,746~787.3m為三期,總面積17.3萬m2;混凝土方量為8.76萬m3,面板寬度為16m,共有69塊,面板之間只設垂直縫,其中左、右兩岸各18條縫為張性縫,中部34條縫為壓性縫,在分期澆築高程設水平施工縫。在三期面板的R16~L21范圍內設雙層鋼筋,上、下保護層分別為10cm、5cm。
1.2 溢洪道
設於大壩右岸820m高程的埡口,總長1745m,寬約110m。溢流堰頂高程760m,設5扇13×20m(寬×高)的弧形閘門。引渠長1215m,底板高程745m,採用復式斷面,底寬110m。泄洪槽長538.42m,前段槽寬81m,出口處寬69.80m,採用挑流消能,設計下泄流量15282m3/s,最大下泄流量21750m3/s,最大流速45m/s,布置5道摻氣槽,總開挖方量2000萬m3。
1.3 放空洞
設於右岸,起施工期導流、蓄水期旁通和運行期放空水庫等綜合作用。由進口明渠、有壓隧洞、事故閘門、工作閘門、無壓隧洞和出口明渠等組成,全長1062.17m,進口底板高程為660m。距進口332.17m處為事故閘門井,井高131m,內徑11m,安裝6.40m×9.50m的平板鏈輪閘門,其下游設工作閘門室,安裝6.40m×7.50m的弧形閘門。工作閘門室前為壓力隧洞,內徑9.60m,其後為無壓隧洞,洞寬8m,高12m,底坡0.017,最大下泄流量1700m3/s。
1.4 引水發電系統
布置在大壩左岸,由引渠、進水塔、引水隧洞、壓力鋼管、地面廠房等組成,採用單機單管引水方式。進水口底坎高程為711. 5m,進水塔高79.50m,長98m,寬28.40m。設兩道4.05m×20m的攔污柵,1扇6.50m×13.50m的檢修閘門和1扇6.50m×12.50m的快速事故閘門。4條引水隧洞其長度分別為548.265m、582.056m、615.847m、649.639m,中心間距為24m,縱坡為7%~10%,前段隧洞內徑9.60m ,後段安裝鋼管,內徑9.60m~7.80m,壓力鋼管中心間距為23.10m,傾角50°,鋼板厚度22mm~34mm。最大發電引用流量1204.8 m3/s。電站廠房布置在大壩下游左岸岸邊,長145m,高61.50m,寬26m,安裝4台300MW水輪發電機組,主變壓器布置在主廠房上游的副廠房屋頂上。廠房後永久高邊坡高109m,開挖後採用混凝土噴錨及預應力錨索進行加固處理。
2工程建設
2.1工程建設概況
天生橋一級水電站建設實行業主負責制、工程監理制、招投標制。原南方電力聯營公司天生橋電站建設管理局作為南電公司派出機構在現場全面負責工程的建設管理,長江水利委員會天生橋一級電站建設監理部為主體工程監理單位,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為工程設計單位。
天生橋一級水電站工程採取招投標的形式確定施工隊伍。根據樞紐特點和施工布置,全部工程共分為五個標。導流洞土建及金屬結構安裝工程項目(C1標)由武警水電一總隊承擔;放空洞土建及金屬結構安裝工程(C2標)由水電九局承擔;大壩及溢洪道工程(C3標)由南方水電工程聯合有限公司承包;引水系統及發電廠房工程(C4標)由水電七局承包;機電安裝工程(C5標)由葛洲壩工程局機電建設分公司三處承擔;水輪發電機組主機由哈爾濱電機廠製造,水輪機轉輪由法國阿爾斯通電氣公司製造。工程於1990年下半年開始施工准備,1991年6月正式開工;1992年12月25日截流;1997年12月14日導流洞正式下閘封堵;1998年8月放空洞下閘蓄水,同年12月底首台機組正式投產發電;1999年3月29日大壩填築至787.3m壩頂高程,同年5月三期面板澆築完成。2000年12月四台機組全部投產,主體工程基本完工。2000年11月27日~12月1日進行了竣工安全鑒定。
2.2 工程施工
(1) 大壩施工
天生橋一級水電站大壩為鋼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壩體堆石填築部分採用碾壓施工。1991年6月1日,兩條導流洞開始施工。1994年6月,開始進行大壩壩肩開挖。1994年12月25日工程實現截流。同年11月開始進行大壩基坑開挖及右岸壩體填築。1996年1月10日,大壩河床段正式開始填築,共分六期施工。2月10日大壩基坑開挖基本完成,開始大規模填築。1997年3月21日大壩第一期面板開始澆築,5月2日,680m高程以下面板澆築完成。1997年9月大壩月填築量達1179313.55m3,創造了國內外同類型壩月填築量的世界最高紀錄。1998年6月,746m高程以下二期混凝土面板全部澆築完畢,壩體臨時斷面填築至768m高程。1999年2月填築至787.3m高程,5月完成該高程以下三期面板的澆築,汛後完成防浪牆澆築和壩頂公路填築。2000年7月填築至791m高程,至此,大壩主體工程全部完工。
(2) 溢洪道工程
1994年4月18日溢洪道工程開工,同年9月全面開工。1994年11月15日,貴州省新聯爆破工程公司在天生橋一級水電站溢洪道3號山頭834.00m高程以上實施裝葯量為351.20t的洞室爆破作業,爆破土石方量約420600m3。至1998年6月溢洪道開挖完成設計總量的90%,出口消能段混凝土澆築基本完成。1999年8月13日溢洪道首次泄洪。2000年8月五扇弧形閘門安裝完畢,進行動水調試。
(3) 放空洞工程
放空洞開挖於1992年3月開工,1994年6月開始混凝土襯砌。1995年6月28日放空洞全線貫通。1997年1月、5月分別進行工作閘門、事故檢修閘門安裝,7月15日開始過水。1997年11月25日放空洞土建尾工及金屬結構安裝工程完成。
(4) 引水發電系統
引水發電系統由引水渠、進水塔、引水隧洞、壓力鋼管組成。1994年10月23日引水渠及進水塔開始開挖,1998年4月其主體工程完工。塔頂雙向門機已安裝完成。4號壓力鋼管下水平段已安裝完成,進水塔攔污柵門槽施工完成。發電廠房於1995年11月開始基坑開挖施工,至1998年6月,完成廠房安裝間段屋面板吊裝就位、4號機坑二期混凝土澆築、2×420t橋機完成安裝、調試、上游副廠房裝修工程等主要項目。8月25日,放空洞正式下閘蓄水,首台機組於1998年12月28日正式投產發電。2000年廠房主體工程及裝修工程基本完工。
3水電站運行管理
3.1運行概況
1998年8月天生橋一級電站水庫正式蓄水,同年最高水位達740.36m,發生時間為1998年11月8日,1998年12月一級電站首4#機組投產發電,此時大壩已完成堆石體填築(787.3 m)及三期面板澆築,下游壩體經濟斷面於12月填築到787.3m高程。
1999年水庫最高水位767.19m,為99年9月1日,大壩進行防浪牆及壩體787.3 m~791.0m高程施工,99年12月3#機投入運行。
2000年水庫蓄水至正常水位780.0m運行(10月17日),年底大壩施工全部完成,2000年9月2#機投入運行,12月1#機投入運行,至此四台機組全部投入運行。
2001年水庫蓄水至正常水位780.0m運行(11月11日),2002年水庫蓄水至776.96m運行(9月17日)。
3.2 運行特點
(1) 天生橋一級水電站為南盤江龍頭電站,庫容大,大壩為世界第二、亞州第一高的面板堆石壩,大壩的安全將對下游已建電站(天生橋二級、岩灘、大化)和在建電站(平班、龍灘)及沿岸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關系重大,若出現意外,將是災難性的,損失難以估量,所以必須保證大壩的安全運行。
(2) 一級電站下游6.5km為天生橋二級水電站首部樞紐。二級電站為逕流式電站,水庫有效庫容僅為800萬m3,無調節性能。二級電站溢流壩閘門為平板門,單寬流量小,一級電站溢洪道閘門為弧形門,單寬流量大,所以天生橋一、二級電站的聯合渡汛將十分重要。一、二級電站泄洪時要密切配合,一級電站每開一扇閘門要等二級電站達到相近的泄流量,穩定安全運行的水位,一級電站才能開一下扇閘門,以此類推。當泄流量較大時,閘門操作時間較長,並且整個閘門操作過程一、二級要配合好,不能出現調度、聯系、操作等每個環節的錯誤,否則將對二級電站的安全帶來較大影響。
(3) 一級電站大壩的安全運行,關鍵在面板、面板與趾板之間的周邊縫的工作狀態。現代混凝土面板堆石壩設計的原則之一是,面板的應力狀態直接和堆石壩體變形有關,和水壓力關系不明顯。意味著面板主要承受它和堆石壩體之間的位移差引起的荷載,不主要承受水壓力。面板狀態取決於堆石壩體的變形狀態。面板主要是傳遞水壓力給大壩堆石體,由於面板是鋼筋混凝土,屬剛性體,受大壩變形影響,面板將產生裂縫,同時面板與大壩墊層料產生脫空,也將使面板產生裂縫,需及時做出修補,否則將影響大壩的安全運行。
(4) 溢洪道是天生橋一級水電站唯一的泄洪設施,它的安全運行關繫到大壩的安全,同時對下游已建工程及沿河國家及人民財產影響重大,所以對溢洪道機電設備及金屬結構的檢查、維護極為重要,必須確保每次閘門操作能正常進行。
(5) 天生橋一級電站水庫庫容大,對下游已建電站的經濟效益顯著,可增加已建電站(天生橋二級、岩灘、大化)的保證出力88.39萬kW,增加年發電量40.77億kW.h,相當於新建一座百萬千瓦級的水電站。一級電站每年汛未的水庫蓄水對電站群的經濟效益至關重要,設計文件規定,一級電站水庫汛限水位為773.1m,在9月10日後才能蓄至正常水位780.0m運行,由於南盤江流域主汛期為每年6~8月,對水庫蓄水帶來不利影響,如果出現主汛期來水集中,後汛期(9~10月)來水較少,就可能出現水庫不能蓄水至正常水位780.0m運行,所以應對汛限水位773.1m進行調整提高或對可蓄至正常水位的時間(9月10日)調整,可以考慮對汛限水位進行動態管理,在滿足電站安全運行的前提下,可適時根據每年來水情況進行調整,有利水庫蓄水。
(6) 天生橋一級電站放空洞作為在施工期參加導流,運行期作為電站旁通和放空水庫用的特點,放空洞的安全運行較重要。由於放空洞工作閘門屬於地下洞室,有滲水,空氣流動性差,較潮濕,閘門控制設備容易受潮,不能保證正常工作,需作防水、通風處理,由於大壩是目前運行最高的面板堆石壩,如果大壩出現險情,必須保證放空洞能及時運行,開閘放水降低庫水位,所以放空洞的閘門操作系統要維護好,以保證隨時能投入(7) 引水系統跨左岸10#沖溝,由於隧洞在沖溝部位為中厚層泥岩和砂岩互層,局部上覆岩體較薄,最薄處只有21.4m,在該段的隧洞採用後張控預應力錨索技術,隧洞投入運行測壓管水位在蓄水後有明顯升高,宜控制滲壓防止發生水力劈裂,2000年在10#沖溝隧洞上履岩進行灌漿處理,以提高圍岩的彈性模量。經過灌漿圍岩彈性模量得到明顯提高。同時利用68#地質探洞(在10#沖溝上游側)補打排水孔,降低岩體滲透壓力,經過觀測,測壓管水位得到降低,有效防止水力劈裂的產生,提高了隧洞的安全運行。
3.3大壩運行管理
(1)人員配備
天生橋一級電站大壩運行有一支專業技術隊伍,它包括水庫運行、調度、水工建築物監測、維護、維修、水工金屬結構的運行、維護、檢修、共有30餘人,大專以上學歷有40%,已在天生橋二級電站及其它大型水電站工作過,有豐富的運行管理經驗,同時大部分技術人員一直參與天生橋一級電站的建設,從電站截流、施工過程,有關技術專題會,工程分部項驗收、隱蔽工程處理,電站啟動運行,安全鑒定,竣工驗收都自始自終參與,掌握中間的每一個過程。
(2) 規章制度及技術標准
電站在發電前編寫了有關技術規程、管理制度,並在運行過程中不斷完善,編寫了"五規五制":《水工機電設備運行維護規程》、《水工建築物維護規程》、《水工觀測規程》、《水工安全作業規程》、《水庫調度規程》、《防汛崗位責任制》、《防汛值班制度》、《汛期報汛制度》、《大壩安全檢查與評級制度》、《防汛安全檢查制度》及有關技術手冊(防汛工作手冊、水庫調度手冊)。制定了汛前汛後安全檢查、水工建築物評級、日常巡視檢查、水庫調度管理、特殊巡視檢查、加密觀測等技術管理標准。
(3) 技術工作開展及實施
天生橋一級電站在建設期間,每年有兩次專家技術咨詢會,解決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各種技術問題,取的了較好的效果。電站投入運行以來,對有關技術問題進行專門研究處理,先後完成了大壩面板脫空灌漿處理;大壩面板裂縫調查及修補處理;天生橋一級電站水工建築物觀測資料分析;一級電站安全監測系統綜合評價;一級電站誘發地震監測微震台改造;一級電站大壩強震台改造等主要項目。
(4) 大壩管理日常工作
對水工建築物進行定人、定設備、定周期的觀測;大壩每3天1次,其它包括溢洪道、邊坡、放空洞、引水系統、導流洞堵頭等每月2次,對建築物進行每周1次的巡視檢查。每年進行3~5次防汛專項檢查;每年進行1次水工建築物評級;每年進行1次防汛設施檢修,多次維護,並進行1次閘門全行程啟閉試驗;定期出有關技術分析報告,每年進行水庫運行,水工建築物監測資料整理、匯編,各項工作嚴格按國家有關法規開展大壩安全管理工作。
『捌』 清江的水利工程
清江是長江出三峽後接納的一條較大支流,全長423km,流域面積17000平方千米,基本上為山區。流域內氣候溫和,雨量豐沛,平均年雨量約1400mm,平均流量440立方米/秒。開發清江,可獲得豐富的電能,還可減輕長江防洪負擔,改善鄂西南山區水運交通,對湖北省及鄂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全流域可開發裝機容量為329萬千瓦,相應年電能105億千瓦時。經規劃研究,清江幹流恩施市以下河段分三級開發,自下而上依次為:高壩洲(蓄水位80m)、隔河岩(蓄水位200m)、水布埡(蓄水位400m,總裝機容量305萬千瓦,年發電量81億千瓦時。
高壩洲水電站,位於湖北省宜都市境內,是清江口的最下游一個發電梯級,也是隔河岩梯級的航運反調節梯級,主要任務是發電和航運。樞紐布置自左至右為左岸非溢流壩,河床式電站廠房,深孔泄洪壩段,表孔溢流壩段,升船機壩段及右岸非溢流壩段。壩頂長419.5m,最大壩高57m。正常蓄水位80m,水庫庫容4.3億立方米,壩區回水長50km,與隔河岩電站尾水相接。高壩洲工程於1997年正式動工,1999年首台機組發電,2000年三台機組全部投產發電。
隔河岩水利樞紐,位於湖北省西部清江下游長陽縣境內。隔河岩水利樞紐因其效益巨大,交通便利而首先興建,為滾動開發清江流域打下基礎。工程於1987年開工,1993年首台機發電,1996年建成。工程主要建築物為重力拱壩最大壩高151m,壩頂長653.5m,水庫總容積為34.54億立方米,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21.2萬千瓦,年發電量30.4萬千瓦時,一座兩級垂直升船機,通航噸位為300噸,水庫深水航道91km,升船機年單向通過能力為170萬噸;同時水庫可發展水產養殖業和旅遊業,工程效益顯著,電站為華中電網主要調峰電站之一,水庫調蓄洪水,可解決清江下游20年一遇防洪問題並減輕長江荊江河段的洪水威脅。隔河岩工程由國家和湖北省合資興建,總投資49.88億元。隔河岩水電站1999年獲國家第六屆優秀工程勘察金質獎;泄洪消能設計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重力拱壩獲1998年水利部優秀工程設計金質獎,並獲1999年國家第八屆優秀設計金獎。
水布埡水電站,位於湖北恩施巴東縣境內的清江,是清江梯級開發的龍頭樞紐。工程開發的主要任務為發電和防洪,兼顧其他。水庫正常蓄水位400米,相應庫容43.12億立方米,正常蓄水位以下預留防洪庫容為5億立方米,調節庫容23.83億立方米,具有多年調節性能。樞紐主要建築物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左岸溢洪道、右岸放空洞、右岸引水式地下電站等組成,面板堆石壩最大壩高233.2米。電站裝設4台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總裝機容量1840兆瓦,多年平均年發電量39.84億千瓦小時,是華中電力系統,特別是湖北電力系統中不可多得的大型調峰、調頻和事故備用電站。水布埡水電站工程於2002年1月開工,2002年10月大江截流,2006年10月導流洞下閘,2007年4月放空洞下閘,2007年7月首台機組投產發電,2008年8月4台機組全部並網運行。自2007年7月至2010年9月期間,大壩經過了4個洪水期的考驗,水庫最高運行水位399.51米,基本達到正常蓄水位;2008年7月溢洪道進行了泄量3011立方米每秒的原型試驗;截至2010年12月31日,電站4台機組及其它主輔設備運行穩定,累計發電量約120.26億千瓦小時。
大龍潭水利樞紐工程,是清江幹流上游梯級開發的骨幹工程,距恩施市城區11km,是一座以防洪、發電為主兼顧城市供水的中型水利樞紐工程,工程等別為Ⅲ等。樞紐工程主要由攔河壩、泄水建築物、壩後式電站廠房等組成。壩址控制流域面積239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70.3立方米/秒;水庫總庫容5200萬立方米,設計防洪庫容2700萬立方米,設計洪水位461m,校核洪水位461.5m,正常蓄水位460m,死水位450m;水庫大壩為弧形砼重力壩,壩頂高程462m,最大壩高54m,大壩弧線長度188m,壩上布置3個表孔和2個底孔,最大泄流能力5007立方米/秒;電站裝機3台,總裝機容量3萬KW,多年平均發電量1.3億KW.h。大龍潭水利樞紐工程於2003年8月開工,2005年8月第一台機組並網發電,2006年5月三台機組並網發電,2008年7月通過工程竣工驗收。
『玖』 水利水電工程測量規范(規劃設計階段)SL197-97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水利水電工程測量規范(規劃設計階段)SL197-97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