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課程教學基本要求
⑴ 機械設計專業需要學習那些課程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機械制圖、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機械工程材料、製造技術基礎。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軍訓,金工、電工、電子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一般應安排40周以上。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製造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1)機械設計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擴展閱讀
知識能力
(1) 從事機械設計與製造加工工藝規程的編制與實施工作;
(2) 從事機械、電氣、液壓、氣壓等控制設備的維護維修工作;
(3) 從事工藝工裝的設計、製造工作;
(4) 從事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設備的編程及操作工作;
(5) 從事機械CAD/CAM技術的應用工作;
(6) 從事機械設計與製造的現場技術管理工作;
(7) 從事機電產品的銷售和服務工作。
(8) 鉗工、車工或電工的初級技能;
(9) 編制、實施機械設計與製造工藝規程的基本能力;
(10) 使用、保養、維修、管理機電設備的基本能力;
(11) 選用、設計製造、調試工藝工裝的基本能力;
(12) 操作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設備的基本能力;
(13) 行機械設計與製造生產現場技術管理的初步能力;
(14) 應用機械CAD/CAM的基本能力;
(15)應用計算機處理文字、圖表、數據和信息,設計機械和電氣圖樣,編制數控加工程序的能力。
⑵ 機械專業的具體技能要求
機械專業的具體技能要求:
1、從事機械設計與製造加工工藝規程的編制與實施工作;
2、從事機械、電氣、液壓、氣壓等控制設備的維護維修工作;
3、從事工藝工裝的設計、製造工作;
4、從事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設備的編程及操作工作;
5、從事機械CAD/CAM技術的應用工作;
6、從事機械設計與製造的現場技術管理工作;
7、從事機電產品的銷售和服務工作。
8、鉗工、車工或電工的初級技能;
9、編制實施機械設計與製造工藝規程的基本能力;
10、使用、保養、維修、管理機電設備的基本能力;
11、選用、設計製造、調試工藝工裝的基本能力;
12、操作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設備的基本能力;
13、行機械設計與製造生產現場技術管理的初步能力;
14、應用機械CAD/CAM的基本能力;
15、應用計算機處理文字、圖表、數據和信息,設計機械和電氣圖樣,編制數控加工程序的能力。
(2)機械設計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擴展閱讀:
中國機械行業的主要產品包括以下12類:
農業機械:拖拉機、播種機、收割機械等;
重型礦山機械:冶金機械、礦山機械、起重機械、裝卸機械、工礦車輛、水泥設備等;
工程機械:叉車、鏟土運輸機械、壓實機械、混凝土機械等;
石化通用機械:石油鑽采機械、煉油機械、化工機械、泵、風機、閥門、氣體壓縮機、製冷空調機械、造紙機械、印刷機械、塑料加工機械、制葯機械等;
電工機械:發電機械、變壓器、、高低壓開關、電線電纜、蓄電池、電焊機、家用電器等;
機床:金屬切削機床、鍛壓機械、鑄造機械、木工機械等;
汽車:載貨汽車、公路客車、轎車、改裝汽車、摩托車等;
儀器儀表:自動化儀表、電工儀器儀表、光學儀器、成分分析儀、汽車儀器儀表、電料裝備、電教設備、照相機等;
基礎機械:軸承、液壓件、密封件、粉末冶金製品、標准緊固件、工業鏈條、齒輪、模具等;
包裝機械:包裝機、裝箱機、輸送機等;
環保機械:水污染防治設備、大氣污染防治設備、固體廢物處理設備等;
礦山機械:岩石分裂機、頂石機等。
工程機械是指用於工程建設的施工機械的總稱。廣泛用於建築、水利、電力、道路、礦山、港口和國防等工程領域。
⑶ 機械設計製造基礎課程設計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主幹學科:力學、機械工程。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機械工程材料、製造技術基礎。
編輯本段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就業領域
(1)機械製造工藝與設備;
(2)數控編程與加工;
(3)機械設計與製造;
(4)機械電子工程;
(5)機械設備與管理;
(6)金屬材料與熱處理。
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製造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製造的基礎理論,學習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基本知識,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機械產品設計、製造及設備控制、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常識
畢業生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
1. 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力學、機械學、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工程材料、機械設計工程學、機械製造基礎、自動化基礎、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3.具有本專業必需的制圖、計算、實驗、測試、文獻檢索和基本工藝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專業領域內某個專業方向所必要的專業知識,了解其科學前沿及發展趨勢;
5.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及組織管理能力;
6.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
⑷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的內容簡介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是與《機械設計基礎》(曾宗福主編)配套使用的課程設計教材,根據《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編寫,並充分考慮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重在講清設計的思路和方法,並把相關的知識點聯系起來,加強了機械傳動裝置設計方案的基本訓練和設計方法的基本訓練。《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適用於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高等專科學校和普通本科院校舉辦的二級職業技術學院機械類、機電類和近機械類各專業。
⑸ 怎麼學好機械設計這門課程
機械設計裡面很多公式不用擔心的,如果以後真要用到,是有手冊可以查的,機械設計有幾個內基礎課程(機械容原理、制圖、公差配合、理論力學、材料力學),聽起來是很難,但是現在書本的知識大多都是幾十年前傳承下來的,很多都比較死板,老套了,多了解了解,知道一個東西該怎麼設計,最重要的是理解周邊知識,思路正確就行。
樓主完全不必擔心,考試之前多記幾個公司,做幾個題,就能不掛科了!
我也是09年機械畢業的,學弟、學長我只能幫你到這里了,希望你努力
⑹ 機械設計專業的主修課程有哪些
1、主幹學科:力學、機械工程。
2、主要課程: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機械工程材料、製造技術基礎。
3、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軍訓,金工、電工、電子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一般應安排40周以上。
4、修業年限:四年
5、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6、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製造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7、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與製造的基礎理論,學習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基本知識,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機械產品設計、製造及設備控制、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6)機械設計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擴展閱讀: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力學、機械學、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工程材料、機械設計工程學、機械製造基礎、自動化基礎、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3、具有本專業必需的制圖、計算、實驗、測試、文獻檢索和基本工藝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專業領域內某個就業方向所必要的專業知識,了解其科學前沿及發展趨勢;
5、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及組織管理能力;
6、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
⑺ 如何提高機械設計基礎的教學效果
機械設計基礎是一門為數控類、機電類、機械類專業開設的主幹技術專基礎課。課堂教學中屬應根據這門課程的特點,結合教材具體內容,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把實踐與理論內容有機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⑻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內容簡介
本書是根據高等工科院校機械設計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編寫的。全書包括4個部分: 第一篇為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指導,以常見類型的減速器(圓柱齒輪減速器、圓錐圓柱齒輪減速器和蝸桿減速器)為例,系統地介紹了機械傳動裝置的設計內容、步驟和方法,給出了裝配圖、零件圖的參考圖例。第二篇主要介紹了簡化畫法以及常用機械零部件的結構尺寸及參考圖例。第三篇為機械設計及習題和設計大作業中一些常用的數據、標准和規范。第四篇為設計大作業及其指導,注意兼顧機械類和近機類兩種不同專業的教學特點和要求,結合《機械設計》、《機械設計基礎》教材的平時設計性大作業而編寫。全書採用最新國家標准和部頒標准。
本書可供高等工科院校機械類、近機類和非機類各專業進行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時作配套教材,也可供成人高等工業學校及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