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版
⑴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准有哪幾種版本
蘇 人
⑵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准
《語文課程標准》推薦背誦的34篇優秀篇目
一 關雎 《詩經》
二 蒹葭 《詩經》
三 觀滄海(曹操)
四 飲酒 (陶源明)
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六 使至塞上(王維)
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八 聞王昌齡坐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九 行路難(李白)
十 次北固山下(王灣)
十一 望岳(杜甫)
十二 春望(杜甫)
十三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十四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十五 觀刈麥(白居易)
十六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十七 雁門太守行(李賀)
十八 赤壁 (杜牧)
十九 泊秦淮 (杜牧)
二十 夜雨寄北 (李商隱)
二十一 無題 (李商隱)
二十二 相見歡 (李煜)
二十三 漁家傲 (范仲淹)
二十四 浣溪沙 (晏殊)
二十五 登飛來峰 (王安石)
二十六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二十七 水調歌頭 (蘇軾)
二十八 游山西村 (陸游)
二十九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三十 過零丁洋 (文天祥)
三十一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三十二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三十三 已亥雜詩 (龔自珍)
三十四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⑶ 初中語文人教版新課程標准最新修訂版
語文是對於普通的考生而言的。
就是普通高中,
用漢語教學的高中。
而漢回語文是相對於少數答民族考生而言的,
他們的學校用民族語言和漢語講課,
當高考時考他們民族語言的語文和漢語文,
等於加了一門。
但是他們的漢語文是比較簡單的題目。
⑷ 初中語文課程標准
初中課程標准中要求初中生掌握的詩歌有34首,其中絕句有:
八 、聞王昌齡坐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十八、 赤壁 (杜牧)
十九、 泊秦淮 (杜牧)
二十、 夜雨寄北 (李商隱)
二十五、 登飛來峰 (王安石)
三十三、 已亥雜詩 (龔自珍)
三十四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這七首。
⑸ 《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與實驗本課標不同之處
1.關於識字、寫字與漢語拼音教學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
低年級階段學生「會認」與「會寫」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學過程中要「多認少寫」,要求學生會認的字不一定同時要求會寫。本標准附有「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建議先認先寫「字表」中的300個字,逐步發展識字寫字能力。
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
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按照規范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度、審美趣味養成的過程。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要求學生寫字姿勢正確,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鍾,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
漢語拼音教學要盡可能有趣味性,宜多採用活動和游戲的形式,應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注意漢語拼音在現實語言生活中的運用。
2.關於閱讀教學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要善於通過合作學習解決閱讀中的問題,但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來代替個人閱讀。
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各學段可以有所側重,但不應把它們機械地割裂開來。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過深分析和遠離文本的過度發揮。
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各學段關於朗讀的目標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讀」,這是指,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慣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矯情做作的腔調。
應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有些詩文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於豐富積累、增強體驗,培養語感。
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文知識,但不能脫離語文運用的實際去進行「系統」的講授和操練,更不應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概念、定義。
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關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秀的閱讀材料。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
3.關於寫作教學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
關於「寫作」的目標,第一學段定位於「寫話」,第二學段開始「習作」,這是為了降低學生寫作起始階段的難度,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
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和創造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並且抵制抄襲行為。
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鼓勵寫想像中的事物,加強平時練筆指導,改進作文命題方式,提倡學生自主選題。
寫作教學應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指導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
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之間的聯系,善於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要關注作文的書寫質量,要使學生把作文的書寫也當作練字的過程。
積極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與網路的優勢,豐富寫作形式,激發寫作興趣,增加學生創造性表達、展示交流與互相評改的機會。
4.關於口語交際教學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不宜採用大量講授口語交際原則、要領的方式。應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採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
重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口語交際的能力,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5.關於綜合性學習
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生活實踐的緊密結合。
綜合性學習應貼近現實生活。聯系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開展學習活動,在實現語文學習目標的同時,提高對自然、社會現象與問題的認識,追求積極、健康、和諧的生活方式,增強抵禦風險和侵害的意識,增強在與自然、社會和他人互動中的應對能力。
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要加強教師在各環節中的指導作用。
綜合性學習應強調合作精神,注意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
綜合性學習的設計應開放、多元,提倡與其他課程相結合,開展跨領域學習。跨學科學習,也應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為目的。
積極構建網路環境下的學習平台,拓展學生學習和創造的空間,支持和豐富語文綜合性學習。
6.關於語法修辭知識
本標准「學段目標與內容」中涉及到語音、文字、詞彙、語法、修辭、文體、文學等豐富的知識內容。在教學中應根據語文運用的實際需要,從所遇到的具體語言實例出發進行指導和點撥。指導與點撥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識字、寫字、閱讀與表達,形成一定的語言應用能力和良好的語感,而不在於對知識系統的記憶。因此,要避免脫離實際運用,圍繞相關知識的概念、定義進行「系統、完整」的講授與操練。
本標准通過所附的「語法修辭知識要點」對相關內容略加展開,大致規定教學中點撥的范圍和難度;這一部分提到有關的名稱,則便於教師在引導學生認識語言現象和問題時稱說。關於語言結構和運用的規律,須讓學生在具有比較豐富的語言積累和良好語感的基礎上,在實際運用中逐步體味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