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漢字課程設計
1. 有趣的對外漢語課堂游戲簡單易操作,針對漢語零基礎的外國人,所以一定要簡單易操作
游戲不能憑空毫無依據的做啊
得根據你當堂課的內容來設計 教漢字的部分還是拼音的部分都有不同游戲形式和內容
課堂游戲的書有幾本 參考一下 然後根據你最近在上的課的內容設計一下吧
2. 中班趣味識字靜夜思教案
一、教學背景分析
中國是詩的國度,詩歌發展源遠流長,璀璨奪目;中華民族是一個重視「詩教」的民族,孔子甚至把它強調到了「不學詩無以言」的高度,因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中國古詩那獨特的文學審美價值和社會教育意義是任何文學樣式所不能替代的。
歷來的小學教材都編入許多古典詩歌,語文課程標准要求學生必背的古詩就有80首。這些古詩深涵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底蘊,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培養學生審美情趣與能力,進行傳統美德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教材簡析
《靜夜思》是選自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一首古詩,第三單元安排了一首古詩《靜夜思》,三首兒歌《小小的船》、《影子》、《比尾巴》和一篇課文《陽光》,揣摩編者構成這一組課文的意圖,不難看出《靜夜思》、《小小的船》都是描寫月亮的,《影子》、《陽光》兩篇文章側重在描寫太陽,最後一篇《比尾巴》寫出了6中小動物尾巴的特點。綜合起來,每課都有比喻句,要藉助課文使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感受自然的美麗、神奇,體會到生活的樂趣。而本文是我國偉大的詩人李白寫的一首遊子深切思念故鄉的古詩。語言凝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遠。詩人以月亮為意象,在寧靜的夜晚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隻看不見的手,無聲地撥動著作者的心弦;舉頭仰望,低頭沉思,俯仰之間,神馳萬里,表現了詩人對故鄉無盡的思念。詩中意境簡單明了,詩句節奏具有音樂美,易被學生接受。讓我們一起在如畫的詩中來體會思念故鄉的樂曲吧!
三、分析學生
小孩子上一年級時,還保留著不少幼兒時期的心理特點與習慣,比如說喜歡玩耍,好動等等。小孩的分析理解、識記能力比較弱,但他們的形象思維則比較好。小學階段,是系統地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接受良好行為規范的訓練和約束的階段。在前兩個單元,學生已經學習了簡單的語音和筆畫知識。基於小孩子好動、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點,可以採用圖片和兒歌的形式來認識學習生字詞。同時,讓他們慢慢地接受書面閱讀,培養閱讀語感。因此,這節課老師要引導學生,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聽古詩兒歌,激發學習興趣;通過反復吟誦古詩,培養語感;通過圖片認字游戲掌握生字詞。
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字詞積累:認識10個生字,會寫其中的4個字;認識1個偏旁「攵」。
10個生字:「靜」 「床」 「夜」 「光」 「舉」 「頭」 「低」 「故」 「望」 「鄉」 ,4個會寫的字:「頭」 「鄉」 「床」 「故」;
2.理解背誦古詩;
3.培養吟誦能力和語感,激起學生對古詩的興趣。
(二)過程和方法:由老師引導,通過討論、探究的學習方式,領悟詩人對故鄉深切思念之情。通過學習兒歌、做游戲掌握字詞。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感知詩中蘊含的思鄉情感,培養學生珍愛親情、珍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以形象的方法學習生字,在閱讀中提出疑問,積極思考,理解詩歌內容。
2.反復吟誦,背誦詩歌。
(二)教學難點:
1.如何讓學生發現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理解詩歌的內涵,想像詩歌的意境,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
六、教學方法
新課程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課程標准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大膽放手,引導學生積極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後師生共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因此,本節課採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以下三個:(一)吟誦教學法;(二)討論法和點撥法相結合;(三)配樂朗誦法。
(設計說明:這一部分是綜合考慮了新課標的要求和一年級學生的普遍特點後做出的有針對性的設計)
七、教學環境和教學用具
電腦、網路、課件、視頻、多媒體展示平台。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准備
教師:准備課件、《靜夜思》兒歌版、謎語、生字卡片,《靜夜思》背景音樂。
學生:課前預習課文。
八、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激興趣,導入新課
1.師:相信同學們都很喜歡謎語吧。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考考大家。有個東西『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個鐮刀。』同學們知道是什麼么?」出示課件,揭示謎底。接著學生的反應,「是的,是月亮。老師在給大家看一幅有月亮的畫,不同的是它的旁邊還有一首古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它和月亮有
什麼關系?」展示課件,進入古詩學習。
(設計說明: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就是一節課的開端,導入激起了同學的學習興趣,這節課才會讓老師教起來比較輕松,學生學的也輕松。本節以謎語游戲進入新課,營造一種活躍的課堂氣氛,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老師引導,學生討論,把握重難點
1.老師先吟誦一遍,讀准字音。
2.學生齊讀,培養語感;然後請學生說他們所不認識的字,老師把字寫在黑板上。並把需要掌握的字以課件形式出示。
3.請學生說說如何識記這些字,邊學字邊掌握古詩大意。(創設問題情境,啟發探求思路,把握重難點。)
在這個環節,根據生字學習內容。比如當學到「思」字時,問學生「你是如何記住這個字呢」?(上面是個「田」,下面是個「心」),再問學生「思」是什麼意思?(思念)在什麼時候思念?(靜靜的夜晚)他在思念什麼?讓學生自由討論1—2分鍾後回答。當學生在讀了古詩之後,明白了作者在思念故鄉?隨即問學生故鄉的意思,此時再一次引發學生思考,是什麼使他想起了家鄉?(月亮)詩中說他是如何看到月亮的呢?(舉頭)什麼是舉?通過「舉」字的學習,明白詩人對故鄉的深切思念。因為太思念故鄉,以至於他都把月光看成了「霜」。進入到「疑是地上霜」一句的學習。通過反復的吟誦、引讀等形式,引導學生體會韻味及意境,並結合插圖了解古詩的大意。這樣,既了解了古詩的大意,又對生字的識記比較深刻。
(設計說明:這個部分的學習主要是用抓關鍵詞的方法來理解詩歌內容,並且記住字詞。老師引導,學生自主討論,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三)檢測訓練,鞏固重難點
游戲一:聽兒歌《靜夜思》
游戲二:摘月亮。把事先做好的彎月亮的卡片拿出來,卡片的背面寫上生字。請學生上台摘月亮。誰能把卡片後面的生字讀對,摘下的月亮就給誰。
游戲三:誰是小李白。與古詩《靜夜思》相配的音樂,投影片(十五夜晚、明月當頭照的情境)。播放音樂,由學生模仿著李白的樣子,對著美麗的夜景,吟誦《靜夜思》。然後根據學生的不同表現,評選出班裡的「小李白」。
(設計原由:經過上面一環接一環的講解,學生的注意力基本上達到了高峰,所以檢測訓練這方面我主要通過兩個小游戲來幫助學生鞏固生字,練習吟誦。)
(四)視頻欣賞,老師歸納
1.集體朗誦一遍,播放一段視頻。
2.老師總結:
(1)作者簡介,李白,是我國偉大的詩人,寫過很多有名的詩篇,以後我們還會學到他很多很多的詩。
(2)字詞回顧
(3)寫作契機
「靜夜思」是詩人離開家人後,寫出的詩句。全詩僅短短四句,每句五個字,共二十個字,卻意味深長地表達出一位遠在他鄉的遊子對故鄉那深深的懷念之情。題目「靜夜思」點出了這首詩特定的寫作背景:寂靜的深夜,作者躺在床上,遲遲不能入睡。潔白的月光透過窗灑滿床前,那潔白的顏色讓人覺得又像是地上鋪滿了片片銀霜。詩人抬起頭來看到那一輪掛在空中的明月,不禁勾起了心中想家的情思:明月照在遊子(離家的孩子)的窗前,也一樣地照在故鄉的土地上。故鄉的親人啊,他們是否平安幸福?詩人無法回到故鄉,與親人團圓,只好借這一輪共有的明月寄去自己對他們的思念之情。想到這里,詩人已經不知不覺地低下頭來,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設計說明:學習本文的重點在於讓學生認字,初步培養學生對詩歌的情感;潛移默化地滲透親情的可貴。讓學生學會珍惜生活中的美,作者不作為重點介紹,讓同學了解即可;而文章的寫作契機則可以幫助同學們更好地融入詩歌,讓他們懂得親情的可貴,也能過更好地融入。詩人的契機這一部分用講故事的語氣講出來。)
(五)結束語
課雖然結束了,但留給同學們的求索卻遠遠沒有結束。親愛的同學們:故鄉,給我們一種深厚的溫暖;親人,是我們永遠的保護神。無論我們到了哪裡我們都要珍惜親情,時時記住給家人一個問候。
(六)布置作業:
1.給爸爸媽媽講講《靜夜思》的故事。
2.製作月亮卡片,每張卡片上寫一個生字,互換卡片學習。
(設計說明:讓學生把《靜夜思》的大意以故事的形式講給父母聽,一方面可以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又可以讓學生與父母互動;在生字掌握這方面,不用死板地抄寫方式,而讓他們動手做卡片,激起學習的情趣。)
九、板書設計
月亮
抬頭 思念
詩 人 故鄉
低頭
(設計說明:板書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特點,以簡單明了為主。)
十、設計思想及特色
根據《語文課程標准》指示,低年級閱讀教學是學習閱讀的起步階段,而文字元號本身較為抽象,它不像圖畫、實物可以直接引起視覺快感。這就給六、七歲的蒙童的學習帶來一些困難,因此,培養低年級學生閱讀興趣至關重要。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兒童的形象思維佔主體,對於直觀事物感興趣,他們喜歡各種各樣的(如畫一畫、跳一跳、唱一唱、表演等)活動。教學中,教師可根據課文體裁的多樣性設計一些游戲活動,把畫、唱、演、說等活動形式引進課堂,使學生體驗閱讀教學的樂趣。新課標還指出入學的兒童是以口頭表達為主,進入書面閱讀以後,才由具體直觀的現實世界逐步向抽象的文字元號世界過渡。因此,在閱讀教學的初始階段,必須強化學生對文字元號的認讀,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整體感知。在初讀感知環節,掃除文字障礙,讓學生認真讀讀全篇課文,把文章讀通,讀連貫,從而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獲得初步的感受。因此在本教學設計中把知識的積累作為重點,並採取游戲的方式學習,積極引導學生思考。綜觀整個教學設計特色,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在本文的講授過程中,主要運用了討論法和朗讀法的語文教學法,設計中充分貫徹新課標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把自主探究性語文教學法與網路平台相結合,努力達到現代化教育的要求。同時在課堂上讓同學們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老師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並與之共同學習、探討文章的寫作特色和思想內涵!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體現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
第二,本文利用網路平台對課堂教學有所改進這一點,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使學生能夠更充分、深入地投入學習。大屏幕以及視頻的播放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他們學習的興趣,同時還可以激發同學們的靈感,幫助他們更好的識字,理解課文;而且多媒體教學相對於傳統教學而言,它具有圖文並茂、有聲有色的特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使得枯燥乏味的學習變得趣味橫生,使復雜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易懂,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也輕松。
第三,採取游戲的方式教學,把「教、學、做」合一,激發學習興趣,寓教學於快樂之中,促進學生主動參,形成自主的學習意識。
第四,落實精讀,注重培養語感。學生學習語言的過程是範文語言不斷內化的過程,是語感經驗不斷積淀的過程。而這一過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讀。要讓學生感悟課文的豐富內涵,培養他們的敏銳語感,教師必須指導學生朗讀。這一過程,不僅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使學生的閱讀行為獲得個性化的感悟。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滲透學習方法,讓學生會學習,這些也許是這一節課最大的收獲!
3. 如何構建趣味的漢語課堂
小學語文作為基礎學科,具有培養小學生學習習慣的使命。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怎樣才能讓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趣味橫生,並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呢?筆者認為,需要從小學低年級孩子的天性與幼兒園的習慣著手,構建小學低年級語文趣味課堂教學,逐漸引導與培養小學生愛學習會學習的習慣。
1、競賽激「趣」
盡管小學生好奇心強,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但是,從幼兒園上來,他們還不明白什麼是學習,並沒有什麼學習的概念,不知道到底該干什麼,不該干什麼。只有通過構建趣味課堂,才能讓小學生在興趣的帶動下,去慢慢地學習,進而在習慣的養成中去學習,怎麼樣學習語文以及其他學科。由此,教師在課堂教學前,要對教材內容作出適當的調整,在抓好小學生字詞句教學的同時,更要設計競賽環節,調動小學生積極好動與愛表現的天性,使得他們在教師控制的節奏下,通過比賽的方式去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是語文課文基礎知識的競賽。如讓學生們競賽一下,看誰先會讀或者會寫,甚至會背誦課文。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第一課《柳樹醒了》時,筆者就採用該方式,在學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生字詞的基礎上,進而分組開展寫字比賽,很多的生字詞在較短的時間內就解決了。二是語文常識的競賽。如學習一年級下冊《看電視》一課,能了解到京劇、電視劇與足球等一般性的知識,如二年級上冊《北京》一課,小學生可以了解關於首都的知識等。教師可以進一步立足課文,適當加強相關知識的拓展與教育,使小學生在廣泛參與的競賽中,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學習習慣的培養水到渠成,真正發揮語文學科的基礎性作用。
2、表演養「趣」
小學低年級語文趣味課堂的教學實踐,已經開展了多年,很多的教師也做了研究。其中通過表演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是明顯的,這也正是許多語文教師喜愛此法的原因之一。首先,培養良好的表演式學習習慣。幼兒園時期的蹦蹦跳跳唱唱等習慣,還在相對應的年齡段內慣性地持續著。抓住這一年齡段的特點,教師就要適當地利用與引導,讓學生在切身的體會中來實現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如在教授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六課《我選我》時,就採取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在角色表演中,獲得相關的知識,如掌握了相關的生字詞,會讀一些相關的句子等。採用這樣的形式,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並保持持續性。盡管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表現欲有可能會減弱,但是,會把學習的興趣用其他的形式比如表演繼續保持下來。其次,通過表演培養廣泛的興趣。語文作為基礎學科,其中所涉及的知識是方方面面的,盡管是非常基礎淺顯的,但是,很多的課文還是能夠提供廣闊的表演空間,吸引更多的學生廣泛參與,讓學生在切身的體驗中,埋下了興趣特長的種子。再次,表演培養語文素養。語文教學的直接成效之一,就是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素養。讓他們在朗誦或角色的表演中感知語言文字的魅力,讓他們學會用心感悟文學的美好,人生的深奧與激情,進而去進一步學習。特別是那些精詞妙句的學習,真正使學生幼小的心靈,受到了語言文字的哺育與滋養。第四,通過表演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白為學習能力。因為語文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其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日常的應用。在語文的教學中不乏教育學生如何自我規劃與設計生活、工作與學習的課文,如一年級下冊課文《司馬光》、二年級下冊課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等,教育學生如何面對生活中危機。教師一般都會抓住這樣的契機,讓學生通過表演的方式,
如有的同學扮演迷路者,有的扮演指路人,有的則扮演壞人,如此進而教育學生如何去規劃自己的生活與學習等,進而培養了學生的自為學習能力。教師通過調動小學趣味表演的方式去教學,一開始就培養了學生積極參與、勇於思考、敢於探索質疑的習慣,在這種寬松與輕松的心理氛圍中,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也喜歡了學習。
3、激勵固「趣」
對於知識的學習需要及時鞏固,同樣對於某種良好的習慣等,也是需要鞏固的。無論是採用競賽式還是表演式的教學方式,教師都要採用能夠調動激發學生學習與參與的積極性的手段,因而,課堂激勵要跟上。一方面可以及時地點評與總結,另外可以繼續創設與推進下一個高潮。如採用小組競賽,可以用獲得「五角星」的數量來評價小組參與的結果,也可以偶爾用實物,如在特定的節日前後,如在「六一」前,可以給學生糖果等,在清明節時可以獎勵學生雞蛋的形式等,這樣能用一種正面引導的方式,讓學生真正明白,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獲,不僅是知識的學習,還有做人道理的啟發。由此,則鞏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4、創作升「趣」
此處的創作並不是寫作文,但是,還是要讓學生練習原創性地寫,以及養成對那些美文的閱讀與摘抄的習慣。這是小學低年級學生最為原始的「創作」過程。根據筆者的經驗,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去寫,不要求寫長,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是兩句話。如在學習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六課《雷鋒叔叔,你在哪裡》一課時,可以讓學生模仿著寫幾句關於雷鋒叔叔的話,這樣不僅能深化小學生們對於雷鋒叔叔的感情,也能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之,教師要通過構建語文趣味課堂,真正讓小學低年級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進而發揮自己的能動性,讓學生自覺地自為地學習語文,為學習其他學科與人生的成長打下基礎。
4. 趣味識字教案《寶寶快起床》
《識字擂台賽》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背景: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外面的世界》
設計理念:
1、開發課外學習資源,從課內引向課外。利用無處不在,無
時不有的識字資源,擴大識字量,提高識字能力。
2、培養學生關心生活,觀察生活,認識生活的好習慣,同時,激發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
設計思路:
活動課採用識字擂台賽的形式,幫助學生鞏固、交流課外識字。教學過程設計三個環節:
一是小組識字競賽。這是活動的重點內容。學生分為六個學習小組,進行必答題和搶答題比賽,答對可獲一顆五角星。競賽內容有看電視識字、認錢幣識字和逛大街識字。
二是游戲——找朋友。這是活動的過渡環節。經過緊張激烈的小組識字競賽,通過游戲——找朋友讓學生適當放鬆。找朋友主要是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把詞卡和句子對應,明確識字的意義。
三是比比誰識的字多。這是活動的擴展延伸。課前要求學生
做課外識字卡片,課上先小組交流,然後選出識字多的同學在全
1
班交流。
一、激趣導入: 二、小組識字競賽: (一)看電視識字: 1、必答題
(1)、 新聞聯播(2)、早間新聞(3)、東方兒童(4)、天線寶寶(5)、 動畫城(6)、快樂點擊2、搶答題
(1)、藝術人生 (2)、小鬼當家 (3)、同一首歌 (4)、山東電視台(二)認錢幣識字
東方時空 實話實說 今日說法 西安新聞 陝西新聞
七色光
2
(二)、逛大街識字
1、必答題
(1)、西光小學電力醫院 (2)、黃河中學西京醫院 (3)、小天鵝藝術團 農業銀行 (4)、新城廣場官廳村 (5)西安音樂學院唐都醫院 (6)工商銀行 草灘村
2、搶答題
3
4
三、游戲——找朋友
唐都醫院 新華書店
焦點訪談 第一福利區1、媽媽在( )上班。
2、爸爸帶我到()去買書。3、我家住在電廠( )東三樓。
4、爺爺最喜歡看的電視節目是( )。
出示上面,詞卡和句子,發給學生,在找朋友的音樂聲中玩游戲,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把詞卡和句子對應,明確識字的意義。
四、比比誰識的字多:
1、拿出自製課外識字卡,組內交流。
( 課前布置課外識字,並要求學生從沒用的報紙、廣告、說明書和包裝盒上剪下自己新認識的字,貼在16大的硬紙板上自
5. 小學五年級第五單元綜合實踐活動有趣的漢字內容
這個星期,老師帶領著我們去「遨遊漢字王國」,使我感受了漢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了悠久的漢字文化,猶如品嘗了一頓豐美的漢字大餐,我為收獲著無數珍寶而欣喜若狂。
通過遨遊漢字王國,我知道漢字是倉頡發現的,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字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繁到簡。知道了我們不能讀錯字,寫錯字,這樣會鬧出很多笑話和不良後果的!就像《一點值萬金》一文。這篇文章寫了烏魯木齊某掛面廠在生產掛面時,錯把「烏魯木齊」寫成了「鳥魯木齊」,就是這一點這差,使18萬元的產品付之東流,成了一堆廢品,要是檢查人員和掛面廠再細心一點的話,或許後果就不會那麼慘重了。這也提醒我們今後在學習中,要非常細心,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將同音字、形近字混餚,每次做好作業都要仔細檢查一遍,確保萬無一失。如果世界上每個人每次落筆都三思而後行,世上還會有錯別字嗎?祖國的文字將永遠是純潔的!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我愛你,中國的漢字》這一篇課文。通過認真學習,我知道了漢字其實不是一個個僵硬的小符號,而是一群帶著深厚感情的可愛小精靈。比如,文中說到的「太陽」、「月亮」、「輕」、「重」、「笑」、「哭」、「冷霜」、「深幽」這些詞語和字不同的風韻。是啊,如果寫下「火」這個字,你便會感到熱和力,好像熊熊大火在你身邊燃燒,熱血像火一樣在沸騰全身頓時就充滿了活力!如果一看到「綠」這個字,你就會相象得到一片片枝葉茂盛的大樹就在你身旁,各種東西都生機勃勃,充滿了希望,充滿了力量,好像春天那明媚的陽光普照著大地一樣……
漢字王國不僅使我和漢字成了好朋友,還讓我學會了猜字謎、編字謎,激起了我對漢字的無限興趣!
漢字,我愛你!你永遠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6. 急求字體設計課教案
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變體美術字生動和趣味性強,裝飾效果好
2.學生情況分析:在教學中應從身邊的例子出發講述方法,培養學生的再造想像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學習字體變化及版面設計,提高學生處理信息資源、獨立思考、抓住關鍵、創造性表達的能力,學以致用。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美術、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了解變體美術字的類型和特點,學習變體美術字的書寫方法及筆畫變化。
教學方法:討論法、比較法、演示法、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媒體運用
設計意圖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三、教師示範
四、小組競賽
五、作業展示
對比黑宋體和變體美術字特點:
黑宋體:庄嚴嚴肅
變體:活潑多變
變體美術字的特點:
1、字體變化
2、連接變化
3、立體化
4、形象化
5、筆畫變化
提問:書寫變化美術字要求:易認(副筆變化)
總結變體美術字的特點
學生試分類
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展示
多媒體運用
課件運用
激發起學生對學習變體美術字的興趣。
學生通過觀察總結出變體美術字的變化特點
小組合作更好的將課堂內容運用到實踐中。
通過扎實的美術字學習為板報設計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