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混合式學習的課程設計理論
① 什麼是混合式學習設計與實施
混合式教學是一個特抄定的概念,它整合了傳統與現代、課內與課外的教學方式,以及融合了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例如,翻轉課堂是一種混合式教學。又如,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等策略進行整合而設計的教學模式,也是混合教學。
② 如何描述混合式學習
一、混合式學習簡介:
1、混合式學習(B-learning)是在"適當的"時間,通過應用"適當的"學習技術與"適當的"學習風格相契合,對"適當的"學習者傳遞"適當的"能力,從而取得最優化的學習效果的學習方式。(以上解釋由Singh & Reed 提出。)
2、"所謂混合式學習就是要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網路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也就是說,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
3、國際教育技術界的共識是,只有將這傳統學習與網路化學習結合起來,使二者優勢互補,才能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二、混合式學習內容
1、學習理論的混合:混合式學習的學習策略需要多種學習理論的指導,以適應不同的學習者,不同類型的學習目標,不同學習環境和不同學習資源的要求。包括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教育傳播理論、活動理論、虛實交融理論、情境認知理論等。倡導以學習者為中心,主動探索式的學習。
2、學習資源的混合:精心開發的在線課程、生動趣味的講師面授、同事的經驗分享、全面的資料積累等,把資源盡可能多的整合到一個平台上,建立"一站式"的學習,形成強大的企業知識管理中心,實現隱性知識顯性化、顯性知識體系化、體系知識數字化、數字知識內在化。
3、學習環境的混合:我隨時准備學習,但我不想總是被教導(溫斯頓·丘吉爾)。一個理想的混合式學習模式綜合了多種功能,能夠使學習者參與多個正式、非正式學習活動。它是建立在完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環境中,從信息到教學內容,從技能評估到支持工具,從訓練到協作環境,一切圍繞學員展開。
4、學習方式的混合:充分利用網路的力量,將網路學習與課堂面授有機結合。有實時與非實時、同步與非同步的教師講授,可進行討論學習、協作學習,基於"合作"理念的小組學習,還有傳統和圍繞網路開展的自主學習。將正式培訓與非正式學習無縫對接,讓企業學習渾然一體。
三、混合方法
當然,混合式學習的重點不在於混合哪些事物,而在於如何混合,其目的在於達到最優的學習效果和經濟效益。
1、關注系統性:不是傳統課堂學習與在線學習的簡單混合,而是對兩種學習形式中的各種學習要素進行有機融合,並運用各種教學理論,協調各個要素,充分發揮混合式學習的優勢,實現教學最優化。
2、重在平衡與適度:不能為混合而混合,毫無根據的濫用、誤用混合式學習。應該著眼於企業學習的實際情況,既不過多依賴於在線學習造成系統性不足,也不能單純依靠傳統教學。
3、具備操作性:要綜合考慮各種軟硬體因素,著眼於企業發展和員工職業發展規劃的實際情況,並在實踐過程中逐步完善,建立起能為企業所用,為員工所用的混合式學習。
③ 混合式學習教學設計的原則有哪些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亦應該於一定的教學原則規范之下,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知識水平,充分體現自己的主導作用,選擇新穎的角度,採用適當的教法,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分析鑒賞能力。
④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設計混合式學習》課程doc
從混合學習理念的角度出發,闡述了混合學習的基本要素,提出採用混合式學習模式學習《flash動畫製作與設計》課程內容,並進行學習研究,搭建混合式學習的課程平台,將它在教學上進行了應用,學生的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和獨立學習的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
⑤ 如何進行混合式學習項目設計
隨著培訓行復業發展日趨製成熟,混合式培訓這一新的理念,被視為提升培訓效率和價值的有力措施。傳統的機械式的線上+線下混合培訓在實際應用中常常出現有課程無項目、有內容無跟進、有過程無結果等尷尬局面,無法滿足企業以績效為導向的培訓要求。混合式培訓的「混合性」源於學習主題下的多學習目標。多學習目標所形成的多學習性質內容決定了不同的學習策略(包含學習方法)的組合,這體現了混合式學習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