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對課程教學實施的評價主要包括

對課程教學實施的評價主要包括

發布時間: 2021-02-20 09:43:09

❶ 如何實施課堂教學評價

(1)多元互動評價

①自主評價。課堂教學評價的主體是教師,課堂教學完成之後主要由執教者依據課程標准和評價量標對自己的教學狀況進行自評,對自己所認為的有效行為進行描述,把自己在課前的教材認識、教學准備、教學設計、教學完成情況以及自己對課堂中的得失利弊作一個介紹。評價自己課堂教學之中的成功之處、創新之處、不足之處。

這樣的評課方式能打破以往的評課方式,改變上課與評課相脫離的現象,避免評課的片面性和主觀性。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能更好地促進教學的主動性,促進教師之間的業務交流,促進學校教研風氣的形成。

②主體評價。主體評價通常由校長、教研員、同學科教師以及學生家長等方面的人員作為評價的主體,在聽課後對執教者所進行的評價。聽課後這些方面的人員根據自己對課堂的認識,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滿意度而作出的評價意見。執教者作為被評價的客體,應根據自己對《課程標准》和評價量標的理解程度去聽取評價意見,篩選有利於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信息。

③互動評價。把自評和他評相結合,讓執教者和聽課者雙方針對課堂教學充分發表意見。這種評課形式應建立在上課者和聽課者對課堂教學評價標准都有所了解的基礎之上。上課者依據評價量標評自己的教學,聽課者依據評價量標評價其教學,主客互動,調動雙方的主動性、積極性。需要時,還可以採用辯論的形式。

由聽課者對上課者針對本節課的內容、授課情況、學生學習方面以及教師素質方面提出問題,由上課者作出陳述。這樣的評課,既可以發揮上課教師的主動性,體現教學評價的個性,又能發揮集體智慧,體現出評價的共性。

(2)分層課堂教學評價

①隨堂聽課評價。從數量上看,聽課評課活動大量在隨堂教學的環境中發生。這種形式的語文教學,給予老師的教學評價應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進行。

與精心准備、反復試講的課相比,對這些數量眾多的課堂教學,重在關注教師的素質提高,關注教師的教學理念的閃光點,關注學生的發展和進步。如果按評課量標的要求面面俱到,這種評價是收效甚微的。

②專題研究課評價。在學校大興教學研究之風的今天,許多學校經常開展專題研究課的活動。對這樣的教學評價;要在(評價標准)的指導下,緊緊地圍繞研究課的主題來評價,突出一個「研」字。把課堂教學評價的要點與研究課的要點結合起來,使研究課的研究主題深入人心。

③公開示範課評價。為培養骨幹教師、輔導年輕教師而舉行的公開課、示範課,往往由有經驗的教師或語文學科教學中有影響的教師承擔。

對這樣的課進行評價,側重在評價量標的達成度和教學風格方面。突出「示範性」,倡導學習者學其方法、學其風格。評價可以把上課者在教學中體現出來的獨由見解、擅長之處作出比較鮮明、突出的分析和概括,並加以提煉和升華,讓評價起到示範作用。

④優質競賽課評價。為發現和培養教學新人,建立骨幹教師隊伍而舉行的教學競賽、優質課評選等活動,發掘和培養一大批優秀教師。

對這樣的課進行評價,應突出甑別和選拔的功能,採用統一標准,從嚴要求。在分析對比中選優,在選優中總結教學經驗,將評優與推廣先進的教學經驗結合起來。

❷ 什麼是課程與教學評價的主要功能

什麼是課程與教學評價的主要功能
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並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教學評價是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價值的過程。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管理諸因素的評價,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教學評價的兩個核心環節:對教師教學工作(教學設計、組織、實施等)的評價——教師教學評估(課堂、課外)、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即考試與測驗。評價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教學評價的作用
1、診斷作用
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可以了解教學各方面的情況,從而判斷它的質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全面客觀的評價工作不僅能估計學生的成績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教學目標,而且能解釋成績不良的原因,並找出主要原因。可見教學評價如同身體檢查,是對教學進行一次嚴謹的科學的診斷。
2、激勵作用
評價對教師和學生具有監督和強化作用。通過評價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經驗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內,經常進行記錄成績的測驗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很大的激發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動課堂學習。
3、調節作用
評價發出的信息可以使師生知道自己的教和學的情況,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反饋信息修訂計劃,調整教學的行為,從而有效的工作以達到所規定的目標,這就是評價所發揮的調節作用。
4、教學作用
評價本身也是種教學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知識、技能將獲得長進,智力和品德也有進展。
教學評價的方法
測驗、徵答、觀察提問、作業檢查、聽課和評課等。
教學評價的要求
1、明確多次評價的目的和評價對象,以解決評價的方向性問題。
2、明確每次評價的內容,評價的具體目標。
3、明確為評價而准備的條件。
4、對評價資料進行客觀、科學的判斷。

❸ 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量表評價法、隨堂聽課評價法。
拓展資料:
一、量表評價法
量表評價法是傳統課堂教學評價中最常採用的方法,它是事先確定好需要進行評價的指標,並給出評價的等級,在評價過程中,評價者對照課堂教學的實際狀況,逐項給出相應的等級評定。
二、隨堂聽課評價法
隨堂聽課評價法是評價者通過對被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的直接觀察,獲取有關該教師的教學行為、過程、特點以及所展現出來的教學能力等第一手信息,從而能夠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的評價,並相應地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以此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拓展資料:
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並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是對教學活動現實的或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是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價值的過程。
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管理諸因素的評價,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 教學評價的兩個核心環節:對教師教學工作(教學設計、組織、實施等)的評價——教師教學評估(課堂、課外)、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即考試與測驗。 評價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教學評價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按照科學的標准,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測量,並給予價值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是對教學工作質量所作的測量、分析和評定。它包括: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和進行課程評價。
診斷作用
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可以了解教學各方面的情況,從而判斷它的質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全面客觀的評價工作不僅能估計學生的成績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教學目標,而且能解釋成績不良的原因,並找出主要原因。可見教學評價如同身體檢查,是對教學進行一次嚴謹的科學的診斷。
激勵作用
評價對教師和學生具有監督和強化作用。通過評價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經驗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內,經常進行記錄成績的測驗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很大的激發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動課堂學習。
調節作用
評價發出的信息可以使師生知道自己的教和學的情況,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反饋信息修訂計劃,調整教學的行為,從而有效的工作以達到所規定的目標,這就是評價所發揮的調節作用。
教學作用
評價本身也是種教學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知識、技能將獲得長進,智力和品德也有進展。
教學評價的方法:測驗、徵答、觀察提問、作業檢查、聽課和評課等。

❹ 課程實施模式的一、針對教學任務的評價

好的課堂要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要明確地提出學習任務,也即內學習容目標,要讓學生明白這堂課要學什麼,達到什麼樣的要求與目的。任何漫無目的的事都不會激起人們的興趣,更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學習又何嘗不是呢?評價過程中要根據學習任務及目標提出的明確與否,恰當與否,有針對性與否以及學生完成情況和效果的好差給予適當評價,也可分出等級。

❺ 課程實施評價機制包括那些內容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主要目標是實現課程結構、功能、內容的變革,教師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變革,學生的學習方法的變革與評價機制考試制度的變革。做為實施課改的主要負責人及課改理論的熱心研究者,我對評價機制的革新更有切身的體會。我認為如果用那些舊的、過時的方法去評價一個教師的課堂教學,勢必影響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那麼,我們就該用一種全新的、系統的評價機制以適應課程改革的巨大潮流。從總體上說,就是要由原來的主要針對教師的「教」切換到現在的主要針對學生的「學」,具體情況如下:
一、針對教學任務的評價
好的課堂要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要明確地提出學習任務,也即學習目標,要讓學生明白這堂課要學什麼,達到什麼樣的要求與目的。任何漫無目的的事都不會激起人們的興趣,更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學習又何嘗不是呢?評價過程中要根據學習任務及目標提出的明確與否,恰當與否,有針對性與否以及學生完成情況和效果的好差給予適當評價,也可分出等級。
二、針對教學過程的評價
教學過程既要看教師如何發揮其主導作用,又要看學生主體作用的表現情況,既要注意教師課堂及授課內容的組織設計和表達,又要注意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參與活動和消化。同時,還得注意教學過程中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各種能力的培養,教師引導與學生活動的時間比例以及學生自主學習的體現等方面。這就突破了過去那種只重視教師講的怎麼樣,教學環節完成的如何的傳統模式。在評價過程中,要針對師生雙邊互動情況,給予適當的評價和合理的分類。
三、針對課堂教學的安排情況
教師在對課堂教學的組織安排中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學任務的完成密度,而是要有張有弛的留給學生充分思考、討論、提問及放鬆休息的時間,堅決不拖堂。這一方面要充分照顧學生的年齡特徵,切不可使在學生疲勞的狀態下學習。所以,在評價時應視具體情況分析,不可盲目與單一。
四、針對個別差異的關注程度
班級授課的最大問題是只適合對中等生的教學,這就造成優等生「吃不飽」,差等生「吃不了」的現象,尤其是人數比較多的班級。因此,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差異性,課堂上應當關注不同學生的基礎、興趣、性格等,真正讓兩頭學生都感覺到這節課對他有幫助,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分層優化,分類要求及指導。評價時要注意這一方面是否到位。
五、針對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情況
在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要求教師不但能設疑和解疑,而且能啟疑和導疑,把過去的「教知識」轉為「教方法」。這就要求學生能找到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的方法學生提出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他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評課時,應注意學生能不能提出一些有代表性、適當性和實用性的問題,能不能通過探究合作等方式科學、通俗、實質性地解決問題。即使提出些一時不好解決的問題,也應予以肯定,不可因提出的問題太難太偏而給予不適當的評價。
六、針對課堂氛圍的評價
適當使用各種教學設備,能利用先進的電教媒體輔助教學,師生相互尊重、和諧,創設平等寬松的教學環境。學生講錯了沒人笑話,操作不規范會得到幫助,和別人甚至老師的意見不一致不會受歧視和批評。這樣的課堂氛圍對教學十分有利,也是本次課改的重要體現形式。在評價中應予以關心重視,視情況做出相應的判斷。
七、針對教學效果的評價
關於教學效果,我認為應歸結為將課本知識、教師本身的知識及師生互動所產生的知識融為一體。另外,從學生的認可程度也能從另一側面反映出課堂效果的優劣。鼓勵學生敢平等的、實事求是的評價教師,津津有味的評說自己所學的課,體現民主意識。評課時除了要對常規的知識掌握程度、能力培養程度、學生中學會的比率等做出評價外,應多接觸學生,從學生中得到公正的結果。
當然,傳統的評價方式中也有許多內容至今仍有可取之處,改革並不等於對原來的全盤否定,我只是覺得評價的著眼點應轉向學生。以上幾點拙見倘若能與傳統的評價方式有機結合,大家在操作中再揚長避短,一定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歡迎提出指導性意見。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