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考點
Ⅰ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有沒有涉及水粉畫教學
有的呀
Ⅱ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教學應該怎樣實施
新課改給高中的美術教學帶來了生機,豐富了高中的教學內容,算是實現了素質教育。《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的頒布與實驗給高中美術課程帶來了新的變化。
Ⅲ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解讀的內容簡介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實驗)解讀》內容包括:我國歷次普通高中美術課版程設置權的情況如何?對我們目前的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有何借鑒意義、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美術課程改革對我們有哪些啟示、我國高中美術課程的現狀如何、中學生的心理對美術課程的設置有何影響、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高中學生有什麼樣的美術知識和能力、普通高中美術課程與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說普通高中美術課程還屬於基礎教育的范疇……
Ⅳ 高中美術教師資格證有考的嗎
《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標
1.美術學科的知識與能力。掌握美術學科的基礎知識、美術創作和鑒賞的基本方法,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有效地加以運用;掌握美術學科教學的理論和方法,了解高中美術課程的性質和基本理念,運用《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實驗)》指導教學。
2.美術教學設計能力。了解教學設計方法,規范地撰寫教案,准確地設定和表述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合理地選擇和運用教學資源,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恰當地選擇教學策略、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3.美術教學實施能力。掌握高中美術教學的組織形式及基本步驟,恰當地運用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准確地表述和呈現教學內容,有效地引導和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並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美術教學。
4.美術教學評價能力。了解美術教學評價的基本類型和具體方法,合理運用多種評價方式,通過教學評價改進教學和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
(一)學科知識
1.了解中外美術發展的基本脈絡、重要的美術人物、美術風格與流派及美術現象,知道美術的基本理論。
——了解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美術門類的主要成就。如:陶瓷藝術、青銅藝術、雕塑藝術、繪畫藝術、工藝美術、書法篆刻、民間美術、建築藝術等。
——了解西方從原始藝術到當代藝術的發展。如:洞穴壁畫、文藝復興時期美術、巴洛克和羅可可藝術、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派、後印象派、現實主義、現代主義等;各時期的建築藝術以及現代設計藝術。
——知道美術的概念、性質和價值等基本理論。如:造型元素與形式原理、美術創作思想、美術的社會價值等。
2.知道美術主要類別和技法理論,了解美術創作和美術鑒賞的基本過程與方法,並具有一定的創作能力和鑒賞能力。
——了解美術的主要分類方法及其結果。
——知道相關技法理論。如:色彩、解剖、透視、材料等知識。
——了解美術創作(含設計)的基本過程和方法。
——掌握欣賞美術作品的方法。
3.掌握《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實驗)》的主要精神和內容。
——了解高中美術課程的性質、理念和價值;
——熟悉高中美術課程的模塊和學時,理解課程標准所規定的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及要求,運用課程標准指導教學。
——知道《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實驗)》有關教學、評價、教材編寫、課程資源利用與開發等方面的建議。
4.了解美術學科教學的基本理論,並用以指導美術教學活動。
——理解美術課程的價值與目標。
——了解美術課程與教材的意義、結構和編寫方法。
——知道高中學生的身心特徵與美術能力發展的規律。
——了解合格美術教師的素質與能力的要求。
——熟悉美術課程資源利用與開發的方法,掌握現代教育技術。
——掌握基本的美術教學設計、實施與評價的方法。
(二)教學設計
1. 恰當地設定並清晰地表述教學目標。
2. 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並採取恰當的教學策略以突出重點和解決難點。
3. 根據美術教材的內容合理地組織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及環節。
4. 選擇適當的教學策略、方法和手段,有效地開展教與學的活動。
5. 合理選擇多種美術教學資源,尤其是當地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使教學更有效。
(三)教學實施
1.運用有效的教學組織形式、恰當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開展高中美術教學。
2.創設情境,促進學生對美術的感悟和體驗,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或大膽創作。
3.准確、清晰地表述美術教學內容,闡釋美術概念,演示美術原理和技法。
4.有效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與能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與探究性學習。
5.合理整合多種教學資源,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美術教學。
(四)教學評價
1.運用現代教學評價理論對學生美術學習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全面考察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狀況。
2.理解教學評價的導向、診斷、反饋、激勵等功能,了解診斷性、過程性、終結性等評價類型和定性、定量等評價方式,並在美術教學中綜合運用,促進學生的發展。
3.能夠全面、客觀地對教學進行反思和評價,提出改進的思路和措施。
Ⅳ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解讀的目錄
第一篇 背景 性質 價值 理念
1.我國歷次普通高中美術課程設置的情況如何?對我們目前的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有何借鑒意義?
2.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美術課程改革對我們有哪些啟示?
3.我國高中美術課程的現狀如何?
4.中學生的心理對美術課程的設置有何影響?
5.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高中學生有什麼樣的美術知識和能力?
6.普通高中美術課程與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有什麼區別?
7.為什麼說普通高中美術課程還屬於基礎教育的范疇?
8.為什麼說普通高中美術課程具有人文學科的性質?
9.普通高中美術課程具有哪些價值?
10.普通高中美術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什麼?
11.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為什麼要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
12.為什麼要同時提出培養民族審美意識與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13.普通高中美術課程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有什麼特點?
14.為什麼特別強調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
15.普通高中為什麼仍要強調採取質性評價的方式?
16.普通高中美術課程設置了哪些內容系列?系列與模塊是什麼樣的關系?
17.模塊的內涵是什麼?
18.如何實施學分管理?
19.如何指導學生選課?
20.如何體現課程標準的普適性?
第二篇 課程目標成就標准
21.高中美術課程標准中課程目標的描述涉及了哪幾個維度?
22.在目標的設定和表述方面,《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實驗)》與《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准(實驗稿)》相比有哪些變化?
23.「美術鑒賞」內容系列的學習應達成什麼成就標准?
24.「繪畫·雕刻」內容系列的學習應達成什麼成就標准?
25.「設計·工藝」內容系列的學習應達成什麼成就標准?
26.「書法·篆刻」內容系列的學習應達成什麼成就標准?
27.「現代媒體藝術」內容系列的學習應達成什麼成就標准?
第三篇 學習內容學習活動
28.高中美術課程標準的內容標準是如何表述的?
29.美術鑒賞的涵義是什麼?在高中開設美術鑒賞內容系列的意義何在?
30.美術鑒賞包括哪兩個部分?相互構成了什麼關系?
31.選擇欣賞作品時應該注意什麼?
32.美術鑒賞有哪些基本方法?
33.為什麼要強調聯系文化情境認識美術作品的意義、形式和風格特徵?
34.為什麼要強調用多種方式表達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35.美術鑒賞學習活動可以利用的方法和資源?
36.繪畫與雕塑的涵義是什麼?在高中開設繪畫、雕塑內容系列的意義何在?
37.「繪畫·雕塑」系列的學習活動中為什麼仍要注意鑒賞活動?應如何選擇作品、如何進行鑒賞活動?
38.繪畫學習活動要引導學生關注哪些方面的問題?
39.雕塑學習活動要引導學生關注哪些方面的問題?
40.什麼是綜合材料?為何要進行綜合材料的創作實踐?
41.如何引導學生採用一定方式評價自己和他人的繪畫、雕塑作品?
42.設計與工藝的涵義是什麼?在普通高中開設「設計·工藝」內容系列的意義何在?
43.在「設計·工藝」系列的學習活動中為什麼仍要注意鑒賞活動?應該如何選擇作品?如何進行鑒賞活動?
44.設計學習活動要引導學生關注哪些方面的問題?
45.工藝學習活動要引導學生關注哪些方面的問題?
46.如何引導學生採用一定方式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設計作品或工藝作品?
47.書法與篆刻的涵義是什麼?在高中開設「書法·篆刻」內容系列的意義何在?
48.「書法·篆刻」系列的學習活動中為什麼仍要注意鑒賞活動?
49.應該如何選擇供欣賞的書法作品?
50.如何進行書法鑒賞活動?
51.應該如何選擇優秀的篆刻作品呢?
52.如何進行篆刻鑒賞活動?
53.書法學習活動要引導學生關注哪些方面的問題?
54.篆刻學習活動要引導學生關注哪些方面的問題?
55.如何引導學生採用一定方式評價自己和他人的書法作品或篆刻作品?
56.什麼是現代媒體藝術?
57.在高中開設「現代媒體藝術」內容系列的意義何在?
58.在「現代媒體藝術」系列的學習活動中為什麼仍要注意鑒賞活動?應該如何選擇鑒賞的作品?
59.應該如何開展現代媒體藝術的鑒賞活動?
60.攝影也能算是「現代媒體藝術」嗎?
61.如何引導學生評價自己和他人的現代媒體藝術學習活動?
第四篇 教學評價教科書編寫課程資源
62.高中美術教學與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學有何異同?
63.教學活動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
64.如何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藝術觀念?
65.如何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合作、交流的能力?
66.如何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探究、發現和創新能力?
67.高中美術教學有哪些常用的教學方法?
68.教師在教學時應如何辯證地看待教科書及其使用?
69.什麼是具有開放性的、能促進學生發展和改進教師教學的以及推進美術課程不斷發展的評價指標?
70.世界課程評價是怎樣發展與變化的?
71.高中美術課程可以有哪些評價類型?
72.高中美術課程可以採取哪些評價方式?
73.為什麼要提倡多主體評價?
74.什麼是表現性評價?如何在高中學生美術活動中實施表現性評價?
75.什麼是「質性評價」?質性評價有哪些方式?
76.如何制定美術作業的評價標准?
77.如何引導學生評價自己和他人的美術作業?
78.如何評價學生在具體的模塊學習中的達成標准?
79.教師應如何反思、評價和改進自己的教學?
80.教師應如何使用教科書?
81.如何處理教科書與課程標準的關系?
82.在選修環境下,應該如何編制高中美術教科書?
83.高中美術教科書與一般的美術技法指導書籍有什麼區別?
84.高中美術教科書主要有哪些呈現方式?
85.高中美術教科書的主體內容一般包括什麼?
86.國外高中美術教科書是什麼狀況?「
87.高中美術教科書的編寫應注意哪些問題?
88.高中美術課程資源包括哪些類型?
89.高中必備的美術教學設施、設備與器材主要有哪些?
90.學校圖書館必備的美術課程資源主要有哪些?
91.如何積極開發高中美術信息化課程資源?如何應用計算機技術和國際互聯網開展美術教學?
92.在選修環境下,如何合理調配,共享教師資源?
93.如何充分利用校外的其他美術課程資源?
94.如何在教學中充分運用自然環境資源以及校園和社會生活中的資源進行美術教學?
95.高中美術教師應如何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
第五篇 問題討論前景展望
96.這次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改革爭論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97.新的課程標准還存在哪些局限和不足?
98.未來的普通高中美術課程將如何發展?
附錄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實驗)
後記
Ⅵ 廣大網友有高中的美術萬能模板:教師資格證《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材料分析題嗎
一、考試目標
1.美術學科的知識與能力。掌握美術學科的基礎知識、美術創作和鑒賞的基本方法,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有效地加以運用;掌握美術學科教學的理論和方法,了解高中美術課程的性質和基本理念,運用《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實驗)》指導教學。
2.美術教學設計能力。了解教學設計方法,規范地撰寫教案,准確地設定和表述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合理地選擇和運用教學資源,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恰當地選擇教學策略、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3.美術教學實施能力。掌握高中美術教學的組織形式及基本步驟,恰當地運用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准確地表述和呈現教學內容,有效地引導和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並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美術教學。
4.美術教學評價能力。了解美術教學評價的基本類型和具體方法,合理運用多種評價方式,通過教學評價改進教學和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
(一)學科知識
1.了解中外美術發展的基本脈絡、重要的美術人物、美術風格與流派及美術現象,知道美術的基本理論。
——了解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美術門類的主要成就。如:陶瓷藝術、青銅藝術、雕塑藝術、繪畫藝術、工藝美術、書法篆刻、民間美術、建築藝術等。
——了解西方從原始藝術到當代藝術的發展。如:洞穴壁畫、文藝復興時期美術、巴洛克和羅可可藝術、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派、後印象派、現實主義、現代主義等;各時期的建築藝術以及現代設計藝術。
——知道美術的概念、性質和價值等基本理論。如:造型元素與形式原理、美術創作思想、美術的社會價值等。
2.知道美術主要類別和技法理論,了解美術創作和美術鑒賞的基本過程與方法,並具有一定的創作能力和鑒賞能力。
——了解美術的主要分類方法及其結果。
——知道相關技法理論。如:色彩、解剖、透視、材料等知識。
——了解美術創作(含設計)的基本過程和方法。
——掌握欣賞美術作品的方法。
3.掌握《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實驗)》的主要精神和內容。
——了解高中美術課程的性質、理念和價值;
——熟悉高中美術課程的模塊和學時,理解課程標准所規定的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及要求,運用課程標准指導教學。
——知道《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實驗)》有關教學、評價、教材編寫、課程資源利用與開發等方面的建議。
4.了解美術學科教學的基本理論,並用以指導美術教學活動。
——理解美術課程的價值與目標。
——了解美術課程與教材的意義、結構和編寫方法。
——知道高中學生的身心特徵與美術能力發展的規律。
——了解合格美術教師的素質與能力的要求。
——熟悉美術課程資源利用與開發的方法,掌握現代教育技術。
——掌握基本的美術教學設計、實施與評價的方法。
(二)教學設計
1. 恰當地設定並清晰地表述教學目標。
2. 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並採取恰當的教學策略以突出重點和解決難點。
3. 根據美術教材的內容合理地組織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及環節。
4. 選擇適當的教學策略、方法和手段,有效地開展教與學的活動。
5. 合理選擇多種美術教學資源,尤其是當地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使教學更有效。
(三)教學實施
1.運用有效的教學組織形式、恰當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開展高中美術教學。
2.創設情境,促進學生對美術的感悟和體驗,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或大膽創作。
3.准確、清晰地表述美術教學內容,闡釋美術概念,演示美術原理和技法。
4.有效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與能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與探究性學習。
5.合理整合多種教學資源,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美術教學。
(四)教學評價
1.運用現代教學評價理論對學生美術學習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全面考察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狀況。
2.理解教學評價的導向、診斷、反饋、激勵等功能,了解診斷性、過程性、終結性等評價類型和定性、定量等評價方式,並在美術教學中綜合運用,促進學生的發展。
3.能夠全面、客觀地對教學進行反思和評價,提出改進的思路和措施。
三、試卷結構
(1)你認為這一教學目標的設定存在什麼問題?
(2)請寫出你的改進建議。
4.教學設計題
提供教材頁面圖片,或者文字資料。要求:
(1)寫出一篇要素完整的教學簡案。
(2)要明確本課的學習領域,恰當設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
(3)合理地設計學習活動和作業要求。
(4)設計至少三個課堂提問。
(5)對整個教案或部分環節作出設計說明。
Ⅶ 高中美術課程五個系列,九個模塊是什麼
只有五個模塊為美術鑒賞、繪畫·雕塑、設計·工藝、書法·篆刻、現代媒體藝術;沒有九個模塊。
由於興趣、愛好和發展需求的不同,高中學生需要發展不同的美術能力。為了滿足學生多方面發展的需求,普通高中美術課程設置了以下五個學習模塊,供學生自主選擇:美術鑒賞、繪畫·雕塑、設計·工藝、書法·篆刻、現代媒體藝術。
選擇一個模塊,修習18學時可獲得1個學分,每個學生必須修習美術課程54學時,以獲得規定的3個基本學分。對每一課程模塊或者模塊中的具體學習內容,原則上以修習1個學分作為繼續選修和轉換學習內容的基本單位。
(7)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考點擴展閱讀:
高中美術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規定:
1、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既能為學生提供不同的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培育學生終身愛好美術的情感,發展美術方面的能力,也能為他們未來從事美術職業或其他職業拓展發展空間。
2、普通高中美術課程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增設反映美術學科發展成果的現代設計、現代媒體藝術等內容。
3、注重對美術語言以及美術的發展規律等基礎性內容的學習;充分利用和開發校內外美術課程資源,增加課程的多樣化,實行學分制,鼓勵學生自主選擇,為個性發展拓展空間,滿足學生多樣發展的需求。
Ⅷ 教師資格證考試高中《美術》考什麼
全國統考,高中教師資格證考試《美術》考試內容:(一)學科知識
1.了解中外美術發展的基本脈絡、重要的美術人物、美術風格與流派及美術現象,知道美術的基本理論。
——了解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美術門類的主要成就。如:陶瓷藝術、青銅藝術、雕塑藝術、繪畫藝術、工藝美術、書法篆刻、民間美術、建築藝術等。
——了解西方從原始藝術到當代藝術的發展。如:洞穴壁畫、文藝復興時期美術、巴洛克和羅可可藝術、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派、後印象派、現實主義、現代主義等;各時期的建築藝術以及現代設計藝術。
——知道美術的概念、性質和價值等基本理論。如:造型元素與形式原理、美術創作思想、美術的社會價值等。
2.知道美術主要類別和技法理論,了解美術創作和美術鑒賞的基本過程與方法,並具有一定的創作能力和鑒賞能力。
——了解美術的主要分類方法及其結果。
——知道相關技法理論。如:色彩、解剖、透視、材料等知識。
——了解美術創作(含設計)的基本過程和方法。
——掌握欣賞美術作品的方法。
3.掌握《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實驗)》的主要精神和內容。
——了解高中美術課程的性質、理念和價值;
——熟悉高中美術課程的模塊和學時,理解課程標准所規定的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及要求,運用課程標准指導教學。
——知道《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實驗)》有關教學、評價、教材編寫、課程資源利用與開發等方面的建議。
4.了解美術學科教學的基本理論,並用以指導美術教學活動。
——理解美術課程的價值與目標。
——了解美術課程與教材的意義、結構和編寫方法。
——知道高中學生的身心特徵與美術能力發展的規律。
——了解合格美術教師的素質與能力的要求。
——熟悉美術課程資源利用與開發的方法,掌握現代教育技術。
——掌握基本的美術教學設計、實施與評價的方法。
(二)教學設計
1.恰當地設定並清晰地表述教學目標。
2.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並採取恰當的教學策略以突出重點和解決難點。
3.根據美術教材的內容合理地組織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及環節。
4.選擇適當的教學策略、方法和手段,有效地開展教與學的活動。
5.合理選擇多種美術教學資源,尤其是當地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使教學更有效。
(三)教學實施
1.運用有效的教學組織形式、恰當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開展高中美術教學。
2.創設情境,促進學生對美術的感悟和體驗,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或大膽創作。
3.准確、清晰地表述美術教學內容,闡釋美術概念,演示美術原理和技法。
4.有效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與能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與探究性學習。
5.合理整合多種教學資源,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美術教學。
(四)教學評價
1.運用現代教學評價理論對學生美術學習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全面考察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狀況。
2.理解教學評價的導向、診斷、反饋、激勵等功能,了解診斷性、過程性、終結性等評價類型和定性、定量等評價方式,並在美術教學中綜合運用,促進學生的發展。
3.能夠全面、客觀地對教學進行反思和評價,提出改進的思路和措施。
Ⅸ 高中美術課程設置了五個學習模塊是什麼
由於興趣、愛好和發展需求的不同,高中學生需要發展不同的美術能力內。為了滿足學生多方容面發展的需求,普通高中美術課程設置了以下五個學習模塊,供學生自主選擇:
A.美術鑒賞
B.繪畫·雕塑
C.設計·工藝
D.書法·篆刻
E.現代媒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