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課程教學設計
1. 中班科學家鄉的陶瓷教案
設計意圖:幼兒對家鄉的揚子鱷,銀杏都了解!那我想讓幼兒對家鄉的特產——吊瓜及吊瓜子也要有一定的了解。首先知道吊瓜長在什麼地方,初步了解吊瓜怎麼播種及收獲,知道吊瓜子從哪裡來並經過一定的加工才能吃,並對於家鄉人種特產產生自豪感!
目標:1.認識家鄉的特產—吊瓜,知道吊瓜生長地方
2.了解吊瓜及吊瓜子的形狀
3.品嘗吊瓜,產生自豪感
准備:1.物質准備:各種瓜子、吊瓜、及吊瓜子及圖片
2.經驗准備:到網上或書上查找圖片
重點:知道吊瓜長出吊瓜子
過程:
一、出示照片,導入課題
1.出示各種瓜子,你們吃過這些瓜子嗎?它們長在什麼地方呢?(逐一提問)
最後出示吊瓜子,你們知道這是什麼瓜子嗎?那它長在什麼地方呢?
2.認識吊瓜
出示吊瓜圖片。我們的吊瓜子住在吊瓜肚子里。你們想知道吊瓜長在什麼地方嗎,請幼兒把了解到的吊瓜說給大家聽一聽。
二、.觀看錄象,農民伯伯種吊瓜
1.完整播放錄象,初步了解吊瓜生長的地方
剛才我們看到農民伯伯種吊瓜 ,你看到吊瓜長什麼樣了?
2.進一步了解吊瓜及吊瓜子的特徵
吊瓜是什麼形狀,它的穿的是什麼顏色的衣服呢?
了解吊瓜長出之前吊瓜架上的葉子
3.播放農民伯伯收吊瓜,把吊瓜子從吊瓜里撥出來,認識吊瓜子的形狀
4.觀看錄象
吊瓜子撥出之後經過加工包裝變成我們現在吃到的吊瓜子!
三、品嘗吊瓜子
1.幼兒自己嘗試撥吊瓜子,請個別幼兒示範
2.教師示範撥吊瓜子
3.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品嘗說說吊瓜子的味道!
四、小結
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去實地看看吊瓜子的播種或者到加工廠看看!
2. 大班幼兒青花瓷的故事語言課怎麼上,有詳細教案嗎,急。
材料與工具:
純凈水桶或圓形塑料桶、絨絨棒、彩色即時貼、軟繩版、毛線等
搖身一權變:娃娃桶
製作方法:
1.娃娃臉:在純凈水桶或圓形塑料桶上用彩色即時貼粘上各種表情的娃娃臉(2—3種以上)。
2.頭發:在桶的一端或兩端鑽出若干小孔,綁上絨絨棒或毛線。
玩法一:梳梳頭
用彩色塑管穿「頭發」,用彩色小夾子將「頭發」夾好,邊夾邊說:「我給娃娃梳梳頭。」
價值:手眼協調、感知顏色、語言發展
玩法二:穿衣服
給娃娃桶穿衣服,要求注意娃娃的表情,並將大小不同的紐扣一一對應扣好,邊扣邊說:「我給娃娃穿衣服。」扣完後要求幼兒數一數一共扣了幾個紐扣。
價值:手眼協調、點數、感知表情。
3. 百度文庫《陶瓷工藝學》電子教案 請幫忙下載,需要一個下載券。
已發送.請查收
如果滿意請盡快採納
4. 幼兒園教學設計瓷器與木頭
活動目標: 1、知道景德鎮是著名的瓷都,初步培養幼兒對家鄉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2、感受瓷器的美,初步知道景德鎮的瓷器有青花瓷、粉彩瓷、玲瓏瓷和顏色釉瓷四大傳統名瓷。 3、簡單了解制瓷過程。 活動准備: 實物精美瓷器、教學課件、音樂《春江花月夜》、《鈴兒響叮當》手電筒。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1、教師身穿黑色線衣,脖子帶一條瓷器項鏈,請幼兒觀察。 師:小朋友,你們覺得今天劉老師漂亮嗎?那我有問題問小朋友, 你們媽媽平時帶的項鏈的墜子都是用什麼做的?那你知道劉老師的這跟項鏈是用什麼做的?你們摸摸看 2、教師小結:是的,這條項鏈是用三百年前的古瓷做的比你們媽媽的寶石和金子項鏈還要珍貴。 二、引導幼兒了解瓷器的四大特點。 1、師:劉老師這兒還有一樣寶貝,要請小朋友看看?請關上燈,哇!小朋友,這盞燈漂亮吧?這上面有兩只什麼?那你們怎麼看得清楚這是兩只仙鶴呢?對,因為瓷器很薄很薄,燈光透過瓷器我們就能看清楚這上面的圖案是什麼了,小朋友,再來看看這個小碗,你們看薄不薄?薄得像紙一樣,所以薄是瓷器的一個特性,叫——薄如紙 2、教師出示白色盤, 師:今天劉老師不只帶這一件寶貝來哦,你們看,這是一個瓷盤,它是什麼顏色?對,這個瓷器像玉石一樣白皙,這就是瓷器的特性之一——白如玉 3、教師出示花瓶: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個花瓶漂亮嗎?它是不是很光亮啊?小朋友摸摸看,什麼感覺?(很光滑)它明亮得好像鏡子一樣,同時這也是瓷器的一個很重要的特性——明如鏡 4、教師敲擊小瓷碗: 師:最後一個特性要請小朋友和老師一塊兒來尋找了,小朋友你們聽聽看,好聽嗎?瓷器呀還能發出悅耳的聲音,像鍾聲一樣動聽,這就是瓷器聲如謦的特性了。 教師小結:小朋友,我們剛才你們聽清楚了嗎?瓷器有哪些特性?薄如紙、白如玉、明如鏡 、聲如謦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