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課程的培訓心得體會
⑴ 幼兒園21天親子陪伴孩子學習課堂的感受怎麼寫
只寫下這21天是如何陪伴孩子的,然後是怎麼陪伴孩子成長的一些過程,描述一下就可以了。
⑵ 親子課堂感想怎麼寫
父母對待孩子無外乎三種情況:一是事事管、時時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卻不好;二是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做,放任自流,不聞不問,結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長一帆風順。傑出的父母從來都選擇「有所為有所不為」,更明確地說,只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養良好的親子關系
好的關系勝過許多教育。父母什麼時候與孩子關系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麼時候與孩子關系不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敗。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其關鍵在於「定位」:
1、不當「法官」,學做「律師」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問題,便迫不及待地當起了「法官」,這是很危險的。
孩子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父母要積極地影響與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內心世界便無從談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訣是呵護其自尊,維護其權利,成為其信賴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對待孩子,要像「律師」對待自己的當事人一樣,了解其內心需求,並始終以維護其合法權利為惟一宗旨。
2、不當「裁判」,學做「拉拉隊」
在人生競技場,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無法替代孩子,也不該自作主張去當「裁判」,而應該給予孩子一種保持良好競技狀態的力量,即「拉拉隊」的力量。這樣更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隊」,既要善於發現和贊美孩子,還要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失敗,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戰友。
3、不當「馴獸師」,學做「鏡子」
孩子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戰勝自己,但他們通常只能依據他人的反饋來認識自己,這時父母的「反饋」作用即鏡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馴獸師」,學做「鏡子」,才能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識,才能讓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權威」,轉而和父母溝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們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會沒事,若總去撓,卻要很長時間才能好。原因就是人體有一定的自我治癒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會好,施加外力只會適得其反。
教育也是這個道理。停下來,等一等,給孩子傾訴的機會,和孩子有效地溝通,不用教育就能解決問題。
⑶ 幼兒園親子活動老師心得體會怎麼寫
幼兒園親子活動心得
最近,鈞鈞的幼兒園組織了一次親子活動。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活動安排得非常豐富緊湊,既有去東佘山森林公園進行定向活動,觀看升旗儀式參觀武警營房,還有捉泥鰍、摘玉米,最後還去元祖學做蛋糕。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和孩子一起,意外地得到了許多活動之外的收獲。
對鈞鈞來說,他才剛上小班不久,雖然已逐漸適應了集體的生活,但對這種由幼兒園組織,還可以「帶著爸爸媽媽參加」的集體活動卻是第一次。因此他感到非常新鮮,膽子也比以前大了。就像他們班王老師對我說的,「鈞鈞平時打招呼眼睛都不敢看老師的,今天媽媽在就敢看著老師了」。而且,其他的小朋友也和他一樣興致勃勃,坐在車上一路歡聲笑語唱著歌,就像一群出了籠子的小鳥,讓我們大人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地跟著飛揚起來。
現在的孩子平時都生活在鋼筋水泥的森林裡,和大自然進行親密接觸的機會很少很少。這次的親子活動居然還安排了採摘玉米和捉泥鰍。鈞鈞雖然還小,跑不過也擠不過別的大孩子,但我們給他采了一個看上去非常「完美」的玉米,他緊緊地拿在手裡,每一個看到的老師和家長都說他的玉米漂亮,於是他就更不肯 放下了,還要星期一帶到幼兒園去給同學們看呢。而且,盡管冬天水很冷,田間的路也不好走,但這種「農家樂」不僅孩子喜歡,家長也玩得不亦樂乎。當時,大家都像去尋寶一樣爭先恐後地沖進玉米地,或擠在水塘邊捋起袖管幫孩子一起捉泥鰍,彷彿也跟孩子們一起回到了童年。
在活動的過程中,我和鈞鈞的爸爸還學到了新的教育孩子的方法。那是中午鈞鈞和其他幾個小朋友在玩盪鞦韆,又有一個孩子要坐到他邊上一起玩。鈞鈞無論如何都不肯,還用手去推人家。我們當然是要制止他的,但老師則在一旁示意別管讓他們自己去解決。沒想到,等那個孩子真的坐上去了以後,鈞鈞不僅不吵了,還笑嘻嘻地把手裡的麵包分給人家吃。看來,孩子之間也有自己的相處方式,我們大人所以為的那一套在孩子們的身上並不管用。所以,還是應該多放放手,讓孩子們在自己的「小宇宙」里自由地成長。
⑷ 親子講座感受作文400字
星期一的下午十四時十五分,一、三年級去越秀公園參加親子活動。 我和爸爸按時來到越秀公園,走進正門,活動就開始了。我們來到公園導路圖前,看了一下身處的位置和這次活動三個走訪點:北秀歌舞台、鎮海樓、五羊石像的各自所在位置,擬了一下走訪路線,就出發了。走著走著,我們遇到了貝貝她們。於是,我沖上去,和她們邊說邊笑地到達了目的地——北秀歌舞台。我們蓋完章以後,便紛紛跑到了自己的書法作品前面照相。 我們照完相以後,和貝貝跟丟了,我們只好自己走向鎮海樓的方向。十五分鍾後,我們來到了鎮海樓。蓋完章了,我們走向最後一站——五羊石像。 走了大約十分鍾,我和爸爸來到了五羊石像。我沖沖忙忙地跑去蓋章,就走到梁老師面前,把卡片交給梁老師,領取筆袋。梁老師說:「筆袋發完了,等一下吧!」說完,梁老師撕了一張貼紙貼在我身上。過了一會兒,貝貝她們來了,手裡拿著一大袋筆袋,我拿著卡片爭先恐後地去排隊,把卡片交給梁老師,領了一個紫色的筆袋。同學們到齊後,我們全班同學在五羊石像下面照了一張合影就各自回家了。 經過這次親子活動,我學會了看路線圖,懂得了辨別東、南、西、北的方向,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