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美術課程標准目標
① 美術課程標准的課程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階段目標 本《標准》的階段目標具體從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加以描述。
造型·表現 造設計·應用 欣賞·評述 綜合·探索 </p> 第一學段 </p>(1~2年級) 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嘗試不同工具,用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等方法進行簡單組合和裝飾,體驗設計製作活動的樂趣。 觀賞自然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短的話語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採用造型游戲的方式進行無主題或有主題的想像、創作、表演和展示。 第二學段 </p>(3~4年級) 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願望。 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製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採用造型游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第三學段 </p>(5~6年級) 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於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 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徵,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式,了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結合學校和社區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製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系。 第四學段 </p>(7~9年級) 有意圖地運用形、色、肌理、空間和明暗等美術語言,選擇恰當的工具、材料,以繪畫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創作方法,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了解主要的設計類別、功能,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多樣與統一等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進行創意和設計,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 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質、形式和內容特徵,獲得初步的審美經驗和鑒賞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術發展概況,尊重人類文化遺產,能對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進行簡短評述。 調查、了解美術與傳統文化及環境的關系,用美術的手段進行記錄、規劃與製作;通過跨學科學習,理解共同的主題和共通的原理。
造型·表現 造設計·應用 欣賞·評述 綜合·探索 </p>
第一學段 </p>(1~2年級) 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嘗試不同工具,用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等方法進行簡單組合和裝飾,體驗設計製作活動的樂趣。 觀賞自然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短的話語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採用造型游戲的方式進行無主題或有主題的想像、創作、表演和展示。
第二學段 </p>(3~4年級) 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願望。 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製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採用造型游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第三學段 </p>(5~6年級) 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於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 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徵,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式,了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結合學校和社區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製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系。
第四學段 </p>(7~9年級) 有意圖地運用形、色、肌理、空間和明暗等美術語言,選擇恰當的工具、材料,以繪畫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創作方法,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了解主要的設計類別、功能,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多樣與統一等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進行創意和設計,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 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質、形式和內容特徵,獲得初步的審美經驗和鑒賞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術發展概況,尊重人類文化遺產,能對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進行簡短評述。 調查、了解美術與傳統文化及環境的關系,用美術的手段進行記錄、規劃與製作;通過跨學科學習,理解共同的主題和共通的原理。
(1~2年級)
(3~4年級)
(5~6年級)
(7~9年級)
② 《中小學美術教學論》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內容與教學
課程內容
1.課程內容選編的基本原則
(1)依據課程性質和目標,適應學生的職業和學術發展需求,體現基礎性、思想性、時代性、系統性和實用性。
(2)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以體驗帶動理論學習,以問題引發思考。
(3)將案例與原理相結合,以案例印證原理,以原理解釋案例,具體與抽象相結合展開課程內容。
(4)在保留本課程中國傳統與特色的同時,引入現代先進的美術教育理論和方法,體現課程的最新發展。
2.課程基本內容
(1)中小學美術教學的含義與特徵
(2)中小學生不同發展階段的身心特徵
和美術能力發展的規律
(3)中小學美術教學的目標
·價值與目標的關系
·美術教學目標的分類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的目標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的目標
(4)中小學的美術課程
·美術知識與美術課程
·美術課程標准
·美術教科書
(5)中小學的美術教學
·美術教學的特點
·美術學習行為的發生
·教學設計與教案的編寫
·美術教學的策略與方法
·不同類型的美術教學
·美術教學模式的建構
(6)中小學的美術教學評價
評價的概念,觀念,意義,策略和方法
(7)中小學美術課程資源
概念
分類
人力資源
設備與材料資源
地方資源
電子與網路資源
(8)課外校外美術教學
意義
類別與方法
美術興趣班(小組)的美術教學
博物館(美術館)美術教學
社區中的美術教學
(9)中小學美術教師的素質與能力
·中小學美術教師的職業資質
·中小學美術教師的人格特徵與魅力
·中小學美術教師的知識與技能
·研究型美術教師的基本特徵和能力
美術教育研究方法
·美術教育論文、教育敘事和調查報告的寫作(二)課程教學
1.以體驗活動增強課程學習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建議通過回憶、交流和虛擬教學活動等方式,喚起學生接受美術教育的經驗,體驗美術教學過程,反思以往在認識、方法上的不足。
2.增強互動性,將學習活動變成學生的內在行為。努力營造平等、民主和開放的教學氛圍,增加教學活動的互動性,開展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情感和知識交流,調動學生自主認知和探究知識的積極性。
3.將對基本規律和方法的認知、運用與創新結合起來。熟悉職業規范,鼓勵學生獨立地進行發現、思考和判斷。
4.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注意教學方法的綜合性、多樣性,採用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閱讀法、合作學習指導法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益。
5.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幫助學生理解基本理論,拓展未來的職業和學術發展空間;掌握基本的美術教育教學方法,形成初步的職業資質和能力。採用微格教學法,形成診斷和反思能力,提高處理教學細節的能力。
6.將課堂教學與開放式教學相結合。鼓勵學生進入學校觀摩、聽課、調研,了解中小學美術教育的實際,獲取更多的經驗。聘請有經驗的中小學美術教師擔任兼職指導教師或舉辦講座、座談會,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
7.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手段。利用多媒體、網路資源提高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交互性,創設能夠展示各種關系的虛擬環境,擴大學生的眼界和認識空間。
③ 小學美術 新課程標准具體是指什麼標准啊
重慶來那邊是人教版。。源成都這邊是北師大版,,兩版教材內容學的順序不一樣而已。。反正都要學。。最新的應該也是這兩版吧。。個人認為人教版的編排要好一些。河南那邊啊。。差不多。。只要你搜了這兩版的目錄。。就算版本不一樣,也都會學,不吃虧、、滿意請採納,謝謝
④ 中小學美術課程標准與美術教學大綱有哪些區別
中小學美術課主要教學目的是;美術鑒賞和美術名作和名人的了解。不要求美術學繪畫成績。而。美術教學大綱是要求學生聯系繪畫的能力的。
⑤ 新課程標準的目標,為什麼要安排中小學的美術課有素描,設計等
新的事物總是可以讓同學們感興趣,提高學生們的審美能力,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設計開發學生回的創新能力。再者答有些同學在其他方面可能比較弱勢,而對此類的科目比較感興趣,也為他們的未來多了一條路選擇的路不是嗎?也可以叫因材施教。
⑥ 急!為了達到《小學美術課程標准》教學總目標,教者可有有哪些教育理論依據,(指導思想之類的)遵循
您的問題太模糊,不夠具體,希望你能更具體說出你的需要,我才好回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