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重慶汽車設計課程設計

重慶汽車設計課程設計

發布時間: 2021-02-21 16:17:22

⑴ 求汽車設計課程設計 載重質量2500KG 滾動阻力系數0。016 最高車速130KM/H 還需要車身設計CAD圖

我到現在拖拉機都沒有研究透呢,你在等我幾十年在告訴你。

⑵ 汽車製造工藝課程設計

這個應該每個學校的課程都大同小異。

主幹課程:工程力學、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軟體基礎、液壓技術、發動機構造、發動機原理、底盤構造、汽車理論、車輛電子技術、車輛設計、車輛製造工藝、測試技術、車輛檢測技術、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機械零件課程設計、機制工藝課程設計、車輛設計課程設計

汽車電子技術: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汽車後市場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
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熟悉汽車構造、性能、使
用和維護,掌握汽車電路分析和現代汽車電子控制系統故障診斷、檢
測技能,勝任汽車電子設備的使用、維修、診斷檢測、技術改造、售
後服務等技術工作的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
主要面向汽車維修部門、4S汽車服務站、汽車管理部門和汽車相
關行業,從事現代汽車電子設備的安裝、調試、檢測、銷售,現代汽
車檢測與維修、汽車貿易、交通運輸管理、汽車維修企業管理、汽車
保險與理賠等技術和管理工作,有關學校的實訓教學指導工作(本專
業的女生更適合汽車維修業務接待、信息回訪、配件管理、汽車保險
、維修企業管理、汽車貿易、交通運輸管理等工作)。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培養目標
培養從事汽車零部件設計、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營銷與售後技術服務等多方面工作的復合型技術人才。
畢業去向
畢業生可去汽車製造企業、汽車配件製造企業、汽車維修與運用企業、汽車配件營銷企業等從事汽車零部件設計、製造、維修、營銷和售後技術服務等工作。

車輛工程:
主要課程
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現代測試技術、工程式控制制基礎、機械CAD技術、電工電子技術、汽車構造、汽車理論、汽車設計、汽車製造技術、汽車電子技術等。
就業前景
主要在汽車、摩托車製造、試驗等相關機電科研院所和企業從事汽車、摩托車設計、製造、試驗研究、產品開發、銷售與管理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
本專業的主要課程與實踐環節有:應用數學、實用英語、機械制圖、計算機繪圖、工程力學、機械設計、金屬工藝學、工程材料及熱處理、檢測技術、機械CAD、電工電子基礎、汽車構造、汽車製造工藝學、汽車維修、汽車檢測技術、汽車電子技術、金工實習、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汽車製造與維修綜合實訓、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等。
本專業畢業生具有解決汽車拖拉機製造生產第一線工藝技術問題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技能;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較強的計算應用能力和一定的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等綜合素質;能從事汽車拖拉機製造、裝配、改裝、檢測、故障診斷與維修等方面的工作。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
主要培養具有扎實的汽車服務與貿易方面的專業理論知識,從事汽車貿易與售後服務、汽車配件營銷與管理、汽車保險與理賠等方面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主要開設計算機應用、電子商務、公共關系、機械制圖、機械基礎、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汽車電氣設備與維修、汽車性能與檢測、汽車經濟合同、汽車配件與營銷、舊車鑒定與評估、汽車運用技術、經濟法、消費心理學、資產評估、推銷策略與技巧等。學生畢業後,可在汽車營銷或汽車配件營銷、汽車維修企業、特約維修站、二手車交易市場等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

建議:
這些專業基本都是專科院校設置的,但是,車輛工程專業在許多重點大學都有設置,培養的是工程技術師人員。而且對理論知識要求很高,有深造的機會。比較符合你最後提出的要求。(個人看法)
參考資料: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網頁,新浪教育網,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 等

⑶ 求汽車設計課程設計說明書範例,謝謝!

我大四畢業設計就是做的這個題目,挺好玩的

⑷ 汽車設計課程設計指導書的圖書目錄

序言
前言
緒論 汽車設計課程設計的目的與方法
第一章 汽車動力總成匹配與總體設計
第一節 整車主要目標參數的初步確定
第二節 傳動系各總成的選型
第三節 整車性能計算
第四節 發動機與傳動系部件的確定
第五節 一些車型的技術參數
第二章 離合器設計
第一節 確定離合器的結構形式
第二節 離合器的容量設計
第三節 離合器結構零件的設計
第四節 離合器操縱機構的設計
第三章 萬向傳動裝置的設計
第一節 萬向傳動裝置的結構形式及選擇
第二節 十位元組萬向傳動裝置的設計計算
第三節 球籠式萬向節的設計計算
第四節 利用Palmgren/Miner原理計算萬向節的使用壽命
第四章 驅動橋的設計
第一節 確定驅動橋的結構形式
第二節 主減速器和差速器齒輪主要參數的選擇與計算
第三節 齒輪的結構設計、圖樣及技術要求
第五章 懸架設計
第一節 懸架的結構形式
第二節 懸架彈性元件的設計與計算
第三節 懸架對汽車主要性能的影響
第六章 轉向系設計
第一節 轉向系方案的選擇及主要參數的確定
第二節 齒輪齒條式轉向器設計
第三節 轉向梯形機構的設計
第七章 制動系設計
第一節 制動器的結構形式及選擇
第二節 制動器結構設計與計算
第三節 制動操縱系統的結構與設計
第四節 制動性能的計算
附錄 課程設計題目
參考文獻
……

⑸ 汽車設計課程設計要做盤式制動器,要求cad零件圖圖

這個還真的沒有。

⑹ 汽車設計課程設計指導書的內容簡介

《汽車設計課程設計指導書》是高等院校車輛工程專業教材,也可供從事汽車設計和研究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⑺ 重慶汽車學院的學科建設

根據我院的特點和重慶市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凝練學科方向,使車輛工程學科成為了我市具有一定特色的學科,同時也帶動了我院其它學科的發展,初步形成了全院學科建設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
碩士點:
一級學科點:機械工程(包含車輛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四個碩士點
管理科學與工程
專業學位點(工程碩士):機械工程領域、車輛工程領域。
重慶市重點建設的重點學科:車輛工程
巴渝學者特聘教授崗位學科:車輛工程
重慶理工大學品牌學科建設項目:車輛工程
重慶理工大學重點學科(准博士點)建設項目:機械工程
本科專業:
車輛工程(國家特色專業)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重慶市特色專業)
工業設計
工業工程
理論與應用力學
汽車服務工程
熱能與動力工程
地面武器機動工程 重慶市高等學校市級重點學科——車輛工程
車輛工程學科1998年被評為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部級)重點學科,2002年被評為重慶市」十五」期間重點建設的重點學科,2006年被評為重慶市高等學校「十一五」市級重點學科。
本學科以服務民族汽車工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為宗旨,注重應用技術的開發研究,突出產、學、研特色,在汽車摩托車及其零部件檢測技術、汽車道路模擬試驗技術、錐齒輪設計製造分析技術、齒形誤差測量與修正的理論與系統開發、虛擬試驗技術與動態模擬試驗、汽車摩托車及其關鍵零部件先進設計方法和製造技術以及新型無級變速器研製技術等方面取得重要的研究進展。
在摩托車關鍵技術研究方面,在摩托車道路模擬試驗技術、虛擬樣機技術、智能化設計、大排量摩托車摩托車關鍵技術、電噴摩托車、發動機氣道優化、電子控制防報死制動系統和驅動防滑系統和摩托車CVT無級變速器等方面均取得了大量創新成果,在摩托車道路模擬試驗規范、摩托車和平順性試驗規范、基於虛擬樣機的摩托車開發流程、高性能大排量摩托車發動機、摩托車缸頭氣道氣體流量的試驗和評價方法、摩托車發動機電噴技術等方面填補了國內空白。建立的摩托車道路模擬試驗平台、虛擬樣機分析評價體系、平順舒適性試驗及評價體系已成功應用於重慶隆鑫集團和重慶建設集團的摩托車新產品開發中,在行業中產生了較大影響,在重慶形成了國內一流的摩托車自主開發體系,使重慶成為國內摩托車技術高地。極大地推動了重慶摩托車產業的發展,相關研究成果已獲2009年度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汽車傳動系統檢測技術研究與檢測裝備研製方面,主要從事汽車零部件測試技術理論、試驗及評價方法、試驗設備、汽車零部件在線檢測技術、新型感測器等方面的研究,研製開發了「變速器總成NVH試驗台」、「DCT自動變速器性能試驗台」、「汽車混合動力試驗台、「小鏈條耐久實驗設備」等車輛檢測設備,已在清華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有關高校和長安集團、建設集團、青山公司、奇瑞集團等國內主要汽車及零部件企業集團推廣應用;在行業中產生了較大影響,推動了汽車、摩托車行業在檢測與試驗領域的技術進步,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在汽車傳動關鍵零部件設計製造理論與方法方面,錐齒輪設計製造及檢測新技術形成了特色和優勢,所研發的錐齒輪設計製造分析軟體系統已在國內60餘家企業得到推廣應用;與哈爾濱量具刃具集團公司、西安工業大學聯合研製的基於齒輪測量中心的錐齒輪測量分析系統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可替代國外同類產品,獲得國內近20家企業的應用,在行業有重大影響。其核心技術「錐齒輪測量與分析方法及其軟體系統」獲2010年度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錐齒輪高效精密加工成套技術」獲國家「863」計劃支持,開發的YK2275全數控銑齒機、YK2075全數控磨齒機、YK2950全數控檢查機、YK2560全數控研齒機參加了2008年北京數控機床展覽會。另外與天津第一機床廠等單位聯合申報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YKW21250數控插齒機和YKW2075螺旋錐齒輪數控磨齒機已批准立項。
在CVT傳動方面,本學科程乃士教授經過十幾年研究,在國內率先掌握了CVT傳動金屬帶的設計、製造關鍵技術,我國成為第二個掌握該關鍵技術的國家,並且在錐盤的曲線母線設計理論和方法方面居國際領先水平,研發的無級自動變速器已在吉利汽車公司和眾泰汽車公司裝車試驗,在此基礎上發明了EMCVT,通過了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專家鑒定,獲得高度評價。 車輛工程專業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
重慶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專業是為適應兵器行業「軍轉民」、「發展兩車」和重慶市建設「西部汽車城」、「世界摩托車之都」的需要而快速發展起來的,經過十多年的艱苦努力,重慶理工大學院車輛工程專業已經成為了重慶市重要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之一。1996年重工車輛工程學院被市政府確定為建設「西部汽車城」所依託的「三院兩所」之一;1998年車輛工程學科被評為兵器工業總公司部級重點學科;1999年車輛工程學科評為重慶市重點學科;2002年車輛工程學科被評為重慶市「十五」重點建設的重點學科;2004年車輛工程學科被學校確定為首批品牌學科建設項目,車輛工程專業評為學校的品牌專業;2004年5月受重慶市人民政府安排,在車輛工程學院的基礎上籌建對「西部汽車城」和「摩托車之都」起重要支撐作用的「重慶汽車學院」,12月重慶汽車學院成立;2007年車輛工程專業教學團隊被評為重慶市首批高等學校市級教學團隊;2008年車輛工程專業被評為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重慶市特色專業建設平台
重慶理工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的規律,以項目的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施(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全過程為載體的CDIO高等工程教育理念。採用「產學研結合」和「以技術項目工作過程驅動教學體系、內容、方法的改革」的人才培養模式,以裝備製造和汽車零部件產業人才知識、能力、素質需求為培養目標,優化、整合產業鏈專業群;專業課程群教學以項目構思、設計、實施和運作全過程為主線,在教學內容的組織方面應融合各專業方向的相關內容,以裝備製造業和汽車摩托車零部件產業應用中對知識、能力和素質的需求來構建課程體系;在教學方法方面以「完成裝備製造業和汽車摩托車零部件產業技術項目」為專業教學的主線,融合理論講授和實踐教學,驅動教學實施。加強工程設計環節的培養和訓練力度;密切產學研合作,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加強學生的終生學習能力、團隊交流能力和大工程背景觀。形成了以技術項目工作過程為驅動的教學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1)按完成技術項目對人才的要求組織教學內容體系。
(2)以技術項目工作過程驅動教學實施。
(3)以完成「完整技術工作」的訓練實現工程綜合能力、協作能力的培養。
(4)構建真實的工作情景,加速從學生到技術人員的角色轉變。
一、 建設目標:
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產學研結合,依託現有的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重慶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與企業共建的實驗室等,培養具有現代機械工程技術基本理論和技能;能從事機械產品設計和製造、機電一體化和自動化應用、科技開發和應用研究、設備管理和經營銷售等工作,面向工程一線的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將重慶工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建設成為重慶市先進、特色突出的專業;在機械製造裝備設計製造理論和關鍵技術、製造工藝等領域形成鮮明的特點和顯著的優勢。
一、緊密結合重慶機械裝備、汽車、摩托車工業發展的需要,完善產學研合作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優化人才培養方案,重點培養學生扎實的理論基礎、良好的工程意識和創新精神。
二、建設市級教學團隊。完善教師工程能力的培養制度和實踐方法,培養一支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良好的工程背景、特色突出的應用技術研究能力、年齡結構和梯隊合理和綜合實力強的師資隊伍,
三、優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體系。在現代設計製造技術的發展背景下,突出設計技術、製造技術和自動化技術,以製造工藝、製造裝備設計為重點,提高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培養質量;以精品課程建設帶頭,完善設計、工藝、機械裝備及其自動化的理論及其技術的課程體系。
四、完善和加強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進一步按照機械產品開發的基本流程,優化配置實驗教學資源;加強專業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產學合作和課外科技活動等實踐性教學環節,完善培養方法的系統性。
五、總結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方法的成果,通過會議、互訪、學術交流等途徑推廣,為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改革發展提供參考。
二、建設方案
為實現建設目標,擬在人才培養、師資隊伍、教學條件、課程設置和內容、實踐教學等方面加強建設。
(一)、人才培養方案
1、現狀
(1)、為適應重慶市裝備製造及汽車工業的發展,多次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大的修訂邀請相關企業和研究院所的專家參加。方案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工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實現教育功能的轉變。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形成師生互動,共同解決工程問題的教學過程。
(2)、按照機械產品開發「原理方案—技術設計—製造工藝—試驗評價—工程管理」的基本流程,理清了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思路,整合教學內容,優化完善教學大綱,優化實踐教學體系,整合實驗教學內容。形成了「培養基礎平台化,專業建設特色化,服務面向多樣化,人才應用能力化」的人才培養特色,並在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效果。
2、建設方案
(1)、進一步理清工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思路,優化教學和實踐內容,注重學習能力、運用理論的能力、發現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
(2)、進一步引導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形成師生互動,共同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教學過程;
(3)、進一步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改革與實踐,加強教學實習基地和產學研基地的建設,切實提高實踐教學質量,促進工程應用型高級人才的培養。
(二)、師資隊伍
1、現狀
(1)、專業帶頭人情況
郭曉東:男,1961年生,教授,現任汽車零部件製造及檢測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為「復雜曲面智能化製造與檢測技術」。主持承擔了重慶市科委攻關項目「錐齒輪傳動智能檢測與分析方法及系統研究」、「自由曲面數控砂帶磨削方法及工程化應用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齒輪測量中心的錐齒輪測量與分析方法及軟體實現」、863計劃項目「汽車螺旋錐齒輪高效精密加工成套裝備」等。以第一完成人完成的項目「齒輪傳動計算機輔助工程軟體系統」由於技術先進、功能完善、計算結果准確可靠以及用戶界面友好等優點已成功地應用於國內近百家汽車製造廠和專業齒輪製造廠,為提高我國在該技術領域的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第一完成人開發的「錐齒輪測量軟體系統」已在國內30餘家齒輪企業應用,取得良好效果。與天津第一機床總廠合作開發的「YK2750全數控螺旋錐齒輪銑齒機」、「YK2560全數控研齒機」參加了第11屆北京國際機床展覽會。與重慶三磨海達磨床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2MY55200-6CNC 6軸聯動數控葉片砂帶磨床」已經成功應用於東方汽輪機廠的葉片加工生產線。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共3項。
(2)、師資隊伍結構
教授、副教授以上佔71%;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佔84%;35歲以下青年教師13人全部具有碩士以上學位。40歲以上的教師多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工程經驗及很強的動手能力,為本專業形成優勢和特色奠定了重要基礎;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名,重慶市「322」人才第二層次人才1名;重慶市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2名;校級學科帶頭人1名;校級後備學科帶頭人3名;校級青年骨幹教師2名;海歸人才4名;碩士生導師15名;
(3)、教授、副教授承擔本科教學任務比例為100%,一般為2-3門主幹課程,。近三年教學評價中,教師優良以上比例達90%以上,學生對任課教師的教學評分都在90分以上。
(4)、科學研究與教學研究
近5年我專業教師公開發表教研論文13篇,承擔教學研究項目12項,獲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獎3項;其中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
我專業教師完成縱向、橫向科研項目128項,其中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3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8項;獲得專利授權43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公開發表論文總數為128篇,其中重要期刊和國際會議90篇,EI等三大檢索收錄15篇;
在研的前沿研究項目有國內首台「5軸汽車轉向系統試驗台」、「大功率軍用雪地車無級變速器」、「汽車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零傳動低速回轉功能部件設計理論及工藝研究」。
2、建設方案
(1)、建設校級機械製造裝備設計教學團隊、數控技術教學團隊各1個;通過引進、培養的方式,結合工程應用研究,建設一支研究方向、年齡、學歷、職稱、結構更加合理,整體綜合實力更為雄厚的師資隊伍;
(2)、重點引進液壓傳動和數控技術方向的帶頭人或學術骨幹1-2人;
(3)、聘請2-3名企業技術專家加強數控裝備研發、機械製造工藝研究等方面的科研;完善和提高產學合作中企業導師對學生實習和畢業設計的指導能力;
(4)、選派青年教師攻讀博士學位;通過產學研合作,指派教師到企業兼職,參與產品研發過程,培養工程應用研究能力;
(5)、進一步提高工程應用研究課題的比重,加強教師工程背景,提高對學生工程實踐、創新環節的指導能力。
(三)、教學條件
1、現狀
根據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學校對本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室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教學方法及現代教育技術等方面的建設工作高度重視,從2002年至今,學校累計向本專業投入建設經費876萬元,高於其他同類專業50%。2002年到2007年的投入分別為:56萬、89萬、98萬、160萬、173萬、300萬元,實現了逐年增長。
目前本專業的實驗室達1700平米、主要實驗設備103台,設備價值1896萬元;學校館藏本專業方向圖書資料131871冊,分別在重慶長安集團、重慶大江工業集團、重慶建設工業集團、綦江齒輪傳動有限公司、重慶隆鑫集團、重慶機床集團、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等國內知名企業建有穩定的實習基地,為本專業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建設方案
(1)、充分利用部市級試驗室(中心)的投入,學校將配套投入205萬元,主要用於實驗室、課程、教材、圖書和師資等建設,完善和提高教學條件;
(2)、完善和加強產學基地建設,提高工程實踐教學效果;
(四)、改革、建設與課程體系改革
1、現狀
(1)、市級精品課程1門(機械制圖);校級精品課程2門(材料力學、機械設計);校級重點課程3門(理論力學、機械原理、數控技術);
(2)、優先選用全國優秀統編教材和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採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的比例為70%;另根據本專業教學改革需要,編寫了具有學科或專業特色的教材、專著14部;課堂教學100%採用CAI、多媒體教學手段;
(3)、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建立了較為全面的教學規章制度體系,這些制度的執行,嚴格了教學秩序,保證了教學質量,教師評價的優良率在90%以上;
(4)、建立了與理論教學並行的,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三平台、一基地,模塊化、層次化」實驗教學體系,實驗室對學生開放,實現了選時、選師、選實驗項目;
(5)、通過產學研合作,與重慶長安集團、綦江齒輪傳動有限公司、重慶隆鑫集團、重慶機床集團、重慶大江工業集團、重慶建設工業集團、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等知名大型企業建立了實踐教學基地,並成立了校企聯合實踐教學指導工作委員會和工作小組,完善了相應的教學質量監控與運行管理機制;
(6)、在教學中,注意學生在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培養工程意識和創新精神。
(a)理論課程。以知識體系為基礎的基礎理論具有相對穩定的體系,在總學時減少的情況下應有所加強,但應該去掉繁瑣部分,精煉經典理論,增大現代理論的比重;
(b)技術課程。以成熟和廣泛應用的技術為基礎,讓學生形成機械工程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課程體系應清晰,明確機械製造工藝及夾具設計、機械製造裝備設計和現代設計理論及技術作為主體,強化實驗動手內容,嚴格進行各階段的課程設計,形成實際工作能力;
(c)選修課程。擴大知識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補充技術范圍的主要手段,設置了公共選修課、學科基礎選修、專業選修模塊;
(d)注重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知識結構,突出主幹,形成了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制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CAD/CAE技術——機械製造工藝的基礎主幹,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機械製造方向主幹課程、機電一體化方向主幹課程、機械設計方向主幹課程;
(e)利用已有的大型激光切割機、高速數控銑、加工中心、三坐標掃描機和各種數控機床安排了數控加工綜合實踐周;結合課程和科研項目開展現場教學。
2、建設方案
(1)、以機械裝備設計製造、汽車及其零部件製造工藝為重點,突出數字化技術在相關領域的應用。按照 「原理方案—技術設計—製造工藝—試驗評價—工程管理」 的工程應用研究過程,優化教學內容和教材建設,完善由力學系列課程、機械設計系列課程、機械製造系列課程、機電一體化系列課程作為主線的工程應用型的專業課程體系;
(2)、在現有精品課程基礎上,再建設1門市級精品課程、1門校級精品課程機械原理和1門校級重點課程;
(3)、強化實踐教學。進一步提高開放實驗的數量和質量,提高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驗的比例,對學生進行分階段、模塊化、多層次、個性化培養,切實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進一步加強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校外實踐指導教師隊伍建設和廠校技術合作,為學生進入工程應用研究提供可操作的進入機制和條件。完善校企聯合的實踐教學環節,充分利用地方企業資源,實現高校和企業在應用型人才培養共同利益下的教育功能耦合;
(4)、增加學生參與教師工程研究項目的機會,擴大教師科研項目作為畢業設計題目的比重,讓更多學生能夠經歷查閱國內外文獻資料、制定方案、技術設計、零部件采購、製造、調試、論文撰寫和專利申請過程,培養學生工程意識和創新精神,提高工程應用能力;
(5)、加大精品課程建設力度。重點建設本專業的《機械製造工藝學》、《數控技術》、《機械製造裝備設計》、《機械CAD/CAE》、《流體傳動及控制》五門課程。對其教學內容、教學條件、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實踐;
(6)、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完善以多媒體、數字化為核心的現代化教學手段,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鼓勵教師開發多媒體課件,課件更新制度化。
(五)、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聲譽
1、現狀
(1)、本專業學生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較強的基本工作技能和創新意識,外語水平相對較高,大學英語四級通過率達87%,能熟練使用外文文獻。絕大多數學生計算機基礎應用水平較高, 能熟練操作計算機及使用互聯網,學習了多種主流技術軟體如UG、CATIA、PRO-E、ANSYS、MASTERCAM等,計算機等級考試成績優良,近4屆學生2級通過率達到90%以上;
(2)、本專業十分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近年來,6人被評為市級優秀畢業設計(論文),17人被評為校級優秀畢業設計(論文);
(3)、本專業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競賽及科技活動,學生在校期間參加省級及以上各類競賽獲獎29項,其中,全國一等獎1項,全國二等獎3項,重慶市一等獎3項;
(4)、近3年來,學生完成課外科技項目100餘項,參與企業科技項目200多人;學生在全國各類科技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8篇;學生通過畢業設計、課外科技活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36項,發明專利申請5項;
(5)、本專業畢業生廣泛受到用人單位歡迎,大型企業就業率為60%以上。連續多年在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上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招聘會上的供需比為1:3.7;
(6)、近4年畢業生平均一次性就業率95.2%;學生平均考研錄取率22.3%;平均學士學位獲得率90.7%。本專業近3年的畢業生社會滿意度問卷調查滿意率分別為91.3%、89.7%和92.4%;
(7)、本專業大量優秀的畢業生給學校和本專業帶來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得到考生及家長的信賴,以重慶生源為例,06、07年本專業第一志願錄取新生所佔比例為260/296、272/317,錄取分數平均高過調檔線15分,居市內同批次同類專業前列,錄取人數也逐年上升,近5年本專業錄取人數分別為205、237、321、318、320人;
(8)、本專業提出的「地方工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實踐」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和「以發明創造能力為培養目標的本科畢業設計教學」方法已在一些院校得到推廣,近3年接待參觀學習的院校和企業人員11批次,得到了不少兄弟院校,尤其是地方院校的認同。
2、建設方案
(1)、進一步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和人才培養要求規劃教師科研重點方向,強調教師科研向工程應用技術轉變,首先從教學源頭上解決眼高手低問題,同時為學生提供工程應用技術平台;
(2)、加大學生參加課外科技活動的推動力度,強化畢業設計中的選題和設計能力指導,鼓勵學生參加工程設備研製、發明創新和專利申請等工程應用和創新活動,進一步擴大和學生進入工程應用的范圍;
(3)、加強產學研合作和產學基地的人才培養質量研究,通過企業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和各種人才培養方法討論會,研究提高學生工程應用能力的培養方法,擴大本專業的社會影響。
三、建設成果
(一)、建成一支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
1、引進:從高等學校引進高學歷、高職稱的人才1~4人; 從有關研究所、設計院和企業引進具有工程背景的技術專家1~2人;
2、培養:鼓勵教師圍繞專業的研究方向走出去攻讀學位,委託培養博士2名;參與橫向合作(或兼職)的青年教師8人;出國深造的青年教師1人;
3、建設市級(或校級)教學團隊1個。
(二)、完善專業實踐基地建設
以「汽車零部件製造及檢測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汽車零部件及其檢測技術」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為中心,進一步完善工程技術實驗基地。為學生和教師提供教學實踐平台。同時與企業合作,發展實習基地1-2個。
(三)、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
1、完成或立項教研項目5項,其中獲部市級獎1-2項;公開發表教研文章15篇;完成「方案—專利引入式教學」創新體系建設和試點工作;
2、再建成1門市級精品課程、1門校級精品課程和校級重點課程1門;
3、建設設計型實驗和裝備研製型實驗各1個。
(四)、學生工程意識和創新精神培養
學生發表論文10篇、專利授權30件,部市級以上獎勵5個;市級優秀畢業設計(論文)5篇、校級10篇;
實際參加產品開發和設備研製等工程項目的學生數達到400人。
(五)、科學技術研究
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10項(含立項);發表高水平科研論文60篇;申請專利35項;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研成果2-3項。

⑻ 速求汽車驅動橋差速器設計圖紙一份(汽車設計課程設計)

說下你郵箱!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