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幅調制課程設計
A. 調幅發射機的課程設計
圖我沒有了,呵呵,能幫你多少算多少吧。
調幅發射機的設計指導書
本課程設計的目的是要求學生掌握最基
[U]二.設計任務
技術指標:載波頻率f0 =10MHZ,載波頻率穩定度不低於10-3,輸出負載RL=50Ω,總的輸出功率PA=200mW,調幅系數平均值ma=30%。 調制頻率F=20Hz~20kHz.。
本設計可提供的器件如下,參數見附錄。
高頻小功率晶體管 、集成模擬乘法器 (XCC , MC1496 )、高頻磁環 、運算放大器 (A741 )、
集成振盪器(E1648 ) [/U]本的小功率調幅發射機的設計和安裝調試。
一.調幅發射機的設計原則
(一)方框圖
圖1為最基本的調幅發射機的方框圖。
(二)技術指標
調幅發射機的主要技術指標:載波頻率 ,載波頻
率的穩定度,輸出負載電阻RL,發射功率PL,發射機效率,調幅系數ma,調制頻率F。
1.發射功率
發射功率一般是指發射機輸送到天線上的功率。只有當天線的長度與發射機高頻振盪的波長λ相比擬時,天線才能有效地把載波發射出去。波長與頻率的關系為:λ= c/f。式中, c為電磁波傳播速度,c=3×108m/s。
若接收機的靈敏度Us=2μV,則通信距離s與發射功率PA的關系為
表1小功率發射系統的功率與通信距離的關系
2. 工作頻率或波段
發射機的工作頻率應根據調制方式,在國家或有關部門所規定的范圍內選取。對調頻發射機,工作頻率一般在超短波(30-300MHZ)范圍內;對調幅發射機一般在中頻(0.3-3MHZ)和高頻(3-30MHZ)范圍內。
3. 總效率
發射系統發射的總功率PA與其消耗的總功率P』c之
比稱為發射系統的總效率 ,即
(三)電路型式選擇
調幅發射機是由主振器,緩沖級,高頻電壓放大
器,振幅調制器,高頻功率放大器等電路組成。
1. 主振器
主振器就是高頻振盪器,根據載波頻率的高低,頻率穩定度來確定電路型式。高頻電子線路所討論的工作頻率是幾百千赫到幾百兆赫,而課程設計所設計的最高頻率受到實驗條件的限制,一般選在30兆赫以下。
電容三點式振盪器的輸出波形比電感三點式振盪器的輸出波形好。這是因為電容三點式振盪器中,反饋是由電容產生的,高次諧波在電容上產生的反饋壓降較小,輸出中高頻諧波小;而在電感三點式振盪器中,反饋是由電感產生的,高次諧波在電感上產生的反饋壓降較大。另外,電容三點式振盪器最高工作頻率一般比電感三點式振盪器的高。
這是因為在電感三點式振盪器中,晶體管的極間電容與迴路電感相並聯,在頻率高時可能改變電抗的性質;在電容三點式振盪器中,極間電容與電容並聯,頻率變化不改變電抗的性質。因此振盪器的電路型式一般採用電容三點式。在頻率穩定度要求不高的情況下,可以採用克拉潑,西勒電路。頻率穩定度要求高的情況下,可以採用晶體振盪器,也可以採用單片集成振盪電路。
頻率穩定度是振盪器的一項十分重要的技術指標,表示一定時間范圍內或一定的溫度、濕度、電源電壓等變化范圍內振盪頻率的相對變化程度,振盪頻率的相對變化量越小,則表明振盪頻率穩定度越高。
式中為標稱頻率,為實際工作頻率。
改善頻率穩定度,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力求減少振盪頻率受溫度等外界因素影響的程度,振盪迴路是決定振盪頻率的主要部件。因此,改善振盪頻率穩定度的最重要措施是提高振盪迴路在外界因素變化時保持諧振頻率不變的能力。這就是通常所謂的提高振盪迴路標准性。
提高振盪迴路標准性,除了採用高Q值和高穩定的迴路電容和電感外,還可以採用與正溫度系數電感作相反變化的負溫度系數電容,實現溫度補償的作用,或採用部分接入的方法以減小不穩定的晶體管極間電容和分布電容對振盪頻率的影響(詳見參考資料)。
2. 高頻電壓放大器
高頻電壓放大器的任務是將振盪電壓放大以後送到振幅調制器,可以選用高頻調諧放大器。需要使用幾級放大器要看振幅調制器選擇什麼樣的電路型式。如果選用集成模擬乘法器作振幅調制器,輸入信號是小信號。當振盪器輸出電壓能夠滿足要求時,可以不加高頻電壓放大器。如果採用集電極調幅電路,就要使用一至二級高頻電壓放大器,以滿足集電極調幅的大信號輸入。諧振放大器的調試方法與阻容耦合放大器相同,首先應調整每一級所需的直流工作點,但要注意一點:在多級諧振放大器中,由於增益高,容易引起自激振盪。因此,在測試其直流工作點時,應先用示波器觀察一下放大器的輸出端是否有自激振盪波形。如果已經有自激振盪,應先設法排除它,然後再測試其直流工作點。否則,所測數據是不準確的。對於調諧放大器的頻率特性、增益及動態范圍的調整及測試,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逐點法;一種是掃頻法。後者比較簡單、直觀。但由於其頻標較粗,對於窄帶調諧放大器難以精確測試。
3. 振幅調制器
振幅調制器的任務是將所需傳送的信息「載入」到高頻振盪中,以調幅波的調制形式傳送出去。通常採用低電平調制和高電平調制兩種方式。採用模擬乘法器實現調制的方法是屬於低電平調制,輸出功率小,必須使用高頻功率放大器才能達到發射功率的要求。採用集電極調幅電路實現調制的方式屬於高電平調制。如果集電極調幅電路的輸出功率能夠滿足發射功率的要求,就可以在調制級將信號直接發射出去。
4.高頻功率放大器
高頻功率放大器是調幅發射機的末級,它的任務是要給出發射機所需要的輸出功率。本設計研究的是小功率調幅發射系統,通常採用丙類功率放大器,如果一級不能滿足指標要求,可以選用兩級。一般末級功率放大器工作在臨界狀態,中間級可以工作在弱過壓狀態。
調幅發射機的各單元電路可以用分立元件組成的電路完成,也可以用集成電路來完成。
B. 課程設計 1M調幅發射機設計 MC1496低電平調幅 分立器件高電平調幅 1M調幅接收機設計 哪個好心人能幫幫本人
天津工程師范學院有這個課題,你可以上這個學校網站看看
C. 誰能給個調幅接收機課程設計
可以看看電子設計競賽的東東,裡面也有這個東西的~大學里也有自己焊的吧,比較簡單的那種~
D. 單邊帶調幅SSB和解調課程設計報告
Fs=100000;
t=[0:1/Fs:0.01];
y=cos(300*2*pi*t);%調制信號
yw=fft(y);
yw=abs(yw(1:length(yw)/2+1));
frqyw=[0:length(yw)-1]*Fs/length(yw)/2;
Fc=30000;
c=cos(Fc*2*pi*t);
b=sin(2*pi*Fc.*t);
lssb=y.*c+imag(hilbert(y)).*b;
y1=awgn(lssb,30); %調制信號加雜訊
wsingle=fft(lssb);
wsingle=abs(wsingle(1:length(wsingle)/2+1));
frqsingle=[0:length(wsingle)-1]*Fs/length(wsingle)/2;
asingle=ademod(y1,Fc,Fs,'amssb'); %ssb解調
aa=fft(asingle);
aa=abs(aa(1:length(aa)/2+1));
frqaa=[0:length(aa)-1]*Fs/length(aa)/2; %解調信號頻譜figure(1)
subplot(1,2,1);
plot(t,y);grid on;
title('調制信號時域波形')
subplot(1,2,2);
plot(frqyw,yw); grid on;%調制信號頻譜
title('調制信號頻譜')
axis([0 1000 0 max(yw)]);figure(2)
plot(t,lssb)
subplot(2,2,1)
plot(t,lssb);grid on;
title('下邊帶信號波形')
subplot(2,2,2);
plot(frqsingle,wsingle); %調制後頻譜圖
grid on;
title('下邊帶信號頻譜')
subplot(2,2,3);
plot(t,asingle);
grid on;
title('解調後信號波形')
subplot(2,2,4);
plot(frqaa,aa);
grid on;
title('解調後信號頻譜')
axis([0 3000 0 max(aa)]);
E. 高頻課程設計《乘法器常規調幅電路設計》
我放在博客上
是花錢下的
覺得不錯
http://wanzhuanni.blog.163.com/blog/static/819717972009627281328/
發到你郵箱專上去了
我的郵箱是wanzhuanni@屬163.com
注意啊
F. 急求一個通信原理的課程設計,題目 設計一個DSB調幅電路
你哪個班的啊
G. 尋一份「調幅接收機設計與模擬」課程或畢業設計
圖我沒有了,呵呵,能幫你多少算多少吧。
調幅發射機的設計指導書
本課程設計的目的是要求學生掌握最基
[U]二.設計任務
技術指標:載波頻率f0 =10MHZ,載波頻率穩定度不低於10-3,輸出負載RL=50Ω,總的輸出功率PA=200mW,調幅系數平均值ma=30%。 調制頻率F=20Hz~20kHz.。
本設計可提供的器件如下,參數見附錄。
高頻小功率晶體管 、集成模擬乘法器 (XCC , MC1496 )、高頻磁環 、運算放大器 (A741 )、
集成振盪器(E1648 ) [/U]本的小功率調幅發射機的設計和安裝調試。
一.調幅發射機的設計原則
(一)方框圖
圖1為最基本的調幅發射機的方框圖。
(二)技術指標
調幅發射機的主要技術指標:載波頻率 ,載波頻
率的穩定度,輸出負載電阻RL,發射功率PL,發射機效率,調幅系數ma,調制頻率F。
1.發射功率
發射功率一般是指發射機輸送到天線上的功率。只有當天線的長度與發射機高頻振盪的波長λ相比擬時,天線才能有效地把載波發射出去。波長與頻率的關系為:λ= c/f。式中, c為電磁波傳播速度,c=3×108m/s。
若接收機的靈敏度Us=2μV,則通信距離s與發射功率PA的關系為
表1小功率發射系統的功率與通信距離的關系
2. 工作頻率或波段
發射機的工作頻率應根據調制方式,在國家或有關部門所規定的范圍內選取。對調頻發射機,工作頻率一般在超短波(30-300MHZ)范圍內;對調幅發射機一般在中頻(0.3-3MHZ)和高頻(3-30MHZ)范圍內。
3. 總效率
發射系統發射的總功率PA與其消耗的總功率P』c之
比稱為發射系統的總效率 ,即
(三)電路型式選擇
調幅發射機是由主振器,緩沖級,高頻電壓放大
器,振幅調制器,高頻功率放大器等電路組成。
1. 主振器
主振器就是高頻振盪器,根據載波頻率的高低,頻率穩定度來確定電路型式。高頻電子線路所討論的工作頻率是幾百千赫到幾百兆赫,而課程設計所設計的最高頻率受到實驗條件的限制,一般選在30兆赫以下。
電容三點式振盪器的輸出波形比電感三點式振盪器的輸出波形好。這是因為電容三點式振盪器中,反饋是由電容產生的,高次諧波在電容上產生的反饋壓降較小,輸出中高頻諧波小;而在電感三點式振盪器中,反饋是由電感產生的,高次諧波在電感上產生的反饋壓降較大。另外,電容三點式振盪器最高工作頻率一般比電感三點式振盪器的高。
這是因為在電感三點式振盪器中,晶體管的極間電容與迴路電感相並聯,在頻率高時可能改變電抗的性質;在電容三點式振盪器中,極間電容與電容並聯,頻率變化不改變電抗的性質。因此振盪器的電路型式一般採用電容三點式。在頻率穩定度要求不高的情況下,可以採用克拉潑,西勒電路。頻率穩定度要求高的情況下,可以採用晶體振盪器,也可以採用單片集成振盪電路。
頻率穩定度是振盪器的一項十分重要的技術指標,表示一定時間范圍內或一定的溫度、濕度、電源電壓等變化范圍內振盪頻率的相對變化程度,振盪頻率的相對變化量越小,則表明振盪頻率穩定度越高。
式中為標稱頻率,為實際工作頻率。
改善頻率穩定度,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力求減少振盪頻率受溫度等外界因素影響的程度,振盪迴路是決定振盪頻率的主要部件。因此,改善振盪頻率穩定度的最重要措施是提高振盪迴路在外界因素變化時保持諧振頻率不變的能力。這就是通常所謂的提高振盪迴路標准性。
提高振盪迴路標准性,除了採用高Q值和高穩定的迴路電容和電感外,還可以採用與正溫度系數電感作相反變化的負溫度系數電容,實現溫度補償的作用,或採用部分接入的方法以減小不穩定的晶體管極間電容和分布電容對振盪頻率的影響(詳見參考資料)。
2. 高頻電壓放大器
高頻電壓放大器的任務是將振盪電壓放大以後送到振幅調制器,可以選用高頻調諧放大器。需要使用幾級放大器要看振幅調制器選擇什麼樣的電路型式。如果選用集成模擬乘法器作振幅調制器,輸入信號是小信號。當振盪器輸出電壓能夠滿足要求時,可以不加高頻電壓放大器。如果採用集電極調幅電路,就要使用一至二級高頻電壓放大器,以滿足集電極調幅的大信號輸入。諧振放大器的調試方法與阻容耦合放大器相同,首先應調整每一級所需的直流工作點,但要注意一點:在多級諧振放大器中,由於增益高,容易引起自激振盪。因此,在測試其直流工作點時,應先用示波器觀察一下放大器的輸出端是否有自激振盪波形。如果已經有自激振盪,應先設法排除它,然後再測試其直流工作點。否則,所測數據是不準確的。對於調諧放大器的頻率特性、增益及動態范圍的調整及測試,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逐點法;一種是掃頻法。後者比較簡單、直觀。但由於其頻標較粗,對於窄帶調諧放大器難以精確測試。
3. 振幅調制器
振幅調制器的任務是將所需傳送的信息「載入」到高頻振盪中,以調幅波的調制形式傳送出去。通常採用低電平調制和高電平調制兩種方式。採用模擬乘法器實現調制的方法是屬於低電平調制,輸出功率小,必須使用高頻功率放大器才能達到發射功率的要求。採用集電極調幅電路實現調制的方式屬於高電平調制。如果集電極調幅電路的輸出功率能夠滿足發射功率的要求,就可以在調制級將信號直接發射出去。
4.高頻功率放大器
高頻功率放大器是調幅發射機的末級,它的任務是要給出發射機所需要的輸出功率。本設計研究的是小功率調幅發射系統,通常採用丙類功率放大器,如果一級不能滿足指標要求,可以選用兩級。一般末級功率放大器工作在臨界狀態,中間級可以工作在弱過壓狀態。
調幅發射機的各單元電路可以用分立元件組成的電路完成,也可以用集成電路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