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校本課程中期匯報
❶ 大學足球體育課總結和感想
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從單一的國家課程走向國家、地方、校本課程模式。校本課程的開發必將成為21世紀初期我國課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熱點問題。校本課程的開發有利於彌補國家課程自上而下的研究推廣周期過長,缺乏靈活,滯後於社會變革,不能及時反映科技進步和社會需求的變化等不足。同時,校本課程有利於課程理論與實踐的不斷豐富和完善。我校立足於課程改革要求,從學校實際出發,在****年開始對足球課程進行了開發,建立了足球校本課程開發體系。
一、 足球課程開發的的宗旨與立足點:無論是家長、學校、教師,還是學生本人,都必須樹立一個觀念:人的個性潛能是無限的,如果不被喚醒就會萎縮乃至泯滅。教育的使命就在於喚醒、發掘個體的個性潛能。 其次,個體的個性全面和諧發展應包括個體的"類特性"、"社會特性"、"個人特性"的全面和諧發展。因此,我們把足球課程開發的宗旨定義為:充分發掘學生的個性潛能優勢,促進學生的個性全面和諧地發展立足點之一:學校的特色 中外大量的特色學校創建的成功經驗業已證明,特色課程的構建是實現學校辦學特色的重要載體。校本課程開發要走的就是這樣一條基於學校現實的特色化的道路。如果一所學校大多數學科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學校教育就會形成特色各異、爭奇斗艷的可觀局面。所以說校本課程的建設是學校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特色學校建設的重點。我校在2004年成為江東區足球傳統項目學校,足球在我校教師、學生中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影響力。由於教育局的關心和支持,開設足球特色課程的硬體和軟體都具備了一定的基礎。立足點之二:教師的個性教師是校本課程的研究者、詮釋者、設計者、實施者、評價者,教師不僅決定著課程資源的選擇和利用,是素材性課程資源的重要載體,是校本課程實施的首要基本的條件資源,教師就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師素質狀況決定了課程資源的識別范圍,開發與利用程度及發揮效益水平。因此教師需要具備廣博的知識和專業能力,需要不斷的加強學習、提高認識、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我們根據教師的專業特點,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使足球 校本課程的研究、開發和實施建立在一個比較高的起點上。立足點之三:學生的個性學生也是校本課程研究開發的參與者,他們對校本課程的開發最有發言權,學校所開發的課程內容需重視學生的特殊背景及需要,讓他(她)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動機、個性特長,對校本課程作出自己的選擇,我們通過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見表一),了解學生對足球課的興趣與需求,保證學校為學生所開發的課程能夠符合學生的性向需要。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起學生的興趣,主動參與學習活動,進行知識的構建。
二、 足球校本課程開發和實踐
(一) 規劃足球校本課程學校根據現有的條件,制訂了《足球校本課程方案》,在充分挖掘各種課程資源的基礎上,制訂了《校本課程實施目標》:總體目標:堅持以人為本,著眼於學生全面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讓學生體驗運動激情,分享足球快樂,感悟足球文化,從而培植學生的自信心。通過足球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讓學生走進足球文化領域,涉獵足球與歷史、足球與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多方面的融合,感受其豐富文化內涵;讓學生走向足球場地,掌握運動技能,體驗運動激情,體驗挫折,走向成功。
「足球課程」系列目標
A、大學低年級(一、二年級)目標 a.知識與技能:認識足球,了解足球的起源、發展及作用;走進足球場,了解最基本的足球動作;會觀看足球,具有積累足球信息的初步意識,從而關心足球運動。 b.方法與過程:做場外文明觀眾,觀察、感知足球(賽),會畫足球;初步體驗身體對足球的控制。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校內足球明星和代表隊,了解他們的戰績,增強榮譽感,培養自信心。
B、大學中年級(三年級)目標 a.知識與技能:學生掌握足球運動的起源和發展,了解足球比賽的基本規則,初步學會搜集足球信息的方法,從中體會學習足球知識的樂趣;進一步提高他們對足球的運球、控球等技能的培養。 b.方法與過程:場內外知識的講解,以及簡單的比賽模仿,鍛煉學生各身體部位的協調能力,通過錄相、上網等重要賽事的觀看,讓他們更加全面了解國內外足球現狀,更加關注、熱愛足球。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具有初步的團結守紀、協作一致的精神,磨煉堅韌的意志和自強不息的戰鬥力,培養集體榮譽感和個人自信心。
C、大學高年級(三,四年級)目標 a.知識與技能:全面了解國內外足球發展歷程及現狀,基本熟悉足球比賽的基本規則,自覺收集足球信息、自我體會足球知識樂趣,全面掌握運球、控球、傳球、停球等各方面技術,基本能上場比賽。 b.方法與過程:自主收集國內外足球信息,自覺投身足球運動,集體探究足球與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的關系。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勇敢頑強、機智果斷的心理品質養成守紀守時、團結互助的作風,培植自信心。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其次,三位體育教師根據各自年級的要求編寫教學內容,每周設一節足球課,實施校本足球課程。
(二)建立大學足球俱樂部,形成校園足球文化:
1、 學校依託球會組織,建立學校足球俱樂部。學校建立了**大學足球俱樂部。足球活動主題:體驗足球 快樂成長 小甲A足球隊口號:用心出智慧 配合有力量 頑強能進步 小甲A啦啦隊口號:激情欣賞 文明表達 球隊口號:積極參與 其次,學校少先隊大隊部在全面發動,廣泛宣傳的基礎上,通過公開招聘,電視台公開競選,由11名學生組成的俱樂部董事會。。按照「免費入會、自願參加、自由組合、定期交流、集中展示、共同進步 」 的原則,組織大學生自主組建各班 「 小甲A足球隊」 、「小甲A啦啦隊 」和「小甲A志願者服務隊」等活動隊。通過游戲性的愉悅身心的足球活動,感受足球的魅力,充分激發他們對足球活動和體育運動的興趣及積極參與的熱情,讓學生培養現代足球文化理念,在小甲A活動中領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從小培養良好體育道德和文明行為習慣。
2、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足球游戲活動:學校每周開設一節足球課,組織學生學習運球、傳球、顛球、頂球、射門等基本技術,開展三對三或模擬五人制足球比賽。每月一次足球比賽活動:三月份一趣味射門比賽;四月份五人制足球聯賽;五月份七人制友誼比賽;六月份運球比賽;暑期參加五人制足球比賽。同時還與兄弟學校開展友誼比賽。
3、積極開展足球文化活動:建立大學足球網站,開設了足球快訊、俱樂部動態、足球文化、足球規則、足球明星、教學案例等欄目,開展奧運知識宣傳、足球知識問答、小甲A徵文、演講、攝影、繪畫比賽,促進少年兒童學習和弘揚奧運精神,充分表達自己對足球活動的熱愛,激發奮發向上的拼搏精神,培養審美、想像和創造能力,提高少年兒童的綜合素質。
❷ 如何提高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時效性的研究 課題中期報告
一、研究背景
教育部頒布的〈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
〉健康領域中指出,幼兒園要「開展豐
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
境的適應能力」
,
「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
合作的態度」
。這使我們強烈地意識到:健康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增強幼兒的體質,更
大的價值在於通過體育鍛煉,發展幼兒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而戶外體育活
動,則是達到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
從我園戶外體育活動開展的現狀來看,
戶外體育活動是幼兒園活動的基本內容之一,
積
極地開展戶外體育活動,不僅能給幼兒帶來歡樂的情緒,有助於提高幼兒運動能力,有效地
促進幼兒身體的發展。
而且,
能為幼兒心理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
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地發展。
但在我們實際的工作中,常常偏重有形的、使用運動器械的活動,形式上熱熱鬧鬧,而運動
質量卻不高。
同時教師對體育活動的重要性和意義存在認識上的偏差:
有的認為戶外體育活
動的場地大,教師不好組織;有的認為體育活動容易出事故,還是少開展為宜。由此幼兒園
戶外體育活動常常流於形式,
或停留在計劃上,
而真正的實際活動時間和活動質量去的得不
到保證。因此,不論是指導教師正確理解、實施新《綱要》提出的幼兒園任務,即對幼兒實
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還是正確安排幼兒的一日活動內容與時間,我們都應將
戶外體育活動放在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重要位置。
從幼兒發展的角度上來看,
體育運動是幼兒的本能,
是直接受他們的生理心理發育的規
律所支配。那些身體活動能力較強的孩子,會在成人的稱贊中、小夥伴的羨慕和欽佩中,逐
漸形成肯定
\"
自我
\"
的概念,
從而促使他們建立較強的自信心,
能不依靠他人幫助而獨立嘗試
新的活動;
同時,
從幼兒心理發展的角度看,
參加運動則是幼兒探索客體環境的最有效手段,
他們不僅需要通過運動來感知世界,
而且需要通過運動來積累經驗,從而為他們的心理發展
打下基礎。但在當今家庭育兒方式上卻存在著一些重智育輕體育、重保育輕鍛煉的現象,加
上多數家庭住在新村高樓,
獨門獨戶,
因此幼兒戶外活動的時間很少,
普遍缺乏鍛煉。
因此,
不斷優化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
進一步提高家園雙方對幼兒戶外體育活動重要性的認識,
從
而增強幼兒戶外體育鍛煉的實效性,真正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的發展。
二、理論依據
有關概念的界定:
(一)教育部頒布的〈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
〉指出:
「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
根據需要合理安排,因時、因地、因內容、因材料靈活地運用„」因此,我們所界定的「因
地制宜」的內涵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
合理安排幼兒戶外活動時間,有效利用有限的場地及器械組織幼兒開展鍛煉,從而發
2
揮其最大的利用價值;
*
針對教師隊伍的實際水平(中年教師多,理念更新相對於年輕教師較慢)等現狀,積
極開展各類戶外體育活動,同時以研促教,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使教師共同觀摩
研討、自我學習,不斷更新理念,最終獲得幼兒與教師的共同發展。
(二)戶外體育活動是指在戶外開展的幼兒園體育活動。
(三)優化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
環境的優化,
《綱要》指出: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
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因此,我園在開展幼兒戶外體育活動中,十分重視幼兒的安全、創
設適宜的戶外活動場地、愉快氛圍,牢牢吸引孩子的心;
*
戶外體育活動器械及材料的優化:具體表現在有效利用廢舊材料製作小型體育玩具;
充分挖掘體育器械的潛力,以物代物、一物多玩等方面;
*
教師指導策略的優化,如開展豐富的戶外體育活動形式、選擇有序的體育活動內容等
方法。
在本課題的研究和實施過程中,我園將根據場地、器械以及教師隊伍的實際狀況,進行
總體設計。從環境、器械和材料、教師的指導等三個方面進行優化,逐漸形成我園戶外體育
活動的樣式,使我園的幼兒戶外體育活動更有特色。
三、
研究目標
1
、通過課題研究,培養幼兒對戶外體育活動的興趣,引導幼兒體驗活動的樂趣,進一
步促進幼兒體能、體格的發展;
2
、通過課題研究,形成本園特色的幼兒戶外體育活動樣式。
3
、通過實驗,形成一支具有探索、鑽研精神的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
四、
研究內容
1
、優化戶外體育活動的環境,包括創設良好的戶外活動環境、愉悅的心理氛圍,良好
的家庭環境。
2
、優化戶外體育活動器械以及材料:因地制宜,為幼兒選擇合適的體育器材;探索創
新,一物多玩;自力更生,收集廢舊材料以及輔助材料製作體育器材。
3
、優化教師的指導策略:建立合理的戶外體育活動目標;豐富體育活動形式;積極開
展體育研究課活動。
五、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
1.
研究對象:朝陽幼兒園幼兒園大、中、小班四個班級的全體幼兒。
2.
研究方法:
*
行動研究法:教師針對實際的教育活動或教育實踐中的問題,不斷提出改進教育的方
3
案與計劃,用以指導教育活動,並根據我園實際,總體設計,分階段進行總結活動效果。
*
觀察研究法
:
在自由活動、集體活動中,有目有、有計劃地對幼兒的行為表現進行觀
察、分析,跟蹤記錄幼兒在各實驗階段的發展事實(動作、言語、性格、感知等)進行分析、
研究,得出幼兒動作、心理發展的特點和規律。
*
個案研究法
:
建立個案研究制度,並進行追蹤記錄。
*
文獻研究法:從書籍、互聯網、以及各種途徑學習理論經驗,實現資源共享
六、課題研究的時間及步驟
1
、
研究時間:
(
2004.9
——
2006.12
)
2
、研究過程:
*
准備階段(
2004.9
——
2005.1
)
教師認真學習有關創新教育、
素質教育等方面的理論,
提高自身對實驗方案的認識和開
展實驗的水平。建立課題組,論證、修改方案,申報課題立項。
確定實驗班級,制訂課題計劃。
*
實施階段(
2005.3
——
2006.6
)
全面實施本課題研究計劃,
進行實驗班幼兒的體質、
能力發展情況的測查並統計資料等
系列研究活動,及時積累研究資料,不斷總結、完善。
*
總結階段(
2006.6
——
2006.12
)
完成本課題研究報告以及有關的專題論文等,鑒定實驗成果,完成結束工作。
七、實施保障
:
幼兒園非常重視本課題的研究工作,
成立了以園長為主持人的課題組,
對課題組實行監
控管理,定期學習充實其理論素養,並保障課題研究的經費投入。參加課題研究的教師有豐
富的教育教學經驗,業務能力強,有市骨幹教師、區優秀教師,所撰寫論文多次在市、區級
獲獎。並根據課題的需要,制定各項研究制度,圍繞課題方案,制定進度,有計劃地開展實
驗。邀請有關專家來園檢查指導。建立課題檔案、資料庫,有專人負責。
八、成果形式
1.
有關論文及經驗總結
2.
戶外體育活動、游戲設計案例
十、
課題實施情況
(一)優化戶外體育活動環境
1
、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保障課題的正常實施
我園在開展幼兒戶外體育活動中,
十分重視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我們面對幼兒園的現狀,
❸ 如何激發小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小課題中期報告
體育課可以說是小學生們最喜歡的課堂了,但常規的教學方法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通過講解、示範等把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或灌輸給學生,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與技能。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往往都是在教師的統一指令下,疲於聽講解,看示範,反復練習,而沒有時間去感受和體驗健身運動的樂趣,教學過程過分的強調「統一」、且教法「單一」,學生缺乏主動,體育課缺乏生機,使教學顯得機械呆板,從而使學生喪失了對體育的興趣,體育教學效果的提高無法談起。這種片面強調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忽視學生主體作用,不注重學生體育興趣培養的傳統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體育教育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需求。。比如:體育課的熱身活動太單一,教學內容太乏味……而在現實中有的孩子偏偏不喜歡跑步、不喜歡單一。怎麼辦?經過一段時間思想上的醞釀,於是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辦一個體育特色班級,讓孩子們沖破教材的束縛,選擇喜歡的運動項目,表現你所想的,用興趣表達心聲!我想這一做法一定會得到學生的支持,也一定會調動起學生的體育熱情,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體育能力!
體育的興趣、愛好和習慣,在體育活動實踐中有著不同的意義。興趣是一種心理傾向,愛好是一種行為的積極表現,而習慣則成為生活中的「自然」行為,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一般是在提高人們對體育活動意義認識的基礎上促進他們對此發生興趣、愛好,以致形成了經常從事體育鍛煉的習慣,成為生活節奏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的重要部分。學會體育運動的手段、方法,豐富學生的體育文化知識,這不僅是鍛煉身體的需要,也是激發學生體育樂趣,培養學生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習慣的需要。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1、體育興趣:體育興趣是人們積極認識和優先從事體育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與參與體育活動的需要相聯系的意向活動。一個人如果對體育活動感興趣,就會積極參加,全力投入,活動的結果將是需要的滿足並由此得到積極的情緒體驗。所以體育興趣是體育參與的基本動力之一,它影響著人們體育參與的具體活動方向和強度。
2、小學生體育興趣
小學生天真活潑,具有好動的天性。他們對體育活動有廣泛的興趣。他們把體育看成「玩」,只要能活動就感到滿心歡喜,表現興趣盎然,不知疲倦。但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體育興趣也有一些變化。研究表明,一至三年級為充分活動階段,他們多選擇游戲、跑步等技術簡單、富有趣味的活動;四年級為變化劇烈階段,喜歡球類者急劇增多,佔53.1%,不喜歡球類的佔14.4%,體育興趣有明顯分化;五至六年級為喜歡學習運動技術階段,有更多的學生喜歡跳高、跳遠、武術、球類等有一定技術、技巧的動作項目。但整個小學階段興趣不夠穩定,對呆板單調的活動容易產生厭煩情緒。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步驟:
1、第一階段(准備階段2012.5——2012.8)
(1)確定研究的對象、范圍
(2)收集相關的各類資料,做好資料調查的表格
(3)制定研究方案
2、第二階段)(組織實施階段2012.9——2013.3)
(1)將課題方案具體細化,開展全面實施。
(2)開展進一步的深化研究,為結題收集充分的研究資料和階段性成果。
3、總結階段(2013.4——2013.5)
(1)課題進入總結階段
(2)完成整理研究資料及檔案
(3)展示課題研究的成果
(4)召開結題匯報會,請專家、領導鑒定
舉措:
一、端正思想、加強引導
有些不愛上體育課的學生是因為對體育運動缺乏正確地認識。因此教師要用一些具體的事例和科學知識有針對性地加強思想教育工作。同時,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興趣愛好,提高他們的認識,加強引導培養興趣調動積極性,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去。
二、分析原因、區別對待
不愛上體育的學生的情況千差萬別。在體育教學中要兼顧其生理、心理和興趣愛好等特點,因材施教區別對待。例如,對於一些體能較差的學生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適當的降低標准和要求,注重其學習過程的表現。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體育運動中獲得成功的樂趣。
三、以優幫差、和諧課堂
在教學過程中發揮體育骨幹作用,以優幫差、互相學習,促進這些學生的提高。同時,要在教學的內容、方法和組織形式上創造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和諧氛圍。避免嘲笑、譏諷激發這些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在運動中獲得尊重的體驗,樹立自信心。
四、加強管理、提高師質
教師要加強考勤管理,嚴格體育課堂常規,建立必要的聯系機制,不給這些學生有可乘之機,使其行動在教師的監控之下。同時體育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和精神境界,為人師表,努力學習和掌握廣博的知識,認真研究和掌握體育學科的技能、理論。提高自身的素質和綜合能力。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1、課題研究報告——《如何激發小學生對體育課興趣》的研究過程和研究成果
2、完成研究論文
3、 對以後在小學生體育興趣培養的效率上提高一定的參考意見
(果然是體育老師,寫個報告都要來網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