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飾文化鑒賞課程設計
㈠ 珠寶首飾鑒定與設計專業的選修課程有哪些
其實鑒定和設計我覺得就是一回事情了~
我學的是設計方向的~
當年一開學從大1開始除了什麼毛論呀思想道德呀不說~我的課還是很忙的~
大概一周7天課,6天學的都是地質相關的學科,1天全天畫畫(一般這天喜歡在寢室睡覺,但是還是上課的時候多~)~大一就是這么過的~
大學的課程主要是這些了~
地質方面的課程是:結晶學,礦物學,晶體光學,岩石學(看起來是1門,其實是3門哈~分開考試而且~),材料學導輪,寶石學,寶石儀器,寶石鑒定法,貴金屬,玉石文化~
藝術類方面的課程:素描,色彩,3大構成,首飾設計~
動手方面的課程:磨寶石,做首飾,出去寫生~
公修方面比較特別的就是:計算機文化基礎,網路應用,C語言,化妝課,著裝課,營銷課,攝影,廣告~
反正是很忙的了~大一滿周都有課,而且基本能平均到一天8堂課,大二終於有雙休了,但是假期要出去實習,大三畢業那年就比較輕鬆了,考證書,去公司實習~
我說的主要是我上專課時候的課,後來上了本科~本科比較輕松~設計專業的課程主要還是沿著藝術類的軌跡來開課的~
但是專科時就是沒有什麼藝術和理科之分,就是感覺那個忙,還好我高中和高考都是不分文理的省分,也倒是沒有覺得什麼難~
我個人還是滿贊同專科的課程設計的~本科覺得就是整天畫畫了~都沒學什麼石頭的東西~
㈡ 飾品的文化內涵
項鏈的起源
據有關資料記載,一九六六年,在北京門頭溝東胡林村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墓葬。在一個少女的遺骸的頸部,發現有一串小螺殼製成的項鏈。說明人類在很久遠的年代,即以開始佩戴項鏈等飾物。但在當時,佩戴項鏈是否出於審美需要就很難說了。因為人類在裝飾藝術史上,功利性先於、高於藝術性,這一點已被許多材料所證實。
頸部佩戴裝飾物品,非洲人有賴以保護生命之意。他們認為頸部相接頭部與軀干,是生命關鍵之所在。故必須在其上套以飾物,以超自然的魔力而保護之。圖騰民族,尤多選擇圖騰的一部分,充當頸部的咒物。如取動物的牙齒、角、貝殼、龜殼等懸於頸間。澳洲人也圍以袋鼠毛,或將袋鼠的牙齒穿成字型,佩掛於胸前。無疑地都是為了求佑於圖騰的魔術行為。 在遙遠的舊石器時代,山頂洞人將小石珠、小爍石、獸牙、獸骨等穿孔連接後掛於前,很多人認為這就是項鏈的前身。
民族學家認為,原始民族這種佩戴項鏈的行為,並非是為了美貌,而是出於記數、記事的需要,最多也只是為了在同伴中比試誰獵取的動物多。是出於一種功利性的目的。由功利性而逐漸向審美性發展,是經過了年代的流逝而逐漸形成的。到了新石器時代,從挖掘的墓葬中發現,這些串飾在顆粒大小、材料的選擇上都有了許多人工製作的痕跡。再一些出土大的文物中還發現了玉石串飾這些玉飾品都是經過一定的工藝製作而形成的。有的學者認為,人類以製造裝飾品為最早的工藝技術。
在進入階級社會以後,貧民和貴族雖然都佩戴項鏈,但在材料上有很大的差別。貴族階層以玉石為主,平民百姓則以螺、貝、殼等裝扮自己。 古代婦女除了佩戴項鏈外,還盛行纓絡。纓絡也可稱作瓔珞,原為佛像頸脖間的裝飾。佛教從印度傳人中國後,佛像上的瓔珞也為人們所仿效。 佛教徒念佛誦經時用以記數的串珠,也一同雖佛教傳人中國。民間婦女信佛念經者甚多,佩掛佛珠也就很快流行。 朝珠是清代女真族傳入的一種項飾,由珊瑚、水晶、翡翠、琥珀、綠松石、瑪瑙等材料製成。
民國時期的項鏈,受西方文化及習俗的影響,在項鏈的樣式上有很大的變化。其中最主要的是在項鏈上佩上掛件。常見的掛件樣式是雞心型或雞心小盒。雞心小盒內可以藏照片、刻名字,寓意心心相印。 項鏈的材料、色彩、造型,隨著時代的進步及科技、工藝的高度發展,有了更廣闊的天地。
有人說:女人最美的地方是脖子和胸部,此處的首飾,被榮耀地稱之為:「一切飾物的女王」。關於項鏈的起源,有兩種傳說。
一種說法認為項鏈是「搶婚」習俗的演化。認為項鏈源於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轉變時期。當時,男子在經濟上已處於支配地位,女子從逐漸轉變為男子的附庸。在氏族或部落戰爭中,勝者為防止女戰俘逃走,常用一根鏈子或繩子捆住她們的脖子和手。後來,便逐漸演變成了一些地方的習俗,在男女正式成婚時,以「搶」的方式把女方接到男方處,然後以金屬飾物套在女子脖子或手上,以示束縛。如今,這種為防止女人逃跑的鏈子演變成了項鏈和手鏈。
另一種說法認為人們戴項鏈最初是為了顯示力量和勇敢。考古發現幾十萬年前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就已使用獸骨、獸牙、貝殼等串成的串飾,並用染料染成紅色。推測當時人們在與猛獸的搏鬥中發現失去鮮血就等於失去生命,而猛獸的牙齒、利爪的力量很強大。人們佩帶串飾一來顯示自己的勇敢和力量;二來也企望由此而全部吸收猛獸的力量和生命力。後來逐漸演變成項鏈。
耳環的起源
在中國古代,早在五十萬年前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中國猿人已經有了用石頭、獸牙或貝殼製成的耳飾。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具有現代意義上的耳環是在中國內蒙古興隆窪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玉。明人田藝衡在《留青日札》一書中說:「女子穿耳,帶以耳環,蓋自古有之,乃賤者之事。」 讓我們搖曳生姿的耳環,最早竟然是「賤者之事」?原來耳環最早的起源是起到警戒作用。穿耳洞的最初意義,並不在於裝飾,而是為了起警戒作用。它本是某些民族的一種風俗有些婦女過於活躍,不甘居守,有人便提議在女子的耳朵上紮上一個孔,並懸掛上耳珠,以提醒她們生活檢點,行動謹慎。後來傳到中原,逐漸變成漢族人民的禮俗了。
戒指的起源
1、野蠻說:
據說是古代搶婚演繹的結果,當時,男子搶來其他部落的婦女就給她戴上枷鎖。經過多少年的演變,枷鎖變成了訂婚、結婚戒指,男子給女子戴戒指表示她已歸我所有。
2、崇拜說:
戒指源自古代太陽崇拜。古代戒指以玉石製成環狀,象徵太陽神日輪,認為它象太陽神一樣,給人以溫暖,庇護著人類的幸福和平安,同時也象徵著美德與永恆,真理與信念。婚禮時,新郎戴金戒指,象徵著火紅的太陽;新娘戴銀戒指,象徵著皎潔的月亮。
3、實用說:
這得追溯到3000多年前,那時還沒有戒指。由於埃及的統治者有將代表權貴的印章隨時帶在身上的習慣,但又嫌拿在手上累贅,於是有人想到鑲一個圓環,把它戴在手指頭上。天長日久,人們發現男人手指頭上的小印章挺漂亮,於是不斷改良,並演變成了女士的飾品。
4、禁忌說:
戒指異名「指環」,史書中稱「約指」、「摳(左邊應為「弓」)環」、『手記」、「代指」等。最初,戒指是宮廷中後妃群妾用以避忌的一種特殊標記。當有了身孕或其它情況不能接近君王時,皆以金指環套在左手,以禁戒帝王的「御幸」,平時則用銀指環,套在右手。後來,戒指傳到民間,去其本義,以為美觀,久之便留成風氣。明代都邛《三餘贅筆》記曰;「今世俗用金銀為環,置於婦人指間,謂之戒指。」從字面分析「戒」字含有禁戒之意。因此,婦女在當時政指環,並非為了炫美,也非為了裝飾,而是以示警慎,起著禁戒的作用。
訂婚戒指的起源
饋贈鑽石婚戒作為對婚姻的承諾之傳統,起源於十五世紀,當時的人們認為鑽石具有某種魔力,能令丈夫愛護妻子,甚至傳說愛神丘比特的箭頭也鑲嵌帶有魔力的鑽石。1477年,奧地利大公麥西米倫與法國勃艮地瑪利公主訂親前,公主接到對方的書信,要求夫人在訂親之日戴上麥西米倫送給她的鑲有鑽石的黃金指環。從此,鑽戒成為定情信物。
17世紀時,結婚戒指多戴於大拇指。如今人們習慣將鑽戒戴在無名指,這其中的演變也有一個浪漫的傳說:古埃及的人們認為無名指的血脈直通心臟這條筋脈被人們稱為「愛情之脈」。指環象徵永恆,代表天意註定愛情甜蜜永恆不滅。如今,璀璨生輝的鑽戒作為訂婚的最佳信物,被人們認為是恆久愛情的象徵。
鑽石:多數研究人員認為鑽石是大約公元前五千到三千年之間首先在印度發現的。
公元初年,羅馬自然科學家老嘉伊.普林尼在其著作「礦物體的自然史」一書中,第一次對鑽石作了詳細的描述。印度人最先掌握了鑽石粗加工及拋光技術,比較完善的鑽石加工技術的形成要歸功於歐洲人,具體點就是義大利威尼斯、佛羅倫薩的工匠們。
㈢ 如何將傳統文化與現代首飾設計幾何
傳統首飾大量圖紋相對寫實繁復,現代首飾設計時不妨取其大體,將諸多專細小的細節簡約,形成塊面。屬
現代設計中不妨多考慮立體感,尤其邊緣和凹凸處適當強調些。
現代設計不妨多考慮其流線型。
考慮到現代人活動幅度明顯大於古人,其大小、稜角、服帖性等因素要與之相適應。
你的問題有些語焉不詳,只能這樣回答了。
供參考。
祝好!
㈣ 珠寶設計的主要課程設置
寶石基礎知識、珠寶營銷策略、珠寶鑒賞、金銀倒模工藝、寶石切割、珠寶設計、流行趨勢,金銀飾品打造、金銀飾品鑲嵌、金銀飾品打磨拋光、蠟雕藝術、電鍍技術等等。
㈤ 概述新石器時期的首飾文化
新石器時期首飾的種類比舊石器時期「山頂洞人」洞穴中發掘的原始項鏈擴大了許多倍,也進步了很多,不僅有發飾、頸飾,還有許多裝飾用的玉佩及梳頭用的骨梳。
㈥ 首飾設計的專業能考博士嗎
我們有本抄科專業,也有襲專科。
從就業的角度出發,也可以考慮學一門實用的技術,其實計算機專業就是很好的,
比如ui設計、4G移動開發、互聯網編程、大數據、雲計算、VR等等就業前景都挺好。
看自己的興趣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然後選擇就行...
我們的很多學生都是學有所成,祝你一切順利
㈦ 裝飾課程設計總結
通過對裝飾設計的學習我學到了,……把你的筆記寫出來,或是感受。
我知道了裝飾設計是為了滿足使用要求的。實用性家居裝潢以人為本,以物為末,不可本末倒置。從功能上區分各個房間的使用程度,客廳的地位和作用將日益突出:社交往來、文化娛樂、日常生活等,小房間大客廳的建築已流行趨勢。卧室的功能日益單純:父母和兒女們的小天地均在自己的卧室里,無非是個人的隱秘活動和消遣休息。廚房和衛生間的布局設計也日臻完善。
符合經濟實力—經濟性室內布置以舒適、方便使用為主,標准高低,因人而異,不可為了講究排場而攀比。作為業主來講,你准備投入多少,設計師就根據你的投入來進行設計。可以留有餘地,但不能太離譜,要知道,一分錢一分貨。最怕的是攀比心理,看到別人的裝修,又要改動自己的原有設計和方案。
合理布置―科學性環境的合理布置,就是要符合人的生理要求和審美要求。以燈光為例,未來的照明方式將是多種多樣的,照度的大小,光源的方向,投射的角度,燈具的造型等,是環境布置的重頭戲;傢具的式樣,流線與造型、色彩的搭配等,是環境布置的中心。
適當藝術點綴―藝術性一個沒有藝術裝飾的居家,不是一個設計成功的居家,要考慮到你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告訴你的設計師,他會為你作出更傑出的布局,是對比,還是統一,是中式,還是歐式,傳統的,還是現代的,會有一個最適合於你個性的、具有當代文化特點的文化藝術之家,呈現在你面前。
㈧ 首飾設計就業前景如何
一、首飾設計就業前景如下:
珠寶設計的高端人才稀缺,許多公司都開出百萬年薪,僅是傳統的珠寶企業需要,現在做流行飾品的公司也需要。首飾設計在我國還不是太成熟,仍處於發展階段,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首飾設計是朝陽產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需求量也就增高了。據鑽石行業協會公布的信息,近年來,我國珠寶鑽石消費需求增勢明顯,已成為亞洲最大的珠寶消費市場之一,僅鑽石的年消費額就高達11億美元。隨著珠寶鑽石消費的不斷升溫,珠寶市場的規模日趨擴大,珠寶經銷企業對珠寶檢驗、鑒定、評估專業人才的的需求水漲船高。國內典當業、拍賣業快速發展,由於珠寶檢驗、評估是珠寶首飾在進行拍賣、典當、保險、抵押貸款、清算、稅收、捐贈等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因此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
二、首飾設計就業就業方向如下:
1、外企珠寶公司:珠寶設計師;
2、珠寶經銷企業:珠寶檢驗、鑒定專業人員;
3、典當業、拍賣業:珠寶鑒定、評估專員;
專業只能解決入門問題,解決不了發展問題,學首飾設計同時,還要學其他的知識,比如:文化形態、時尚觀念、市場營銷、消費心理學等。
三、課程設置如下:
寶石基礎知識、珠寶營銷策略、珠寶鑒賞、金銀倒模工藝、寶石切割、珠寶設計、金銀飾品打造、金銀飾品鑲嵌、金銀飾品打磨拋光、蠟雕藝術、電鍍技術等。
㈨ 珠寶首飾設計的主要課程設置
寶石基礎知識、珠寶營銷策略、珠寶鑒賞、金銀倒模工藝、寶石切割、珠寶設計、金銀飾品打造、金銀飾品鑲嵌、金銀飾品打磨拋光、蠟雕藝術、電鍍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