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校本課程古詩詞鑒賞計劃

校本課程古詩詞鑒賞計劃

發布時間: 2021-02-22 13:28:38

⑴ 詩詞校本課程目錄

詩詞校本···
捏是學文獻的么?
推薦《古詩文要籍敘錄》金開成
葛兆光
中華書局
應該用得上

⑵ 如何提升學生古詩詞賞析能力

如何提升學生古詩詞賞析能力
----以課前三分鍾口語訓練為例

作者:鞠偉 單位:第十師北屯中學

摘 要:近幾年來,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本文以在中學生中開展以古典詩歌為主的課前口語訓練活動,指導學生,學習中華優秀古典詩歌,學會鑒賞古典詩詞的方法,增強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提升學生的審美品味,陶冶情操。
關鍵詞:傳統文化 古典詩詞 口語訓練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初中畢業學業考試說明》中關於古詩詞的考查要求是「能篩選並提取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評價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領悟內涵並品味語言」。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中古詩詞賞析已經成為一項常規題、必考題因而,學習並賞析古詩詞意義重大。 初為人師的我,自小醉心於傳統文化,自求學以來,讀書最多,研究最多的也是以傳統文化為主。2012年,由黑龍江援疆教師李輝老師給我們帶來了國家級課題:傳統文化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按照課題組計劃,每一位語文教師在平時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開展課前古詩文口語訓練、古詩文默寫、古典詩詞賞析、編寫校本教材等活動。在八年級學生中開展以古詩詞為主的課前三分鍾口語訓練活動。
一、學生口語表達及古詩文賞析的現狀
從實際教學來看,進入八年級的學生,思維意識開始發生轉變。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
(一)學習能動性下降。由七年級的積極主動,轉變為被動接受。具體表現在一部分基礎較好,性格外向的學生課堂上回答問題不積極主動學生,口語表達的慾望不濃厚。沒興趣說,甚至不願意說。另一部分基礎較差性格內向的學生不敢說,不想說。
(二)、口語表達能力不強。學生被老師提問,要求說。表達的內容往往出現聲音細小、斷斷續續,顛三倒四,用語簡單現象。
(三)賞析不得要領。學生賞析古詩詞,內容單調,不能按照專業術語進行賞析,賞析內容與願意出現偏差。
二、進行以古詩文賞析為內容口語表達的意義
在筆者看來:以古詩文賞析為內容口語表達意義有三:
(一)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膽量和自信。激發學生興趣,有利於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
(二)現代社會,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需要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將來學生就業,不僅要參加筆試,面試也非常重要。面試就是看一個人的口語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從中學階段開始有意識生的的口語表達非常必要。
(三)中考的現實需要。進進行口語表達訓練的內容並不是讓學生隨意的找一些內容來進行訓練,而是選擇古中國古典詩歌為內容。而古詩賞析是中考必考內容,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此題上不丟分。而且學生在積累了積累大量的古典詩詞,對提升作文層次也有很大的幫助。
(四)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通過專業的賞析訓練,讓學生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的人格。
三、具體做法
此次活動是在我校八年級400名學生中開展。為保證效果,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活動。
(一)認真准備、查閱資料。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始階段,學生不知選擇何種古詩詞下手,所以我就給出了一個大概的范圍供學生選擇,主要是自己喜歡的唐詩、宋詞為主,因為在學生們接觸的最多的就是唐詩。接下來的詩人、詞人搜尋和遴選,為使學生了解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要求學生遴選自己熟知的歷代名家,歷代名家諸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陸游等。
(二)逐漸滲透,提升能力
這一步,主要是讓學生課前提前把找好的詩歌抄寫在黑板上,然後進行示範朗讀,並講述自己對這首詩的所聞、所感、所想,提高每一位的語言表達能力,使每一位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彌補課內因時間倉促只能提問少數同學的不足。 而教師不僅就是活動的組織者 。還應擔任現場 嘉賓指導,對學生在表達過程中的得失和對詩歌的理解做出個性化的點評,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詩歌內涵。
隨著課前口語訓練的進行,它逐漸成為學生枯燥課堂的一道靚麗風景,學生們開始喜歡這個活動,並成為一項常規教學活動時。教師要開始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開始進行簡單的古詩文賞析。利用1-2個課時進行古詩文賞析專題教學。
(三)規范指導、運用術語,錦上添花。
1、知人論世、了解背景知識。俗話說:言為心聲,古人寫詩,一般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創作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一定要全面,包括詩(詞)人的生平經歷、思想感情、藝術風格等。如:李白的詩瀟灑飄逸、氣勢博大;杜甫的詩沉鬱頓挫、憂國憂民,充滿了濟世情懷。王維的山水田園詩淡雅優美、意境清遠,蘇軾的詞雄渾豪放、氣勢恢弘;李清照的詞清新婉麗、細膩纏綿??對作者風格的初步了解,將給我們賞析時帶來方便。即時在未來的中考中出現沒有學過的詩詞也能夠依樣畫葫蘆,把考題賞析的很完美。
2、錦上添花,恰當的運用專業術,品味古詩詞的語言。
精煉、准確、優美的語言是詩詞對社會生活高度概括的重要手段。詩詞的節奏、韻律、音樂美也是依靠語言來體現的。古詩詞對煉字、煉句歷來十分講究。在鑒賞古詩詞時,我們重點要關注動詞、名詞、形容詞和量詞。如「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採取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見」字。
動詞是敘事狀物的關鍵字,它最能將詩歌的情緒色彩和諧統一起來。而名詞、形容詞則往往使之動詞化,也就是把它們當著動詞來用。
還應關注虛詞。古詩詞中的煉字,講究句子與句子的起承轉合,也講究一句之中思想感情的承接與轉換,它能把詩句的意思表達得委婉曲折。
3、注意積累,了解掌握古詩詞的意象
中國古典詩歌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含蓄美」。古人表達情感含蓄,往往不會直抒胸臆,而把自己的情感寓情於景,寄託在一些特定的事務上面。因此意象是融入作者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也是讀者走進詩人思想感情的橋梁。古詩詞中的意象豐富,但有一些意象常有特定的含義。如《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楊花落盡子規啼」,「我寄愁心與明月」兩句運用了楊花、月亮,子規等意象以奇特的想像力編織出一個朦朧的夢境,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之意。《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中:「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一句中運用「梧桐」這個意象將亡國之君的凄涼悲傷表現出來。
知道意象表達的含義對於我們鑒賞古詩詞非常有幫助。為此在學生口語訓練的過程中,教師
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把握相關意向在特定環境中所包含的特殊情感。
經過一學年的訓練、學習。學生上課的回答問題主動性有所提升,聲音洪亮。賞析詩歌能夠用專業術語,對詩歌的感悟提升。

⑶ 如何提高古詩詞鑒賞教學的實效性

為了讓學生深刻地了解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吸取人類文化的營養,陶冶高尚的情操,也為了拓展學生知識面,豐富語文知識的積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學校在五六年級學生中開設了以《古詩詞鑒賞》為主題的校本課程,一學期結束了,特將本期的教學工作做如下總結:
1、趣味校本課的開展。
在原有的文學功底和對語言文字通徹的理解感悟基礎上,設計整堂課,將吟誦和提高語文素養有效結合起來,將聲、色、畫、藝融為一體,課上學生學習一首古詩後,還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表現古詩,或自吟自誦,或表演誦,或換調改唱,或改寫文體,或古詩配畫……把古詩吟誦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一位位小詩人,一本本精美的吟誦本就展現在大家眼前。使學生一節課40分鍾收獲的不僅僅是一首古詩,更重要的是受到古文化的熏陶,自主意識上去喜愛上古文化,在知識、能力、情感上「三」收獲,這樣也更加提高了教師對古詩的理解和鑒賞能力,提升他們的教學水平和文學修養。
2、一天誦讀一首詩。
充分利用課前兩分鍾的時間,將所學內容抄在黑板「古詩角」上,利用課前帶領同學們誦讀,所以課前幾分鍾從每一樓走廊經過,總會聽到琅琅的讀詩聲;學生們也樂於把每天一詩抄在自己的「百寶箱」摘抄本上,設計編畫,常常在小夥伴之間交流翻閱。這樣學生不但有了積累,而且養成了吟誦的好習慣。
這樣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於樂,使古詩教學得到了有益的擴展和延伸,孩子們語言文明、說普通話,自主吟誦,已蔚然成風。
通過這樣富有創意而有實效性的活動,我和學生的知識豐富了,感受更深了,校本教學工作已經走入正軌,當然其中還有許多要加強和改進的地方,我也會不斷總結經驗,將下期的工作做得更好。

⑷ 古詩詞教學有哪些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情景交融,體味意境美
王之夫在《姜齋詩話》中所說的「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於詩者,妙合無垠。」所以我們在指導學生學習這些古詩詞時,就要特別注意這種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物我一體的特點,使學生感受到古詩詞的意境美。
首先,抓關鍵詞句。所謂關鍵詞句,主要指詩歌中富有表現力的妙詞佳句。這些詞句最能引發讀者情思,餘味無窮,又往往在全篇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教學《虞美人》,把握一個「愁」字,這「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汪洋恣肆,無窮無盡,學生就可以去體會李煜的亡國之痛對這些關鍵詞句的反復品味,學生心中就會激盪起與詩人、詩作相關的深切感受,感情誦讀也就水到渠成。
其次,抓思維方式。在古詩詞的形象世界裡,語言環境不等同於一般作品「上下文」的簡單鏈條式結構,而是一個由形象體系互相滲透著情感的立體式多維空間存在。所以教師還應點撥學生從多角度、多方向伸展思維觸角,讓學生順利地把握住詩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吃透那些看似平淡,實則意味深永的普通詞句。像王維的《山居秋暝》、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詞句均通俗易懂,正像王國維說得:「一切景語皆情語。」一片自然的景色,便是一個心靈的世界。只有把每一個意象由集中到分散,由分散到集中細細品味,才能讓學生越發感到詩人的心境,更能從整體上肯定、強化詩的意境。
二、創設情景與自主感悟相結合
教師應努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以誦讀為主線,串聯感受、理解、領悟與擴展,始終把學生的吟誦能力、感悟能力、表達能力、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放在首位;示範引導,創設自主學習環境,讓學生主動參與,互動合作,開放發散,拓展創新,讓學生的知識、能力與素養和諧發展。不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而是通過學生自由的聯想與想像去感悟詩歌的情景。可以激發學生的情趣,創設情景是現代教育所倡導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協助學生盡快掌握課文內容。但它也有一個缺陷,往往會造成學生對課文情景認知的單一性。實際上很多人同讀一首詩,其腦海中造成的形象是各不相同的比方《遊子吟》這首詩,有的學生想像的意境是兒子睡在床上,母親在床邊燈光下給兒子縫衣服;有的想像的意境是兒子在燈下看書,母親在燈光前縫衣服;還有的人想像到意境則是兒子到臨行時穿著衣服,母手拿針線在兒子身上縫補。因此,依照創設情景與自主感悟相結合的原則,兩個方面各取所長,以補其短,以此取得古詩詞教學的最佳效果。
三、 科學評價,激勵為主
在古詩詞教學之初,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結合本詩情景進行「吟誦」。如「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要啟發學生用輕讀讀出月下的靜謐,用延長的拖音品味閑適、恬靜的氣氛。一開始可以有意識地讀得誇張一些,其中,可以教師范讀,可以自由練讀,可以互讀互評,可以配樂營造氣氛,可以配圖加強直觀等等,形式不拘,力求多樣。這一環節,應讓學生大膽地、興味盎然地去吟讀。在多遍初讀之後,讓學生閉目暝想,並把所讀在「大腦熒屏」上放映出來,然後演演詩人當時的神情舉止,說說詩中描繪的山川景物,談談腦中閃出的特寫鏡頭,教師要珍視學生在初讀中的獨特感受,讓學生初步感知,走近詩人,走近詩境。
教學的過程中,記憶力好的同學,背得要快些,記誦得數量要多一些;記憶力稍差一點的學生,背得速度要慢些,數量要少些。一部分語感好的同學,讀得就好些,語感差一點的同學,讀得就不會那麼好。對待讀得不理想同學,教師應該耐心指導,並且還要表揚他「讀得很認真」或「很有感情」等等。對這些情況,教師要正確對待,要承認差異,個別沒有完成任務的同學,教師也要予以表揚,予以鼓勵。
四、強化訓練,提升能力
教學中,教師應多引導學生去想像畫面,去創造性地補充擴展和再創造,還要鼓勵學生突破常規,大膽質疑批判。如教學《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請學生談談現在歌星們演繹的好不好;比較《早梅》「昨夜數枝開」和「昨夜一枝開」哪句好;比一比描繪西湖的詩誰收集得多,說說你最喜歡哪一首(句),為什麼等等。這些富有挑戰性的古詩詞教學形式使學生的思維空間得以拓展,潛能得以發揮,個性得以張揚,也讓課堂和詩詞都煥發出了生機活力。輔以適當的訓練,把學生主動學習同教師重點指導訓練結合起來,只有通過適當的訓練,學生所學的知識才能夠得到鞏固。如先教給學生賞析的步驟與方法,然後再輔以具體的訓練。要精心選擇訓練材料,並合理設計訓練計劃,要遵循先易後難、先主後次的訓練原則,有計劃、有步驟的由課內向課外延伸,達到知識的遷移,從而提升古詩詞的閱讀能力。
總之,新課程標准對古詩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語文教師應遵循新的語文課程標准,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培養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濃厚興趣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習慣,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感悟能力,提高閱讀和鑒賞古詩詞的水平,提升學生的文學品位,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古詩詞的無窮魅力。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