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教學發展
㈠ 影響中國課程與教學發展的因素的實例
影響中國課程與教學發展的因素的實例
我覺得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經濟落後,這內是相對容於發達國家而言,我們國家對教育事業的投入比例還是有待提高的,其中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在發達的地區,孩子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部分山區的孩子連溫飽都是問題;
㈡ 簡述課程與教學研究的特徵
課程論的學科地位及其與教學論的關系問題一直是我國教育學體系構建的焦點問題。隨著對課程論的發展特別是現代課程論研究的深度與廣度,已愈來愈明顯地反映出教學論的不可包容性;課程論從教學論中分離而成為相對獨立的學科也是教育學發展的必然。
一、關於課程論與教學論關系的不同觀點
課程論要想真正確保獨立的學術地位必須慎重處理好與教學論的關系。對於課程論與教學論關系的認識主要有以下幾種不同的主張。
(一)大教學論觀就是「將課程作為教學內容,課程論作為教學論的一部分」。這一認識的突出代表是原蘇聯的一些教育學著作。自凱洛夫時代始至20世紀80年代,課程就一直被作為教學內容來談,而作為教育科學的一個相對獨立部分的教學論便擔負起研究教育過程的概念和本質、教學原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組織等基本問題的任務。我國長期受前蘇聯這種教育學模式的影響,至今未引起根本性的變化。
(二)大課程論觀就是教學是課程的一部分,對教學的研究是課程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認識源於英美教育文獻對「課程」與「教學」的交互使用。像泰勒(R.W.Tyler)等知名學者都是把教學作為課程的一部分來對待的。哈利.布朗迪(HarryBroudy)和蔡斯(RobertS.Zais)也認為課程這一概念更為廣義,是母系統,教學是子系統。在我國也有學者持此觀點。認為課程作為一種客觀存在與教學是不能分離的。其「本質上是一種教育進程,而作為教育進程則包含了教學過程。」「課程的屬性和類型是多方面的,包含了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顯在課程與隱蔽課程,也就包含了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模仿教學與陶冶教學。教師也是課程研製者,從而構建課程包含教學的主體機制。」課程論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學科體系,這個體系已經初步構建起了比較清晰的層次和系統結構。這個體系的基本結構把大課程論分為課程論、教學論、分支課程論、分支教學論和教育技術學等五個下位學科,每個下位學科又包含著大量的次下位學科。
(三)一體化論認為課程論與教學論是密不可分的,不能孤立地存在,必須把它們綜合起來進行整體性研究。例如英國的斯滕豪斯(L.Stenhouse)的過程模式強調課程與教學過程中的一系列相互作用。瑞典的倫德格倫(U.Lvadgren)也是從課程與教學之間的系統化聯系的角度來界定課程理論的。因為課程與教學之間的分裂狀態在學校或課程教學實踐中必然被打破。所以,應把課程與教學綜合成一個問題而不是把它們分成孤立的問題來進行研究。西方學者經過課程與教學、課程論與教學論關系問題的討論已形成一些共識:課程與教學既有關聯,又是各不相同的兩個研究領域。課程強調每個學生及其學習的范圍,教學強調教師的行為;課程與教學存在著不僅僅是平面的單向的相互依存的交叉關系;課程與教學不可能在相互獨立的情況下各自運作。
二、審視課程論與教學論的關系的起點
(一)課程概念
課程概念是課程論所要研究問題和理論的基點,課程概念應是課程論首先必須明確界定的基本概念。施良方先生曾給出「課程即教學科目;課程即有計劃的學習活動;課程即預期的學習結果;課程即學習經驗;課程即社會文化再生產;課程即社會創造」等6種定義。美國的蔡斯也曾歸納出「課程是學習方案;課程是學程內容;課程是有計劃的學習經驗;課程是預期的學習結果的構造系列;課程是書面活動計劃」等幾種不同的課程定義。雖然至今對於課程的解釋還沒有達成能夠得到人們公認的結果,不僅缺乏具有普遍性的科學定義,甚至沒有形成關於便於人們使用和溝通的工具性定義。但是對教學概念的定義有相對共同傾向性的認識,雙邊活動說是被廣泛接受的定義。即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統一活動。這一活動過程中,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傳授、培養和教育,學生主動地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發展智力,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雙方各盡所能,共同完成社會賦予的培養有用人才的神聖使命。對教學概念的定義有相對統一的傾向性認識是教學論較課程論相對完善一些的一種表現。
(二)教學論與課程論的歷史比較
教學論成為教育學的一個獨立研究領域的標志是公認的1632年誇美紐斯《大教學論》的出版。至今已有400年的歷史。而對課程進行系統研究並從理論上加以概括則是20世紀以後的事。一般認為,美國課程專家博比特(F.Bobbit)1918年出版的《課程》一書,標志著課程作為專門研究領域的誕生。可見,教學論是較早從教育學中分化出來的。在此之前,課程是為教學服務的,是指實踐中的科目或形態,是以教學內容或學習經驗身份作為教學論的研究范疇之一的。即是在教學論的視角下來研究課程的內容、形式和類型的。比如,赫爾巴特指出教學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多方面興趣,要開設歷史類和科學類的課程,這是實現教學直接目的的手段。由於教學論研究歷史較長,其框架基本確定,理論體系較課程論完善、成熟。總之,教學論與課程論不是並行發展的,教學論發展得早且完善。
三、課程論的發展的展望
目前從科學視角看,課程論與教學論應是教育科學下屬的兩個獨立分支科學。因為二者研究對象及構築理論體系的相關概念不相同。前者研究各種形式的課業及進程,後者研究教與學;前者涉及課程研製、課程標准、課程管理、課程評價等核心概念。而後者涉及教學目的、內容、方法、過程、組織形式及教學評價等核心概念。也就是說,課程是指學校的意圖,教學是指學校的實踐;課程是為有目的的學習而設計的內容;教學則是達到教育目的的手段。相應地,課程理論主要探討教育的目標和內容;教學理論主要關注達到這些目標的手段。研究對象不同說明研究內容不盡相同,而概念是理論生命的細胞與構築理論的平台,概念不同,理論肯定不同。這一「目的—手段」論是基於學校教育實踐的視角做的闡釋。目前,課程論與教學論處於分化期,而作為有關聯的兩門獨立學科而存在,則課程論和教學論的許多重要問題便有可能被進一步研究,科學基礎便有可能進一步拓展,進而有利於理論的建立與發展。作為一門具有獨立學術地位的理論科學,課程論的任務就在於描述、解釋和預測課程現象中客觀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穩定性和普遍性的聯系,進而達到對課程活動規律的把握。泰勒的《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一書中確定了編制課程的四個程序:確定目標、選擇經驗、組織經驗和評價結構。這構成了現代課程領域最有影響的理論框架。但這僅僅局限與課程編制的范疇,大大縮小了課程論研究對象的范圍,因而不可能建立起完整的學科理論體系。古德萊德是試圖全面把握課程論研究對象的又一重要人物。他指出課程作為一個研究領域應關注實質性的、政治和社會性的、技術和專業性的三類課程現象。他所確定的課程范疇已超越了課程編制范疇的局限,試圖把事實性研究和價值研究統一起來建立一個更全面的課程研究體系。
可見,研究客觀存在的而不帶任何主觀隨意性的規律是課程論要想成為真正科學的根本立足點。一般說來,課程要揭示課程與外部的社會系統和條件之間的聯系;課程內部諸要素之間的聯系和課程運作過程中各具體因素的內在聯系等三個方面,才能構成課程論完整的研究對象,建立起嚴密、全面的課程理論體系。另外,課程論學科要想獲得突破性發展就必須採用新的研究戰略和策略或利用新的研究方法。肖特普列出了多種課程研究方法:分析性的、擴充性的、推測性的、歷史性的、科學性的、敘述性的、美學的、現象學的、解釋學的、理論性的、規范性的、批判性的、評價性的、整合性的、慎思式的等等。這些方法分別處理不同的課程問題,並強調使用的資料收集技巧、分析方法和不同的邏輯推理過程建立合理的課程論知識體系。它們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時又有某種局限性,存在著內在的矛盾。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科學主義與人本主義兩種課程研究取向經常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從課程論史上看,課程學者常用的方法有實證分析的、人文理解的和社會批判的。所以,現代課程研究應當把各種方法綜合起來,表現出精確的微觀分析與整體的理解相結合,定性描述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結果研究與過程研究相結合,邏輯與直覺相結合,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等等特徵。
㈢ 課程與教學產生發展有哪三個時期
「翻轉課堂式」是對基於印刷術的傳統課堂教學結構與教學流程的徹底顛覆,由此將引發教師角色、課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變革。根據「翻轉」的全面性和深刻性、「翻轉」所依據的載體和技術支持,我們可以將「翻轉課堂」的發展過程分為三個發展階段。對不同發展階段的特徵和規律進行深入分析研究,有利於理清翻轉課堂的淵源和預見未來發展趨勢,正確地理解翻轉的本質,並結合我國教育教學的實際開展有效的翻轉改革。
一、「准翻轉」階段
關於「翻轉課堂」的首創,比較權威和公認的說法是:翻轉課堂起源於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園高中的兩名化學老師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在化學課上的嘗試。他們錄制了教學視頻讓學生回家觀看,初衷是幫助缺課的學生,但他們逐漸發現這種「學生回家自學,課堂上解決問題」的方式對教學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並且學生也很喜歡。由此,兩位化學老師開始思考如何在班級裡面開展這種翻轉式教學。2011年,薩爾曼·罕和他創立的可汗學院將翻轉課堂推向了世界。在此之前,我國的中小學校早已嘗試和開展了類似的教育教學實驗改革,典型的案例包括江蘇洋思中學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山西新絳中學的「自學——展示模式」、江蘇木瀆高級中學的「問題導向自主學習模式」等。與當前真正意義上基於信息技術支持的「翻轉課堂」不同,這些模式中,學生並不使用微視頻和在線做題,而使用導學案,課本和習題冊等文本學習材料。所以又稱「導學案翻轉」階段。也稱為「先學後教」教學模式。相對傳統教學而言,這一階段的「翻轉」,由於在導學過程中,強加了知識的預習,學生部分掌握的基本知識,或者對知識已經比較了解,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過程發生了某種程度的改變,課堂上的教學可以少講多練,以訓練為主。而相對真正意義上的「翻轉」,由於缺乏授課視頻的支持,在「先學」階段,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比較低。很多內容還依賴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即「後教」。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過程還沒有根本性改變,課堂乃至整個教學過程,局限於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訓練,缺乏知識評價和知識創新。由於時間和空間的制約,知識的鞏固和內化難以完全完成,為了保證考試成績,多數教師還會布置大量的課後作業。所以這一階段的「翻轉」稱為「准翻轉」。
二、「初級翻轉」階段
這一階段的「翻轉」是正式的「翻轉」,又稱為「流程再造」階段。最典型案例是上文提到的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園高中的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兩名化學老師的翻轉實驗。他們以讓學生在家看視頻為基礎,騰出課堂時間給學生完成作業或化學實驗,並提供個性化的輔導。2011年,薩爾曼·可汗(Salman Khan)在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美國一家私有非營利機構)大會上的以《用視頻重新創造教育》為主題的演講報告。視頻中提到:很多中學生晚上在家觀看可汗學院(Khan Academy)的數學教學視頻,第二天回到教室做作業,遇到問題時則向老師和同學請教。這與傳統的「老師白天在教室上課、學生晚上回家做作業」的方式正好相反的課堂模式,我們稱之為「翻轉課堂」(the Flipped Classroom)。
還有一個典型案例是美國底特律的郊區學校柯林頓戴爾高中的「翻轉實驗」。在用兩個班經歷了兩年的翻轉課堂試驗後,校長格雷格·格林大膽地在全校實現了翻轉模式。學生在家看教師錄制的5~7分鍾的講解視頻,做筆記並寫下遇到的問題;在課堂上,教師會重講多數學生有疑惑的概念,並用大部分時間來輔導學生練習,對學生的作業給予及時反饋。在實施翻轉課堂一年後,學生們的學業成績大幅度提高。165名新生中,只有19%的英語不及格,而原來一直在50%以上;數學課上也看到了類似的結果,不及格率從44%降至13%;科學和社會研究的不及格率也下降了。
我國的典型案例則是重慶聚奎中學的翻轉課堂實驗,他們的翻轉課堂是基於視頻和學習管理平台的,而且每位學生都有平板電腦作為自己的學習終端。課前,教師集體備課,製作導學案,並由學科組教師代表錄制l0分鍾~l5分鍾的教學精講視頻,上傳到「校園雲」服務平台。學生根據教師發布的導學案,通過觀看相應的教學視頻進行自主學習,然後在網路學習平台上做測試題,教師則通過平台的及時反饋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調整課堂教學。課中,學生先獨立做教師布置的作業,對於難題,則通過小組、師生之間討論協作予以解決。教師巡視課堂,給學生以必要的個別指導。隨後,學生完成網路平台上或其他資料上的相關練習,並通過觀看教師錄制的習題評析視頻進行自主探究、反思提高。
相對於「准翻轉」,這一階段的「翻轉」,最大的區別是在主要通過「讓學生在課交觀看授課視頻」的方式傳授知識。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翻轉」改變知識傳授、知識內化的時間和空間。傳統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過程由兩個階段組成:第一階段是「知識傳遞」,是通過「教師講,學生聽」的過程來實現的;第二個階段是「吸收內化」,是在課後通過「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過程來完成的。由於缺少教師的支持和同伴的幫助,「吸收內化」階段常常會讓學生感到挫敗,喪失學習的動機和成就感。課堂「翻轉」後,「知識傳遞」是學生在課前進行的,老師不僅提供了視頻,還可以提供在線的輔導;「吸收內化」是在課堂上通過「作業+輔導」的方式來完成的,教師能夠提前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在課堂上給予個性化的輔導。
㈣ 論述課程與教學的關系
1、二元論模式
在二元論模式中,課程位於一邊,而教學則位於另一邊,二者從不相遇,兩個實體之間存在著一條鴻溝,在教師指導下的課堂中所發生的一切似乎與課程計劃中所闡述的課堂中應該進行什麼沒有什麼關系,課程設計者和實際教學工作者互不理睬,對課程的探討與課堂中實際傳授的內容相脫節。
在這種模式中,課程和教學過程的變化沒有什麼互相影響。
2、連鎖模式
在這一模式的每一種形式中,教學和課程的位置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無論在左邊還是右邊,都暗含著同樣的關系。這一模式清楚地說明了這兩個實體相結合的關系,如果把一個同另一個分離開來,對兩者都會構成嚴重的損害。
3、同中心模式
在同中心模式中,相互依賴是同中心模式的主要特點。這一模式中,課程與教學並不是兩個獨立系統,一個被視為另一個的亞系統,A、B的變化表達了當一個實體占據主導位置時,另一個則處於次要的地位。
同中心模式A使教學變成了課程的一個亞系統;同中心模式B則把課程納入教學的一個亞系統。這一模式反映出了一種清晰的等級關系,在模式A中課程占優勢,教學不是一個獨立的實體,從屬於課程;在模式B中,教學占優勢,課程則從屬於教學。
4、循環模式
在循環模式中,課程與教學兩個實體具有一種連續的循環關系。課程對教學產生了一種連續的影響,相反,教學也影響課程。教學決策的制定在課程決策之後,反過來,課程決策在教學決策實施和評估後被修改。這一過程是連續的、重復的、無止境的。
對教學過程的評估影響下一輪課程決策的制定,繼而又影響教學的實施。課程與教學用圖表為兩個獨立實體,但又不被看成是獨立實體,而是一個圓體的兩個部分,它們之間循環往復,以促使兩個實體的不斷適應與改進。
(4)課程與教學發展擴展閱讀
課程作用
1、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
2、實現學校教育目標的基本保證。
3、學校一切教學活動的中介。
4、對學校進行管理與評價提供標准。
5、教師教和學生學的依據,是師生聯系和交往的紐帶。
6、國家檢查和監督學校教學工作的依據。
7、實現教育目的、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保證。
教學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推動了重大的科學技術進步。
教學任務:向學生傳授系統的科學知識,訓練學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發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培養學生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共產主義的道德品質。使學生身體正常發育,健康成長。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點和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知識和能力。
使學生掌握現代工農業生產的基本知識,學會使用基本生產工具的技能。教學要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上述任務,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面是必須遵循教學規律,處理好間接經驗和直接經驗相結合的關系,傳授知識和提高思想覺悟的關系,傳授知識和發展智力的關系,以及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調動學生積極性、自覺性的關系。
㈤ 如何才能正確認識課程與教學的關系
一、課堂教學「主體」理論各種學說的簡要討論及「辯證主體」新理論名詞的提出
課堂教學主客體關系理論是教育學的基礎性理論,如何認識課堂教學過程中主客體關系理論就是大家討論的焦點之一,自古至今,都是教育學領域需要探討和改革的重中之重。它有其豐厚的理論學說,先後有教師主體論、教材主體論、雙主體論、學生主體論等課堂教學主體理論繁衍生息,各放異彩,百家爭鳴。直至現在我們大家比較認同的「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主體理論提出,關於課堂教學的主客體理論爭論才有風平浪靜的趨勢,但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仍層出不窮,欲止彌彰。
課堂教學主客體關系理論作為教育學的基礎性理論,我們只有正確認識它,拋棄各種主體論的糟粕,宏揚其精華,才能放下包袱,開動機器。我們只有正確認識學生、教師、教材、教學環境的各自特性及之間的相互關系,才能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教學模式和方法才能有正確的改進方向;教師從教育教學實踐中總結出的理論才能經受住實踐的檢驗和推敲,並在實踐中經受住課堂教學實踐大熔爐的鍛造,最終涅盤出教育學新體系的教學新思想、新模式和新方法。從現行的教育學理論和教學法的書籍來看,多數大家在編寫教育理論書籍時,談及其教學等問題必須首先看它在什麼主體理論支配下,都把關於教學主體理論這一塊作為獨立的一個章節來寫,其地位可見一般。但我們多數都是引用歷史的典籍,人雲亦雲地重述大家認同的觀點;至於獨辟蹊徑的實踐感言,如鯁在喉,不敢多言。
筆者願意在此贅述幾筆,析評「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課堂教學理論的優點和缺陷,提煉其它幾種主體理論的長處或共同點,優化提出課堂教學「辯證主體」理論的觀點或假說,與大家共謀課堂教學主體理論的出路。
二、關於課堂教學「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理論的討論
忘記歷史就是背叛,現實不能割斷歷史。通過對幾種主體理論的學習、體會、思考和研究,其實在我個人看來,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這一說法,應該是在課堂教學主客體關系理論指導下,只屬於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具體思路的應用,還不能將其上升作為一種主體理論的說法來提用。
1、「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課堂教學理論產生的背景、作用及影響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或更早至現在,「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課堂教學理論主流地位,性而使然地被大家認可,並不斷地被貫徹到教學實踐中去,同時也起到了解放教育思想的作用。它進一步明確了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所處地位的關系--引導與被引導的關系,--也就是教與學的關系,有力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活力。在有力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同時也給教育學理論帶來了新的生機,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
盡管有的人對這一理論提出疑義,但還不能扼住它作為一新生事物茁壯成長的正勁風頭,同時提出疑義的人也不能否認這一理論或是新觀點的優勢。至於判斷這一理論什麼時候已完成歷史性的引領作用和現代課堂教學改革任務,或想盡快地把它錯誤的誘導負性思想扔進歷史的垃圾箱,則在於我們教育學理論改革發展的速度和具體狀況,也就是我們能否在教學實踐中盡快地對這一理論的優點加以保留,缺點進行時代的「揚棄」。
其實,教師、學生、教材,還有其它因素組成的教育大環境,究竟誰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誰是課堂教學的客體呢?自古以來,一直爭論不休,樹欲靜而風不止。目前,我們在默認「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這種課堂教學思想的同時,雖然時時在倡導使用、貫徹這一課堂教學主體思想,但對於絕大多數基層教師來說,其實也只停留在口頭上,多數還是談談而已,只是作為一種思潮來聽,寫文章或做報告時引用一下,教學實踐的力度還有待提升。至於在教學實踐研究中是否所有的人能否確實得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課堂教學理論還有待進一步實踐。至於這一理論是否有悖於我們辯證地看問題更沒有去思考,贊同者有之,持不同政見者有之,多數只是人雲亦雲,權威人士怎麼說,我們怎麼用。也就是說課堂教學「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這一理論或觀點是來自教育專家和學者對當時具體教學現象和教育活動的抽象總結。現象反映本質,它是教學現象對教學規律的一個側面反映。
2、課堂教學「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理論的誤區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處於主導地位,學生處於主體地位的理論或說法,我認為有如下誤區:一是教育專家根據教育教學現象總結出來的理論或觀點,不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規律,而做了非本質規律的總結。現象反映本質,但這種現象是一種虛像或只是一個側面,沒有完全反映客觀事物的真實本質。二是沒有弄清事物的本質屬性,具有主導性的客觀事物,一定具有主體性的特性。三是沒有弄清「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概念含義,這里教師主導其實就是教師主體,學生主體其實是說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被開發的對象,是培養的目標;四是它絕對地劃分了教師和學生的地位關系,這也不符合辯證法的要求;五是「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為主體理論作這種說法格調太高,如果說作為某種主體理論指導下的教學模式或思路則比較確切;並且,把它作為一種主體理論不足以支持現代煥然一新的教學教研成果;六是現實不能割斷歷史,完全否定了教師主體論、學生主體論、雙主體論的部分先進理念,更是全盤否定了教材等客觀事物有作為主體地可能性或優點。
因此,我認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課堂教學主體論提法是不確切的,它阻塞了教師的實踐視角和思路,在課堂教學理論研究和課堂教學模式實踐上出現了絕對化或閉塞的誘導,犯了唯物主義二元論的錯誤,不符合唯物主義一元論的要求。當然,我們對它的理論提法和觀點要一分為二的看,加以批判地繼承。
三、課堂教學「辯證主體」理論的提出及討論
1、新理論產生的意義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我國政治、經濟、文化日新月異地飛速發展,新課改理念逐步發展和漸趨成熟,鑒於以往主體理論都有多方面的局限,我們應該考慮將如何豐富新課堂教學的主客體論理論工作提上日程,有必要把課堂教學主體理論加以進一步討論。教師、學生、教材以及教育環境是否都有成為主體的可能,也都有成為客體的必然呢?澄清這一基礎理論,認清主客體之間的辯證關系,剔除關於「課堂教學主體」理論認識的誤區,有利於我們宏揚中華傳統教育思想的精華,有利於我們當前教育學理論的長足發展和改革,有利於我們教育活動和教學實踐活動的蓬勃開展。
2、教師、學生、教材三者主、客體地位的劃分及其所具有的特性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我們這里主要談教師、學生、教材的主客體關系問題。這一點想通了,我們的教學實踐才有對象,不會瞎撞,不走瞎道,我們的視野會越來越開闊,工作才有的放矢,看問題才能准確,才會離我們想到達的目標越來越近,我們才能逐漸地把對新課堂教學主體理論認識由主觀真理過渡到客觀真理。
1)關於教師、學生主客體關系及其特性的討論
考慮任何問題不能一刀切地把原則作為事實的出發點,我們應該根據教學實驗反映的客觀情況去重新認識具體現象。我們把「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理論和「雙主體論」做一下比較。根據歷史唯物主義人是社會實踐的主體理論,筆者認為,這二種理論都有科學性和合理性,但他們都沒抽象出他們自身所具有規律性的本質內涵。前者完全拋棄教師個體的主體地位的主性,把其個體具有的主導屬性作為主性加以要求,更沒有看到教師個體還具有作為客體的屬性;同時也沒有看到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具有學習的主導的屬性和處於學習被動開發地位的客體屬性。雖然雙主體論者認識到了教師和學生都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但沒有認識到這種雙主體是瞬間變化的,也就是不能同時出現的,而是交替出現的。它們沒有說明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的原因是教師個體和學生個體都具有主導屬性的原因;也沒有說明教師和學生同時還具有客體的屬性,雙方客體屬性的表現也是二者的主導屬性在發揮作用,主導屬性隨時控制著二者的主體性和客體屬性。主導屬性又分為主觀的(前台的)引導決定性和客觀的(後台的)引導決定性,決定二者的主客體出場順序。(二者同時作為客體時,誰又是主體呢?)同時,我們還考慮到,學生作為主體時,可以是部分主體,客體亦然。
由以上討論,我們可以得出教師和學生都有作為課堂教學主體的屬性,也都有成為課堂教學主體或客體的可能性。當教師的主導屬性發揮前台的引導決定性時,教師的主體作用就顯現出來,同時學生作為教學的被開發者的後台引導決定性發揮作用,學生客體屬性就顯現出來,學生就處於客體地位。隨著教學過程的進展,客觀實際情況的出現,反之亦然。這樣我們就可以概括教師個體和學生個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都具有三個特性:主導性、主體性和人的物化的客體屬性。他們雙方的特性的作用的發揮都是針對對方的客觀變化而變化。這符合唯物辯證法的要求,也符合歷史唯物主義人是社會實踐活動主體的理論。
2 )教材主體地位、教師與學生客體地位的劃分及其所具有的特性
上面只談到教師和學生的主客體關系變化,並且教師和學生作為客體時,是人的物化,是特殊的客體。說到客體,我們還得談及教材。教師、學生、教材是教學的三大主要因素。教材作為教學的工具書,它是物,它作為客體,相對於人來說,是無可厚非的。那麼,它有沒有成為主體的可能呢?它像教師個體和學生個體一樣,具有客體性的同時,具有主體的屬性和主導屬性。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主體和客體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教師教學時,首先他得研習教材,下一節課怎樣按課程標准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在備課過程中,教師主動向教材學習,教材做了一回「教師」,教師向教材學習,教師做了學生。同時學生也可以進行自學教材,來個無師自通,其實教材就是它的教師。我們教師也好,學生也好,我們在獲得知識時,教師和學生通過反復閱讀教材,在感知教材的過程中,往往會有所開悟,我們不自覺就學會了所要學的知識,最終達到理解教材。再者,教師也好,學生也好,知識獲得也不一定都是教師在課堂上教會的。自學往往是我們獲得知識的重要手段。我們常說書籍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古語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教育了幾代人。所以我們說,作為教育客體身份的教材或書籍,有時也扮演主體教師的作用,發揮教師的角色功能,同時具有了學習的主導性,調動人的求知慾望,吸引人去自學,把它的主體屬性發揮出來,變成了學生和教師的老師,發揮了教學主體的作用,釋放了物的人化功能,引領人們走進現實生活的實踐中去,並獲得成功。世界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一段名言:「生活在書的世界中,意味著領略思維之美,享受文化財富,使自己變得更加高尚。」也正如高爾基所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通過整理,經過判斷,我們可以得出創新的結論:教材也就有三個特性,主導性、客體性、物的人化主體性,後二種特性的體現也同教師、學生一樣,他們的先後變化,是他們自身所具有的主導屬性控制的結果。
3、教師、學生、教材的特性及其主客體關系辯證變化的猜想
我們進行教學主體理論的探討,我認為教師、學生、教材(甚至教學環境)都有作為課堂教學主體的屬性和機遇,同時作為客體的功用也是這樣。我們看不到它,摸不到它,它們經過我們的思維過濾後,能夠被我們清楚的認識,是因為他們分別能夠通過假設具有一種(不是唯一)相對應的這樣排列的特性,分別依次:一、教師個體的特性,主導性、主體性、人物化的客體屬性;二、學生的特性,人物化的客體屬性、主導性、主體性;三、教材的特性,客體性、主導性、物的人化的主體屬性。這只是課堂教學「辯證主體」理論的一種簡要的變化方式,在實際教學中,根據教師功底、教學能力、教學意識與學生基礎、接受能力及學習意識,以及教學環境的變化,會有無窮的變數,不勝枚舉,這里只是掛一漏萬地舉一個事例。
綜上所述,那麼教師、學生、教材的主客體地位變化的源動力是什麼呢?我們說,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性,主導性。這種主導性就是它們變化的源動力。這種源動力就是人的能動性對課堂教學節奏、教學現象、教學規律的正確認識和把握,是教學規律的流動體現。
為了區別原有的「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課堂教學主體理論,我們把教師、學生、教材(甚至包括教學環境在內)在課堂教學中辯證地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不斷地交替變化成為課堂教學主體的理論,暫時命名為課堂教學辯證主體理論。
四、關於教學環境是否能夠作為主體的討論
環境教育決定論的理論有其積極性的一面。我們知道,什麼樣的教學都不能脫離環境,營造好的教學氛圍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有百利而無一害。環境教學目前也在悄悄興起,而且有蓬勃發展之勢。教學環境可分為課內教學和課外教學,教學環境也可分為課外環境和課內環境。
㈥ 如何理解課程和教學的概念,本質以及二者的相互關系
一、教學的概念與本質
我們經常在日常生活中將教學當做教師的行為,並與學生的學習行為相對應。
1、我國現行教學論對教學的看法
我國現行對教學的概念理解主要受到了蘇聯教育學的影響,將教學理解為「教學過程」,並認為「教學過程一方麵包括教師的活動(教),同時也包括學生的活動(學)。教和學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彼此不可分割地聯系著。在教學過程中,講授起主導的作用:安排得當的講授是學生順利地掌握知識、技能和技巧的主要條件。」
王策三《教學論稿》中認為,「所謂教學,乃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統一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身心獲得一定的發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李秉德在《教學論》中認為「教學就是指教的人指導學的人進行學習的活動。」顧明遠主編的《教育大辭典》認為「教學是以課程內容為中介的師生雙方教和學的共同活動。」
2、我贊同的對「教學」理解的觀點
華中師范大學陳佑清教授認為,在我國教學論中,長期只有一個整體的「教學」概念,而沒有分別確立與學生行為及教師行為相對應的「學習」與「教導」的概念。他認為只強調教和學的關聯性而不承認教和學的相對獨立性,簡單將它們混在一起,會導致以教代學或以學代教。因此,他得出結論:教學的本質是教師教學生學習的活動(不同於「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的活動」的說法)。這里「教」是謂語,「學生學習」是「教」的賓語,即教「學」,教學生學習。
我認為把教和學分開來研究,是西方一些教育家從促進、幫助學生學習的角度來理解教的本質的思路來源,如布魯納認為:「教學,說到底是一種幫助或者促進人的成長的努力。」這樣有利於深入研究兩種行為的過程、機制,充分發揮教學過程主體的能動作用,更清晰地明白:教是促進學生能動而有效地學的條件,學生能動、有效地學是教師教的目的。所以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核心的問題是學生學習與發展的問題,教師的教服務於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二、課程的概念與本質
1、國內外關於課程的定義
目前,關於課程概念的定義幾乎是每一個學者都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對課程下一個定義。但是稍加歸類,大約可以分為六種類型:
(1) 課程即教學科目。這個觀點在歷史上由來已久,比如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歐洲中世紀初的文法、修辭、算術、幾何等。這些學習的科目都是課程。我國現在一部分人習慣於這種認識,課程就是我們學校所開設的各個學科,例如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等。
(2) 課程即有計劃的教學活動。之所以有人這么定義,是考慮第一個定義不全面。他們認為只關注教學科目本身,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情感、態度、體驗以及教師的作用、課堂環境等方面認識不足。因此他們建議把學校組織的所有有計劃的教學活動加進來,目的就是對課程有一個比較全面地認識。
(3) 課程即預期的學習結果。這一看法北美課程理論較為普遍,學者認為課程不應該指向活動,而是應該直接關注學習的結果,即把重點從手段轉向目的。這可能與美國的實用主義觀念有關系。
(4) 課程即學習經驗。這個定義中,課程關注的更多的是學生的個體體驗、感受,即學生個人的實際收獲,而不是學生再現學習的內容。這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新課程理念,強調課程的重點從教材轉向師生。
(5) 課程即社會文化的再生產。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任何課程都處在一定的社會文化中,都應該是這種社會文化的反映。學校教育的任務就是要在這種社會文化下,再發展社會文化。教育部根據國家需要來規定所教的知識技能等,並通過這些來發展社會文化。體現了這樣一種理論假設:個體是社會的產物,課程是個體社會化的途徑。
(6) 課程即社會改造。此觀點認為,課程不是使學生適應或者順從於社會制度,而是要使學生擺脫社會制度的束縛。他們認為,課程的重點應該是當代中學生比較關心的社會主要問題和弊端的解決。
2、我比較贊同的對於課程理解的觀點
上述六個觀點站在不同的課程流派對於課程作了不同的釋義,總感覺或多或少有些不足,我看了美國學者古德萊德對課程的定義,是按照課程的層次來定義的,我比較贊同。
他提出了課程層次理論:
第一層次是理想課程。此時的課程處於理論層面,由課程專家根據學生發展的需要及社會要求來確定。如提議在中小學開設性教育課程等。
第一層次是文件課程。這一課程在前一層次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包括課程計劃、課程標准和相應的教材等。
第三層次是理解課程。這一課程是指教師對前一課程內容的理解與領會。每位老師的理解都會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在具體實施中也會有所不同。
第四層次是實施課程。這一課程是指在學校課堂內具體實施的課程。即教師在課堂上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學生從中得到了什麼。
第五層次是經驗課程。這一課程是指學生實際得到的東西。
這樣的課程層次理論很有邏輯性地、科學性地概括了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關於課程的多角度理解,對我們全面理解和把握課程的概念和本質有很大的幫助。
三、教學論與課程論的關系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教學內容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進入20世紀,隨著知識累積的速度增加,「教什麼」成為人們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1949年,泰勒的《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的出版,標志著課程脫離了教學母體,成為獨立的學科。那麼,課程論與教學論是什麼關系呢?
綜合國內和國外的一些看法,主要有一下幾個觀點。
(1) 二元獨立論
這種觀點認為,課程論和教學論有不同的研究領域。課程是學習內容或者教材,教學關注內容傳遞的過程與方法。課程是以價值-目標取向為主的學習內容,這些內容存在於書面教材中或者教師心中,當被教學活化的時候,就會導致學生行為的變化。
也有人認為課程是學習的結果,而教學是實現或者達到目標的手段。課程規定了教學的結果,但它並不規定用以達成成果的手段。
(2) 相互包含論
持此觀點的主要分為兩派:教學論包含課程論;課程論包含教學論。前者認為,課程只涉及教學內容,是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前蘇聯和我國的一些學者一直持這個觀點,這種只見教學、不見課程的觀點,限制了課程研究的視野,給課程的實施帶來一定的困難。後者認為,課程是一個大的概念,它的內涵和外延都比教學大。
(3) 相互影響論
這種觀點認為,課程與教學是各自獨立的系統,但是他們只見相互影響。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課程論和教學論一部分內容相互交叉,對共同部分的研究影響課程與教學的發展。二是兩者雖然獨立存在,但是存在互為反饋的關系,課程論發展影響教學論,比如對於課程標準的制定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改變教學方法和手段等。同時,教學論的發展也影響著課程論的發展。
㈦ 課程與教學論和教育學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一、專業性質不同
1、課程與教學論:是「教育學」領域的一個概念,屬於是「教育學」的二級學科。
2、教育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教育活動及其規律的社會科學。
二、課程基礎不同
1、課程與教學論:一些部屬和省屬師范院校都招收「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碩士研究生,少數學校招收博士研究生。「課程與教學論」這一學科下面有包含有「課程論」、「教學論」「學科教學論(語文教學論、數學教學論、物理教學論、化學教學論等三級學科)」。
2、教育學:19世紀中葉以後,馬克思主義的產生,為教育學的科學化奠定了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和自然科學基礎。現代生產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教育實踐的廣泛性、豐富性,更進一步推動了教育學的發展。
三、培養目標不同
1、課程與教學論:課程與教學論需要系統學習。課程與教學是老師的基本工作,系統學習是掌握學習學科知識的技術和基本途徑,學好課程與教學論將幫助你在今後更好地勝任小學教育工作。
2、教育學:通過對各種教育現象和問題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規律。深入研究教育本質問題,教育、社會、人三者關系問題,教育目的、內容、教育實施的途徑、方法、形式以及它們的相互關系問題,教育過程問題,教育主體問題,教育制度、教育管理問題等。
㈧ 課程與教學論的歷史演進
(一)古代:教學思想的孕育
教學論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古代教學經驗的總結、近代教學思想的形成與現代教學理論的發展諸階段。
古代教學經驗的長期積累孕育了最初的教學思想,它的源頭可以追溯到我國春秋戰國時期與古希臘時期。那個時期百家爭鳴,智者雲集,人類思想處於胚胎階段。中國先秦涌現出一大批教育家,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莊子,他們闡發了諸多教育、教學主張。
此外,我國漢代以董仲舒為代表的經學教學思想,以劉安為代表的黃老學派教學思想,魏晉南北朝時期以嵇康為代表的玄學教學思想,唐代以韓愈為代表的儒家教學思想,宋明時期以二程、朱熹為代表的理學教學思想和以葉適、陳亮為代表的功利教學思想等,標志著中國古代教學思想的繁榮。
在西方,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闡述了各自的教學思想,出現了蘇格拉底的「產婆術」,柏拉圖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的《尼各馬可倫理學》、《政治學》等。古羅馬昆體良系統地總結了羅馬教學成就和自己的從教經驗,寫出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學法專著《雄辯術原理》(又譯為《論演說家的教育》)。
(二)近代:系統教學思想的形成
伴隨著工業革命的發生和自然科學的發展,近代教學理論逐漸從古代哲學中分離出來,走上了自身發展的軌道,並形成獨立的體系。誇美紐斯、盧梭、裴斯泰洛齊、赫爾巴特的教學思想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它們對後世教學理論與實踐產生了深刻影響。
(三)現代:多樣化教學理論的發展
杜威,美國教育家,1916年出版代表作《民主主義與教育》。杜威在批判赫爾巴特的「外爍說」與盧梭、裴斯泰洛齊的「預成說」各有偏頗的基礎上,認為兒童發展是在先天本能與沖動的基礎上,通過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而不斷增加經驗意義的過程,指出教育的本質是兒童經驗的不斷改造和連續發展,「教育是在經驗中、由於經驗和為著經驗的一種發展過程」,提出了基於經驗的教學理論。在他看來,「經驗」(Experience)即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人作用於環境與環境作用於人兩方面的聯合。杜威強調知與行的統一,認為「行動處於觀念的核心」,「認識本身就是行動」,倡導「從經驗中學」、「做中學」。他還認為,經驗中包括思維,沒有某種思維的因素便不可能產生有意義的經驗,力倡「反省思維」,在《我們怎樣思維》一書中提出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五步教學階段:問題感覺、問題界定、提出假設、邏輯推理、行動檢驗。1896年杜威創辦了芝加哥大學實驗學校,組織商業、烹飪、縫紉、紡織、木工等活動,促進兒童經驗的不斷改造。杜威總結了古希臘、古羅馬以來的教育智慧,創造性地提出了諸多見解,奠定了「現代教育」理論的基礎,對當代教學理論與實踐產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
20世紀以來,教學論研究大致呈現兩大發展路徑:一是哲學的研究取向以認識論和倫理學為理論基礎,主要探討教學的目的、任務、原則、內容、手段方法、組織形式、教學評價等,如德國、蘇聯、日本、中國。二是心理學的研究取向以心理學為理論基礎,把教學理論作為一種處方性和規范性理論,探討教學的程序、策略與技術,如英國、美國等。「二戰」後,由於社會生活的急劇變化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引發了世界教育改革熱潮,催生了眾多新的教學理論與流派,如前蘇聯贊科夫的「小學教學新體系」、巴班斯基的「教學過程最優化」,美國斯金納的程序教學理論、布魯納的發現教學理論、奧蘇貝爾的意義學習理論、布盧姆的掌握學習理論、加涅的教學設計理論、羅傑斯的「非指導教學」理論,保加利亞洛扎諾夫的「暗示教學」,德國瓦根舍因的「範例教學」,克拉夫基的「范疇教育」、沙勒和舍費爾的「交往教學」理論,等等,教學論發展呈現多樣化態勢。
㈨ 課程與教學有什麼區別
目前從科學視角看,課程論與教學論應是教育科學下屬的兩個獨立分支科學。因內為二者研容究對象及構築理論體系的相關概念不相同。前者研究各種形式的課業及進程,後者研究教與學;前者涉及課程研製、課程標准、課程管理、課程評價等核心概念。而後者涉及教學目的、內容、方法、過程、組織形式及教學評價等核心概念。也就是說,課程是指學校的意圖,教學是指學校的實踐;課程是為有目的的學習而設計的內容;教學則是達到教育目的的手段。相應地,課程理論主要探討教育的目標和內容;教學理論主要關注達到這些目標的手段。研究對象不同說明研究內容不盡相同,而概念是理論生命的細胞與構築理論的平台,概念不同,理論肯定不同。這一「目的—手段」論是基於學校教育實踐的視角做的闡釋。目前,課程論與教學論處於分化期,而作為有關聯的兩門獨立學科而存在,則課程論和教學論的許多重要問題便有可能被進一步研究,科學基礎便有可能進一步拓展,進而有利於理論的建立與發展。作為一門具有獨立學術地位的理論科學,課程論的任務就在於描述、解釋和預測課程現象中客觀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穩定性和普遍性的聯系,進而達到對課程活動規律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