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課的課程設計
A. 大學選課的課程設置
下面我們分別來了解一下大學的這些課程。
全校必修課是指全校學生都必須修習的課程,主要包括政治理論課程、外語課程、體育和軍事理論課程、計算機課程,有的學校,如中國人民大學,還有數學課和法律課。這些課程一般全校統一要求並進行統一考核,至多在文科和理科生之間有些許的差別。
專業必修課是指各院系規定本院系學生必須修讀的課程,這些課程為專業打下堅實的基礎,保證學生治學和就業的適應能力。
專業限選課又叫指定性選修課,它介於專業必修課和專業任選課之間,指學校或各院系對學生修習的課程進行某種程度的限制,一般是在某幾門課程或某一領域中要求學生至少選擇其中的幾門課程進行修習。
專業任選課和全校公共任選課是自由選修,學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這部分課程主要是為了擴大學生知識面,或對某些領域進行深入研究而開設的。
跨院系選修課,從字面上講,就是學生選擇非本專業的課程進行修讀。在的大學一般都要求文科生選修一定學分的自然科學課程,要求理科生選修一定學分的文科課程,無論文理學生都要選修一定學分的藝術類課程。在很多高校,這種課程叫文化素質教育選修課,是為了加強學生的文化素質而設置的課程,既注重學生專業方面的學習,又兼顧他們的全面發展。這種課程一般是面向全校學生,採用任選或限制性的選修方式。這種課程的開設,除了強調知識結構的合理和完整外,還給了學生尋找興趣以及與多學科學生交流的機會。選擇這樣的課,課程不同,也就意味著你將擁有不同的同學。他們來自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建議大家在這類課程方面下點功夫,它給你帶來的收益你可能都無法想像。我國高校文化素質教育課程覆蓋面極廣,涉及數學與自然科學類、人文科學類、社會科學類、思想政治類、計算機類、語言類、藝術類、體育衛生類、基本技能類等,還有跨學科課程。這些類別的課程在不同學校的分布和所佔的比重不一樣。如清華大學語言類的課程佔了1/3,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科學類課程佔了一半以上。下面給大家幾個案例,來點感性認識。
【實例】
北京大學的素質教育通選課程分為5個領域:A.數學與自然科學;B.社會科學;C.哲學與心理學;D.歷史學;E.語言學、文學與藝術。學生畢業時必須修滿16學分。具體的要求是:每個領域至少選修2學分,在E領域至少要修滿4學分(其中必須有一門是藝術類課程)。獲人文與社會科學類學位的本科生,在A領域至少要修滿4學分。
清華大學:全校選修課分為文化素質、外語、體育3類。文化素質課程分為十大課組:歷史與文化;文學;藝術欣賞與實踐;哲學與社會思潮;寫作;當代中國與世界;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經濟、管理與法律;科學與技術;國防教育與學生工作。原則上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在以上10個課組中至少選修6個以上課組的若干門課程,必須修滿13學分。經濟管理、文學藝術、法學類專業本科生文化素質課程具體選修要求見本專業培養方案。
中國人民大學為增加學生的自主選擇空間,任意選修課提高到20學分。學生的任意選修課學分可以在全校選修課、素質課、專業選修課和必修課菜單中自行選修。素質課分為自然科學課組、人文素質課組和藝術教育課組,學生需選擇8學分的素質課。
北京師范大學的全校性公共選修課包括人文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教育心理類、藝術體育類課程。要求學生在任意選修課中選修16學分,其中文科學生必須選修自然科學類課程4學分,理科學生必須選修人文社會科學類課程4學分,文理科學生必須選修藝術類課程2學分。
每個層次又有若干選擇,通選課、全校任選課,甚至一些院系的必修課都給予了學生一定的選擇權。一些全校必修課,如政治課、體育課、文科計算機課程等,在保證必修課性質不變的前提下,開設了多個課堂,不再規定具體的修習時間,由學生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選擇學習時間、內容和教師。清華大學提倡在各類課程組中規定必修學分,而不是必修課程,即在規定的必修學分中指定多門課程供學生選擇。中國農業大學從2003級新生開始,逐步將必修課也引入選修,把選課機制引入整個教學過程。選修課在整個課程體系中所佔的比例,因學校性質和辦學方向不同而有所不同。綜合性大學的選修課占的比重要高於其他類型的高校,能達到40%,一般學校在25%~30%之間。如果你有幸在有很多課程可選擇的學校里求學,那真是一大幸事,當然如前面報道里所指出的,你的煩惱也會增添不少。何去何從,由你自己決定了。
另外,還要向大家介紹一種特殊的課程類型:校際選修課。為實現高校之間的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拓展聯合辦學的新領域,我國一些地理位置臨近的高校還開設了校際選修課。各校學生可根據興趣愛好自由選擇,校際間互相承認學分,學生也可共用圖書館等公共設施。如北京海淀區學院路地區的16所高校聯合組成教學共同體,各高校盡量將最受本校學生歡迎的課程拿出來。如北京大學醫學部開設了「營養與疾病」、「美容醫學基礎」等課程,北京體育大學開設了「時尚街舞」等,北京電影學院開設了「影片賞析」等。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學院等6所高校也分別根據不同的專業特色向大學生開放選修課,其中,暨南大學以人文、社會科學、經濟學、醫學倫理學、生命科學等專業為主;華南師范大學以教育學、心理學、藝術學為主;華南理工大學以工科、建築類為主;華南農業大學則開放一些農業類課程。這些課程信息你可以從網上查詢到,也可以去學校詢問。但要記住,並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可以選,只有你所在的學校是這些共同體中的一員,你才可以享受互相選課的權利。如果你有機會,又有精力,可千萬別錯過,因為你不僅可以享受別的學校的教學資源,還可以充分感受其他學校的學風、校風和教風。
別看選課制的含義很簡單,實際上花樣很多,各大學的選課模式也各不相同,而且不同的課程選課模式也不一樣,相應地給學生的選擇權利也有差異。有的學校採取網上選課,有的學校採取網上選課與面對面選課相結合,有的學校學生幾乎不用選課。
B. 選修課的課程設計與課程定位怎麼寫
選修課的課程設計與課程
這個我會哦,幫你就可以
範文發給你的,參考的啊。
假如要這篇稿子的框架的話能夠在線幫你整理, 開
C. 課程設計的小結怎麼寫
類似這樣的
小 結
為期3周的夾具課程設計已經接近尾聲,回顧整個過程,我組內4名同學在老師的容指導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課程設計作為《機械製造工藝學》、《機床夾具設計》課程的重要環節,使理論與實踐更加接近,加深了理論知識的理解,強化了生產實習中的感性認識。
本次課程設計主要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第二階段是專用夾具設計。第一階段我們運用了基準選擇、切削用量選擇計算、機床選用、時間定額計算等方面的知識;夾具設計的階段運用了工件定位、夾緊機構及零件結構設計等方面的知識。
通過此次設計,使我們基本掌握了零件的加工過程分析、工藝文件的編制、專用夾具設計的方法和步驟等。學會了查相關手冊、選擇使用工藝裝備等等。
總的來說,這次設計,使我們在基本理論的綜合運用及正確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得到了一次較好的訓練。提高了我們的思考、解決問題創新設計的能力,為以後的設計工作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由於能力所限,設計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老師、同學們批評指正!
D. 課程設計包含哪些東西
課程設計:大學某一課程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如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的課程設計,一般是完成一項涉及本課程主要內容的綜合性、應用性的計算機程序開發題目。一般是完成一項公共建築的一系列設計圖紙,包括從方案到部分施工圖等。
課程設計: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有結構的產生教學計劃,教學大綱以及教科書等系統化活動。
課程的組成是由學科的分級結構決定,設計的原則有如下:
從簡單到復雜。
從特殊到一般。
現存生物體的生命循環。
從一般到細節。
從一般分類到更細的分類。
不同的定義反映了不同的課程研究取向。
不同的關於課程設計的定義大致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技術取向的,如普拉特認為:課程設計是課程工作者從事的一切活動,這包含他對達成課程目標所需的因素、技術和程序,進行構想、計劃、選擇的慎思過程。
另一類則為理性主義取向,如有學者認為課程設計是指教育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對課程的研究並擬訂出課程學習方案,為決策部門服務,擬訂教育教學的目的任務,確定選材范圍和教學科目,編寫教材等都屬於課程設計活動。
E. 如何做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curriculum design)
不同的定義反映了不同的課程研究取向。不同的關於課程設計的定義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技術取向的,如普拉特(Pratt)認為:課程設計是課程工作者從事的一切活動,這包含他對達成課程目標所需的因素、技術和程序,進行構想、計劃、選擇的慎思過程(黃政傑,1991,85 頁);另一類則為理性主義取向,如有學者認為課程設計是指教育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對課程的研究並擬訂出課程學習方案,為決策部門服務,擬訂教育教學的目的任務,確定選材范圍和教學科目,編寫教材等都屬於課程設計活動(白月橋,1996,227頁)。
新近的對課程設計的研究成果則試圖綜合這兩種觀點。如《簡明國際教育網路全書 課程》中對課程設計的定義為「課程設計是指擬訂一門課程的組織形式和組織結構。」並指出「它決定於兩種不同層次的課程編制的決策。廣義的層次包括基本的價值選擇,具體的層次包括技術上的安排和課程要素的實施。」 其中,所謂廣義的層次大致相當於理性主義的課程設計取向定義,而具體的層次則相當於技術取向的課程設計定義。但也有學者認為除了這兩個層次的課程設計外,還存在一個更微觀的課程設計層次,並且不同層次的課程設計要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
F. 大學里課程設計是什麼
課程設計大多是理科才有.
也就是對課程的一些實訓,簡單一點說也就是實習了.
就是用一到兩周或幾周的時間在對該門課程進行實習.
具體多久的時間就要看每個學校對該課程的安排和課程的性質來定了.
G. 課程設計和教學設計的區別是什麼
一、性質不同
1、教學設計:根據課程標准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有序地安排教學要素,回確定適當答的教學方案和思路。
2、課程設計:制定課程計劃(教學計劃)、課程標准(教學大綱)和教材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系統活動。
二、目的不同
1、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多學習知識,在各方面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得到良好的發展。
2、課程設計:一項具有教育經驗的計劃,旨在使學生在學校教育環境中獲得、促進遷移,並進一步促進其的全面發展。
(7)選修課的課程設計擴展閱讀:
教學設計的方法:
1、教學設計應從「為什麼要學習」入手,確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目標。
2、根據學習目標,進一步確定哪些具體的教學內容可以提高學習者的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即決定學習什麼;
3、為了達到特定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掌握所需的教學內容,即如何學習,應採取哪些策略?
4、對教學效果進行綜合評價,並根據評價結果修改上述環節,以保證學生的學習和教學的順利進行。
H. 學校課程設計是什麼以及有什麼要求
課程設計(含制圖測繪下同)都是結合課程教學安排的一種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學會運用工具書及有關參考材料綜合本門課程的知識獨立完成的一種實踐教學形式具體要求如下:
(1)課程設計必須有與教學計劃配套的大綱、指導書和考核目標。大綱和指導書由教務科組織有關教師選用或編寫。凡編寫的大綱和指導書均須按有關程序報批後方可投入使用。
(2)課程設計指導教師要全課時跟班指導認真審閱學生擬訂出的設計方案和設計步驟要啟發學生獨立思考指導學生使用手冊和工具書等技術材料並隨時掌握設計進度。
設計結束時指導教師要寫出課程設計總結連同學生成績分析表、報告表以及課程設計說明書一並交至教務科備查、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