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實踐校本課程理論價值
⑴ 簡述科學理論對實踐的巨大指導作用
答:
(1)認識論認為,認識對實踐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正確的認識能夠對實踐具回有促進作用,要求答我們樹立正確的認識.科學理論是正確的認識,必將對實踐具有重大的指導作用.
(2)科學理論從規律上預見了實踐發展的過程和結果,又在具體的實踐中進行指導,所以科學理論對實踐有巨大指導作用.
⑵ 課題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怎樣評價
馬克思在定義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時說:「如果工人每天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平均代表6個物化勞動小時,那末,工人要生產這個價值,就必須平均每天勞動6小時。如果他不是為資本家勞動,而是獨立地為自己勞動,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他平均一天同樣要勞動這么多小時,才能生產出自己的勞動力的價值,從而獲得維持或不斷再生產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資料。」但是,工人在不為資本家勞動、「獨立地為自己勞動」的情況下,「其他條件」怎麼會「相同」呢?
本文將討論馬克思《資本論》剩餘價值理論中一個嚴重的邏輯錯誤,並且證明使用「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的概念來證明資本利潤來自對勞動者的剝削是沒有說服力的。
課題的意義
卡爾·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在中國仍然占據著經濟理論的中心地位,具有深遠的影響。中國引進市場經濟後,出現了經濟理論嚴重脫離實際的情況。例如,在市場經濟中是供求關系決定商品價格,而根據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是勞動價值決定商品價格;發展經濟需要大量引進利用外資,但是政治經濟學認為資本利潤來自剝削。盡管如此,很多中國經濟學界的重要人士,仍然頑固地堅持原有觀點(1,2)。經過多年的政治宣傳和理論教育,「資本家靠剝削發財」已經在中國勞動階層的思想意識中根深蒂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學說是工人理論家激烈批判私有化改革理論的基本依據(3)。中國高等院校的經濟學教科書仍然以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為主線,僅僅略微增加了一些有關市場經濟的內容。雖然有人發出了「改寫政治經濟學」的呼籲(4,5),但是至今未見行動跡象。對於在大學中講授西方經濟理論,有人提出僅僅「述而不批」或者「批而不透」是不行的,必須「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深入的評析」(6)。中國基本經濟理論的滯後狀態,可能成為阻礙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障礙,在經濟發展遇到困難時,甚至可能成為走回頭路的推動力之一。
中國的經濟學家現在面臨一個尷尬的局面:一方面,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嚴重脫離實際,既不能解釋各種經濟現象,又不能指導制定經濟政策;另一方面,由於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獨特地位,無法把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放在一個客觀的位置上,批判其中違背客觀實際的部分,利用其科學成分。
由於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經濟理論的基礎,中國很多經濟學家正試圖通過修正勞動價值論,走出這一兩難境地。例如,有人提出不僅活勞動(人的勞動),而且物化勞動(機器等)也能夠創造價值,試圖在不違背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前提下,為資本利潤的來源找到一種正當解釋(7)。雖然他們小心地遵循著馬克思的思想方法,但是仍然受到了激烈的反駁(8,9)。
筆者認為,盡管面對經濟現實,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捉襟見肘,但是仍然占據著中國經濟理論的主導位置,除了政治因素,還有三個重要原因:
(一)勞動價值論無法在實踐中進行驗證。
根據勞動價值論,商品價格取決於其勞動價值。但是,馬克思又說,同樣時間不同種類的勞動創造的價值量是不同的,而且商品價格可以隨供求關系的變化而圍繞商品價值上下波動。因此,在僅有的兩個可以實際測量的參數——商品價格和勞動時間——之間,存在兩個不確定的環節,即:
勞動時間和勞動價值之間的關系
商品價格和商品價值之間的關系
因此,對勞動價值論的定量分析根本無法進行,最多隻能責問一聲:有些商品的價格,偏離其勞動價值的幅度是否太大了?(10)無法使用實際數據驗證理論,正是中國經濟學家圍繞勞動價值論多年激烈爭論卻不能得到一致結論的重要原因。筆者認為,關於勞動價值論的爭論是毫無意義的。
(二)反對馬克思的人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釋資本利潤的來源。
馬克思的理論在解釋利潤來源時,直觀易懂:人類肌肉和大腦的勞動創造了價值,沒有生命的貨幣、機器和土地不會創造價值,因此利潤只能來自對勞動者的剝削。反對馬克思的人只是堅持資本和土地作為一種生產要素,應該和勞動一樣獲得報酬。這種解釋與其說是理論,還不如說是對現象的寫照,因此缺少說服力。
(三)反對馬克思的人,有一種錯覺,即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在邏輯上是正確的。如果存在問題的話,也只是其基礎——勞動價值論——存在問題。
馬克思及其追隨者們,特別喜歡引用一百多年前一個反對者的話:「駁倒價值理論是反對馬克思的人的唯一任務,因為如果同意這個定理,那就必然要承認馬克思以鐵的邏輯所做出的差不多全部結論。」(11)這段話是這種錯覺的起因還是加強了這種錯覺,已經無從考證。但是可以肯定,正是這種錯覺使得對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批判幾乎全部集中在勞動價值論上。
然而,仔細研讀《資本論》,可以發現,至少在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中存在嚴重的邏輯錯誤,本文將主要討論馬克思在定義工人必要勞動時間時的一個錯誤。
一個無法成立的「如果」
我們知道,馬克思把工人的勞動時間劃分為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時間兩部分。他認為,生產資料的所有權要求僱傭勞動者提供額外的勞動:「凡是社會上一部分人享有生產資料壟斷權的地方,勞動者,無論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須在維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勞動時間以外,追加超額的勞動時間來為生產資料的所有者生產生活資料」(12)。
這種思想在農業生產中是基本正確的。因為一個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和在地主的土地上耕作,僅僅是勞動地點不同,勞動效率是基本一樣的,例如,生產一千斤穀物所需要的總的勞動時間是差不多的(和地主僱傭的其他農民合作、使用較好的農具,會提高一些勞動效率),因此,農民只能在相當於生產自己生活資料的勞動時間之外,增加勞動時間來補償地主的土地所有權。
但是,在工業生產中,情況不是這樣。因為工人在工廠里勞動時,與其他工人合作並使用機器,和他作為個人、在家裡獨自使用簡單的工具從事生產相比,勞動的效率要高得多。
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的模型是:一個工人每天在工廠勞動12小時,創造的價值量是12個物化勞動小時(馬克思用來衡量價值量的單位,以下簡稱為「價值單位」。工人每小時創造的價值量是一個「物化勞動小時」,即一個價值單位)。然而他一天所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只有6個價值單位。資本家把新創價值的一半(6個價值單位)作為工資,支付給工人。另外6個單位的價值,即剩餘價值,被資本家無償佔有,成為他的利潤。在這個模型中,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均為6小時。剩餘價值率(馬克思用來衡量剝削程度的指數)是
6/6 =100%
馬克思在定義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時說:「如果工人每天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平均代表6個物化勞動小時,那末,工人要生產這個價值,就必須平均每天勞動6小時。如果他不是為資本家勞動,而是獨立地為自己勞動,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他平均一天同樣要勞動這么多小時,才能生產出自己的勞動力的價值,從而獲得維持或不斷再生產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資料。但是,既然工人在生產勞動力日價值(如3先令)的工作日部分內(即6小時內——引者注),只是生產資本家已經支付的勞動力價值的等價物,就是說,只是用新創造的價值來補償預付的可變資本的價值,所以,這種價值的生產只是表現為再生產。因此,我把進行這種再生產的工作日部分稱為必要勞動時間,把在這部分時間內耗費的勞動稱為必要勞動。這種勞動對工人來說所以必要,是因為它不以他的勞動的社會形式為轉移。這種勞動對資本和資本世界來說所以必要,是因為工人的經常存在是它們的基礎。」(13)
這段話有幾層意思:
(1)如果工人每天生活資料的價值平均代表6個物化勞動小時,那末,工人要生產這個價值,就必須平均每天勞動6小時。
(2)如果他不是為資本家勞動,而是獨立地為自己勞動,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他平均一天同樣要勞動6個小時,才能生產出自己的勞動力的價值,從而獲得維持或不斷再生產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資料。
(3)這6個小時的勞動只是勞動力價值的再生產,所以稱為「必要勞動」,這6個小時就是「必要勞動時間」。
(4)這種勞動對工人來說是必要的,因為不論他是為資本家勞動還是為他自己勞動,他都必須進行這部分勞動。
在馬克思看來,創造性勞動的成果是作為附帶因素被無償吸收到資本當中的,指的實際上就是技術進步,它構成了相對剩餘價值的來源。這就是說,馬克思的剩餘價值論與創造性勞動有著內在的聯系。但是,在勞工利益和知識產權日益得到保護的現代知識經濟的條件下,不僅創造性勞動成為創造剩餘的主要來源,而且它也難以被無償佔有。同時,當創造性勞動創造成果成為共享的知識後,就成為「一般社會財富的積累」。此外,這種「剩餘」,也不再是傳統的「剩餘價值」,而不過是將價值作為計量方法來衡量創造性勞動成果的「計量價值」;積累也主要是使用價值的積累,本質上則是知識(一般社會財富)的積累。這就是新的剩餘價值論和積累規律。
關鍵詞:剩餘價值 創造性勞動 剩餘 計量價值
筆者多次學習馬克思的《資本論》特別是勞動價值論部分,後來發現,馬克思所講的勞動創造價值中的勞動實際上指的是重復勞動,因為,只有重復勞動才存在所謂「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問題。同時,在馬克思看來,創造性勞動的成果往往是被無償地吸收到資本當中的,所以,雖然馬克思的剩餘價值論與創造性勞動有著內在的聯系,但他並沒有直接將創造性勞動放入他的勞動價值論的考察中。而在現代知識經濟形態中,創造性勞動日益重要,當我們轉向重點考慮創造性勞動並提出「創造性勞動創造剩餘」的命題時,就會發現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存在著一些不協調的地方,但經過適當的處理,我們能夠拓展剩餘價值論,使之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要求。
一、剩餘價值中的矛盾:剩餘價值是總體的存在還是個別的存在
1、根據價值規律,從整個部門或社會來看,不存在剩餘價值。根據馬克思的觀點,商品的價值量是(第一種含義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即以使用價值為前提,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的勞動時間。復雜勞動是簡單勞動的倍加。並且,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由此出發,我們不難發現,對於整個部門或整個社會來說,恰好就處於「社會正常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因而,社會總產品的價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總和)!也就是說,就個別企業來說,可能由於其個別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它仍按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價值或價格出售,所以,它能獲得剩餘價值。但對整個部門或整個社會來說,就不存在剩餘勞動時間,沒有剩餘價值!從直觀上來看,這是因為還有一部分企業的個別勞動時間高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它是虧損的。從整個部門或整個社會來說,個別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企業的盈餘的總和恰好等於個別勞動時間高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企業的虧損的總和,兩方面相抵,整個部門或整個社會的剩餘價值之和等於零!
2、從部門結構來分析,又必須用到剩餘價值。馬克思在分析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條件時,如對於生產生活資料和生產生產資料的兩大部類來說,簡單再生產的條件是Ⅰ(V m)=ⅡC,卻忽視了或拋開了「社會正常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這個限制,將一個部門或社會的各個企業的C、V、M分別加總。在利潤理論中,如闡述利潤平均化時,也是這樣加總的:個別資本的利潤首先在一個部門內部平均化,然後在整個社會資本的總和中平均化為一般P′,即平均P′,就有總利潤率,即∑m:∑(C V)或=∑m/∑(C V)或=社會剩餘價值/社會總資本。
這就使得部門結構分析與整體分析在剩餘價值上產生了一個內在的矛盾。
3、企業微觀層進到部門宏觀層對剩餘價值分析。我們都很熟悉,馬克思在企業這個微觀層次上分析剩餘價值的來源時採用的是另一套概念,這就是勞動力的價值、必要勞動時間、必要勞動等等。他認為,勞動者在勞動的一段時間內,只是再生產自己勞動力的價值,這個叫必要勞動時間,這段時間耗費的勞動叫必要勞動。而超出必要勞動時間所創造的價值被資本家無償佔有,它就是剩餘價值。剩餘價值的生產有兩種方法或情形,一是工作日的延長所生產的剩餘價值,稱之為絕對剩餘價值。另一種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方法,按照生產力水平與單位商品成反比的規定性,一個企業,只要提高勞動生產率,使其超過社會平均水平,就會使其商品的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這樣,他還會獲得一個個別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差額,即超額剩餘價值。顯然,這個超額剩餘價值來源於創造性勞動,正是創造性勞動提高了個別企業生產的技術水平,而創造性勞動成果是被無償吸收到資本當中的。但是,在同一生產部門內部,一個企業這樣做,其他企業也會這樣做。因此,會使得勞動生產力普遍提高,超額剩餘價值消失。其實,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同樣如此,並且當大家都延長工作日時,絕對剩餘價值也會消失。
這表明,個別企業可能存在剩餘價值,但整個部門、整個社會可能並不存在剩餘價值,特別是從長期來看更是如此。
4、「總體分析」所隱含的前提是一種均衡的市場結構,採用的靜態均衡的分析方法。第1節的整體分析中,其隱含的種種條件是,一個部門有許多企業,它們生產同類產品,在市場上展開充分的競爭,市場供求相等,生產的所有產品正好全部能賣出去,價格也剛好達到均衡價格,實際上它等於價值。所以,存在一個「社會正常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的條件,存在一個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總價值。這就包括,有的企業可能剛好屬於這樣的「正常平均」條件,因而剛好按其個別價值等於社會價值,並按這個價格出售商品,不虧也不賺。顯然,「正常平均」條件之下的企業會虧損,而「正常平均」之上的企業能有盈利,但兩方面剛好相抵。這樣,整個部門或社會是平衡的。當「正常平均」移動到另一個水平上以後,雖說技術水平提高了,或者工作日延長,或者工作日縮短了,情況同樣如此,整個社會不會有剩餘價值。
在這里,勞動力市場是否也處於均衡狀態呢?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因為,如果勞動力市場是均衡的,那麼勞動力的均衡價格就等於勞動力所創造的價值(實際上會根據其勞動力預期創造的價值來出售)。這意味著只有勞動生產率高於平均水平的企業才能在這種勞動力價值水平上盈利。相反,如果勞動力供求不平衡,第一種情況是供過於求,勞動力的價格將低於其所預期創造的價值的水平,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整個部門或社會才存在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的分別,也即存在剝削。當然,在這種情況下,會使一些「正常平均」水平之下的企業也能盈利,但有些距離「正常平均」水平太遠的企業仍然可能虧損,盡管它剝削了勞動力。第二情況是供不應求,自然不存在剝削,在這種情況下,勞動力價格過高,只會使那些生產率大大高於平均水平的企業盈利。
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容易得了一個結論:對剩餘的剝削是與市場結構相聯系的。不過,我們又要提出一個新問題:在不存在對勞動力剝削的情況下,是否存在剩餘呢?如果存在,它又是什麼性質或者從何而來呢?我們先提出這個問題,留待後面作解答。
5、「微觀宏觀結合分析」 所隱含的前提是一種非均衡的市場結構,採用的是動態分析方法。在第3節中,競爭和技術進步是導致市場結構不平衡的原因,一個企業採用先進技術,其他企業紛紛跟進,最後,這種技術成為一個部門的常規技術,在整個過程中,並不存在一個「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工作日的變化或勞動強度、勞動熟練程度的變化同樣如此。當然,工作日一般是縮短的,「勞動強度」一般來說是趨於下降的,勞動熟練程度則是趨於提高的。這樣,基於產品成本差異的市場競爭也使供求處於不均衡狀態中。同時,技術進步提高了勞動生產力,也會使勞動力的供求產生不均衡。只有當一個部門或全社會都使用新技術之後,新技術成為常規技術的時候,才出現「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而「勞動的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也差別不大,於是,有可能形成一種均衡的市場結構,我們也可能依據價值定義的方法來衡量商品的價值。這時,各企業差別不大,整個部門或社會不存在剩餘價值。如果個別企業又採用更先進的技術,而且它生產的商品產量沒有達到打破市場形成的均衡的條件下,它就只對市場系統產生「微擾」作用,這個企業是可能獲得剩餘價值的。而實際上,在競爭的市場中,這種「微擾」作用總會放大,打破市場的均衡,因為該企業的成本低,能以更低的價格銷售產品,迅速擴大市場份額,使同類產品出現供大於求,一些仍採用傳統技術、成本高的企業生產的產品就會賣不出去。只有當這種更先進的新技術又迅速擴散並最終被大多數企業所採用時,這種更先進的新技術又會決定一個新水平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並成為決定價值的基軸,而剩餘價值也迅速消失。
在傳統的經濟中,技術進步慢,「社會正常生產條件」比較接近於現實,但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技術進步加快,實際上,一種新技術還沒有被推廣到成為「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以前,另一種更新的技術往往就出現了,這決定了市場結構的不均衡成為常態,也可以說,市場永遠處於不均衡狀態中。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社會生產不存在以「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為基礎的價值基軸,或者說,價值的標准模糊化和虛擬化了,具有更多的認識和預測的成份,所以,我提出「預期價值」。對於個別企業來說,它也是根據自己的生產條件和市場條件來認識和預測其「個別價值」,同樣具有「預期價值」的性質。相應地,預期價值也可分為有「社會預期價值」和「個別預期價值」。
當個別預期價值低於社會預期價值時,企業將獲得預期剩餘價值。於是,我們說現代商品生產是預期剩餘價值的生產,它主要是技術進步所推動的。
6、階級剝削還是個別剝削。如果我們從微觀上肯定馬克思的剩餘價值論,那麼,從宏觀上,從一個部門或整個社會來說,就不是一般的利潤率平均化,而是利潤的零化。其社會意義上的結論就是,工人可能僅受個別資本家的剝削,而不受他所屬的部門的資本家的剝削,不受全體資本家的剝削。也說是說,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存在個別工人和個別資本家對立,而不存在整個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對立。當然,如前所述,這是假定是以充分競爭和「市場均衡」為前提的。嚴格來說,這個條件是不存在,但是,在現代國家的管理之下,包括反壟斷、對勞工的保護和工會加強等因素,使得充分競爭和「市場均衡」(特別是勞動力的供求均衡)接近於現實,因此,現代社會的階級剝削是弱化的。其實,這個結論從直觀上來說也是好理解的:人們勞動的時間、強度和復雜程度都沒有增加,但獲得的物質生活水平卻越來越高,怎麼好簡單地說受到剝削呢?這同樣多的勞動生產出越來越多的產品的真正來源是創造性勞動所推動的知識或技術的積累。這意味著,即使有剝削,也主要是對創造性勞動的剝削。下面將進一步來考慮這個問題。
二、資本積累:剩餘價值的積累還是知識的積累
這個矛盾與剩餘價值中的矛盾是相聯系的。
1、關於價值積累與知識積累。如果整個部門或整個社會沒有剩餘價值,那麼,社會擴大再生產就不可能。但是,在資本周轉中對固定資本的分析時,又隱含著一種即使不考慮剩餘價值的積累情況下的資本積累的可能性。因為,當固定資本的一部分一部分價值一次一次轉入W′中去,隨W′的流通轉化為G′的一部分,隨著這種獨特的流通的進行,一筆筆貨幣要以折舊基金的形式貯存起來,一直到它的物質形態全部損耗需要更新的時候,才重新投入流通,購買(新的)勞動資料。在這里,固定資本磨損分為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兩種。有形磨損又稱實物磨損;無形磨損又稱精神磨損,包括:a.技術進步,機器的價值下降;b.技術進步,相同的機器效率提高。這就是說,與無形磨損相對應,應該有一個無形的積累存在,這被稱之為內涵意義上的擴大再生產,它是由技術進步引起的,是知識的積累。
2、真正的矛盾。當然,我們應該明確,我們說整個部門或整個社會沒有剩餘價值,擴大再生產就不可能存在,指的只是價值形態上的擴大再生產不可能,而並非實物形態上的擴大再生產不可能。而在實物形態上資本的積累和擴大再生產是可能的。此外,我們還應該搞清楚,個別企業價值形態上的擴大再生產也是可能的。所以,真正的矛盾是,整個部門或整個社會沒有剩餘價值,不存在擴大再生產是符合現實的嗎?初看起來,似乎是不符合的,因為,隨著人類的發展,經濟世界的商品量和價值量似乎都是迅速增加的。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3、不變價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的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量。由這個命題實際上可得到一個推論:不同時代人類生產所創造的價值量的多少僅與人類所花的總的勞動時間有關,而與其他因素,如技術水平、勞動強度等無關。因為,不管是什麼時代,不管各個時代的技術水平和勞動強度等如何不同,每個時代都會在自己當下的「社會正常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基礎上來衡量自己那個時代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所以,只要社會總的勞動時間相同,那麼這兩個時代所創造的價值量就是相同的(盡管勞動生產率和商品量等不相同)。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國家對勞動者的日益嚴格的保護(限制童工,八小時工作制甚至更短,越來越多的節假日等),如果不考慮人口增長因素,那麼,社會勞動的總量是不斷減小的,因此,價值形態上的資本積累並非我們直觀的那樣是越來越大,很可能是不明顯。舉個簡單的例子,石器時代的人們打造一件精製的石器與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們生產一台現代機器所花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可能沒有什麼差別,因此,兩者所包含的價值量也就差別不大,但如果按所謂「不變價」來計算,則是天壤之別!也就是說,平時我們習慣講的「資本積累或價值積累」實際上是不變價的擴大。從石器到現代機器所發生的積累本質上是知識的積累的結果!這個積累是創造性勞動成果的積累。
對於知識的積累來說,再生產的條件就不一定表現在總價值的增加上,而主要是內涵意義的。如簡單再生產,就不是表現為Ⅰ(V m)=ⅡC ,而是ⅠΔC=ⅡΔC。因為,由於技術進步,第一部類使用同樣多的資源能生產更多的生產資料,其中,只需要價值量更少的ⅠC1就能滿足本部門的需要,多出的ⅠΔC則用來與第二部類相交換。即有ⅠC=Ⅰ(C1 ΔC)。同樣,第二部門也有ⅡC=Ⅱ(C2 ΔC)。實際上,兩大部類用來交換的部分ΔC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折舊,另一部分是技術進步所增加的。當然,我們可能是以不變價格來計量的,因此,可以說存在「價格膨脹」。
4、創造性勞動創造剩餘。對於個別資本來說,可能存在剩餘價值,它可能來源於剩餘勞動,即傳統的剝削,這實際上構成資本的原始積累(價值積累),是由於勞動時間延長、人口和勞動力增加等引起的;也可能來源於對創造性勞動成果的無償佔有,它同時還形成知識(表現為使用價值)的積累。對於現代社會經濟來說,後一點更突出,但其性質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這是因為,第一,勞動力數量趨於穩定甚至減少,勞動時間也在減少,而知識的進步越來越快,創造性勞動成果的積累日益突出。第二,創造性勞動成果以知識產權的形式受到越來越多的保護,無償佔有的情況日益難以發生,即對創造性勞動的剝削是困難的。此外,當知識為社會所共享時,創造性勞動成果的積累也就成為一般社會財富的積累。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到的是,創造性勞動所創造的「剩餘」已不再是傳統的「剩餘價值」,而不過是將價值作為一種計量方法來衡量創造性勞動成果的結果,也即前面的提到的預期價值,這種預期價值也可以說是「計量價值」。在這里,價值由反映社會生產關系的性質成了一種價值計量方法。
對於整個社會資本來說,則可能不存在剩餘價值的積累,而僅存在知識的積累。如前所述,當創造性勞動成果的「計量價值」得以實現,或者雖未實現但已過期,知識也就為社會所共享,這種知識(包括相應的技術、設備)的再生產成為一種重復勞動,而知識本身則成為社會財富,這就是社會財富的積累。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即使有一大堆價值,但如果沒有創造性勞動對這些設備進行改造和更新,沒有知識的積累,那麼它們就會變成一堆廢物,甚至是一文不值。
總之,我認為,馬克思的剩餘價值論中隱含「創造性勞動創造剩餘」因素,不過,由於在馬克思那個時代,創造性勞動不佔主導地位,因此,馬克思沒有強調這個因素,相反,他注重的是重復勞動和價值的創造,並在此基礎上強調價值的積累,將剩餘看作是價值的多餘部分,他沒有能夠直接提出「創造性勞動創造剩餘」的命題,對以知識為本質的使用價值的積累估計不足,並使得他的價值論在邏輯上存在一定的內在不協調。所以,我們明確提出「創造性勞動創造剩餘」這個命題,這樣一來,勞動價值論的內在矛盾就消除了,並發展了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勞動價值論,使之能與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要求相適應。到此,我們也回答了第一部分第4節提出的問題。
⑶ 簡述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的主導價值
2001年7月,國家頒布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新的教育哲學和課程理念提出了「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和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 老金廠中學的領導、教師認為《綱要》確定的改革思想和改革目標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對今後較長時間內基礎教育發展與改革的全面規劃。我們在2002年伊始就組織學校領導、教師學習《綱要》及有關課改的理論書籍、文章,繼爾就轉變學生學習方式、開發校本課程等課改主題做了實踐探索。現就校本課程資源開發與實施研究作階段性總結。
一、 對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幾點認識。
校本課程的開發需要一個理性、民主、科學的決策過程。校本課程作為課程形態而存在要有其自己的課程理念和內涵,所以,學校開發校本課程必須做好前期的理論准備。校本課程應該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一樣,要有自己的課程理念、課程計劃和評價標准,使之成為真正的「有目標有計劃的教學過程」。
(一)課程本義和校本課程。
1、校本課程開發,就是以校為本,以校長為首的教師群體,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辦學指導思想,按照學生的知識結構,以學生的發展需要為基礎,依託校園周圍的人文地理環境,自主地為本校學生設計開發的,具有獨特性、多樣性、可選擇性和補充性等特徵的特色課程。校本課程開發體現學校的辦學思想,促進了學校特色的形成與教師專業的發展。
2、並不是本校教師自己編寫的課程資源才叫校本教材,校本課程資源也不要求都要本校教師來編寫,開發校本課程也不是一定都要要編寫成教材。學校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編寫教材,也可以選擇適合學生實際需要和特點的課程資源作為校本教材。但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確也存在部分學校缺乏規范性、系統性,隨便申報開課,然後將一些活動課、選修課的簡要教案、簡要資料合並起來便稱為校本課程,這是不夠嚴肅的。
3、校本教材並非都要印製成冊,或學生人手一冊,以免增加學生家長的經濟負擔,又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老金廠中學的做法大體是以下幾種:一是可以讓學生人手一冊,如《我的家鄉—老金廠》等,由學校自籌經費印製,免費發給學生。二是由學校購置一個班級的使用量,上課時發給學生,下課時收回,循環利用,如使用農函大的綠色農業培訓系列教材、計算機技術課程等。三是學校添置部分放在圖書館,如《初中生心理教育讀本》、《吉林省地理》、《生活中的數學》、《農村實用技術》,讓有興趣的學生借閱。四是教師開發生成的教案、講義等資源,用於教師授課用,或只提供給教師滲透課堂教學用,不編印成教材,也不提供給學生。
4、教育的目標是著眼於人的發展。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就是著眼於教師的成長與學生的發展。課程的發展首先是人的思想的發展,沒有教師思想的發展,就沒有課程的發展。因而,活動課、選修課程的開發,有利於提高教師對常規課程的編制的研究能力、整合能力,有利於教師利用專業技能真正成為教材、課程開發的主體和主角,從而更有效地實施教育教學。實踐表明,用活動課、選修課等課程形式,通過安排探究性學習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課程教學方式,可以使校本課程得到較好的實施,使學生得到較好的發展。
(二)開發和實施校本課程的意義。
開發校本課程就是為了補充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不足。學校開發課程不僅可以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形成一個完善的課程體系,實現對國家、地方課程的補充和延伸,使課程形成一個縱向結構,讓課程內容充滿活力,同時,在開發校本課程中,從教師、學校社區等不同角度體現了對學生個性發展的關注與重視。校本課程的實施從學生的興趣、需要,情感和個性特長出發,為學生創造豐富多彩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情境,學生通過親自體驗、實踐活動、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自我調適會大大提高他們的個性化學習能力,促進他們創新品格的形成。
(三)校本課程的開發途徑。
多少年來,我們的教育實踐常常是憑教育者的良好願望讓學生去知道什麼,應該怎樣做,違背學生的意願和需要,所以,《綱要》強調開發校本課程一要依據學校的傳統和優勢;二是依據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例如我校的新編校本教材《我的家鄉——老金廠》。在這個前提下,校本課程資源開發與實施要與時俱進,呈多樣化,具有選擇性,能為不同的學生提供滿足不同需要的可能,所以說校本課程的開發是十分理性的過程,也是教育創新的過程。
實際上,在以往的學校教育中已經有了一些校本課程的客觀存在:一種是活動課和選修課,特別是一些興趣小組活動,本身就體現了課程開發的基本理念,是校本課程的原始表現形態;一種是學校從學生發展需要出發,或依據學校特色、當經濟特點而編寫的校「本」教材的實施
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同時,從學生實際需要,對國家、地方課程進行一些適應性的組合與改編的校「本」課程是自編教材為載體開發校本課程。《綱要》中也提到「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所謂「選用」即拿來主義。校本課程的開發也應該重視校外的課程資源,如網路資源、鄉土資源、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的資源。這些資源能否直接形成課程這要看具體的情況,但它總可以作為的參照和補充。
二.老金廠中學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
老金廠中小學是樺甸市第一批九年一貫制試點學校,有許多可開發利用的資源,由於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是一個新事物,沒有可借鑒的模式,我校決定由我先行探索,我畢業吉林農業大學,對農業、農村、農民有著自己的看法,在加上這幾年生物教學,二著一結合,形成了以老金廠地區為背景,以學生家鄉為依託,將農業、生物和家鄉有機結合的校本教材,即《我的家鄉——老金廠》就有了 雛形,有了大的方向,下一步就是收集各方面的資料,搜集資料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而整理資料又是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一開始主要依《老金廠鄉志》為藍本,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目的的選擇,現簡單介紹一下:
(一)《我的家鄉——老金廠》的內容
我校開發的校本課程《我的家鄉——老金廠》的一個最大特點是它的綜合性,在主題選擇與實施過程中,始終將人、自然、社會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給學生展現的是一個真實、完整、動態的世界,一個與學生自身生活密切相關的世界。除此以外在生物,體育,數學,語文,地理等學科也有教好校本課程開發,是對《我的家鄉——老金廠》的有益補充。
《我的家鄉——老金廠》的內容根據新的教育哲學和課程理念提出了「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和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 《我的家鄉——老金廠》主要由概述,美麗的傳說,地名小考,物產資源,歷史戰事五部分主廠主組成。每一個部分可以獨立,又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開發和實施過程中,不斷豐富其內容。
1、美麗的傳說:主要是發生在老金廠地區的傳說,七年級學生剛剛從小學進入初中,兒童的心理對他們起很大的作用,他們很喜歡聽故事,也很喜歡自己講故事,校本教材中收集了《借燈橋的傳說》,《老金廠的傳說》,《老牛溝的傳說》,在老金廠這些傳說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學生多少都知道一些,會感到很親切,很熟悉。課堂上以講故事的方式,同學積極參與,合作探究.,課堂氛圍很好,課下學生仍然興趣很濃,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是在講美麗的傳說時用,效果非常好,把學生觀察,思考,合作,探究等學習方法發揮得淋漓盡致。
2、 地名小考:七年級學生來自不同的村小,這種融合促進了同學之間的交流,同學之間願意了解更多的對方的事情,地名小考這一章主要講的是老金廠的五個行政村,以及相關的自然村,絕大多數學生來自這些自然村,了解自己家的一些來歷,可以加深對家鄉的認同感。用活動課來學習地名小考,利用老金廠行政區圖,學生找自己的家,課後收集與家有關的資料。極大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參與熱情很高,增加了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
3、 物產資源:各種動物和植物是身邊最常見的資源,利用梅花鹿,羊,野豬,狍子,人參,五味子,貝母,黃芪等,讓學生關心身邊的事,與生物建立聯系,讓學習生活化。學生對大自然可觸可摸,一種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被調動起來。利用實踐基地的建設,豐富校園的教育資源,活躍了學校的教育活動,使學生與自然貼得更近,利用網路資源收集的各種圖片,文字以及視頻資源讓學生可以很好的學習動物和植物資源。男生對動物感興趣,而女生對花草較親切,教師在為學生准備材料的同時也有很大的收獲。
4、歷史戰事: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勝利60周年紀念,利用發生在老金廠的一些歷史戰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於歷史戰事的講解主要是以發生在老金廠地區的有名的戰事為主線。通過講故事,扮角色,找資料等形式教學,以相關的主題活動帶動學生的探究,用學生在活動中的體驗來感受當年老百姓的苦難生活,日本侵略者的殘暴,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
5、其他學科也有很好的開發,例如語文在自主性學習的實踐與研究方面取得了教好的效果,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增強了自主學習的能力;體育教學在依託本校的實際情況開發了「穿越沙塵暴,做環保小衛士」創編體育游戲;生物學科在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生態農業等方面有教好的開發利用。
(二)、老金廠中學的校本課程的實施
1、 課堂上以講故事的方式,同學積極參與,合作探究.,課堂氛圍很好,課下學生仍然興趣很濃,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是在講美麗的傳說時用,效果非常好,本人寫的《借燈橋的傳說》教學案例與點評被《中小學語文教學案例》採用,發表在2006年第五期。
2、用活動課來學習地名小考,利用老金廠行政區圖,學生找自己的家,課後收集與家有關的資料。
3、 網路資源收集的各種圖片,文字以及視頻資源讓學生可以很好的學習動物和植物資源。
4、 於歷史戰事的講解主要是以發生在老金廠地區的有名的戰事為主線。通過講故事,扮角色,找資料等形式教學。
三、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階段總結
校本課程總是在國家課程、地方課程開發策略之間求動態平衡,兩種策略之間應是互補和融合的趨勢,以至形成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課改剛剛開始,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也剛剛起步,因此,這里的總結從理論上不可能有更深層次的概括,所以只能談些體會和認識,也可以說是經驗之談。
(一)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推動了學校教育的創新,提升了特色辦學的品位,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的改革與創新找到突破口和生長點。老金廠中學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確實成為課題實施過程中重要方面,也可以說是子課題研究。
(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搭築了新的平台,開辟了新的途徑,提供了優質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促進了學生創新素質的形成和提高。
老金廠中學正是通過這三個「教育」推進了教育改革與創新,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的個性特長,無論在藝術、體育,還是在數學,寫作出現「童星」璀燦的好景象。這在社會上已經有了廣泛影響和良好的口碑。
(三)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為學校打造和發展創新型教師提供良好的氛圍和機會,教師積極投身教育科研和貫徹課改《綱要》的實踐中。目前,老金廠中學共有多名教師參加國家、省、市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科研興教(校)的氛圍基本形成,以課題研究為載體整合了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與此同時,教師積極投身課改實踐中去。例如,開發校本課程不少教師都做了努力,生物教師以「美化生活」主題編寫「美化校園—做學校的主人」;體育教師改革傳統間操模式,創造了「音樂無口令間操」。這些教育改革與創新實踐大大促進了創新型教師的培養和發展。
(四)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要堅持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合力,發掘社會教育資源,擴大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技術性含量。老金廠中學近幾年先後與多個單位建立關系,學校吸納家庭群體中和關系單位中的人才優勢和物質資源,為學生的素質教育創設條件,彌補學校條件的不足。
總之,學校要發展,要進步必須努力參加課改實踐,有些工作早做比晚做好,有些工作必須做,例如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而是必須做好的事。
⑷ 研究性學習課題有哪些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怎麼寫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與實踐意義
(一)開展中小學創新學習研究是適應國際教育創新的基本要求
從國際形勢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新技術革命的浪潮席捲全球。它促使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特別是給教育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學習方式乃至生存方式正在發生著深刻變革。在新科技革命面前,發達國家均瞄準時代的特點和要求,對教育的培養目標重新進行調整和定位,嘗試教育創新。日本「臨時教育審議會」的咨詢報告提出,21世紀教育的目標是:①寬廣的胸懷、健康的體魄、豐富的創造力;②自由、自律與公共精神;③世界之中的日本人,並強調在現階段教育目標的重點在於培養具有豐富創造力的人才。美國卡內基教育和經濟論壇的報告也指出:「要重建美國的教育制度,以適應培養21世紀富有創造力的新一代和經濟急劇變化的需要。」法國、德國和英國近年來在一些報告中也紛紛提出:要根據當代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產業結構和勞動力市場的變化來調整學校教育的培養目標。世界各國都普遍要求:學校要加強創新教育研究與實踐,突破單純傳授書本知識的舊習,著重去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造性,使他們具備分析、表達、理解和應用的能力,以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規格的要求。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造性,首先應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隨著創新教育研究的深入,其研究重心已經由宏觀的理論建構、機制探索轉向微觀的課堂教學、學生學習。因此,開展中小學創新學習研究是適應教育創新的根本要求,是當前教育改革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
(二)開展中小學創新學習研究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從國內形勢看,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以來,我國為迎接21世紀對人才素質的挑戰,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素質教育的概念,並要求基礎教育(包括其他類別的教育)把實施素質教育提到自己的日程上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學生創新精神的形成、實踐能力的提高是在長期的創新學習過程中完成的。由此可見,開展中小學創新學習研究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近年來,我國有一些地方對創新學習理論與實踐進行了初步探索。其中,影響較大的是,重慶市教科所在1998年提出了「創新學習」理念,經重慶市教委批准立項,組建了「重慶市創新學習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組,著力構建創新學習理論與創新學習模式,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其成果在《人民教育》2000年第3期、第8期相繼介紹。《人民教育》在2001—2002年開辟創新學習徵文專欄,及時介紹國內創新學習的研究成果。但是,總體而言,國內的創新學習研究由於起步較晚,尚處於起始階段,其理論構建與實踐探索的層次也較淺。為此,中小學創新學習研究還有待於進一步深入探討,需從學生生命發展的高度進行理論完善和實踐嘗試。
(三)開展中小學創新學習研究是全面實施新課程的內在要求
實施新課程是教育的全面創新,是一場人才培養模式的深刻變革,其中的一個重要目標是,確立學生在課程中的主體地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建構學生自主、探索、發現、研究以及合作學習的機制,使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並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體驗等,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而充盈個性。而且,在實施新課程中,強化探究性和實踐性的教學目標,倡導新的課程形式,無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面向實際的、主動探究的學習環境。近年來,在課改進程中,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生命體驗和發展感悟,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發掘學生的特異潛質,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富有個性地學習,這些都為創新學習研究打下了基礎、作好了鋪墊。
(四)開展中小學創新學習研究是我市教育改革的客觀要求
1997年以來,我們積極開展系列創新課活動,大力實施「創造學習」工程,認真探討創新學習策略和評價方法,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形成了很多富有創意的學習理論觀點,推出了一些科學新穎的學習策略,從而使開展中小學創新學習研究成為我市教育改革的一種客觀要求。具體來說,我們主要通過開展以下幾項工作為創新學習研究奠定了基礎:一是開展系列創新課活動。1997年8月至今,我們依據創新教育理論,開展了系列創新課活動實驗,通過創新教案、創新課和創新課教師評選活動,培養了大批學科帶頭人,提高了全體教師的創新能力,從而為開展創新學習研究奠定了師資基礎。二是實施「創造學習工程」。1998年,我們啟動了「創造學習」工程,通過舉辦學法講座、開展學法經驗交流會等形式,使學生了解認知規律,掌握了先進的學習策略,初步實現了學生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同步發展。可以說,實施「創造學習工程」使廣大學生具備了參與創新學習實驗的基本素質。三是嘗試創新學習理論研究。從1999年起,我們開始從學生生命發展的高度進行創新學習理論研究,對創新學習的科學理念、價值取向、基本特徵、一般過程等做了初步探討,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研究成果。2002年,《創新學習應關注學生的生命發展》在《山東教育》第1、2期合刊發表。2003年,《課程改革應著力把握的幾個問題》在《山東教育》第35期發表;《談新課程改革視野中的課堂教學觀》在《煙台教育》第6期發表。這樣,通過多年的創新學習理論探索,我們為開展中小學創新學習研究提供了思想基礎和理論支持。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組織形式
(一)課題研究的假設和界定
隨著新課程的全面實施,創新學習逐漸成為一個倍受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熱門課題,成為一個亟待出成果、出效益的重點研究領域,但,從國內同類研究情況來分析,創新學習研究還存在著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是理念混亂,層次偏低。當前的中小學創新學習實驗在理論研究層面存有概念釐定不科學、研究基點較低、忽視學生生命發展等問題;在實踐探索層面存在著重「教」輕「學」、重知識輕智慧、重理性輕感悟、重創新技能訓練輕創新精神構築等不良傾向。二是策略陳舊,方法落後。在中小學創新學習實驗中存在著重形式輕實質的「貼標簽」式研究傾向,即,簡單地將一些較有影響的教學策略歸結為創新學習策略,實質上並沒有探索出新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況且這些所謂的創新學習策略和方法並不適合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學生的學習實際和身心發展規律。三是評價簡易,標准模糊。現行的中小學創新學習評價體系不完善,與新課程標准存有偏差,其評價理念滯後,評價標准模糊,評價方法操作性差。而且在實際評價中過於注重小組合作、學法指導、質疑釋疑等顯性層面,而忽視知識活化、情緒追求、審美塑造、生命感悟以及學生精神生命、智慧生命關懷等隱性層面。
本課題研究是在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下,面對中小學校忽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習方式陳舊、學習效率偏低等現實問題,在新課程理念的觀照下,借鑒國內外先進的學習理論,結合縣區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實際,以培育創新精神為終極目的,以創新思維訓練為核心內容,以元學習知識掌握為根本措施,以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為前提條件,教會學生創造性地獲取知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和生命質量,從而初步形成一套旨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學習能力的科學理論體系和操作運行機制。課題研究提出從新課程改革的視野審視、反思、改革傳統學習方式,站在關注學生生命發展的高度,根據知、能、情、意、行五個維度,採用知識重組、非同步發展、自我實現、意志磨礪和生命感悟等有效的學習策略,變「知識」課堂為「生命」課堂,引導學生追求自己生命意義的實現和生命質量的提升。研究方向有三個方面:
1、創新學習理論研究
①創新學習的基本理論研究。對創新學習的歷史發展、基本內涵、主要特徵、科學理念、價值取向和一般過程以及基本模式等方面進行理論探討。②創新學習的教學理論研究。結合新課程改革,對創新學習的課堂教學目標定位、過程調控、原則把握、方法運用、情境營造、模式建構等進行研究。③創新學習的心理過程研究。對不同年齡階段的中小學生創新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操作、非認知調控、創新障礙及其克服等進行理論探索。④創新學習的理論基礎研究。對創新學習的科學基礎、社會基礎、心理學基礎、教育學基礎和哲學基礎等進行初步研究。
2、創新學習策略研究
①創新思維訓練策略研究。創新思維活動的基本要素、創新思維的基本能力、創新思維形式的主要類型的研究,創新思維訓練的方法、措施、組織形式的研究,創新思維訓練課的特點、內容、結構的研究。②創新學習方法指導策略研究。學生學習類型、個體差異研究,學習方法分類、選擇、創新方式的研究,學生掌握學科基礎知識的學習方法和方法創新研究,學生掌握學科基本技能的學習方法、方法創新研究,創新學習指導策略、方法、技巧的研究,創新學習方法研究。③創新學習組織實施策略研究。創新學習實驗階段、實驗操作、組織調控的研究,創新學習實驗中遇到困難和解決對策以及測驗方法、評價策略的研究,實驗教師培養培訓的方式方法研究。④創新學習認知調控策略研究。創新學習的閱讀策略、聽講策略、記憶策略、解題策略研究,主要學科的教學要求、學習策略和學習策略教學調控的研究,提高學生創新學習策略水平的方法研究,學生自主學習、掌握元學習知識、群體創新的策略研究。⑤創新學習情感調控策略研究。學生創新學習情感需要的層次分析,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追求創新體驗的策略研究,激發學生創新激清、學生情緒自控、焦慮心理調適的研究,學生情知互促、情意互促的方法、措施的研究。
3、創新學習評價研究
①創新學習的評價原則研究。從目的性、科學性與客觀性、創新性與有效性、學習成績與創新思維、教師評價與學生自我評價等方面確立創新學習評價的基本原則,從民主開放、成功快樂、激勵求異、發現探究、發展個性等方面確立評價教師組織創新學習的基本原則,從超前思維、質疑問難、知識重組、揭示規律、方法創新、交往互動等方面確立評價學生參與創新學習的基本原則。②創新學習的評價指標研究。研究如何從創新精神與創新態度、創新方法與創新能力、創新思維與學習行為等方面對不同學段、不同年級的中小學生進行創新學習評價,研究如何從師生共同參與創新學習活動、發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師生對話和通過挑戰性活動發展學生認知技能等方面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確定如何根據研究成果、實驗成效和學生學習成績、創新作品等對實驗學校進行評價。③創新學習的評價程序研究。創新學習的一般程序、調節控制的研究,創新學習評價的困難和解決辦法的探索,創新學習的評價方式、評價工具的研究,創新學習的評價步驟、組織措施的研究。④創新學習的評價方法研究。確定創新學習評價指標權重的方法研究,創新學習評價資料的搜集方法的研究,創新學習評價資料的分析方法研究,學生學習中創新因素的測驗分析方法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本位價值和主要目標
由於國內創新學習研究尚處於起始階段,理論構建與實踐探索尚不成熟,因此,我們有必要在新課程框架下對創新學習進行深化性和拓展性研究,不斷豐富創新學習的理論體系。基於課題研究假設,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和指導小組先期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了分析,對創新學習發展趨勢進行了前瞻性研究,認為,主要發展趨勢有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注重立體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掌握生命發展的主動權;二是注重知識重組,讓學生在學習中釋放靈感,部分地體驗前人的創新過程;三是注重學生差異,堅持因材施教、非同步發展的原則,既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共同提高,又促使學生挖掘潛能、非同步達標;四是注重懷疑批判,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批判精神和探究能力;五是注重自我實現,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引導學生追求愉悅的成功體驗;六是注重個性培養,促使學生個性健康發展。根據已掌握的發展趨勢,課題組把研究價值定為:把個體生命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引導學生自覺參與創新學習,讓每一名學生都富有生命活力和創新智慧。主要表現在:
1、主體參與,自主學習。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和興趣,按照自己的速度和方式,獨立獲取知識,習得基本技能,探求適合自身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
2、質疑問難,思維轉換。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於懷疑批判,在創新思維訓練中能快速地轉換思維,從而發現知識間的新關系,提出新問題,得出新結論,進而增強心智。
3、活化知識,化「知」為「智」。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知識的積累、應用、重組和創新,領悟蘊含在知識中的思想、方法和情感,形成強烈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做到在擁有知識的同時擁有智慧。
4、情緒追求,高峰體驗。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追求積極的情緒體驗,實現知情的內在統一,提升情感層次,感受學習創新時所帶來的快樂高峰體驗。
5、張揚個性,生命關懷。通過心靈溝通、精神對話和經驗共享,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個性延展的自由,形成鮮明的個性,自覺追尋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實現自我存在的價值。
為充分體現課題研究的價值取向,追錄探究創新學習有力的理論支撐和科學的操作模式,課題組確定的主要目標是:1、要在理論上求突破。站在關注學生生命發展的高度,從生命學、成功學、哲學、美學等視角拓展創新學習的理論基礎,提出知識活化、思維轉換、情緒追求、生命感悟等一系列富有創意的理論觀點,初步形成更加科學系統的創新學習理論體系。2、要在策略上求突破。以提升學生生命質量為根本目標,從知、能、情、意、行五個維度,積極探討有關新課程實施中創新學習的認知調控策略、思維訓練策略、情感優化策略、組織實施策略、方法指導策略,形成一些新穎有效的、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學習策略。3、要在評價上求突破。堅持以新課程標准為指導,從目的性、科學性、客觀性、創新性、有效性等角度,加強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創新學習評價原則、評價指標、評價程度、評價方法的研究與探索,初步構建起一個科學完善的創新學習評價體系。
⑸ 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實踐觀及其理論意義
馬克思主義科學實踐觀認為,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准.實踐與認識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對實踐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確的科學的認識促進實踐的發展,錯誤的認識阻礙實踐的發展.認識要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進步.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要求我們,我們想問題辦事情,一定要堅持實踐第一的原則,堅持在實踐中深化認識,提升認識,發展認識.要堅持從實踐中來與到實踐中去,深入了解群眾,一切要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的實踐出發,正確處理社會主義建設和解決各種社會矛盾.意義;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的理論基礎,是指導我們社會主義建設和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的根本原則,也是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首先要認真對待和解決好的重大問題 現代意義:根據現代科學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學領域物質這個概念已經被絕大多數人所承認,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堅持物質第一性.客觀實在是物質的共同的一般本質,它通過運動表現出來.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物質的存在和發展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運動著的物質又以時間和空間為存在形式,物質與運動及時空是不可分割的.在時空中運動著的物質表現出無限多樣的形態.人類對物質的認識和改造是無窮盡的.現代自然科學關於物質形態、結構和屬性的研究,極大地深化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運動觀和時空觀.具體說就是在方法論上我們能夠以此為工具把握事物的本質,在世界觀上我們樹立一個物質性的科學的世界觀.
⑹ 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價值、實踐指導作用和貫徹落實要求是什麼
這個高中政治生活那本書里貌似有吧 你可以查一下
⑺ 試論述校本課程開發對教師專業發展具有哪些價值
http://www.huayuu.com/yanj/kech/
當前,以課程與教材改革為核心的基礎教育改革,已成為世界性的潮流。進入90年代以來,我國在課程決策權力分配方面的改革走出了極為重要的一步。特別是1996年在國家教委頒布的《全國制中小學課程計劃(試驗)》規定:學校應該「合理設置本學校的任選課和活動課」。然而,受單一計劃體制下形成的課程制度和課程思想的慣性影響,在與國外基礎教育課程結構相比較,以培養目標來衡量的話,須改進、改革的方面仍還不少。現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受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過分偏重學科類課程,忽視活動課程,偏重必修課程,忽視選修課程和綜合課程,從而導致有些課程,教材內容偏深偏難,忽視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受「標准化」、「規范化」的制約,過分要求學生達到同一標准,從而又導致了教育教學中存在「齊步走」、「青一色」的狀況,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等等。這些課程問題已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人們的高度重視。目前,教育部已在規劃義務教育課程計劃將在更大程度上增加地方和學校課程的決策權力,建立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這一發展趨勢給我國「校本課程開發」提出了非常迫切的要求。開發具有學校特色,能滿足學生需求的校本課程,更能切合學校教育實踐,更靈活適應社會變革,更貼近學生的實際需要,從而能更真實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成為國家課程的重要補充形式,使校本課程體系更好地更全面落實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在課程方面的各項規定,更好地體現學校的辦學思想,更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為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提供更好地機會,已成為當前順應課程改革發展潮流的難得機遇和嚴峻挑戰。
湖塘實小是一所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老校,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師資優勢,以及寬松、和諧、民主、開放的人文教育環境。建立起以學科課程、活動課程、環境課程為內容的課程結構,形成內部評價與改進機制,體現特定學校的課程特色,必將對學校的教育教學產生重要的影響。
二、理論思考
1、概念界定
校本課程即以學校為基地,根據學校、學生發展需要而開設的課程富有個性的校本課程即與眾不同、具有一定創意和特色、符合本校實際體現本校教育理念的課程開發富有個性的校本課程是指學校根據自己的教育哲學思想,對課程自主進行規劃和革新。它由實際參與學校工作的教師、學生、家長,行政人員、專家等共同參與,共同制定、實施和評價,涉及學校教育經驗的各個方面。開發過程也即一個開放民主的決策過程。
2、校本課程開發的依據:
①國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性文件,如1996年原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頒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課程計劃(試驗)規定》,目前學校校本課程的法律范圍則主要集中於活動課、自主性選修課這一領域。
②學校的教育哲學或辦學宗旨。
③學生的需要評估。由於校本課程的重要價值之一是課程的開設能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差異性,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促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因此,校本課程的設置必須考察學生的需要,使課程成為對學生是「真正有意義」的課程。
④學校現有的課程資源。如學校現有高素質教師隊伍,先進的現代化教學設施,原有的豐富的德育教育資源、藝體教育資源,學校外圍的教育環境優良等等。
⑻ 科學理論的價值
科學理論具有解釋和預測功能,並具有指導實踐的內在傾向性。
研究就是尋求解釋,即對事件、現象、關系和原因作出解釋。作為科學研究的最終成果,科學理論的基本價值就在於向我們提供關於事實的界說和解釋,引導我們取得對事實的認識。理解這一點很重要,這也有助於我們對科學家或理論家社會角色的認識。既然科學理論的基本功能是解釋經驗事實,這決定了科學家或理論家們的基本職責或首要職責是認識世界,擴展對經驗事實的認識,通過理論創新不斷增進理論解釋能力。張維迎教授認為經濟學家的使命是認識世界而非改造世界,這是很有見地的。理論不徹底,改造世界的建議就會出問題。
具體而言,理論是通過如下環節引導我們獲得對事物或現象的認識的:
1.科學理論為審視或界定問題提供了可選擇的背景知識。例如,巨人集團為什麼倒下了?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可以藉助組織生命周期理論、企業能力理論以及企業金融理論等進行分析。如果我們對這些理論茫然無知,就難以有效地確定從哪些角度展開分析。從這個角度講,相互交織的理論系統為我們分析問題提供了豐富的「武器」儲備。
2.科學理論有助於我們將問題概念化或解構化。問題往往是復雜的,科學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手段,引導我們明確問題的來源,確定問題的變數,確定變數之間的關系,並確定可選擇的分析問題的技術性方法。例如,學習了管理學理論後,只要一提到管理這個概念,你就會將它與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聯系起來,你會將管理視為一個有序的過程。
3.科學理論有助於我們思想過程具有準確性。數據可能表現了變數和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理論有助於區分因果關系。理論可以幫助我們進行清晰的和正確的思考。
4.理論為我們提供了確切的交流手段。它為我們提供了具有特定含義的術語和一般化關系(如貨幣供應量與通貨膨脹率直接相關)。
總之,科學理論作為用來解釋事實或現象的一套邏輯體系,為我們認識事實提供了表達清晰、語義准確的話語體系、認識角度、分析框架與路徑以及系統化的認識成果。
⑼ 科學理論的價值要到實踐中才能實現。這句話是對的還是錯的
實踐重於理論按照馬克思說法 實踐是理論產生的基礎,理論的源泉。那麼前面一句是對的藝回術多於科答學。完全不相乾的兩門學科。有什麼好比較的。難道語文就比物理好?我覺著講不通這個理。藝術是情感的表達科學是改造世界的產物 工具 沒有什麼可比性
⑽ 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實踐觀及其理論意義
馬克思主義科學實踐觀認為,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准.實踐與認識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對實踐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確的科學的認識促進實踐的發展,錯誤的認識阻礙實踐的發展.認識要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進步. 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要求我們,我們想問題辦事情,一定要堅持實踐第一的原則,堅持在實踐中深化認識,提升認識,發展認識.要堅持從實踐中來與到實踐中去,深入了解群眾,一切要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的實踐出發,正確處理社會主義建設和解決各種社會矛盾. 意義;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的理論基礎,是指導我們社會主義建設和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的根本原則,也是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首先要認真對待和解決好的重大問題 現代意義:根據現代科學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學領域物質這個概念已經被絕大多數人所承認,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堅持物質第一性。客觀實在是物質的共同的一般本質,它通過運動表現出來。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物質的存在和發展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運動著的物質又以時間和空間為存在形式,物質與運動及時空是不可分割的。在時空中運動著的物質表現出無限多樣的形態。人類對物質的認識和改造是無窮盡的。現代自然科學關於物質形態、結構和屬性的研究,極大地深化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運動觀和時空觀。具體說就是在方法論上我們能夠以此為工具把握事物的本質,在世界觀上我們樹立一個物質性的科學的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