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課程設計解釋
Ⅰ 教育學的各個名詞解釋
1、教育學——是通過研究教育現象來揭示教育規律的科學,是教育科學體系中的一門基礎學科。
2、教育科學——指研究教育規律的各門教育學科的總稱。
3、教育規律——是教育、社會、人之間和教育內部各因素之間內在的本質的聯系和關系,具有客觀性、必然性、穩定性、重復性
4、教育學的任務——是通過對教育現象的研究,來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觀規律,從而為教育實踐活動提供科學理論依據。
5、義務教育——是國家通過法律形式予以規定的每個人都必須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識的以培養人為直接目標的社會實踐活動。
7、學校教育——是由專職人員和專門機構承擔的,有目的、有組織、有系統的,以影響入學者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實踐活動。簡單的說,學校教育就是專門的育人活動。
8、遺傳素質——是先天繼承下來的,與生俱有的生理特點和解剖特點。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一定社會需要的人的總目標、總要求,是所培養的人應達到的最終標准。
10、全面發展教育——就是「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而實施的教育。」
11、「個人全面發展」——指人們有目的地聯合起來,控制、利用合發展由資本主義生產提供的物質基礎,並消除其歷史造成的自發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為核心展開的人的發展中的矛盾,從而達到個人智力和體力的統一,物質勞動、精神勞動和享受的統一,生存和發展的統一,使個人的天資和潛能、興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發展,使個人的身心、精神、才能、個性全面而和諧的發展。
12、素質——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穩定的內在的基本品質資質、特點特徵等
13、素質教育——是按照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和教育對象身心發展的特點,來發掘教育對象的身心發展潛能,弘揚其主體精神,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
14、應試教育——是一種以升學為唯一目的,圍繞應考科目去開展學校活動的,片面的選拔淘汰教育。
15、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建設者,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的人。
15、師生關系――是學校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是指教師與學生在教育教學法過程中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務而結成的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
16、師德——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必須履行的行為規范和道德准則。從本質上講,它是一定社會或階級道德的一種具體、特殊的表現形式。
17、師生關系——是指教師與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務而結成的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
18、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是指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系統,它規定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修業年限以及它們的關系。
19、癸卯學制——1903年修改為癸卯學制,這是我國近代學校教育制度的開始。它以日本的學制為藍本,並保留了封建科舉制度的殘余,以讀經尊孔為教育宗旨。其特點是學習年限長。
20、德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響,並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身體力行,以形成他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
21、德育原則——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時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
22、德育方法——指為了完成德育的目的任務和實施德育內容所採取的具體手段。
23、知行統一原則——又稱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在德育過程中,既要對學生進行馬列主義基本理論教育,又要引導他們久進行實際鍛煉,把理論教育與組織實踐活動、提高思想認識和培養道德行為習慣結合起來,使學生成為知行統一、言行一致的一代新人。
24、自我教育法——是指導學生自己教育自己,以形成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方法。
25、德育過程——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的思想政治觀點、道德行為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施加系統的影響,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過程。
26、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德育任務、德育內容與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發展水平之間矛盾,是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
27、課程——廣義的課程是指學生在校期間所學內容的總和及進程安排。狹義的課程是指某一門學科。
28、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指導學生學習系統地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邊活動。
29、教育思想——是人們對一定社會和時代的教育現象、教育規律、教育問題的認識或看法,表現在培養人的一系列問題上的觀念、理論及其體系。
30、課程計劃——又稱教學計劃。是根據學校的培養目標和教育任務,由政府主管部門制訂的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全面安排和規劃的指導性文件。
31、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採用的手段和方式的總稱,它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是師生相互聯系的方式,是教法和學法的辯證統一。
32、班級授課制——又稱課堂教學,是將學生按照大致相同年齡和知識程度編成班級,教師根據規定的課程內容,按固定的教學時間對全班學生進行統一教學的組織形式。
33、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學理論指導下為設計和組織教學而在實踐中建立起來的各種類型教學活動的基本結構。
34、班主任——是組織領導班級組成為堅強集體,協調各方面教育力量,指導學生的全面發展的人。
35、班集體——是將學生按年齡和知識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數的教學班,經過一定的培養,使其成為具備集體特徵的正式群體。
36、課外教育——指的是學校在課堂教學之外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開展的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和教育工作。
37、校外教育——指校外教育機關或社會團體、家庭,有目的、有計劃的在校外組織學生開展的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和教育工作。
38、社會教育——是通過學校以外的社會文化教育機構對青少年和人民群眾進行的教育。
39、家庭教育——指父母或其他年長者對子孫晚輩進行的教育。即在家庭中,家長自覺的、有意識的按照一定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通過家庭生活和言傳身教,對子女實施一定教育影響的行為活動。
40、教育合力——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三種教育力量統一要求、互相促進、協調一致,形成合力。
41、管理——合理組織好各項工作,協調好各種關系,高質量、高效率地實現預定目標的活動過程。
42、學校管理——是一般管理的特殊部分,它是合理組織好學校各項工作,協調好學校各種關系,高質量、高效率地實現學校教育目的的活動過程。在管理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人與人的關系,這是學校管理的核心。
43、管理職能——是管理系統中管理者和組織機構的職責和功能。管理的職能反映管理的本質。
44、決策——在可供選擇的多個方案中選擇出最佳方案的行為
45、管理體制——是指一定組織系統的機構設置、隸屬關系和管理職責、許可權劃分的制度
46、教育思想——是人們對一定社會和時代的教育現象、教育規律、教育問題的認識或看法,表現在培養人的一系列問題上的觀念、理論及其體系。
47、現代教育觀——現代教育觀關注的是人的教育,注重對人的終極關懷,關照人的主體性發展,致力於培養知識、能力、素質一體化高質量創新型人才。
48、學校整體改革——指整體育人,以達到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49、教育科學研究——簡稱教育科研。是運用教育科學理論,從教育的客觀實際出發,採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有目的、有計劃的去研究教育現象,搜集和積累教育事實材料,認識教育本質,揭示教育教育規律,形成新的教育理論的一種科學研究活動。
50、教育測量—是根據教育目標的要求,按照一定教育規則對教育活動的效果加以數量化測定的過程。
51、教育評價——是根據一定教育目標,依照科學的方法程序,對教育現象、教育活動及其參與者進行價值判斷,為教育決策提供依據的過程。
52、教育現代化——是一個國家教育適應現代社會發展要求所達到的一種較高水平狀態,是傳統教育在現代社會中的轉化,是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在內的教育整體轉換運動。其核心是人的現代化。
Ⅱ 教育學專業學什麼課程
主要課製程: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教育通論、課程論、教學論、德育原理、教育社會學、教育統計測量評價、教育哲學、中小學語文或數學教學法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教育見習、實習、社會調查、教育調查等,一般安排時間總數不少於20周。
主幹學科:教育學、心理學。
(2)教育學課程設計解釋擴展閱讀:
教育學專業它包括教學論、課程論、小學教育和數學(語文)課程與教學等專業。其中,教學論是著重對教學方面的研究,它要探討的基本問題既包括做好教學這件事的行事依據,又涉及如何提高教和學的合理性與有效性;而課程論的研究領域主要涉及學校課程設計、編制、實施和課程評價等的理論與實踐。
課程論與教學論難以說有明確的劃分界限,至今有三種理解,教學論中包含課程論,課程論中包含教學論,教學論與課程論有交叉部分。所以一般這兩個專業所學內容大致相同,有很多高校所開設的就是「課程與教學論」這一學科,不會分的如此詳細。
教學論與課程論適合本科有學科專業背景的學生來選擇,可以幫助你在已有學科知識的基礎上,多一些教學方面的理論,更好的幫你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Ⅲ 教育學方面的問題。 課程計劃、課程設計、課程設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一下。自己琢磨了好久還是不懂。
課程計劃,就是指導學校教育和教師教學的,先有了計劃才能有大綱才版能有教科書才能上課權啊。就是計劃我們國家上什麼課啊,課的順序啊,多少課時啊,這個學期多長時間什麼的。
課程設計,就是這節課該怎麼上,要達到哪些目標,運用什麼書,運用什麼方法。
課程設置,就是學校里安排上什麼課,上語文,數學,科學,藝術還是美術音樂什麼的。
夠通俗易懂了吧 - -
Ⅳ 教育學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教育學
教育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教育學是研究人類教育現象和解決內教育問題、揭示一般教育規容律的一門社會科學。教育是廣泛存在於人類生活中的社會現象,教育學是有目的地培養社會人的活動。它是通過對各種教育現象和問題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規律。
Ⅳ 教育學專業主要學些什麼 開設課程有哪些
教育學是研復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制、解釋教育規律的科學。其主幹學科是教育學和心理學。
主幹學科:教育學、心理學
主要課程: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教育通論、課程論、教學論、德育原理、教育社會學、教育統計測量評價、教育哲學、中小學語文或數學教學法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教育見習、實習、社會調查、教育調查等,一般安排時間總數不少於20周。
Ⅵ 解釋教育學
教育學是以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歸納總結人類教育活動的科學理論與實踐,探索解決教育活動產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實際教育問題,從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規律的一門社會科學。
Ⅶ 教育學原理名詞解釋
教育學原理主要研究教育基本理論與現代教育基本問題、比如教育與人的關系、教育與社會發展問題、教育的本質與功能問題、教育體制創新問題、受教育機會和教育公平問題、教育政策與教育法制建設問題等等。其中既有教育學原理傳統的理論領域,也有近年來根據教育實踐的發展新開拓的領域。
主要研究方向:
1、教育基本理論方向
教育基本理論主要研究教育理論問題。主要研究教育的發展規律、元教育學、教育與人之間的關系、教育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當代教育熱點和問題、教育改革與發展、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育理論的比較研究、教師教育研究等。
2、教育哲學方向
教育哲學是以一定的哲學觀點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問題的學科,原本科哲學專業的學生選擇這個專業比較有優勢。注重對我國現代教育的一些基本問題的哲學考察研究,著重探討在社會轉型條件下教育的目的、任務、教育與社會的關系、教育與人的發展的關系、中國傳統教育的哲學思想,以及對西方教育哲學思想的借鑒和批判。
3、教育文化學方向
教育文化學是以人類的教育文化作為研究對象,全面、多角度地透視並理解人類的教育活動,重點是在深入詮釋教育現象背後的文化意義,比如研究不同國家教育觀念里各自體現什麼樣的文化傳統,教育制度中體現一國怎樣的教育文化等。
4、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方向
主要側重於學校教育改革問題研究,區域教育發展戰略研究,同時,注重義務教育發展戰略研究,學校發展與定位研究,區域教育規劃研究等。如關於義務教育管理與資源配置的研究,關於高等學校定位研究,對學校管理與規劃的研究。
5、教育政治學方向
教育政治學是一門研究教育與政治的辯證關系及其運動發展規律的學科,著重探討教育與政治的區別和聯系及二者協調發展的客觀規律。現在國內的研究一般包括:教育與政治的基本關系、教育與政治主體及其行為的各種關系、教育民主化、教育的國際化與國際政治的關系等。
6、教育法學方向
教育法學是以教育法、教育法律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為研究對象的法學和教育學的交叉學科。研究如何用法律規定一切教育中權利與義務問題,主要集中在研究教育法的制定、實施與完善。本科專業為法學的同學選擇該專業比較有優勢。
7、教育社會學方向
教育社會學是以研究教育的社會性質、社會功能以及教育制度、教育組織、教育發展規律的一門社會學分支學科。主要研究主題一般有:教育與社會結構的關系、教育與社會化過程的關系、學校與社會的關系、學校自身的結構和組織、教育分流研究等。
8、教育人類學方向
教育人類學是指用人類學的概念、理論、觀點和方法,描述、解釋教育現象的應用性學科,旨在提示教育與人、教育與社會文化、社會文化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作用。
9、德育原理方向(含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等)
主要研究對公民整體或個人怎樣進行有效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比如研究如何培養學生在私人生活、國家與社會公共生活、職業生活中的道德意識,揭示當前學校德育中出現的眾多問題。
10、家庭教育方向
專門以父母對子女進行的教育為研究對象,揭示家庭教育中的問題,提供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
Ⅷ 求小學教育學的名詞解釋匯總
1、廣義的教育:從廣義上說,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的活動,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狹義的教育:是指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主要指學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規教育,也就是具有層次結構的、按年齡分級的教育制度。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學為目標,以基礎科學知識為主要教學內容的學校教育。
5、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目標,以從事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的知識和技能為主要教學內容的學校教育。
6、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7、教育學:是一門以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探索教育規律的科學。
8、教育結構:通常指包括基礎教育、職業技術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內的各種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學校組合和比例構成。
9、學校文化:是指學校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習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
10、人力資本理論:人力資本理論是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創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資本」,它指的是人所擁有的諸如知識、技能及其他類似的可以影響從事生產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資本的形態,體現在人身上,屬於人的一部分。
11、校風:是學校中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統一體,是經過長期實踐形成的。
12、個體身心發展:是指作為復雜整體的個體在從生命開始到結束的全部人生過程中,不斷發生的變化過程,特別是指個體的身心特點向積極的方面變化的過程。
13內發論:是個體身心發展動因的一種觀點,內發論者一般強調人的身心發展的力量主要源於人自身的內在需要,身心發展的順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機制決定的。
14、外鑠論:是個體身心發展動因的一種觀點,外鑠論的基本觀點認為,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諸如環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響和學校的教育等。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論: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的發展是個體的內在因素(如先天遺傳的素質、機體成熟的機制)與外部環境(外在刺激的強度、社會發展的水平、個體的文化背景等)在個體活動中相互作用的結果。
16、發展關鍵期:是指身體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宜於形成的時期。錯過了關鍵期,訓練的效果就會降低,甚至永遠無法補償。
17、遺傳:是指從上代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特點,如機體的結構、形態、感官和神經系統等的特點,也叫遺傳素質。
18、成熟:是指兒童個體生長發育的一種狀況,指個體的生理和心理機能與能力都達到比較完備的階段,即已由兒童成長發育為成人。其主要標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力,心理方面具有獨立自主的自我意識。
19、環境:泛指個體生活其中,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環境的性質來分,環境可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按環境的范圍分,可分為大環境和小環境。
20、人的價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發揮,人的尊嚴得到保證。
21、個性:亦稱人格,指個體特定的心理特徵,具有整體性與獨特性。個性又是人的共同性與差別性在每個個體身上的具體統一。
22、心理斷乳期:有些心理學家把少年期稱為「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
23、教育目的: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狹義的教育目的是國家對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什麼樣人才的總的要求。
24、培養目標:根據各級各類學校任務確定的對所培養人的特殊要求,我們習慣上稱為培養目標。
25、教學目標: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在完成某一階段工作時,希望受教育者達到的要求或產生的變化結果。
26、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是以培養創新精神為重點的教育。
27、德育: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使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正確的政治觀念,形成學生正確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28、智育:是授予學生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技能,發展他們的智力和與學習有關的非認知因素的教育。
29、體育:是授予學生健康的知識、技能,發展他們的體力,增強他們的自我保健意識和體質,培養參加體育活動的需要和習慣,增強其意志力的教育。
30、美育:是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發展他們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培養他們的高尚情操與文明素養的教育。
31、勞動技術教育:是引導學生掌握勞動技術知識和技能,形成勞動觀點和習慣的教育。
32、學校教育: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學校教育對學生的成長起著主導的作用。
33、教育能力:是指教師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學活動的本領,具體表現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學活動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34、教師的人格特徵:是指教師的個性、情緒、健康以及處理人際關系的品質等。
35、師生關系:是指學生和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度。
36、課程:廣義的課程是指學生在校期間所學內容的總和及進程安排。狹義的課程特指某一門學科。
37、課程類型:是指課程的組織方式或指設計課程的種類。
38、基礎型課程:注重學生基礎學力的培養,即培養學生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須的「三基」(讀、寫、算)為中心的基礎教養,是中小學課程的主要組成部分。基礎課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課程。
39、拓展型課程:注重拓展學生知識與能力,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發展學生各種不同的特殊能力,並遷移到其他方面的學習。拓展型課程常常以選修課的形式出現。
40、國家課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機構編制和審定的課程,其管理權屬中央級教育機關。國家級課程是一級課程。
41、地方課程:是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機構和教育科研機構編訂的課程,屬二級課程。可安排必修課,也可開設選修課。
42、學校課程:是在具體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前提下,通過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評估,充分利用當地社區和學校的課程資源而開發的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通常以選修課或特色課的形式出現。
43、課程目標:是指導整個課程編制過程的最為關鍵的准則,是指特定階段的學校課程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
44、教學計劃:是指導和規定課程與教學活動的依據,是學校課程與教學活動的依據,也是制定分科標准、編寫教科書和設計其他教材的依據。
45、教學大綱:又稱學科課程標准,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它規定了學科的教學目的與任務,知識的范圍、深度和結構,教學進度以及有關教學法的基本要求。
46、教材:是教師和學生據以進行教學活動的材料,包括教科書、講義、講授提綱、參考書、活動指導書以及各種視聽材料。
47、課程實施:是指把課程計劃付諸實踐的過程,它是達到預期的課程目標的基本途徑。
48、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或理論指導下,為完成特定教學任務,實現預期的課程目標所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系統化的教學活動的基本范型。
49、課程評價:是指檢查課程的目標、編訂和實施是否實現了教育目的,實現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課程設計的效果,並據此做出改進課程的決策。
50、教學:是教育目的規范下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活動。
51、智力:一般指人們的認識的能力,即認識客觀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認識活動中表現出來的那些穩定的心理特徵。
52、教學過程: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任務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通過指導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掌握系統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學生智力和體力,形成科學世界觀及培養道德品質、發展個性的過程。)
53、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准則。
54、啟發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的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5、鞏固性原則:是指教學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長久地保持在記憶中,能根據需要迅速再現出來,以利知識技能的運用。
56、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57、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展。
58、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會用、學以致用。
59、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採用的辦法,它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展而共同活動的方法。
60、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包括講述、講解、講演三種方式。
61、談話法:也叫問答法,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談話法可分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
62、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辨明是非真偽,以獲取知識的方法。
63、演示法:是教師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進行示範性實驗或採取現代化視聽手段等,指導學生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演示的特點在於加強教學的直觀性。
64、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運用知識去完成一定的操作,並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65、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一定的儀器設備,通過條件控制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變化中獲得知識的方法。
66、課的類型:是指根據教學任務劃分課的種類。
67、課的結構:是指課的基本組成部分及各組成部分進行的順序、時限和相互關系。一般來說,構成課的基本組成部分有:組織教學;檢查復習;講授新教材;鞏固新教材;布置課外作業等。
68、測驗的效度:是指一個測驗能測出它所要測量的屬性或特點的程度。
69、測驗的信度:又稱測驗的可靠度,是指一個測驗經過多次測量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測量所得結果的准確性程度。
70、測驗的難度:是指測驗包含的試題難易程度。
71、測驗的區分度:是指測驗對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夠區分的程度,即具有區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72、教學組織形式:是指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
73、班級授課制:是一種集體教學形式,它把一定數量的學生按年齡與知識程度編成固定的班級,根據周課表和作息時間表,安排教師有計劃地向全班學生集體上課。
74、分組教學:就是按學生的能力或學習成績把他們分為水平不同的組進行教學。
75、教學策略:是在教學目標確定以後,根據已定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的特徵,有針對性地選擇與組合有關的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技術,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義的特定的教學方案。
76、學校德育:是教育者依據特定社會要求和德育規律,對受教育者實施有目的、有計劃的影響,培養他們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活動。
77、德育目標:是通過德育活動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發展上所要達到的總體規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動所要達到的預期目的或結果的質量標准。
78、德育內容:是指實施德育工作的具體材料和主體設計,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會思想政治准則和道德規范的總和,它關繫到用什麼道德規范、政治觀、人生觀、世界觀來教育學生的重大問題。
79、德育過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雙方藉助於德育內容和方法,進行施教傳道和受教修養的統一活動過程,是促進受教育者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發展的過程,是個體社會化與社會規范個體化的統一過程。
80、德育原則:是根據教育目的、德育目標和德育過程規律提出的指導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81、德育方法:是為達到德育目的在德育過程中採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和。
82、陶冶法:是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有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
83、說服法: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包括講解、談話、報告、討論、參觀等。
84、班級:是一個復雜的小社會體系,是學校行政體系中最基層的行政組織。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單位,是學生從事集體活動、結交好友的場所。
85、班級管理:是教師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採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帶領班級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以實現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
86、班級常規管理:是指通過制定和執行規章制度去管理班級的經常性活動。
87、班級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過對集體的管理去間接影響個人,又通過對個人的直接管理去影響集體,從而把對集體和個人的管理結合起來的管理方式。
88、班級民主管理:是指班級成員在服從班集體的正確決定和承擔責任的前提下,參與與班級管理的一種管理方式。
89、班級目標管理:是指班主任與學生共同確定班級總體目標,然後轉化為小組目標和個人目標,使其與班級總體目標融為一體,形成目標體系,以此推進班級管理活動、實現班級目標的管理方法。
90、班風:是一個班集體輿論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風氣,是班集體大多數成員的精神狀態的共同傾向與表現。名詞解釋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及規律的科學。
認識過程:感覺、知覺、記憶、想像和思維都是屬於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活動,在心理學上的稱謂。
心理過程:認識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統稱為心理過程。
個性差異:人們之間的個性差異主要體現在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徵。包括需要,動機、興趣、信念和世界觀等。
個性心理特徵:是個性的外在表現,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
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與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兩個基本特點。
有意後注意:指有預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又稱隨意後注意)
注意的廣度:(又叫注意的范圍)指在同一時間內人所能清楚地覺察到對象的數量。
感覺:是對直接作用於感官的客觀事物個體屬性的反映。
知覺:是對直接作用於感官的客觀事物整體屬性的反映。
記憶:是人腦對經歷過的事物的反映。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概括的間接的反映。
發散思維:又叫輻射思維或求異思維)
動機水平:指對問題解決的迫切程度,它決定於被主體解決問題的需要所誘發的情緒狀態。
原型:在解決問題時,對於新假設的提出有啟發作用的那些事物。
遷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識經驗在新情況新問題中的應用。(正遷移、負遷移)
定勢:指人在進行心理操作活動中的一種准備狀態。
想像:是人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創造新形象的過程。
幻想、理想、空想
意志:(意志過程):是人自覺地確立目的,並根據目的支配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各種困難的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
個性:主要是指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徵的總和。
需要:是對客觀事物的要求在頭腦中的反映。
動機:是直接推動人進行活動,達到某一目標的內部動力,也是激勵人行為的原因,是以需要為基礎的,但動機產生還必須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
能力:指直接影響活動效率並使活動順利完成的必備的個性心理特徵。
氣質:指受先天因素影響較大的,表現在心理活動和行為動力方面穩定的個性心理特徵。
氣質的動力性特徵:指心理活動發生的速度,強度和指向性。
性格:是人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徵。
角色沖突:指圍繞角色目標而產生的相互排斥相互防礙的斗爭。
心理調適:就是在沖突中減輕壓力,保持正常反映狀態的心理過程。
學習:廣義上:是人和動物憑借經驗引起的傾向或能力的相對持久性的變化過程。狹義上,是人類的學習。
成熟:是指個體生理方面的發展,包括個體的各種生理組織結構和機能以及本能行為,也即個體的生物學方面的發展。
變式:是為學生提供感性材料或事例時,經常變換呈現形式。
知識的鞏固:就是採取某些強化措施,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識記,並持久保持的過程。即把所學的知識牢固地保持在頭腦里。
技能:是通過練習而鞏固的,自動化了的動作活動方式或智力活動方式。
智力技能(又稱心智技能):是反映藉助於內部言語在頭腦中以完善、合理的程序進行的並近於自動化了的智力活動方式。
學習遷移:是指學習一種知識、技能對學習另一種知識、技能產生某種影響
正遷移:是指一種知識、技能對另一種知識、技能的掌握產生積極的影響,即起促進作用。
負遷移:指一種知識、技能對另一種知識、技能的掌握產生消極影響,即干擾作用。
思維定勢:指過去思維活動的經驗使當前思維活動處於一種准備狀態。
逆向遷移:是指後學習的知識、技能對先前學習的知識,技能產生影響。
學習策略:學習者對學習目的的認識、學習方法的採用以及對學習過程的調控過程。
元認知體驗:是個體伴隨認知活動而產生的認知體驗或情感體驗。
元認知監控:指個體在認知活動進行過程中,對自己的認知活動積極進行監控,並相應地進行調節,以達到預定目的。
記憶策略:指在元認知的作用下,具體調節記憶方法的策略。
規則的發現學習:指在教學情境中,教師先呈現規則的若干例證,然後,讓學生在例證中概括出一般規則的學習方式。
品德:指個人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准則行動時所表現的穩定特徵成傾向。
道行認識:是對關於是非、好壞和善惡的行為准則及其意義的認識。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所引起的肯定的或否定的內心體驗。
道德行為:指一個人表現的有關道德方面的言論、舉止和行動。
道德概念:是對社會道德現象的本質特徵的概括反映。
道德信念:指人對道德准則和規范的確信,並願以它作為行動指南的意識傾向。
幼兒期:指兒童從三歲到六、七歲這一年齡階段。(幼兒園--幼兒期,入學以前--學前期)
依戀:指幼兒對某一特定個體的長久持續的情感聯系。
學生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有目的,有系統地掌握知識、技能和行為規范的活動,是一種社會義務。
發育性學習障礙:指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正常顯露的許多心理和語言功能發展的偏離,包括原始性缺陷和衍生性缺陷。
自我概念:是個人心目中對自己的印象,包括對自己存在的認識,以及對個人身體能力、性格、態度、思想等方面的認識,是由一系列態度,信念和價值標准所組成的有組織的認知結構。
社會性認知:指對自己和他人的觀點、情緒、思想、動機的認知,以及對社會關系和對集體組織間關系的認知,與認知能力發展相適應。
價值觀:是個體對自然,社會、人生問題的帶有根本性的總觀點,它的形成是由人的知識水平、生活環境等因素決定的,同時受人的情感意志、理想動機、立場態度等個性因素所制約。
心理教育:指依據心理活動的規律,採取各種方法和措施,以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以培養其良好的心理素質。
學校心理輔導:指學校心理輔導人員運用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創設一種新型的人際關系,給學生以協助與服務,幫助學生正確了解自己、認識環境,根據實際情況確立合理的生活目標,克服成長中的障礙,調整自己的行為,增強社會適應性,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個別輔導:以個別學生為對象,以學生問題和需要為基礎,用尊重、接納和理解的態度、科學的方法,通過聆聽、疏導、咨詢、活動等途徑,予以適當啟發和誘導,使學生能夠從有心理問題發展成為心理健康。
聆聽法:即咨詢者認真、耐心地傾聽來訪者訴說的方法。
鬆弛法:指在暗示的作用下,使人的全身的肌肉從頭到腳逐步放鬆的方法。
系統脫敏法:指有步驟地由弱到強逐漸適應某種過敏反應的刺激源。
分題計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就某一問題各抒己見,經過計論成爭辨得出結論的一種學習方式。
角色扮演法:是一種通過行為模仿或行為替代來影響個體心理過程的方法。
課堂教學中的心理教育:指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多種心理因素,優化學生心理環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獲得知識,增進文化的同時,以潛移默化方式獲得滲透性心理教育,促進心理素質的全面提高。
快樂學習: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雙邊的積極性都受到激發,師生雙方在教學活動中都有積極的情感投入。
班集體良好心理氛圍:指在班集體中占優勢的認知態度,意志品質,行為特徵,情感傾向的綜合反映
觀察法——觀察,旨在自然條件下,人們為一定目的而對事物所進行的有計劃的知覺過程。觀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動為先決條件,與積極的思維相結合,系統地運用感官對客觀事物進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種研究方法。
自然實驗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況下,根據預定的計劃,有意識地引起或創造所要研究的現象
反射——是有機體藉助於中樞神經系統而實現的對體內外刺激所做出的規律性的應答活動。
反射弧——是實現反射的生理結構。它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反饋和效應器。
無條件反射——無條件反射是先天的、生來就有的不需要學習就會的反射.
條件反射——是後天的,是在個體生活過程中經過學習而形成的反射.
興奮過程——是指有關大腦皮層區及相應器官的機能由相對休息狀態轉向活動狀態.
抑制過程——是指有關大腦皮層區及相應器官的機能由活動狀態轉向相對休息狀態
興奮和抑制的擴散與集中——當大腦皮層的某部位產生興奮或抑制時,並不是停留在原發點不動,而是向周圍的神經細胞傳布開來,這就是興奮和抑制的擴散.擴散到一定限度後,又向原發點聚集,這就是興奮和抑制的集中.
興奮和抑制的相互誘導——是指一種神經過程能引起與它相反的神經過程的增強.
第一信號系統——是具體刺激物引起的條件反射系統
第二信號系統——是由詞語作為條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條件反射系統
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預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無意注意——是一種事先沒有預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指向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對象或活動上的特徵。
注意的轉移——是根據新的需要,主動及時地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上的特性。
感受性——感覺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覺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感覺閾限——是指能引起感覺持續一段時間的刺激量。
分析器——是一種復雜的神經裝置,由感覺器官、傳導神經(包括傳入神經和傳出神經)和大腦皮層的相應區域三部分組成.
適應——由於刺激物的持續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變化叫做適應。
記憶表象——被感知過的事物不在面前時,它的形象仍能在頭腦中呈現出來,這個現象叫記憶表象。
識記——就是通過反復感知從而識別、記住某種事物,並在頭腦中留下映象的過程。
保持——是識記過的材料在頭腦中儲存和鞏固的過程,人腦的保持量是相當大的。
前攝抑制——先學習的材料對回憶後學習的材料的干擾作用叫前攝抑制.
倒攝抑制——後學習的材料對先學習的材料的干擾作用叫倒攝抑制.
再認——是識記過的事物再次出現在面前,能夠把它認出來的過程。
重現——是指經驗過的事不在眼前時能夠把它回想起來的過程。
遺忘——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再認或再現,或者錯誤的再認和再現,這種現象叫遺忘。
無意想像——是沒有預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產生的想像.
有意想像——是根據一定的目的,在意識的控制下,自覺進行地想像.
再造想像——是根據詞語描述和圖樣示意,在人腦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創造想像——是人運用已有的表象,在頭腦中獨立地創造出新形象地心理過程。
幻想與個人的願望相聯系並指向於未來想像。
動作思維以實際動作為支柱的思維叫動作思維.
形象思維以直觀形象為支柱的思維叫形象思維.
抽象思維——以概念為支柱直接反映事物本質的思維,叫抽象思維.
發散思維——朝著多個方向,形成多種正確答案的思維,叫發散思維.
集中思維——朝著一個方向,導出單一正確答案的思維,叫集中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