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課程教學的管理
❶ 如何建立適應高中新課改的教學管理制度
隨著新課程的全面推進和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沒有相應的教學管理制度來支撐和保障新課改的實施,是難以想像的。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對學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重建學校教學管理制度是當前課程改革的一項迫切而重要的任務。
一、對現行學校教學管理制度的反思現行的學校教學管理制度存在許多弊端,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在應試教育的思想影響下,盛行分數管理,以分為本
分數是評定學生學業成績的重要工具,也是考查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更是衡量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志。遺憾的是,在學校教育中,分數太絕對化了。分數從促進教師工作和學生學習的一種強有力手段異化為控制教師工作和學生學習的一種極為可怕的魔杖。教師和學生在分數面前頂禮膜拜,成為分數的奴隸。學校管理和評價盛行分數主義,結果是見分不見人,重分不重人,以分論英雄。分數主義、分數管理嚴重扭曲了教學的價值取向,教學工作被蒙上了強烈的功利色彩,使利益驅動代替了事業追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使有所謂的教學改革,也會被異化為追求高分的遮羞布。
2.課程改革形式主義泛濫
學校的規章制度是學校辦學經驗的結晶和反映,它對於穩定學校秩序、提高教學質量起著保障作用。每個人都必須自覺接受規章制度的制約,但是學校管理不能見章不見人、重章不重人。遺憾的是,目前有不少學校變本加厲地在規章制度上大作文章,把規則細則化、標准化,而且配合量化評分和經濟制裁,簡直把教師和學生當成管教對象,把領導變成了監工,把依法治校變成了依罰治校,違背了人性化管理。這種管理嚴重扭曲了教學的本性,教學過程被程序化、機械化、標准化了。管理變成了檢查,教師疲於應付。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學改革也是在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
3.學校管理不能權力至上
以權為本,權力至上,權力主義與教育主旨和教育使命是相背離的,也與社會民主管理相背離,權力至上必然會滋生和助長長官意識,排斥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科學化,師生的民主參與和學校的學術研究也因此沒有了立足之地。學校需要權力,但這種權力只能服務於學校培養人、造就人、成全人的使命。偏離這一方向的任何權力都會摧殘人,摧殘精神和文化。從學校管理者來說,管理學校需要的不僅僅是權力而更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蘇霍姆林斯基早有精闢論述:學校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領導。然而,不少學校的管理最為缺乏的恰恰就是思想,在一個沒有教育思想和教育新理念,只崇尚權力而不崇尚學術的校園里,是難以真正開展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的,課程改革也是一句空話。
從以上的分析中,學校教學管理制度的重建勢在必必行:一方面要堅持改變傳統的落後的不適應課程改革的管理規章制度和管理模式,另一方面還要積極探索符合課改和素質教育管理的新舉措。
二、構建教學管理制度的基本理念1.學校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管理
強調教學思想管理,要注意以下幾點:
(1)新一輪課程改革不是簡單的更換教材,而是教育思想理念的根本轉變,如果沒有樹立正確的課程觀、教學觀、質量觀、人才觀、教師觀、學生觀、評價觀,教學管理就會偏離正確的方向,遠離課改本意,遠離素質教育。
(2)新課程相對於傳統課程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因而對教師素質的要求提高了,我們不能再用僵化的灌輸模式來束縛教師和學生,教師在教學中必須以新的教學思想觀念為指導,發揮創造性,將新理念落實到教學各個環節中。
(3)要注意方向性目標與操作性目標的一致、新課程理念和具體管理實踐的統一。教學思想管理不能空談或僅停留在務虛的層面上,要滲透到教學各環節中,始終保持思想理念和管理實踐的一致性。
2.堅持以人文本
教學管理應充分發揚民主,充分調動教師、學生及相關人士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建立多元參與的民主、科學的教學管理機制。特別要強調的是:教師和學生應樹立主體意識,增強自我教育、自我評價、自我調控、自我提高的意識,真正成為學校的、教學的、學習的主人。
教學管理的目的不在於管、監、壓,而在於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發展,要摒除功利色彩,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3.堅持開放觀念
由於新課程實施具有開放性,因此學校教學管理也必然要堅持開放的理念。管理目標要從分數主義、以分論人向全面提高質量、促進師生全面發展和課程文化共建轉變;管理內容向全過程、全方位開放轉變,管理主體從領導權威壟斷向多元參與和家、社、校共同參與轉變。
4.建立校本教研製度
誰看不到教師勞動的創造性,誰就是在根本上不理解教師的勞動,同樣,不進行教育研究的教師,也不可能真正嘗到做教師的樂趣,並成為真正出色的教師。在課改的不斷推進中,對教師提出轉型要求,要求教師角色要由教書匠轉變為研究者,教師必須學會反思、創新,要成為實踐的研究者。新課程的推進完全是一個開放性的探索過程,學校教研必須以校為本,教研要在學校取得合法地位,並真正成為學校教學改革發展的永恆動力,必須進行制度化建設。在學校形成一種崇尚學術、崇尚研究的氛圍。
5.建立旨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考評制度
對教師工作的考查、考核、評價是學校管理的日常性工作,它對教師的理念和行為具有直接的導向、激勵、控製作用。基於對傳統考評制度的深刻反思,重建一種能夠真正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考評制度,體現課改精神,把教師的教學研究、教改經驗、創造性教學和校本課程以及師生關系引入參評內容,從教師專業成長的全過程來看待考評的成果,明確自己所處的成長階段和進一步努力的方向。
面對新一輪的課改,學校教學管理制度的重建任務艱巨,涉及諸多方面,我們必須在課改過程中,從學校實際出發,重建符合本校課改的規章制度、適應課改需要和發展的教學管理新模式,並不斷完善。
❷ 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指導意見(試行)的課程管理與評價
(一)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各市(州)、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在督促學校依法實施新課程和提供課程資源與條件保障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加強對高中新課程實驗的管理,及時了解和掌握學校實施新課程的情況,加強對學校實施課程過程的監督和檢查,總結、推廣新課程實驗的成功經驗。
1.建立學校「新課程實施方案」的定期(每年一次)上報、審批、備案制度。各普通高中的「新課程實施方案」必須經縣(市、區)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審查批准後方可實施,並於每學年開學前,由各市(州)教育局統一報送省教育廳備案。
2.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為學校實施新課程提供必要的指導,在合理利用本地教育教學資源,合理安排各校學生的社區服務活動等方面發揮好協調作用。
3.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大力推進普通高中學校辦學特色多樣化,擴大優質資源。要尊重學校的辦學自主權,鼓勵學校發揮辦學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新課程實驗過程中辦出自己的特色。
(二)教研部門的管理。各級教研部門要根據《關於進一步加強甘肅省普通高中教學研究制度建設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研究、指導、服務職能,大力開展高中新課程教學、評價、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等研究工作。要進一步增強為當地學校和教師服務的意識,努力改進教研方式,深入教學第一線,了解情況,發現問題,組織開展教學研究、信息交流、專業咨詢、師資培訓等各項活動,並對當地學校的校本教研製度建設進行檢查指導。
1.要根據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各學科實施指導意見,加強對普通高中新課程學科教學的指導,切實幫助教師解決在新課程實驗中遇到的問題。要引導學校以課堂教學為中心開展教學研究,積極探索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2.要促進普通高中新課程各科目的均衡開設,切實研究綜合實踐活動、通用技術、體育與健康、音樂和美術等課程的實施現狀與難點問題,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課程決策提供參考。
3.要以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樣本校為依託,加強對高中新課程實驗的專題研究,以專題研究的成果推動課改工作,以樣本校的成功經驗推動課改的全面實施,為解決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提供必要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支持。
(三)學校的管理。校長要全面負責和領導學校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監督和評估課程實驗過程,切實加強對新課程實驗的領導和管理。學校應制訂選修課程和學校課程計劃、指導學生選課、認定學生學分、自主開發課程、聯系社區共同實施課程等工作。
1.建立學生電子學籍和檔案管理制度。所有高中學生要使用全省統一的學籍管理號,便於學籍管理、學生學習成績記錄和查詢。普通高中在校生不得留級。
2.學校要探索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發展需要的教育途徑,大力培養創新人才。鼓勵普通高中學校辦出特色。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中學校根據需要適當增加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探索綜合高中發展模式。要採取多種方式,為在校生和未升學畢業生提供職業教育。
3.教師要對課程目標的實現、學生的發展負責,對課程的有效實施、學生的學習結果評定承擔相應責任。學校與社會應尊重教師的勞動,組織學生及其家長及時了解、評價學校課程實施情況,並提出改進建議,積極配合學校執行好國家課程方案。
4.我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樣本校要根據《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樣本校工作指導意見》,充分發揮樣本校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的示範、輻射、引領作用。
(四)課程評價。逐步建立和完善發展性評價制度。學校要根據目標多元、方式多樣、注重過程的評價原則,綜合運用觀察、交流、測驗、實際操作、作品展示、自評與互評等多種方式,為學生建立綜合、動態的成長記錄手冊、檔案,全面反映學生的成長歷程。推行學生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激勵學生樂觀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1.建立和完善教師發展性評價機制,改變以高考成績作為教師評價唯一依據的片面做法,使評價成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
2.建立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各市(州)、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學業水平考試方案》,認真組織實施學業水平考試工作。
3.建立和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各學校必須根據《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導意見》,建立和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4.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均要根據《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方案》和《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學校教育工作督導評估方案》,建立新課程監控體系,建立健全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監控機制,確保新課程目標的落實。
5.普通高中學生畢業資格認定。普通高中學生每學年在每個學習領域都獲得一定的學分、三年內總學分達到144以上,參加甘肅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合格,且在高中三年內綜合素質評定合格以上,由省教育廳頒發甘肅省普通高中畢業證書。
(因模板限制刪去了表格,可從參考資料提供的地址閱讀全文)
❸ 河北高中新課改教學課程進程的安排
我省即將實施的高中新課改將帶來哪些新變化?本報記者走訪了省教育廳有關人士,對《實施方案》進行了解讀。
變化一:
增設實踐、技術課學生選修有主動權
[實施方案]
高中新課程由過去基於學科本位的單層結構改為多層次復合結構。
[專家解讀]
在此次新課改《實施方案》中,普通高中新課程由學習領域、科目、模塊3個層次構成。高中課程設置了語言與文學、數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和綜合實踐活動8個學習領域;每一個學習領域由課程價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組成,總共設置了13至15個學習科目。
這些學習科目除了通常有的數學、語文、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增加了技術(包括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包括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社區服務)。
這些學習科目在模塊設置上都由必修和選修兩部分組成,模塊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反映學科內容的邏輯聯系。
這種課程結構打破了學科本位狹隘的視野,更加重視了學科間的相互聯系和認知行為的相互影響和遷移,為學生選擇學習提供了可能。
這種課程設置方式既兼顧到學生的全面發展,又照顧到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
變化二:
引入大學學分制修滿144分方可畢業
[實施方案]
新課改實施後將通過學分描述學生的課程修習狀況。課程方案中設計的學分管理是規定修習年限的學分制管理模式。
[專家解讀]
同大學一樣,新課改後,高中學生每學習完一個模塊的內容,通過相應考核,即可獲得一定的學分。
學生通過三年學習,共獲得116個必修學分(包括研究性學習15學分、社區服務2學分、社會實踐6學分),在選修Ⅱ中至少獲得6學分,總學分達到144分方可畢業。
應該說「此分非彼分」,學分是描述學生學習量的一種方式,反映的是學生的學習量以及學時,關注的是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
新政策鼓勵學有餘力或希望多方面發展的學生修習更多的選修課,獲得更多學分。
但我省規定,通常情況下,學生三年內總學分不超過180學分。
變化三:
選課制不再分文理同班也可不同課
[實施方案]
新的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兩部分構成,必修課程是全體學生都必須修習完成的課程,是對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學生共同的基本要求。
河北省這次課程改革重新設置了以學科類課程為主、活動類課程為輔的課程結構,體現在「課程理念新」、「課程標准新」、「課程結構新」、「教育理念新」、「教學管理新」、「評價理念新」這六方面的新變化。充分發揮了課程體系的整體教育功能,注重培養學生「學、思、知、行」統一,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創新精神。
河北省新的高中課程結構將分為三個層次,最上層為學習領域,學習領域下設學習科目,科目下設模塊。學習領域、科目和模塊構成了新的高中課程的基礎機構。課程設置除必修、選修外,還增加了地方課程、學校課程。
❹ 如何加強新課改下的教育教學管理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傳統的教育教學管理弊端日益凸顯出來,限制了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只有走出一條創新之路,才能夠確保學校各項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因此,學校管理者必須要堅持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全方位的實施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促進學校整體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教育教學 管理工作 有效性 教學改革 新課程
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人才培養的質量,是學校深化教學改革和創新辦學的重中之重。為摒棄傳統管理思維的弊端,規范學校管理工作,開創教學新局面,實現教育教學工作重心的轉移,創新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勢在必行。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要加強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積極轉變觀念,遵循新課程改革的精神,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既要對教師的教學工作加以指導,又要對學生的行為習慣給予優化。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學校必須要重視課堂教學效率,強化師生溝通,突出領導的示範作用,把構建和諧校園作為最終的目標,推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本文筆者根據實際工作經驗,主要闡述加強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一、規范教學行為管理,提升學校辦學質量
一直以來,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都是學校的重點工作
❺ 新課程背景下怎樣落實學校教學管理常規工作
新時期基礎教育已從注重數量規模的擴展,轉到注重教育質量的提高,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所在,是學校存在和發展的最有力保障,而教學質量的提高,離不開教學管理;切實抓好教學管理,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是學校管理的首要職責、頭等大事和重點工作。教學管理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在全面實施新課程的背景下,學校教學管理應重點抓好以下幾個工作:一、認真抓好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提升工作能力是加強教學管理,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切入點。 思想是先導,思想指導行動。有了先進的教學思想,才能保證取得高質量的教學效果。雖然新課改實施工作已經多年,但是,當前仍有部分教師的教學思想落後,教學觀念陳舊,不夠重視學生活動和能力培養,課堂封閉。尤其是中老年教師比較嚴重,他們有經驗,但觀念滯後,教學方法陳舊。同時,年輕的教師雖然接受了新的觀念和新的思想,但是對新課程精神領會不深不透,把握不了實質性的東西,雖然教學方法花樣翻新,但是華而不實,教學質量並不高,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成績沒有多大改變。可以說,新課程背景下教師之間的差別即在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高度決定教師的教學高度。 學校管理者應積極創建平台和機制激勵教師提升教育思想,如組織教師到其他學校參觀學習或邀請知名教師到學校講學,讓教師感受新課程的理念。組織並鼓勵教師閱讀教育雜志、教育名著,學習現代課堂教學的特點、基本觀點和操作模式,讓教師穿過時空的隧道和大師們對話,使教師掌握教育思想的制高點。要通過發揮骨幹教師群體力量,組建學科優秀群體,大力開展集體備課、一課多教、案例分析的形式,提高教師教學研究水平。要鼓勵教師寫教學後記,教育隨筆,教學論文,用筆記錄課程改革的點點滴滴,記載自己課改的探索之路等等方式,讓新課程理念佔領教師的精神聖地;促進廣大教師實現「六個轉變」: 1、 教學理念由教師傳統的知識傳授轉向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的教育設計;2、 教學模式由封閉型轉向開放型;3、 教學順序由「教後學」轉向「學後教」;4、教學活動由以教師活動為主轉向以學生活動為主;5、教學手段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化;6、教學質量評價由單純以分數為評價標准轉變為以培養良好習慣為重點。 二、認真抓好教學過程的管理是教學管理的關鍵環節。 只有重視教學過程的管理,才能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抓教學過程的管理, 首先要抓好教學常規管理 ,教學常規是落實教育教學任務的中心環節,是規范教學行為的主要依據。在實施新課改的今天,教學常規依然是保證教學正常秩序、保證基本教學質量的必要措施,是教學管理的核心內容。學校要根據新課程的理念修訂「備課、上課、批改、考試、課外輔導、教學研究」的基本要求,把課程標准提出的教學原則和課堂評價標准逐一落實到新的教學常規中,把每個管理環節做細做透。 新課程背景下教學常規的基本要求應該是:1、備課要求做到課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說課。要建立個人研究與集體研究相結合的備課制度。備課應該牢牢把握「個人領悟、集體研究、把握課標、重組資源」的原則,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最終能夠形成具有教師個人風格的教學設計。備課應找准學生真實的學習起點,確定教學的深、廣度和容量。要研究實施過程,選擇教學流程、教學方式、注重教學藝術和整合教學手段。備課時應體現「三個痕跡」:書上有備課的痕跡,教案上有修改的痕跡,教完後有反思的痕跡(寫教學後記),學會根據「學情」不斷豐富、調整、優化自己的設計。2、上課要求激趣導入,起點准確。講授精準,探究有效。訓練扎實,注重應用。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有效。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強調「以學論教」,教師更多地成為學習情境的創設者、組織者和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促進者。教師的「教」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課堂教學強調學生的學習是有意義、有效率、有生成性的。因此要保證學生在課堂中自主學習的時間。做到能讓學生思考的教師不要多講;能讓學生動手的教師不能取代;能讓學生總結的教師不能包辦,鼓勵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提高目標達成率。3、新課程實施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通過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回顧、分析和審視,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的得失與成敗,才能形成自我反思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才能不斷豐富自我素養,提升自我發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學藝術,以期實現教師的自我價值。寫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一有所得,及時記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寫促思,以思促教。4、科學地進行學生作業的布置和批改工作,凡是布置學生完成的作業,教師必須先做一遍,體會每道題目的目的性和解答關鍵,精心選擇並准確把握作業的難易程度及完成時間。不布置機械重復和大量抄寫的作業;難易要適度,設計要有梯度,有明確的目的。提倡針對學生的不同水平設計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是完成教學目標必須要做的題目;選做題、提高題是供學有餘力的學生做,鼓勵他們冒尖。嚴格控制學生的課外作業量,切實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 其次是加強教學過程監控。1、創新備課檢查內容和方式。 要改變教案檢查大都注重教學進度是否完成,教學環節是否齊全,教學過程是否詳細,板書設計是否美觀,教案書寫是否工整的情形。教案檢查應著重從內容的選擇、問題的設計、活動的組織等方面加強檢查,強調以學論教。對於集體單元備課,應著重對單元教案進行檢查;對資源共享的內容,應加強進行個性化改進與創新部分進行檢查與指導,突出教案使用的實效性及個性化。實行定期檢查與隨時檢查相結合,書面檢查與課前調講相結合。學校教學管理人員可隨時對教師進行課前調講,聽取教師對課標、教材的理解,教學目標、重難點的確定,教學思路、策略的設計與選擇等,及時進行評價指導。這樣有助於學校領導及時了解教師備課情況,特別是在單元集體備課後,有助於督促教師在資源共享的同時突出個性的創造。淡化檢查,強化指導,有助於促進教師成長。2、堅持有效地聽課、評課、說課。 要聽課是觀眾,會聽課是藝術,能說課是能力。只有堅持聽課,管理者才有發言權。教學管理人員要經常深入課堂,准確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便增強管理工作的針對性與實效性。蔡林森在洋思中學當校長每天都要去班級聽課,到河南永威學校當校長為了使全體教師把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個理念變成行動,蔡林森每天聽評四五節到七八節課,一個學期聽了500多節課。每聽一節課都要評課說課,而且評得非常認真說的很執著,這是非常難得的。教學管理者要使自己成為內行,就必須向蔡林森學習,聽課以後能評課說課,才能抓住本質與規律。教學活動的本質與規律是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是否充分得到了發揮,特別是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是否得到了充分調動,說課的目的歸根到底是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讓教師去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真正處於學習的主體位置。現在我們有不少教學管理者不上課也不聽課,這是很不應該的!教學管理者聽課是必須的,只有聽課才能真正了解課堂的情況,發現課堂中的問題,才能真正落實對教學過程的監控。 三、加強教學質量的管理是教學管理的生長點。 一個學校教學質量的高低是體現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因此,加強教學質量的監測評估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十分重要;加強教學質量的管理首先要堅持過程和結果並重的原則,要特別注重課堂監控、單元檢測、學科競賽、期中測試、期末考試等方面的綜合評估,組織教師認真對每個過程進行質量分析並及時地作為改進和加強教學的重要依據。把過程評價和終結評價結合起來,在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過程和結果各自所佔的比例要適當,克服那種只看結果不看過程的評價傾向。其次要嚴肅考風考紀,認真組織每一次測試、競賽,提高考試信度。同時考核評價要實事求是,認真聽取教師本人、其他教師和學生的意見,確保考核的全面和公正。 四、加強校本教研工作是提升教學管理效益的增長點。 實施新課程背景下的學校教育不再為少數成績優秀的學生服務,而要面向每一個學生,提高每一位教師,發展每一所學校。解決新課程實施中遇到的教育教學問題,提高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是中小學教學管理的最高目標。中小學教學管理的兩個輪子,一是教學常規,二是教研教改。校本教研作為教學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開展校本教研,深入研究教學常規,深化教學常規,打破舊的平衡,建立新的常規,促進教學常規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提升教學管理的效益。 一個教師要做好學校規定的教學和管理工作,必須不斷學習,不斷研究,增長自己的實踐智慧,在教學中學會教學,在管理中學會管理。校本教研是教師學習進修的重要途徑,倡導教師把改進工作與教學研究、學習進修相結合,用學習和研究的態度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實際問題,是一種新型的教學研究模式。校本教研不僅是一種手段,而且是一種新的教學生活方式,它為教學管理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是對學校發展機制的重新認識。 學校管理中要積極推進校本教研製度建設,提高校本教研的實效;一要通過集體備課、案例分析、問題追蹤、課題研究、專家講座、校際合作、微格教學、教學後記、公開觀摩、學術沙龍、成果展示等校本教研方式和自主反思、同伴合作、專業引領的途徑,引領教師立足課堂,積極開展教學研究,解決教學和管理中的疑惑和共性問題,不斷增長自己的實踐智慧,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全體教師課堂教學效益。組織教師參與校本教研,要尊重教師發展水平的層次性,年輕教師的校本研修要從教學過程管理做起,落實教學常規;骨幹教師要通過教研活動的策劃和改進,提高教師教學技能;鼓勵有個人風格的優秀教師開展行動研究,提高綜合專業素養,探索和解決課程改革的前沿問題。二要加強「教學管理的研究」, 積極開展學校組織機構、管理模式、評價機制、知識管理的創新和探索,從學校教學業務工作運作的反思與改進中尋求教育的科學發展和教師的和諧進步,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學校的辦學品位。 教學管理的內容涉及方方面面,抓好上述幾項管理工作,就把握了教學管理的重點和方向,就能提高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和學校的教學質量。
❻ 《高中新課程課堂教學基本要求》的評價機制怎樣建立
新課標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目標,樹立以人為本的新理念。在新課標下,知識不再是獨立的直接的目標,知識是培養能力、培養學習習慣和方法及進行德育的載體。而倡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正是體現了以學生為本,通過體驗、探究、參與、討論、調查、實踐等學習方式,把苦讀書變成為培養興趣、提高能力、展示個性、積累知識的活動過程。筆者就高中歷史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構建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談談自己的一些思考與實踐。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有明顯的局限性,表現在:評價主體單一,多為教學管理者、行政領導等;評價對象偏重於教師及其所「教」的內容,忽視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態度、方法、效果等方面的評價;評價指標偏重於「教」的方面,過多關注教師的作用,而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這種評價制度下,學生得不到主動發展,教師也得不到更好的專業發展。顯然,這種課堂教學的評價制度遠遠不適於當前的素質教育,不適應新的課程改革。為建立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和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平台,構建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課堂教學評價制度,筆者作了如下探索:一、中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理念1.促進學生發展。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學課堂教學評價(以下簡稱課堂教學評價),要體現促進學生發展這一基本理念。首先應表現在教學目標上,即不僅要完成知識、技能等基礎性教學目標,還要注意學生發展性目標的形成。其次,教師要認真地研究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鼓勵學生探究,體現學生主體,高效實現目標。2.促進教師成長。評價要沿著促進教師成長的方向發展,其重點不在於鑒定教師的課堂教學結果,而是診斷教師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制定教師的個人發展目標,滿足教師....
❼ 新課程標准下如何實施教學管理
新課程標准下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管理
近年來,我校致力於新課程實踐與研究,弘揚了現代人本主義的管理理念,尤其在教學管理與改革中進行了大膽的探索與實踐,逐步形成了具有實驗小學特色的教學管理新模式和教學改革新理念。歸納起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斷更新管理理念是搞好教學管理的先決條件
教育思想觀念的轉變總是以管理思想的變革為先導,用教育管理的改革來統籌和引導。我們認識到,沒有科學、先進的管理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實踐,就會出現無序的管理、盲目的管理、低效的管理甚至僵死的管理,就難以形成生動活潑、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學改革局面。
學校教學管理的過程就是整體設計,分布實施;營造氛圍,統一認識;突出重點,全面推進,將教育研究與辦學實踐有效結合起來的過程。因此,現代教育教學管理不僅應努力踐行責權明晰、雙向選擇、定期檢測、學術自由、共享管理、內部密切合作等具有普遍應用價值的原則,而且應以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為主題,不斷更新管理思想,創新管理理念。要從強調教學管理的行政職能向加強教學管理的研究職能轉變,提升教學管理的學術性。如在對教師的常規檢查中,以前過多注重老師完成的數量是多少,忽略數量在有的時候並不能提升質的變化,相反還降底質量標准。比如說,一個語文教師要備課的門類有5、6種之多,怎麼還有時間去鑽研語文新課程標准,又怎樣能夠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因此在備課中我們提出了:集體研究與教師個人鑽研相結合並以個人確定章節為主,重點突破一至兩個章節進行備課的辦法。要強化開放管理思想,實行更為開放的管理方式,就要開門辦學,不要怕提意見才會把人管理更加靈活。要強化民主管理思想,在教學決策、計劃、執行、控制、檢查全過程中更注重民主化,實行民主決策,提高決策科學性和管理效能。要樹立可持續管理觀念,致力於制定、實行公平的政策,就要創建具有持續性的公平競爭環境,建立起適應形勢發展進行持續性調整的機制
❽ 如何加強中學教學管理
一、提高對教學管理的認識
課程改革必然涉及到學校的管理,因此要高度重視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要正確理解管理與改 革創新的關系,創新需要加強管理,而科學的管理需要創新。只有深刻理解兩者之間的辯證關 系,才能夠堅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才能提高管理水平,為改革和發展提供可靠保障。要大 力推進學校教學管理的創新,以科學的教學思想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先導,構建符合素質教 育要求的教學管理模式。
二、強化人本意識,實現教學管理工作的民主化 在現代學校管理中, 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就是堅持人的自然屬性、 社會屬性、精神屬性的辯證統一,這是學校領導從事學校管理工作時,應當樹立的一種教育管理 哲學。在學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師管理是第一要素,因此,學校管理應該「教師第一」,在 「以人為本」中樹立「以教師為本」的管理思想。 作為管理工作者, 是學校管理者隊伍中的重要 角色,理應具有而且必須強化這種意識,來實現教學管理的民主化。教學管理實現「教師為本」 的思想,其實質就是要重視教師的參與意識和創造意識,使教師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人性得到 最完善的發展。為教師創設和諧的心理時空,將是實現教學管理民主化的重要標志。 三、強化教師素質,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處於主導地位,學生獲取知識, 培養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 因此, 提高教師素質,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勢在必行。 近年來, 我校為盡快建設一支數量充足、 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設立了專項科研校內研究基金, 鼓勵教師積極下廠局進行科研開發。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學校鼓勵教師使用現代化教學工具, 如投影、CAI等;學校鼓勵、支持教師下現場實習,尤其對青年教師,制定青年教師下基層鍛煉 的措施,要求青年教師畢業後到基層鍛煉半年。在對新教師培養方面,採取由老教師傳、幫、帶 的辦法, 新教師在老教師指導下進行聽課、 備課和上崗考核准備, 然後由學校組織進行上崗考核。 考核內容有:(1)工作態度;(2)講課能力(試講);(3)實驗能力。 經過嚴格考核, 合格者才准予上講 台。 教學質量研究趨勢
四,常規抓重,切實提高質量 有優化的過程,才會有優化的結果;只有常規的到位和深化,才可能實現創新的突破和飛躍。 為此, 學校對所有教師的備課、作業、聽課、上課、檢測等均作出相應剛性規定。同時,我們還積極開 展常規調研,並注意做到三個結合:把調研與教學質量的監控結合起來,把隨機性調研與針對性調 研結合起來;把集中性調研與分散性調研結合起來。 定期抽查備課情況或作業情況,不定期進行多 種形式的分析性質量檢測,使調研與分析性檢測成為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控措施。
教導部同年級組、
網路文庫新客戶端 海量文檔免費下
1/3
學科組做好各年級、各學科教學質量的隨機調研,以確保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深入推行領導、教研員聽課制度。學校各位領導、教研員分年級深入課堂,了解課堂教學實施的實際情況,尤其注重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
學校推行的常規管理不是靠「管」「卡」「壓」來實現的,而是在信任、尊重中激勵人、發展人。在管理過程中,我校堅持剛柔相濟,重視人性化管理,以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竭盡全力為學校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學校興衰系於教師,教師工作熱情直接關乎學校成敗。學校實施人性化管理,以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竭盡全力為學校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學校興衰系於教師,教師工作熱情直接關乎學校成敗。學校實施人性化管理要時刻體現教師是學校的主人的理念,重視教師的參與意識和創造意識,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學校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學校一切活動和工作的開展都要以人的發展為目標,採取因人制宜、因事制宜的管理方法,以達到預定的目標。在這樣的管理過程中,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做到法治與德治、情治相結合,統一要求與尊重個性相結合,嚴格規范與開放自由相結合,以品德感召人,以真情團結人,以能力帶動人,以事業造就人,時刻做到關注教師價值,幫助教師挖掘自身長處,創造一切條件讓其展示自身潛能。
五、要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必須採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管理
採用科學的、先進的方法進行教學質量管理,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在教學質量管理中,管理的手段不應是單一的,而應是綜合的、多樣的管理方法,既可以運用質量檢查、原因分析,又可以採用分類管理的方法。所謂分類管理,即把收集的有關教學質量資料及數據,根據一定的標准進行分類,劃分清楚,理出頭緒,並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如對學生,可按不同的專業、年級進行分類管理,對教師可按老、中、青進行分類管理等。我們知道,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是復雜的、多樣的,如教師積極性不高,責任心不夠強;教師業務素質不夠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欠缺;學生中學習風氣不濃;管理及服務工作跟不上等等,其中有自然因素,也有人們心理和環境因素,只有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才能促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
六、管理落實,服務到位
教學工作是學校經常性工作,學校各項工作都要服從服務於教學工作,要確保管理落實,服務到位,為教學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如物業公司要保證水、電、暖的正確供應;餐廳要保證飯菜質量,品種多樣,干凈衛生;圖書館要滿足教師和學生需要,並提供最新資訊;公寓管理工作力求到位,為學生創造一個清潔文明的住宿環境。
七、要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必須進行全過程的動態管理
日常教學檢查是督促、保證教學工作正常進行的重要保障。為了加強教學紀律,我校教務處積極做好日常教學檢查工作,其內容包括檢查教師上課有無遲到現象、早下課現象、誤課現象和私自調課現象;檢查上課情況、教學日誌填寫情況;檢查教學晚自習輔導情況等。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學校加強了教學督導工作,成立了教學督導組,由長期從事教學工作,經驗豐富,教學效果好,在學術上有一定造詣,有高尚師德的退休專家和教授組成,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抽測和檢查,並及時與教務處聯系。同時,教務處也進行聽課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例如在1998-1999學年第二學期檢查中,發現一青年教師教學效果差,教務處及時與主管校長及有關系(部)取得聯系,對這位教師進行了停課處理。教務處還加強了與學生的聯系,召開學生幹部會議,了解各班教學情況,並在學生中進行每月一次的教學質量反饋,努力促使教學質量的提高。
八、是鼓勵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和考核辦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學就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結合,光有教師的教而沒有學生的學,其效果肯定不好,也就無從談教學質量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大都是教師先講,把什麼都講清楚了,然後學生照著教師講的去練,去背題目應付考試。所謂的「滿堂灌」、「注入式」就是這樣的教學模式。現在如果我們還是千篇一律的採用這樣的方法上課,只能培養學生的惰性,嚴重的會產生厭學情緒,學生一旦厭學,那教師水平再高學生也學不進去,教學質量也就可想而知了。另外,眾所周知現在中職學校
2/3
的學生基礎都比較差,如果按照普通中學的標准對他們進行考核,那結果只能挫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職校的學生應該著重對他們進行技能的培訓。因此,學校鼓勵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教學和考核。對於那些敢於創新,教法新穎,教學效果好的教師給予表彰、獎勵。如組織他們去外地參觀、交流,讓他們開闊視野,回來後及時把別人先進的經驗、做法進行推廣。學校的這種做法一方面調動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能通過教學方法、考試制度的改革,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謂是「雙贏」的做法。與此同時,學校還千方百計改善辦學條件,如加強計算機室、多媒體教室,學校圖書館的建設,讓更多教師都有條件使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從而普遍提高教學質量。
九、抓好日常教學檢查工作,加強教學督導
日常教學檢查是督促、保證教學工作正常進行的重要保障。為了加強教學紀律,我校教務處積極做好日常教學檢查工作,其內容包括檢查教師上課有無遲到現象、早下課現象、誤課現象和私自調課現象;檢查上課情況、教學日誌填寫情況;檢查教學晚自習輔導情況等。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學校加強了教學督導工作,成立了教學督導組,由長期從事教學工作,經驗豐富,教學效果好,在學術上有一定造詣,有高尚師德的退休專家和教授組成,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抽測和檢查,並及時與教務處聯系。同時,教務處也進行聽課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例如在1998-1999學年第二學期檢查中,發現一青年教師教學效果差,教務處及時與主管校長及有關系(部)取得聯系,對這位教師進行了停課處理。教務處還加強了與學生的聯系,召開學生幹部會議,了解各班教學情況,並在學生中進行每月一次的教學質量反饋,努力促使教學質量的提高。
十、建立教學工作分級負責制,為教學評估的順利進行提供組織保障
為了保證教學評估工作的順利進行和教學質量監控落到實處,首先,各高等院校要明確學校、學院兩級管理中的第一責任人,不斷完善校、院兩級教學管理體制,從而使教學管理職能得到進一步加強,為新一輪教育教學改革的全面實施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組織保障。教務處代表學校全面負責教學管理,應以目標管理為主;各學院根據學校的總體要求,負責具體的執行和落實,應以過程管理為主。其次,各高校可以成立校、院兩級教學委員會,對學校的學科建設、教學改革等重大問題進行審議、評議和咨詢,分別對校、院兩級教學工作的改革發展和規劃提出指導性、可行性建議。
教學水平評估工作,是高校貫徹「以評促改,以評促建,評建結合,重在建設」方針,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學建設的過程。為了迎接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福建農林大學按照評估標准,全面動員,在校內認真組織了多次自我評估或內部評估,逐步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教學管理運行機制;並經過逐項對照檢查,進一步明確了學校的辦學優勢和特色,找出了學校辦學條件的不足。同時,根據學校的部署,動科學院成立了以分管
❾ 在新課程的新理念下,校長應如何加強學校教育教學管理
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無論是在應試教育的過去還是在新課改的今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始終是一切教育理念的落腳點和歸宿點。課程的設置、課堂教學的實效、教師隊伍的素質、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影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幾個重要因素。因此,學校要想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就應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課堂教學為抓手,出好管理「牌」,高舉科研「旗」,奏響特色「曲」,下活減負「棋」。
一、強化人本意識、實現課程設置科學化
課程是教育目的、教學思想和教育政策的直接體現物,是決定人才發展方向水平和素質結構的關鍵因素,也是教與學的依據,因而課程是教育的「心臟」。小學階段是學生從童年到少年、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所受的教育對人的一生有著特殊的意義,這一階段,教育具有發展和掌握知識技巧雙重功能。學校在課程設置上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點,依據國家課程標准,結合本地、本校實際情況,研發校本教材,課程設置力爭做到合理、全面。根據新課程規定,學校開齊開足了語文、數學、英語、品德、科學、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之外,學校還開設了閱讀、禮儀、公共意識、國防教育等課程,編寫校本教材《小學生公共意識三字經》,創建了心理健康咨詢室,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強化關鍵意識、實現教師素質精良化
教師是一本最現實的教科書,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很大程度地決定著學校辦學水平的高低和辦學質量的優劣。因此,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得抓好教師隊伍建設,以教師的發展為本,進行民主管理,做到人人高興愉快和諧做事,事事高效高質低耗完成。
為了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我校堅持「抓改革用能人、抓教育樹師德、抓學習強素質、抓業務打基礎」,倡導並樹立「敬業、愛生、奉獻、進取」的良好師德師風,學校開展「鑄師魂,養師德,練師能,為師表」系列活動,開展師德師風培訓,舉辦師德師風演講,開展學科帶頭人「師徒結對」,舉行「海韻杯」教學比武,開展黨員崗位大練兵等等活動。幾年來,我校十分重視師資培訓工作,組織教師參加市級各種培訓,創造一切條件選派教師外出觀摩學習和參加教育教學研討會,鼓勵教師參加業余進修。在學校辦學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學校為每名教師訂閱教學雜志,每學期給予購書經費。
雖然待遇明顯低於同類學校,但因為學校的人文管理和激勵機制,老師們愛崗敬業、好學上進,逐步形成了一支有學識、有能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成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蒸蒸日上的不竭動力。
三、強化中心意識、實現課堂教學有效化
1.抓細有效教學的基礎——教學常規
教學常規是實現有效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性工程,必須抓細抓實。一抓常規的貫徹落實。每學期初以教研組為單位,重溫學校「五認真」常規要求,不斷使教師深化對「五認真」的認識,明確該怎麼做該做到什麼程度。二是抓常規實施過程。學校利用月考核,加強監控與督促的力度。依據月考核條例,通過隨堂聽課,檢查備課、作業及課外輔導,對教師的教學常規進行定量評估,並與月獎金掛鉤。
2. 抓牢有效教學的關鍵——課程改革
轉變教學思想、改進教學方法、整合課程資源、推進課程改革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關鍵。一是加強校本培訓,通過培訓使教師確立新課程理念,掌握適用課改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二是注重研討,提高實踐技能。通過課改研討課、課改展示課、骨幹教師引領課、「海韻杯」教師賽課等活動,強化課堂實踐。三是加強備課和反思,每個年級組為一個備課組,備課組通過同伴互助和個人反思實現「一課兩議」,即課前議和課後議。「一課兩議」活動每單元針對一節課課前研討教法,課後反思總結。把個人備課、集體研究、理論學習、公開課及聽評反思結合在一起,把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全體教師的智慧火花、聽評課後的反思和業務知識的學習融為一體,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❿ 如何加強和改善高中教學管理
當代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社會競爭日益加劇,各行各業競爭激烈,而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教育則是培養人才的主要形式,這就對廣大培養人才的教師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級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和教學工作的一個基本群體。班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實現教育目標,使學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發展。所以,作為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顆愛心,要有對學生的摯愛之情和為教育事業獻身精神,要用真誠去打動,用真心去溝通,用真愛去感化。就此,我談一談自己的做法和體會。
1 要努力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讓學生做有責任感的人
1.1 要提高自己的修養,給學生作出表率。在學校,教師是學生接觸最多的,教師的知識水平、教學方式、教學態度、興趣愛好,舉手投足都會給學生帶來直接的影響。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首先做到。大到教育教學中的每個環節,小到各種場合下的言談舉止,處處給學生以表率,潛移默化,以增強自己的責任意識。因此,想讓學生「信道」,必須讓其「親師」;而要「親師」,教師必須加強自身修養,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1.2 培養和保持班級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會營造出一種熱烈、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而這種氛圍則是造就學生責任感和鍛煉學生班級自我管理能力的必要條件。當然,如果整天只讓學生坐在教室里,那是造就不了責任感的,知會讓學生對一切缺乏興趣,對身邊的事物漠不關心。因此,要進行社會實踐,讓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比如進行交通法規的宣傳,到園博會去做義務講解員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受教育,在實踐中受感染。讓學生關心社會,關心他人,培養他們的愛心,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
2 尊重學生個性,促進學生與集體和諧發展
在班級管理中,一定不要以班主任的意見一統天下,而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興趣特長,把學生看成有思想、活生生的人,注意捕捉學生的「第一信號」,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給集體帶來恥辱或是榮譽的機會,隨時隨地進行教育。集體榮譽和個體榮譽是一致的:集體的榮譽來自於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同時也要全體成員來維護。班主任要經常有意識地觸動全體學生的榮辱神經,通過各種方式如:演講會、班會等方式,表揚為集體爭得榮譽的同學。
3 加強高中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
3.1 強化自主管理意識,營造寬松的自主管理氛圍。①強化高中生的「自主管理」意識。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國教師要依託高中生自身的力量,從強化高中生的「自主管理」意識做起。具體而言,有兩方面:首先,使高中生明白,「自主管理」不僅包括自我學習的管理,更包括自我做人、自我做事和自我生活的管理;其次,使高中生自覺參與管理,尤其是自覺參與班級的管理。參與班級的管理能使高中生體驗到歸屬感和責任感;②創建學校「自主管理」氛圍。學校是學生生活和學習最重要的場所。在創建學校的「自主管理」氛圍時,我校結合寄宿學校的特點具體落實了三方面工作。①營造學生「自主管理」的校園文化。具體而言,有三個關鍵:首先,我校通過建設特色班級、特色宿舍和申報評審制,促進富有多元化特色的管理文化的形成。其次,通過三風(「樂學之風」、「善學之風」和「活學之風」)建設與樹立良好的學風,引導高中生以積極的心態,實現自身價值,以推進高中生的「自主管理」。最後,進一步完善校園宣傳文化,通過多渠道、多平台的展示、宣傳和教育,樹立高中生的「自主管理」意識;②成立校級「自主管理」委員會,建立班級全員「自主管理」機制。首先,高中生「自主管理」委員會負責全校高中生的「自主管理」及其他事務,分工明確,協調有度;其次,班級全員「自主管理」機制把班級事務各分派給每個人,讓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③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和獎勵方案。首先,為了使高中生的「自主管理」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我校在廣泛徵求教師和高中生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其次,為了樹立高中生的「自主管理」的意識,我校制定了多元化、個性化的獎勵方案。
3.2 抓住新課程改革機遇,促成高中生的「自主管理」。①在選課指導中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選課制度」為學生提供學習自主權,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發展的空間。因此,我校在選課指導中切實落實「選課制度」,讓選課真正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②借「人生規劃教育」深化「自主管理」。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中首次提出要培養學生的「人生規劃能力」。「人生規劃教育」是學生人生觀教育和責任意識教育的重要內容。在高中階段,「人生規劃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幫助高中生樹立看得見、摸得著的目標,通過教師引導,幫助高中生形成自我調控的能力,並在不斷積累和准備中逐步實現目標;③在新課程改革中全面滲透「自主管理」新課程改革要求高中的教學既要多元,又要創新。這也是我校滲透「自主管理」的重要內容。具體而言,有兩方面:首先,重視課程設計與教學方式的轉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強調課程的活動性,落實對創新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養。在探究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自我生成能力;其次,建立並完善高中生發展檔案。從高中生的日常生活等細微處著手,促進高中生的全面發展。
總之,在學生實踐的過程中,教師還應密切關注進展情況並對方法不斷的加以指導。正是這樣,在教師與學生雙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增強了孩子們的主人翁意識,很多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改變了以前的一些不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