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采課程設計淺孔
1. 露天開采課程設計如何著手
露天開采課程設計珍藏版
第1章 總論
第2章 礦床開拓運輸方式
第3章 露天開采境界的確定
第4章 穿孔爆破
第5章 開采工藝
第6章 課程設計總結
http://cache..com/c?m=&p=c0769a41ce8b1aff57e690351e40&user=&fm=sc&query=%C2%B6%CC%EC%BF%AA%B2%C9%BF%CE%B3%CC%C9%E8%BC%C6&qid=c21d762a059b10bd&p1=1
2. 采礦工程中,採用淺孔留礦法,使用人工裝葯,請問人工裝葯的效率是多少
根據已知礦體賦存條件而言,淺孔留礦法是比較合理的。中段高度30-50m,礦塊專長度40-60m。可屬以根據礦石價值情況確定是留間柱還是人工礦柱。
至於人工裝葯的效率,一般說來2min/2m,基本上就是2min一個孔。裝葯系數在0.6-0.7之間(視礦岩的堅固性)
3. 求這個圖的課程設計
目錄序言一. 零件的分析 …………………………4二. 工藝規程的設計………………………4(一) 確定毛坯的製造形式………………4(二) 基面的選擇…………………………5(三) 制定工藝路線………………………5(四) 機械加工餘量 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確定…6(五) 確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7三. 結論…………………………………………11序言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是我們完成了基礎課程和部分技術基礎課程之後進行的。它一方面要求我們通過設計能夠獲得綜合運用過去學過的全部課程進行工藝及結構設計的基本能力;也是我們在進行畢業設計之前對所學各課程的一次深入的綜合性的總復習,同時也是我們一次理論聯系實際的實際訓練。因此,他在我們的大學生活中占據在相當重要的地位。通過設計,我們學會了熟悉運用機械製造工藝學課程中的基本理論實際知識,解決了一個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夾緊、以及工藝路線安排、工藝尺寸確定等問題保證加工質量。由於能力有限,設計尚有很多不足之處,懇請老師能給予批評和指正。一、零件的分析零件的作用:該撥叉用在CA6140的主軸上,和其他零件配合,在改變轉速的時候承受輕微的載荷,所以應該保證本零件的重要工作表面符合技術要求。二、工藝規程的設計(一)確定毛坯的製造形式零件的材料是HT200,工作環境良好,不會承受較大的沖擊載荷,由於年生產量為2000件,已經達到了中批量生產,並且材料可鑄。因此從提高生產率,保證經濟性的角度講,應該採用鑄造成型中的「金屬模機械砂型」鑄造的方法製造毛坯。(二)基面的選擇基面的選擇是工藝規程設計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選擇的正確與合理,可以使加工質量得到保證,生產率得到提高。否則,加工工藝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使生產無法正常進行。(1) 粗基準的選擇對於零件而言,盡可能選擇不加工表面為粗基準。而對有若干個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則應以與加工表面要求相對位置精度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準。所以選擇右端R20的端面,上頂端40×80的面和右側75×80的面為粗基準。(2) 精基準的選擇精基準的選擇有利於保證加工精度,並使工件裝夾方便。在選擇時,主要應該考慮基準重合、基準統一等問題。當設計基準與工序基準不重合時,應該進行尺寸換算。精基準選擇為花鍵孔和72×40的端面,在加工中採用專用夾具夾持。(三)制訂工藝路線制訂工藝路線的出發點,應當是使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證。在生產綱領已經確定為中批量生產的條件下,可以考慮採用萬能性機床配以專用夾具,並盡量是工序集中來提高生產效率。除此之外,還應當考慮經濟效果,以使生產成本盡量下降。1. 工藝路線方案工序1 粗銑80×40的左端面,精銑75×40的左端面直至符合表面粗糙度要求。工序2 鑽φ22的花鍵孔。工序3 倒2×45°的倒角。工序4 拉花鍵,保證精度要求。工序5 粗銑溝槽, 粗銑上表面的平面。工序6 精銑溝槽, 精銑上平面至符合表面粗糙度要求。工序7 鑽螺紋孔。工序8 攻螺紋至M8。工序9 終檢。(四)機械加工餘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確定「撥叉」零件的材料為HT200,凈重量為0.84千克,生產類型為中批量生產,可以採用「金屬模機械砂型」鑄造的方法進行毛坯的製造。根據上述原始資料及加工工藝,分別確定各個加工表面的機械加工餘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考慮到零件的很多表面沒有粗糙度要求,不需要加工。從鑄造出來即可符合使用要求,因此,只採取75×40的表面留有2.5×75×40的加工餘量。毛坯的尺寸公差為CT8,可以從《機械製造設計工藝簡明手冊》得到CT8=1.6mm。相應計算如下:最大極限尺寸=80+2.5+CT8/2=83.3mm最小極限尺寸=80+2.5-CT8/2=81.7mm75×40的端面的精加工餘量為1mm,粗加工餘量2.5-1=1.5mm。(五)確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工序1:銑75×40的端面至符合要求。工步1:粗銑背吃刀量為 =2.5-1.0=1.5mm。進給量的確定:機床的功率5~10Kw,工件夾具系統的剛度為中等條件,按《切削用量簡明手冊》中表3.3選取該工序的每齒進給量為 =0.2mm/z。銑削速度:參考《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得,選用鑲齒銑刀,其中在d/z=80/10的條件下選取。銑削速度為v=40m/min。有公式n=1000r/πd可以得到:n=1000×40/π×80=159.15r/min由於手冊中的X51型立式銑床的主軸轉速為n=160r/min,所以,實際的銑削速度為:V=nπd/1000=160×3.14×80/1000=40.19m/min基本時間t: 根據面銑刀平面(對稱銑削、主偏角 =90°)的基本時間計算公式:t=( )/ 。其中, =75mm, =1~3mm,取 =2mm, =40mm。則有: =0.5(d- )+(1~ 3)=0.5(80- )+2=7.36mm。 = ×n= ×z×n=0.2×10×160=320mm/mint=( )/ =(75+7.36+2)/320=0.264min≈15.82s工步2:精銑背吃刀量的確定: =1mm .進給量的確定:由《切削用量簡明手冊》中表3.3,按表面粗糙度為 =3.2μm的條件選取,該工序的每轉進給量f=0.8mm/r。銑削速度的計算:根據其他有關資料確定,按鑲齒銑刀,d/z=80/10, =0.08mm/z 的條件選取,銑削速度v為: v=57.6mm/min。由公式:n=1000r/πd可以求得銑刀轉速n=229.3r/min 。參照《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中4-15的X51型立式銑床的主軸轉速,選取轉速為n=210r/min。再將此轉速代入上面公式,可以求得:v= nπd/1000=52.78mm/min。基本時間的確定:根據《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中表5-43中面銑刀銑平面(對稱銑削、主偏角 =90°)的基本時間公式t=( )/ ,可以求得該工序的基本時間,其中 =75mm, =1~3mm,取 =2mm, =40mm, =7.36mm,得 = ×n=0.8mm/r×210r/min=168mm/mint=( )/ =(75+2+7.36)/168=0.502min≈30.13s工序2:鑽φ20mm的孔,擴孔至φ22mm。 工步1:鑽φ20mm的孔。背吃刀量 =20mm進給量的確定:選取該工步的每齒進給量f=0.3mm/r。切削用量的計算:因為該工件的材料為HT200,所以選取切削速度v=22m/min。由式n=1000v/πd可以求得:n=1000×22/(π×20)=350.32r/min參照《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中表4-9所列的Z525 型立式鑽床的主軸轉速,選取n=392r/min,再將n代入n=1000v/πd中,得到:v=392×π×20/1000=24.6m/min基本時間t:其中 =80mm, = =10×1.66+1=12.66mm, =1~4mm,取 =2mm。所以基本時間t為: 工步2:擴φ20mm的孔至φ22mm。背吃刀量的確定:取 =1mm。進給量的確定:由《切削用量簡明手冊》中表2.10的資料,選取該工件的每轉的進給量f=1.1 mm/r 。切削速度的確定:根據相關資料,確定: v=0.4 =0.1×22=8.8m/min由公式n=1000v/πd。可以得到:n=1000×8.8/22π=127.4r/min按機床選取n=140r/min,得切削速度v= 基本時間t: 其中 =80mm, = =1×1.66+1=3.66mm/min, =1~4mm, 取 =2mm。所以基本時間t為: 工序3:粗銑溝槽,上平面 工步1:粗銑溝槽。背吃刀量的確定:雙邊背吃刀量為 =16mm。進給量的確定:按《切削用量簡明手冊》中表3.14中資料選擇刀具為「直柄立銑刀」,d/z=16/3;銑刀每齒進給量為 =0.04mm/z。銑削速度 =18mm/min。主軸轉速為n=358r/min。基本時間t: 按《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中表5-43得: , 式中 =0.5d+(1~2), =1~3mm, , 其中h為溝槽深度, 為銑削輪廓的實際長度, 為溝槽深度的背吃刀量。 ,取 =2mm,i=34/17=2, 工步2: 銑上平面由工序1可知,精加工餘量為1mm,背吃刀量為3-1=2進給量的確定:機床的功率按5~10Kw,按《切削用量簡明手冊》中表3.3選取該工序的每齒進給量為 =0.2mm/z。銑削速度:參考《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得,選用鑲齒銑刀,其中在d/z=80/10的條件下選取。銑削速度為v=40m/min。有公式n=1000r/πd可以得到: n=1000×40/π×80=159.15r/min由於手冊中的X51型立式銑床的主軸轉速為n=160r/min,所以,實際的銑削速度為:V=nπd/1000=160×3.14×80/1000=40.19m/min基本時間t據面銑刀銑平面不對稱銑削的計算時間計算公式: 按《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45切入和切出行程速度, = ×n= ×z×n=0.2×10×160=320mm/mint=(80+29)/320=0.34min 20.7s。 三、結論在經過一周的設計之後,使我們了解到了有關機械製造技術基礎的一些知識,切身地體會到了從毛坯到成品的一個工藝設計過程,從而對於本課程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輪廓印象。由於我們在這次的課程設計過程中所學有限,對這門課程只是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所以請老師多多指正與批評。如果要想更好地掌握好這門技術,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的學習與實踐,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地積累經驗,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學好這門技術,更好地了解機械製造基礎工業,從而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4. 采礦課程設計
1、計算采區儲量。
2、確定采區生產能力和服務年限。
3、選擇採煤方法。
4、采區巷道布置。
(1)確定采區形式。
(2)采區上下上的數目和位置。
(3)採煤工作面長度和區段的數目和位置。
(4)區段平巷的布置方式。
5、采區近回風上山選擇。
6、採煤工作面通風系統選擇。
7、採煤工作面的上行風和下行風的確定。
8、畫出采區巷道布置平剖面圖。
9、畫出工作面平剖面布置圖(平:1:200 剖1:50)。
10、編制工作面循環圖表。
5. 采礦工程,在使用淺孔留礦法時,爆破之後是怎樣通風的,需要布置局扇嗎
不知道您說的采場寬度是多少的。
不過無論多厚的礦脈多寬的采場,采場必須要有兩個安全出口,安全規程規定的。
有兩個安全出口就有了通風的通道。
我現在使用的方式是有兩條天井直接進入采場,在采場上部中間位置,有一條通向上一水平的通風天井,這條天井用作回風用,兩條人行天井用作進風用。可以達到通風效果。
一般不採用局扇等機械通風方式,成本較高,操作困難。一般合理設計采場的話,是不需要機械通風的。
6. 什麼是淺孔留礦法、崩落法、及充填法
1、淺來孔留礦法:
淺孔源留礦法在民采礦山的應用改善了工人作業環境,提高了礦山生產能力和礦山安全因素。
開采技術條件: 該方法要求礦體厚度不大,傾角60°~65°以上,礦岩穩固,產狀單一,礦石品位較低,無結塊性、自燃性,是唐山地區小礦山開采礦體的普遍特點。結合民采生產技術條件,淺孔留礦法比較適合小礦山開采。
淺孔留礦法階段高度根據礦床的勘探程度,圍岩穩定情況,礦體傾角等因素確定。
2、崩落法:
分為有底柱和無底柱,意思就是有礦柱支撐的為有底柱,五礦柱支撐的就是無底柱,都是採用爆破方式將礦石爆破成小塊溜放到礦槽,再有井底車場小車將礦石運出
3、充填法:
采礦過程就是將礦石從礦岩中挖出來的過程,會出現采空區,將一些廢石或其他可回填的材料充填到采空區的采礦方法就是充填法。
按采礦和充填順序可分為上向式和下向式。
7. 選礦學課程設計
我並不能保證完全正確的回答這些學科的英文,因為中英翻譯時是有一定誤差的。
下面這幾門的翻譯是我還比較有把握的。諸如「地采課程設計」這樣的內容我給的翻譯里是直接用的design而不是用的curriculum design,雖然curriculum design才是標準的「課程設計」的意思。但鑒於我所學的英文課程本來就是underground mining design,surface mining design這樣的,所以我覺得你的這些課程設計作為學科來說,這樣翻譯應該是可以的。
選礦學課程設計:Mineral Processing design
地采課程設計:underground mining design
露采課程設計:surface mining design
通風課程設計:mine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design
下面這些學科的翻譯我不像上面那麼確定,純粹給以參考。(諸如「礦山測量」這樣的,我有英文科目是mine surveying ,不過不是實習,所以自己加了個practice上去,因而只是參考。)
爆破課程設計:blasting design
礦山測量實習:mine surveying practice
礦山地壓及控制:mine ground pressure control
而礦山工程穩定性模擬認識實習這門學科我沒學過相關的,英文不清楚,若是自己來翻譯,怕會謬誤百出,所以就不翻譯了。
上面的這些翻譯僅供參考,若有更准確的翻譯,請指正。
8. 目前大四上學期正在做一個煤礦課程設計(采區設計),求問一下大神,做這個設計除了采區地址特徵,采區生
要求發給我,我幫你搞定:
9. 淺孔溜礦法和中孔采礦方法有什麼區別!
是淺孔留礦法吧?
另外你想問 淺孔和中深孔爆破的區別
還是采礦方法的,你所講的兩個名詞不是獨立的采礦方法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