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課程設計
① 如何根據心理教育課程設計特點和要求,編寫一個心理課的教案
《教學設計》是教育部「高等師范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教學設計》從理論與技術的角度闡釋了教學設計。全書共分十章。前二章介紹教學設計的有關概念及其理論基礎;以後各章分別從設置教學目標、分析學習任務、各種知識類型的教學過程,直到教學技術、教學媒體和教學環境,以及教學結果的測量與評價,對課堂教學全過程的教學設計的方法、步驟與有關的心理學依據,作了全面介紹。《教學設計》可作為高等師范公共課和教師培訓與繼續教育的教材。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教學設計概述
一、教學設計的含義
二、教學設計的意義
三、教學設計的特點
第二節 教學設計的發展與趨勢
一、教學設計的思想萌芽與早期發展(20世紀初-60年代)
二、認知學習理論對教學設計的影響(20世紀60年代-80年代)
三、整合化的教學設計理論(20世紀80年代至今)
四、教學設計的發展趨勢與問題
第三節 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
一、教學系統與方法
二、教學傳播過程
第四節 教學設計過程模式
一、教學設計過程模式
二、教學設計過程的基本要素
三、本書的基本框架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教學設計的學習論基礎
第一節 學習概述
一、學習的定義
二、學習的分類。
三、知識的定義及其分類
第二節 學習的一般過程與條件
一、加涅的學習與記憶信息加工模型
二、梅耶的學習過程
三、有效學習的一般條件
四、廣義知識學習階段與分類模型
第三節 廣義知識的學習
一、知識的表徵
二、陳述性知識的學習
三、程序性知識的學習
四、策略性知識的學習
參考文獻
第三章 設置與陳述教學目標
第一節 教學目標概述
一、教學目標的含義
二、教學目標的功能
三、教育目標分類系統
第二節 設置與陳述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的定位
二、陳述教學目標的方法
第三節 陳述教學目標的標准與實例分析
一、陳述教學目標的標准
二、教學目標制訂的實例分析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分析學習任務
第一節 任務分析概述
一、任務分析的起源
二、任務分析的含義
三、任務分析的基本步驟
第二節 任務分析的技術
一、過程分析
二、能力構成成分分析
三、專家一新手分析
四、綜合分析
第三節 任務分析與教學實踐
一、語文學科的任務分析
二、數學學科的任務分析
參考文獻
第五章 課堂教學過程與活動設計
第一節 歷史上的課堂教學過程模式
一、赫爾巴特的課堂教學過程模式與教例
二、凱洛夫的課堂教學過程模式與教例
三、加涅的課堂教學過程模式
第二節 我國的課堂教學過程模式
一、我國當前流行的課堂教學過程模式
二、「六步三段兩分支」課堂教學過程模式
三、本書提倡的教案規格
第三節 教學方法、模式的選擇
一、講演法與討論法
二、發現學習模式與接受學習模式
三、我國教改中出現的四種教學模式評析
參考文獻
第六章 不同類型知識的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節 以陳述性知識為主要目標的教學過程設計
一、範例與評析
二、教學設計中應著重考慮的環節
第二節 以程序性知識為主要目標的教學過程設計
一、範例與評析
二、教學設計中應著重考慮的環節
第三節 以策略性知識為主要目標的教學研究
一、範例
二、策略性知識的教學設計與智慧技能的教學設計的比較
參考文獻
第七章 課堂教學技能的選擇
第一節 教學語言
一、教學語言的基本特徵
二、教學語言的類型
三、課堂教學語言的要求
第二節 提問技能
一、提問的構成、類型和特點
二、提問的設計與要求
第三節 板書技能
一、板書的類型
二、板書的要求
第四節 非言語性行為
一、非言語性行為的特點
二、非言語性行為的類型
參考文獻
第八章 教學媒體設計
第一節 教學媒體概述
一、媒體與教學媒體
二、現代教學媒體在教學改革中的意義
三、現代教學媒體的發展趨勢
第二節 教學媒體的選擇與運用
一、現代教學媒體選擇與運用的一般要求
二、現代教學媒體的運用模式
第三節 現代教學媒體的教學運用
一、視覺媒體
二、聽覺媒體
三、視聽媒體
第四節 教學媒體設計與應用的心理學原理
一、注意與教學媒體
二、知覺與教學媒體
三、信息呈現策略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第九章 課堂教學環境設計
第一節 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
一、教學組織形式含義
二、幾種主要的教學組織形式
第二節 課堂教學管理心理
一、課堂教學管理的心理含義
二、營造和諧的課堂心理氣氛
第三節 課堂問題行為的有效調控
一、課堂問題行為產生的原因
二、課堂問題行為的類型
三、有效調控課堂問題行為的策略
參考文獻
第十章 學習結果的測量與評價
第一節 兩種學習結果測量理論的比較
一、布魯姆目標分類學
二、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分類的局限性
三、知識分類與目標導向教學論中的學習分類
第二節 測題形式
一、建構式
二、選擇式
第三節 根據「知識分類與目標導向教學論」編寫測驗試題
一、陳述性知識試題的編寫
二、智慧技能試題的編寫
三、認知策略試題的編寫
砸分哈。。。。。。。。。。。。。。
② 心理學的基本課程有哪些
心理學專業課程方案
課程修讀要求
1、全校公共必修課為全體學生必須修讀之課程,計40學分,其中體育、軍事理論和計算機(第一階段)試行通過性考試;
2、學生必須從學校提供的公共選修課程中按人文社科類、自然科學類、藝術類和教育科學類分別選修4、2、4、2個學分,共修讀12學分;
3、學科基礎課為必修課程,共設6門計22學分,前2門為學科大類基礎課,後4門為學科專業基礎課;
4、專業必修課程共設10門計30學分,其中帶☆號課程為綜合課程;
5、本專業設置3門雙語教學課程(計劃表中帶*號者),不再單獨設置專業英語課程;
6、專業選修課程分為限選課和任選課,學生須按如下規定至少修讀44個學分:
○1 限選課修讀32個學分:可從人才測評與管理和心理咨詢與輔導兩個模塊中擇其一個修讀。
○2 任選課修讀12個學分:學生可從本專業課程計劃表中任選課模塊、限選課中自己未選擇的方向模塊、本院其它專業提供的選修課程、學校公選課程以及外院(系)校提供的選修課程中修滿學分。
7、實踐環節與畢業論文為全體學生之必修課程:
○1 教育實習為8學分;
○2 畢業論文6學分,允許並鼓勵學生自定選題,畢業論文實行答辯制度;
○3 另設研究與創新實踐2學分,不給學時,分散安排在第5-8學期進行,研究與創新學分由院教學指導委員會根據有關條例組織認定。
8、實行「教師職業技能資格證」制。
9、就業指導課以講座形式進行,開設4—6個講座,計1個公選課學分。
課程結構比例表
課程類別 學時數
全校
公共課
公共必修課 928
公共選修課 204
學科基礎課 378
專業必修課 552
專業選修課 834/843
實踐教學、畢業論文 12周
總計 2896/2905
課程方案表
心理學專業課程計劃表(必修課)
課程類別 課程編碼 課程名稱 學分數
全校公共課
必修課 4400001 大學英語 16
2200006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概論 5.5
0100001 馬克思主義哲學 2.5
2200010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2
2601021 思想品德修養 1
2100058 法律基礎 1
3602001 大學體育 4
6100001 計算機基礎 6
8607067 軍事理論 2
小計 40
選修課
人文社會科學類 4
自然科學類 2
藝術類 4
教育科學類 2
3108030 就業指導 1
小計 13
心理學專業課程計劃表(一)
課程類別 課程編碼 課程名稱 學分
學科基礎課
公共專業必修課
3800020 普通心理學 5
7109003 人體解剖生理學 3
6200001 高等數學 3
3801051 心理統計學與SPSS軟體 5
3801007 *發展心理學 3
3100106 教育學概論 3
合 計 22
心理學專業必修課
3801041 實驗心理學 5
3801005 生理心理學 3
3801034 *教育心理學 3
3800005 *心理學史與流派 3
3800042 人格心理學 3
3801053 心理測量學 2
3801028 認知心理學 3
3800021 社會心理學 3
3800006 ☆心理學研究方法 3
2406001 組織行為學 3
合 計 30
實踐及畢業論文
3302037 研究與創新實踐 2
3105014 教育實習 8
3108005 畢業論文 6
合 計 16
心理學專業課程計劃表(二)(選修課)
類別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學分數
專業選修課(限選課)
方向1、心理咨詢與輔導
3801000 變態心理學與心理疾病診斷 3
2801058 ☆心理咨詢 4
3801067 心理衛生學 2
2403050 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 2
2406020 精神分析治療原理與方法 2
2406021 團體療法與團體訓練 2
2406022 行為主義治療原理與方法 2
3801069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與組織 2
3800044 人本主義治療原理與方法 2
3302138 學習輔導 2
3100088 家庭系統治療 2
3106007 學生行為問題與個案 2
3801052 心理測量應用 3
3800129 認知神經科學 2
合計 32
專業選修課(限選課)
方向2、人才測評與管理
3100107 計算機程序應用 4
2406005 職務(工作)分析 2
8102003 人力資源管理與策略 3
3802042 人才測評技術(上) 3
3802042 人才測評技術(下) 2
8102005 人力資源開發與培訓 2
2406001 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案例研究 3
8100021 項目管理 2
8102101 薪酬規劃與管理 2
3802041 效績評估與效績管理 2
6103021 計算機程序設計 2
合計 32
專業選修課(任選課)
綜合性任選課
4706069 廣告心理學 1
3801017 消費心理學 1
3803001 工程心理學 1
3801049 旅遊心理學 1
2100152 犯罪心理學 1
3801060 ☆心理咨詢務實 3
8100023 項目反應理論與應用 2
6309008 常用儀器的性能與使用 2
8102012 ☆人力資源項目設計與務實 3
6406011 環境心理學 1
2404009 領導行為學 1
3105069 職業指導 1
合計 18
③ 心理學對教育課程設計有什麼影響 2000字
心理學對教育課程設計倓僤儃冄冉刐勯匰
④ 教師招聘考試課程設計是什麼
課程設計這一節是教師招聘考試的重點內容,理解上需要同學們在掌握了細節的知識點的基礎之上能夠形成一個整體的框架,從宏觀上進行把握。當我們在之前的學習中了解了課程是什麼之後就要進入到具體的實踐操作層面,具體的去設計這個課程。在課程設計這個章節最重點的內容是課程設計的模式以及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多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關於課程設計這一概念一般都是選擇題的形式出現重點知道課程設計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有結構地產生課程計劃、課程標准以及教材等系統化的活動。課程設計的模式本章節一共介紹了兩個第一個是目標模式,關於目標模式的知識點需要掌握以下內容:1、目標模式是以目標為課程設計的基礎和核心。2、奠基者是博比特,在《課程》中建立了「活動分析」、「職業分析」方法,並用分析關的著作。同時在《怎樣編制課程》一書進一步提出了以目標占據支配地位的課程研製三步驟:(1)確定目標(2)選擇經驗(3)組織經驗,這一主張,成了現代目標模式的雛形。3、1949年,泰勒出版《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泰勒被譽為「現代課程之父」「課程評價之父」、泰勒原理:目標、內容、方法、評價。4、優點:條理清晰,具體的行為目標非常便於操作和評價;缺點:以明確而具體的行為目標作為課程設計的核心這種模式的適用范圍有限,只能適用於外在的行動,如機能的培養而對一些高級的心理機能如創造性的培養則比較困難。第二個模式是過程模式,關於過程模式需要掌握以下知識點1、過程模式是由英國著名課程論專家斯騰豪斯系統確立起來的。2、過程模式的本質含義在於鼓勵教師對課程實踐的反思和發揮創造。3、斯騰豪斯明確指出,教師的身份是「和學生一起學習的學習者」4、它倡導過程原則,強調過程本身的價值,在課程開發的過程模式中,教師具有充分的自主權。接下來是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在考試中也會靈活轉換提問方式比如:課程設計的內容、課程設計的文本表現形式。(一)課程計劃又叫教學計劃,需要掌握如下知識點1、含義:課程計劃,是根據教育目的和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任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2、構成:一般是多選題的形式。包括教學科目的設置、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學年編制與學周安排。其中教學科目的設置是首要問題。(二)課程標准1、概念: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2、地位:學科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的分學科展開,它體現了國家對每門學科教學的統一要求,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直接依據;也是衡量各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准。3、課程標準的內容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准、實施建議、附錄。(三)教材和教科書(教師和學生據以進行教學活動的材料)1.教科書的編排要求首先,教科書的編排形式要有利於學生的學習,符合衛生學、教育學、心理學和美學的要求。其次,教科書的內容闡述,要層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簡練、精確、生動、流暢;篇幅要詳略得當。再次,標題和結論要用不同的字體或符號標出,使之鮮明、醒目;封面、圖表、插圖等,要力求清晰、美觀;字體大小要適宜,裝訂要堅固,規格大小、厚薄要合適,便於攜帶。2.教材編排的兩種模式我國中小學教科書的組織結構一般採用螺旋式上升與直線式編寫兩種基本方式。(1)直線式教科書結構,就是指把一門學科的課程內容或其中一個課題的內容按照知識本身的邏輯結構來展開呈現在教科書中,使各種知識在內容上均不重復的編排形式。(2)螺旋式教科書結構,就是把同一課題內容按深度、廣度的不同層次安排在教科書的不同階段重復出現,使得每一次重復都將原有的知識、方法、經驗進一步加深拓廣,逐級深化。3.教材設計的一般原則(1)方向性原則;(2)完整性原則;(3)適切性原則。
⑤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的內容簡介
不少省、市舉行了不同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大獎賽,開發了各種各樣的心回理健康教答育教材,等等。但是,就目前國內的總體情況而言,理論研究落後於實踐,以致出現各種各樣的偏向,如學科化傾向、課程化傾向、形式主義傾向以及理想主義傾向等。上面列舉的這些問題,至少表明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有兩大問題需要解決:一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理論問題,如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功能、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學校新課程改革的關系、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理論基礎(包括課程論、心理學、社會學)等。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設計與具體實施策略。對於基層學校的教師來說,當然更關心後者,但是,理論上的認識也是重要的,它為實踐提供了明確的指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的內容框架正是基於這兩大需要,而作了系統籌劃。
⑥ 求文:根據心理教育課程設計的特點和要求編寫一個心理課的教案
1997年4月,國家教委印發了《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課程標准(試行)》,第一次以課程標准形式規定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和要求,以此規范教育實踐。據此,1998年秋季,各地六三學制初中一年級、五四學制初中二年級在思想政治課中普遍開設了心理教育課,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或地方自編教材,主要由政治課教師任教。
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決定,心理教育以課程形式進入中學課堂,從根本上改變了較長時間以來心理教育在學校可搞可不搞和無合法地位、無明確要求、無具體措施的狀況,使之進入合法、規范發展的軌道,它必將在形成、維護、促進、加強中學生心理健康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課程的開設意味著心理教育作為現代學校的一個重要標志在我國已經正式樹立。
如何實施心理教育?十多年來各地探索出不少有效的教育途徑。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成果中,不約而同地把專門課程放在各種途徑的首位。首先,因為課程最能發揮學校教育的優勢,學校心理教育主要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共性問題進行的以發展和預防為主的教育,目的在於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憑借課程有可能將教育內容較為全面地實現。其次,從我國教師隊伍的現狀看,受過心理或教育專業訓練的教師奇缺,短時間內對眾多教師進行系統的專業培訓又不大現實。而心理教育課程有專門的教材和翔實的教學指導用書,教師在學習一定的心理學理論的基礎上,經過培訓、研討、實踐、總結、提高等一系列環節後,有可能把握心理教育課程的基本要求,因而是可行的。當然,專門課程也有其局限性,如難以顧及個體發展的差異性和需要,但這可以通過個別輔導等途徑彌補。
就心理教育課程的建設而言,選擇初中年級作為心理教育課程的試行年級,是抓住了一個有利的教育契機。這是因為,初中生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對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劇變化而產生的豐富而深刻的感受和體驗,有諸多成長的煩惱;另一方面面對沉重的學習、升學壓力和開放的社會環境帶來的各種刺激和誘惑,難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這一成長階段的特殊性,使得個體這一時期的心理健康顯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時,他們對於自我、對於他人、對於人際關系、對於社會生活表現出極 其強烈的認知需求,這種自覺、主動的求知狀態,也構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機。因此適時適宜地進行心理教育,能化被動防範為積極預防,達到促進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標,十分有效地對個體的發展發揮作用並對其將來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從課程改革的角度看,心理教育課程的開設無疑優化了我國基礎教育的課程結構,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和必要的補充。在課程結構符合社會需求、學科體系及學生發展三大要素中,如果說原有結構更注重前兩個因素的話,那麼心理教育課程的開設,則是加強了學生自身發展的權重,三大要素逐步達到動態平衡。課程結構更趨合理,更符合教育現代化的需要,也有利於素質教育的推進。
由於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我國是新生事物,其建設還剛剛開始,應當盡可能的借鑒國(境)外經驗(心理健康教育起源於西方發達國家)和應用國內研究成果,以便少走彎路。
心理教育課程標准如何確定,能否沿用一般學科制訂課程標準的邏輯體系?這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其實只要稍作比較就不難發現,心理教育課程與學科課程二者之間的差距是十分顯著的。一般學科的科學性是由與之對應的科學體系作保證的,其真理性有普遍的社會承認及科學的權威性作基礎,例如數學、物理學、歷史學等,中學學科課程的任務就是要求學生掌握比較系統的基礎的科學知識和技能。而心理教育課程則不同,首先它不是心理學課程,不以學習心理學基礎知識為任務;它也不是為今後更為深入系統地學習心理學或相關科學奠定基礎。倘若將此課程定位於心理學課,哪怕僅僅是普及性的,其直接後果也是給學生額外增加了一門新的課程,無疑會增加學生的負擔。其次,盡管心理教育課程在內容的選擇和編排上,應以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諸多學科作為依據,但是直接出現在課程中的並非這些學科的直接結論和理論形態,而是經過處理的比較淺顯實際、生活化的闡釋和形態。課程的目的並非要學生通曉這些學科,而是利用有關的知識來維護、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再次,它不是獨立於生活之外的某一門科學知識,而是有關對受教育者自身生活和成長中種種現象的探索,以及對他們形成健康心理的各種需要的滿足。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門課程能否為學生所接受,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必須依賴和藉助受教育者的主觀體驗,即學生通過自身生活經驗與課程內容之間的相似性聯系來認同和接受它。因此,心理教育課程標準的建立不能沿用一般學科課程標準的邏輯體系,而應有新的思路。
既然心理教育課程不以傳授某一門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較為系統的知識為任務,那麼依據什麼來選擇其課程的內容呢?我認為,應依據優化學生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幫助成長、促進發展這一根本目的來確定課程內容。換句話說,什麼因素對於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影響最大,它就應當成為心理教育的主要內容,即心理教育應該是生活邏輯和問題邏輯的。具體地說,心理教育內容應該包括知識、技能、態度三個方面。一是學習一些涉及面廣,程度比較淺,然而決非隨意拼湊的有關知識,使學生能科學地認識自身的心理,建立起為他們所接受的規范和價值。二是掌握一些應付刺激、明確感受、澄清疑惑、處理問題的技能,使之能比較從容主動地應付學習、生活、社會適應與發展方面遇到的問題。例如,初中生情緒變化多、幅度大,他們為此而困惑不安,不知如何分析和把握,往往被動應付,盲目地聽任情緒的支配,有的甚至導致行為失當。心理教育一是要幫助他們認識人類豐富多樣情緒的正常性,二是要幫助他們掌握一些化消極情緒為積極情緒的技能。對他們來說,知識的了解是必要的,而如何排解消極情緒的困擾則是更需要的,如掌握發泄憤怒的恰當方式,學會戰勝挫折走向成功的方法,等等。總之,這些技能應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應以個人經驗為載體,根據中學生共同體驗或普遍經歷來選用。
技能雖建立在深厚的理論基礎上,但教給學生時卻簡單明了、易於操作。三是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態度是對待任何人、觀念或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它包括認識、情感、行為三個成分。」雖然一個人的態度更多的是以漸進方式在其生活經歷中逐漸積累起來的,與解決知與不知的知識學習和會與不會的技能掌握相比,態度的培養比較困難,但仍然應該是心理教育課程的重要內容。面對學生事實上已有的或正確、或錯誤、或正誤相參的態度,可以通過課程,有目的地對學生施加影響,促進他們形成開放的、積極的、正確的態度:正視身心變化,接納自己,接納他人,在較高水平上自覺地、積極地迎接來自自身和社會的挑戰,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發掘心理潛能。
如果以上對心理教育課程內容的考慮是合理的話,那麼在教學目標上也就不宜直接沿用學科教學中「識記」、「理解」這一類主要針對知識學習的基本要求,而應是心理教育在教學方式、方法方面不同於學科教學的特殊性提示和要求。不然的話,無論怎樣強調開設這門課程的初衷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而最終任課教師還是會按學科課程的既定模式組織教學,即使是「應用」,也可能只是作業或考卷中將知識「生吞活剝」的書面應用,而少有個人的感受與體驗。其教學效果的評價也將仍然決定於按知識學習的要求組織的考試。最終出現成績的好壞與學生個體實際的心理健康狀況不相關的尷尬局面,這是大家不願意看到的。
心理教育課程教材的編寫應有所創新,確定符合受教育者成長生活邏輯的編寫線索和為學生喜聞樂見的編寫形式。從國外境外比較成熟的教材看,大致有兩條線索:一條是以北美地區此類課程為代表,以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心理的變化發展為線索,側重於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一條是以港台《輔導活動》為代表,以學生面對的社會適應、學習、擇業三方面實際生活內容為線索,側重於生活、學習、擇業 等方面的心理輔導。從實際效果看,各有千 秋,均受到所在地學生的歡迎。從學段看,前者較適合於初中生,後者較適合於高中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教材,在表現形式上,均充分考慮到現代中學生的特點,設計新穎,版式活潑,畫面生動,文字鮮活,學生愛不釋手,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心理教育課程在教學模式上應有所突破。傳統學科教學普遍採用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與其教材相對應,這是由學科教學以傳授系統科學知識為主的性質決定的。心理教育則不然,它主要不是解決知與不知的問題,它的目的不在於讓學生「知道」什麼是心理健康,而是要實際地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對個體心理來說,再精彩再生動的講授都無法替代個人的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因而心理教育應當是一種以體驗性學習為主的教育,不宜沿用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心理學認為,人的感受和體驗產生於人的活動。心理教育課程應遵循這一規律,引入活動教學,並且將其作為這門課程的基本教學模式。以個體經驗為載體,以活動為中介,通過精心設計的活動,通過角色扮演、情景體驗、經驗分享、談話溝通、行為訓練等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通過師生共同的參與,引起學生相應的心理體驗,從而施加積極影響。在活動中建立起為學生所認同和接受的規范和價值,並以其促進學生達到自我認識、自我成長。
綜上所述,心理教育進人學校課堂,對處在身心變化高峰期的中學生是福音,對教育工作者則是挑戰。如果能在心理教育課程試行階段作積極探討和研究,勢必對我國心理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產生重要影響。
⑦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的基本相信
作者:吳增強,蔣薇美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ISBN:9787501958344
出版時間:2007-05-01
版回次答:1
頁數:28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心理學 > 心理健康
⑧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設計
心理健康教學設計
《我們愛學習》教學設計
【課程設計】
興趣是人對客觀事物的選擇性態度,它表現為人力求認識和獲得某種事物,並且力求參與相應的活動。興趣通過情緒反應來影響一個人的行為積極性,即凡是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和工作,人就會覺得心情舒暢和愉快,效率也較高;相反,如果是從事自己不感興趣的事,則可能心理動力不夠,缺乏激情,效率也較低。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要受興趣和情緒的左右,因此,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包括對學習內容本身的直接興趣和對學習結果的間接興趣),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增進其學習的效率。
【課程目標】
1、讓學生了解興趣對學習的影響作用;
2、討論並提供培養學習興趣的一些方法;
3、通過講述我們愛學習的關系,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認識到興趣對學習的重要作用;
2、如何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
【教學方式】
講述和討論
【課前准備】
准備多個因為對某件事感興趣而堅持鑽研,最終獲得成功的科學家等的事例。
【教學步驟】
1、講故事導入課題。
故事的題目是《我追到了流星雨》。故事內容:說的是一個少年對觀察流星雨很感興趣,於是他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夠准確的預測流星雨的到來。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他看了很多的書,很多書都很枯燥,但是因為他對流星雨太感興趣了,他堅持看。後來他又發現,有關流星雨的最先進的資料在美國,也就是說是英文資料,於是他刻苦學習外語,並閱讀了大量的外文資料,憑借他對流星雨的濃厚興趣,最後,他是唯一一個少年和很多專家一起准確的預測到了下一次流星雨到來的准確時間。
師:同學們想一想,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
生:回答。
師:說明了興趣對學習的影響很大,我們今天的課題就是"我們愛學習"。
板書:我們愛學習
2、讓同學們講自己知道的有關"我們愛學習"的故事。老師進行總結並引出"興趣有助於學習"。
師:其實,因為對某些東西感興趣而在這方面取得成功的例子和故事有很多,下面就請同學們想想自己知道的例子和故事,然後講給大家聽。
生:講故事。
師:同學們想想,這些例子說明了什麼呢?說明了一個人在從事活動中能否發揮他的聰明才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興趣因素,也就是說,興趣對學習的影響很大。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可以使我們充滿熱情,克服困難,最終實現自己的願望。而對學習不感興趣,被迫的去學習,是很難學好的。
板書:興趣有助於學習
既然這樣,我們如果對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我們的學習不是就不那麼難了嗎?
3、請同學們講述自己最感興趣的科目,為什麼對這些科目感興趣,以及這些興趣是怎樣培養出來的。並進行總結。
師:我現在就想請同學們說說你們最感興趣的科目是什麼,你們為什麼對這些科目感興趣,這些興趣是怎樣培養出來的呢?
生:談自己感興趣的科目、原因以及如何培養出來的。
師:這些說明了一個道理,我們對某一個科目有興趣,並不是天生就對這個科目感興趣,很多時候這種興趣是後天培養出來的。
板書:興趣是可以培養的
4、請同學們講述自己不感興趣的科目,為什麼對這些科目不感興趣,以及這些同學在生活中的興趣,為什麼對這些感興趣,然後談及理想。
師:同時,我也相信在座的同學也會對某些科目不感興趣,因為老師在中學時代也有自己不喜歡的科目,我想問一下同學了,你們不感興趣的科目是什麼?為什麼對這些科目不感興趣呢?我還會進一步問同學們,在生活中你們感興趣的是什麼呢?為什麼對這些感興趣呢?這些興趣是不是也是後天培養出來的呢?
生:回答上面的問題。
師:(在學生回答過程之中進行引導,並總結同學的回答)
5、引導到學習上,討論如何培養學習興趣。
師:不管我們對學習是否感興趣,我們都是要學的,而且大家都是希望學好的。那麼我現在就想請同學們分小組討論一下,如何培養我們的學習興趣呢?(板書:如何培養我們的學習興趣呢?)討論之後請每一個小組說出一種方法好不好!
生:討論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