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參觀校本課程有感

參觀校本課程有感

發布時間: 2021-03-01 07:48:06

1. 校本課程怎麼寫

類似於科研課題的總結報告,只要補充校本教材的編撰誕生的情況以及目標綱要等介紹。
例:
————中學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一、 設計背景
隨著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學校課程多樣化和個性化呼聲日益強烈,教育的均衡化與優質化已成為基礎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標的第六條中明確提出:「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在課時計劃中也明確規定:「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程占課時總比例的10%~12%。」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校本課程開發已經成為我國當前課程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實施校本課程是實現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發展辦學特色的有效途徑;實施校本課程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還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課程開發水平。隨著課程權利的再分配和學校自主權的加強,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將會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精神。為了全面實施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進一步搞好課題研究工作,根據課改精神,編制我校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二、 指導思想
依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從我校辦學理念、培養目標和辦學特色出發,本著有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和開發新教育資源,依靠本校教師、專家、領導與家長共同開發的原則開發具有龍實中特色的校本課程,以體現個體差異,全面育人的開發宗旨,為學生提供品德形成與人格發展、潛能開發與認知發展、身體與心理發展、藝術審美、綜合實踐等方面的學習經歷,促進學生主動、和諧發展。
三、 開發目標
1、學校層面目標:
①、建立起規范和完善的龍灣區實驗中學課程體系;
②、探索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管理方法;
③、打造出學校的校本品牌課程和特色課程。
2、教師層面目標:
①、建立一支具有正確的課程觀的教師隊伍;
②、培養一批具有課程開發能力的綜合性人才隊伍;
③、
3、學生層面目標:
①、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使學生獨立自信;
②、讓學生掌握某項技能,學會探究,使學生善於思考,敢於實踐;
③、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格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學生身心健康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環境。
四、 開發原則
1、主體性原則:以學校為主體,自主開發和發展的課程,應充分體現學校特色;體現教師為課程開發的主體;體現以學生的實際需要為主導。
2、自願性原則:尊重學生的意願,限定選修與自主選修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目標的多元性,內容的寬泛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評價的主體性、差異性,充分發掘學校現有和將要擁有的課程資源。
5、實效性原則:校本課程開發中,學校不強調每門課程都必須有絕對的系統性、完整性,而強調對學生有啟發性,學有所思,注意結果的有效性、針對性。
五、 課程結構與門類
(一) 課程結構
根據課改精神,學校將全部課程整合為基礎性課程(國家課程與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兩大類。校本課程分為限定選修課程和自主修課程。
1、基礎性課程
基礎性課程由國家、地方統一開發並組織實施,強調促進學生基本素質的形成和發展,體現國家對公民素質的最基本要求。它是由各學習領域體現共同要求的學科課程組成,主要分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語文、數學、英語、體育和健康、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地方課程等學科,是全體學生必修的課程。
2、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是學校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發展學生的興趣和特長,拓寬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根據現有的條件和資源、學生現狀以及學生、學校、社會未來發展的要求所開發的各種在本校實施的課程。它由限定選修課程和自主修課程兩部分組成。
(1)、限定選修課程由基礎性課程延伸的學科拓展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以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各類專題教育組成。是學生限定選擇修習的課程。
(2)、自主選修課程由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的學科課程與活動組成,是學生自主選擇修習的課程。
(二)校本課程的內容
校本課程的開發,採取篩選、改編已有的課程,或者新編校本課程的方法。在研究中,將本地區、校內外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社會資源融入學科課程之中,通過改編、補充、拓展和新編等方式開發校本課程。教育資源包括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家庭資源三個方面。本地區的社會資源包括三大塊,即自然地理、人文歷史、社會發展;學校資源包括校園環境、教師特點、學生特長;家庭資源包括家長特長、家庭特點、家庭環境等。這些內容可以是綜合的,也可以是主題性的。開發內容分為以下七大類。
1、科學素養類課程
內容選擇:無線電測向、電子製作、電腦網路、天文地理觀測、軟體製作、能源環保、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雙語綜合、科學實驗等。
2、人文素養類課程
內容選擇:古典文學名著賞析、尋根、現代文閱讀鑒賞與分析、美在文學中、中國民俗文化選講等。
3、藝術類課程
內容選擇:文學、電影、電視欣賞、中西方美術欣賞、歌舞、樂器、陶藝、書法、繪畫等。
4、身心健康類課程
內容選擇:定向越野、武術、田徑、體操、球類、棋類、心理訓練、心理輔導與咨詢等。
5、學習生活技能類課程
內容選擇:植物栽培、插花、交際禮儀、時裝設計、家政服務、攝影攝像等。
6、文化活動與專題教育類
內容選擇:四季八節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社團活動、環境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等。
7、綜合實踐類課程
內容選擇:探究性學習、社區服務、青年志願者、參觀、考察等。
六、校本課程教材編寫要求:
1、校本教材以活動形式為主,資料袋形式為輔,不統一要求編寫系統性的知識冊,教師可以從以下四個渠道挖掘教材資源:(1)自編教材;(2)選編教材;(3)選用優秀教材;(4)拓寬現有教材。
2、校本教材內容的選擇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內容組織要強化活動設計和實踐應用,應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教材內容應盡力圖文並茂,並通過簡要案例、對比分析、邏輯演繹等手段,促進學生理解內容。內容表述要簡明扼要、條理清晰、語言生動。
3、教材編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積極開發適合學生特點的電子教材,形成文字印刷教材、電子視聽教材以及網路課程資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材。關注在信息技術支持下教材內容的互動性和生成性。教材編制要重視開發和合理利用本區域所具有的教育資源
附:校本教材評審表
教材編著評審表

教材名稱 類型
編著人 總字數 頁數 適用年級
課時總數 學生要求
類別 項目 佔全書比例% 特色特點簡介(字左右)

評 自己撰寫內容
網上下載內容
參照同類著作
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意見:

簽名:
年 月 日

七、課程的實施與管理
(一)組織機構及職責
1、成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主 任:1人
副主任:2人
委 員:由專家、校長、教師代表、家長代表、社區代表等若幹人組成。
主要職責:選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教材;審議學校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重大決策;負責制訂校本課程開發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項制度;檢查與督導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執行情況等。
2、成立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組 長:校長
副組長:分管副校長
成 員:各科室主任、各學科教研組長、學科骨幹教師。
主要職責:統籌規劃學校的校本課程;制定保證校本課程實施的相關制度;組織教師的培訓:校本課程實施的過程管理;審議、評價校本教材。
3、教務處職責:
(1)開展學生選課指導,負責指導學生選擇科目;
(2)提供課程菜單、課程介紹、課程表及教學常規與過程管理等工作;
(3)建立校本課程學生檔案,負責學生學習評價的組織與統計。
4、教科室職責:
(1)對教師進行必要的培訓,組織教師申報課程;
(2)組織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對申報的課程進行評審,做出評價意見;
(3)建立校本課程授課教師檔案,負責教師的教學評價。
5、教研組長職責:
(1) 組織落實本組教師的校本課程開發、申報與實施工作。
(2) 召集組員定期研討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確定課程的具體實施方案。
(3) 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6、授課教師職責:
(1)撰寫《課程綱要》,編寫校本教材;
(2)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按步實施、教務處隨機聽課、測評;
(3)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學生考勤記錄;
(4)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5)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6)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
(二)校本課程的實施
1、課時設置:每周設2-3課時校本課程。
2、限定選修課程實施流程:

3、自主選修課程實施流程:

八、校本課程的評價
校本課程開發的特殊性決定課程評價的特殊性。校本課程開發強調學校的自主權,這就決定課程評價必然是一種內部評價;校本課程開發的價值追求是學生個性的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學生特色的突顯,這就決定了評價的多元性;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性,決定課程評價的過程性。校本課程的評價著眼於學生的個性與能力的發展和提高,要從指導思想,師生參與程度,創造性的發揮學校辦學育人的特色等方面,對校本課程和學生發展進行評價。
1、評價中的「三堅持」與「三原則」
「三堅持」:堅持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堅持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堅持評價內容的多維化;逐步建立電子化學生成長記錄冊,側重學生的學習態度、能力、個性等方面的分析性、發展性評價,同時要逐步幫助學生學會自我評價。
「三原則」:即「參與性原則」、「過程性原則」、「激勵性原則」。
參與性原則:校本課程學習評價注重學生親身參與和學生全員參與,強調課時計劃規定的課時活動量的參與情況和參與態度的考核。同時重視學生自我評價並自覺參與評價。
過程性原則:校本課程學習評價要特別關注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和實踐體驗,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並且把對學生的評價與對學生的指導緊密結合起來。
激勵性原則:激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特色,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勤於實踐,勇於創新,不斷促進學力發展。
2、校本課程評價的三個方面
為了保證校本課程的開發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張揚學生的個性,彰顯學校審美育人的辦學特色,主要從三個方面對校本課程進行評價:課程綱要(教材)、課程實施、學生學業成績。
課程綱要評價的要素主要有:課程目標是否符合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目標是否明確清楚;課程內容的選擇是否合適,所需的課程資源是否能夠有效收取,內容的設計是否具體有彈性;課程組織是否恰當,是否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的特點等。
課程實施評價:主要是對教師教學過程的評定,主要包括:教學的准備、教學方式、教學態度、等方面的評價。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資料、問卷、座談形式,對教師進行考核,並歸入業務檔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學生選擇該科的人數;二看學生實際接受的效果;三看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反映;四看學生問卷、座談的結果,從而有利於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學生學業成績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方法等方面取得成績作出評價,評價要有利於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對學生評價主要是三看:「一看學生學習該課程的學時總量,作好考勤記錄;二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態度、積極性、參與狀況等用『優秀、良好、一般、差』等形式記錄在案;三看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鑒定、競賽、評比、匯報活動等形式展示,成績記入成長檔案中。」
評價的形式多樣,一般可採取以下「四結合」的形式,即教師的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對小組的評價與對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對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口頭報告、學習活動表現,平時的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以定性評價為主等形式。
九、保障措施
1、學校成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和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2、加強培訓,統一認識,明確開發校本課程的目的和意義。對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有所創新、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予以表彰。
3、制定校本課程開發獎勵機制,確保經費的及時劃撥,
4、加強圖書館、實驗室、功能室和校園網站建設,為校本課程實施提供必備的物質條件。
5、協調社會、家庭,為開發校本課程提供保障。利用網路等各種載體大力宣傳校本課程,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爭取社會各界、社區和家長的積極配合,探索建立學校、家庭、社區有效參與的新機制。

2. 赴東川小學觀摩感悟

第五屆全國十佳少先隊輔導員范斌(事跡材料)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760 范斌,普通的蘇南農村小學少先隊輔導員,堅持奮斗在少先隊工作第一線15年; 范斌,勤奮的學習型輔導員,結合多年的工作,編撰了6本專著、60多篇教育文章,有了100多萬字的積累; 范斌,求真務實的科研型輔導員,全國和省少先隊科研實踐基地負責人,主持和指導全國、省少先隊教育科研課題3個,省少先隊輔導員講師團最年輕的成員…… 勤奮、好學、務實、創新,在范斌的身上集中體現了新世紀少先隊輔導員的時代特牲和時代精神。 做「學習型」輔導員,創少先隊工作特色 八十年代初的崑山只是蘇南的一個農業縣,改革開放以後,崑山人敢於爭先,自費辦開發區,走出了一條名聞全國的「崑山之路」。與新崑山、新江蘇一起成長起來的范斌,主動接受時代的輻射,自覺發揚蘇南人勤奮創業、敢於爭先、銳意創新的精神,一工作就把工作目標定得很高:不滿足於一般性地完成任務,創造與蘇南發展格局相一致的少先隊工作實績,勇爭一流,努力創出少先隊工作特色。 與一般輔導員相比,勤奮熱情、多才多藝之外,范斌更多了些儒雅的書卷氣。要創出農村少先隊工作特色,當然少不了「學習」,范斌深深地明白這一點,他努力讀書鑽研、積極參加培訓、虛心請教前輩,在學習中實踐,在學習中成長。 1、勤奮讀書明確思路:范斌知道少先隊工作不能簡單地重走別人的老路,而應該在博採眾長的基礎上有所創新與超越。他找來了《少先隊基礎理論》、《少先隊工作方法論》等少先隊教育專業書籍,《輔導員》、《少先隊研究》等相關報刊勤奮自學。每次到南京、上海、蘇州等地出差、開會,空閑的時候總要到書店裡去轉轉,最後總會拎回一堆與少先隊工作相關的書籍。勤奮讀書陪伴著他一路風塵。 2、參加培訓鍛煉技能:只要有機會,全國、省、市縣少工委組織的各種輔導員培訓班,范斌都會想方設法積極參加,如飢似渴地學習少先隊教育的基本理論,掌握少先隊工作的基本規律。 1997年參加蘇州市輔導員培訓,1999年、2000年、2001年參加江蘇省輔導員培訓,鍛煉了他在少先隊基礎建設、少先隊活動設計與輔導、少先隊課題研究等諸方面技能,為少先隊工作的開展打下基礎。 2002年他參加了輔導員雜志與中央團校共同組織的「歷奇」培訓,學習香港青少年教育輔導方法。2004年他又到杭州參加了香港青少年制服團體杭州交流營,進一步加深了新時期青少年教育新形式的理解,對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生動性和有效性有了新的思考和啟發。2003年、2004年的暑期,作為江蘇省少先隊輔導員講師團的成員,他在徐州、鹽城、淮安等地把自己的學習和思考介紹給了大家,推動了各地少先隊游戲活動的開展。 3、拜師學藝博採眾長:少先隊工作是薪火相傳的事業,年輕的范斌虛心向老一輩輔導員學習,決心在前人的基礎上把少先隊工作不斷推向前進。他先後拜徐國英、華耀國、沈功玲、袁大令等名輔導員為師。虛心向他們學習奉獻精神、鑽研精神;虛心向他們學習工作方法、基礎技能;虛心向他們學習課題研究、科研興隊;虛心向他們學習善於總結歸納學會宣傳推介。在各位老師的悉心指導下,范斌大膽實踐,銳意創新,開展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教育活動,撰寫教育教學論文、組織少先隊課題研究,正儀小學的少先隊工作搞得有聲有色。少先隊活動頻頻在省、市、全國級評比中獲獎,文章屢屢在有關教育報刊上發表、論文多次在各級評比中獲獎,專著也一本接一本地出版。 4、積極進修提升素質:范斌認為,新時代的輔導員應該是一個全面加特長的復合型人才,不僅要掌握精深、廣博的知識,擁有吃苦耐勞的健康體魄,還要有良好的修養。「學習型」社會強調的就是不斷充電,學習的步伐要大於或等於變化的步伐才行。他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學歷、業務進修,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質。 幾年來,他堅持自學,在取得了大專學歷以後,緊接著又參加者了本科學歷的進修並順利畢業。他精通教學業務,常年堅持帶班上課,在數學教學方面經常上公開課、示範課。另外,學校的攝影、攝像任務一般都由他負責,上百個膠卷、錄像帶的拍攝,為學校的宣傳報道、檔案建設留下了不少珍貴的資料。他還努力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在多媒體課件、網頁製作等方面都比較得心應手,逐漸成長為一名符合時代要求、素質全面的優秀輔導員。 勤奮的學習讓他獲得了不少工作靈感,也讓他找准了適合學校實際的工作方法,他緊緊抓住常規工作、節慶活動、主題隊會等主線開展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陣地建設出新招。少先隊隊室先後被評為崑山市、蘇州市最佳隊室、三星級隊室。鼓號隊在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入了2萬多元購置樂器和服裝,建成了崑山市鄉鎮中第一個大型鼓號隊,並連年在市裡組織的鼓號比賽中獲獎。 節慶活動賦新意。節慶活動是少先隊的常規活動之一,范斌注意給傳統的節慶活動賦予新的內容與形式,常常提前作好安排,抓住時機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以前的「六一節」往往只是少數優秀隊員的節日,大多數隊員被「晾」在一邊。通過舉辦組織開展「我做的」、「我寫的」、「我畫的」、「我演的」等系列活動,把節日「還給」了孩子、把歡樂帶給了孩子。 主題隊會創特色。著力改變輔導員包辦、隊員表演等弊端,把主題活動過程變為隊員們喜聞樂見的自我教育過程。「青少年自護綜合比賽」、「扔雞蛋」比賽、「二十年改革、二十年巨變」、「喜迎香港回歸」等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給孩子們的童年留下「故事」的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01年,他輔導的活動《幽默的汽車的告示》獲全國「創新杯」優秀活動獎;2002年,《小小服裝設計師》活動獲江蘇省「杉杉杯」體驗活動評比二等獎;2003年「解決煩惱我能行」活動獲江蘇省評比一等獎。 做「科研型」輔導員,為少先隊工作插上理性的翅膀 「學習型」輔導員的奮斗目標使范斌逐漸增強了理性的科學思維。他在掌握了少先隊工作的一般規律的同時,更多更敏捷的關注少先隊工作的背景與少先隊工作自身的新變化、新矛盾、新問題、新趨勢,積極思考少先隊工作的新思路、新理念、新對策、新舉措。他認為,新時期的少先隊輔導員,除了會搞活動、會搞管理,還要懂理論、會研究,在掌握少先隊基本理論的基礎上能夠結合實際「與時俱進」,創新少先隊的教育內容、教育形式、教育評價、輔導藝術。幾年來,范斌領銜開展了一系列的少先隊教育科研,努力以科研為動力,推動少先隊教育的多方面創新。 1、農村少先隊研究:探討城市化進程中的農村少先隊工作,創新農村少先隊組織形式、活動內容。 1998年,雛鷹假日小隊活動在全國各地開展起來了,他抓住這一契機,努力思考蘇南農村城市化進程給少先隊工作提出的新課題,積極創建適應蘇南經濟與社會發展要求的農村城鎮少先隊教育的新組織與新活動。他深入實際,理性思考,撰寫了《優化組建假日小隊的原則》、《尋找結合點,開展雛鷹假日小隊》等文章,全面論述了農村雛鷹假日小隊活動要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相結合,與當地經濟發展、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與現代家庭教育相結合,與當代少年兒童的成長需求相結合,遵循「自願組隊、自建基地、自主活動」等原則, 組織開展「益智型」、「服務型」、「娛樂型」等各具特色的假日小隊活動,不斷創建適應蘇南城鎮現狀的少先隊社區活動內容與形式。這些文章先後在《輔導員》、《少先隊活動》等雜志發表,1999年,范斌主編了《假日里的故事——農村雛鷹假日小隊活動方案集錦》一書,由希望出版社出版,該書在江蘇省少兒研究會第十六次年會上被評為一等獎。 2、少先隊體驗教育研究:探討新世紀少年兒童思想道德教育新途徑,增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針對性、有效性和主動性。 2000年全國第四次少代會提出了「著重組織少年兒童在實踐中體驗」的現代德育理念,范斌從中受到啟示,決心在少先隊教育實踐中摒棄那種灌輸式、說教式、表演式的教育弊端,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感悟、在實踐中體驗。他通過隱性測試、問卷調查等多種手段,在隊員中開展了一系列的調查研究,發現當代少年兒童雖然自我意識比較強烈,但普遍存在缺乏責任感,要求於人多,奉獻於人少等思想道德缺陷。他認為,責任感是新世紀少年兒童必備的基本素質,責任感的培養應該是少先隊教育的重要任務。他決心通過實施體驗教育,培養少年兒童的良好責任感,並將此作為今後幾年研究的重點課題。 2001年1月15日,江蘇省少年兒童教育科研基地掛牌儀式暨省少兒研究會重點課題——「在社會實踐體驗中培養少年兒童責任感的途徑的研究」在崑山市正儀中心小學隆重開題。三年來,他和課題組其他成員一起積極構建責任感培養體系。根據「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等四個方面的關系,圍繞培養隊員的自我責任感、集體責任感、家庭責任感、社會責任感等四個系列,以「我愛我家」、「大雁齊飛」、「走近社會」為主題分別編寫了低、中、高三個年級段使用的少先隊體驗教育活動手冊,作為校本課程在全校實施。他還精心組織少先隊員在家庭、學校、集體、社會等領域,開展參觀訪問、生產勞動、公益服務、小課題研究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如「學做小老闆」、「我教爺爺、奶奶學英語」、「一日小交警」、「倉庫保管員」、「正儀外企小考察」等等。生動有效的體驗活動中,隊員們紛紛爭戴「責任章」「合作章」、「家務章」,極大地豐富了雛鷹爭章活動。 學校課題研究引起了有關方面的高度關注。《少先隊活動》2001年3月號,《輔導員》2001年5月號、《江蘇共青團少先隊專刊》2001的1月號都以此為範例向廣大輔導員作了介紹,推動了剛剛興起的體驗教育活動。2002年4月,團中央《輔導員》雜志社組織的全國少先隊思想道德教育現場觀摩暨輔導員研修營特地將觀摩現場放到了正儀小學。學校的少先隊體驗教育活動以及科研工作得到了出席觀摩活動的團中央少年部高洪部長、團中央輔導員雜志社柯英總編等領導以及參加培訓的全國各地三百多名輔導員的高度好評和充分肯定。該課題研究方案作為少先隊教育科研案例被選入「江蘇省少先隊教育優秀成果叢書」,課題組編撰的《體驗活動手冊》被評為江蘇省科研成果一等獎。 2004年,在原有課題的基礎上,「少先隊員學習責任心的培養」研究課題得到了全國少先隊工作學會活動專業委員會的認可,順利開題,學校也掛上了全國少先隊工作學會活動專業委員會科研實踐基地的牌子,學校的少先隊科研上了新台階。 3、地域少先隊文化研究:探討少先隊教育和民族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彰顯少先隊教育活動的特色化。 2003年9月,全國第一個地級市少先隊科研課題——「少先隊水鄉文化活動的研究」在水鄉周庄舉行了開題論證活動,為少先隊地域文化建設研究開創了先河。課題紮根蘇州地區深厚的文化底蘊,用少先隊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形式,從研究蘇州的園林藝術、研究蘇州地區的服飾文化、研究蘇州各地的民風民俗等入手,引導少年兒童傳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進一步活躍充滿地域特色的蘇州少先隊傳統文化活動,豐富各基層少先隊組織的校本特色活動,使全市少先隊工作呈現出個性化、地域化、民族化的特色。 這一課題是全國少先隊工作學會活動專業委員會的重點課題,由蘇州市少工委承擔,組織十餘所紅領巾示範學校參與的大型課題研究。作為蘇州市總輔導員助理、全國少先隊工作會會員,范斌擔任了課題研究的組織指導工作,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他召集了這十幾所重點學校的輔導員分別承擔了不同的子課題研究,指導課題組成員根據分工編寫方案、組織活動、開展研究,為課題的深入研究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結合課題的開展,蘇州少工委組織了「紅領巾水鄉風情節」,集中展示了少先隊員們在研究活動中的精彩活動和豐碩成果。目前,該課題的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反映各校圍繞課題開展活動的《水天堂的小腳丫》一書由蘇州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得到了團中央領導、《輔導員》雜志等各界的一致好評。今年6月,該書作為蘇州小朋友的禮物獻給了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展示了蘇州少先隊員的風采。 做 「專家型」 輔導員,為少先隊教育添磚加瓦 范斌的文字功底不錯,撰寫了多種體裁的文章。有各類輔導文章;有新聞報道稿件;有少先隊活動、理論研究等方面的各種文章,在輔導員「著書立說」方面,范斌已經先行一步。截止到2004年7月,范斌已有60多篇文章在《輔導員》、《少先隊活動》、《少先隊研究》、《中國少年報》等教育報刊發表,12篇文章在全國、省、市級論文評比中獲獎。他主編了6本、參編了5本工作用書,在理論研究方面逐漸形成了自己特點。 1、總結經驗,指導少先隊日常工作——全國隊刊優秀通訊員 范斌及時總結歸納日常工作的經驗得失,並撰寫相關的文章。在團中央主辦的《輔導員》雜志上發表的文章就有:散文類的刊首寄語——《春天的遠山》,專題報道類的《最是江南情深處》,理論研究類的《少先隊教育創新淺談》,活動設計類的《點燃鄉村科技火種》,主持了輔導員雜志的刊中報——中隊輔導員報,還撰寫了多篇國旗下的講話、活動串聯詞、年度、每月的活動思路等,充分展示了多方面的的工作成果和寫作才能,已連續五年被評為輔導員雜志優秀通訊員。2002年,他參與了《少先隊輔導員工作必讀》組織卷的編寫工作,指導基層輔導員開展工作。 2、撰寫專著,增強少年兒童教育實效性——編著《給小公民的100種生活觀點》 2002年,結合貫徹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圍繞全國少先隊開展的「養成道德好習慣」活動,范斌編著了《給小公民的100種生活觀點》一書。編寫了100種對少年兒童生活有影響的生活觀點,如自信、寬容、誠信、惜時、感激、耐挫、守則、勤奮等,讓小讀者邊讀書、邊感悟、邊體驗、邊行動。此書2002年底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在全社會大力實施公民道德建設的進程中留下了獨特的痕跡,該成果在江蘇省少兒研究會第十九次年會上被評為一等獎。 3、尋找規律,豐富少先隊節假日活動——編著《少先隊節日假日活動指導》 范斌作為一個基層少先隊輔導員,立足於少先隊工作實際,總結了少先隊節假日活動的豐富經驗,研究了少先隊活動的一些基本規律,撰寫了近30萬字的《少先隊節假日活動指導》一書,書中不僅設計了革命傳統節日、民間民俗節日的少先隊活動,而且還增加了許多世界性的科技、人文紀念日的少先隊活動,是一本基層輔導員開展少先隊節假日活動操作性很強的實用手冊。該書作為《21世紀少先隊工作叢書》中的一本,已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正式出版,深受基層輔導員歡迎。 4、適應課改,探求少先隊教育課程化——參與編著《少先隊綜合實踐課程指導》 新課程改革在全國各地風起雲涌之時,為了努力推進少先隊教育課程化,蘇州少工委組織優秀輔導員進行了「少先隊綜合實踐課程」的研究。他們根據少先隊教育內容,按照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四個關系、分階段、按每個學期不同的主題,結合雛鷹爭章活動,設計了一系列生動新穎的綜合實踐方案,供廣大輔導員在工作中參考、選用,以「隊改」促「課改」,推動少先隊教育進課程。2002年,《少先隊綜合實踐課程指導》由蘇州大學出版社結集出版,范斌參與了編寫,並作了最後的統稿,探索了新課改形勢下少先隊教育新途徑、新方法。 5、廣泛吸納,活躍少先隊教育方式——編著《游戲萬花筒》 少先隊游戲活動作為少先隊教育的有效途徑和基本方式一直深愛輔導員和孩子們的歡迎。2004年,參加過多次培訓的他,通過瀏覽網路、書籍,請教走訪有關專家,聽取海外青少年工作專家講座,廣泛吸納香港、台灣等海內外青少年康樂游戲、素質拓展訓練的經驗、發掘經典鄉土游戲,主編了一本專門指導少先隊游戲活動開展的《游戲萬花筒》,對寓教於樂,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生動性和有效性作了有益的嘗試。此書正式出版後得到了廣大少先隊工作者和輔導員的熱烈歡迎。 6、承擔重任,鑽研少先隊文化建設——參與編著《中國少先隊網路全書》 2002年底,中國少先隊文化建設的重點工程《中國少先隊網路全書》開始編著,范斌也被作為富有研究能力的少先隊輔導員應邀參與了編寫,並擔任了「少先隊組織卷」、「少先隊活動卷」中關於大中隊組織、少先隊陣地建設、少先隊節假日活動等多個辭條的編寫任務,總結和揭示了少先隊組織和少先隊活動的一些規律,豐富了少先隊教育的基本方法、基本理論。 7、宣傳推廣,傳播先進少先隊教育方法——最年輕的輔導員講師團成員 2003年、2004年兩年暑期,江蘇省少工委為實現全省少先隊工作的均衡發展,組織了一支由省內資深優秀輔導員組成的輔導員講師團,赴蘇北五市講學輔導,范斌兩度作為最年輕的優秀輔導員被選為講師團成員,赴徐州、淮安等地講學,交流自己學習、工作中的得失成敗,著重介紹當前國內外比較流行的諸如「歷奇」培訓、拓展訓練、康樂活動等青少年教育方法,為活躍當地的少先隊教育,推動當地的少先隊工作發揮了作用。 辛勤的工作換來了豐碩的回報,范斌多次被評為崑山市、蘇州市優秀輔導員,1999年被評為蘇州市百名優秀青年、江蘇省優秀輔導員;2000年、2003年被崑山市教育局評為崑山市學術帶頭人;2001年獲崑山市政府表彰三等功,2002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輔導員標兵(江蘇省十佳輔導員)。2003年第6期的《輔導員》雜志還專門作了事跡介紹

3. 作文展示活動觀後感一張

「校本課程展示活動」有感
12月15日,我校舉行了「校本課程展示活動」,外校的很多老師都前來參觀。當時可謂是人山人海,每個校本課程的攤點前都聚集了許多老師,他們目不轉睛地盯著一個個展品看,情不自禁地感嘆道:「真不錯。」,同學們也在熱情地招呼著客人。大廳里,一陣陣管樂聲傳來,吸引了不少教師的眼球。為了讓更多的老師們觀賞,管樂團的同學們也是鼓足了勁兒,一遍一遍地演奏著。
為了選出最受歡迎的校本課程,學校設置了投票環節,每位老師都掌握了投票權,他們可以投給自己最喜歡的校本課程。同學們為了爭取到老師的投票,都很賣力地展示著自己的才華。你看,DIY類校本課程的同學們一刻不停地招呼著客人來參觀他們的手工作品,而合唱、管樂、皮影戲、京劇校本課程的同學們則在不停地表演著。
我是合唱團的成員,開始第一場演出時,沒什麼客人來觀看,有看的也是匆匆照了張相就離開了,當時我們感到特別的失落,但我們並沒有放棄,依然忘我的演唱著。我們的堅持沒有白費,從第二場演出開始,觀看的人數明顯增多,看著投票箱中的票數越來越多,我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可能是太沉浸於喜悅之中了,我們的演唱水平逐漸下降,時好時壞,丁老師多次瞪著雙眼提醒我們注意,可是我們都沒有領會老師的意圖。不過讓我們竊喜的是,進來的人都沒聽出我們的錯誤,繼續把一張張票投入到箱中。
表演完之後,我去皮影戲劇場看了《新編狼來了》,雖然他們的演技還略顯稚嫩,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已經是一種視覺的享受了。不僅如此,我也對皮影戲產生了興趣,如果有機會,我也想親自嘗試一下。
經過一下午的表演,我們都已經筋疲力盡,但是能為那麼多的老師表演,我們感到非常高興、非常自豪!希望所有老師都能記住我們學校的「校本課程展示活動」!

4. 幫我做一份初中校本課程

————中學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一、 設計背景 隨著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學校課程多樣化和個性化呼聲日益強烈,教育的均衡化與優質化已成為基礎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標的第六條中明確提出:「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在課時計劃中也明確規定:「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程占課時總比例的10%~12%。」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校本課程開發已經成為我國當前課程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實施校本課程是實現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發展辦學特色的有效途徑;實施校本課程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還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課程開發水平。隨著課程權利的再分配和學校自主權的加強,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將會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精神。為了全面實施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進一步搞好課題研究工作,根據課改精神,編制我校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二、 指導思想 依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從我校辦學理念、培養目標和辦學特色出發,本著有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和開發新教育資源,依靠本校教師、專家、領導與家長共同開發的原則開發具有龍實中特色的校本課程,以體現個體差異,全面育人的開發宗旨,為學生提供品德形成與人格發展、潛能開發與認知發展、身體與心理發展、藝術審美、綜合實踐等方面的學習經歷,促進學生主動、和諧發展。 三、 開發目標 1、學校層面目標: ①、建立起規范和完善的龍灣區實驗中學課程體系; ②、探索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管理方法; ③、打造出學校的校本品牌課程和特色課程。 2、教師層面目標: ①、建立一支具有正確的課程觀的教師隊伍; ②、培養一批具有課程開發能力的綜合性人才隊伍; ③、 3、學生層面目標: ①、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使學生獨立自信; ②、讓學生掌握某項技能,學會探究,使學生善於思考,敢於實踐; ③、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格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學生身心健康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環境。 四、 開發原則 1、主體性原則:以學校為主體,自主開發和發展的課程,應充分體現學校特色;體現教師為課程開發的主體;體現以學生的實際需要為主導。 2、自願性原則:尊重學生的意願,限定選修與自主選修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目標的多元性,內容的寬泛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評價的主體性、差異性,充分發掘學校現有和將要擁有的課程資源。 5、實效性原則:校本課程開發中,學校不強調每門課程都必須有絕對的系統性、完整性,而強調對學生有啟發性,學有所思,注意結果的有效性、針對性。 五、 課程結構與門類 (一) 課程結構 根據課改精神,學校將全部課程整合為基礎性課程(國家課程與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兩大類。校本課程分為限定選修課程和自主修課程。 1、基礎性課程 基礎性課程由國家、地方統一開發並組織實施,強調促進學生基本素質的形成和發展,體現國家對公民素質的最基本要求。它是由各學習領域體現共同要求的學科課程組成,主要分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語文、數學、英語、體育和健康、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地方課程等學科,是全體學生必修的課程。 2、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是學校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發展學生的興趣和特長,拓寬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根據現有的條件和資源、學生現狀以及學生、學校、社會未來發展的要求所開發的各種在本校實施的課程。它由限定選修課程和自主修課程兩部分組成。 (1)、限定選修課程由基礎性課程延伸的學科拓展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以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各類專題教育組成。是學生限定選擇修習的課程。 (2)、自主選修課程由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的學科課程與活動組成,是學生自主選擇修習的課程。 (二)校本課程的內容 校本課程的開發,採取篩選、改編已有的課程,或者新編校本課程的方法。在研究中,將本地區、校內外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社會資源融入學科課程之中,通過改編、補充、拓展和新編等方式開發校本課程。教育資源包括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家庭資源三個方面。本地區的社會資源包括三大塊,即自然地理、人文歷史、社會發展;學校資源包括校園環境、教師特點、學生特長;家庭資源包括家長特長、家庭特點、家庭環境等。這些內容可以是綜合的,也可以是主題性的。開發內容分為以下七大類。 1、科學素養類課程 內容選擇:無線電測向、電子製作、電腦網路、天文地理觀測、軟體製作、能源環保、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雙語綜合、科學實驗等。 2、人文素養類課程 內容選擇:古典文學名著賞析、尋根、現代文閱讀鑒賞與分析、美在文學中、中國民俗文化選講等。 3、藝術類課程 內容選擇:文學、電影、電視欣賞、中西方美術欣賞、歌舞、樂器、陶藝、書法、繪畫等。 4、身心健康類課程 內容選擇:定向越野、武術、田徑、體操、球類、棋類、心理訓練、心理輔導與咨詢等。 5、學習生活技能類課程 內容選擇:植物栽培、插花、交際禮儀、時裝設計、家政服務、攝影攝像等。 6、文化活動與專題教育類 內容選擇:四季八節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社團活動、環境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等。 7、綜合實踐類課程 內容選擇:探究性學習、社區服務、青年志願者、參觀、考察等。 六、校本課程教材編寫要求: 1、校本教材以活動形式為主,資料袋形式為輔,不統一要求編寫系統性的知識冊,教師可以從以下四個渠道挖掘教材資源:(1)自編教材;(2)選編教材;(3)選用優秀教材;(4)拓寬現有教材。 2、校本教材內容的選擇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內容組織要強化活動設計和實踐應用,應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教材內容應盡力圖文並茂,並通過簡要案例、對比分析、邏輯演繹等手段,促進學生理解內容。內容表述要簡明扼要、條理清晰、語言生動。 3、教材編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積極開發適合學生特點的電子教材,形成文字印刷教材、電子視聽教材以及網路課程資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材。關注在信息技術支持下教材內容的互動性和生成性。教材編制要重視開發和合理利用本區域所具有的教育資源 附:校本教材評審表 教材編著評審表 教材名稱 類型 編著人 總字數 頁數 適用年級 課時總數 學生要求 類別 項目 佔全書比例% 特色特點簡介(字左右) 自 評 自己撰寫內容 網上下載內容 參照同類著作 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意見: 簽名: 年 月 日 七、課程的實施與管理 (一)組織機構及職責 1、成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主任:1人 副主任:2人 委員:由專家、校長、教師代表、家長代表、社區代表等若幹人組成。 主要職責:選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教材;審議學校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重大決策;負責制訂校本課程開發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項制度;檢查與督導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執行情況等。 2、成立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 副組長:分管副校長 成員:各科室主任、各學科教研組長、學科骨幹教師。 主要職責:統籌規劃學校的校本課程;制定保證校本課程實施的相關制度;組織教師的培訓:校本課程實施的過程管理;審議、評價校本教材。 3、教務處職責: (1)開展學生選課指導,負責指導學生選擇科目; (2)提供課程菜單、課程介紹、課程表及教學常規與過程管理等工作; (3)建立校本課程學生檔案,負責學生學習評價的組織與統計。 4、教科室職責: (1)對教師進行必要的培訓,組織教師申報課程; (2)組織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對申報的課程進行評審,做出評價意見; (3)建立校本課程授課教師檔案,負責教師的教學評價。 5、教研組長職責: (1) 組織落實本組教師的校本課程開發、申報與實施工作。 (2) 召集組員定期研討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確定課程的具體實施方案。 (3) 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6、授課教師職責: (1)撰寫《課程綱要》,編寫校本教材; (2)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按步實施、教務處隨機聽課、測評; (3)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學生考勤記錄; (4)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5)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6)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 (二)校本課程的實施 1、課時設置:每周設2-3課時校本課程。 2、限定選修課程實施流程: 3、自主選修課程實施流程: 八、校本課程的評價 校本課程開發的特殊性決定課程評價的特殊性。校本課程開發強調學校的自主權,這就決定課程評價必然是一種內部評價;校本課程開發的價值追求是學生個性的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學生特色的突顯,這就決定了評價的多元性;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性,決定課程評價的過程性。校本課程的評價著眼於學生的個性與能力的發展和提高,要從指導思想,師生參與程度,創造性的發揮學校辦學育人的特色等方面,對校本課程和學生發展進行評價。 1、評價中的「三堅持」與「三原則」 「三堅持」:堅持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堅持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堅持評價內容的多維化;逐步建立電子化學生成長記錄冊,側重學生的學習態度、能力、個性等方面的分析性、發展性評價,同時要逐步幫助學生學會自我評價。 「三原則」:即「參與性原則」、「過程性原則」、「激勵性原則」。 參與性原則:校本課程學習評價注重學生親身參與和學生全員參與,強調課時計劃規定的課時活動量的參與情況和參與態度的考核。同時重視學生自我評價並自覺參與評價。 過程性原則:校本課程學習評價要特別關注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和實踐體驗,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並且把對學生的評價與對學生的指導緊密結合起來。 激勵性原則:激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特色,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勤於實踐,勇於創新,不斷促進學力發展。 2、校本課程評價的三個方面 為了保證校本課程的開發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張揚學生的個性,彰顯學校審美育人的辦學特色,主要從三個方面對校本課程進行評價:課程綱要(教材)、課程實施、學生學業成績。 課程綱要評價的要素主要有:課程目標是否符合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目標是否明確清楚;課程內容的選擇是否合適,所需的課程資源是否能夠有效收取,內容的設計是否具體有彈性;課程組織是否恰當,是否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的特點等。 課程實施評價:主要是對教師教學過程的評定,主要包括:教學的准備、教學方式、教學態度、等方面的評價。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資料、問卷、座談形式,對教師進行考核,並歸入業務檔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學生選擇該科的人數;二看學生實際接受的效果;三看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反映;四看學生問卷、座談的結果,從而有利於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學生學業成績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方法等方面取得成績作出評價,評價要有利於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對學生評價主要是三看:「一看學生學習該課程的學時總量,作好考勤記錄;二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態度、積極性、參與狀況等用『優秀、良好、一般、差』等形式記錄在案;三看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鑒定、競賽、評比、匯報活動等形式展示,成績記入成長檔案中。」 評價的形式多樣,一般可採取以下「四結合」的形式,即教師的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對小組的評價與對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對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口頭報告、學習活動表現,平時的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以定性評價為主等形式。 九、保障措施 1、學校成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和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2、加強培訓,統一認識,明確開發校本課程的目的和意義。對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有所創新、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予以表彰。 3、制定校本課程開發獎勵機制,確保經費的及時劃撥, 4、加強圖書館、實驗室、功能室和校園網站建設,為校本課程實施提供必備的物質條件。 5、協調社會、家庭,為開發校本課程提供保障。利用網路等各種載體大力宣傳校本課程,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爭取社會各界、社區和家長的積極配合,探索建立學校、家庭、社區有效參與的新機制。

5. 校本課程開發有哪些

校本課程開發有課程選擇、課程改編、課程整合、課程補充、課程拓展、課程新編,具體內容如下:

1、課程選擇:課程選擇是校本課程開發中最普遍的活動,是指從眾多可能的課程項目中決定學校付諸實施的課程計劃的過程。

2、課程改編:課程改編是指針對與原有課程准備對象不同的群體進行的課程上的修改。

3、課程整合:課程整合是指超越不同知識體系而以關注共同要素的方式來安排學習的課程開發活動。

4、課程補充:課程補充是指以提高國家課程的教學成效為目的而進行的課程材料開發活動。

5、課程拓展:課程拓展是指以拓寬課程的范圍為目的而進行的課程開發活動。

6、課程新編:課程新編是指全新的課程單元開發。例如,突出學校特點的「特色課程」、地方性專題課程即我們所說的「鄉土教材」以及時事專題課程,就可以歸為這一類型。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學校基於本校實際,推進校本課程建設,值得鼓勵,但要科學地完善課程結構,規范有序地開發相關的校本教材,努力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

6. 初中的校本課程怎麼寫急!最好有樣子看

————中學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一、 設計背景
隨著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學校課程多樣化和個性化呼聲日益強烈,教育的均衡化與優質化已成為基礎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標的第六條中明確提出:「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在課時計劃中也明確規定:「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程占課時總比例的10%~12%。」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校本課程開發已經成為我國當前課程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實施校本課程是實現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發展辦學特色的有效途徑;實施校本課程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還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課程開發水平。隨著課程權利的再分配和學校自主權的加強,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將會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精神。為了全面實施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進一步搞好課題研究工作,根據課改精神,編制我校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二、 指導思想
依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從我校辦學理念、培養目標和辦學特色出發,本著有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和開發新教育資源,依靠本校教師、專家、領導與家長共同開發的原則開發具有龍實中特色的校本課程,以體現個體差異,全面育人的開發宗旨,為學生提供品德形成與人格發展、潛能開發與認知發展、身體與心理發展、藝術審美、綜合實踐等方面的學習經歷,促進學生主動、和諧發展。
三、 開發目標
1、學校層面目標:
①、建立起規范和完善的龍灣區實驗中學課程體系;
②、探索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管理方法;
③、打造出學校的校本品牌課程和特色課程。
2、教師層面目標:
①、建立一支具有正確的課程觀的教師隊伍;
②、培養一批具有課程開發能力的綜合性人才隊伍;
③、
3、學生層面目標:
①、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使學生獨立自信;
②、讓學生掌握某項技能,學會探究,使學生善於思考,敢於實踐;
③、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格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學生身心健康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環境。
四、 開發原則
1、主體性原則:以學校為主體,自主開發和發展的課程,應充分體現學校特色;體現教師為課程開發的主體;體現以學生的實際需要為主導。
2、自願性原則:尊重學生的意願,限定選修與自主選修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目標的多元性,內容的寬泛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評價的主體性、差異性,充分發掘學校現有和將要擁有的課程資源。
5、實效性原則:校本課程開發中,學校不強調每門課程都必須有絕對的系統性、完整性,而強調對學生有啟發性,學有所思,注意結果的有效性、針對性。
五、 課程結構與門類
(一) 課程結構
根據課改精神,學校將全部課程整合為基礎性課程(國家課程與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兩大類。校本課程分為限定選修課程和自主修課程。
1、基礎性課程
基礎性課程由國家、地方統一開發並組織實施,強調促進學生基本素質的形成和發展,體現國家對公民素質的最基本要求。它是由各學習領域體現共同要求的學科課程組成,主要分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語文、數學、英語、體育和健康、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地方課程等學科,是全體學生必修的課程。
2、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是學校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發展學生的興趣和特長,拓寬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根據現有的條件和資源、學生現狀以及學生、學校、社會未來發展的要求所開發的各種在本校實施的課程。它由限定選修課程和自主修課程兩部分組成。
(1)、限定選修課程由基礎性課程延伸的學科拓展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以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各類專題教育組成。是學生限定選擇修習的課程。
(2)、自主選修課程由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的學科課程與活動組成,是學生自主選擇修習的課程。
(二)校本課程的內容
校本課程的開發,採取篩選、改編已有的課程,或者新編校本課程的方法。在研究中,將本地區、校內外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社會資源融入學科課程之中,通過改編、補充、拓展和新編等方式開發校本課程。教育資源包括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家庭資源三個方面。本地區的社會資源包括三大塊,即自然地理、人文歷史、社會發展;學校資源包括校園環境、教師特點、學生特長;家庭資源包括家長特長、家庭特點、家庭環境等。這些內容可以是綜合的,也可以是主題性的。開發內容分為以下七大類。
1、科學素養類課程
內容選擇:無線電測向、電子製作、電腦網路、天文地理觀測、軟體製作、能源環保、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雙語綜合、科學實驗等。
2、人文素養類課程
內容選擇:古典文學名著賞析、尋根、現代文閱讀鑒賞與分析、美在文學中、中國民俗文化選講等。
3、藝術類課程
內容選擇:文學、電影、電視欣賞、中西方美術欣賞、歌舞、樂器、陶藝、書法、繪畫等。
4、身心健康類課程
內容選擇:定向越野、武術、田徑、體操、球類、棋類、心理訓練、心理輔導與咨詢等。
5、學習生活技能類課程
內容選擇:植物栽培、插花、交際禮儀、時裝設計、家政服務、攝影攝像等。
6、文化活動與專題教育類
內容選擇:四季八節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社團活動、環境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等。
7、綜合實踐類課程
內容選擇:探究性學習、社區服務、青年志願者、參觀、考察等。
六、校本課程教材編寫要求:
1、校本教材以活動形式為主,資料袋形式為輔,不統一要求編寫系統性的知識冊,教師可以從以下四個渠道挖掘教材資源:(1)自編教材;(2)選編教材;(3)選用優秀教材;(4)拓寬現有教材。
2、校本教材內容的選擇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內容組織要強化活動設計和實踐應用,應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教材內容應盡力圖文並茂,並通過簡要案例、對比分析、邏輯演繹等手段,促進學生理解內容。內容表述要簡明扼要、條理清晰、語言生動。
3、教材編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積極開發適合學生特點的電子教材,形成文字印刷教材、電子視聽教材以及網路課程資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材。關注在信息技術支持下教材內容的互動性和生成性。教材編制要重視開發和合理利用本區域所具有的教育資源
附:校本教材評審表
教材編著評審表

教材名稱 類型
編著人 總字數 頁數 適用年級
課時總數 學生要求
類別 項目 佔全書比例% 特色特點簡介(字左右)

評 自己撰寫內容
網上下載內容
參照同類著作
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意見:

簽名:
年 月 日

七、課程的實施與管理
(一)組織機構及職責
1、成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主 任:1人
副主任:2人
委 員:由專家、校長、教師代表、家長代表、社區代表等若幹人組成。
主要職責:選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教材;審議學校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重大決策;負責制訂校本課程開發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項制度;檢查與督導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執行情況等。
2、成立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組 長:校長
副組長:分管副校長
成 員:各科室主任、各學科教研組長、學科骨幹教師。
主要職責:統籌規劃學校的校本課程;制定保證校本課程實施的相關制度;組織教師的培訓:校本課程實施的過程管理;審議、評價校本教材。
3、教務處職責:
(1)開展學生選課指導,負責指導學生選擇科目;
(2)提供課程菜單、課程介紹、課程表及教學常規與過程管理等工作;
(3)建立校本課程學生檔案,負責學生學習評價的組織與統計。
4、教科室職責:
(1)對教師進行必要的培訓,組織教師申報課程;
(2)組織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對申報的課程進行評審,做出評價意見;
(3)建立校本課程授課教師檔案,負責教師的教學評價。
5、教研組長職責:
(1) 組織落實本組教師的校本課程開發、申報與實施工作。
(2) 召集組員定期研討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確定課程的具體實施方案。
(3) 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6、授課教師職責:
(1)撰寫《課程綱要》,編寫校本教材;
(2)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按步實施、教務處隨機聽課、測評;
(3)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學生考勤記錄;
(4)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5)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6)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
(二)校本課程的實施
1、課時設置:每周設2-3課時校本課程。
2、限定選修課程實施流程:

3、自主選修課程實施流程:

八、校本課程的評價
校本課程開發的特殊性決定課程評價的特殊性。校本課程開發強調學校的自主權,這就決定課程評價必然是一種內部評價;校本課程開發的價值追求是學生個性的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學生特色的突顯,這就決定了評價的多元性;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性,決定課程評價的過程性。校本課程的評價著眼於學生的個性與能力的發展和提高,要從指導思想,師生參與程度,創造性的發揮學校辦學育人的特色等方面,對校本課程和學生發展進行評價。
1、評價中的「三堅持」與「三原則」
「三堅持」:堅持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堅持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堅持評價內容的多維化;逐步建立電子化學生成長記錄冊,側重學生的學習態度、能力、個性等方面的分析性、發展性評價,同時要逐步幫助學生學會自我評價。
「三原則」:即「參與性原則」、「過程性原則」、「激勵性原則」。
參與性原則:校本課程學習評價注重學生親身參與和學生全員參與,強調課時計劃規定的課時活動量的參與情況和參與態度的考核。同時重視學生自我評價並自覺參與評價。
過程性原則:校本課程學習評價要特別關注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和實踐體驗,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並且把對學生的評價與對學生的指導緊密結合起來。
激勵性原則:激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特色,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勤於實踐,勇於創新,不斷促進學力發展。
2、校本課程評價的三個方面
為了保證校本課程的開發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張揚學生的個性,彰顯學校審美育人的辦學特色,主要從三個方面對校本課程進行評價:課程綱要(教材)、課程實施、學生學業成績。
課程綱要評價的要素主要有:課程目標是否符合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目標是否明確清楚;課程內容的選擇是否合適,所需的課程資源是否能夠有效收取,內容的設計是否具體有彈性;課程組織是否恰當,是否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的特點等。
課程實施評價:主要是對教師教學過程的評定,主要包括:教學的准備、教學方式、教學態度、等方面的評價。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資料、問卷、座談形式,對教師進行考核,並歸入業務檔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學生選擇該科的人數;二看學生實際接受的效果;三看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反映;四看學生問卷、座談的結果,從而有利於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學生學業成績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方法等方面取得成績作出評價,評價要有利於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對學生評價主要是三看:「一看學生學習該課程的學時總量,作好考勤記錄;二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態度、積極性、參與狀況等用『優秀、良好、一般、差』等形式記錄在案;三看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鑒定、競賽、評比、匯報活動等形式展示,成績記入成長檔案中。」
評價的形式多樣,一般可採取以下「四結合」的形式,即教師的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對小組的評價與對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對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口頭報告、學習活動表現,平時的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以定性評價為主等形式。
九、保障措施
1、學校成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和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2、加強培訓,統一認識,明確開發校本課程的目的和意義。對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有所創新、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予以表彰。
3、制定校本課程開發獎勵機制,確保經費的及時劃撥,
4、加強圖書館、實驗室、功能室和校園網站建設,為校本課程實施提供必備的物質條件。
5、協調社會、家庭,為開發校本課程提供保障。利用網路等各種載體大力宣傳校本課程,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爭取社會各界、社區和家長的積極配合,探索建立學校、家庭、社區有效參與的新機制。

7. 徵文 我心中的校本課程

課程總目標:

1、以開發本土資源為校本課程開發主題,讓學生認識家鄉,了解其歷史淵源、文化遺產、自然風光、生態環境及經濟、文化、教育的發展狀況,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激發學生保護環境和資源的意識及責任感。

2、面向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開展主題研究式學習活動,轉變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實踐中發現,在實踐中探究,在實踐中提高。

3、加強課程的綜合性,在進行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中,提高師生主體性。

一 年 級 上 學 期

單元
課程

內容
課 程 目 標
課時
課程

形式
資源

來源

美麗的校園
認識校園
1、熟悉學校環境,能說出校園內各處地方的名稱,能向爸爸媽媽簡要介紹自己在學校的見聞。

2、了解學校的生活設施、教學設施及體育游樂設施,部分懂得使用。
2
參觀、訪問、繪畫、泥塑、交流
班級環境

校園環境

老師及學長的介紹

養成良好觀察習慣
1、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觀察能力。

2、掌握基本的觀察方法,能主動探索學校,養成勤於觀察的良好習慣。
2
探索、繪畫、展示、交流

主題活動:美麗的校園我愛她
1、對學生進行熱愛班級、熱愛校園、美化校園、凈化校園的教育。

2、有愛護校園的願望和行動,增強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
1
觀察、思考、交流、實踐












探索社區環境
1、知道自己居住地的名稱及所屬街道和社區,知道自己居住城市的名稱及所屬的省份。

2、觀察了解社區綠化、環保設施,懂得維護社區環境,在生活、學習、游戲時不妨礙他人。
1
觀察、訪問、交流、實踐
社區文化

城市綠化

公園廣場

環城的山水

市花及城市綠化
1、知道市花是石榴花。

2、觀察打扮城區主要街道的常見花草樹木,認識古樹、名木、名花,初步了解它們的特點,知道它們在美化、凈化環境方面所起的作用。
2
觀察、訪問、繪畫、剪貼

廣 場

公 園
1、了解城區有哪些廣場 、公園,知道它們所處的方位。

2、在父母或親友的帶領下到廣場、公園遊玩,感受這些地方帶給市民休閑、娛樂的樂趣。

3、大致了解每處地方的特色樹種、花卉及典型建築。

4、用橡皮泥塑造自己感興趣的形象,如公園里晨練的人、某一處有特色的建築等。
2
觀察、訪問、體驗、攝影、繪畫、泥塑

環繞荊城的山
1、與父母、老師或同學開展登山活動,體驗登山的樂趣。

2、知道環繞城區的幾座主要山峰的名稱,知道山峰上的嵐光閣、東山寶塔、唐安古寺等知名建築。
2
實踐、體驗、攝影、泥塑

穿城而過的水
1、知道環繞城區的有竹皮河,還有漳河的支渠三乾渠、四乾渠。

2、懂得保護水源、節約用水的重要性,牢記「保護城市河道,有我一份責任」。
1
游覽、觀察、討論、交流

主題活動:小手牽大手,文明一起走。

1、鞏固所學知識,增強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2、以實際行動來維護城市環境,做文明市民、文明遊客。
1
班隊會、反思、實踐

一 年 級 下 學 期

單元
課程

內容
課 程 目 標
課時
課程

形式
資源

來源

春滿山城
春天來了
1、尋找春天,感受春天的氣息,感受春天生機勃勃的美。

2、培養學生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2
觀察、記錄、交流、繪畫
走進大自然

城區街道、園林

城郊蔬菜、水果基地

奼紫嫣紅的花朵
1、觀察、記錄城區各種花卉的名稱、顏色、形態、花期,感受花兒的美麗、家鄉的美好。

2、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珍藏對這些花兒的美好回憶。
2
觀察、繪畫、攝影、攝像、口語交際

春遊郊遊
1、到郊外踏青,親近自然,認識動植物。

2、初步了解本地常見農作物、特色蔬菜及水果的種植過程。
2
實踐活動、調查訪問

走進動物世界
小鳥的歌
1、查閱資料,考察訪問,大致了解荊門范圍內生活著哪些留鳥、候鳥。

2、聆聽生活在荊門城區、山嶺、鄉村的各種留鳥、候鳥的鳴聲,觀察它們的外形,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
2
觀察、查閱資料、錄音、模仿
有關動物的圖文資料、鄉村、飼養場、動物園

動物的家
1、了解荊門范圍內生活著哪些野生動物。

2、走進鄉村,看農家飼養的家禽、家畜,知道名稱,了解生活習性。

3、看看你熟悉的市民家庭養了哪些寵物。
2
調查、訪問、繪畫、泥塑

參觀動物園
1、知道動物園中飼養著哪些動物,會用自己的話說出感興趣的動物的外形及生活習性。

2、懂得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增強動物保護意識。
2
觀察、記錄、口語交際

我是荊門旅遊小使者
可愛的荊門,美麗的家鄉
搜集、整理自己在參觀、游覽過程中拍攝的照片、搜集的圖文資料、創作的作品,與同學合作,舉辦一次有關家鄉動植物的展覽。
2
搜集、整理、展覽
學生搜集的資料、自身體驗

我眼中的荊門
1、組織主題班隊會,向同學介紹荊門有哪些著名風景區。

2、根據自己在游覽途中的所見所聞,與同學交流自己眼中的荊門。

3、利用打電話或節假日走親訪友的機會向在外地的親友介紹荊門,歡迎他們來荊門旅遊。
1
主題班隊會

口語交際

旅遊小貼士
到同一景區游覽過的同學組成小組,討論綜合後向全班同學介紹出遊乘車線路、注意事項,簡要介紹景區特色。
1
口語交際
學生的旅遊經驗、旅遊常識

二 年 級 上 學 期

單元
課程

內容
課 程 目 標
課時
課程

形式
資源

來源

山城的秋天
秋天的色彩
1、觀察秋季周圍植物的變化,感受秋天艷麗豐富的色彩。

2、開展秋季登山活動,體驗層林盡染的秋韻。
2
繪畫、攝影、布貼、交流
秋天的山林、果園、田野,商場、超市、街頭攤點,學生的體驗

豐收的田野
1、到山林,到果園,到田野,感受豐收的喜悅,體驗秋天成熟的美。

2、了解荊門有哪些物產,知道荊門是全國著名商品糧、商品棉基地。知道荊門特產漳河蜜桔、毛李荸薺等,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3、到糧油店、商場、超市以及街頭攤點,看看貨架上有哪些荊門特產出售,了解價格,詢問銷售情況,做好統計記錄。
2
調查、訪問、記錄、查閱資料、口語交際

秋風秋韻
1、通過觀察、繪畫、攝影、日記、剪貼等形式搜集資料,舉辦一次以「山城的秋天」為主題的展覽或主題班隊會活動。

2、通過實踐,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掌握圍繞主題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的方法,培養探究意識。
1
展覽、班隊會、實踐活動

我是荊門旅遊小使者
神奇的山川
1、通過調查訪問,知道荊門境內有東寶山、西寶山、聖境山、莫愁湖、屈家嶺文化遺址,有以明顯陵——大洪山旅遊區、漳河旅遊度假區、紀山楚文化旅遊區為代表的旅遊景點。

2、利用節假日到自己感興趣的景區游覽,向同學介紹旅遊見聞。
2
游覽、攝影、攝像、日記
荊門信息港、荊門旅遊網、《荊門日報》、地方教材《可愛的荊門》、其他圖文資料、荊門風景名勝等

秀美的公園
1、知道荊門有以人文園林景觀為主體的城市公園,如龍泉公園、石化公園、鍾祥莫愁湖公園、京山縣烈士公園;有以自然景觀為主體的森林公園,如鍾祥大口國家森林公園、京山虎爪山森林公園等。

2、參觀游覽,體驗徜徉於山水園林之間的樂趣。
2
游覽、攝影、日記、交流

各具特色的建築
1、觀察城區的古塔、古寺,游覽龍泉書院、陸夫子祠及鍾祥明顯陵,從其他圖文資料上搜集荊門境內其他有名的建築,看看它們有什麼特點,了解它們的歷史文化淵源。

2、用泥塑、繪畫等形式展示這些建築的造型特點,有條件的同學可自己攝影、攝像。
2
作品展示、口語交際

我眼中的荊門
1、向外地的親友介紹本學期你的市內游覽見聞,告訴他們荊門的新變化。

2、通過寫日記、編順口溜、創作簡單的歌謠等形式歌頌家鄉。
1
口語交際、創作活動

二 年 級 下 學 期

單元
課程

內容
課 程 目 標
課時
課程

形式
資源

來源









走向大自然

1、到校園、街道、庭院、公園、山林、田野觀察小草、樹葉的萌發,感受春天生機勃勃的氣息,寫下自己的見聞。

2、觀察春天裡小動物的活動情況,保護鳥巢,不掏鳥蛋,不捉小鳥,不捉、不買小蝌蚪。

3、到掇刀草莓基地觀察草莓的生長情況,採摘草莓,也可以到城郊蔬菜基地、水果基地開展「生態一日游」活動。
2
參觀游覽、日記、口語交際
校內外的各種花草樹木、環保資料、《小學生十萬個為什麼》、小學《自然》課本、中學《生物》課本

親近綠色
1、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

2、與小夥伴、同學及家長組成小組栽花種樹,知道養護方法。
2
查閱資料、參加植樹節活動

綠色與環保
1、知道植樹造林對保護環境、美化生活的重大意義。

2、增強環保意識,養成愛護花草樹木的良好習慣,培養熱愛美好環境、美化生活的情趣。
1
講授、討論、演講交流

保護秀美山川
1、交流自己在荊門風景區游覽時發現的不文明現象和破壞環境的做法,結合自己掌握的知識談談這些做法的危害。

2、與家人、同學討論,提出保護景區的措施,在班級交流。
2
討論交流

潔凈城市

美化家鄉
1、了解荊門創國家級山水園林城市的舉措,並向家人、同學宣傳,懂得「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2、種花種草,認養綠地,愛護花草樹木和動物。
2
搜集資料

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
1、繼續開展「小手牽大手,文明一起走」活動,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到紅領巾街道開展潔凈城市、美化環境的活動。

2、開展「保護荊門環境有我一份功勞」主題班隊會活動。
3
實踐活動

主題班隊會

暢想荊門美好

的明天
想像畫、泥塑比賽
舉行以「我心中的荊門城」為主題的想像畫、泥塑比賽
2
想像創作
學生的感受、體驗、希望

演講比賽
舉行以「我心中的荊門城」為主題的演講比賽,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振興荊門的情感。
2
演講比賽

三 年 級

單元
課程

內容
課 程 目 標
課時
課程

形式
資源

來源









點綴校園的小精靈

1、向老師、園丁請教,弄清校園里每一種花草樹木的名稱,了解它們的生長特點。

2、在科學課老師的幫助下弄清校園里每種植物所屬的科、屬、種,為它們設計小名片,並掛好小名片。

3、開展種養殖活動,豐富校園生物物種。

4、與學校少先隊大隊部聯系,成立校園環保大隊,聘請學校園丁當技術顧問,劃分每個中隊的養護責任區。
16
講授、設計、實踐活動

校內外的各種花草樹木、環保資料、《小學生十萬個為什麼》、小學《自然》課本、中學《生物》課本、荊門市園林局、林科所










城市風景——竹皮河
沿竹皮河道考察,觀察兩岸保護設施,看看現在污染竹皮河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明白保護城市河道的重要性。

4
實地考察、分析、思考
地方教材《可愛的荊門》、《荊門水利》及相關報刊

生命之水——漳河水庫
1、知道漳河是本市最大的人工湖泊,是全國八大水庫之一。

2、通過實地考察、訪問等方式,知道城區生活用水取自漳河水庫,了解漳河在灌溉、防洪、養殖、生態、航運、發電、旅遊等方面所產生的綜合效益。

4
游覽、調查訪問、查閱資料

富饒美麗的長湖
1、知道長湖所處的地理位置,了解這座本市最大的天然湖泊所產生的巨大經濟效益及潛在旅遊價值。

2、實地觀察、調查訪問,了解網箱養魚對長湖水體的污染。

3、比較長湖的昨天與今天,暢想長湖的未來,提出保護長湖的合理化建議。

1
實地觀察、調查訪問

波濤洶涌的漢江

知道漢江發源於陝西省,流經我市,在漢口龍王廟與長江匯合。了解漢江的航運價值及漢江防汛。

1
搜集資料、調查訪問

保護水源

節約用水

1、知道水對工農業生產、人民生活的巨大作用,懂得水是生命之源的道理。

2、通過觀察、訪問,大致了解污染河流、湖泊的主要原因。3、想一想,小學生怎樣從自身做起,節約用水,保護水源,潔凈城市?在班級開展討論,制定節水公約,在全校推廣。

4

搜集資料、討論調查

制定公約

四 年 級 上 學 期

單元
課程

內容
課 程 目 標
課時
課程

形式
資源

來 源

荊門廣場文化

荊門風物
1、搜集在荊門地區流傳的民謠、諺語、俗語、俚語及民間故事,調查了解荊門有哪些民間表演藝術形式。

2、搜集荊門民間手工藝品,了解荊楚民俗、民風,看看荊門城內的建築、裝飾融合了哪些民間藝術元素,體現了哪些本地特色。

3、舉辦一次以「荊門民俗」為主題的展覽、表演展示活動。
2
調查訪問、實地觀察、記錄
學生實地調查搜集的各種資料、地方教材《可愛的荊門》、荊門城區的各處主題廣場

建築與生活
1、利用節假日看看荊門修建有哪些主題廣場,觀察這些廣場的設計布局特點。

2、觀察各廣場的典型雕塑,欣賞其造型特點,弄清其象徵意義,用橡皮泥或陶泥製作縮微景觀。
2
實地考察

創作欣賞

娛樂與健身
1、觀察市民在廣場開展的各種健身娛樂活動,模仿學習。

2、調查了解市民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情況,弄清廣場健身娛樂活動蓬勃開展的原因,寫出小論文。
2
觀察模仿

調查研究

小朋友的樂園
1、到廣場親自體驗各種健身娛樂設施帶來的樂趣,。

2、通過寫作文、繪畫、泥塑、攝影、攝像等形式記錄城區大小廣場給市民帶來的無窮樂趣,舉辦以「荊門廣場文化」為主題的展覽。

3、根據自己的觀察,結合調查訪問,提出管理廣場的合理化建議。
4
親身體驗

記錄展示

交流討論

保護荊門環境有我一份功勞
告別陋習
1、看看哪些生活陋習嚴重影響環境衛生,舉行告別陋習的宣誓儀式,不僅自己身體力行,而且動員家人、朋友、同學告別陋習,從生活小事做起,保護環境。

2、寫一份倡議書,號召全體市民告別陋習,講文明,講衛生。
3
觀察宣傳

實踐活動
市、區政府宣傳部、荊門市環保局、荊門市政園林管理處

環保我能行
1、成立環保假日小隊,開展「小手牽大手,文明一起走」活動。

2、做好「紅領巾街道」的衛生保潔維護工作,清除小區牆壁、街道電線桿上的「牛皮癬」。

3、自覺使用環保產品,拒絕白色污染。
4
實踐活動

我是荊城文明小使者
1、開展環保主題班隊會活動,增強愛我荊門、美化荊門,還荊門青山碧水藍天的責任感。

2、舉行「我是荊城文明小使者」徵文比賽、演講比賽。

3、為街道設計美觀實用、有利於垃圾分類的垃圾桶。

4、設計環保宣傳畫,寫上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宣傳標語。
4
主題班隊會

徵文演講

創作設計

四 年 級 下 學 期

單元
課程

內容
課 程 目 標
課時
課程

形式
資源

來 源











荊門地形
1、知道荊門位於湖北省中部,地處漢江平原與鄂西山區的過渡地帶,北部層巒疊嶂,中部崗嶺起伏,河港交叉,南部沃野舒展,稻香魚肥。
1
觀察發現、調查了解、教師講授、口語交際
荊門博物館、地方教材《可愛的荊門》、《荊門地方誌》及其他有關荊門歷史的資料

荊楚門戶
1、知道荊門因史書稱為「荊楚門戶,控制要沖」而得名。

2、知道早在4000多年前荊門境內的漢江、長湖、漳河三大水系就有人類居住,創造了長江中游最早的人類文化——屈家嶺文化。

荊門行政區劃
1、在湖北省行政區劃圖上找出荊門市的位置;在荊門市行政區劃圖上找出自己的學校及家庭所在的位置;看看荊門境內有哪些鐵路、公路。

2、觀察荊門行政區劃圖,看看荊門下轄哪些市、縣、區。

3、知道荊門作為城鎮,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古代荊門曾是荊(州)襄(州)走廊上的必經要道和關隘,以軍事重鎮著稱,歷代君王都在這里設州置縣。

2、簡要了解解放後荊門的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荊門博物館
1、參觀荊門博物館,知道荊門古屬楚國,了解館中陳列有被稱為「中國第一古屍」的郭店戰國女屍、郭店楚簡等國寶級文物。通過館中陳列的文物以及講解員的介紹,感知楚地古代先民的生活,感受燦爛的楚文化。

2、通過參觀,知道文物的考古價值、藝術價值和旅遊價值,增強文物保護意識。
2
參觀、感知、體驗










豐富的地下寶藏
1、調查了解荊門境內蘊藏著哪些礦產資源,對照荊門地圖標出其出產位置,繪制出簡明的《荊門礦產資源分布圖》。

2、採集礦石標本,在科學課教師或家長的幫助下製作礦石標本。
2
教師的講授、調查了解
學生搜集到的原始資料、統計數據、荊門旅遊網、《荊門水產》《荊門地方誌》及相關報刊資料

名優特產
1、調查了解荊門境內的農、林、牧、漁業資源以及多種經營帶來的效益。

2、根據調查搜集的資料繪制出簡易的《荊門水產資源分布圖》《荊門林業資源、經濟林木分布圖》等圖表。
2
實踐活動

搜集商標

實踐活動
1、與小組同學合作,以表格的形式製作出「荊門名優特產名錄」。

2、通過寫日記、繪畫、攝影、拍攝DV作品等形式介紹荊門名優特產。

3、統計你所熟悉的荊門農家收入情況,將全班同學的統計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弄清荊門農家收入的主要來源,看看各鄉鎮的特色經濟是什麼。
2
小組活動、交流展示

五 年 級 上 學 期

單元

課程內容

課 程 目 標
課時

課程形式

資源來 源

荊門風物
民間故事
搜集整理在荊門一帶流傳的民間故事,把這些故事講給別人聽,在班級召開民間故事會。
2
訪問、交流
學生自身搜集的資料、地方教材《可愛的荊門》、城市及鄉村的生活習俗

名人傳奇
1、了解與荊門相關的名人事跡,把荊門名人當作寶貴的精神遺產加以繼承和發揚,立志振興荊門,為家鄉建設作貢獻。

2、各班選擇1~2名荊門名人作為研究重點,開發相關校本課程,如《斑衣娛親老萊子》《關公與掇刀》《象山先生在荊門》《抗日名將張自忠》等。
6
調查訪問

實踐活動

課程開發

風俗民情
1、調查訪問,詳細了解荊門的風俗人情,如婚喪嫁娶、節日習俗、飲食文化、冠名稱謂等習俗。

2、搜集相關文字、圖片、實物資料,撰寫解說詞,與四年級同學合辦「荊門民俗」展覽。
4
實地觀察

調查訪問

考古荊門
紀山古墓群
1、到荊門博物館參觀出土文物、請紀山籍同學介紹當地古墓群的發掘與保護情況,了解楚地先民的文化與生活,了解紀山古墓出土文物的歷史價值及文化價值。

2、選擇1~2件文物重點研究觀察,寫出研究小論文。

3、各班合作,以「郭店楚簡」及「楚文化」為主題開發相關校本課程。
6
實地考察

調查研究

課程開發
荊門博物館、荊門旅遊網、荊門境內各處文物保護單位

鍾祥明顯陵
1、游覽鍾祥明顯陵,了解明顯陵的考古價值及文化旅遊價值

2、增強文物保護意識。
2
搜集資料

實地游覽

其他歷史遺跡
1、調查訪問、查閱相關資料,了解荊門境內還有哪些有價值的歷史遺存,整理相關資料,在班級交流。

2、按照各處古跡的價值及保護級別(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在《荊門行政區劃圖》上標出荊門境內各處重點保護文物所在的位置。
2
調查訪問

實踐活動

荊門攬勝
風景名勝
1、詳細了解荊門境內有哪些風景名勝,繪制《荊門名勝分布圖》或《荊門名勝一覽表》。

2、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分期游覽家鄉名勝,通過習作、攝影、拍攝DV等形式記錄游覽過程,推介家鄉名勝。
4
實踐活動

討論交流
荊門境內各處風景名勝、學生的體驗感悟

主題活動
1、組織召開「愛我荊門」主題班會,通過各種不同的形式介紹荊門,進一步升華熱愛家鄉的情感。

2、寫建議書、倡議書,號召大家都來保護文物古跡、風景名勝。

3、舉辦「荊門——我可愛的家鄉」徵文活動。

3
實踐活動

班隊活動

徵文活動

五 年 級 下 學 期

單元
課程

內容
課 程 目 標
課時
課程

形式
資源

來 源

荊門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1、進一步了解荊門市及所轄縣市區的歷史,特別是行政區劃變更情況,搜集有關材料,在班級交流。

2、將所搜集到的資料加以整理,按時間順序列出荊門歷史編年表。
2
搜集資料

參觀交流
《荊門地方誌》《荊門人民革命史》及荊門市檔案館、博物館

難忘的戰斗

不朽的英雄
1、搜集在荊門這塊熱土上發生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了解荊門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英勇斗爭的史實,借鑒歷史,發揚傳統,繼承先輩遺志,立志振興荊門。

2、清明節到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組織英雄故事會。

3、拜訪軍休所老紅軍、老革命,聽他們講土地革命時期地下黨在荊門的活動、斗爭情況,講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發生在荊門的幾次著名的戰斗;到東寶山、西寶山實地考察解放荊門的戰斗遺址;舉辦《英雄的荊門城》展覽。
6
搜集資料

實地考察

實踐活動
















1、參觀城區具有代表性的建築,走訪城市街頭巷尾,查閱資料進行對比,了解荊門在城市建設、環境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開發校本課程《建築與生活》。

2、用手中的筆、照相機、攝影機以不同的方式記錄下我們的家園發生的巨大變化。
2
課程開發

實踐活動

參觀交流
荊門信息港、《荊門地方誌》、地方教材《可愛的荊門》、學生通過實地調查走訪取得的資料及自身的理解感悟








1、通過調查訪問,了解荊門境內的公路、鐵路、內河航運在發展荊門經濟中的巨大作用,了解其迅猛發展的歷程。

2、到郵政局、電信局、荊門移動、荊門聯通調查訪問,了解這些部門的服務項目、發展歷史。
2
實踐活動

參觀交流








1、參觀城區各大醫院,了解其醫療水平及服務質量。

2、調查走訪,了解遍布城區的小診所、小葯店給市民帶來的利與弊,寫出調查報告,開展辯論活動。
3
實踐活動

參觀交流








1、參觀城區有代表性的大、中、小學、幼兒園及各級各類文化藝術團體,了解荊門解放以來文化藝術的發展狀況,了解文化教育事業對促進經濟發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巨大作用。

2、說出近幾年荊門文藝界推出的有影響的文藝作品,如《鬧龍舟》《荷花洲頭》等,閱讀荊門籍作家、詩人的作品。

3、知道「普九」、課程改革等教育大事,立志勤奮學習。
3
閱讀欣賞

實踐活動












1、通過調查了解、實地參觀、查閱資料等方式了解荊門各大企業、特色產業的產品、生產規模、經濟效益及對荊門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舉行一次以「老字型大小新效益」為主題的研究活動。

全校師生圍繞本專題搜集的圖文音像資料及研究的成果,民間手工藝品、民歌、民謠、民間舞蹈及其他鄉土氣息濃厚的民間藝術形式,荊門各藝術團體創作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藝節目等。

8. 校本課程學習之欣賞《暗戀桃花源》 觀後感(3)

[校本課程學習之欣賞《暗戀桃花源》 觀後感(3)]
觀《暗戀桃花源》有感 文/吳迪

這部話劇講的是一個叫暗戀的劇組和一個叫桃花源的劇組,因為劇場工作人員的安排失誤而在同一個舞台上排練所引發的一串搞笑的事情,校本課程學習之欣賞《暗戀桃花源》 觀後感(3)。同時2個劇組的故事穿插在其中給我們展現。

首先講講暗戀這個劇組。講的是一對戀人江濱柳與雲之凡在大上海相戀,卻在小小的台北咫尺天涯。知道江濱柳年老病重的時候通過登報尋人的方式才最終見到了雲之凡,單詞是一對戀人彼此對有了自己的家庭。相愛卻最終不能在一起,暗戀講述的是一個悲劇的愛情故事。而女主角雲之凡最後說的一句話「不能再等了,再等就老了」卻給了我很深的印象。有時候,人心裡往往都會有一個最初而又真實的夢想,我們一直都在為那個夢想不斷努力,但是幾十年後,回過頭去想一想,卻已經變得不像以前那麼重要了,觀後感《校本課程學習之欣賞《暗戀桃花源》 觀後感(3)》。時間終究會抹去這些印記的,而人也是敵不過時間的,要好好把握的是現在。就像劇中的2人一樣,正西現在幸福美滿的生活,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關於桃花源,那是一個人人都想去的地方,沒有紛爭雜質,一個淳樸美好乾凈的世外之地。在劇中,老陶因為妻子春花的出軌沖動來到上游打漁而誤入桃花源,也因那兒的美好而愛上了桃花源,就這樣時間飛快的過去了,但他還惦記著他的妻子,甚至還回到了故土想把春花也帶到桃花源去,而此時,袁老闆與春花因俗世中的各種事情吵吵鬧鬧,更是把老陶當做了神經病。盡管無奈,老陶終究是沒辦法,隻身又回去尋那片凈土。由此可見,在世人看來,桃花園的人都是不正常的。但到底是他們不正常還是老陶不正常呢?答案顯而易見,是春花和袁老闆這樣的世俗之人。他們被世俗蒙蔽了雙眼和心靈,而純粹的桃花源人也就因此而顯得不正常了。可是為什麼我們不讓自己的升華變得簡單純粹一點呢?少一點猜忌,少一點紛爭,少一點計較,那麼人心就會干凈很多了,世界也就干凈很多了。

〔校本課程學習之欣賞《暗戀桃花源》 觀後感(3)〕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