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在線閱讀
㈠ 按照課程開發的過程模式的基本原則去進行課程與教學工作,會面臨什麼問題
20世紀以來,課程開發的主要模式有兩類,即目標模式和過程模式。我國沿用的是目標模式,由國家制定課程標准統一實施。斯坦豪斯是英國著名現代課程論專家,在1975年出版的《課程研究與開發導論》中, 提出了著名的課程開發「過程模式」。由於「過程模式」強調的教師在課程開發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思想,對我國目前倡導的校本課程開發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關於課程開發的過程, 斯坦豪斯並沒有提出明確而具體的程序及方案。事實上,他主要論證了課程開發過程的基本原則及方法。
第一,一般目標與程序原則。「過程模式」反對「目標模式」預設的原子化目標, 但這並不意味著它絕對反對目標。但兩者的目標具有本質的區別。過程目標只是確立總體教育過程的一般性、寬泛的教育目標, 這個目標並不構成最後的評價依據。程序原則即課程開發的總要求, 它不同於目標模式預設的、希望達到的教育結果, 它只是作為課程開發的方法及指導思想而使教師明確教學過程中內在的價值標准及總體要求, 而不指向課程實施最後結果的控制。
第二, 課程設計及課程內容選擇的依據。在斯坦豪斯看來, 合理的課程設計必須說明課堂上的現實狀況, 僅僅合乎邏輯是不夠的, 課程內容的選擇必須反映教育目的及教學過程的實際。「過程模式」的主要任務就在於這種反映教育本體功能及知識內在價值的課程內容的選擇。從此意義而言, 過程模式的邏輯起點是內容的選擇而非目標預設。
第三, 開放系統與形成性評價。斯坦豪斯認為, 課程領域應是一個開放的而非封閉的系統, 學生的學習不是直線式的、被動的反應過程, 而是一個主動參與和探究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 不存在簡單的正確結果或錯誤結果。因而, 在教學過程中, 應關注學生個人的理解與判斷。
第四, 教師參與課程開發。斯坦豪斯認為, 整個課程開發過程就是一個問題探索研究過程, 課程開發者不再是提供解決辦法的人。因為, 各個學校的情況各不相同, 學校是課程開發的中心, 所以必須讓教師從事課程研究和開發工作。因而, 他提出了「 教師即研究者」的口號。並認為沒有教師的參與, 就沒有課程開發, 因為每一課堂都是一個實驗室, 每一個教師都是課程研究團體中的一員。
斯坦豪斯在後期的研究中, 主張使教師成為課程開發的主體, 並積極投人課程探究過程之中, 提出「教師作為研究者」的口號, 並在此基礎上開發了一套新的課程「 種族關系課程規劃」。在此,「教師作為研究者」也就意味著學校成為課程探究和開發的中心,教師成為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 是課程的主體和創造者。斯坦豪斯認為整個課程編制過程就是一個問題探究過程, 教師即問題探究者。課程編制過程就是由教師確定研究任務, 在自己所處的特定情境中收集和分析資料, 進而確定課程內容及其實施間題,課程編制者不再是提供解決辦法的人。因為各個學校的情況是各不相同的, 學校是課程中心, 所以必須讓教師從事課程研究和編制工作困」。這樣,以學校為基地編制課程成為課程編制的必然要求。因此,「學校本位的課程開發」是「過程模式」的必須要求,「過程模式」為「學校本位課程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
這一思想與我國目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教師的要求是相吻合的, 尤其是三級課程管理體制的實行, 使「教師即研究者」的口號成為可能, 使校本課程開發方為現實。
最後,在實踐上,過程模式還存在一些困難。一方面,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存在困難。評價要求有一個公共標准,然而在過程模式中,教師是學生成就評定的診斷者、鑒別者、批評家,而不是一位判分者。在這種情況下,有可能即使情況相同,每位教師給出的成績都不同。從學生的角度說,如果信任教師的判斷,當然就希望對其學習進行評判而非打分。反之如果不信任教師的判斷,就可能希望打分而非評判。另一方面是教師的能力問題。這個模式要求教師對學科中的各種概念、原理和標准不斷地加以精煉,並加深對它們的認識和識別。斯坦豪斯也承認,過程模式對教師的要求太高了,因此在實踐中完成它是十分困難的。
「實踐模式」、「過程模式」課程開發模式, 其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對我國中小學校本課程開發均有借鑒意義, 但因文化背景不同, 對其思想的理解和借鑒難免存在偏差和不適合我國國情的地方, 但應取其積極一面, 為我所用, 以便更好地落實新一輪體育課程改革。
㈡ 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系統包括哪三類目標
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系統包括: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
(一)認知領域教育目標
布盧姆等人在1956年把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公布出來,該鄰域的教育目標包含由從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六個水平。
共分為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層次。(具體如下圖)
1.知識:記住所學材料,包括對具體事實、方法、過程等的回憶;可使用的描述動詞:定義、敘述、背誦等。
舉例:背誦《春江花月夜》。
匹配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的時間和名稱。
2.領會:領悟所學材料的意義,但不一定將其與其他事物相聯系;可用描述動詞:解釋、辨別等。
舉例: 概括《老人與海》的故事。
通過閱讀,辨別現實主義與自然主義各自的特徵。
3.運用:將所學概念、規則等運用與心情景中的能力;可以描述動詞:計算、操作等。
舉例:演示能量守恆定律在生活中的應用。
模擬商店購物,考察學生的計算能力。
4.分析:將整體材料分解成其構成成分並理解其組織結構 ;可用描述動詞:分解、說明等。
舉例:讓學生將《荷塘月色》的結構分解出來。
讓學生區分一篇報道中的事實與觀點。
5.綜合:將所學的零碎知識整合為知識體系,強調創造能力,需要產生新的模式或結構;可用描述動詞:創造、編寫等。
舉例:讓學生設計出科學試驗程序。
給定事實材料,寫出一篇報道。
6.評價:對材料作價值評判的能力,包括按材料內在標准或外在標准進行評判;可用描述動詞: 評價、對比等。
舉例:評價孔乙己的價值觀。
給定兩篇報道,讓學生評判那篇更真實可信。
(2)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在線閱讀擴展閱讀:
在中國進行的課程改革中,學習和研究布魯姆「掌握學習」的理論,對我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樂觀主義的學生
布魯姆的「掌握學習」是一種有關教與學的「樂觀主義」教學理論。之所以說是「樂觀主義」是因為:這一理論從根本上反對個別差異先天性和不變性的觀點,而「主張只要能找到幫助每一個學生的方法,那麼從理論上說所有學生都能學好」。
以往學校的做法,往往是按照正態分布,把學生分為若乾等級,並把這種劃分標准作為衡量學生優劣的穩定、持久的依據,並影響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受其影響,「教師在看待學生時,只希望班內三分之一的學生成績不及格或剛及格,三分之一的學生成績不及格或剛及格,三分之一的學生完全掌握了學習目標和內容。
而學校的主要精力往往都放在這三分之一的優生上,對其他三分之二的中差生則興趣極微」。這種不合理的做法所導致的結果必然是教學質量大幅度下降,以及人為地製造大批的差生。
「掌握學習理論」是對傳統教學中等級、分組制的挑戰,打破根深蒂固的偏見,主張教師對每個學生的發展充滿信心。
並為每個學生提供理想的教學,提供均等的學習機會,為需要幫助的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和幫助,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理想的、適合自己個性需要的教學,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這種樂觀主義的、面向全體的學生觀,對於當前教育教學改革中新的學生觀的確立具有重要的意義。
2、新型的個別化教學實踐
「掌握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個別化教學實踐,它既不悖於集體教學,也不是純粹的個別化教學,而是在集體教學的基礎上進行的個別化教學。
教育實踐證明:個別化教學效果顯著,但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和師資;集體教學雖然能在短時期內教授大批學生,但效果較差,容易產生大量「差生」。「掌握學習理論」通過特定的程度,將集體教學與個別教學相結合,取得較好的效果。
「掌握學習」的實施程度一般有三個步驟,第一,闡明學習所必需的先決條件。第二,研製實施的程序。第三,評價這種策略對教師與學生所產生的結果。
掌握學習的策略,客觀上對教與學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對學生而言,在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習動機,消除焦慮和壓抑心理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效果;對教師而言,有助於教師面向全體學生教學,有效地因材施教,並對學生充滿信心,實現學習成績的「大面積」提高。
參考資料:
教育目標分類理論_網路
布魯姆(美國當代著名的心理學家)_網路
㈢ 談談你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教學的認識,怎樣才能上好這門課
談談你對馬克思主義g基本原理課堂課程教學的認識,怎樣才能上好這門課,你可以認真的聽講,馬克思主義是相當好的,也有才華的,基本都是可以讓你學到七歲的。
㈣ 歷史上有哪幾種重要的課程觀,談談你對課程的看法。要詳細
課程是知識 作者:叢立新文章來源:《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
課程強調受教育者掌握完整系統的科學知識,往往分科開設;課程的體系是以相應學科的邏輯、結構為基礎組織的;課程是外在於學習者個人生活的,並且經常是凌駕於學習者之上的,學習者對於課程主要是接受者的角色;教師是課程的說明者、解釋者。從心理基礎而言,這樣的課程主要關注學習者的認知過程。
課程是經驗
課程強調和突出學習者作為主體的角色,以及在課程中的體驗;課程注重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和設計;課程是以學習者實踐活動的形式實施的;課程不是外在於學習者,也不是凌駕於學習者之上,學習者本人是課程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從心理基礎而言,這樣的課程比認知過程廣泛,強調學習者個性的全面參與。
課程是活動
強調學習者是課程的主體,以及作為主體的能動性;強調以學習者的興趣、需要、能力、經驗為中介實施課程;從活動的完整性出發,突出課程的綜合性和整體性,反對過於詳細的分科;從活動是人心理發生發展基礎觀點出發,重視學習活動的水平、結構、方式,特別是學習者與課程之間的關系。從心理基礎而言,這種課程也強調全面性,即除了認知過程之外,學習者的其它心理成分同樣是實施課程必須考慮的。
這樣三種觀點反映出人們對於課程本質的不同認識,對於課程實踐具有不同的意義。
在教育近代化的道路上,首先與課程結盟的是知識。以此為基礎,科學知識特別是自然科學知識在學校課程中登堂入室,普及義務教育順利發展,相應的一整套教育教學制度、方法建立形成,從而較好地完成了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大批有文化的勞動者的任務。總之,這種觀點在教育近代化的過程中功不可沒。
然而,這種觀點從一開始便存在著隱患:課程所關注的是學到、掌握了多少知識,怎樣使受教育者盡可能快、盡可能多地記住知識,等等。幾乎必然地,學習者掌握知識的數量和質量往往成為教師甚至整個教育所追求的目標。今天,社會對於教育的要求已經愈來愈明確地表現為,追求人的整體素質而不僅是他所掌握知識的質量,於是,這種課程觀念也就愈來愈令人感到不足。實際上,所謂「重物輕人」的傾向在將課程規定為知識的時候,就已經潛伏下來了。期待在這種觀念不變的條件下,完成培養當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幾乎是緣木求魚。
課程是經驗的觀點是對上述問題的突破。無論人們在用經驗定義課程時具體的出發點和依據存在怎樣的差別,都注意到了一個基本事實,知識本身的完備並不能直接轉化為學習者理想的發展。盡管課程在知識水平上可以達到相當的嚴密、完整、系統、權威的程度,卻經常由於脫離了學習者的主觀世界和內心體驗而無助於他們的發展,甚至不能夠保證這些知識真正為學習者理解和掌握。這樣的問題,幾乎在各個國家的教育實踐中都先後被人們注意和批評過。於是,人們逐漸將努力從追求課程在客觀上的完美,轉移到課程對學習者產生的主觀效果——這並非主觀唯心主義,受教育者的主觀體驗往往是最具有客觀實在性的。
只有那些真正為學習者所經歷、理解和接受了的東西,才稱得上是課程,也只有在學習者主動獲取經驗的過程中,才談得到個性的充分發展。許多人在談到課程時開始使用「經驗」這一概念,強調課程就是學習者本身體驗和獲得各種性質和形態的經驗。雖然杜威的理論及相應的實踐受到普遍的批判,但是,在世界范圍內,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習者自主獲得學習經驗為目的的課程已經成為相當廣泛的實踐。人們普遍認為,這樣的課程對受教育者發展的效果是一味強調知識的課程無法企及的。
課程是活動的觀點,與心理學和哲學界活動理論的發展息息相關。本世紀以來活動理論的成就有目共睹,尤其是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以及前蘇聯的維—列—魯學派的活動理論,對於兒童通過活動作用於外部世界,同時通過內化過程建構起自己內部的認知結構,作了極為精闢的分析論證,對於活動的結構、要素和轉換的揭示,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和系統程度。所有這些,都為課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不只是關於感知、記憶、思維等心理過程的個別研究的拼接,也不再是多少帶有揣摩、想像色彩的學生學習過程的描述,而是直接觸及學習活動的心理機制,以及他們與課程相互作用時個性的整合性經歷和變化的詳細解釋和說明。因此,課程是活動的觀點確有其獨特的吸引力,正如有同志所說:「由於活動具有雙重轉換性,外在的客觀對象(學習材料)可以由經主體的活動『內化』為主觀經驗,主體的主觀經驗(包括情感體驗、心理機能等)也可同時『外化』為活動態度、動作方式、技能等影響和改變活動對象,進而影響和改變自己。因此,課程工作者可以通過活動了解兒童,也可以通過控制活動對象(學習材料)、影響活動方式等策略,影響他們的學習經驗。」(註:馮曉霞:《以活動理論為基礎建構幼兒園課程》,《學前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
毫無疑問,活動理論將對課程論產生深遠的影響。但是,課程本質是否應當定義為活動似乎還可以討論。首先,活動是人類的基本存在方式,活動理論研究的對象是比較抽象和概括化的一般人類活動——即使像皮亞傑所作的包括大量個案的研究,所追求和得到的也是普遍性結論。因此活動理論的基本原理和具體觀點對於課程研究主要應當是一種理論指導,而不是直接的解釋說明。其次,與活動的普遍性相對應,活動概念也是比較寬泛的,在哲學和心理學中,都是最基本、最上位的概念。當然不是說不可用於課程,但可以預料在使用時難免出現一些混亂,勢必需要經常性的加以說明,以至造成一些不便,甚至產生曲解和誤會。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將課程定義為「活動」還是定義為「經驗」,各有自己的依據,但也表現出共性。這就是,同樣發端於對將課程歸結或理解為「知識」觀點的批評,同樣認為課程應當大於「知識」,同樣重視學習者參於課程的主觀能動性,並且同樣希望通過對於課程本質的重新定義解決課程理論和實踐中的現實問題。
二、從「知識」到「經驗」是課程實踐和理論的進步
我們認為,對於課程本質的不同認識,從根本上說反映了課程自身的變化,從知識本體到經驗本體實質上體現了課程從近代化到現代化的發展。就今天中國課程改革面臨的問題而言,許多正是根源於知識本體的課程及相應的認識,因此,研究和實施經驗本體的課程是改革獲取成功必不可少的理論和實踐任務。
.經驗可以賦予課程更深刻的涵義和更豐富的功能
將課程定義為經驗,絕不僅僅是文字游戲或者概念的簡單替換,它表明了課程的發展和人們相應的認識進入了一個更深刻的層次。
在中文裡,經驗一詞至少有三層意思:經歷、由實踐得來的知識和技能、感覺經驗即感性認識。(註:參見《辭海》語詞分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47頁。)第一種用法是動詞,後兩種用法是名詞,當然,名詞的用法較之動詞的用法更為經常和普遍些。在英文中,也有名詞和動詞的兩種形式。與中文不同的是,作為動詞的使用與名詞一樣十分普遍和經常,尤其是突出、強調個人的親身、直接體驗過程,有個人主觀體驗過程在內的含義。
用經驗而不是知識來定義課程,至少有以下兩點優越性。
首先,用經驗來定義課程,擴展了課程的內涵,不僅可以包容用知識定義課程時所含的全部內容,還能夠包容得更多。過去我們常說,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是人類歷史經驗,即主要指書本知識、間接經驗,這是可以與知識劃等號的,而在今天,愈來愈多的人認為課程的內容不僅如此,學習者本人的個人經驗、直接經驗也是課程的題中應有之義。顯然,用「知識」定義課程難以滿足這樣的要求,而使用「經驗」則可能作到。廣義的經驗概括性較大,除了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之外,既可以包括直接經驗,又可以包括間接經驗;既可以包括個人經驗,又可以包括共同經驗。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用經驗來定義課程,可以使得課程獲得在被定義為知識時無法獲得的功能,這就是課程要讓學習者親身去經驗——無論在中文還是英文中,經驗都含有親身經歷的意思,能夠體現課程包括學習者佔有和獲取知識的主動過程。這種功能上的擴展,體現了人們對於課程認識的飛躍,改變了學習者與課程的關系,以及他們在學習課程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了課程與學習者之間的相互作用。
從「知識」到「經驗」的轉換是在課程現代化的進程中實現的
如前所述,課程定義從知識到經驗的轉換,反映的是課程從近代化到現代化的轉換,是課程本身的進步。盡管在各種課程論著作中少有相關的專門討論,但仍然可以從人們使用的概念以及相應的解釋說明的演變中體驗到這種轉換和進步的潛移默化。
其實,早在斯賓塞之前,盧梭在他的《愛彌兒》一書中,便經常採用經驗這個概念來表達他關於課程或者說教學內容的主張,但是,在盧梭身後的很長時期,盡管他的許多思想一直受到人們的重視,但這一點卻是例外。應當承認這不是偶然的,因為那時課程是知識的命題更能反映歷史對於教育的要求。
到了杜威的時候,對課程是知識命題合理性的懷疑和批判才成為現實,因為在這時,以知識為本體的近代課程已經做出巨大貢獻並且相對成熟,同時也就必然地顯示出了它的種種局限。顯然,杜威是有意識地使用經驗並且力圖用它取代知識來定義課程,在他的各種著作中,凡涉及教學內容、課程的地方全部採用經驗的提法。人們一般的看法及評價是:個人經驗的狹隘性限制了學生的學習所得,破壞了科學知識的邏輯系統,但卻忽略了杜威的另一番深意。可以認為,杜威是在建立一種新課程本質觀,他所提倡的經驗,是兼有名詞與動詞雙重含義的,尤其是動詞的意義。使用經驗而不是知識來表述課程,將學習者自主學習的過程納入課程本質當中,是杜威的根本目的。正因如此,他所極力提倡的「兒童中心」,才真正成為可能,「從做中學」才真正成為必須,「教育即經驗的不斷改造」才真正成為有意義的。
另一種經常為人們所忽視而實際上意味深長的現象是,經驗這一詞的使用並未隨著進步主義教育的衰落和對杜威的批判而消失,反而日益正規化和普遍化了。目前已經大量被翻譯介紹過來的,與杜威同時代、較杜威稍早、或者更晚的一些教育家以及課程理論家的課程著作中,每每也是頻繁地使用「經驗」來說明和定義課程。這種現象,與其說是巧合,勿寧說更像是帶有時代印記的一種自覺的選擇。曾享有課程理論之父稱號的F.巴比特在他的《課程》一書中這樣說:「課程將是系列的經驗,是兒童和青年達到那些目的所必須有的。」(註:F.Bobbit. curriculum,
1918.)被譽為現代課程理論奠基人的拉爾夫.W.泰勒, 在他被奉為經典的名著《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中頻繁使用的,也是經驗而不是知識,並且曾經十分明確地從經驗的動詞意義上做出詮釋:「『學習經驗』(learning experience)這個術語, 不等同於一門學程所涉及的內容,也不等同於教師所從事的各種活動。『學習經驗』是指學習者與他對做出反應的環境中的外部條件之間的相互作用。學習是通過學生的主動行為而發生的,學生的學習取決於他自己做了些什麼,而不是教師做了些什麼。」(註:L.W. 泰勒:《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9頁。)
我們認為,從知識到經驗,在課程實踐和課程理論的發展史上,都是一次重要的變革,完成了一項歷史任務,實現了一場革命。課程不再是先行於學生,外在於學生的知識體系,而是與學生的學習過程融為一體,兩者合而為一。很可能,用經驗概括課程仍然不是最准確和合理的,但較之以知識定義課程的認識的的確確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反映出人們對於課程本質更深刻的把握,使得課程與學習者的關系從單向成為雙向的,學習者不再只是課程的追隨者,而且是課程的主人、佔有者和參與者。如果說,確立起科學知識在課程中的地位是課程近代化的重要任務和標志,那麼,令知識讓位於經驗,重新確定課程與受教育者的關系,是課程更進一步的發展,課程是經驗的命題反映出的進步,是課程現代化的重要基礎。事實上,今天大多數發達國家的課程實踐都十分鮮明地顯示出這種經驗本體的色彩。
3.「課程是經驗」的觀點對於中國課程理論發展的現實意義
中國教育自清末民初教育近代化開始直至今天,接受和實施的一直是知識本體的課程。相應的,也主要是用知識來表述和解釋課程的。建國後,長時期內沒有獨立的課程論,有關的思想和理論主要來自前蘇聯凱洛夫教育學體系中有關教學內容的部分,而這一體系基本上也是以課程是知識的觀念作基礎的。「所謂教養和教學底內容,我們理解為知識、技能、熟練技巧三者底連環……。」「關於世界的知識,即由人類積累起來的和在多種科學中系統化的知識,是特別廣泛的。任何一個人,即使他用一生時間來學習這些知識,也不能完全學會。因而產生了這樣一個任務:就是從整個科學知識中選擇其基本的東西,這種基本科學知識對於每個有教養的人,不論他的職業是什麼,都是必要的。」(註:凱洛夫:《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版,第93頁。)雖然中國的教育工作者曾經對於凱洛夫體系進行過多次批判、反思,但關於課程本質卻基本沒有觸及。可以說,一方面,關於課程理論的研究長期以來極為缺乏;另一方面,將課程本質認定為知識的思想又十分深入人心。對於課程結構、課程形式等等的考慮,對於學校和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的成敗,對於教學方法和手段優劣的評價,甚至對於課程改革的設想,到今天為止,相當部分還是在「課程是知識」這樣的前提之下作文章。
將知識作為課程的本質,是中國教育史上的里程碑,結束了封建教育以政治化倫理教條為課程的歷史,使得科學尤其是自然科學知識第一次正式進入中國的各級學校,並且在將近一個世紀的時期內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今天,在社會和教育發展的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的課程理論對於課程本質的認識應當更進一步,從知識過渡到經驗。具體意義在於:
1)有助於更清醒地認識目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得失。 既然目前的課程以及相關的一系列制度、方式方法都是以「課程是知識」的觀念為基礎的,那麼如果這種觀念一成不變,難免「只緣身在此山中」,不大容易比較客觀和冷靜地看待自己的得失。同樣,在介紹、借鑒其他國家的課程理論和經驗時也往往不能准確找到彼此的位置,從而缺乏針對性。因此,跳出框子,從更廣的視野、更大的背景中反思,是極為需要的。藉助「課程是經驗」,這一任務可以有效地完成。
2)課程是經驗的觀點有助於我國課程的現代化建設。 在經驗本體的課程觀基礎上,便能夠將對於學習者個性全面發展的需求、能力的提高、智慧的開發、個別差異的考慮當做與課程存在必然聯系的。因為真的去佔有、獲取,所有這些都不再是可有可無的,而成為不可迴避的。從課程是經驗的觀點出發,勢必要求對目前以知識本體的課程理論為主要基礎形成的一整套教育教學觀念、形式、方法重新認識,對現行的教育教學評價制度重新估計,從而促進課程的合理化。
總之,課程是經驗的觀點,將帶來課程理論的深入變革,知識將不再是課程關注的唯一結果,而只是結果之一。課程將更多地著眼於學生的發展,這正是課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中國教育改革的當務之急。
㈤ 從「泰勒原理」看小學體育教學的四大核心要素,討論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評價之間的關系
結論:「課程內容」、「教材」以及「教學方法」不僅是體育教學實踐層面中的基本概念,同時也是教學研究的基本問題。通過本研究的討論可以注意到,在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關系的現實化是以「教材」和「教學方法」為依託聯系在一起的。而教師選擇「教材」和「教學方法」的根據一方面來自對「課程內容」的解釋,一方面則來自對學生狀況的把握。換句話說,在對體育教學的設計和實施進行評判時,實際上就是從1)教師對課程內容的解釋是否合理、2)教材的選擇、以及3)教學方法是否與學生的實際狀況吻合這三個側面展開的。而從理論研究的角度說,「內容的解釋」與「教什麼」具有對應關系,「示範講解及運動場面的選擇」與「用什麼教」具有對應關系,而「呈現教材的邏輯關系」則與「怎樣教」具有對應關系。也就是說,通過釐清基本概念的指稱對象,有助於在泰勒原理與教學現場的研究之間建立直接的對應關系。
泰勒原理
在泰勒出版的《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一書中,他開宗明義地指出,開發任何課程和教學計劃都必須回答四個基本問題:
第一,學校應該試圖達到什麼教育目標(What ecational purposes should the school seek to attain) ?
第二,提供什麼教育經驗最有可能達到這些目標(What ecational experiences can be provided that are likely to attain these purposes) ?
第三,怎樣有效組織這些教育經驗(How can these ecational experiences be effectively organized) ?
第四,我們如何確定這些目標正在得以實現(How can we determine whether these purposes are being attained) ?
這四個基本問題——確定教育目標、選擇教育經驗(學習經驗)、組織教育經驗、評價教育經驗——構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
圍繞上述四個中心,泰勒提出了課程編制的四個步驟或階段:
(一)確定教育目標
教育目標是非常關鍵的。首先,要對教育目標做出明智的選擇,這必須考慮學生的需要、當代社會生活、學科專家的建議等多方面的信息;其次,用教育哲學和學習理論對已選擇出來的目標進行篩選;最後,陳述教育目標,每一個教育目標包括行為和內容兩個方面,這樣可以明確教育的職責。泰勒認為目標是有意識地想要達到的目的,也就是學校教職員工期望實現的結果。教育目標是選擇材料、勾劃內容、編制教學程序、以及制定測驗和考試的准則。
(二)選擇學習經驗
教育目標確定之後,面臨的問題是要決定哪些學習經驗,因為只有通過經驗,才會產生學習,從而才有可能達到教育目標。「學習經驗」並不等同於一門學科所涉及的內容,也不等同於所從事的活動,而是指學生與環境中外部條件的相互作用。泰勒提出了五條選擇學習經驗的原則: (1) 為了達到某一目標,學生必須具有使他有機會實踐這個目標所隱含的那種行為的經驗;(2)學習經驗必須使學生由於實踐教育目標所隱含的那種行為而獲得的滿足感;(3)學習經驗所期望的反應,是在有關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的;(4)有許多特定的經驗可用來達到同樣的教育目標;(5)同樣的學習經驗往往會產生幾種結果。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積極主動的參與者,教師要創設各種問題情境,用啟發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問題,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和批判思維能力,並幫助學生把新知識與原有知識進行有意義的建構。因此,所選的學習經驗應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技能、有助於獲得信息、有助於形成社會態度、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組織學習經驗
在組織學習經驗時,應遵守三個准則:連續性( continuity)順序性(sequence)和整合(integration)。連續性指直線式地陳述主要的課程要素;順序性是強調每一後續經驗以前面的經驗為基礎,同時又對有關內容加以深入、廣泛的展開;整合性是指各種學習經驗之間的橫向關系,便於學生獲得統一的觀點,並把自己的行為統一的觀點,把自己的行為與所學的課程內容統一起來。
(四)評價結果
評價是查明學習經驗實際上帶來多少預期結果的過程。評價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地檢驗學習經驗在實際上是否起作用。並指導教師引起所期望的那種結果。而評價的過程實質上是一個確定課程與教學實際達到目標的程度的過程。教育評價至少包括兩次評估:一次在教育計劃早期進行,另一次在後期進行,以便測量在這個期間發生的變化。對於評價結果,泰勒認為,不應該只是一個單一的分數或單一的描述性術語,而應該是反映學生目前狀況的一個剖析圖,評價本身就是讓教師、學生和有關人士了解教學的成效。
㈥ 用教育學原理說明成為一名老師如何做好課堂教學工作
強調直觀教學原則,旨在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復雜的概念、規律與原理。教專師要圍繞教材中的屬重點、難點和關鍵問題恰當地運用直觀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從直觀性思維到抽象性思維,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完整的思維能力。
如果過多過濫地使用直觀教學手段解決簡單問題,那就相當於降低了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要求,而且會把簡單的教學過程復雜化,從而違反了上述的簡約課堂原則。
(6)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在線閱讀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許多教師都知道認真研讀課標、教材的重要性。學校在每次學期之前都會組織教師解讀教材,把握教材的脈絡,從而更好地實施教學。
然而僅憑這一、兩次的活動是遠遠不夠的,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學生都在不斷地變化,對課標、教材的把握會出現新的情況,但無論如何,教師都要經常性的研讀課標和教材,因為每一次的研讀都會有新的收獲。
㈦ 那學科教學和課程教學論到底有什麼區別啊
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的研究方向是致力於課程、教學理論、教師、課堂、學習問題及基礎教育教學改革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主要是三個方向內容,即教育基本理論研究、學科課程改革與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成人教育課程與教學論研究。
而學科教育專業的研究是突出以學科為基礎的實踐研究,切實推進我國學科課程與教學改革;通過學科課程統整研究,帶動綜合理科與社會科課程與教材的開發;通過學科教學行動與實驗研究,切實推動學科教學模式的改革;通過學科與課程與教學論的融合,實現學科課程與教學論的理論創新。
也就是學科教育專業,更傾向於實踐;而課程教學論,則比較注重理論啦(比如說什麼教學方法,建構主義之類)。(說實在的,兩個差別不是特別大)
拓展資料:
教學過程的成效取決於教師對教材教法的選擇以及對學生身體、智力、情緒、精神生活成熟過程的了解,並施以有利的影響,促進這個過程的發展。學科教學心理學其要旨在於造就不僅能適應社會,而且能改造社會的人。每門學科均可根據其特點在為學習者提供知識工具、培養智力和形成個性及習慣方面發揮作用。
學科教學心理學是各科教學法的基礎。它研究的目的有兩個:
①用實驗心理學的方法,研究各科教學法及學習法,把各執一端的、零散的教學經驗和學習經驗加以系統化,提高到具有客觀規律性的水平;
②根據實驗的結果和確切的事實立論,評價現行的教本編輯以及教法使用的得失,尋求提高教學效果的最優途徑。
學科教學心理學研究的范圍很廣。所有中小學教學計劃所列的各門學科,諸如語文、數學、外語、體育、歷史、地理、音樂、美術、自然科學以及其他社會科學均包括在內。可以把中小學分開研究,成為「小學各科心理學」和「中學各科心理學」等。也可以對各科分別進行研究,構成其本身獨立的學科心理學體系,如語文教學心理學、數學教學心理學、外語教學心理學等。
【教學論】 又稱教學法、教學理論,是研究教學一般規律的科學。教學論是教育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是由教學在整個教育活動中的地位與作用、教學目的、任務、教學過程的本質與規律、教學原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等內容組成的。在當代,隨著教育科學的發展,它已形成為相對獨立的學科。
教學論的研究是在教育學的一般理論基礎上,對教學理論的歷史遺產、現實的教學實踐經驗以及各科教學法的研究成果加以理論概括。國家開設了諸多相應的學科理論教學課程,課程與教學論成為它的二級學科。在培養教學隊伍的建設中將教學論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如:中學教學論與教學實踐系列教材,《中學語文教學論》、《中學數學教學論》、《中學英語教學論》等,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教師。
教學論既是一門理論科學又是一門應用科學。教學原理部分闡明了基礎理論和教學的一般理論。在基礎理論方面著重探討知識與教學、教學過程、教學與發展等內容。在一般理論方面主要研究課程理論、智能理論、知情意結合理論、交往理論、活動理論、最優化理論等內容;應用性體現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活動兩部分。
教學模式 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是教學理論應用於教學實踐的中介環節。教學活動是教學論體系中應用性最強的部分,它是教學原理的具體運用,是各種教學模式必不可少的、共有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