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領導課程教學介紹
1. 假如你是校領導,怎樣介紹本學校課程
假如你是校領導,怎樣介紹本學校課程?我認為假如我是自己的校領導的話,那麼就會把本校的最特色的課程先來介紹,然後再介紹一些比較次要的課程,重點說重點的內要學科,重點學的注意的內容
2. 什麼是校長的課程領導力
日本學者左滕學在《靜悄悄的革命》中說:所謂課程,一字以蔽之,就是學習的經驗。所以,課程就是學習的經歷、軌跡,課程領導是課程實踐的一種方式,是指引、統領課程改革、課程開發、課程實驗和課程評價等活動的行動總稱,它的目的是影響課程改革與開發的過程和結果,實現課程改革與開發的目標。 一是課程思想的領導力。校長要能夠正確理解課程建設的意義,要把培養人、發展人、塑造人作為課程建設的主要價值來審視,准確把握辦學目標和培養目標,善於用正確的世界觀、教育觀和人才觀來統領課程建設。 二是課程規劃的領導力。校長要把自己的課程價值觀轉化為學校課程開設的計劃體系,既要保證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在學校里得到全面有力的實施,同時還要確保學校課程的積極有效落實,以形成學校三級課程科學合理的網路結構。 三是課程開發的領導力。校長要從學校的辦學實際出發,獨立自主地帶領教師開發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中的教育教學資源,以豐富課程建設的內容,拓開課程建設的視角,使課程開發成為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推動力。 四是課程實施的領導力。校長要領導學校開齊開足所有課程,不隨意增加或減少開設課程的課時,合理統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的課時分配。按照課程標准,讓學生通過學習達到標准所要求的目標。 五是課程管理的領導力。校長要懂得及時對課程開發、課程研究、課程實施與整合進行專業管理,要制訂一系列的課程管理制度加以落實保障,從人、財、物、信息等多維角度確保管理有力度有深度。 六是課程評價的領導力。校長要善於對課程實施的過程、方法與結果,以及影響因素進行客觀合理的評價。評價的目的在於改進,是為了課程改革能始終沿著正確的道路走下去。評價要建立在多種信息、多維角度、多方參與的基礎上進行,應少一些主觀臆測,多一點客觀調查;少一點定性描述,多一點定量分析;少一些全盤否定,多一點調整完善。 提升校長的課程領導力,需要找到科學適切的實施途徑。作為校長,應使學校的辦學理念成為每一個學校成員可接受的行為准則,充分聆聽教師對於課程建設的不同聲音,並及時做好溝通與分享的工作,把握好課程改革的方向。作為校長,應准確構建學校各類課程的結構,重視課程實施過程中的教學價值觀,善於總結一切有用有效的方法,促使課程建設能夠有力支撐學校的特色發展。作為校長,應注重培養優秀的教師隊伍,善於發現教學團隊中的領軍人物,創造有利條件,搭建教師成長的平台,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從而確保課程建設的質量。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載體,反映了學校文化的個性,課程的品質決定著學校的教育質量。只有著眼於課程領域的改革,才能突破學校發展的瓶頸,創新學校課程,實現學校文化建設的新的價值。而這,正是校長課程領導力的目標所在。
3. 如何實施學校領導聽課,評課制度
給你一篇參考資料。
一、目的意義
推進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是關鍵,管理制度是保證。上課、聽課、評課是學校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校本教研的一種形式。通過上課、聽課、評課活動,一方面,能使學校領導直接了解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便於領導發現教師課堂教學優點,並進行總結推廣,對教師教學存在的問題直接給予指導;另一方面,通過領導與教師、教師與教師聽課、評課,使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現根據新課程改革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提出如下具體要求:
二、具體要求
1.關於上課
(1)鄒文珍校長任教六(2)班品德與社會,周課時兩節。
(2)王瑛副校長任教三(7)班數學,周課時八節。
(3)開課要求:45周歲以下的校級領導每學年上公開課或研究課原則上不少於1節。
(4)教研活動:校級領導要確定固定學科作為教研活動聯系點,堅持參與學科常規及校本教研活動,並在團隊合作中發揮作用,因公誤課的,應按教學常規要求辦好調課手續,並及時補上。
2.關於聽課
(1) 聽課節數:
校長:每學期聽課不少於50節,聽課要覆蓋所有年級和所有學科。
分管教學副校長:每學期聽課不少於50節;教導處、教科室、德育處等科室成員每學期聽課不少於30節,聽課要覆蓋所有年級和所有學科。
年級組長、教研組長:每學期聽課不少於20節,聽課以本專業的學科為主。
(2)聽課形式:
A獨立聽課。學校中層以上的領導及教研組長可隨時到班聽「調研課」,教師之間獨立聽課可以協商進行。
B集體聽課。校級或教研組組織的公開課、觀摩課、比賽課、研究課等。
C積極參與外出學習聽課。
(3) 聽課要求:
A聽課前,原則上應自行先調好自己的課程,如有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請教導處協調,千萬不能因教師聽課而耽誤學生的學習。
B教研組以上的集體聽課,教研組長及所在班的班主任應協助做好聽課准備工作,如時間的安排、地點的安排、電教設備、學生的准備等。
C聽課教師要提前5分鍾進教室,不講話、不走動、關閉通訊工具。如沒有特殊情況不中途離場,以示對執教者的尊重。
D要認真做好聽課記錄。所有聽課者均應寫聽課簡評。
3.關於評課
評課要求:
(1)大家要本著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學習態度參加評課,好的方面應充分肯定,供大家學習;不足之處也要實事求是提出來,以利改進和提高。評課既不能一團和氣,也不能吹毛求疵。
(2)哪一級組織聽課就由哪一級組織評課,並寫好評課記錄。
(3)評課要以課程改革理念和課程標準的要求做指導,從執教者對課標的學習和理解,對教材的鑽研與把握,對學生的關注與了解,對教法的選擇與應用,對學法的指導與訓練等方面對課堂教學進行全面的評價,且能抓住重點,說在點子上,評在要害處。各科組可以結合每次活動的研究重點進行專項評課與研究。
(4)評課前,執教者先談自己教學設計思路或介紹授課後的體會,然後由評課者對課堂教學情況作深入討論分析。評完課後,教導處成員、教研組長應對執教者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指導。
三、強化考核
為認真落實校級領導上課、聽課、評課工作,教導處每學期檢查全校教師上課、聽課、評課情況,並把檢查結果納入績效考核。
蘇州葉聖陶實驗小學
2012年2月5日
4. 談談教導主任在領導新課程教學中應怎樣有效發揮自身作用
1、委任分權,團結協調。
⑴我們教導處分工明確:每人都有具體的常規工作,都聯系一至兩個教研組、一個年級組,有著相應的責任和權力。對此,教導主任可以出點子、想辦法、創條件、解疑難,但是既不越俎代庖,也不越級奪「權」,使 大家都有職、有責、有權,在分工范圍之內說話算數。
⑵我們還強調分工不分家,團結協調,凡是較重大的工作或突擊性工作,全處同志齊上陣,不分彼此,協調完成。例如「第四屆教育教學論文報告會」、「 青年教師公開課百花獎比賽」等等活動都是全處一盤棋,齊心協力圓滿完成任務。
⑶日常工作我們也建立了值班制度,每周每人值班兩天,對職權內的工作及時處理,對其他同志的工作,凡是被委託的都可處理,還有一些 事情記錄在案。這樣就改變了教導主任事無巨細、包攬一切的現象,就可以抽出時間了解學情和教情,指導教學了。
2、建立制度,逐步量化。
⑴借學校制度建設的東風,我們也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制度。例如:教研組長職責、備課組長職責、任課教師職責,以及教師課表安排和調課制度,圖書館、電教室、實驗室等一系列規章制度。這樣,常規工作有章可 依,減少了扯皮現象。
⑵對教研組、備課組以及教師工作的評價,一直是個難題。我們設計了教研組、備課組的評比量化表,還設計了青年教師的調查量化表。
⑶實踐證明,只有使常規工作制度化、數量化才能達到「自動運轉」的水平,才能使我們有時間有精力去抓教學。
3、重在過程,突出教改。
⑴系統管理的過程分為計劃、執行、檢查、總結四個環節,我們在每一個環節都力爭做到「二性二化」,即 實用性、可行性,具體化、數量化。①例如:抓教研組工作計劃這一環,我們明確提出具體的「十個一」的要求 ,並定出時間、地點、執行人和達到的目標,最後根據完成的質量予以量化評分。②又如:抓執行和檢查兩個環節,我們要求教務處人員每學期至少聽課25節,並且聽課有記錄、有評分,要及時與被聽課者交換意見。即使 在突擊任務的繁忙時期,也要堅持聽課,做到常流水不斷線。每學期的作業檢查和學生座談會都要求有記錄、有統計,及時反饋給領導,及時處理。
⑵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出路在教改。我們在校長領導下著重組織研究了「各學科教學與德育相結合專題」、「青年教師培養專題」、「英語教學功能結構整體教學專題」以及「實驗班中期分流專題」等。
5. 什麼是校長的課程領導力
日本學者左滕學在《靜悄悄的革命》中說:所謂課程,一字以蔽之,就是學習的經驗。所以,課程就是學習的經歷、軌跡,課程領導是課程實踐的一種方式,是指引、統領課程改革、課程開發、課程實驗和課程評價等活動的行動總稱,它的目的是影響課程改革與開發的過程和結果,實現課程改革與開發的目標。
一是課程思想的領導力。校長要能夠正確理解課程建設的意義,要把培養人、發展人、塑造人作為課程建設的主要價值來審視,准確把握辦學目標和培養目標,善於用正確的世界觀、教育觀和人才觀來統領課程建設。
二是課程規劃的領導力。校長要把自己的課程價值觀轉化為學校課程開設的計劃體系,既要保證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在學校里得到全面有力的實施,同時還要確保學校課程的積極有效落實,以形成學校三級課程科學合理的網路結構。
三是課程開發的領導力。校長要從學校的辦學實際出發,獨立自主地帶領教師開發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中的教育教學資源,以豐富課程建設的內容,拓開課程建設的視角,使課程開發成為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推動力。
四是課程實施的領導力。校長要領導學校開齊開足所有課程,不隨意增加或減少開設課程的課時,合理統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的課時分配。按照課程標准,讓學生通過學習達到標准所要求的目標。
五是課程管理的領導力。校長要懂得及時對課程開發、課程研究、課程實施與整合進行專業管理,要制訂一系列的課程管理制度加以落實保障,從人、財、物、信息等多維角度確保管理有力度有深度。
六是課程評價的領導力。校長要善於對課程實施的過程、方法與結果,以及影響因素進行客觀合理的評價。評價的目的在於改進,是為了課程改革能始終沿著正確的道路走下去。評價要建立在多種信息、多維角度、多方參與的基礎上進行,應少一些主觀臆測,多一點客觀調查;少一點定性描述,多一點定量分析;少一些全盤否定,多一點調整完善。
提升校長的課程領導力,需要找到科學適切的實施途徑。作為校長,應使學校的辦學理念成為每一個學校成員可接受的行為准則,充分聆聽教師對於課程建設的不同聲音,並及時做好溝通與分享的工作,把握好課程改革的方向。作為校長,應准確構建學校各類課程的結構,重視課程實施過程中的教學價值觀,善於總結一切有用有效的方法,促使課程建設能夠有力支撐學校的特色發展。作為校長,應注重培養優秀的教師隊伍,善於發現教學團隊中的領軍人物,創造有利條件,搭建教師成長的平台,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從而確保課程建設的質量。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載體,反映了學校文化的個性,課程的品質決定著學校的教育質量。只有著眼於課程領域的改革,才能突破學校發展的瓶頸,創新學校課程,實現學校文化建設的新的價值。而這,正是校長課程領導力的目標所在。
6. 如何提升對課程教學的領導力
如何提升對課程教學的領導力
對課程的領導力,是一所學校發展的軟實力,主要是指學校領導教師團隊根據新課改的課程方案和學校的辦學目標,創造性地設計、編制、開發、實施新課程,從而全面提升教育質量、辦出學校特色品牌的能力。新課程方案確定了與教育現代化相匹配、與素質教育目標相吻合的頂層設計,但它必須在學校中通過校長領導下的教師隊伍的創造性勞動才能變為現實。因此,作為學校課程教學的領導者,校長肩負著引導全體教師盡力完成新課程目標的重任,必然應該走在新課改的前列。
一、增強課程領導力的意識
校長是學校課程教學的領導者,但由於教材、認識、政策、措施、隊伍、教育的模式和理念等均是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逐步完善形成與發展的,並沒有一次性成熟的、設定的模式,因此,校長一定要把自己從繁瑣的事務堆中解脫出來,靜下心來,好好地學習,與時俱進,不斷地捕捉課程教學新動態,留意課程實施與完善的新方法,從而正確把握對新課程的理解,把學來的理念通過內化,轉變成自己的理念,從而使先進的理念貫穿在學校課程教學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平時我以讀書為樂,肖川、魏書生、李鎮西等教育名家的論述常使人有眼睛一亮的感覺;我也常在《學校管理》《江蘇教育》《蘇州教育》《吳江教育》《蘇州日報》等報刊中汲取名校長成功領導課程的智慧,咀嚼柳袁照的「詩性教育」,揣摩李希貴的「管理沉思錄」,摘抄精彩的段落,細細品味,並在校本教研培訓會上與全體教師一起分享。
二、提高對課程領導的技能
首先,要提高課程決策能力,即構建一個整體的課程願景,包括課程規劃、設計、選擇等。其次,要提高課程資源的統整能力,即不僅要充分利用、發掘校內優勢課程資源,還要積極整合、開發校外資源,取長補短,爭取課程資源的合理分配;再次,要提高課程評價能力,即通過對課程實施狀況及時監測、評價,發現和反思問題,不斷完善和優化課程體系。
我校的特色教育是「崇本」教育,所以,「崇本」就成為課程開發、課程實施、課程管理的指導思想。在開發《醉江南》《吳宮老酒》《江南天池》等校本課程時,我們以人為本,充分考慮學生的現有生活和知識基礎,內容不求奢華,力求朴實;立足本鄉本土,汲取學生熟悉而感興趣的鄉土味濃厚的內容;注重校本課程與地方課程、國家課程的整合,注重培養學生調查研究、探究創新、整理匯報等現代人必備的基本能力。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提高了師生的綜合能力,活躍了校園文化氛圍,推進了素質教育,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受到學生家長、上級領導的一致好評。
三、加強課程實施中的領導能力
學校要用正確的教育思想引領教師實施新課程,要深入課堂教學第一線,分析教學動態,抓住主要矛盾,摸清課堂真實情況;要抓住教學環節中的問題,研究如何改革教學過程、教學方法;要充分關注課堂中的疑難問題,關注教師教學中的困惑,引導和指導教師改進和完善教學改革的策略和技能。近幾年來,銅羅中學每年都舉行青年教師「崇本課堂」教學基本功比賽活動、金秋開課活動。校園內「以學論教,減負增效,讓學生快樂地學,老師幸福地教」的橫幅醒目地昭示著我們改革課程教學的決心和目標。作為校長,我堅持深入課堂聽課、評課,與大家一起進行課堂觀察。課後召開「課堂教學評估會議」,引導青年教師在開課過程中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從而加快專業成長。
校長走進課堂不僅是對教師「教」的情況的了解,更需要了解學生「學」的情況。平時,我在聽完每一節課後,總會詢問學生,或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從中了解學生一節課下來,到底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問題,然後反饋給任課老師,從而不斷讓教師改進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更生態更有效。可以說,生態而有效,這也是我校「崇本課堂」的初級追求。當然,除了聽本專業的課,校長還要學會通識性聽課方法,即脫離自己學科本身,從普遍角度判斷課的整體狀態和教師的教學境界,關注課堂教與學方式和教學效果。
四、建設強有力的教研團隊
教研組是教師從事教學研究的組織,也是學校行政賴以領導教學的有效形式。教研團隊建設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校教學工作的成敗。教研組建設應以教學研究為中心,以促進學校課程教學質量提高,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目標。因此,行政要親自深入教研組參與教研組活動,以自身關注教研組活動的熱情來鼓勵教師積極投入,不斷加強對教研組的建設,要求各教研組每學期的教研組活動要有計劃、有步驟,從而為教師提供探討和反思的機會,從教師身邊的問題,教師最熟悉最關心的問題入手,促使教師結合自己的平時教學實踐反思,在相互的交流中,互相啟發,有所發現,有所領悟。正是在參與這樣一些教研活動的過程中,讓老師們「逼著」自己反思自己的經驗,提高自己的實踐水平,最終增強整個教研團隊的實力。我校每年舉行「青年教師專業成長推進會」、師徒結對儀式等活動,旨在讓學科骨幹教師傳授教學成功的方法,引領青年教師少走彎路,快速成長,從而提升教研組、學科備課組的團隊能力。為了避免固步自封,學校每年提供給每個教研組一定的經費,讓他們「走出去」,與兄弟學校切磋交流,採用「同題異構」「同題重構」等課例形式觀察和研究課堂教學,不斷改進和優化教學行為。
五、建立和完善落實課程標準的制度
各學科課程標准體現了國家對不同學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教學和評價建議,是教學工作的依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貫徹落實課程標准,積極開展教學改革。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經常會出現因教師不能准確解讀課程標准而拔高教學要求、在把握教材中出現偏差等現象,因此,每位教師必須熟悉本學科的課程標准,要積極創造條件,建立幫助教師正確解讀課程標準的相關管理制度,如校本培訓制度、教研製度、「六認真」工作制度、課堂教學評價制度等,從而引導教師正確解讀國家課程標准,透徹分析學生的基礎、需要、特點,掌握課堂教學的操作策略、提升課程意識和教學智慧。在實施績效獎勵工資的背景下,我校每年在徵求全體教師意見的基礎上召開教代會,對學校的教研製度、「六認真」工作制度等進行修改、完善。這一過程,其實是對平時課程教學的再一次評判和反思。所以,校長應該引導教師從評教評學、推進課程建設的高度認識此事,從而推動課程改革走向深入。這樣的制度修改和完善,既充分體現了民意,也使得教師今後能自覺執行制度。
總之,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全體教師必須明察學校課程發展的趨勢,在改變自身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增強自身課程意識,修煉好自己扎實的課程專業素養,參加各項教學實踐,從而推進課程制度建設,提高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7. 校長如何領導課程教學
有威望的好校長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他們都熱愛教育,執著追求,樂於奉獻;教育經驗豐富,有系統、先進、獨特的辦學思想;勤於學習、善於學習,能學以致用;銳意改革,勇於創新;善於管理,績效卓著,辦學成就突出,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影響和聲望,在教學管理上有自己的絕招。
一、聽課要求「勤」
課堂教學占學生在校時間的比重很大,學校對學生知識的傳授、思想的教育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去完成。因此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是教學管理的基本任務,而聽課則是校長管理、監督和指導教學的主要形式和手段。
因此,作為一位校長,必須經常深入課堂聽課,和教師一道研究、設計在各種條件下的最優課堂教學結構,幫助教師及時准確地掌握教學反饋信息,提高靈活應變能力,使教與學合拍,和教師共商發揮各學科各方面的教育因素以及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等問題。聽課還可以同了解教師備課情況,看當堂作業,查當堂教學效果結合起來,這樣便於研究教學效果好壞的原因。在日常工作中,校長要把聽課作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來對待,在「勤」字上下功夫,做到平均每兩天聽課不少於一節。
二、抽查立足「幫」
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是了解教師的工作情況和效果,引導教師奮發進取的有效方法,如經常抽看學生的作業內容、數量和質量,抽查教學中重點內容和關鍵問題的解決以及突破情況,抽查教師對學困生的教育態度、方法、效果等。抽查的方法包括口頭的和書面的問、聽、查等。通過分析,找出優點或問題,經驗或教訓,以便研究對策。這類抽查是校長根據新課程標准、教學要求進行質量控制的一種手段。是促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的一種措施,也是幫助教師對教學質量進行自我管理的一種方法。
三、兼課著眼「研」
兼課是校長參加教學實踐的最佳方式。而校長的兼課又要著眼於「研」,既要研究教學又要研究學生。通過兼課,對教學領域里各種問題的觀察、體驗就比較深刻,對哪些教學思想、教學方法需要改革,怎樣改革,怎樣實現教學過程的科學化;對學生的思想、學生的動向、學生對教學常規執行得如何等都有直接的感受。這樣就為指導教學,改進學校工作準備了第一手資料。
四、座談出自「誠」
校長是管理者,同時也是被管理者的同志、朋友和親人。邀請教師或學生,以真誠的態度,對話的形式進行推心置腹的座談,是交流感情,溝通思想,商討問題的好方法,是摸清師生動向,了解教師的教學思想和見解,發現學生興趣的重要途徑。在平時很難察覺的一些不良現象,在和師生促膝交談時就很容易發現,便於及時引導,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
五、觀察講求「細」
校長要經常到教室,操場或教師辦公室去走一走,看一看,仔細觀察學生在學些什麼,狀態如何,課間十分鍾在做些什麼,談些什麼,同學間相處得怎樣,操場上學生是怎樣活動的,道德表現如何,教師的工作、學習是怎麼安排的,精神狀態如何等。校長常到師生中去看看、聽聽,是掌握實情的好方式,也是對師生的一種鼓勵。
六、參加活動「廣」
教學質量的形成是多渠道、多方位的。師生的各類活動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的。校長除選取一個教研組作為自己的「實驗園地」外,對班團隊和課外活動也應抽些時間參加。學校工作以教學為主。校長要從繁雜的行政事務中解脫出來,始終把教學管理放在「中心」位置上。一般情況下,校長抓教學的時間應佔50%~60%,要寫好校長教學工作日記,不斷積累資料,分析情況,在心中建立起「兩本賬」,即學生的「質量賬」和教師的「素質賬」。對優勢是什麼,缺陷在哪裡,潛能有哪些,了如指掌,以減少盲目性,克服隨意性。
8. 如何理解校長教學領導力
您好!
什麼是教學領導力?
首先我們看什麼叫「領導」,領導,從字面上看,「領」是思想領袖,「導」是引導方向。在學校里,為什麼只有校長階層才可以稱為「領導」呢?因為校長是出思想,出方向的人,學校各方面的運轉和發展都是在校長思想的引領下去實現的,如果不是,那我們就不是學校的領導者,如果我們學校的老師都在效仿某一位老師的想法和做法在施教,那被效仿的老師就是學校的「領導者」。那麼什麼是「校長的教學領導力」呢?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學院的趙德成教授是這樣界定的:校長影響身邊的師生實施教學變革,實現學校教學願景,促進學生發展的能力。
教學領導力是校長領導力的核心,是校長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美國學者斯佩克將校長角色定位為管理者、教育者和領導者,但在現實中,要將這三個角色同時扮演好,有一定的難度。當前許多校長用在管理上的時間較多,外出跑的時間較多,跑資金,跑項目,跑協調用在學校最核心的教學業務上的時間較少,沒有時間關注課堂,因此很多校長在教育者這個角色上做的不太好。這種情況不僅在中國的小張群體中存在,國外的校長包括美國的很多校長也一樣沒有時間進課堂。
許多校長對管理和領導這兩種行為的內在區別還不是很清楚。管理的本質是執行力,是實現既定目標,是「把事做正確」.而領導更多的是指「做正確的事」,是引領大家分清是非善惡,把握事物發展的方向。一個校長,最理想的狀態是:既有很強的領導力,又有很強的執行力,通俗地講,就是「把正確的事做正確」。那麼,校長該做的正確的事情到底是什麼?我認為,校長該做的最正確的事就是進課堂。正職校長該不該進課堂?對這個問題,校長們的看法不盡相同。有的校長認為:我是「大校長」,我主外,抓關系、抓資金,學校有專門管教學的副校長,有他進課堂就足夠了;還有的校長認為:課堂太小了,太基層了,我是抓大方向的,不需要進課堂。對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學校最重要的事情,恰恰就是發生在最小的課堂裡面的事情。校長進課堂以後,其教育者、領導者的角色才能很好地結合起來,期教學領導者的形象才能真實地呈現出來。教學領導者是校長多種角色中的一個核心角色,他能夠把管理者、領導者和教育者三個角色融為一體。校長應該扮演好教學領導者的角色,提升教學領導力,在學校管理中既要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也要更扎實地深入課堂,開展教學研究。
很高興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