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評一致性心得
1. 如何落實基於課程標准的教學與評價
一、目的與作用
課程標准規定了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體現了國家對不同學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教材編寫、教學和評價的基本依據。
但是,當前小學教學與評價還存在一些偏離課程標准要求的現象,如教學要求、作業要求和評價要求被人為拔高,學生必要的學習經歷被忽視,針對學生差異進行有效教學的研究與實踐比較缺乏等。這些現象影響了小學生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健康成長,引起了家長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對小學階段課程改革的質疑。
推進實施小學階段「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工作,有利於引導學校和教師牢固樹立課程標准在教學與評價中的地位,准確把握課程標准規定的內容與要求,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以及教育教學規律,科學開展教學與評價工作;有利於促進教育行政部門、教學研究部門和學校逐步建立相應的保障體系,完善相應的工作管理機制;有利於引導家長和社會樹立科學的成才觀和教育質量觀,尊重孩子的差異發展和個性發展。
推進實施小學階段「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工作,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需要,是保障全體學生接受公平且高質量教育的需要,是切實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和心理負擔的需要,更是當前深入推進小學階段課程改革的必然選擇。
二、內容與要求
「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工作是要根據課程標准提出的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要求、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的相關要求,開展教學和評價活動。「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和評價」並非單純地控制或降低教學基本要求,而是要根據課程標准科學確定教學基本要求和評價要求,在教學與評價過程中既要關注知識與技能維度,更要關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兩個維度課程目標的落實,以及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一)落實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
1.依據課程標准確定教學目標。學校要通過教研活動和業務學習活動,積極推動和引導教師改變基於個人經驗和基於教材內容設定教學目標的做法,真正依據課程標准規定的內容和要求,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制定階段教學目標及課時教學目標。鼓勵教師編制「學期課程實施計劃表」,明確各學期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進度安排與評價方法等,並具體到每一堂課的教學目標,據此確定教學方案及實施方式。
2.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學習活動。教師要以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為基礎,參照課程標准中的教學建議,精心設計與教學目標相匹配、適應學生年齡特徵、難度適宜的學習活動。要圍繞激發興趣、培養習慣、豐富經歷、探究體驗和表達交流等要求,精心設計「學習准備期」和「快樂活動日」綜合活動。要在實踐中總結閱讀、表達、探究、實踐、交流、游戲等活動的實施經驗。
3.有效調控教學進程。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差異,採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引導全體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要認真傾聽學生發言,多給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並適時予以鼓勵。要探索課堂觀察與分析的途徑與方法,根據學生在知識掌握、問題表達、思維水平、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課堂表現,及時調整教學進程,改進教學策略和方法,落實教學目標。
(二)落實基於課程標準的評價要求
1.科學設計評價內容與要求。學校和教師要把評價建立在課程標準的基礎之上,依據課程標准和學生年齡特徵,合理設計評價目標、評價內容與評價方式。要在日常教學中加強過程性評價和表現性評價,探索通過課堂觀察及時評價學生表現。要注重表達表現、探究活動、社會實踐、作品展示等表現性任務的設計,細致觀察、有效記錄、深入分析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綜合評價學生的知識、方法、態度、興趣與習慣等。要設計符合課程特點和本校特色的評價體系,採用多種評價手段,實施多元評價,探索學年、學期等階段性評價。要嚴格控制考試次數,一、二年級不得進行書面考試。
2.採用等第制和評語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學校和教師要注重積累學生課堂表現、表現性任務完成情況、各類考查情況等的記錄,採用等第和評語相結合的形式,綜合反映學生學業發展狀況。要加強對等第制和評語相結合的評價方式的研究與實踐,對學業成績、學習表現、學習動力等評價結果採用等第表達,並結合學生個體學習情況,從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知識理解、學習能力等方面選擇若干要素進行評語描述,真正提高評價的科學性。
3.注重評價結果對學生的促進作用。學校和教師要淡化評價的甄別、選拔功能,強化評價的診斷、改進與激勵功能,明確基於課程標準的評價不是對學生進行評定或比較,而在於發現學生在目標達成過程中的差距,進而調整教學方案或向學生提供反饋信息,促進學生的學習。要重視評價數據的統計、分析,客觀反映課程標準的達成情況,如實反映學生個體發展情況。要及時、明確、有針對地反饋評價結果,實現對學生的精準指導,並採取有效措施改進教學。
三、措施與保障
1.加強指導監督。市、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和教學研究部門要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切實加強對學校及教師的管理和指導。區縣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履行加強中小學課程教學管理、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職責,嚴肅查處所轄中小學違反課程標准開展教學與評價的行為,保障小學正常的教學秩序。各小學要把「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工作作為學校依法辦學的重要工作,主動接受家長和社會監督。
2.加強調查研究。市、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和教學研究部門要積極開展小學教學與評價現狀的調研,善於發現問題和經驗。市教學研究部門要開展對小學語文教材的實證研究和比較研究,適時修訂小學語文教材。市、區縣教學研究部門要加強教學研究,將「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作為常規教研及網路教研的重要主題;教研人員要深入基層學校,加強對教師教學的指導,解決教師在實踐中面臨的實際問題;要以項目為載體,探索落實「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的有效途徑。鼓勵區縣和學校開展師生關系、學業負擔、學生對教師教學的滿意度等關鍵因素的調查,以持續准確了解學校教學與評價符合課程標准要求的程度,教師落實「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的能力,並以調查證據為基礎,及時研究和採取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
3.組織各類培訓。市、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和教學研究部門要針對教研員、校長和教師,靈活採用教材教法分析、教學案例分析、教學展示、教學論壇、專題研修等方式,開展「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專題培訓。
4.提供資源支持。市教學研究部門要梳理一、二年語文等學科教學內容與要求,修訂並公布《幼小銜接家長手冊》等指導性文本。市、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通過撰寫報告、發表論文、出版書籍、錄制視頻等形式,提供多元化的「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的各種資源,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5.營造積極氛圍。市、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積極組織各類交流展示活動,充分運用報紙、電視、廣播、網路等新聞媒體,向家長、社會宣傳「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的重要意義、典型經驗和案例,引導全社會樹立科學的成才觀和教育觀,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2. 如何有效開展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學習筆記
物理課堂教學是物理活動的教學,是教師依據物理新課程標準的理念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交流、共同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探究。並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環境,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那麼,教師就必須具有效率意識,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就必須實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我認為可以從下面四點入手。 一、 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習的至關重要,只有感興趣才能積極主動的去學。八年級物理是學生剛接觸的一門新學科,很多學生對物理學科不理解,不喜歡,覺得難,沒有興趣,不好學。這時,教師要採取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關愛學生,動之以情。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課堂上要建立好師生關系,以真情去感動學生,讓學生感到老師是他們的朋友,願意跟老師交心,樂意聽老師講課。從而對老師教的學科感興趣。 2.利用好奇心,激發學習興趣。好奇心是興趣愛好的原動力。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抓住學生好奇心這種心理特徵,變好奇心為興趣,進而轉化為求知慾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學生講中外科學家的故事,介紹自然界中各種奇異的現象,做些有趣的科學實驗。
3. 如何《達成品德教學目標和評價一致性》教學反思
地理組 國倩
學校為促進構建生命化課堂課題實施,推進「目標、評價、教學一致性」年度主題研究,邀請市區教研中心到校進行課題實驗的視導,在本次視導中我展示初二地理上冊第一章第二節《眾多的人口》一節研討課。基於「目標、評價、教學一致性」這一主題指導下,就本節課來談一下自己的認識與體會。
首先談一下我對「目標、評價、教學一致性」的認識。「目標、評價、教學一致性」研究要求我們在設計每一課時要明確這樣三個問題:第一,我要把學生帶到哪裡?(目標設計)第二,我如何知道學生已經到哪裡了?(評價任務設計)第三,我如何安排教學過程以便於學生有更好的表現,也有利於我了解學生學到了什麼(教學環節設計)。那麼如何體現通過對「目標、評價、教學一致性」呢?首先要確立清晰的學科目標體系,就是將課程標准中的內容轉化為具體的學習目標;其次設計基於目標的評價任務,三規劃基於目標的教學過程,即如何在教學過程中落實評價任務;四實施規劃好的教學過程,要把目標當做一節課的靈魂,把教的過程當做評的過程,還要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其次,基於 「目標、評價、教學一致性」課題的指導下,我設計了《眾多的人口》一節,根據課程標准中對於本節的要求我設計了如下學習目標:1)通過閱讀相關圖文資料,說明我國人口基本國情及人口分布特點,並能簡要分析成因。2)正確理解我國人口國策,樹立正確的人口觀。給學生展現清晰明確的目標,這樣使學生明確本節課自己的任務,學習時更有目標性。在明確了學習目標後我設計了以下評價任務:1.通過學生自主讀圖分析解決問題,看看學生是否具備讀圖、析圖、從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2.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展示人口東多西少成因及解放後人口增長快的原因,看看學生會不會觀察問題、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不能合作交流。3.通過課堂小測,同桌互評,看看學生是否掌握本節重點知識。接下來針對目標設計教學過程,每一個教學環節中都進行了評價設計。就教學設計來看,能夠較好地體現「目標、評價、教學一致性」,各環節設計比較合理,思路比較清晰,過渡設計比較自然流暢。
三,教學過程中的不足
1. 評價任務落實不好,評價不及時、不全面,語言不豐富,比較單一。評價的目的不僅用於了解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且用於指導學生學習(學習什麼)和教師的教學活動。評價為調控教學提供依據,使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使教學能夠始終圍繞目標進行,使教學目標可以更好地達成。然而,在課堂上雖然我的評價手段比較多樣但是評價語言不豐富,例如學生發言很精彩的沒有及時贊揚,可以讓她交流一下通過什麼方式知道的,學生發言錯誤的地方應及時點出。較好地學生積極發言但一節課下來發現就那麼幾個學生在表現,其他學生掌握情況如何沒有做出相應的評價。關於如何評價這將是未來我要學習的重點,不論是評價語言還是評價方式,日常教學中要多積累多運用,把教的過程當做評的過程,讓評價與教學二合一。
2. 教學設計中存在不緊湊的地方。從總體上說,教學設計設計比較合理,打破教材內容的編排,先講人口的分布再講人口增長。但是,在設計人口分布這一塊時有些啰嗦,比如人口分界線的圖用到三次,感覺又繞回來了,順序可以再設計使得更合理。關於為什麼人口分布東多西少這個問題可以放到後面講完地形、氣候之後再學習,也可以在這里在聯系前面世界地理,人口分布稠密和稀疏的原因當時從哪幾方面考慮的,注意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的思路。
3. 此外,課堂上沒有充分利用課堂生成資源,比如山東人口密度大,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不便,可以列舉。有學生回答「人口多影響素質的提高」觀點非常新奇,可以再追問分析一下。
通過本次活動,使我對「目標、評價、教學一致性」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僅要圍繞「目標、評價、教學一致性」,更要貫徹在課堂中,對於評價這一環節比較欠缺要加強積累學習。在授課後的評課活動中,通過聽取教研員及不同學校老師的評課使我思路開闊很多,收獲很大。
4. 如何在課堂上落實好教學評的一致性
1、從參與人員看,教師、學生、評價人員要一致,都要研究核心素養。
教師要內化核心素養理念並轉化為合理的教學行為,開發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學生也要了解核心素養,把核心素養與自己的人生規劃、個性成長聯系起來,參與制定基於核心素養的學習目標並主動參與相關學習活動。
評價人員更要研究核心素養,教研部門要研發能評價核心素養的工具,開展評價核心素養的活動。核心素養的落地是一個系統工程,教師、學生、評價人員都是這個系統中的關鍵一環。所有課程參與人員都必須是核心素養的通曉者,哪一環缺失都會阻礙核心素養落地。
2、從課程要素看,課程、課堂、評價要一致,都要基於核心素養。
課程是育人的重要載體,必須讓核心素養成為課程的起點和歸宿。學校必須對國家課程進行校本化、師本化、生本化改造,使國家課程適合每一所學校、每一個教師和每一個學生。而在國家課程校本化、師本化、生本化中產生的創造性,才是最有價值的核心素養。
關於校本課程,要以核心素養為依據,對學校資源進行挖掘、提煉、梳理、整合,指向核心素養的校本課程才有效。學校還應該開發跨界的主題課程,以核心素養為依據進行跨學科整合,培養學生的跨界思維。
3、從課程實施看,任務、情境、探究要一致,都要指向核心素養。
一節好課,任務驅動、情境體驗、真實探究三個要素不可或缺。有了任務學生才有探究的內驅力,指向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可以讓學生走向自主構建核心素養的軌道。
高品質的情境體驗才是高品質的學習過程,情境創設要打通生活與知識的聯系,讓學生深度理解知識、應用知識,教師不能「為了情境而創設情境」。
(4)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評一致性心得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課堂是育人的主陣地,是課程實施的主要方式。課堂研究要基於核心素養:教師備課要研究核心素養落地的方式方法,目標制定要體現核心素養的認知、內化、實踐與生成過程,課堂活動也要根據核心素養設計。
真實探究的目的是讓學生主動探究學科本質,並在探究過程中建構自己的核心素養。真實探究一定是指向核心素養的,凸顯對信息的獲取梳理、分析處理能力。這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灌輸式」「填鴨式」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建構。
任務、情境、探究都指向核心素養才能實現任務、情境和探究的一致,任務設計有針對性、情境創設更有效、探究真實有深度,學生的學習才會有邏輯、有結構、有效率,核心素養才能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