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的人文性教學
1. 語文課程人文性的含義
語文學抄科的人文性,廣義是指語文教育教學中的文化特質——文化知識和文化精神的體現。它是人類文明的積淀,是人類生命的延續,是人類意識和價值觀念的反映。 狹義主要是指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性是人文性的基本內容。中國語文首先是中國的、中華民族的,民族性與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是相輔相成的。
2. 語文課程人文性的實現主要有哪些方面
語文課程人文性的實現
1.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方面
要體現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在課程目標上,應顯性目標和隱性目標、行為目標和表現性目標、結果目標和生成性目標同時並重.既應注重系統知識、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等目標的達成,更應注重高尚的情操、個性、價值觀等目標的達成.偏廢了語文課程的隱性目標、表現性目標和生成性目標,實施人文性就只能是一句空話.
在語文課程內容的選擇上,首先應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內涵,使語文教材人文化,教材內容應適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像世界,應有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創新精神.其次是要充分利用多種課程資源,如報刊、影視、廣播、網路、廣告、自然風光、文物古跡、民俗風情、全球事件等都可作為課程內容,成為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良好素材.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教育者,在對上述人文資源的利用過程中,應切忌形式化、模式化、機械化,最重要的是應真正落到實處,以人為本,成為課程資源的組織者,成為學生人文精神的喚起者.
2.在語文課程教學方面
要在語文課程方面體現人文性,我們認為,應在教學中完成三個轉變一是由教師強加體驗轉變為學生親歷體驗.傳統語文教學以灌輸為主,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常常是鸚鵡學舌,以教師的講授為准繩.此種教學雖也強調學生「揣摩」「領會」「體驗」, 但其實質是一種「假」體驗,是教師強加的體驗.實施人文性教學,勢必轉變這種局面,鼓勵學生自主體驗,認可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多元化反應.
二是由講授式教學轉變為研究性教學.在講授式教學中,教師被視為知識的源流,學生則是知識的容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基本是「授」與「受」的關系,學生的能動性和創新精神被扼殺.提倡人文性,就是要把學生看作語文學習的主體,把教師看作課程的組織者,變授受式教學為商討、合作、研究式教學,以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是由「課堂權威」「話語霸權」轉變為「課堂民主」「心靈溝通」.應在課程中充分體現師生互動、師生平等,營造和諧的師生對話氛圍.說什麼話?說自己讀書的心得,說肺腑之言,不要說參考書上的陳言套話,更不要說輔導材料上的標准答案,只有教師自己心裡的真話,才能換得學生的心裡話.這樣才能實現師生間心靈的溝通,充分體現課堂民主和人文關懷.
3.在學習方式方面
學生的學習如果不具有感情色彩,將會是空虛、無意義的學習,是失去人文性的學習,羅傑斯稱其為現代教育的悲劇.要體現語文學習的人文性,使悲劇不再重演,筆者認為,主要應從學習的三個維度入手.
首先,應在學習時間上倡導人文性,改變過去單一、固定的時間制度,體現學習時間的多樣化和靈活性,如可根據具體教學情形設置長課和短課.同時還應注意在語文課程中合理把握師生時間比,多一些時間給學生,鼓勵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合作、多探究.
其次,應在學習空間上體現人文性,改變以往以課堂為中心的封閉式教學空間,拓寬課堂空間視野,構建開放、鮮活和充滿人文氣息、富於生命力的語文課程空間,走出教室,走出校園,走進多元復雜的生活,利用綜合性語文教學活動和一切社會現象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教育.
最後,應在學習程序上倡導人文性.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程序,變教師強制下的被動學習程序為學生自主基礎上的主動學習程序,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一基本理念.
4.在教學評價方面
評價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環節.在語文課程中體現人文性,首先應堅持正確的評價價值取向,在評價過程中,應當關注學生人文素養的發展,應將語文教學的長遠效果和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置於重要評價地位.在注重考察學生達到具體學習目標的同時,更應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具體而論,應掌握如下評價規范.
一是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的主體不僅僅是教師,還應包括學生本人、同學和家長.評價不僅僅是師生評價,還應有自我評價、學生評價和家長評價,從而使評價更加全面、公正.
二是評價方式多樣化.應改變以往單一的終結性評價體系,注重多種評價方式的運用,尤其要加強形成性評價,糾正單一的終結性評價的偏差,加強對學生發展過程的評價,提倡採用成長記錄的方式,收集能夠反映學生語文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
三是評價內容全人化.《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對學生的日常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性的評價為主,採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引導.值得注意的是,在運用積極性評價過程中,還要有全人觀念,評價的內容應具有廣泛性,使評價從智力因素向非智力因素延伸,學生在某一方面有所發展即應給以進步性評價,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促使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3. 課堂教學的人文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課堂教學中,教來師應努源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讓課堂充滿人文的陽光
人文精神培養需要的陽光、雨露與土壤,就是教師為學生營的造平等、寬容、科學的教學氛圍。教師幫助學生「舒其志,展其心」,在教學中倡導人文性 , 勢必打破語文課堂中一貫來「教師中心」 和的「權威主義」,使教師的地位和角色發生轉變,由語文課程中的灌輸者、命令者、訓練者變為商討者、組織者、引導者。但倡導人文性 , 能讓師生之間產生心的交流,能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能促使教師在關注學生知識、能力發展的同時更加關心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
注重人文性 ,必然認識到學生首先是人 ,是受人類文化熏陶的人 ,是生活中的人 , 是有其獨特個性心理特徵和情感體驗的人。因此 ,在人文性的語文教育中 ,學生的獨特情感體驗將受到尊重 ,學生的學習方式將受到鼓勵 ,學生將始終被看作是一個大寫的「人」。
4. 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具有怎樣的內涵
關於「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在第一部分「課標性質與地位」中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這一表述澄清了大討論最激烈的人文性論與工具性論之爭統一起來,這一新的理念,解決了關於語文教育最重要最關鍵的問題。
關於工具性問題,20世紀50年代末,全國范圍的極左思潮影響到語文教育,從60年代初開始在語文界展開了一場關於語文課是上成政治課 、文學課 、還是上成語文課的討論,最後,語文界的三位泰斗,也就是後來大家稱之為「三老」的葉聖陶先生 、呂叔湘先生 、張志公先生掛出了「免戰牌」,主張語文課不能上成政治課或文學課,應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這種觀點很快在全國達成了共識,因而確定了語文學科工具性基本性質,認為語文學科應該加強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即當時的口號「加強雙基教學」),切實使學生打好語文基礎,培養語文能力,掌握語文這個工具,以適應將來工作和繼續學習的需要。因而,60年代初至「文革」以前,教育部幾次頒布「語文教學大綱」都把工具性定為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對此,「三老」都曾有文章和講話進行闡述,另一位前輩語文教育專家 、全國中語會會長 、建國以來一直參加和主持語文教材編寫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劉國正先生曾說:「語文教學討論的一個重要理論收獲,就是肯定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到了「文革」時期,語文教育又在極左思潮、的影響下,否定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語文課本不成語文教材,語文課大量學習當時的報刊文章,學生寫作也是寫極左的「大字報」,語文課基本上成了政治課,整個語文教育亂了套。「文革」結束後,1978年教育部撥亂反正,重新頒布了「語文教學大綱」,重又確定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性質,使語文學科恢復了「語文」的本來面目,語文教學逐步走上了正確的軌道。綜上所述,本人認為,從60年代開始,把語文學科的性質定為工具性,從時代背景看,應該說是正確的,並且具有一定的歷史性的積極意義。近年來,在語文教育大討論中,有人一概否定工具性,說「把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頂為工具性是歷史性的錯誤」「工具性把語文呢教學引上了死胡同」,這種觀點無視歷史的特定時代因素,不作實事求是的歷史分析,起碼是有失偏頗。對此,最近新的「語文課標」重新肯定了工具性,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並且在新編的高中語文課本(第六冊)中專門編入了一篇〈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作者葉蜚聲 、徐通鏘 )。從新的「語文課標」到新編語文教材,澄清了全盤否定語文工具性的模糊認識。
關於人文性問題,在最近這一場大討論中,有些人提出「人文性才是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認為語文課的任務應該是通過語言的學習和感悟,培養情感,陶冶審美情操,宏揚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給學生打下一個精神的底子。本人認為,這種新的觀點具有時代的積極意義。本來這種觀點在「大討論」的開始是表述為「語文教學不應忽視人文教育,應該加強人文性」,後來發展到有些人走向極端,把人文性與工具性對立起來,進而全盤否定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認為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是人文性。應該肯定人文性是語文呢教學的基本特點之一,語文教學應加強人文性。後來對人文性極端化的認識,在部分教師中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例如曾一時形成了「人文至上」「文學至上」思潮,似乎「人文」「文學」是語文教育的一切,由此而漠視 、淡化甚至排斥對祖國語言的學習和培養讀 、寫 、聽 、說語文能力,致使有些「語文」課成了缺乏「語文」因素的不倫不類的課,以致有人質疑「這是語文課嗎?」
新的「語文課標」,即肯定了以前的工具性,又吸納了人文性的新觀點,把二者統一起來,在語文教學的發展史上首次提出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本人認為,這一新的理念,即繼承了語文教育應該使學生切實掌握語文這個工具性打好語文基礎這一傳統的正確觀點,又反映了語文教育應該體現固有的人文精神加強人文精神的新的時代觀點,同時,澄清了工具性人文性各執一端的片面認識。應該說,這是語文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這一關鍵問題的解決,為語文教育端正了方向,把語文呢教育指向了健康發展的正確道路。
5. 舉例說明,語文教學如何正確理解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這里的「工具」是一種比喻的說法,他具有「實用」「中介」的含義。「工具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課程的實踐性特點,「人文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對於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課標語)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應該爭取實現的目標。(課標語)
丁培忠先生曾這樣講過;「語文這種工具,不同於其他任何工具,它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這種工具,你不用它便罷,只要一用它,必然要賦予它自己的思想、觀點、感情。」的確是這樣,一篇文章,一段話,乃至一個詞的選用,都會流露出使用者不同的思想、觀點、傾向、感情。立足於文本的教學,可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和諧統一,達到潤物無聲、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標》」)開篇就提出了語文學科性質「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對語文學科性質的這一界定中.「工具性」除了「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外,還應包括是收集、處理信息的工具,是學習各種知識的工具,甚至是一種重要的思維工具。其具體的范疇。應是「字、詞、句、篇」等語文知識和「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語文雙基」。這一「工具性」可以說是語文學科最本質的基本屬性.是語文之所以區別於其他學科的最根本特點。因此,《語文課標》傳承了一切《語文大綱》的提法。至於其中的「人文性」,則是在原有《大綱》「很強的思想性」基礎上的發展,完善。它除含有原來「思想性」的內容之外。還點明了含有人類文明的種種成果.含有了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語文就是語文。
學習語文就是為了掌握祖國的語言文字。只是「語文課本」是由一篇篇文章組成的。而語言文字一旦按一定順序排列組合成「文章」,就有了意思,所以「語文」就具有了「人文性」。這個不說大家也明白。如果學習字典、詞典能掌握母語,那就沒有「文道」之爭,也就沒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這回事了。(於永正)
所謂「人文」,顧名思義:一是「人」,「人性」;二是「文」,「文化」;將「人」與「文」的合提,就是說「人性」與「文化」是辯證統一的,是有機的整合。這並不是人為的、牽強附會的糅合,而是一種客觀存在,一種規律性。這種事實就是:人類的進化發展是一種「人為文之根,文為人之本」的過程,即人創造了文化,傳承了文化,豐富了文化;反過來,文化引導了人,滋養了人,成就了人,人與文化是互生互動的,社會形態的人與文化互動的即時狀態,是互動的空間存在形式;而歷史進程是人與文化互動的歷時狀態,是互動的時間存在形式。
——林宣龍《走向人文:新課程語文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那麼,到底什麼是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呢?我說的是「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人文性。…………如果我們把眼光定得實際一點,讓最普通的老師都能理解、接受,並在教學中能夠加以體現,我以為語文教學的人文性主要體現為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美好、豐富的情感,也就是眼中不能只有語文,只有語文的分數,還要有人,人的生命,人的發展,人的精神的成長。
——黃厚江《「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怎樣統一?》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目前也有兩種偏向:
一是比較嚴重地存在著脫離語文而進入人文的現象。隨著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在以「教課文」為主導意念的語文教學中,似乎有越來越遠離「文」的趨勢,許多設計意圖不明的課件,所渲染的往往是那「文」中所講述的那「東西」,脫離語文而講人文,與過去的脫離語文而講「思想」,講「政治」,其實是同一個路子。人文性不是語文外加的東西,它熔鑄在目標中,體現在目標所蘊涵、指引的知識和技能里。換句話說,「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知識本身所黏附的,「過程和方法」本來就與技能的學習相伴相隨。
另一種偏向,是有的教師仍停留在單純「工具」的認識上,對知識和技能缺乏人文意識和人文關懷。我們應該認識到,作為民族文化的集中體現,作為個人生命意識的具體表現,在聽、說、讀、寫的活動和學習過程中,「工具」的使用同時也在形成著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語文學習的同時學生實際上也學習著對世界、對人生的認識。
———王榮生《語文課程改革與「雙基」訓練》?
以上是所搜集的一些專家、學者對「工具性」、「人文性」的闡述。人文性談得多一些,因為一線教師比較陌生。工具性談得少一些,因為「語文是一種工具」的認識由來已久,就是要在課堂教學中對語言文字〔字、詞、句、段、篇 〕進行扎實實的訓練。下面是我搜集的兩個案例,配上我個人的一點思考用來加深對工具性、人文性的認識。
j、q、x與ue相拼的教學
案例一
師:請小朋友看老師板書,比一比誰看得仔細。〔師板書:j—ue—jue q—ue—que x—ue—xue〕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生:ue到了jue 、que 、xue裡面u上兩點沒有了。
師:你真聰明,說得對。小朋友們請注意:j、q、x與ue相拼u上兩點要省去。請大家跟老師後面讀,加深印象。
〔師領讀〕
思考:這一案例,教者只關注了語文的工具性:讓學生掌握j、q、x與ue相拼的規則。因此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很簡單,基本處於「告知」的狀態,根本不關心學生的情感和態度。
案例二
老師請小朋友欣賞一組動畫。多媒體演示,j慢慢地走過去,在和ue挨著的時候ue上兩點去掉,手拉手走,停止後變成jue ,q、x同樣如此。伴隨著畫面,老師這樣說道:「小u見到j、q、x,脫下帽子敬個禮。你看,小u多有禮貌呀!」學生在文明、友好的氛圍中不僅學得j、q、x與ue相拼的知識,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文明禮貌教育。
思考:這位老師不僅關注到「工具性」,更站在人文關懷的角度,採用了生活化教學,不僅有利於學生知識的豐富,鍛煉語言運用能力,也有利於學生的精神世界的健康構建和人格的健康發展。這一案例較好地體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新課程理念。
當然,還有一個最形象的比喻:刀——殺豬時「工具」,救人時「人文」。可見,兩者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辯證關系,正所謂「文以載道」。
6. 教學中怎樣體現語文的人文性
一、語文的人文性:簡單地說就是人與文化,它包含著情感、意志和思想觀念的內容,它是不同於自然之物的。語文課本身而言,其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二者相輔相成,我們無法將其割裂開。道理很簡單,我們在使用語文工具性這一點若能注意方式方法,在方便生活的同時,也能美化生活,豐富生活。如「穿衣」這一概念恐怕早已由原來的蔽體、禦寒上升為一種裝飾了吧。如果說工具性是基礎,是求真,那麼人文性便是一種升華、求美。
它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1、
砥礪品德,完美人格。
2、
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
二、作文教學中如何體現:
1、教師指導作文:教師不能只重視對學生寫作技巧的指導,忽視了作文的育人功能。先學做人,後學作文,文如其人這是對作文與做人關系的很好闡述。做人講究一個「情」字,作文也講究一個「情」字。
2、教師評改作文:教師要站在理解、尊重學生的角度,與學生進行平等的、耐心的心靈交流,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針對學生的心理,教師要用一種清新、親切的語句,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自覺性、自信心,使每一位學生都喜歡寫作。
3、教師要耐心期待:教師不能用文學的標准去衡量學生,而應該懷著一顆期待的心,相信他們會進步,在評語中插入征詢意見式的語句暗示學生。老師幾句贊美的話,真摯的話,會溝通兩代人的心音,給學生帶來莫大的欣慰和歡喜。
7. 如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體現人文性
對於語文教學而言來,人文性就是靈自魂,只有抓住人文性這一靈魂,語文教學才能活起來,才能真正體現語文的價值。那麼,究竟何謂人文性?人文性應是一切有利於人」健康」發展的東西,包括身心健康、情感健康、道德健康等。其實質即是人文教育、人文素養、人文精神等。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人文性意味著:語文課程應凸現教師的人文關懷,體現對學生文化個性的培養,把人文精神的養成作為語文課程目標的一種價值取向。學習的目的為人的心靈精神尋求安康、發展。其實,語文的人文性也就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人文精神能否走進課堂直接影響學生能否自主發展、持續發展、健康發展。既然人文性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麼,我認為可嘗試從以下幾方面來努力:1更新理念,和諧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如何創建良好的人文環境呢?最關鍵的是必須更新教育理念:語文課要構建學生的精神世界,首先要構建教師的精神世界。教師理念的更新、個性的張揚、人文精神的豐厚,直接影響著生命個體的發展。
8. 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怎樣滲透到具體的課堂教學中
一正確理解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內涵.
《語文課程標准》強調「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包括:字詞句段篇的積累,語感,思維品質,語文學習的方法和習慣,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的能力,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思想觀念等內容.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是語文的根本屬性,人文性是語文的重要屬性,兩者缺一不可.
1、什麼是「工具性」?
語文的工具性,是說語文是一門基礎工具學科.因為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是表達思想感情、傳遞文化的工具.學習語文就是要使學生牢牢掌握語言工具.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教會學生使用語言,包括要使學生學會理解和自我表達語言、學會用語言來進行交際、學會積累語言.
語文是惟一以言語形式為教學內容的特殊學科.離開了語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何以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缺一不可的.因此,雙基教學不可丟.丟掉了語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語文素養便是無源之水,空中樓閣.現在很多語文教師都不敢在語文課堂上講基礎知識,閱讀教學時都不敢歸納中心、分段.其實,閱讀教學只有以本為本,才是根本.因此,我們在語文課上不能丟掉語言文字這個本體,不能忽視對文本語言的的理解.當然,我們要讓學生在品位文本語言的過程中給學生以智慧的同時,也要讓學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養,促進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我國的語文教育是母語教育,它的工具性具有特殊的內涵.一是掌握工具性過程中要體現人文性.即掌握母語這一過程中要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精神的陶冶.二是母語教育環境的特殊性,母語學習時間不限,空間不限,時時處處都可以學習.三是教學方法的特殊性,不是以學語文知識為主,而是以語文實踐為主,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
2、什麼是「人文性」?
若想更深層地理解「人文性」內涵,首先要了解「人文」的含義.《現代漢語詞典》對「人文」的解釋是:「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可見,「人文」泛指人類文化.既然是人類文化,其中必然包含大量具體、形象、帶主觀色彩、主觀情感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必然會引起同屬人類的學生的共鳴,從而對其產生影響.《語文課程標准》在論述「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特點」這一理念時也提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又是多元的.」這句詩說明了「人」與「文」之間的辯證關系:一是「文」作用於「人」,即人類文化對學生的熏陶、感染;二是「人」作用於「文」,即學生對人類文化的接受是一種多元反應狀態,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視界.所謂視界,就是指受個性、喜好、知識、經驗等主客觀因素影響而形成的一種審美眼光.視界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人在文化接受時的獨特體驗.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年齡段,文化接受的體驗也隨著視界的變化而改變.在對文化接受的獨特體驗中,有意與無意之間,人類文化便得到了承傳與發展.另外「人文」也特指人類文化中的一種態度、一種精神;一種關注人類命運、「尊重人,尊重具體人的生命價值,尊重具體人的文化及其多樣性」的人文態度;一種指向「終極關懷」的自由精神、自覺精神、超越精神,同時也是對「人之所以人」不斷探索,昂揚向上、積極進取、自我完善的入世精神,這些就是人文精神.
綜合以上觀點,語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體現在尊重個性的健康發展,情感的熏陶,內心的體驗,看重想想像、直覺和創造性這些方面.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內涵應包括三個層面意義:第一是追求自由的精神,即強調個人的自由與尊嚴,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自由與自主,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反思和懷疑批判的精神.第二是強調每個人獨特的生命價值,尊重學生的獨特性和差異性.第三是對學生進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學生的精神領域.
根據新課程標准,具體理解語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是以人為本、突出文化性.語文課程以人為本,就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積極性.在教學活動中,師生同為主體又互為客體.但長期以來,學生常常被置於從屬的地位,處於被動的狀態.因此,語文教學中,特別要呼喚學生的主體精神,張揚學生的個性特徵,激發學生的生命活力,發揮學生的創造才能,真正落實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同時,語文又是一種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靈、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