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校本課程研究現狀及趨勢
『壹』 畢業論文 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想要個提綱嗎?
『貳』 國內外研究現狀與趨勢
(一)美國百年地下水開發利用史的啟示
美國是開展地下水可持續利用性研究比較早的國家。早在1883年美國學者Chamber⁃lin即出版了《自流井》,首次論述了自流井的成井條件和開發理論。1897年Iowa州地質調查局Norton在《Iowa自流井》報告中首次使用「含水層」理念。Todd於1900年提出,過多的自流井將導致自流水量衰減。1923年Meinzer出版了《美國地下水形成與理論探討》和《地下水文學概要》,系統地總結了水文地質學的研究工作和理論進展,同時首次對全國地下水資源進行了定性評估,闡述了美國地下水發生、補給、排泄、徑流、數量、質量、開發利用等各個方面(陳美貞,2006;陳仁升等,2003)。1935年Theis提出非穩定流理論,使許多實際問題得到較好解決。
在地下水開發方面,人們開始意識到地下水資源是有限的。20世紀30年代Tolman及同事發現了地下水開采所引發的海水入侵和地面沉降現象。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州為單位先後進行了各州地下水資源調查和均衡法地下水資源評價。1963年McGuinness總結了各州及地區地下水資源評價研究成果。
1977年美國發生了特大乾旱,1978年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啟動了「區域水系統分析項目(RASA)」,歷時近20年,調查和研究了全國28個以流域為單元的水系統,採用三維有限差分地下水流數值模型,模擬地下水開發前後地下水動態變化,並於1990~2000年期間編制出版了各個水系統的地下水圖集(比例尺為1:250萬~1:10萬)。
目前,美國的地下水開采量占總用水量的 20.7%。其中,98.3% 的家庭用水、57.4%的牲畜用水和41.5%的灌溉用水都依賴於開采地下水源供給,而且對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保護意識也越來越強烈。為此,美國正在開展新一輪「地下水資源計劃」(GWRP),研究重點已從過去的以州為單位轉向整個水系統、水文系統和生態環境系統,從過去偏重地下水的資源供給功能轉向地下水的資源功能、生態功能和地質環境功能綜合調查評價研究,強調地下水可持續利用性研究。
近百年來美國地下水開發利用史表明,經濟社會發展對地下水開發利用理念及其生態-地質環境功能研究具有重大推動作用。在19世紀以前,地下水僅是經濟社會發展中一種補充性資源,在水資源中地表水的開發利用研究佔主導地位。進入20世紀60年代,地下水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愈來愈依賴的基礎資源,特別是在持續乾旱年份,地下水的開發利用得到空前的重視,同時含水層疏干、依賴地下水維持的生態系統急劇退化、地面沉降和海鹹水入侵等環境問題日趨顯現。據USGS統計,在美國公共供水中,地下水的比重從1950年的26%增到2000年的37%。80年代,地下水保護問題受到重視,美國聯邦政府制定了提高污水排放標准和提高用水效率的多項保護法規,到2000年畝均灌水量比1950年減少了30%。在《2000~2010年美國地質調查局地質部科學戰略》和《1998~2008年水資源部發展戰略》中,突出了地下水的可用性和可持續性研究,包括城市化和市郊化對地下水影響調查、海岸帶土地利用和人口增長對地下水影響調查和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研究。
(二)國內地下水評價研究動態
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地質礦產部和有關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大量的地下水及其環境地質問題調查評價工作,包括區域水文地質、供水水文地質、環境水文地質、地下水資源評價與新技術和新方法應用。經過50多年來的水文地質工作,基本查明了我國地下水資源的區域分布規律,並且把西北和華北的地下水勘察研究作為一項主要戰略任務做了大量工作,實現了各種信息的採集、處理、存儲、傳輸和交換,並開始把地下水作為水圈、岩石圈的組成部分和重要環境因子,開展地球表層四大圈層相互關系及大陸水循環與全球變化研究,把地下水融入「全球一體化」的大環境中思考,利用大剖面、同位素等研究地下水循環方式,極大地改變著地下水評價的傳統思維與方式,尤其是近幾年信息技術的發展,加快了對地下水評價的速度。
50多年的地下水評價工作,具有如下特點:①體現國家意志、服從國家目標,成為地下水評價的宗旨;②發揮水文地質工作優勢,體現地下水區域性、基礎性評價服務於國家建設;③取得的豐富資料和經驗,奠定了地下水評價方法研究的基礎。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於應用數學和地下水動力學的相互滲透,以及電算技術的推廣和應用,豐富並突破了傳統水文地質學的內容,使地下水評價從定性研究發展到定量研究的新階段。地下水資源評價的基本理論,從穩定流發展到非穩定流,從二維流發展到三維流,從一般均衡法和比擬法,發展到解析法和有限單元或有限差分數值法及相關分析法。地下水質量評價從單項評價發展到綜合評價,從一般數理統計方法發展到聚類、神經網路和灰色系統評價方法。
20世紀80年代後期,地下水資源評價工作開始把主要目標轉向管理模型的研究,涉及與地下水開發活動有關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技術經濟環境等各方面問題。
但是,面對21世紀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地下水評價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適應新問題。始於20世紀80年代的第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是基於以消耗資源、犧牲環境作為代價的發展過程,在評價指導思想、評價理念和評價方法諸方面,都存在歷史的局限性,急需按新的要求進行完善和發展。例如由於受當時認識能力和技術水平的局限,對地下水系統的資源、環境和生態屬性功能的基本認識和評價方式中,有關可持續發展思想和水循環理念體現不足,靜態思維比較突出。
1.地下水資源分類與概念演變
20世紀50~60年代,我國在地下水資源評價方面普遍採用前蘇聯的「四大儲存量」的概念,即動儲存量、靜儲存量、調節儲存量和開采儲存量。在歐美一些國家也都使用過這些概念(曲煥林等,1991)。經過水文地質工作者的多年實踐,普遍感到應用「四大儲存量」的概念評價地下水資源存在許多缺陷(陳雨蓀,1982;劉光亞,1982;王強忠等,1982),現在已基本停止使用。
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了「三種水量」的概念,即補給量、儲存量、允許開采量,並於1989年納入國家標准(GBJ27-88)。但是隨著實踐和理論的發展,其局限性和理論缺陷逐漸暴露出來(徐恆力等,2001)。方案中沿襲以含水層(或水源地)為評價單元的思維模式,沒有體現地下水資源整體性和系統性;補給量和儲存量的時空概念含糊,容易造成水量重復計算;允許開采量僅僅是一種籠統的提法,在實踐中難以操作等。
20世紀80年代「資源」的概念逐漸為人們所接受,歐美、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先後採用了地下水資源的概念,陸續出現了「潛在可更新資源」(Potential Renewable Resource)、「實際可更新資源」(Actual Renewable Resource)、「可用更新資源」(Available Renewable Resource)、「安全開采量」(Safe Yield)、「可持續開采量」(Sustainable Yield)和「實際可持續開采量」(Practical Sustained Yield)等。
我國學者王大純教授(1995)等人,從地下水資源自然屬性出發,將地下水資源劃分為「補給資源」和「儲存資源」兩類。「補給資源」被定義為「含水系統可以恢復再生的水量」。將含水系統的多年平均補給量作為補給資源量,單位為m3/a。「儲存資源」被定義為「含水系統在地質歷史時期積累保存下來的水量」。將含水系統多年平均低水位以下的重力水體積作為儲存資源量,單位為m3。
陳夢熊院士等1983年提出的、後經過不斷調整和補充(2002)的地下水資源分類,也具有廣泛代表性。在該分類中,將地下水資源分為「天然資源」和「可采資源」。「天然資源」被定義為「在一個完整的水文地質單元(地下水系統)內,地下水在天然條件下通過各種途徑,直接或間接地接受大氣降水或地表水入滲補給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水化學特徵、可資利用並按水文周期呈現規律變化的多年平均補給量」,一般可用區域內各項補給量的總和或排泄量的總和來表徵。「可采資源」被定義為「在經濟技術條件合理、開采過程中不發生水質惡化或其他不良地質現象(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並對生態平衡不致造成不利影響的情況下,有保證的可供開採的地下水資源」。
2.地下水資源評價方法研究現狀
達西(Darcy)定律和水量均衡是地下水資源數量評價的理論基礎,由此產生了兩種評價方法,即「地下水系統水量均衡法」和「地下水系統水動力學法」。
「地下水系統水量均衡法」是直接利用質量均衡原理,通過建立地下水系統的補給量、排泄量和儲變數之間水量關系,確定地下水資源數量。「地下水系統水量均衡法」既可用於區域地下水資源的水量計算,又可用於局域地下水資源的水量計算;既可估算地下水系統的補給和排泄的總量,又可計算地下水系統的各單項量,是地下水資源評價中最常用的一種基本方法,也是一種比較可靠的方法。
「地下水系統水動力學法」是根據達西定律和水量均衡原理,建立描述地下水運動規律的微分方程,通過求解微分方程,實現對地下水系統水量狀態評價。
按照微分方程的解法,劃分為「解析法」和「數值法」。解析法是根據地下水井流理論進行地下水量評價,主要適用於均衡區范圍較小、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的均質含水系統。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解析法在地下水資源評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迄今仍然是地下水資源評價中確定水文地質參數的主要方法。但是當把解析法應用於大范圍水系統時,由於實際的水文地質條件遠較解析法所假設的條件要復雜得多,其局限性就暴露了出來(薛禹群等,1986)。
為了解決隨地下水開采規模進一步擴大所出現的問題,在20世紀50~60年代,興起物理模擬(電模擬和砂槽模擬等)技術,但是仍不能很好地解決復雜水文地質條件下區域地下水資源評價所面臨的問題。計算機技術和數值計算在地下水資源評價中的應用推廣,使一些復雜地下水流模擬成為可能,而且開始考慮含水介質的非均質性和各向異性,對復雜的越流系統和具有不規則形狀的各類邊界條件,以及多相流和雙重介質等問題也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在概念模型中更多地保留了實體系統的自然特性。由於數值法既可用於大區域地下水資源評價,又可用於局部的水源地評價;既可處理復雜的水文地質問題,又具有較高的計算精度,因此,逐漸成為地下水資源評價的重要方法,並因其更易實現系統分析的目標而被廣泛應用於地下水資源評價和管理工作中。
在地下水資源評價中,常用的方法還有水文分析法、相關分析法、水文地質比擬法等。「水文分析法」是仿照陸地水文學的測流分析,計算地下水補給量的一種方法,主要應用於地下水補給量全部轉化為地下水泄流的地區,如岩溶管道流區、全排型岩溶大泉的岩溶水系統或基岩山區裂隙水系統等其他方法難以應用的地區,主要有地下徑流模數法和基流分割法。「水文地質比擬法」,常用於實際資料缺乏的地區,主要根據水文地質條件的相似性,用區域內局部地段或相似條件的其他地區的實際資料比擬到全區或研究區進行地下水資源評價,多數用於可采資源的估計。該方法是研究區缺乏資料情況下不得已的選擇,其評價結果的精確性較差。「相關分析法」是一種統計學方法,主要用於區域水文地質勘探試驗資料不足,但是地下水動態資料較多的地區,應用這種方法進行外推時其可靠性很難保證。「開采試驗法」,在地下水的非補給期(枯水期),按接近取水工程設計的開采條件,進行較長時間的抽水實驗,然後根據抽水量、水位降深動態或開采條件下的水量均衡方程求解出水源地枯季補給量,並以此作為水源地的允許開采量。該方法主要用於水源地允許開采量的評價,在區域地下水資源評價中主要用該方法求取參數。
縱觀國內外地下水評價成果,最常用的方法是「地下水系統水量均衡法」和「數值法」。美國1977年開展的「區域水系統分析計劃」(簡稱RASAP,1978~1995年期間)聯合運用數值法和均衡法對全國25個主要地下水系統水資源進行了評價(USGS,1998)。在2000年開始的新一輪地下水資源評價(Ground-water Resources Program)中,仍然以數值法為主(USGS,2001)。歐盟各國聯合開展的區域地下水資源評價中,水量均衡法是主要方法(Fried,1982;Rees and Cole,1997)。此外,亞洲、非洲一些國家也大多採用水量均衡法和數值法進行區域地下水資源評價(Leslie B.Smith and Kadri Külm,2002;Shahin,1989;Lloyd,1990;Ulf Thorweihe and Manfred Heinl,2002)。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開展的第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中,均衡法和數值法也是主要評價方法。
隨著數學地質的發展,最近在國內外地下水評價中出現了一些新的理論方法,如隨機理論和神經網路(Kitanidis,1985;Bates,1992;Gelhar,1993;Brannan,1993;楊金忠等,2000),但是這些方法還處於理論探索之中,目前還難以廣泛實際應用。
3.地下水質量評價研究現狀
我國在早期的地下水質量評價中一般借用外國學者設計的評價模式,如內梅羅(Nemerow N.L.)指數法等。但是在應用過程中,逐漸發現這些評價模式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的不足,於是我國地下水質量評價工作者,根據自己實踐的經驗和實際情況,提出了許多適合不同用途的水質量評價方法。如20世紀60年代開始用「環境質量綜合指數」定量地表示環境質量狀況,發展至今已提出許多種計算綜合指數的數學模式,這些模式對環境質量的劃分一度起了積極的作用。
早期全國性地下水質量評價,尚無「國家地下水水質標准」,主要依據國家建委和衛生部批准試行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TJ20-76),並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1958年公布的「飲用水水質標准」,個別評價參數考慮地方「飲用水水質標准」。評價方法主要採用指數法、多項參數法和模糊數學法等。在現今的全國地下水質量評價中,雖然在評價項目選定、分類和污染等級劃分等方面有所變動,但是其思路和技術方法均沿襲了這一格局。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模糊數學、灰色聚類和神經網路等方法在地下水質量評價中廣泛應用,且隨著方法的改進,人們也越來越重視評價結果的合理性。但是由於影響地下水質量的因素較多,以至各評價方法都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綜合污染指標法的「硬性分級劃分」,灰色和模糊系統需要設計若干不同的效用函數(灰色系統的白化函數、模糊數學的隸屬函數等),以及人為地給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或權函數)等,這些效用函數和指標權重的給定難免不帶主觀性,造成評價方法難以通用,增加了應用的困難和人為臆斷因素對結論的影響。在地下水質量評價方法中,普遍存在「參數權重」問題,例如指數法把各個水質參數等同,模型法在參數選取和參數權重設定中存在較大的主觀性。目前,迅速發展的人工神經網路評價方法,拓寬了地下水質量評價方法的視野。
4.地下水脆弱性評價研究現狀
自1968年Margat首次提出「地下水脆弱性」這一術語後,雖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但是至今國內外對「地下水脆弱性」概念仍然沒有統一的定義,許多學者根據自己所考慮的因素從不同的角度給「地下水脆弱性」以不同的定義。
以1987年為限,「地下水脆弱性」概念的發展過程可劃分兩個階段。在1987年以前,有關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多是從水文地質本身的內部要素這一角度來定義的。1970年Margat與Albiet提出的地下水脆弱性是指在自然條件下污染源從地表滲透與擴散到地下水面的可能性。Olmer與Rezac則認為地下水脆弱性是地下水可能遭受危害的程度,這種危害程度由自然條件決定,而與現有污染源無關。Vrana提出地下水脆弱性是影響污染物進入含水層的地表與地下條件的復雜性。1983年Villumsen等定義地下水脆弱性是指應用中或廢棄於地表的化學物質對地下水的危害性。1987年「土壤與地下水脆弱性國際會議」揭開了「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新階段的序幕。多數學者主張在定義地下水脆弱性時應考慮含水層本身的易污染性和人類活動與污染源的影響。有的學者提出地下水脆弱性是地下水質量對現在或將來有害於其使用價值的敏感性。
地下水系統脆弱性已經被廣泛認同的是指這個系統對來自外部(天然與人類活動)從時間和空間上影響它的狀態及性質的處理能力。1991年美國審計署應用「水文地質脆弱性」來表達含水層在自然條件下的易污染性,而用「總脆弱性」來表達含水層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的易污染性。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於1993年提出地下水脆弱性是污染物到達最上層含水層之上某特定位置的傾向性與可能性,並將地下水脆弱性分為兩類:一類是本質脆弱性,即不考慮人類活動和污染源而只考慮水文地質內部因素的脆弱性;另一類是特殊脆弱性,即地下水對某一特定污染源或污染群體或人類活動的脆弱性。歐洲、北美和澳大利亞等地區,在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已經以污染治理為重點轉變為以防止污染為重點,開展了地下水環境脆弱性評價,並編制了評價圖冊。
至今國內尚沒有明確的「地下水脆弱性」的定義,定義多引用外文資料,多是從水文地質本身內部要素角度出發,針對局部城市或水源地,包括「環境生態脆弱區地下水開發模式及系列編圖」工作,研究地下水本質脆弱性,常以「地下水的易污染性」、「污染潛力」、「防污性能」等來代替「地下水脆弱性」這一術語。
5.存在問題
新中國成立以來,地下水評價工作為保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撐。但是,從地下水可持續利用角度考慮,地下水評價工作尚存在如下問題:
1)以往的工作,偏重地下水賦存條件的研究,對地下含水層結構和地下水補、徑、排條件研究程度有待深入。作為地下水賦存空間的地下水系統結構和地下水動態,是地下水資源評價的基礎。
2)地下水與環境保護密切相關,是環境保護的重要制約因素。以往對地下水質量、環境和生態屬性功能評價重視不夠。
3)地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程度及趨勢預測研究缺乏深度,不能適應國民經濟對地下水前瞻性要求。
4)由於大量的水利工程修建,改變了地表水、地下水循環條件,出現了不少新的水環境問題,特別是地下水補給條件的改變,使得有些地區地下水補給減少,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因此,在新的地下水評價中急需考慮這些變化的影響。
(三)地下水功能評價與區劃研究現狀
1998年許志榮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第五期)上發表了「地下水功能區劃分初探」,提出了開展地下水功能區劃的必要性。1999年史瑞青等在《工程勘察》(第一期)上介紹了「灰色聚類分析在地下水區劃中應用」的技巧。2001年費為進等在《地下水》(第四期)上發表了「快速灰色分級聚類法在地下水功能區劃中應用」,提出灰色分級聚類法是地下水功能區劃的一種簡明方法。這一時期的地下水功能研究都是從地下水資源合理利用角度出發,基於傳統地下水資源評價理念。
2002年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部從生態、地質環境保護角度,作為約束條件,提出開展「地下水功能評價專題研究」,由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張光輝研究員主持開展有關地下水功能理念、評價理論與方法探索性研究,於2003年提出了地下水功能評價基本框架和評價指標體系。2004年6月該項目組完成了「地下水的資源功能、生態功能和地質環境功能評價的科學體系」構建和論證,包括基本理念、評價理論、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關鍵技術等,編制了「地下水功能評價與區劃技術」,編入中國地質調查局《全國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問題調查評價技術要求系列》(二、三)中,並先後在蘭州、武漢、石家莊、北京、沈陽和呼和浩特主辦「地下水功能評價與區劃」技術骨幹培訓班,在我國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全面推廣應用。2004年唐克旺等在《水資源保護》(第五期)上發表了「地下水功能區劃分淺談」,介紹了水利部門進行地下水功能區劃的基本思路。2005年水利部下發了《關於開展全國地下水功能區劃定工作的通知》。2006年張光輝等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第四期)上發表了「區域地下水功能及可持續利用性評價理論與方法」一文,全面闡述了地下水功能評價理論和方法;黃鵬飛等在《中國環境管理》(2006年第二期)上發表了「層次分析法在民勤綠洲地下水功能評價中應用」,介紹了地下水的資源功能、生態功能和地質環境功能狀況。2007年羅育池等在《中國農村水利水電》(第九期)上發表了「基於MapGIS的河南省淺層地下水功能評價與區劃」;呂紅等在《水文》(2007年第三期)上發表了「山東省地下水功能區劃初探」,指出地下水功能區劃是政府行使管理職能的重要基礎;閆成雲等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7年第三、四期)上發表了「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盆地地下水功能評價與區劃」,引用大量實例闡述了地下水功能評價與區劃的實際效用。2007年范偉完成了「吉林省平原區地下水功能評價」碩士學位論文。張光輝等在《地質通報》(2008年第六期)上論證了地下水功能評價與地下水可持續開采量的關系。
(四)地下水開發利用研究現狀與趨勢
地下水開發利用研究總的趨勢是學科內涵不斷拓展、生態-地質環境保護優先、安全保障能力建設為重點、與經濟社會和諧可持續發展是根本。
1)資源和環境、生態並重,已成為地下水開發利用研究的主題。地下水可持續利用既要保障社會穩定的水供給,又不能犧牲生態-地質環境效益,同時不影響未來長遠的水資源利用。恢復由於人類影響而退化的地下水功能、地下水疏干區定量跟蹤和調控、增強地下水含水層獲得補給途徑和機制、地表水與地下水聯合調蓄和協調開發、地下水利用和分配的社會-經濟規律及管理模式等是當前重要的研究課題。
2)地球表層系統的水文地質過程研究,已成為現代地下水科學演化的重要專題。土壤、包氣帶、淺層地下水、濕地與湖泊、綠洲、河流和農業用地等,與地下水可持續利用性研究密切相關。包氣帶是介於潛水面和地表之間的多孔介質,化學風化、有機質分解、氮素固定等其他化學物質循環過程均發生在包氣帶,也是地下水補給、污染物向地下水運移的必經之路。包氣帶中所發生的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與水文地質學、土壤學、生態學和環境學關聯性愈來愈緊密(甘肅地調院,2007)。
3)建立高效的地下水動態監測、狀況調查和突發應急機制,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愈來愈迫切。1996年國際水文計劃工作組將「可持續水資源利用」定義為「支承從現在到未來社會及其福利要求,而不破壞他們賴以生存的水文循環及生態系統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要求在水資源規劃、開發和管理中,尋求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人類社會福利之間的最佳聯系與協調,強調未來變化、社會福利、水文循環、生態系統保護的完整性,使「未來遺憾可能性達到最小」。2000年在美國召開的「水資源綜合管理研討會」上,達成一個共識:流域統一管理是防止土地退化、保護淡水資源與生物多樣性、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必然抉擇。
4)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是當今地下水開發利用中最為人們關注的核心。它指地下水時空上能夠連續下去。Serageldin and Steer將「可持續性」概化為「可持續性弱」、「可持續性適度」、「可持續性強」和「可持續性過強」。「可持續性弱」不關心局部、只關心整體;「可持續性適度」主要以維持系統的整體性為目的,但也適當關照其組分;「可持續性強」要求保持系統組分的良好狀態,同時也關照到系統整體,各組分不可互相替換,而且根據某些理解,即使是在組分內部,可替換性也是受到限制的;「可持續性過強」就是保持系統的所有要素完好無損且無任何損耗。
『叄』 論文中課題目前的研究狀況及發展趨勢是指什麼謝謝!
研究課題申報中「目前的研究狀況」是指研究課題目前國內外有些什麼研究成果,以及對這些成果的觀點綜述。「發展趨勢」是指對本課題領域一些新的觀點的評價,包括多數學者意見、比較統一的看法等等。
『肆』 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80年代中後期以來,隨著人們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和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影響,對地下水的開發利用越來越多地綜合考慮社會、經濟、環境等制約因素,所建立的管理模型更多地體現了社會、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的原則。計算機以及求解管理模型的數學規劃演算法的進展,也促進了管理模型的發展。從模型的研究內容上,主要集中在地表水-地下水聯合調度、地下水量-水質綜合管理、地下水可持續利用管理模型的研究上;從模型結構上,多目標和非線性管理模型是當前及今後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一、地下水-地表水聯合調度管理模型
地下水和地表水都是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具有有機的聯系,從系統的觀點來看,在開發利用中必須考慮兩者之間的聯系,尋求最優聯合調度方案,可發揮地表水和地下水各自的特點,來達到充分開發水資源潛力、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降低開發成本的目的。聯合調度的優點在於:①利用含水層的調節庫容和兩種水資源時空分布的差異,增大水資源可利用量:②發揮包氣帶和含水層的過濾和吸附等凈化作用,提高供水質量;③利用含水層的保溫功能和地表水與地下水的溫度差,儲存能量,節約能源。
由於兩種水資源的分布、運動等特性的差異,建立真正意義上的聯合調度模型並不容易。大多數研究者將河流作為源匯項來處理,如Morel-Seytoux(1975)提出了與地下水單位脈沖響應函數類似的河流-含水層響應函數,Daubert and Young(1982)運用該函數建立了地下水經濟管理模型。由於地表水存在著明顯的隨機性,因而建立隨機地表水-地下水管理模型更為實用(Maddock,1974)。Onta等(1991)建立多階段地表水-地下水聯合調度模型,利用兩個系統時間分布的差異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二、地下水量-水質綜合管理模型
水資源的管理包括了水量和水質兩個方面,對水質管理模型的重視,主要由於以下三個原因:①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人們對地下水環境(污染)問題更加重視;②各種途徑對地下水的污染日益嚴重和顯著;③利用包氣帶和含水層的自然凈化能力和巨大的環境容量,研究污水排放和處理的最佳途徑,如污水土地處理系統。地下水量-水質綜合管理模型可用於確定最優污水排放標准、排放量、水力捕獲井的最優布局和抽水量等地下水質控制問題。水質模擬模型本身十分復雜,建模要將地下水水量模擬模型和水質模擬模型一起耦合到水質管理模型之中,這樣常產生高度非線性、多階段、大型數學規劃問題,目前對於復雜的地下水質管理模型求解仍十分困難。
Willis(1976a)首先建立地下水穩定水質管理模型,Willis(1976b)和Futagami(1976)用嵌入法建立非穩定地下水水質管理模型,Gorelick和Remson(1982b)使用單位濃度響應矩陣建立地下水水質管理模型,這些模型用來確定污水最優排放標准和最大污染質排放量。Gorelick和Remson(1982a)用迭代法確定最優污水灌注量。近來的遺傳演算法用於求解高度非線性的水質管理模型,是一種非常有益的嘗試。Yoon和Shoemaker(1998)建立了生物恢復地下水水質非線性管理模型,分別用遺傳演算法、分解隨機進化對策演算法、直接搜索法和基於導數的優化方法求解同一非線性管理模型,並進行了比較。Sawyer和Lin(1998)對隨機約束規劃在地下水管理模型中的應用進行了綜述,用響應矩陣法建立了地下水污染控制管理模型,由於考慮固定費用問題和約束矩陣及右端項的隨機性,使該模型轉化為求解確定型混合整數非線性規劃問題。這種數學規劃問題求解難度較大,該研究用遺傳演算法求解。
水力捕獲(hydraulic capture)控制地下水污染是指被污染含水層適當位置設置抽水井,截獲被污染的地下水,阻止部分被污染的地下水向供水水源地流動。通過建立地下水水力管理模型,對地下水水位和流速進行控制,可達到最優控制地下水污染的目的。Misirli和Yazicigil(1997)對用水力捕獲法建立管理模型進行了綜述,並對一假想的有供水水源、受到污染的含水層建立了六種控制地下水污染、保證供水的地下水管理模型。所建立的模型分別用二次規劃、線性規劃和混合整數規劃求解,並對計算結果進行了比較。
三、地下水可持續開發利用管理模型
地下水系統是一個復雜的自然-人工復合系統,它與社會、經濟、環境、生態、地表水系統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科學管理,要綜合考慮以上因素。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特別是區域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是十分復雜的,水量和(或)水質不是追求的唯一目標,更多地考慮社會、經濟和環境等對水資源的要求,僅僅用地下水水力或水質管理模型無法解決。從可持續發展角度考慮,建立地下水管理模型的原則可歸納為:①水均衡原則,保證地下水資源的永續利用;②雙向選擇原則,即水資源的規劃和管理應適應地區發展,而地區發展規劃應考慮水資源條件;③產業平衡原則,水資源的合理配置應使國民經濟按比例協調發展;④經濟-環境協調發展原則,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經濟的發展,不能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為了建立地下水可持續開發利用管理模型,不僅要對地下水系統的自然屬性進行研究,而且要深入研究地下水的環境效應和社會屬性,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①地下水資源-經濟研究,研究地下水資源的價值、開發成本及供水效益等;②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研究地下水開發利用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建立地下水環境指標體系;③地下水環境-經濟評價,評價地下水環境影響的經濟效應,建立環境經濟指標體系;④根據區域發展規劃和水資源條件,進行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管理模型的建立,實際就是將地下水、環境和經濟三個系統耦合,作為一個整體考慮。
Gorelick(1983)將這類模型稱為地下水政策評價與分配模型,從建模方法上又分為三種:水力-經濟響應模型、模擬-優化耦合模型和譜系模型。謝新民(1991)、朱文彬等(1994)運用大系統理論建立地下水資源系統經濟管理模型,邵景力等(1994)將國民經濟投入產出模型與地下水管理模型耦合,所得到的管理方案不僅是地下水最優開采方案,而且還有與水有關的產業結構調整方案和地表水取水方案。這類模型涉及因素眾多,管理模型通常是多目標和(或)非線性的大型數學規劃問題(見下文)。
四、多目標地下水管理模型
多目標管理模型更能體現地下水系統層次性和多目標性,模型不僅能提供地下合理開發利用最優方案,而且可作為宏觀經濟和環境規劃的決策依據,因而更具實用性和可操作性。70年代以來,多目標管理模型用於解決水資源的規劃問題(Haimes和Hall,1974;Co-hon和Marks,1975),80年代以後,隨著對地下水系統研究的不斷深入、地下水模擬技術及其與管理模型耦合技術的發展,多目標規劃才出現在地下水管理問題中。與單目標相比,多目標地下水管理模型有如下特點(邵景力等,1998):
(1)各目標間的度量單位多是不可公度的,有些目標甚至很難給出定量指標,如供水的社會效益、環境效應等。用單目標優化方法很難處理不可公度的多目標問題。
(2)各目標間的權益通常是相互矛盾的,這是構成多目標問題存在的基本特徵。多目標問題總是以犧牲一部分目標的利益來換取另一些目標的改善。單一目標的最優並不代表系統整體最優。
(3)多目標問題的優化解不是唯一的。多目標規劃的任務是考慮經濟、社會、環境、技術等因素,權衡各目標的利弊,從多個「有效解」中尋求各目標都能接受的「滿意解」。
(4)多目標規劃可以充分發揮分析者和決策者各自的作用。在現代管理中,分析者的任務是根據決策者的要求建立管理模型,提供多個各有利弊的方案,作為決策者決策的依據。決策者的任務是站在更高的層次上,兼顧各方面利益,從眾多可選方案中確定決策方案。
多目標問題類型多,無統一的數學形式,故沒有通用的求解方法。針對不同的管理模型和目標評價准則,應採用相應的解法。一個特例是線性層次目標規劃可用於解決大型多目標規劃問題,該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多目標規劃方法。邵景力等(1998)運用線性目標規劃求解包頭市地下水-經濟-環境多目標管理模型。Willis和Liu(1984)首次用響應矩陣法建立多目標地下水管理模型。Datta和Peralta(1986)將代替價值交換法用於地下水-地表水聯合調度的多目標管理問題中,兩個相互矛盾的目標為最小抽水費用和最大抽水量。Bogardi等(1991)採用一種互動式多目標決策方法求解地下水多目標管理問題,有三個目標函數:總抽水量最大、抽水降深最小和總抽水費用最低。El Magnouni和Treichel(1994)建立了線性多目標地下水管理模型,他們採用逐段線性規劃求出最佳協調解,這種方法也可通過迭代求解類似潛水含水層管理這樣的非線性多目標規劃問題。Ritzel等(1994)用遺傳演算法求解多目標地下水污染控制問題。
五、非線性地下水管理模型
地下水管理模型的非線性問題是普遍存在的,產生非線性的原因主要由兩個,其一是系統狀態的非線性,由於分布參數管理模型要與地下水系統模擬模型聯立形成數學規劃問題,產生了非線性的管理模型。如潛水含水層模擬模型即為非線性的,地下水流場非穩定和(或)未知條件下,對流-彌散方程中有速度和濃度的乘積,為非線性項。二是管理問題的非線性,如目標函數和某些特殊約束條件的非線性。非線性管理模型能更精確地描述地下水系統及其管理問題,因而提高可模型結果的精度和可信度。但由於非線性規劃問題沒有統一的模式,在可行域內有可能存在多個局部最優解,因而到目前為止,沒有通用的、高效的求解方法,要根據管理模型的結構特點和規模,選擇合適的求解方法。
線性化是解決非線性問題最簡單的方法,如Bear(1979)、Gorelick和Remson(1982b)、Ratzlaff(1992)等。通過迭代將非線性管理模型轉化為求解一系列線性規劃模型亦是解決非線性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如Aguado和Remson(1974)用預測-校正法通過反復迭代求解潛水含水層地下水管理問題;Willis和Newman(1977)用求解一系列線性規劃替代非線性目標函數、線性約束條件的非線性規劃問題;Willis(1983)通過反復運用潛水含水層模擬模型校正單位脈沖響應矩陣,解決潛水含水層的管理問題;Gorelick和Remson(1982a)迭代求解線性規劃得到最優污水灌注量。
對於目標函數往往是決策變數的二次多項式,若模擬模型和其他約束條件為線性的,則形成二次規劃問題。二次規劃有統一的表示形式和通用解法,是非線性管理模型中最常用的求解方法之一。如Aguada和Remson(1980)、Lefkoff和Gorelick(1986)、Misirli和Yazicigil(1997)等均是用二次規劃求解管理模型。
在管理模型為高度非線性條件下,上述方法均不是有效的演算法,這類問題是目前地下水管理模型研究的熱點和難點。人工智慧演算法(又稱進化演算法,evolutionary algorithms,EA)為求解高度非線性規劃問題開拓了廣闊的前景,其優點是可得到全局最優解,通用性強,缺點是這些演算法均為並行計算,計算工作量巨大,規模稍大的管理模型用一般PC機無法完成計算工作。這類方法主要包括遺傳演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分解隨機進化對策(derandomized evolutionary strategy,DES)、模擬退火法(simulated annealing)等,在地下水管理模型中的應用可參閱有關文獻(Dougherty和Marryott,1991;Ritzel和Eheart,1994;Rogers和Dowla,1994;McKinney和Lin,1994;Taghavi等,1994;Morshed和Kaluarachchi,1998;邵景力等,1999)等研究。此外,常用於解非線性規劃的方法還有直接搜索法(主要有修整單純形法、Nelder-Mead單純形法、並行方向搜索法)和基於導數的優化方法(如約束優化的隱式篩選法等)。這方面研究可參閱有關文獻(Karatzas和Pinder,1993;Varljen和Shafer,1993;Minsker和shoemaker,1996;Emch和Yeh,1998)。
『伍』 探析歌曲的藝術表現在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摘要:本文從合唱聲部的形成、合唱表現功能的演變、合唱組織類型的文化、合唱各聲部特點及訓練手段的擴展、合唱表演形式的多樣化等五個方面分析了現代合唱藝術表現形式的演變和與發展趨勢。
關鍵詞:合唱,表現形式,發展趨勢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合唱藝術的欣賞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也使得合唱藝術從當初的形式單一的歌唱,發展到現代的多聲部並注重多元化的演唱形式。無論是歌唱形式、表演技巧,還是肢體的律動、擊掌投足,留給人們的都是難忘懷的深刻印象,
一、合唱聲部的形成
在紀元前12世紀至8世紀的荷馬時代,有兩部具有歷史事實基礎的著名史詩《伊里亞特》《奧德賽》。它是用音樂與詩歌相結合的,由人民口頭創作的大型作品,同時也是兩部以敘事歌曲為基礎的單旋律。和聲音樂的出現,大約在公元的9世紀,一開始是在宗教儀式的頌歌中出現了兩個聲部,一個是採用格里哥利聖詠的曲調,被稱「奧爾加農」,另一個由作者創作的稱「第斯康特」。再後來人們叉在原有的基礎上加進了第三、四個聲部。這樣就使得曲調和節奏復雜和豐富起來。「奧爾加農」的原始形態為四度。五度平行進行。到了1650年左右,音樂史上出現了兩大最重要的發展:其一,是嚴格調性的確立,可以說近代音樂就是完全由詞性繁衍生成。其二就是和聲的基幹定在三和弦與七和弦及其轉位的邏輯連接法上,並循環於近關系調中。這兩項重大發現就像過去音樂史上復音音樂取代主音音樂一樣,逐步地被後人接受。並為在後來的合唱歌曲的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表現功能的演變
合唱藝術作為一種多聲部歌唱藝術形式,是在合聲的基礎上集體協作,多人共同完成的音樂形式。合唱作品的音樂表現力及其豐富,其作品題材無所不包。它既可以展現氣勢雄偉,恢宏壯麗的歷史畫面,如《神聖的戰爭》、《黃河大合唱》、《英雄的詩篇》,也可以描繪如詩如畫的生活景象,如《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牧歌》等,它既可以體現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復雜尖銳的思想沖突。特別是上世紀60年代影響最為廣泛深遠而又久唱不衰的大型聲樂作品《長征組歌》。以震驚中外的中國工農紅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為題通過大型合唱規模巨大、聲部多樣的藝術表現。她形象生動,情緒互有對比,情感各有起伏,而且格律嚴整,節奏鮮明,琅琅上口,易於傳唱至合唱的演繹,成為一部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新穎,風格獨特的大型聲樂作品。至今四十多年過去了,先後由幾代人相繼復排演出,魅力猶在,成為我國近代大型聲樂作品中的優秀代表作。
三、組織類型日益豐富
合唱的組織類型是以演唱者的聲音分類為依據的。按照不同的人聲組合,合唱的類型主要有同聲合唱和混聲合唱。
(一)同聲合唱
是指由同一類聲音組合而成的合唱。如:女聲合唱、男聲合唱、童聲合唱。
1、女聲合唱:就是全部由女聲組成的合唱形式。(如:女聲--二部合唱、女聲三部合唱、女聲四部合唱)
2、男聲合唱:即全部由男聲組成的合唱形式。(如:男聲二部合唱、男聲三部合唱、男聲四部合唱)
3、童聲合唱:「童聲」中「童」的界定是指兒童的變聲期完成之前童聲合唱的形式。(如二部、三部合唱、成人混聲加童聲。)
(二)混聲合唱
是指由成年的男聲與女聲混合組織的合唱,有時也會根據音樂的需要在成人混聲合唱隊加入童聲。
混聲合唱常用的形式有:二部混聲合唱、三部混聲合唱、四部混聲合唱、六部混聲合唱、八部混聲合唱(其中八個聲部的混聲合唱組織最為常用,對一般的合唱曲目基本都能勝任。)
四、各聲部特點的形成及訓練手段的多樣化
合唱中最基本的組織單位是聲部。每個聲部均具有各自的特點(音色、音域等),而合唱正是將這些具有不同特點的聲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之在相互協作的前提下各自發揮特點,以達到盡善盡美的共同演繹一部音樂作品的目的。
(一)各聲部的特點的變化
1、女高音聲部 Soprano,是合唱隊中的最高音區的聲部,音域較為寬廣,為b-----c3女高音可分為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和戲劇女高音,
2、女低音聲部 Alto,音域為g——f2,其聲音圓潤,濃厚而溫和,女低音聲部:第一女低音特點突出溫和、圓潤,第二女低音聲部突出濃厚堅實,在合唱音響中的中間聲部在合唱音響中起到紐帶、潤滑劑的作用。
3、男高音聲部Tenor,音域與女高音很近似,實際音響效果比女高音低一個八度。第一男高音聲部的音質柔和、明亮。第二男高音聲部的音質與第一男高音聲部相比稍顯充沛而堅實。由於男高音有非常的金屬感、穿透力,要求演員要適當控制音量和情緒。
4、男低音聲部——Bass,音域為c——f1,常用音域G——c1,其音色寬厚結實,剛健飽滿,在混聲合唱和男聲合唱中有時也會擔任旋律,但在大多數時候擔任和弦中的根音,對整個合唱隊起到基礎作用,
(二)多樣化的訓練手段
發音方法的統一,聲部之間平衡,諧和的訓練,是獲得優美合唱音響的基礎。
1、姿勢:首先正確的演唱姿勢對歌唱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是保證呼吸順暢發聲正確,保持積極的歌唱狀態必不可分的因素。
2、呼吸:是發聲的動力。日常講話時,呼吸是很自然的,歌唱時則應在自然呼吸的基礎上,吸氣量多些深些,呼氣要慢而有節制。吸氣時,上身挺直,胸部放鬆,兩肩放平,用口鼻子同時吸氣,吸氣要深吸到肺吐底部,使橫膈膜向下推。
3、共鳴它在合唱訓練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共鳴」是從聲帶發出的原音,在人體內經過共鳴腔體而引起共振的作用,在人體內,象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的頭上的頭安都是。一般來說唱高音常運用鼻腔頭賽共鳴腔體,低音運用胸腔共鳴。只要很好地運用聲音的共鳴,就可以減輕聲帶負擔,並增強音量,美化歌聲。
4、吐字正音:歌唱時做到吐字准確清晰,這樣聽眾才能了解作品的內容,同時,吐字正音又是一種藝術手段,運用得恰當就能使演唱具有更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歌唱時,將一個字分成頭、腹、尾三部分,字頭(聲母),字腹(韻母),字尾是指最後的收音。
5、集體練聲:合唱是集體的藝術,但聲音的個別訓練都很重要,必須在個別訓練的基礎上進行集體訓練,才能達到聲部間的平衡和合唱音響的諧和。集體訓練可進行如下練習:先進行統一的呼吸訓練,在呼吸訓練的基礎上可以進行共鳴訓練。
6、節奏訓練,節奏是音樂的骨架,是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很好的表現作品,就必須培養每位隊員良好的節奏感,常用的節奏訓練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連音,切分音,頓音,附點音符,休止符,變化節奏等等。將這些不同的節奏型用統一的速度進行練習。另外,力度對比也是合唱藝術中最有表現力的形式之一。
五、合唱表演形式的演化趨勢
面對今天發展中的合唱事業,在組織排練中或許都會遇到如合唱團中的作品、表演形式等諸方面的問題,就拿合唱的形式來說,在過去的記憶中,台上的合唱演出只是那種「長城、方磚」的單一模式,給人一種嚴肅、不可逾越的統一服裝的連隊排列方式。也許是由於合唱的特定性,也許是歌唱的內容及其群眾歌詠活動通常要體現出整體性、時代性,或者是一種精神風貌,因此通常合唱的組織者都在力要演唱時的整齊劃一。我們可以看到,其實當年的合唱作品大都是高昂有力,盡追求輝煌的效果。所以聲部的排放也是女聲站前,男聲站後,形成聲部的感覺,而一旦這種模式形成後,沿襲下來幾十年就沒變更過,更很少由組織者再去從演唱的形式上開拓。去想方設法尋求其它更貼近生活,更能體現愉悅心情,表達音樂的新形勢了。其實,我們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在群體歌唱的表現上有很多獨到的形式。如:廣西「劉三姐」式的對歌,貴州侗族大歌,雲南少數民族的對山歌等等。冼星海作的《黃河大合唱》借鑒的是歐洲傳統模式,這種模式在中國及至世界影響都是深遠的,後來創作的如《九一八大合唱》《生產大合唱》則是在合唱的基礎上加進了人物、道具、更有表演的成分。上世紀的60年代又出現了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長征組歌》,更加突出了表演性,更加具有人物化、個性化,充分的發揮了合唱在造型方面的功能,它一出現就給聽眾帶來一種震撼的感染力,讓觀眾耳目一新的是台上歌者能跳,而跳者善歌,使舞台上色彩斑斕,久久不能忘懷。
合唱藝術發展到今天,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無論怎樣變化或採用怎樣的模式,都應遵循的一條就是要從音樂內容的本身出發,不要讓非音樂因素的表演成分取代了歌唱。各種合唱表演形式的探索,發展只有圍繞在合唱藝術上進行而不是其他。
『陸』 李清照的愁情藝術本課題在國內外的研究狀況及發展趨勢如何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是我國文學史上創造力最強、藝術性最高的女性作家.在她的詞中除了內抒發寂寞深閨、容國破家亡的愁情外,還抒發了離別痛苦之愁情,表達了對丈夫的深深眷戀,歌頌了自己美好的愛情生活,給人以極大的美的滿足.
李清照詞的靈魂和精華,可以用一個"愁"字來概括,可謂集宋詞"愁"之大成.她以其無邊的愁緒和高超的抒情藝術,率真自然地表達了深沉復雜的內心感情,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成就.就抒情藝術來說,李詞繼承並發揚了北宋婉約詞派的抒情傳統,善於把個性化的情感與完美的意境相結合,具有感情真摯、描寫生動、意境渾然、情景交融、比喻貼切、語言淺顯流暢、含蓄委婉等藝術特色.
『柒』 中西美術比較目前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中外抄美術教育的比較襲研究
20世紀90年代以來,對外國美術教育的研究不再停留在介紹的層面上,開始呈現出把外國美術教育思潮、教育內容以及指導方法與中國相比較,在分析兩者長處與局限的基礎上,尋求適合我國國情的美術教育發展道路的研究傾向。
在中西美術教育思想比較研究方面,1992年,尹少淳發表了題為《美術教育的背景及涵義》[xxv]的論文。他首先論述了英國教育家裡德(Herbert Read)與中國教育家孔子、王國維、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的共同點。接著,分析比較了羅恩菲德與艾斯納的藝術教育思想,並以此為基礎,提出了自成體系的美術教育的觀點。這是較早的、具有一定深度的中美美術教育思想比較研究的成果。1993年,侯令(北京崇文區教育學院)在日本學術雜志《藝術教育》上發表了題為《在中國的DBAE研究》[xxvi]的文章。他認為DBAE與中國的美術教育有著許多共同之處。例如,美術教育的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素質。又如,在中國的美術欣賞領域里,包含了美學、美術批評、美術史三大領域,而繪畫和工藝領域與DBAE的製作領域相類似。這是一篇較早向海外介紹中國有關DBAE研究情況的文章。
『捌』 美術教育校本課程的成功案例有那些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我校的校本課程研究和開發,在大家3年的悉心培育下也接出了豐碩的果實!2003年我校的學生參加宜賓市少兒藝術節,美術類獲得了2個一等獎,4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10多個優秀獎;舞蹈類獲得了2個二等獎,聲樂類獲得了1個一等獎的優異成績;同年我校的節目《姥姥門前看大戲》,參加縣兩代會和春節晚會演出均獲得了很好的評價,同時我也獲得了「優秀編導」的榮譽;由於我在教學工作的突出表現和對校本課程開發所的成績,同年我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04年我們帶領學生參加宜賓是第一屆少兒藝術考級活動,我校40多名學生參加,取得全部考核通過的優異成績;同年我校又組織了一台「春天的微笑」專場文娛演出和美術書畫作品展,我們的興趣小組的同學又一次充當了生力軍,在活動中表現突出,受到了領導們的一致好評;這一年又一因為我為學校在文藝工作方面做出的貢獻我再一次獲得 「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教師」榮譽稱號。2005年由我們的舞蹈興趣小組同學參加的快板節目《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代表學校參加縣上的文娛演出又獲得了很好的評價!介於我在藝術教學造詣方面的不斷提高,2004年我又代表縣上參加了宜賓市美術賽課活動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我所設計的教案也獲得市一等獎的好成績;同時由於我在對校本課程的不斷研究和總結中我自身在藝術方面的素質也得到了不斷的提高,多次代表縣上到北京、成都、重慶、宜賓等地演出,獲得了很多鍛煉自己和開闊眼界的機會。
3年來,我始終堅持不渝、一如既往的開展和研究著我們的校本課程,我感到「任重而道遠」,在過去的時間里不能說已經有了多大的成功,但是小小的成績卻鼓舞了我繼續將這條路走下去的信心和決心,讓我看到了在校本課程的研究和開發道路上的盞盞明燈,我有信心把我們將來的工作做的更好更出色,同時我也要感謝新課程改革給我們教育前線的工作者帶來的和煦春風,它吹暖了我的心房,讓我在我的教學崗位上尋找到了做教師的光榮和無限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