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歷史課程教學目標
A. 如何理解中學歷史教學的三維目標
首要的任務是要擺正師生以往不平等的關系,創設寬松和諧的教版學氛圍。特別在中學權,由於中學生的心理發展還極不成熟,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會產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課堂上,教師不能擺著「師尊」的「架子」,語言應該友善親切,態度應該和藹可親,一改自上而下的傳授方式,無論是講授知識還是與學生交談,輔導學生時,都應充分尊重和熱愛學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
B. 如何制定歷史教學目標
整、准確地把握歷史教學目標的制定
濰坊外國語學校 梁芹
現代教學理論告訴我們: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且對教學活動起著明確的導向和激勵作用,並為教學評價提供依據。因此,備課時,教師要在新歷史課程目標的指導下,根據學生個體的情緒、興趣、思維、意識等方面的差異,准確把握教材,制定出適合本節課各層教學的多元的、有差異的、具體可行的目標及教學方法。教學目標的制定一定要依照內容標准,准確把握內容標準的要求,尤其是歷史學科,特別要注重歷史課程在情感教育方面所具有的獨到功能,加強對學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培養學生科學的歷史觀和健全的人格。
(一)知識與能力
"內容標准"將歷史知識與能力的學習分為三個層次要求:(1)凡在內容標準的陳述中使用"列舉""知道""了解""說出""講述""簡述""復述"等行為動詞的,為識記層次要求;(2)凡在內容標準的陳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說明""闡明""歸納"等行為動詞的,為理解層次要求,即了解知識所反映的事物的內在聯系;(3)凡在內容標準的陳述中使用"分析""評價""比較""探討""討論"等行為動詞的,為運用層次要求,即將所學的知識在實際中加以運用,用於解決新的問題。 -
但是在學習過程中,知識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知識的獲取及呈現都伴隨著相應的能力,同樣,能力也在知識、技能的掌握過程中形成和發展,並為進一步掌握知識、技能准備條件。從學會學習的角度上講,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是更為重要的。因此,與知識相比,能力更具有一般性,發展良好的能力,比掌握一定范圍內的知識有更廣泛的遷移作用。歷史學科能力"指的是學生適應並完成歷史學科學習活動和調節自身學習行為的心理可能性與現實性相統一的品質,是掌握和運用歷史知識、技能的條件並決定是否順利完成歷史學習任務的特定的個性心理特徵",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創造力,其核心是歷史思維能力。以「夏商周時代的社會」一課為例,首先設計它的知識技能目標,如識記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內容;理解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等,其中課堂的主要目標是理解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再確定與雙基目標相對應的其他范疇的目標。
(二)過程與方法
"內容標准"沒有對歷史教學的過程與方法作出具體要求,師生應根據"課程目標" 中有關"過程與方法" 的總體目標,參照"教學活動建議",結合教學實際,靈活地、創造性地採用不同的教學過程與方法。
教師必須讓學生成為歷史學習真正的主人。要擺脫以往教學中學生只有學習,而沒有運用、鞏固、總結機會的舊模式,要創造條件使學生能夠充分展示學習的效果。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狀況及教學條件而展開。根據初中生所具有的身心發展特徵,建議學習過程能夠使知識學習融於形象直觀的活動中,使學生具有自主學習和思考的權利,有表現和表達自己的機會,這樣的學習才更容易被接受。
提倡教學形式的多樣化,積極探索多種教學途徑,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教育資源。應多層次、多方位地創造有利的教學條件,如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多樣化,提供多種輔助性教學材料,以利於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的改進,特別要為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例如:開展課堂討論,組織辯論會,結合時事熱點如關於台灣問題、中國加入WTO的利弊等問題進行討論、辯論;舉行歷史故事會,舉辦歷史講座、講演會;進行歷史方面的社會調查與訪談,如調查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和城市的巨變等;對歷史上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如秦始皇、武則天、拿破崙、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進行評價與討論;參觀歷史博物館、紀念館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考察歷史遺址和遺跡,仿製古代錢幣、兵器、農具、服飾等歷史文物;鑒賞歷史文物,如中國古代陶瓷等;采訪歷史見證人,編演歷史劇,如西安事變、戊戌變法、雅爾塔會議等;觀看並討論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如《二戰警示錄》《珍珠港》等,欣賞歷史文學藝術;撰寫歷史小論文,寫家庭簡史、社區簡史和歷史人物小傳,編輯歷史題材的板報、通訊、刊物,舉辦小型歷史專題展覽,等等。
完成歷史學習"過程與方法" 目標的教學,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掌握學習歷史科學知識的方法,所以以上概述的學習方法的四個要素的動作執行者都是學生。如"概述世界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趨向,理解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相互競爭的復雜性"的學習內容,就可以使學生"通過查閱報刊雜志、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進行社會調查等形式,了解當前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並從中學習收集資料、社會調查等方法。"過程與方法" 目標實施的過程,是學生體驗學習並學會學習的過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情感,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是與人的社會性需要相聯系的一種比較復雜而又穩定的態度體驗,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道德感是人們運用一定的道德標准評價自身或他人行為時產生的一種情感體驗,表現形式有愛國主義情感、國際主義情感、友誼感、同情心、責任心、良心、榮譽感、自尊心等;美感是在人對外界事物的美進行評價時產生的一種肯定、滿意、愉悅、愛慕的情感;理智感是在人對認識活動成就進行評價時產生的情感體驗,表現為成功感、懷疑感、對成就的歡喜與自豪、對科學的熱愛、對真理的追求等。正確、積極的情感體驗來自於正確的價值觀,價值觀對人的思想、態度、行為傾向等具有統領作用和整合作用。
在《美國獨立戰爭》一課可以設計「英國議會制、美國總統制有何異同?中國封建君主制和英國議會制、美國總統制的根本區別是什麼?」這一比較題,以此來引導和啟發學生認識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也是人類政治智慧的精華,民主政治也是多樣性和獨特性的,而且在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時也是可以借鑒的,從而來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C. 如何設計歷史教學目標.ppt
整、准確地把握歷史教學目標的制定
濰坊外國語學校 梁芹
現代教學理論告訴我們: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且對教學活動起著明確的導向和激勵作用,並為教學評價提供依據.因此,備課時,教師要在新歷史課程目標的指導下,根據學生個體的情緒、興趣、思維、意識等方面的差異,准確把握教材,制定出適合本節課各層教學的多元的、有差異的、具體可行的目標及教學方法.教學目標的制定一定要依照內容標准,准確把握內容標準的要求,尤其是歷史學科,特別要注重歷史課程在情感教育方面所具有的獨到功能,加強對學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培養學生科學的歷史觀和健全的人格.
(一)知識與能力
"內容標准"將歷史知識與能力的學習分為三個層次要求:(1)凡在內容標準的陳述中使用"列舉""知道""了解""說出""講述""簡述""復述"等行為動詞的,為識記層次要求;(2)凡在內容標準的陳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說明""闡明""歸納"等行為動詞的,為理解層次要求,即了解知識所反映的事物的內在聯系;(3)凡在內容標準的陳述中使用"分析""評價""比較""探討""討論"等行為動詞的,為運用層次要求,即將所學的知識在實際中加以運用,用於解決新的問題. -
但是在學習過程中,知識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知識的獲取及呈現都伴隨著相應的能力,同樣,能力也在知識、技能的掌握過程中形成和發展,並為進一步掌握知識、技能准備條件.從學會學習的角度上講,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是更為重要的.因此,與知識相比,能力更具有一般性,發展良好的能力,比掌握一定范圍內的知識有更廣泛的遷移作用.歷史學科能力"指的是學生適應並完成歷史學科學習活動和調節自身學習行為的心理可能性與現實性相統一的品質,是掌握和運用歷史知識、技能的條件並決定是否順利完成歷史學習任務的特定的個性心理特徵",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創造力,其核心是歷史思維能力.以「夏商周時代的社會」一課為例,首先設計它的知識技能目標,如識記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內容;理解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等,其中課堂的主要目標是理解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再確定與雙基目標相對應的其他范疇的目標.
(二)過程與方法
"內容標准"沒有對歷史教學的過程與方法作出具體要求,師生應根據"課程目標" 中有關"過程與方法" 的總體目標,參照"教學活動建議",結合教學實際,靈活地、創造性地採用不同的教學過程與方法.
教師必須讓學生成為歷史學習真正的主人.要擺脫以往教學中學生只有學習,而沒有運用、鞏固、總結機會的舊模式,要創造條件使學生能夠充分展示學習的效果.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狀況及教學條件而展開.根據初中生所具有的身心發展特徵,建議學習過程能夠使知識學習融於形象直觀的活動中,使學生具有自主學習和思考的權利,有表現和表達自己的機會,這樣的學習才更容易被接受.
提倡教學形式的多樣化,積極探索多種教學途徑,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教育資源.應多層次、多方位地創造有利的教學條件,如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多樣化,提供多種輔助性教學材料,以利於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的改進,特別要為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例如:開展課堂討論,組織辯論會,結合時事熱點如關於台灣問題、中國加入WTO的利弊等問題進行討論、辯論;舉行歷史故事會,舉辦歷史講座、講演會;進行歷史方面的社會調查與訪談,如調查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和城市的巨變等;對歷史上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如秦始皇、武則天、拿破崙、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進行評價與討論;參觀歷史博物館、紀念館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考察歷史遺址和遺跡,仿製古代錢幣、兵器、農具、服飾等歷史文物;鑒賞歷史文物,如中國古代陶瓷等;采訪歷史見證人,編演歷史劇,如西安事變、戊戌變法、雅爾塔會議等;觀看並討論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如《二戰警示錄》《珍珠港》等,欣賞歷史文學藝術;撰寫歷史小論文,寫家庭簡史、社區簡史和歷史人物小傳,編輯歷史題材的板報、通訊、刊物,舉辦小型歷史專題展覽,等等.
完成歷史學習"過程與方法" 目標的教學,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掌握學習歷史科學知識的方法,所以以上概述的學習方法的四個要素的動作執行者都是學生.如"概述世界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趨向,理解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相互競爭的復雜性"的學習內容,就可以使學生"通過查閱報刊雜志、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進行社會調查等形式,了解當前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並從中學習收集資料、社會調查等方法."過程與方法" 目標實施的過程,是學生體驗學習並學會學習的過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情感,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是與人的社會性需要相聯系的一種比較復雜而又穩定的態度體驗,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道德感是人們運用一定的道德標准評價自身或他人行為時產生的一種情感體驗,表現形式有愛國主義情感、國際主義情感、友誼感、同情心、責任心、良心、榮譽感、自尊心等;美感是在人對外界事物的美進行評價時產生的一種肯定、滿意、愉悅、愛慕的情感;理智感是在人對認識活動成就進行評價時產生的情感體驗,表現為成功感、懷疑感、對成就的歡喜與自豪、對科學的熱愛、對真理的追求等.正確、積極的情感體驗來自於正確的價值觀,價值觀對人的思想、態度、行為傾向等具有統領作用和整合作用.
在《美國獨立戰爭》一課可以設計「英國議會制、美國總統制有何異同?中國封建君主制和英國議會制、美國總統制的根本區別是什麼?」這一比較題,以此來引導和啟發學生認識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也是人類政治智慧的精華,民主政治也是多樣性和獨特性的,而且在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時也是可以借鑒的,從而來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D. 高中歷史課程目標有哪些
我覺得應該最主要也就是要讓學生能夠掌握書本上的歷史知識,能夠用書本上的歷史版知識進行學習,然後權了解到足夠多的一些歷史,本身最主要的應該也就是讓學生能夠了解到歷史,對於過去的一個發展,應該有足夠多的了解,另外主要應該也就是考試方面的一些事情。
E. 1936年頒布的中學歷史教育的目標是什麼
1936年高級中學歷史課程標准
(壹)敘述我國民族之拓展,與歷代文化政治社會之變遷版,以說明我國現狀之由權來,而闡發三@@民@@主@@義之歷史的根據。
(貳)注重近代外交失敗之經過,及政治經濟諸問題之起源。以說明我國國民革命的背景,指示今後本國民族應有之努力。
(叄)過去之政治經濟諸問題,其有影響於現代社會者。應特別注重;使學生得由歷史事實的啟示,以研討現代問題,並培養其觀察判斷之能力。
(肆)敘述各重要民族之發展,與各國文化政治社會之變遷;使學生對於世界之趨勢,獲得正確的認識與了解。
(伍)說明近世帝國主義之發展,民族運動之大勢,與現代國際重要問題之由來。以研討我國應付世界事變之方策,而促成國際上自@@由平等之實現。
(陸)敘述各民族在世界文化上之貢獻,及其學術思想演進之狀況;應特別注重科學與工程對於現代文明之影響,以策進我國國民在文化上急起直追之努力。
(附註)上列目標,為繼續初中歷史課程標准目標,而特加註意之點。·
F. 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實現三維目標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日益成為教學中的焦點和落實的重點。要成功實現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三維目標,首先要弄清「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個三維目標之間的關系,即它們是有機的整體關系。具體來說,知識與技能是教學的核心內容,過程與方法是課堂教學中的關鍵,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教學的最高目標,也是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目標基礎上對教學目標深層次的開拓。但是,三維目標的實現不應該是對三者之間的簡單累加,而應該相互滲透,在教學中融為一體並協調統一地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並因材施教。筆者以「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實現三維目標」為話題展開論述,目的是探討新教課程中如何正確把握三維目標的順利實施和切實落實。
一、創設課堂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根據新課程理念,初中歷史教學要切實將情感因素融入其中,使得情感的升華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引導並提升到一個新的教學目標層面加以落實。針對初中生的特點,教師可以多運用多媒體手段形象展示歷史事件和歷史知識,配合對這些圖片有聲有色的描述,使得那些看起來枯燥的知識以學生喜歡的方式進行呈現,極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情境創設實現三維目標。
二、設置課堂教學懸念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我們要培養學生用客觀和歷史的眼光分析和評價歷史現象和歷史問題的能力,在知識講解過程中採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合作式、探究式的學習模式下學習,並通過不斷交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及生生之間的互動,在爭論和統一中學習歷史。這種教學手段可以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正確的、客觀的觀點對待及評判歷史中的人和物,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還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進行歷史課程的學習和思考,調高他們的思維積極性、靈活性、廣闊性和深刻性等,使得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充滿熱情和思索。
三、教師對於學生的評價
根據多年的初中歷史教學經驗和體會及眾多教師的教學實踐可知,學生學習的過程體驗會受到教師和同學的影響,即教師和學生的認可或是激勵可以促進其學習,具有學習推動力的作用。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對一個歷史事件進行評價時就可以將自己的評價及時應用其中,首先肯定學生的發言,然後組織全班學生加以補充和修正,而教師始終要充分發揮評價語言的激勵和導向作用,促進學生積極回應和參與教學。教師的評價既要包括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的評價,又要包括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評價,當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是教師評價的范圍。評價的具體應用可以因人而異,或是對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評價,或是對富有創新的學生進行評價,或是對學生需要改進的地方進行評價,使得學生在得到肯定的同時彌補自身的不足並逐步提高自己。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評價表現有失誤的學生時,要以寬容的心態對待他們,本著幫助他們尋找失敗原因的原則進行評價的實施,使得他們明確自身需要改進的方向,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繼續參與的熱情。
四、分層次,分階段
首先,初中歷史教學的知識與能力方面可以分為三個層次要求,即識記層次要求、理解層次要求和運用層次要求,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循序漸進,最終解決新問題。其次,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與方法方面,教師要根據課程目標及教材制定靈活的具體教學過程與方法,並在教學中不斷取長補短,獲得優化。再次,初中歷史教學內容中包含很多有關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教學要求,教師要通過這些有關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心理素養和歷史觀,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充分挖掘這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內容。當然,教師還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思想觀點,以積極的方式進行正面引導,使得學生對其所處的社會和歷史時期有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促使他們形成獨立的、健全的個性及積極的人格特徵。
總之,初中歷史教師要以新課程標准和教材為根據,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實現為宗旨,根據各學校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融入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要求,加強對學生的歷史學科性人文精神的熏陶,從客觀、歷史的角度進行分析和繼承,培養學生科學的歷史觀和健全的人生觀,使學生在接受歷史知識認知的同時也受到相應的情感因素的影響,最終取得「以情促學」和「以學促情」的全面發展的教學效果,強化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
G. 初中歷史教師的教學目的
一、教材里敘述的知識是相對靜止的結論式知識,它省略了觀察、歸納、探索、猜想的生動過程。
二、學生在學習新知識之前,頭腦並非一片空白,他們已經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知識經驗,建構了大量的前科學概念。
三、把知識真正轉化為學生的精神財富,還需要通過內化與外化的過程,需要把所學的知識通過操作和言語呈現出來。
四、學科知識在教材中只是作為一種重要載體出現。
新課程教學理念下的課程設計與傳統教學最大的不同有:(1)新課程教學設計與傳統教學備課的不同。傳統教學的備課活動中,也有教學設計,但大都以書本為中心,以老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新課程的教學設計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備課,它克服了這種局限,教師不再是教教材,而是把教材作為知識的載體來教。對學生的深入了解成了教師的第一要務。教師的教學活動出發點和歸結點是引導學生如何學。(2)新課程教學設計與傳統的教案不同。新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傳統的教案,既有區別又相互聯系。新課程教學設計並不局限於針對一種教學內容,也可以是一個單元。最重要的它是一個"動態"的。(3)學生學習的不同:要確定學生已有經驗和現有水平與課程目標的差異及對應策略。新課程把教師定性為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是因為教師個人綜合素質對實現課程資源的優化整合有重大影響。(4)學習評價的不同:教學評價主要是通過檢驗教學目標的達成,形成教學反饋,為教學設計的修改提供依據。在評價中要引導學生參與評價過程,以便發揮學生的主題作用。
使學生能夠完全的接受本堂課的知識,並講出關於本堂課知識的題型和考點。
H. 請簡要闡述確定中學歷史課程目標的依據有哪些
確定課程目標的依據主要有三個方面,即對學生的研究、對社會的研究和對學科的研究。
(一)對學生的研究
對學生的研究,就是要找出教育者期望在學生身上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它通常包括三方面內容:①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的現狀,並把它與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較,確認其中存在的差距;②了解學生個體的需要;③了解學生的興趣和個性差異。
(二)對社會的研究
對社會的研究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在課程領域里通常採用的方法是把社會生活劃分為若干有意義的方面,再分別對各個方面進行研究。泰勒介紹的一種可行為的分類是:健康,家庭,娛樂,職業,宗教,消費,公民。他認為這種分類有利於把整個社會生活分析成一些便於控制的方面,保證不遺漏任何重要的東西。
對已有的社會研究的結果如何看待,是課程編制者面臨的一個問題。例如,對減輕同學課業負擔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是相反的看法,這就需要對人們所重視的價值、觀念、習俗等作進一步研究。
課程編制者還需要對「學校課程能夠給予適當滿足的社會需求」與「只有通過社會上其他各種機構的合力才能完成的社會需求」兩者之間作出區分。例如,學生健康的問題,學校課程可以使學生獲得必要的知識、習慣和態度,但這需要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全力配合。這類目標不可能僅憑學校課程就能達到。
(三)對學科的研究
學校課程畢竟是要傳遞通過其他社會經驗難以獲得的知識,而學科是知識的主要的支柱。由於不同的學科專家熟悉各自領域的基本要領、邏輯結構、探究方式、發展趨勢,以及學科的一般功能及其與相關學科的聯系,所以學科專家的建議是課程目標主要的依據之一。事實上,大多數課程的教科書通常就是由學科專家編寫的。
由於學生、社會、學科這三個因素是交互起作用的,對任何單一因素的研究結果都不足以成為課程目標的一來源。如果過於強調某一因素,就會走到極端。課程史上出現過的學生中心課程、社會中心課程、學科中心課程就是這類型的例子,它們基本上都是以失敗而告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