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歷史與社會課程標准2011版

歷史與社會課程標准2011版

發布時間: 2021-03-06 15:59:25

1. 七年級歷史與社會教學計劃

七年級《歷史與社會》教學計劃
劉修雲
一、指導思想:
以新教改的基本思路為指導;以《歷史與社會課程標准》為依據;根據學部總體教學計劃,結合本年級教學需要,創新課堂教學方法,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前提,以學生終生發展為教育目標,落實學科教學任務,特擬定教學計劃。
二、學情分析:
本年級共有學生105人,都是從小學升上初中的新生。從年齡結構方面看,學生的年齡偏小,認知水平與小學生差別不大,在適應新的初中生活方面還要有一定的磨合期;從知識結構方面來看,剛剛小學畢業知識結構比較單一,思維方式和接受能力還比較低,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方式還比較簡單;從學生的個體差異來看,不少學生來自非課改地區,也有不少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和知識基礎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激發他們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能力,也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特別對於起始年級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三、教材分析:
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教材內容,主要以地理知識為主。從對社區的了解,到對地圖的認識,再到對世界大洲大洋的的分布和主要國家的了解,然後是對時間自然環境的初步把握,最後是中國國家地理的展示,從中國在世界的位置—中國國土的組成—鄰國—地形類型—平原—山地—高原—盆地—河流—以及村落城鎮的發展。
主要特點是:1、教材內容的綜合性較強,知識面較廣,著重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總結能力的訓練。2、培養學生素養,注意知識的有機整合,大膽處理和創新教材,具有直觀性和趣味性。
四、教材的重難點:
重點:第二、三、四單元
難點:比例尺的計算和運用;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系;分析和歸納地理事物的特點。
五、預期目標:
1、所有學生對本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成為學生最喜歡的課程之一;
2、課堂創新,高效,讓每個學生學有所得;
3、培養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親近自然、建設和諧社會的情感;
4、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力爭使本學科成為優質學科,學生成績優秀,不出現低分現象,培養高分層。
六、實施措施:
1、掌握課改理念,指導課堂教學,落實課改精神,創新課堂教學,向課堂45分鍾要質量;
2、適時調整教學方式,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變被動聽課為主動學習,以提高學習效率;
3、以學案教學為主,本期學案力爭超過教案的三分之一,少講多讀,精講多練;
4、加強教學研究,進行內容整合,減輕學生負擔;
5、輔差幫困堅持不懈,確保無人掉隊。
6、自覺做好教學各項常規工作,按質按量完成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單元測驗等常規教學任務,尤其認真實施課堂目標教學法。
7、切實抓好學科培優工作,通過會議、輔導、談心等方法努力提高優生率,把學科成績躍上新台階。
七、教學評價:
1、評價目標:學生能力是否提高;是否具有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2、評價方法:活動法、觀察法、項目評價法、自評法
3、評價過程:要觀察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按期積極參與的程度和能力的體現作出評價。
八、教學進度與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生活在社區里 6課時
預備課 1課時
第一課 我的家在哪裡 2課時
第二課 多種多樣的社區 2課時
探究課 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1課時
第二單元: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 7課時
第一課 大洲和大洋 2課時
第二課 自然環境 2課時
第三課 世界大家庭 2課時
探究課 從地球以上看世界 1課時
第三單元:中華各族人民的家園 10課時
第一課 國土與人民 3課時
第二課 山川秀美 3課時
第三課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3課時
探究課 游歷華夏 1課時
第四單元: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 13課時
第一課 家住平原 2課時
第二課 與山為鄰 2課時
第三課 傍水而居 2課時
第四課 草原人家 2課時
第五課 乾旱的寶地 2課時
第六課 文明中心——城市 2課時
探究課 來自家鄉的報道 1課時
以上總計課時為36節,其餘為機動課時,可以用於復習、考試和其他安排,但總體上不與學部教學處的安排相沖突。

2. 高中歷史課程標准

人教版是最普遍的

其他的還有北師大版的,浙教版的,蘇教版的。。。

3.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 2011年版修訂過程中關注了那幾個問題

一、 總覽語文課程標准「修訂版」的主要變化總體關注語文課程標准「修訂版」相比「實驗稿」,主要變化有以下幾個方面:1.根據黨中央以及教育部的要求,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語文課程中的滲透。學科課程標準是國家意志的體現。在「課程基本理念」的第二條里,增加了如下一段話: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體現社會價值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培養良好思想道德風尚,同時也要尊重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 第一部分前言(二、課程基本理念)需要注意的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不是在聽、說、讀、寫的語文過程之外另加一項內容。必須與語文目標融合、滲透,而不是離開語言文字,專談思想政治。提倡教學盡可能要做到緊密結合。《語文課程標准》也反復強調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滲透價值教育。「教學建議」的第三條指出: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科學的思維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與幫助他們掌握學習方法、提高語文能力的過程融為一體的,不應該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滲透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 第三部分實施建議(一、教學建議)在任何情況下,語文教學都要堅持這一教學思想,充分體現語文課程的基本特徵。2.進一步突出本次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本次課程標準的修訂進一步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和自然,關注自己的成長,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創新。★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不僅要讓學生懂得這方面的道理,還應該在閱讀、表達的活動中,通過引導,使他們在精神上受到激勵、感染,讓這種意識成為自覺的行動。★培養實踐能力語文課程作為一門實踐性課程,應避免圍繞知識條文、概念定義耗費精力。要培養這方面的實踐能力,不能光靠反復做題,學會應對考試,還要設計各種學習活動,讓學生把語言文字的運用和生活聯系起來,和各種學科的學習聯系起來,根據生活和學習的實際需要,在運用中真正提高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能力。★培養創新能力培養創新能力是當代教育中的主旋律。語文學科也應該和其他學科一樣,高度重視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語文課程中,應該逐漸改變「告訴式」的教學方式,積極引導學生學會探究,學習從習以為常的語言現象和事實中發現問題;在自己的表達中,努力擺脫模式化的套路,尋求語言運用的創新。實施創新教育,還必須改變刻板劃一的教學模式,創設生動、活潑、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讓學生獲得展示自己語文學習成果的機會。3.進一步突出語文學習的核心目標——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運用。這一次語文課程標準的修訂,關於「課程性質」的表述,作了如下修改——強調課程的目標和內容須聚焦於「學習語言文字運用」。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 第一部分前言(一、課程性質)課程性質第一句就是對「什麼是語文」這樣一個問題的解答,這也是六十多年來我國第一次對語文課程性質所下的定義。關鍵詞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強調課程目標和內容聚焦於「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突出「綜合性」「實踐性」特點。也就是說,語文課程的內容十分豐富,語文教學可以因教師風格的差異而異彩紛呈,但是教學目標和內容都必須圍繞一個核心,教學的種種舉措和行為也都應該緊扣這一核心目標。怎麼理解「學習語言文字運用」?我們都應該樹立這樣一種理念:課程的目標不是落在關於語言、文字的知識系統和學科規律的理論體繫上,語文課程是要讓學生通過語文的實踐學會「運用」,或者說學會「駕馭」語言文字這種工具。以此作為依據,我們會發現在語文教學中,有一些做法背離了語文課程核心目標,是不可取的。例如:有的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往往會脫離課文的語言文字運用情況,討論、評析作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問題,盲目發散。學習語文的第一步,應該下在對具體語言材料的積累、品味、感悟上。閱讀教學可以從具體的語言文字運用現象入手,通過對課文語言的品味、咀嚼,來探索文本的意蘊;也可以從整體閱讀的感悟出發,到語言文字中找出依據。總之,要緊扣語言文字的運用。還有單純注重對文本意蘊領會的「深」和「透」,教師「講課」所考慮的重心在於如何把學生給「講懂」了,而忽視語言文字的運用。使學生「理解」「聽懂」「記住」,只能是語文教學目的的一部分,小學生學習語文,還應該多下工夫積累詞語,學會運用詞語進行表達。4.進一步增強課程目標的切合性和教學實施的可操作性。此次新課標的修訂,考慮了十年課改實踐中反饋的比較集中的意見。盡可能明確哪些要提倡,哪些要反對,以利於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有的部分原先設定的目標難度過高,需要適當降低。例如關於默讀的要求,實驗稿的語文課程標準是在第一學段中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2011版新課標則將「做到不出聲,不指讀。」的要求放到了第二學段的閱讀要求中,適當降低了第一學段的閱讀難度。有的地方需要補充說明,要強調改變繁瑣的教學過程和過於理性、抽象的要求;有的地方要修改對「目標」、「建議」的表述,力求使各學段目標的梯度和層次及有關表述更加清晰;如新課標的評價建議中針對不同學段在識字寫字、閱讀等方面的評價都提出了具體的評價要求,更有利於廣大教師操作。在「課程目標」和「實施建議」中,還有必要進一步強調關於語文學習的關鍵性要求,補充相應的措施和說明。例如,強調「讀書」在語文學習和思想文化修養中的關鍵作用,要求高度重視閱讀的「興趣、習慣、品位、方法和能力」,對於推薦閱讀書目和誦讀篇目也需要做一定的調整和補充。5.針對語文教學中的問題,提出一些新的建議和措施。在語文課程改革實驗中,大家都注意到了一些偏差。針對目前語文教學中出現的某些新的偏差,課標也有意提示糾偏,特別強調要加以改正。如閱讀教學中「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用集體討論代替個人閱讀,或遠離文本進行過度發揮」,就明確要求改正和防止。二、解析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的具體改動 關於具體改動情況,將從語文教學的幾個基本內容:漢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語法修辭知識幾個方面談起。(一)關於識字、寫字與漢語拼音教學關於漢字教育,是這一次修訂工作重點考慮的問題之一。在這方面,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1.錯別字情況嚴重;2.書寫質量普遍偏低;3.有的地區小學低年級學生寫字負擔過重。這一、二兩個方面的問題,既存在於中小學生之中,也存在於成人之中。從全國來看,寫字質量普遍下降的趨勢,並未得到有效地遏制。漢字書寫的教學問題成了一個大問題,應當引起我們每一位老師的高度重視。要轉變漢字教育的理念,不能簡單地把識字寫字的學習當作閱讀、寫作的附庸。學習寫字的過程,其實也是學生規范意識、書寫技能、習慣、性格養成的過程,是體會和認識民族文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能增強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審美感受能力。這個問題「語文課程標准」修訂組關注到了,在2011版語文課標中有關「識字、寫字」的目標中,做了比較明顯的調整與修訂,在加強寫字教學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舉措:1.從第一到第四學段始終強調「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強調書寫的規范和質量。(「實驗稿」主要在第一學段提出這樣的要求,其他學段不再提出。)2011版課標在第三部分「實施建議」中對識字、寫字教學與漢語拼音教學的具體建議中做了如下內容的增加與修改: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按照規范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度、審美情趣養成的過程。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 第三部分實施建議(一、教學建議)漢字書寫的問題教育部也看到了,2011年8月2日,教育部在教基二〔2011〕4號文件中專門發出關於加強書法教育的通知,要求明確寫字的基本要求,並且把有關任務落到語文課里。加強書法教育,既要在技法上下工夫,也要重視在養成良好習慣、陶冶性情、提高審美情趣和文化修養方面的作用。不能簡單地將書法教育理解為單純地寫字。根據教育部的要求,一至三年級著重培養學生硬筆書寫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從三年級開始,過渡到硬筆軟筆兼學。三到四年級的學生除了能用硬筆熟練書寫正楷字,還要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級學生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同時,為了把寫字教學落到實處,《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還明確規定了書寫練習的時間: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鍾,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 第三部分實施建議(一、教學建議)學習書法重在書寫實踐,要落實學生的書寫時間,引導學生認真對待每一次書寫實踐,並加強指導。課程標准要求小學階段必須在寫字教學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要做到天天練,確保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鍾,在教師的指導下隨堂練習,教師要關注學生練習的過程和寫字的質量。及時幫助學生保持正確的姿勢,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書寫技能。2.適當降低第一、二學段識字寫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學段,識字量由「1600-1800」改為「1600左右」,寫字量由「800-1000」改為「800左右」。(課件)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 第二部分課程目標與內容(二、學段目標與內容)第二學段,寫字量由「2000個左右」改為「1600個左右」。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1600個左右會寫。——《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 第二部分課程目標與內容(二、學段目標與內容)第三學段,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會寫。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會寫。——《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 第二部分課程目標與內容(二、學段目標與內容)修訂後的語文課程標准對小學不同年級學生寫字量做了適當調整,以更好地遵循識字寫字循序漸進的規律。調整之後,低、中年級適當減少了寫字量,高年級相應增加了寫字量,整個小學階段識字寫字總量保持不變,仍然要求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會寫。在第一、第二學段,對學生的識字量和寫字量,不要急於趕進度,先要在學生寫字姿勢、寫字習慣和規范意識上下功夫,而且必須抓緊抓實,持之以恆。3.針對識字寫字學習負擔過重的問題,在「教學建議」中進一步強調「多認少寫」的教學原則。希望下功夫扭轉多年來形成的每學一字必須達到「四會」要求的教學觀念和做法。傳統教學中的「四會」難倒了學生,也破壞了胃口。例如:什麼叫「書」?字典中的第一個解釋是成本的著作,除此之外還有七種解釋,用於不同的詞語中、語境中。讓學生怎麼講?還有「走」字,什麼叫「走」?基本字義就有十種,怎麼講呢?所以,新課標強調「多認少寫」,重在運用,切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4.在國家語委和有關專家組的支持下,推出《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附錄4 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是識字、寫字教學的基本字表。其中的300字應作為第一學段教科書中識字、寫字教學的重要內容。《附錄5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共收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又分為「字表一(2500字)」和「字表二(1000字)」。「字表一」中的2500字可作為第三學段識字、寫字教學評價的依據。過去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普遍是對具有不同教學難度的字,在不同教學階段,採用同樣的方法平均使勁,往往每學一字都要求學生抄寫十遍二十遍以上。實際上,不同的學習階段識字寫字的難度也不盡相同。《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的作用就是,讓學生在初級階段熟練掌握300個「基本字」。選出的這些高頻字裡麵包含漢字的各種筆畫類型和基本間架結構類型,學生多花一些工夫認識、體會並且練好這些字以後,學習其他的字可以少花時間和力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具體提出了各學段識字與寫字的評價標准。第一、第二學段應多關注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第三、第四學段要重視考察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第一學段要關注學生寫好基本筆畫、基本結構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學段還要關注學生的毛筆書寫,第四學段還要關注學生基本行楷字的書寫和對名家書法作品的臨摹。義務教育的各個學段的寫字評價都要關注學生寫字的姿勢與習慣,引導學生提高書寫質量。第三學段要求學生會寫2500個字。對學生寫字學習情況的評價,當以本標准附錄5「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字表一」為依據。——《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 第三部分實施建議(二、評價建議)「評價建議」對不同學段學生識字、寫字做出了明確的要求,使各學段目標的梯度和層次及有關表述更加清晰,增強了可操作性。(二)關於閱讀教學1. 強調閱讀是個性化行為,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請老師們關注新課標中關於閱讀教學的具體建議: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要善於通過合作學習解決閱讀中的問題,但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來代替個人閱讀。——《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 第三部分實施建議(一、教學建議)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過深分析和遠離文本的過度發揮。——《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 第三部分實施建議(一、教學建議)根據語文課程改革實驗中,大家都注意到的一些偏差,新課標在「實施建議」中進一步強調了關於語文學習的關鍵性要求,並補充相應的措施和說明。認真讀一讀這些增添的內容,我們不難發現,其中涉及到的一些關鍵性要求正是針對當前閱讀教學中常見的弊病提出了加以改正的建議和措施。那麼當前閱讀教學中存在哪些弊病,歸結起來不外乎以下五種:成人化的唯美主義。特別是在公開課上過分講究形式,對家常課的影響很不好。殊不知成人的那些唯美追求,可能會令聽課的教師贊嘆不已,但不一定為學生所賞識,所接受。 虛高化的深度解讀。教師在解讀教材上花工夫沒有錯,但「深入」必須「淺出」,重要的是引發學生自己的解讀。如果教師只能「深入」而不能「淺出」或是一味注重挖掘教材的「深度」,學生則難以形成扎實的語文素養。僵硬化的全盤預設。教師的預設精細綿密,而教學過程就成了滴水不漏地「走教案」。在這樣的課堂里,沒有學生的現場生成,有的只是讓學生俯首應和,被教師牽著走,上演了一出教學的「木偶戲」。泛泛化的人文灌輸。語文課程有很強的人文性是對的,但如果教師不牢牢把握「人文就在語文中」這個度,落入人文灌輸的誤區,學生也就只能成為被灌的「容器」。邊緣化的兒童實踐。語文教學的過程應當是教師引領下學生親身從事語文實踐的過程,這也是修訂版的課標十分強調的。當有限的課堂被上述的幾個方面佔領,沒時間讓學生作語文的實踐活動,學生怎能學好語文! 基於以上幾種現象,新課標做了修訂,強調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防止逐字逐句的過深分析和遠離文本的過度發揮;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要善於通過合作學習解決閱讀中的問題,但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來代替個人閱讀。2.正確認識有感情朗讀。課程目標中關於「有感情朗讀」的要求,如何做到「有感情」?「教學建議」和「評價建議」中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各學段關於朗讀的目標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讀」,這是指,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慣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矯情做作的腔調。——《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 第三部分實施建議(一、教學建議)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朗讀評價的總要求。根據階段目標,各學段的要求可以有所側重。評價學生的朗讀,可從語音、語調和語氣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評價「有感情地朗讀」,要以對內容的理解與把握為基礎,要防止矯情做作。——《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 第三部分實施建議(二、評價建議)關於有感情朗讀方面,新課標倡導自然,防止矯情做作。老師要首先能夠正確認識「有感情朗讀」,做到能夠「讀進去」,還可以「讀出來」,真正讀懂了文章後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讀。3. 提出新的閱讀要求——「非連續性文本」的學習要求。2011版課標在第三學段的閱讀要求中提出了一種新文本的閱讀要求: 「閱讀簡單的非連續性文本,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所謂的「非連續性文本」,就是指「通過閱讀數據、表格、清單和憑證單、使用說明書、地圖等進行說明、解釋和討論」。其關鍵詞為「說明、解釋、討論」。 「非連續性文本」多以統計圖表、圖畫等形式呈現,特點是直觀、簡明。學生雖然不知道什麼是「非連續性文本」,但對這類閱讀材料並不陌生。閱讀「非連續性文本」,要注重對閱讀方法、閱讀策略的指導。根據2011版課標的要求,五、六年級學生閱讀的只是簡單的「非連續性文本」,學習的目標是「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因此,閱讀這類文本要著重指導學生從多元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和組合信息的方法。學生剛閱讀這類文本,可以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了解文本提供的材料主要是講什麼,然後展開閱讀,整體了解所講的內容,用勾畫的方法找出和主題相關的或自己感興趣的信息。4.此次課標修訂,進一步強調要認真抓好「讀書」這一根本環節,要求高度重視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習慣」「品位」「方法」和「能力」。讀書是學習語文的第一要務。學語文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讀書,讀精品。語文學習水平的提高不呈「顯性」狀,多方面語文因素的提高會出現語文水平的「跳躍」。抓好「讀書」這一環節還應對課外閱讀格外重視。這次新課標修訂對於傳統文化的繼承是格外關注的。關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秀的閱讀材料。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 第三部分實施建議(一、教學建議)新課標推薦學生課外閱讀科普科幻作品,如儒勒·凡爾納的系列科幻小說,各類歷史、文化讀物及傳記,以及介紹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常識的普及性讀物等。課外閱讀著力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滲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詩抄》《紅岩》等宣揚革命傳統的書目。對比課標「實驗稿」,語文科目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都增加了背誦篇目。其中小學階段增加了6篇,分別是: 長歌行(青青園中葵)漢樂府;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賀知章;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韋應物;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韓愈;三衢道中(梅子黃時日日晴)曾幾;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朱熹。同時刪去了一篇《樂游原》(向晚意不適)。增加背誦篇目是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傳承傳統文化。5.具體提出各學段閱讀評價要求。精讀的評價:第一學段可側重考察對文章內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詞句的理解、積累;第二學段側重考察通過重要詞句幫助理解文章,體會其表情達意的作用,以及對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學段側重考察對文章表達順序和基本表達方法的了解領悟。文學作品閱讀的評價:第一學段側重考察學生能通過朗讀和想像等手段,大體感受作品的情境、節奏和韻味;第二學段側重考察在閱讀全文基礎上對重要段落和語句的細致閱讀,具體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語言;第三、第四學段,可通過考察學生對形象、情感、語言的領悟程度,以及自己的體驗,來評價學生初步鑒賞文學作品的水平。學生課外閱讀的評價:應根據各學段的要求,通過小組和班級交流、學習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面,進而考察其閱讀的興趣、習慣、品位、方法和能力。

4. 如何理解 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

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2011年版)
目 錄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課程性質
二、課程基本理念
三、課程設計思路
第二部分 課程目標
第三部分 課程內容
―、我的徤康成長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們的學校生活
四、我們的社區生活
五、我們的國家
六、我們共同的世界
第四部分 實施意見
一、教學建議
二、評價建議
三、教材編寫建議
四、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質的核心。隨著社會的發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質越來越成為人的內在需求。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要求基礎教育更新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培養良好的公民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小學中高年級是學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會生活的重要時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認識和道德判斷能力,養成行為習慣的重要階段。品德與社會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以滿足學生的身心需要為目標,以學生社會生活為基礎,注重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初步掌握認識社會事物和現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斷和行為選擇能力,發展學生主動適應社會、積極參與社會的能力。
一、課程性質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
綜合性 本課程設計體現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內在整合;課程內容有機融合品德和規則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歷史與文化、國情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生命與安全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等; 教學活動體現學生生活經驗、知識學習與社會參與的彼此滲透和相互促進,從多角度、多層面引導學生去理解、認識自我、他人和社會,並以此為基礎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質。
實踐性 本課程學習是知與行相統一的過程,注重學生在體驗、探究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實現社會性發展。課程設計與實施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和提出問題,在親身參與豐富多樣的社會活動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開放性 本課程內容根據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有彈性地吸納鮮活的社會生活事件;教學空間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從課堂向學校、家庭和社區擴展;課程評價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起點和學習態度,不以單一指標評價學生的發展,評價不僅關注學習結果,更重視學習過程和日常行為。
二、課程基本理念
(―)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會做人是課程的核心
本課程特別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學生的道德發展,豐富學生的社會認識和內心世界,健全學生的人格,使他們能夠以積極的生活態度參與社會,成為有愛心、有責任心、有良好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二)學生的生活及其社會化需求是課程的基礎
本課程注重學生生活的價值。學生的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學生的生活對本課程的構建具有重要價值。課程必須貼近他們的生活,反映他們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會,並以此為基礎,提升學生的生活。
(三)提高德育的實效性是課程的追求
本課程強調必須從學生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提高德育的實效性。教學要因地制宜地營造有利於學生品德和行為習慣養成的學習環境,選取學生生活中真實可信的生動事例,採用學生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他們認識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使教學成為學生體驗生活、道德成長的有效過程。
三、課程設計思路
本課程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家庭、學校、社區、國家、世界是學生不斷擴展的生活領域。社會壞境、社會活動、社會關系是存在於這些領域中的幾個主要因素。學生的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是在逐步擴展的生活領域中,通過與各種要素的交互作用實現的。
本課程的設計思路是:一條主線,點面結合,綜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條主線」即以學生的生活發展為主線;「點面結合」的「點」是社會生活的幾個主要因素,「面」是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領域,在面上選點,組織教學內容;「綜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個生活領域所包含的社會要素是綜合的,在不同年段層次不同,螺旋上升。

5. 2011年版歷史課程標准對教學有哪些具體要求

你好,樓主:

對2011年版歷史新課程標準的認識

中國通史的知識結構特點分析
新課標的中國通史淡化主題統攝、以點帶面的特點,強調時序觀念,突出以點匯線、以線貫通的特點。
上一輪歷史課程改革明確提出,初中階段歷史教學要以文明史觀為指導,突出主題教學這一特點。原課程標准把教學內容劃分為6大板塊,中國通史教學內容有三大板塊,分別是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三大板塊下共細分為23個主題,其中中國古代史中確定了9個主題,在中國近代史中確定了7個主題,在中國現代史中確定了7個主題。這23個主題是經過課標的制訂者對不同歷史階段的特徵進行深入分析、研究、提煉而成的,語言高度簡潔概括,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原課程標准精選了各階段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特點的史實作為教學內容,突出以點帶面的特點。這樣的設計有非常突出的優點,它把歷史的時序和歷史的階段性特徵有機結合起來,細心分析中國通史教學內容,我們可以清晰感覺到一條「氣韻相連」、「精神貫通」的時間主軸和主題線索。授課教師或者學習者從中既可以輕便地把握到中華文明的產生和發展這一基本線索,也可以清晰地把握不同歷史階段的基本特徵。它遵循了一般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有利於促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原課標有優點,但也有其明顯的不足之處。主題彰顯,但時序弱化,這導致了學習者學習後時序混亂、顛倒,甚至連中國古代的朝代更替順序都弄不清楚。此外,基於主題的需要,原課標刪減了某些朝代,例如「兩晉」與「南北朝」的歷史隱而不書,「安史之亂」和五代十國的歷史略而不書,太平天國運動等重大歷史事件也出於淡化「斗爭」和「革命」色彩,突出「文明史」主題的需要進行了大量的刪減。歷史教學內容的不完整必然會導致學生歷史知識結構的斷層或殘缺。
新課標著眼於歷史內容的完整性,強化滲透歷史的時序觀念。盡管新課標仍按照舊課標的六大板塊組織教學內容,但每個板塊下的教學內容的編排已經不再根據主題進行。新課標的教學內容嚴格以時序為線索,較為詳盡地列舉出各階段的歷史知識,力圖選擇出反映不同側面的歷史內容。中國古代史按照時間順序劃簡單劃分為不同時期:史前時期、夏商周時期、秦漢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宋元時期、明清時期等七個階段;中國近代史和中國現代史按照時間順序進行編排,不作時段的劃分。對課標內容以平實敘述為主,不作性質上的劃分和歸類,這可能為教材編寫者編寫教材,各地教師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和教師自身的特點整合教學資源進行個性化教學,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探究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針對原課標存在由於歷史線索的不連續導致學生知識結構的殘缺,新課標對重要的時間點、重要的歷史知識點進行了必要的補充,如增加了對文景之治、三國兩晉南北朝、安史之亂、五代十國、宣政院、李自成起義、洪秀全和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袁世凱獨裁統治和復辟帝制、北洋軍閥政府和國民政府統治、榮氏家族與中國民族資產主義的興衰、解放區的土地改革運動、建國後的鎮壓反革命運動、中共十六大、北京奧運會、科學發展觀等知識點。補充的這些知識點填補了原課標中歷史線索中缺失的節骨點,既尊重了客觀的歷史,也使教師、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捋出一條貫穿古今的、完整的、暢順的歷史線索,更能從這條歷史線索中把握歷史演進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以便於教師、學生更好地把握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和基本趨勢。新課標在克服原課標的缺點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某些缺陷。如新課標的教學內容缺乏主題統攝,把同一時期不同側面的內容不加分類地羅列在一起,內容龐雜,點點俱到,繁瑣而不成系統,零散而缺乏邏輯,這不利於授課者和學習者從宏觀上把握歷史內容。新課標在增加了一些重要內容的同時,也刪減了一些重要內容,在某種程度上也會使歷史線索出現斷續的現象。如刪減了堯舜禹的內容會導致「傳說時代」的歷史內容欠完整;刪減「禪讓制和王位世襲制」的內容不利於理解傳說時代是過渡到文明時代的過程;刪減了張騫這個西漢時期的重要的歷史人物不利於了解絲綢之路的開辟過程;刪減了武則天這個唐朝承前啟後的歷史人物不利於把握唐朝盛世景象出現的過程。此外,新課標還刪減了左宗棠、鄧世昌、詹天佑、侯德榜、魏源、嚴復、黃繼光、邱少雲等對中國近現代史產生重要影響的標志性人物,這不利於學習者完整把握歷史。
課程標准加強了對「過程與方法」的闡釋,強調在歷史教學過程中重視史學原則、方法的滲透,體現了回歸歷史學科本色的要求。
課程改革前,歷史教學強調的是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往往忽視了史學研究的原則、方法的的滲透,正如聶幼犁所說的「魚」多而「漁」少,導致了歷史學科被嚴重異化,使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成了一門片面強調知識,只重視死記硬背而忽視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科。
原課標著力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但在課程目標中就史學原則和方法方面也只作了抽象的要求,在活動建議中只作案例式的建議,對如何進行史學原則、方法的教學缺乏有效的指引,導致了在教學實踐中某些教師出現了偏差。例如在舊課標的「過程與方法」這一內容提出要注重在學生中要開展「探究式」教學,但對何為「探究式」教學卻沒有進行闡釋?這導致個別老師認為,所謂的「探究式」教學就是完全撇開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完全率性而學,他們認為歷史教學要完全放棄傳統的灌輸式、講授式進行教學,取而代之的是活動式。一節課的活動越多越好,課堂越熱鬧越成功。例如,某教師在設計《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這一課的時候,提出以探究活動激活歷史課堂。一節課的活動包括:春秋戰國成語問答比賽、講東周列國故事比賽、歷史話劇表演《卧薪嘗膽》、模仿辯論:蘇秦和張儀的舌戰等等。的確整個課堂很活躍、很熱鬧,學生玩鍀很開心。但課堂好像變成了游樂場,學生鬧哄哄一片,一節課下來沒有什麼收獲。問問上課老師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麼,他也含糊其辭,說不清楚。問他為什麼設計這么多活動,他說主要是為了活躍課堂。在本案例中,課堂教學幾乎都被大量的活動所佔據,但這樣一節課完全扭曲了探究教學的本質含義,使歷史教學完全失去了歷史學科的本真。
新課標對「過程與方法」這一方面作了比較詳盡的規定和闡釋,闡釋沿著「感知歷史現象—形成歷史概念—理解和判斷歷史事實—探究、分析、評價歷史—交流歷史研究的心得」的思路進行,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感性到理性的基本原則,充分反映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思維的發展過程。 就「過程與方法」提出具體的目標:「初步學會從多種渠道獲取歷史信息,了解以歷史材料為依據來解釋歷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證據的歷史證據意識和處理信息能力的方法識和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對歷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學會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在具體的教學內容中,新課標增加了這些方面的內容:如史前時期的內容增加了「知道化石是研究人類起源的主要證據」, 「知道考古發現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的要求。「證據」和「依據」頻繁出現在新課標中,在新一輪的課改教學實踐過程中要強化「史由證來」、「論從史出」這一史學原則的滲透。「過程與方法」還對學習歷史的具體方法提出了具體目標,如「逐步掌握學習歷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計算歷史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年代的方法、閱讀教科書及有關歷史讀物的方法、識別和運用歷史地圖和圖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歷史信息的途徑和方法、運用材料具體分析歷史問題的方法等。」基於這樣的變化,這就要求我們在課程改革的新階段要繼續深化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改革,使歷史教學能回復到歷史學科的本真。
世界通史的知識結構特點分析
新課標的世界通史內容以人類文明的產生為起點,表述精簡,與原課標比較,刪減了大量的內容,也增加了部分內容。
與原課標相比,新課標的世界通史內容的表述形式更為精簡,更多地以以點帶面為主,更多地以「通過……了解……」為呈現形式,如「通過《漢謨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以建築藝術、公歷等為例,初步認識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成就」;「 通過哥倫布發現美洲、麥哲倫全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開辟的世界意義」……不拘泥於零碎的知識點,表述精簡,以點帶面——這些特點與原課標的中國通史部分的特點相似。這些特點增加了授課教師的難度,授課教師要深入研究課標和教學內容,准確把握基本史實背後蘊涵的意義,才能把課上好。同時,也為授課教師開展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對課標和教學內容的研究,進行富有個性的「二次創作」,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基於同一課標內容,一千個教師可以創造出一千種課堂。
與原課標相比,新課標刪減了大量的內容。新課標中世界通史的內容以人類成型的文明為起點,如一開篇就闡述古代及、古巴比倫、古印度文明,而原始人類和氏族社會這些沒有確切定論的內容略而不談。人類的起源、原始人類生產生活狀況、原始社會的演變,我們至今可能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認知,但對這些內容的研究可以說也取得了相當豐碩的成果。通過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對早期人類基本狀況的認識,對於促使學生構築完整世界歷史知識結構,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增強學生探究「我們從哪裡來」的慾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然而,課標對這些內容略而不談的確是一種遺憾。那麼,授課教師是否因課標略而不談的緣故就忽略對這些內容的介紹呢?我們認為在授課教師應該根據需要把有關內容補充介紹。
新課標刪減了一些世界歷史重要的、核心的知識點,給教學帶來一定程度的困難。如刪減了「查理·馬特改革」等內容,不利於了解西歐封建社會的確立和發展過程。刪減了「丕平獻土」的內容,不利於了解基督教在中世紀的西歐產生的影響。刪去「希波戰爭」、「馬可·波羅來華」、「阿拉伯數字的發明和傳播」等內容,取而代之的是「初步了解亞歷山大帝國對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僅僅通過亞歷山大東征的事件了闡釋古代社會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情況,是不全面的,學習後學生可能無法全面准確把握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情況,所以授課老師很有必要適當補充部分內容。刪減愛因斯坦、伏爾泰、托爾斯泰世界近現代歷史上有著重要影響的任務有點欠妥當,愛因斯坦作為20世紀和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對人類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不介紹愛因斯坦的科學成就就較難讓學生對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產生有清晰的認識。伏爾泰作為啟蒙運動最重要的思想家,如果不介紹他以及他們所掀起的啟蒙運動,學生可能難以正確把握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以及這場革命為什麼能成為歐洲近現代歷史上最為徹底的資產階級大革命。刪減了「琅城起義」,學生可能難以把握中世紀西歐城市爭取自治權的斗爭過程。這些缺失的內容,授課教師都應該給予補充。
新課標也增加了部分內容,如增加了「以巴黎大學、牛津大學的興起為例,初步認識歐洲的早期大學」的內容,有利於理解中世紀時期興起的大學對於促進西歐思想文化發展的意義;增加了「從租地農場、手工業工場等生產組織的確立,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歐經濟社會的重要變化」的內容有利於理解經濟因素對西歐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意義;增加了「甘地領導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和凱末爾領導的土耳其革命」有利於全面了解20世紀初的民族解放運動運動的情況;增加了「德國分裂」有利益理解二戰後兩極對峙對世界產生的影響。
新課標還對部分內容進行了調整,原課標把一戰的內容納入世界近代史的范疇,新課標把一戰內容納入世界現代史的范疇,20世紀初爆發的一戰成了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現代史的分水嶺。這樣的調整使世界現代史的內容更為完整,有利於系統理解一戰對現代世界產生的深遠影響。
新課標的世界通史內容淡化主題統攝的特點,按照時間順序編排內容,但時間的分界線模糊,時間線索不明晰。
原課標共分三大板塊,分別是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原課標共設有16個主題,這些主題都是各大時段的主要特徵或者主要內容。在主題統攝下,各個時段的教學內容有機地組合在一起,體現了主題性和時序性相結合的特點。學習者通過學習世界通史的內容,既可以梳理出一條明晰的時間線索,也可以把握各時段的基本特徵。原課標對世界通史內容的設計和編排是精當合理的。
新課標取消綱領性的主題,課標內容只根據大時段進行粗線條的劃分。課標內容簡單地「堆放」在某個大的時段框架內,沒有標識更明細的時間分界。所以,課標出現了時序模糊,線索不明晰的缺點。如世界古代史的內容,缺乏必要的時間分段,內容雜亂組合,這會令初次接觸世界歷史的學習者很容易混淆各大文明產生的時間順序。又如屬於18世紀的彼得大帝改革被挪到與19世紀中期的亞歷山大二世改革一起介紹,容易導致學生在時序上出現混亂。因此,授課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借鑒原課標的一些做法,運用主題統攝的方法,給世界通史以恰當的時間劃分。如對世界古代史我們可以這樣劃分:5000—6000年前—公元1世紀,上古人類文明;公元1世紀—公元14世紀,中古亞歐文明。對世界近代史可以這樣劃分時段和設立主題:14世紀—19世紀中葉,世界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19世紀中葉—20世紀初,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和鞏固;20世紀初—20世紀30年代,一戰和一戰後的世界格局;20世紀30年代—20世紀40、50年代,二戰和二戰後兩極格局的形成;20世紀50年代—20世紀90年代,冷戰時代;20世紀90年代至今,冷戰後時代和世界多極化發展。授課教師可以在主題統攝下,對有關內容進行合理的組織和編排,使之形成邏輯性較強、為學生容易理解和把握的知識結構。

6. 如何進行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

歷史與社會課程教學設計的中心任務,是以系統理論作指導,對教學諸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媒體,以及學生的狀況與教師自身的條件等,在此基礎上擬訂教學方案,以達到教學的優化組合,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明確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及其作用

所謂教學目標,是對學生在學完某一教學單元(或一課)後能做什麼的具體而明確的表述。教學目標表明了在特定的教學中期望學生達成的行為或表現。

教學目標是行為科學在教育科學領域中的具體應用。目前,闡明教學目標已成為教學實踐中的普遍要求,同時也是教學設計中一個比較重要的環節。

在這里需引起注意的是,教學目標與教學目的的關系。一般說來,教學目的比較抽象,是教學的普遍性、統一性、終極性的宗旨或要求。而教學目標則具體得多,是教學活動特殊的、階段性的要求。教學目的的最終實現有賴於一系列具體教學目標的落實,教學目的的內涵貫穿於各個具體的教學目標之中。

在《歷史與社會課程標准(二)》中第二部分「課程目標」列出了總目標,以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的要求。總目標高度概括地提出了本門課程的教育任務,或者說是學生通過三年的學習應達到的基本要求。三方面的要求是對總目標的進一步說明,是總目標具體化和細化性的規定;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也可以把總目標歸納為這三方面的要求。歷史與社會課程的教學設計,若是對某一單元進行教學設計,那麼需明確該單元的教學目標。通常情況是對某一堂課進行教學設計,那麼就要明確該課的教學目標。

明確教學目標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依據教學目標,師生之間、學生相互間可以明確地交流自己所教、所學的東西;教師、學生、教學管理人員和教學評價人員有了統一的評價教學的依據。

第二,教學目標清楚地向學生闡述了所要學習、掌握的基本內容,能夠幫助學生了解一堂課、一個單元,甚至整門課程和要求,使學生心知肚明。

第三,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制定恰當的教學策略,選編合適的教學資料,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從而保證教學任務順利完成。

第四,教學目標代表著大多數學生應該獲得的最低水平的行為表現。因此,大多數學生如果專心學習,並得到適當的指導,那麼他們都能達到目標,從而促使學生滿懷信心地學習。

制定、明確教學目標的作用需充分肯定。但也有可能會產生一些不利教學的情況,如教學過程喪失彈性;目標的設定面向大多數而不能顧及個別差異;尤其是一些學習活動的結果不能完全通過行為外顯出來,像一些較高層次的思維、較深層次的價值觀因素。

針對這些不足之處,在確立歷史與社會課程教學目標時要注意教學目標的彈性。在擬定的教學目標中除了有外顯行為部分,有關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因素也需考慮在內,以便全面落實各方面的任務。

2.教學(教育)目標分類

教學目標是教育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目標之中涵蓋著教學目標。為了方便,在不存在分歧的前提下,這里對兩者不予區別。

教育目標的分類學說可以上溯至20世紀20年代,美國人博比特在課程編制領域掀起的追求效率的活動。以教育目標具體化、標准化為特徵的這場課程科學化運動,在實踐中遇到一個實際問題:當時的教育目標通常是由州教育廳確定的,教師只有做出選擇的機會。因此,當時的課程編制被人們看成是「膚淺的、輕率的」。後來有「行為目標之父」之稱的美國教育家泰勒明確指出:「教育是一種改變人的行為方式的過程。」但泰勒對「行為」的理解與眾不同,既包括外顯行為,又包括「思維」「情感」等內隱行為。

泰勒的學生布盧姆1948年研究教育目標分類,對之歸納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大領域。在1956年、1964年和1972年與他人合作相繼出版了三個領域的《教育目標分類學》,使教育目標明確化、系統化、具體化,是美國教育研究的重大成果,並在國際上享有盛譽。1986年布盧姆應邀在我國進行了一系列講座,他的學說對我國教育界影響很大。

美國另一位心理學家加涅致力於學習分類的研究工作。1965年他出版了《學習的條件》一書,並在1970年、1977年和1985年三次修訂,是對學習進行分類研究的經典著作。原先,加涅把學習由低級到高級分為八類,在修訂中加涅提出五種學習結果的劃分。

第一,言語信息,指能陳述用語言文字表達的知識;

第二,智慧技能,指運用符號辦事的能力;

第三,認知策略,指對內的、控制與調節自己的認知活動的特殊認知技能;

第四,動作技能,指習得的、協調自身肌肉活動的能力;

第五,態度,指習得的、決定個人行為選擇的內部狀態。

這五種學習又分為三個領域:前三種學習結果屬於認知領域(包括知識、技能和策略);第四種學習結果屬於動作技能領域;第五種學習結果屬於情感領域。把人類的學習結果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個領域幾乎成了一切學習和教育心理學家的共識。加涅的五種學習結果分類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認。由於學校教學目標也就是預期的學生學習結果,因此這一學習結果對教師確定教學目標有著直接的指導意義。

把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與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進行比較,我們不難發現,兩個分類的大框架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說,加涅和布盧姆等都把學生的學習結果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個領域。

3.本課程教學目標的擬定

擬定歷史與社會課程教學目標,在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課程總目標的具體化。歷史與社會課教育總目標的實現,有賴於教學的整個過程,每節課的積累。擬定好每節課的教學目標,使之既明確具體,又在實際教學中努力達到之,這是完成總目標、落實總任務的基礎與保證。

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是組織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的依據,同時也是教學評價的標尺和准繩。因此,是一節課教學設計的核心。

怎樣擬定歷史與社會課的教學目標呢?首先,明確擬定一節課教學目標的基本原則。

一節課是相對獨立的整體,同時又是整個課程中的一個環節,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因此,從大處著想,從具體實際出發,是擬定一節課教學目標的基本原則之一。從大處著想,就是要有整體觀、全局觀,把一節課置於一個單元、一冊課本,甚至全部課程之中來考察。從具體實際出發,即從一節課的地位作用出發,從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出發,從學生實際的認識水平出發。擬定一節課的教學目標,不能脫離學生的實際狀況。擬定一節課教學目標,要認真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系。

一節課要注意教學目標、教育任務的全面落實與完成。因此,知識、技能、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有機結合和辯證統一,是擬定歷史與社會課教學目標的另一基本原則。歷史與社會課教學不能光顧知識教學而不及其餘,也不能因突出能力培養而忽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育。應該根據每節課的具體情況和其特點來考慮各項任務的落實。

其次,確定擬定一節課教學目標的基本步驟。

第一,認真鑽研課程標准和教科書,並對學生現有實際狀況進行充分的了解。

第二,對本節教科書的內容進行深入分析,理清事物、現象、事件、人物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系,進而提出知識教學的基本要求。同時,結合學生實際和社會實際,考慮或提出能力培養與情感態度價值觀培育方面的基本要求。

第三,用准確、具體、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一節課的教學目標表達出來。能否正確表述教學目標,是對一節課的教學任務能否真正把握的一個標志。並且教學目標是為了指導教學、檢查評價教學效果而擬就的,表述不符合要求就會失去作用。

再次,檢查擬定一節歷史與社會課教學目標是否有偏差。教學目標的擬定經常會出現一些偏差,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若干種情況:過於籠統,流於一般化,因而不具有可操作性;過於繁復,以教材分析作為教學目標,統得過死;要求或高或低,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尚有差距;知識教學與能力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培育要求相分離。

在這里需強調指出,在擬定歷史與社會課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應從本課程的實際情況出發,靈活運用加涅與布盧姆提出的目標分類學說。

加涅與布盧姆的目標分類是關於學校整個教育的,帶有普遍性;又是首創性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我國的教育工作者在制訂《歷史與社會課程標准(二)》時,把課程目標分解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大部分。在知識與技能方面,注重的是知識的學習、現代信息技術的掌握與運用。在過程與方法方面,注重的是能力的培養。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注重的是愛國的情感、崇尚科學的態度、終身學習的願望,以及作為一名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民主與法制觀念、社會責任感等。

《歷史與社會課程標准(二)》值得注意之處有三:

其一,關於知識與技能,把「會用多種方法和現代信息技術收集、保存、處理和評價社會信息」作為一項最基本的要求提了出來。這是因為在知識經濟時代,需高度重視學生掌握與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把這一能力視作與讀、寫、算同等重要的新的終身有用的基本能力。

其二,關於過程與方法,強調學生能力的培養。其中包括學科學習能力、社會實踐能力,更為關注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其三,關於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前這一方面的要求我們往往是以思想教育來表述的。現在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從學生人格發展的視角提出來的,而不是從教育工作者的視角提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滲透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而不僅僅關注學習的結果。因此,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來替代思想教育,更切合歷史與社會課的實際情況,也符合課程改革總體要求。

總而言之,表述明晰、精當的歷史與社會課教學目標,應是關於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不是教師的教學行為;應力求具體、明確,操作性強,並可作為評價的依據;應全面反映學習的結果,包括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而不能局限於知識的掌握。我們更應注意課程改革的動向與教學目標的發展趨勢,在強調學習結果的同時更為關注學習的過程。

(二)了解、分析學習者(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只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才能取得成功。了解、分析學生,其目的是為教學設計提供依據。

首先,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徵、興趣愛好和思想狀況,以便對學生基本狀況有所了解。初中學生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每天都接觸社會,他們的一些想法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映,而他們受到年齡與知識的限制,社會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雖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會影響其行為。歷史與社會課教師有責任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社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歷史與社會課教師應經常了解、分析學生的心理與思想狀況,以便做到「心中有數」。

其次,了解、分析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學習能力。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和學習能力,是學生進行新的學習的基礎。教學設計中具體方案的難易程度,要與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相適應。若難度過大,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若太簡單了,學生學起來會提不起興趣。在設計教學時要把握好「難與易」這個「度」。

由於歷史與社會是綜合性課程,所涉及的學科領域較多,知識面甚廣,因此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與認知狀況,是學習本課程的一個關鍵性前提條件。歷史與社會課教師要切實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真分析其學習狀況,發現其長處,尋找其短處,在此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

在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習能力時,既要了解大多數學生,也要了解程度較好的與較差的學生。所制定的教學方案,需從大多數同學的實際情況出發,但也要兼顧兩頭。

最後,要了解他們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得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花費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也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了解了他們的學習情況、學習方式,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可以針對其薄弱環節,加強學習指導,加強學習方法的訓練。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