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寫字識字教學課程相關的問題
1. 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俗話說「人生聰明識字始」,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起點,是語文啟蒙教育的開端。有識之士提出,小學生識字越早越好,越多越好,越快越好,這樣越有利於學生開展廣泛的閱讀。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識字是重點,是語文教學的第一關口。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為此,在識字教學中我總結出了如下幾個要點:
一、科學引導 學會自主 提高效率
小學語文老師都知道,《語文課程標准》在識字教學安排上做了較大調整,規定:「低年級(一、二年級)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識字量佔六年識字總量的60%,平均每學期學會500個左右。這么大的識字量,如果不講究方法,必然增加學生負擔。因此,在識字教學方面一定要採取科學的教學方法,在學習中教會學生自主識字的技巧,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1、以本為「本」,抓好課堂識字
從一年級新教材來看,每課生字約十七、八個。這些生字分為兩類,一是會寫的字,二是會認的字。這些字能不能在兩課時讓學生熟練掌握,關鍵在於得法。
(1)課前,指導學生養成預習生字的習慣。
學新課前,告訴學生,課文中所有的字都是大家的好朋友。有的已經認識了,有的還不認識。不認識的怎麼辦?要認識新朋友,第一步是干什麼?先知道它的名字(音),第二步干什麼?認清它的模樣(形)。知道它的特點及用途(義)。教師和學生一起把生字在書上標出來。然後讀一讀,叫准它們的名字。還要注意它的鄰居是誰,它還能與誰交上朋友。時間一長,學生便能藉助拼音養成預習生字的習慣。
(2)課上,教給識字方法
在課堂上,老師的識字辦法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識中有讀,讀中有悟。在課堂上,識字方法決不是單調的,枯燥的。
①突出重點,避免平均用力。
一篇課文中的字有的可完全讓學生自學,對學生易錯的字,要先強調,給學生一個先入為主的印象。對形近字、音近字等特別容易出錯的字,要先出示或用彩筆標出。
例如《比一比》中的「堆」字。教師書寫的時候就把「堆」字的「土」用醒目的紅筆標出,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學生易把它念成「誰」)
②比較聯系,避免孤立識字。
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不要讓學生單獨去認識本課中的字,而是把相同或相近的字一並出現,在比較中識字,在聯系中區別。如學習「目」字,可與日字相比較;講「請」這個字時,要和清、晴、睛一組字相區別,一定要讓學生比較出它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義,以免混淆。
③理序分類,避免按部就班。
教師在教學中,並不一定要按照課文中先後出現的順序來進行識字,可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分類。可把上下結構、左右結構或半包圍結構的字歸為一類,這樣學生學得方便,記得簡單,又符合按偏旁記憶的規律。
④開展趣味識字,避免枯燥記憶
漢字的特點是音、形、義結合緊密。在教學漢字過程中,特別注意聯系實際,進行趣味識字。
例如,學習「目」字,可讓學生摸摸眼睛,口表示眼框,是兩隻眼睛,所以有兩道橫。雨中的「一」表示「天」,再看「冂」,多麼像房子呀,天上下雨,小雨點在屋檐上「巴嗒巴嗒」往下滴,一開始,是老師來講,時間一長,教師在課堂上滲透這種做法後,鼓勵學生自己發現,自己去編字謎。
2、活動中鞏固識字,加深記憶
活動課是學生的第二課堂,由於活動課上有各種各樣的游戲、競賽,小學生學習積極性特別高。針對這種特點,我們低年級在每周三下午第二節活動課上,專門開辟一節語文活動課。
活動形式有:猜謎語、摘果子、添筆畫、編順口溜、編故事等。
二、大膽放手 自主識字 感受樂趣
學生在學習生字過程中,掌握了大量的識字方法,我們再給他們自主識字的機會,創造條件,讓他們展示自己的識字才能,使他們充分感受到自主識字的樂趣。
自主識字就是讓學生自由選擇願意識記的字,自己選擇不同的方法來記住字形。老師的引導只是體現在恰到好處的點撥上。例如:在課堂上的識字教學中,老師讓學生說說,這些字中哪些是你認識的,當學生說出後,我及時鼓勵他說:「你真棒!」並問他你是怎麼認識的。學生會說,我是在閱讀帶音樂讀物中認識的,我是在廣告招牌上請教父母認識的,我是……「你真會識字,繼續努力!」學生聽到老師這真誠的鼓勵,從中獲得了成功的愉悅,增強了自主識字的信心。在活動課上,讓他們盡情發揮,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識字秘訣、絕招等。
有的說出了用猜謎語識字的方法。
例如:什麼圓圓像盤子?(日)
什麼彎彎像小船?(月)
什麼清清嘩嘩流?(水)
學生編的謎語五花八門。如此簡單而有趣味的活動,調動了學生自學生字的興趣。
有的說,用添筆畫游戲很能記住字。
例如:「田」減一筆是日,減兩筆是口,或土。
「日」加一筆可以變成幾個字?(目、旦、白、舊、由、甲、田、申、電)
有的說,我的部件記憶也不錯,然後說出了好幾種。
①例舉法:學生常會在某些由幾個不相關部件組成的字上出錯,可用順口溜把部件列舉出來。如「碧」字可記為:要問「碧」字怎麼記,王白並立石上頭。「解」字可記為:記解字,角刀牛。「贊」字可記為:二先(仙)肩並肩,站在貝峰頭。
②疊字法:如記「林」、「森」;樹木真有用,大家都來種;二木就成林,三木變成森。
③對比法:通過對兩個或一組易混字的某個部件進行比較記憶,使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a兩個比較:
衷—衰:順(豎)者衷,逆(橫)者衰。
人—入:一「人」抬頭走,還得抬頭「入」,人的撇長似抬頭,入的撇短似低頭。
烏—鳥:「烏鴉」是鳥兒,黑得不見人。
b一組比較:戍—戌—戊—戎:點shù(戍)橫xū(戌)空wù(戊),十字交叉就讀róng(戎)。
已—巳—己:已(yǐ)半巳(sì)滿不出己(jǐ),想作圍牆記。
c形音比較法:順口溜對區別漢字的部首、讀音也很有幫助。
①比部首:彳—阝:師徒兩人行,路陡直耳鳴。
冫—氵—灬:兩點冰,涼冰冷寒;三點是水,池河江海;四點是火,烹煮煎熬。
②比讀音:用來區別聲調,並藉助聲調順序記字,相得益彰。
如:媽(mā)麻(má)馬(mǎ)罵(mà);削(xuē)學(xuã)雪(xuě)血(xuâ)
三、走出課堂 拓展識字 終身受益
我們在實踐中還發現,由於現在的學生學習任務比較重,接觸社會的面較窄,信息來源少,不利於學生從廣闊的社會生活中獲取知識。因此,我們希望通過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創設豐富多彩的學習情境,開展生動有趣的識字活動,來拓展學生的識字途徑,增加識字量,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和自己識字的習慣,使學生能多識字,早閱讀,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我們以人教版教材為載體,以《拓展讀物》為補充教材,研究集中識字和分散識字的優化組合方式。既注重漢字的構字規律,又注重學生對字詞句的理解運用。
(1)隨課文識字,確保識字量的下限。
把課本要求認識的生字作為識字重點,要求四會,確保教學目標要求的每個學生識字的最低數量。同時研究每課生字「分步出現」與「相對集中」的識字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識字,理解詞義,掌握字形,同時讓學生有自主合作識字的機會,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2)一字帶多字,拓展識字范圍。
通過組詞擴詞、說話造句的方法,帶出生字新詞,注重理解運用,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在語言環境中拓展識字。以「基本字帶字」(如:由一字帶出一組形聲字)的方法,突出字形規律,拓展識字。
(3)結合課外閱讀,研究識字和閱讀的數量、時間的分配以及要求。
閱讀與識字密不可分,學生的識字量越大,其閱讀能力就越強,同樣,通過閱讀,能增加識字量,加深對字詞的理解,提高識字能力。學生學語文,首先要過識字關,其次就是閱讀關。因此,處理好識字與閱讀的關系,在閱讀中滲透識字,同時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和閱讀能力。
(4)將拓展的內容、方法整理歸類,建立識字檔案,分階段鞏固所學字詞。
識字教學重方法、重積累,一年級學生自覺積累的能力較弱,更需要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將學生平時說話造句中交流的詞語,以「看拼音寫詞句」的方式,讓學生拼拼寫寫。一般一個生字組成三、四個詞語,幫助學生積累詞彙。還將學過的生字重新組合成句子,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辨析同音字,提高識字、運用的能力。通過讓學生讀讀認認,鞏固生字,積累詞彙。除了將《拓展讀物》上學到的字詞印成材料之外,還印發了本班學生姓名、量詞、多音字、句子朗讀等多份材料。幫助學生積累詞彙。
總之,識字是低年級學生最重要的學習任務之一,一定要加強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培養,
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就會學得輕松,學得容易,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
2. 與原課標對比一下,談一談識字寫字教學要求有哪些變化
與原課標的對比,識字寫字教學要求有哪些變化?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是在新課程改革歷經十年實踐的基礎上,吸收了各地實踐中的經驗,針對一些突出的問題而展開修訂的。從基本面貌上看,新課標有較大調整變化,各個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訂。認真學習落實新課標精神,對於改進教學,推進課改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本文僅就課標「識字、寫字」部分的更改,談一些學習體會。
縱觀整個新課標,在識字、寫字教學方面有以下五大變化:
一、增加有關「識字、寫字」的兩個字表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左右,」「2500個左右會寫」這個要求不變,但「會寫」的字在各學段的數字有變化。概括地講,第一、二學段,要求「會寫」的字數量減少,第一學段減少200個,第二學段減少400個,第三學段則增加400個。
這樣的調整,各學段的「會寫」字任務更為均衡,更好地遵循識字寫字循序漸進的規律,有利於更好地完成識字教學任務。按照課標(實驗稿)的規定,第一、二學段識字教學任務偏重,尤其是「會寫」的任務偏重,對廣大農村小學生而言,這矛盾更為突出。因為,就字的音形義來說,字形教學是主要矛盾。調整後,第一、二學段減少了「會寫」的任務,可以減輕學生識記的一些負擔,騰出一些時間在聽說讀寫方面多作一些訓練,也有利於提高寫字質量,有利於廣大農村地區完成教學任務。而到了第三學段,學生已經較為牢固地掌握了漢語拼音、偏旁部首、間架結構以及查字典等識字的基本工具,為自主識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而,此時增加一些「會寫」的任務,相對來說,對學生負擔不重,而且更有利於讓學生自主識字,進一步培養自主識字能力。
二、調整識字量 新課標增加了兩個字表。一是《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一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課標建議,在低年級階段「先認寫《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中的300個字,逐步發展識字寫字能力。」在對學生寫字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時,「當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字表一為依據。
為了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義務教育階段在識字與會寫方面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安排著兩個字表,很有意義。對於教師把握識字教學的進度與進行評價有一定的參考作用。怎樣用好這兩表,也值得研究。關於《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所列出的300個基本字,據了解,這300字的確定,是請專家對兒童認字寫字做了專門的字頻研究,從兒童語文生活角度提出的。筆者以為,300字的字形結構簡單,重現率高,其中的大多數能成為其他字的結構成分,所以首先要重視這些基本字的教學,讓學生牢固掌握300個基本漢字,這樣可以為學生的自主識字打下基礎。
三、對識字教學的認識有變化
在課標(實驗稿)「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的基礎上,增加了「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的提法。
這樣的提法意味著,整個義務教育階段都應重視識字教學。長期以來,人們存在一個認識的誤區,總認為「識字是低年段的教學任務」,第二學段的閱讀教學就拚命向第三學段靠,無形中就削弱了識字教學。其結果之一,就是出現大量的錯別字。而到了第三學段,多數老師更是不把識字教學放在眼中。要麼一帶而過,要麼一味讓學生自學,更缺乏及時的檢查與鞏固。這對於完成小學階段的識字任務是很不利的,對於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也是很不利的。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識字「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第三學段不但還有識字教學的任務,而且這比過去更重了(會寫的增加400個,達到900個)。要自覺地把識字教學納入整個教學的范疇,尤其要重視抓好這900個要求「會寫」的字的教學。當然,在教法上應與低年段有所區別:一是要抓難點字(難寫、難讀、意思難解的字),予以突破;二是要充分發揮學生自主識字的主觀能動作用,放學於生,讓學於生,以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三是抓好之前所學的字的鞏固工作,利用生字帶動已掌握的漢字的復習,在比較中加深印象;四是加強對識字的評價,特別要注意在學生的書面表達中檢查識字的狀況,採用各種措施,努力減少學生的錯別字。
四、高度重視寫字教學
在課標(實驗稿)里,僅是第一學段有提出「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的目標,而新課標里每一學段都有這一條。對三到九年級的學生提出了毛筆書法的要求。其中規定,三到四年級的學生除了能用硬筆熟練書寫正楷字,還要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級學生能用毛筆書寫楷書,而七到九年級的學生,能夠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在教學建議部分,新課標增加一段了關於寫字教學的建議,提出:「按照規范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度、審美趣味養成的過程。」要求每一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並規定,(在1-3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鍾,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強調,「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
這種要求是針對前一階段,寫字教學被忽視,學生寫字質量急速下降的現實問題而提出。作為母語教育,最為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漢字的識記與書寫。近年來,母語教學受到多方面的沖擊,寫字教學首當其沖。在實踐中,寫字教學成了閱讀教學的附庸,指導不細致,時間不充足,評價不到位,聽課時常常看到只用三五分鍾匆匆一寫的現象。電腦化的出現,也使整個社會對書寫的重視一落千丈。有專家認為,現代人寫漢字有障礙已經成為一種現代病,而且這種趨勢在青少年人群中日益突出。前兩年上海一份「漢字書寫狀況」調查顯示,青少年寫鋼筆字不規范不合格的佔70%至80%。「寫字已經成為越來越困難的一件事,提筆忘字、寫錯別字的情況越來越多」——這是搜狐網站2007年3月底對網民「動筆寫字」狀況的調查結果。難怪有人在報刊上這樣問到:難道「字如其人」這個詞要在字典里消失了嗎?
要從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保護與發展母語的高度認識寫字教學的重要性。溫儒敏曾指出:「比如小學生識字寫字,既是一種能力訓練,又是文化熏陶,還是一種習慣、修養的生成,特別是培養了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可以這么說,加強寫字教學具有多方面的意義,一是可以鞏固字形,增強漢字的識記效果;二是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意志、品格及審美情操;三是有利於培養學生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
在強化書寫教學方面,首先,老師要自覺作學生的楷模,在板書、批改作業等環節,都要注意把字寫好。其次,要確保寫字教學的時間。當前,有一個傾向,就是寫字教學多安排在課即將結束時進行,時間上沒有保證,這對寫字教學極為不利。要正確處理識字與閱讀的關系,正確處理「識」與「寫」的關系。筆者以為,在低年級,凡要求「會寫」的生字都應該在課內安排時間認真指導書寫。就是到了高年級,一些難寫字、易寫錯的字還要花一些課內時間指導書寫。第三,要認真研究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每天10分鍾的隨堂練習」。比如:要精選哪些字?怎樣有步驟地練習?要採用哪些課堂教學方式,如「指導課、參觀課、競賽課、評講課、欣賞課、表演課、復習課」等等。除了採用教師「下水」示範的方法,還可以採用教具演示法、觀察法、比較法、形象比喻法、突破難點法、因材施教法等教學方法,還要注意與閱讀教學有機結合,以實現天天練,逐步提高學生寫字的效果。第四,要著眼於教好學生的寫字基本功,促進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的形成。郭沫若先生曾指出:「培養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為書法家,總得把字寫得合乎規范,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這樣養成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於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斷專橫,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要注意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寫字姿勢」,逐步讓學生做到寫字姿勢正確,並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五、在評價方面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
與課標(實驗稿)相比,新課標在識字、寫字教學的評價方面,所提出的要求更為具體、詳盡,尤其是對不同學段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比如「第一、第二學段應多關注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第三、第四學段要重視考察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對考察要求「會寫」的字的掌握情況,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在重視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的基礎上,「逐步要求書寫流利」。還提出「第一學段要關注學生寫好基本筆畫、基本結構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學段還要關注學生的毛筆書寫,第四學段還要關注學生基本行楷字的書寫和名家書法作品的臨摹。」強調「義務教育的各個學段的寫字評價都要關注學生寫字的姿勢與習慣,引導學生提高書寫質量。」
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改善教師教學。」根據課標精神,要全面加強對識字寫字的評價,尤其要發揮形成性評價的作用,要採用多種方式進行評價,特別要把老師評價與學生互評以及自評有機結合起來,充分運用激勵機制,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被動的「要我寫」轉變為主動的「我要寫」,進而促進學生主動識字興趣的激發,促進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的形成。不但要注意寫字課中學生作業的評價,更應加強對學生平時作業、習作乃至出黑板報等寫字的評價,引導學生提高書寫質量。
3.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與教學,在識字寫字教學方面有哪些建議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識字寫字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進行識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進行識字」。識字教學,向來是啟蒙教育階段的教學重點,如何在識字量較大的情況下,貫徹新課程標準的先進理念,體現新課標的會認,會寫兩個方面的內容呢?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教師首先認真學習新課程標准,建立新的教育理念,努力尋求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新思路。一、更新理念,激發學生興趣識字本身是枯燥無味的,而對這樣的事物,很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讓學生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提高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激發學生主動識字、寫字的願望。學生的識字興趣重在鼓勵,在教學中關注每一個有利於激發學生識字和寫字興趣的閃光點,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可以利用游戲、故事、兒歌、擂台賽等識字方式以及使用多媒體、字卡、黑板報、展示欄等輔助手段,使學生體會到識字、寫字的樂趣,感受到識字、寫字的成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於識字、主動識字。具體方法有:1.圖畫記憶法比如:教學「傘」字,我是這樣做的:請學生回憶看到過的傘,然後畫一畫。不一會兒,學生畫出了雨傘,太陽傘,然後與傘字作比較。不知不覺中,學生已經將這個「傘」字深深的印在了腦海里。2.兒歌識字兒歌琅琅上口,生動有趣,一旦記住便永久難忘。平日教學中我注意抓住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如教學「碧」字,編成「王大媽,白大媽,同坐一塊大石頭」;「坐」字,編成「兩人背靠背,坐在土地上」;「告」字,編成「一口咬掉牛尾巴」;等。如此一編,易學易記,妙趣橫生,可以提高學生識字、辨字、記字的能力。3.故事聯想識字記憶法我們的漢字雖說是表意文字,但是是經過象形文字演化而來的。所以在教學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幫助識記字形。例如:「休」字,讓學生想像:一個人去外地,走了好長時間很累,看到路邊有棵樹,於是停下來靠在樹上休息。這個字就是休息的休。二、講究方法,提高學生水平現在的高年級課堂上,教師在授課時往往對於識字的教授是一句帶過的。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寫字時往往出現較多的錯別字。新課標增加了這一建議,就是要求我們任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把識字教學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此外,對於不同學段的識字教學新課標也有所規定。可以說,在每一個學段,學生的學情以及教學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在長期的教學中,老師們創造出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如:比較標色法、字形分析法、減件法、加件法、換件法、形聲字識字法、會意歸類法等等。在教學中,我把這些識字方法博採眾長,綜合運用多種識字方法組織教學,根據識字內容教給學生識字方法,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教學中,輕松愉快地多認字,從而讓孩子們掌握自己喜歡的或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主動識字,學會獨立識字。在識字教學上做到有的放矢,則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注重細節,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寫字並非一朝一夕所能練成的,關鍵在於持之以恆。要讓學生喜歡寫字,並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必須重視學生寫字興趣的培養。漢字是一種形體優美的文字,書寫時講究結構、筆勢和神韻。實踐證明,寫字是一項十分精細的活動,它要求學生寫字時神情專注,注意力集中。因此要求學生寫字時要坐端正,心神平靜,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寫字上。1、培養正確的姿勢。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對寫字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小學階段正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不正確的坐姿會影響他們的身體發育。因此學生在寫字之前,必先給他們調整好姿勢,要求學生坐姿達到:頭正、身直、臂開、足安。長此以往,學生自然養成了良好的寫字習慣。2、認真訓練學生寫字的基本功。要讓學生明確寫字要求:寫字態度要認真,筆順要規范、字跡要端正,做到「提筆就是練字」。首先,基本筆畫筆筆過硬,才能組配成好字。因此,低年段寫字教學的起始階段,應尤其注重基本筆畫的教學。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認識筆畫的名稱,觀察筆畫的外形,掌握每一個基本筆畫的書寫要領和書寫技巧。其次,漢字筆順的基本規則是: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外到內,從內到外,從外到內後封口,先中間後兩邊等。所以教學中教師要要求學生嚴格按規范書寫。而基本筆順的指導既要結合識字教學進行,又要在寫字時加以提醒。最後,漢字的結構變化多樣。由於低段學生的生字都寫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要求學生藉助田字格來學好寫字。漢字的形體特點為方塊形,獨體字比較少,左右結構的字數量最多,左右偏旁高低不同、寬窄有別,要注意具體分類,如:左窄右寬,左寬右窄,左右相同等。3、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有些漢字只有細微的差別,不仔細觀察就容易認錯,鬧出笑話。如:已、己、巳,經常有學生分不清,因此在認識其中一個時,就把它們放在一起比較、觀察,一下記住三個,避免以後出現問題。4、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漢字的構成有一定的規律,為了幫助學生正確記憶,有時會讓學生想像的翅膀,給生字編一個小故事。例如在指導學生寫「喝」和「渴」時,讓學生想法記住它們。有一個學生說:今天上體育課,我口渴,如果有點水該多好!下課後回到教室,我張大口喝水。需要水是「渴」,喝水要用口。這么一說,學生印象深刻,使用的正確率挺高。學生既認識了生字,又積極想像,還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真是一舉三得。5、將識字與閱讀聯系起來,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兒童的言語發展是綜合能力的發展,並不是某一個階段只發展識字能力,而另一個階段只發展閱讀能力。教學中要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緊扣兒童知識基礎、思維能力和實際需要,正所謂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讓學生用字組詞,用詞造句,讓學生讀短文,學說話,學寫話,寫觀察日記等等。這些訓練可提供學生和字詞反復見面的機會,在發展全面的語言能力的同時也發展識字能力,學生只有在語言環境中才能完成好識字任務。四、寫字教學與美育學會欣賞字形美。魯迅先生說過,我國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字形美對小學生而言就是寫字的結構要規范、正確。其次,幫助學生領悟字的韻味,總結出「字如其人」的欣賞理念,從而對美的追求得到更深層次的飛躍總之,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培養是語文課程標準的一個明確目標,學生在小學階段奠定扎實的寫字基礎,無論是對學生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和藝術美,繼承傳統的書法藝術,還是對學生踏入社會後的實際應用,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值得每位教師去認真對待。
4. 識字教學為什麼和寫字教學要分開
與原課標的對比,識字寫字教學要求有哪些變化?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是在新課程改革歷經十年實踐的基礎上,吸收了各地實踐中的經驗,針對一些突出的問題而展開修訂的.從基本面貌上看,新課標有較大調整變化,各個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訂.認真學習落實新課標精神,對於改進教學,推進課改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本文僅就課標「識字、寫字」部分的更改,談一些學習體會.
縱觀整個新課標,在識字、寫字教學方面有以下五大變化:
一、增加有關「識字、寫字」的兩個字表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左右,」「2500個左右會寫」這個要求不變,但「會寫」的字在各學段的數字有變化.概括地講,第一、二學段,要求「會寫」的字數量減少,第一學段減少200個,第二學段減少400個,第三學段則增加400個.
這樣的調整,各學段的「會寫」字任務更為均衡,更好地遵循識字寫字循序漸進的規律,有利於更好地完成識字教學任務.按照課標(實驗稿)的規定,第一、二學段識字教學任務偏重,尤其是「會寫」的任務偏重,對廣大農村小學生而言,這矛盾更為突出.因為,就字的音形義來說,字形教學是主要矛盾.調整後,第一、二學段減少了「會寫」的任務,可以減輕學生識記的一些負擔,騰出一些時間在聽說讀寫方面多作一些訓練,也有利於提高寫字質量,有利於廣大農村地區完成教學任務.而到了第三學段,學生已經較為牢固地掌握了漢語拼音、偏旁部首、間架結構以及查字典等識字的基本工具,為自主識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而,此時增加一些「會寫」的任務,相對來說,對學生負擔不重,而且更有利於讓學生自主識字,進一步培養自主識字能力.
5. 識字與寫字教學改革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與原課標的對比,識字寫字教學要求有哪些變化?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是在新課程改革歷經十年實踐的基礎上,吸收了各地實踐中的經驗,針對一些突出的問題而展開修訂的.從基本面貌上看,新課標有較大調整變化,各個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訂.認真學習落實新課標精神,對於改進教學,推進課改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本文僅就課標「識字、寫字」部分的更改,談一些學習體會.
縱觀整個新課標,在識字、寫字教學方面有以下五大變化:
一、增加有關「識字、寫字」的兩個字表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左右,」「2500個左右會寫」這個要求不變,但「會寫」的字在各學段的數字有變化.概括地講,第一、二學段,要求「會寫」的字數量減少,第一學段減少200個,第二學段減少400個,第三學段則增加400個.
這樣的調整,各學段的「會寫」字任務更為均衡,更好地遵循識字寫字循序漸進的規律,有利於更好地完成識字教學任務.按照課標(實驗稿)的規定,第一、二學段識字教學任務偏重,尤其是「會寫」的任務偏重,對廣大農村小學生而言,這矛盾更為突出.因為,就字的音形義來說,字形教學是主要矛盾.調整後,第一、二學段減少了「會寫」的任務,可以減輕學生識記的一些負擔,騰出一些時間在聽說讀寫方面多作一些訓練,也有利於提高寫字質量,有利於廣大農村地區完成教學任務.而到了第三學段,學生已經較為牢固地掌握了漢語拼音、偏旁部首、間架結構以及查字典等識字的基本工具,為自主識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而,此時增加一些「會寫」的任務,相對來說,對學生負擔不重,而且更有利於讓學生自主識字,進一步培養自主識字能力.
二、調整識字量 新課標增加了兩個字表.一是《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一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課標建議,在低年級階段「先認寫《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中的300個字,逐步發展識字寫字能力.」在對學生寫字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時,「當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字表一為依據.
為了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義務教育階段在識字與會寫方面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安排著兩個字表,很有意義.對於教師把握識字教學的進度與進行評價有一定的參考作用.怎樣用好這兩表,也值得研究.關於《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所列出的300個基本字,據了解,這300字的確定,是請專家對兒童認字寫字做了專門的字頻研究,從兒童語文生活角度提出的.筆者以為,300字的字形結構簡單,重現率高,其中的大多數能成為其他字的結構成分,所以首先要重視這些基本字的教學,讓學生牢固掌握300個基本漢字,這樣可以為學生的自主識字打下基礎.
三、對識字教學的認識有變化
在課標(實驗稿)「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的基礎上,增加了「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的提法.
這樣的提法意味著,整個義務教育階段都應重視識字教學.長期以來,人們存在一個認識的誤區,總認為「識字是低年段的教學任務」,第二學段的閱讀教學就拚命向第三學段靠,無形中就削弱了識字教學.其結果之一,就是出現大量的錯別字.而到了第三學段,多數老師更是不把識字教學放在眼中.要麼一帶而過,要麼一味讓學生自學,更缺乏及時的檢查與鞏固.這對於完成小學階段的識字任務是很不利的,對於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也是很不利的.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識字「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第三學段不但還有識字教學的任務,而且這比過去更重了(會寫的增加400個,達到900個).要自覺地把識字教學納入整個教學的范疇,尤其要重視抓好這900個要求「會寫」的字的教學.當然,在教法上應與低年段有所區別:一是要抓難點字(難寫、難讀、意思難解的字),予以突破;二是要充分發揮學生自主識字的主觀能動作用,放學於生,讓學於生,以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三是抓好之前所學的字的鞏固工作,利用生字帶動已掌握的漢字的復習,在比較中加深印象;四是加強對識字的評價,特別要注意在學生的書面表達中檢查識字的狀況,採用各種措施,努力減少學生的錯別字.
四、高度重視寫字教學
在課標(實驗稿)里,僅是第一學段有提出「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的目標,而新課標里每一學段都有這一條.對三到九年級的學生提出了毛筆書法的要求.其中規定,三到四年級的學生除了能用硬筆熟練書寫正楷字,還要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級學生能用毛筆書寫楷書,而七到九年級的學生,能夠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在教學建議部分,新課標增加一段了關於寫字教學的建議,提出:「按照規范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度、審美趣味養成的過程.」要求每一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並規定,(在1-3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鍾,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強調,「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
這種要求是針對前一階段,寫字教學被忽視,學生寫字質量急速下降的現實問題而提出.作為母語教育,最為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漢字的識記與書寫.近年來,母語教學受到多方面的沖擊,寫字教學首當其沖.在實踐中,寫字教學成了閱讀教學的附庸,指導不細致,時間不充足,評價不到位,聽課時常常看到只用三五分鍾匆匆一寫的現象.電腦化的出現,也使整個社會對書寫的重視一落千丈.有專家認為,現代人寫漢字有障礙已經成為一種現代病,而且這種趨勢在青少年人群中日益突出.前兩年上海一份「漢字書寫狀況」調查顯示,青少年寫鋼筆字不規范不合格的佔70%至80%.「寫字已經成為越來越困難的一件事,提筆忘字、寫錯別字的情況越來越多」——這是搜狐網站2007年3月底對網民「動筆寫字」狀況的調查結果.難怪有人在報刊上這樣問到:難道「字如其人」這個詞要在字典里消失了嗎?
要從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保護與發展母語的高度認識寫字教學的重要性.溫儒敏曾指出:「比如小學生識字寫字,既是一種能力訓練,又是文化熏陶,還是一種習慣、修養的生成,特別是培養了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可以這么說,加強寫字教學具有多方面的意義,一是可以鞏固字形,增強漢字的識記效果;二是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意志、品格及審美情操;三是有利於培養學生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
在強化書寫教學方面,首先,老師要自覺作學生的楷模,在板書、批改作業等環節,都要注意把字寫好.其次,要確保寫字教學的時間.當前,有一個傾向,就是寫字教學多安排在課即將結束時進行,時間上沒有保證,這對寫字教學極為不利.要正確處理識字與閱讀的關系,正確處理「識」與「寫」的關系.筆者以為,在低年級,凡要求「會寫」的生字都應該在課內安排時間認真指導書寫.就是到了高年級,一些難寫字、易寫錯的字還要花一些課內時間指導書寫.第三,要認真研究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每天10分鍾的隨堂練習」.比如:要精選哪些字?怎樣有步驟地練習?要採用哪些課堂教學方式,如「指導課、參觀課、競賽課、評講課、欣賞課、表演課、復習課」等等.除了採用教師「下水」示範的方法,還可以採用教具演示法、觀察法、比較法、形象比喻法、突破難點法、因材施教法等教學方法,還要注意與閱讀教學有機結合,以實現天天練,逐步提高學生寫字的效果.第四,要著眼於教好學生的寫字基本功,促進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的形成.郭沫若先生曾指出:「培養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為書法家,總得把字寫得合乎規范,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這樣養成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於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斷專橫,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要注意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寫字姿勢」,逐步讓學生做到寫字姿勢正確,並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五、在評價方面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
與課標(實驗稿)相比,新課標在識字、寫字教學的評價方面,所提出的要求更為具體、詳盡,尤其是對不同學段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比如「第一、第二學段應多關注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第三、第四學段要重視考察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對考察要求「會寫」的字的掌握情況,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在重視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的基礎上,「逐步要求書寫流利」.還提出「第一學段要關注學生寫好基本筆畫、基本結構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學段還要關注學生的毛筆書寫,第四學段還要關注學生基本行楷字的書寫和名家書法作品的臨摹.」強調「義務教育的各個學段的寫字評價都要關注學生寫字的姿勢與習慣,引導學生提高書寫質量.」
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改善教師教學.」根據課標精神,要全面加強對識字寫字的評價,尤其要發揮形成性評價的作用,要採用多種方式進行評價,特別要把老師評價與學生互評以及自評有機結合起來,充分運用激勵機制,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被動的「要我寫」轉變為主動的「我要寫」,進而促進學生主動識字興趣的激發,促進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的形成.不但要注意寫字課中學生作業的評價,更應加強對學生平時作業、習作乃至出黑板報等寫字的評價,引導學生提高書寫質量.
6. 識字寫字教學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它直接關系著學生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的培養。那麼,如何培養學生主動識字,提高識字的能力呢?
一、廣泛與生活聯系,在生活情景中識字
生活是學生識字的廣闊天地,諸如家庭、街道、商店、村莊、田野都是學生識字的好環境。因此,我充分鼓勵學生充分利用這一環境識字,要求學生積極地用眼看、動嘴問、動手找,動腦記,有意識培養學生留意周圍事物,養成主動識字的好習慣。比如一年級學生學完拼音後,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作業本上的名字都寫上拼音,讓學生輪流發本子,認識同班同學的名字,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每個學生都能認識班上所有同學的名字。再就是創設識字環境,讓學生自主識字。如我在教生字「宇」時,一學生說:「我的名字里有這個「宇」;另一學生說:「這是宇航員的「宇」我是在電視上認識這個「宇」的。我在教「簾」字時,一學生說:「我們家隔壁是一個賣窗簾的,我在他家的招牌上看到過,我就認識它了。」這樣充分開發利用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源,不光使學生在實踐中增強知識,而且在更大的空間中學詞,識字,為閱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還可通過「每日一句話」「每周一首古詩」誦讀活動,讓學生鞏固學過的生字,認識新字的同時也訓練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發揮學生的想像識字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社會進步,成為知識進化的源泉。」在教學生字時,我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生字實踐活動中,發揮想像,巧記生字。如我在執教某一課時,課文中出現了「漂、飄」,一個是風箏飄在空中,一個是紙船漂在水裡。為讓學生區分開「漂、飄」二字,我抓住這兩個音同意不同的特點進行比較,首先出示兩個句子,讓學生發現問題,借機引導「飄」帶風字旁與風有關,是指飄在空中,而三點水旁的「漂」與水有關,指漂在水裡,這樣不但有利於記清形,還使學生初步掌握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特點。在學「休」字時,我班中有不少孩子把「休」,寫成了「體」,於是我就在黑板上寫下「木」字,問他們怎樣讀。孩子們准確地讀了出來,接著我把「木」變成了「休」字,讓學生發揮想像,編一句話記住它。例子不勝枚舉。通過實踐我深深體會到,想像是創新的翅膀,學生識字時,教師要啟發學生再造想像。邊學邊在頭腦中浮現圖畫,這樣既能用圖畫幫助理解字意,又能發揮想像力。
三、在玩游戲中識字,激發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
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識字的「機械化」枯燥無味,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從而影響學習效果。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設計各種與生字聯系起來的游戲,採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學生學習抽象文字元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提高識字教學的質量。如:摘水果、猜字謎、風車轉轉、找朋友、我來指你來猜……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四、給字配「畫」,培養學生聯系事物識字
低年級兒童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常常受興趣和情緒支配,他們對圖畫的興趣濃於文字,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像,通過簡筆畫、動作、語言等創設情景,給生字配上「身體動畫」「思維動畫」使漢字與事物聯系起來,能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如:教學「跳、扔、舉、拍、掃、洗、刷、端」一課時,學生運用想像,給生字配上身體動畫,讓字形在腦海里如動畫般流出來,讓一個個靜止的生字都活起來,初步培養他們的識字能力。給字配「畫」恰當地結合在圖畫與文的巧妙聯系中,豐富了學生的想像,使學生生動地識字,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五、自主探究,在感悟中發現漢字規律,培養識字能力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逐步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因此,教師必須具有嶄新的學生觀,相信學生是具有巨大潛能的命體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我在教學一年級《識字4》一課時中,沒有過多地包辦代替,而是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漢字,自主探究漢字,在自主感悟中發現一些漢字的規律,培養識字的能力。如在小朋友認識了昆蟲,初步認了有關昆蟲及本課的詞語後,就進入了學韻文、識寫漢字的階段。我就讓小朋友認真朗讀韻文,仔細觀察漢字,說說自己發現了什麼,有什麼地方要提醒大家或教大家的。學生認真自讀韻文後,紛紛舉手:生1:我發現螞蟻兩個字,只要在「馬」和「義」旁都加上一個「蟲」字旁就成了「螞蟻」,大家跟我讀「螞蟻」。生2:我發現「蜻蜓」兩個字,也只要在「青」和「廷」旁都加上「蟲」字旁就成了「蜻蜓」,大家跟我讀「蜻蜓」。生3:老師,我發現大部分昆蟲的名稱都有「蟲」字旁!我聽了學生的發言,立即給予了肯定,「呀!你真了不起,你的發現是「偉大的發現」!
識字教學充滿樂趣,只要我們多動腦筋,勤於思考,想出更多的好方法、好點子,學生的學習會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我們也會隨著學生的成長一起成長。
7. 小學生寫字教學中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很多學生在書寫中存在著一些問題,糾正這些問題的關鍵在於: (一)教師示範要標准。 很多人都感慨,學生寫的字很像他的老師。事實上,學生十分崇拜老師,老師是學生學習最好的榜樣。這是最形象、最生動、最切實的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老師的動作,親眼看到運筆的全過程,能領略到書寫漢字的韻律美和漢字的結構美。所以,教師在課上板書和批閱作業時,要寫規範字,不僅做到書寫認真、端正,而且必須起筆、運筆也要規范,切實能夠起到表率作用。 另外,要使這種示範作用落實,必須有一個量化標准。我認為要將寫字質量也列入衡量學生素質和教師教學水平的內容,以此來推動師生寫字水平的不斷提高。(二)、努力優化教學過程,著力抓好寫字課堂教學常規。 1、因材施教。2、師生互動。 (三)採用「識寫分開」的方法,進行識字與寫字教學 兒童寫字和識字是不一致的。這是因為,兒童學寫字,就必須從基本筆畫、基本字形、基本結構練起,而為了集中識字,教材里的字就不能完全按照筆畫的多少難易來安排。如果兒童跟著識字的速度學寫字,那就會使他們一開始就學寫很多難字,對他們來說,這是有困難的。所以寫字和識字的步調不完全一致是在所難免的。考慮到低年級的身心特點,設定目標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是多識字,少寫字,實行「識寫分開」,提出「認識」和「學會」兩種要求。識字和寫字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只有在獨特的教學中,在老師的正確指導下,不斷反復的強調練習,寫字才能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