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尹後慶課程與教學

尹後慶課程與教學

發布時間: 2021-03-07 10:11:08

① 中學數學核心素養如何落地課堂

日前,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正式發布,致力於回答培養什麼樣的人。六大素養樹立學生成長「標桿」。該研究成果將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各素養之間相互聯系、互相補充、相互促進,在不同情境中整體發揮作用。根據這一總體框架,可針對學生年齡特點進一步提出對各學段學生的具體表現要求。
「核心素養」的提出,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創新點和突破點。核心素養落地,對老師和學生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教育小新邀請了上海教育學會會長、國家督學,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尹後慶給讀者們答疑解惑。
事關學生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理應成為中小學教育的終極追求。已經啟動兩年的新一輪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的修訂,也將核心素養框架構建和學科素養的目標分解,作為這一次完善升華新課程的抓手。
「核心素養」是在新的歷史時期,高屋建瓴落實立德樹人戰略目標的重要途徑,是以人為本的時代特徵對教育本質認識的催化。它的提出,為我們真正走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確立回歸教育本源的學校教育教學實踐,提供了引領性支撐,從而使課程與教學育人主陣地的形成成為可能。
「核心素養」的提出,更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創新點和突破點。其創新在於,以核心素養為統攝,使得教育「立德樹人」的育人價值更加凸現;其突破在於,它是課程「三維目標」的整合。自從世紀初新課改以來,課程的「三維目標」已經人盡皆知,但人們往往只在學科教學的文本知識中去尋找它,將它機械地割裂開來,並且存在對它善貼標簽的現象。「核心素養」作為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貫穿於課程目標、結構、內容、教學實施以及質量標准與評價的整個過程中。「三維目標」可以在核心素養的目標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得以完整體現。因此,「核心素養」是「三維目標」的整合和提升。
核心素養的落實,顯然不僅僅是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變更,它更是以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變革為保障的。我們不能不承認,在當下的教學中,知識灌輸和技能訓練仍然是教學的基本方式,過度關注固定解題過程和標准答案的現象非常普遍。所以,要把「知識為本」的教學轉變為「核心素養為本」的教學,必須大力推進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改變。
要真正實現這一改變,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學習的,進而回歸到學習的本質。縱觀人類社會,無論是思想發展史、社會進步史,還是科學發現史、技術革新史,無一不是在不斷發現新問題中解決問題,又在解決問題中發現新的問題;而對於每一個獨立的個體來講,都是在不斷的自我追問中尋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只是,在現代知識的海洋中,我們似乎迷失了自己。所以,回歸對問題的探求,並在這個過程中找回自己應有的智慧,應是學習的本意。
從以講授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習為中心的課堂,中間的橋梁是「問題化學習」。「問題化學習」讓我們看到,所有的教學必須以學生學習為主線去設計,必須讓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能夠發生並且展開。但在今天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並沒有充分展開,甚至出現了「假裝學習」。
因此,今天需要在教學中強調問題化學習。以真實的問題形成問題鏈、問題矩陣,就是試圖讓孩子在學習中,在對問題的追尋中,慢慢形成一個知識結構——從低結構到高結構,從本學科的結構到跨學科的結構,從知識到真實的世界。在問題化學習的過程中,以認知建構的方式去重組問題、重組內容,讓孩子在問題與問題的聯系中,在綜合地帶和邊緣地帶,進行知識的碰撞,進行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這就是問題化學習方式極具價值之處。
同時,問題化與情景化是緊密聯系的,問題往往產生於情景。真實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養為本的教學中具有重要價值。如果學生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現實生活建立不起聯系,那麼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學校教學活動所應依存的情景缺失。情景是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途徑和方法,是核心素養實現的現實基礎。知識是素養的媒介和手段,知識轉化為素養的重要途徑是情景。如果脫離情景,知識就只剩下符號,知識的應用和知識蘊含的文化精神就無從談起。
所以,我們要重新認識學科活動的真正價值。在教學中,要大力倡導和精心設計學科活動。學生的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是在相應的學科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學科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習者的親身經歷與學科知識建立聯系。學科活動要體現經驗性,讓學生通過經驗的獲得來重構知識;要體現主體性,尊重學生的主動精神,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而不是「被活動」;要體現校本性,應該結合不同區域和環境的特點選擇資源和組織活動;要精心設計活動,充分體現活動的教育性,在核心素養的目標下,結合學科內容和特點設計活動。
比如,政治學科既要有社會實踐,又要有「活動課程」,知識性內容的教學可以設計成活動來實施,通過社會調查和訪談、問題探究和辯論等,在活動中學習和思索、認知和行動。在國家高中語文課程標准修訂中,專家們極富創意地設計了「學習任務群」。任務群以學習項目為載體,整合學習情景、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資源,以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體驗探究學習為主要方式。它通過任務讓學生在語用實踐中追求語言、技能、知識和思想情感、文化修養等多方位、多層次目標發展的綜合效應,以此力求避免教師大量講解分析、技能逐項訓練的模式。數學也要設計數學應用、數學建模、數學探究等活動。其他學科,如地理考察、歷史活動、科學實驗和探究、技術設計等各種活動設計,會使學習活動充滿情趣,不僅會對學科知識的學習起到遷移、強化、調節作用,更能使學習在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度上,承載獨特的、潛在的、綜合的教育功能。
落實核心素養,從學校的課程規劃角度,要完成兩種課程的設計:一是學科課程,二是跨學科課程(即綜合性課程)。學科課程是基於學科的邏輯體系開發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學科知識的間接經驗。跨學科課程是學生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它關注的是學生面對真實世界時的真實體驗和直接經驗,是以社會生活統合和調動已學的書本知識。它有利於學生獲得對世界完整的認識,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兩種課程的主要學習方式也各有特點,後者是以探究性學習方式為主導的。兩種學習交互在一起,才能夠實現讓教育和學習回歸生活,才能體現學生學習的全部社會意義。也許可以這樣說,所有以核心素養為指向的教學,需要通過學習者間接經驗學習和直接經驗學習的交互才能實現。因此,當前學校完善兩種課程的設計就極為重要。

② 讀懂"核心素養"後,如何解決教育者最關心的落實問題

其實,核心素養的落實,關鍵在校長,主體在教師。只有有教師,才能更好地落實與執行核心素養。沒有校長與教師隊伍,核心素養很難得以落實。
——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林崇德
編者按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框架出爐後,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形式的快速「讀懂」核心素養。而核心素養的最終落腳點,還是在一線的校長和教師身上。所以讀懂之後,校長和教師們最關注的便是如何落實。
本文將從學校、校長領導力、教師研究的層面,對學校如何落實核心素養展開解讀。
學校是否應該制定自己的核心素養?
「學校是否應該制定自己的核心素養呢?在我看來,學校的主要任務在於對核心素養進行校本化的理解、轉化,形成校本化的表達,而不是另外搞一套核心素養。」國家督學、教育部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會委員、原江蘇省教科所所長成尚榮說道。
成尚榮還指出,我們在進行核心素養的研究和實踐中落實核心素養理念時,必須釐清以下三個問題。
1 關於核心素養功能邊界的釐清
如前文所述,核心素養很重要,但如果將其功能邊界無限放大,似乎它可以帶動一切,甚至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顯然是不現實的。
不過問題的另一面,核心素養畢竟是人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課程改革的宗旨與目的,是教材編寫、教學改革、考試評價的主要依據,其功能又是不能低估的,這里就有一個准確定位問題。
我們以為,核心素養的根本功能在於統領,它要統領課程改革的幾乎所有環節,引領課程改革的深入。有人以為,核心素養是對准國家課程的,國家課程要落實核心素養,而校本課程則不必。這實在是種誤解,也有一點可笑。
人的素養是個整體,學校課程是個完整的結構,既不能肢解人的核心素養,也不能肢解課程結構,怎能讓課程分別對准核心素養和非核心素養呢?
我們既不能使核心素養功能邊界無限放大,又不能使其狹隘化,核心素養只有在立德樹人的整個體系中,與其他因素配合,形成合力,才能發揮其作用,同時,它又必須在整個體系中起核心和統領作用。這就是核心素養功能的合理邊界。
2 關於核心素養與學校研究、落實關系的釐清
自開展核心素養研究以來,許多學校都在研究校本化的學生核心素養。這說明,核心素養這一命題已引起了學校的高度重視,意在以核心素養引領學校課程改革、學生發展與學校發展。這體現了學校改革的敏銳性與責任感,是重要的進步,應該予以肯定。
不過,隨之帶來的問題是,學校是否應該制定自己的核心素養呢?在我看來,學校的主要任務在於對核心素養進行校本化的理解、轉化,形成校本化的表達,而不是另外搞一套核心素養。
校本化理解,重在領會核心素養的價值、意義,以及具體的規定要求;校本化轉化,重在將「國家標准」轉化為學校落實的行動計劃或方案,落實在課程、教學、評價、管理的各個方面;校本化表達,重在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在全面理解、執行的基礎上,明確更強調哪些,需要拓展什麼,以更彰顯校本特色。
3 關於核心素養與非核心素養等問題的釐清
核心素養的價值、功能,一是根基性。核心素養是人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做人的根本,為學生發展奠定基礎。二是支撐性。品格與能力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互支撐的,品格、能力對人的發展具有支撐性。三是生成性。由根基可以生成其他一些素養,共同支撐人的發展。四是可持續發展性。
核心素養的這些特性,決定了核心素養的結構與實施的過程都是開放的,它並不排斥、拒絕其他元素的進入。
此外,既是「核心」,它可以生成,可以影響,可以帶動,所生成、所影響、所帶動的正是緊緊圍繞在「核心」周圍的一些元素,這些元素不妨稱之為「非核心素養」。
也就是說,關注核心素養正是同時在關注非核心素養,並不存在只有核心素養的培養,而缺少對非核心素養的關注,也不會導致作為完整人的素養的殘疾。我們不必在核心素養、非核心素養上花過多功夫,不必糾纏。
落實核心素養,如何發揮校長的課程領導力?
對於落實核心素養,杭州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原校長任學寶從「校長的課程領導力」層面切入,他形象地說道,讓學生核心素養落地也是一種「加工美食」的過程。
1 讓核心素養落地需要考慮三個因素
有人將學校管理比作烹制一道美食,筆者非常認可這一比喻。事實上,讓學生核心素養落地也是一種「加工美食」的過程:學生就是我們的顧客,學生未來的發展就是我們所希望呈現的最後的美食,而美食烹制的過程就是校長課程領導力「披荊斬棘」「熠熠生輝」的過程。在這之前我們需要考慮以下三個因素。
一是考慮定位,羅列已有食材
烹制任何一道美食的前提就是要查看自己擁有哪些加工的素材。要真正發揮校長的課程領導力,定位的確認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一位校長想要讓學生核心素養在本校生根發芽,首先就要考慮學校的定位和基本情況,如偏重學術性的高中對於學生核心素養的理解和落實顯然和偏重應用型的高中有所不同,一所現代化高中與一所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也不盡相同。
要想所有學校都培育出全面發展的人,就好比讓廚師用不同的食材做出相同的滿漢全席,最後的結果無非就是形似神不似,這樣就違背了教育的本質。
二是考慮需求,樹立「顧客是上帝」的意識
在服務行業,「顧客是上帝」一直是最高的標准,它體現的是「顧客需求至上」的理念。對學校來說,它所服務的對象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上的對象就是為社會輸送的合適人才。至於社會需要怎樣的人才,這在學生核心素養中已經有了詳細的指標。
而狹義的對象就是學生。學生主體性理念已經被多數教育工作者所認同,因此要想讓核心素養落地,校長的課程領導力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一方面,各種核心素養在每個人身上體現的強弱程度不同,這就需要關注學生的已有基礎;另一方面,學生想要達到的目標也不同,因此對核心素養的具體需求也不一樣。
三是考慮未知,不當「只會做一道菜的廚師」
很多校長都會想到前面的兩個因素,但對於未來的研究乏善可陳。事實上,一個優秀的廚師不可能永遠只用一道菜來服務一個顧客,他需要了解未來顧客可能喜歡的口味,並不斷改進自己的廚藝。學校管理也一樣,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不斷的變化和永恆的變革」才是唯一不變的事實。
因此在使學生核心素養落地的過程中,校長的課程領導力不能局限於當前,應該將學校置於歷史的發展中進行考慮。
目前浙江正在試點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很多校長花了很多心思應對學生的選擇、師資的調整、教室的配給等,而對於未來的招生改革以及學生在大學和社會中發展所需的能力沒有進行通盤考慮,這種狹隘性或將在若干年後凸顯出其影響。
2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轉化途徑
在學校層面,核心素養仍然過於「上位」,因此校長的課程領導力在學生核心素養、學校課程建設和學生成長三個維度之間扮演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樞紐角色。
校長課程領導力的最直接作用點就在於學校課程體系的建構,而根據本校實際和學生需求完成課程方案設計則是促使學生核心素養落地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徑。
第一,要做好校本選修課程與國家、地方課程的有效銜接
浙江省新高考改革和課改的核心詞是「選擇」,因此學校需要開設足夠多數量、足夠高質量的校本選修課程來滿足學生多樣的選擇。
但是,選修課程的開發、開設並不是拍腦門兒決定的,也不是老師擅長什麼就開什麼,只有以國家和地方課程為主幹,向四周不斷衍生的選修課程才是符合發展核心素養的選修課程。
另外,學校也要根據本校實際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編排整合,打通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之間的通道,從而將核心素養的各項指標分解到具體的課程中,使得學生通過課程的修習達到發展的要求。
第二,要依據核心素養開發開設課程群
課程群是指一系列具有相同主旨的課程按照一定的邏輯和層次進行組合後的課程形態。
一般來說,優質的課程群有兩大來源:一方面可通過挖掘學科內部或者學科之間的邏輯來構建專業的學科課程群;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學校或地區特色來滲透多門學科。
例如,浙江有學校就以西溪濕地課程構建特色選修課程群,將化學、生物、美術、歷史、語文、外語等多門課程進行整合,體現了學生發展的多樣性需求。
第三,要充分挖掘校內外資源,保證核心素養的有效實施
校長的職責之一,就是挖掘並有效利用校內外的資源,這是促使核心素養通過課程得以實施的必備條件。
校長需要藉助社會企事業單位、大專學校、職業院校等外在資源為學生多樣化的核心素養培養提供支持;校長也需要進一步挖掘校內資源,通過學科教室建設、教師專業化培養及學校文化建設等途徑為核心素養落地生根護航。
如果說課程體系的建設是校長以課程領導力促使學生核心素養落地最直接的方式,那麼通過將核心素養分解為學科的專業素養則是一種「曲線救國」的方式。不同學科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都有貢獻,但貢獻程度卻不一樣,因此研究學科的素養體系成為促使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間接途徑。
首先,學科的核心素養目標是學生發展專業素養的具化,是在充分考慮本學科對於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貢獻的基礎上制定的。其次,學科的教學內容必須充分考慮到專業素養的滲透和落實。再次,在學科教學建議中,要以多樣化的形式促進核心素養通過課程真正內化於學生。最後,在評價體系建構上更要將學生核心素養的落實情況作為學科目標達成的重要依據,從而為進一步的教學提供診斷信息。
基於這樣的轉化關系,我們可以從學科知識、學科學習方法、學科思維和價值觀等四個層面自下而上架構學科素養的金字塔模型,並藉助學科課程綱要的撰寫來規范學科教學要求、教學進度安排、考試節點建議等內容。
對於一線教師來說,通過將學生核心素養轉化為學科專業素養的途徑更符合日常的工作習慣,也為他們開展各層次、各類別學生的教學活動和評價活動指明了方向。
同時校長通過構建「核心素養—學科素養—課程建設—課堂教學—綜合評價」這一系列模型,能更好地將學生核心素養具體化、易操作化。
上述兩條只是校長領導力在促使學生核心素養真正落地的一些具體操作策略。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採取何種措施,時刻激發學生的熱情是保證核心素養有效落地的根本條件。「不讓學生的精神去流浪」,這是學校育人工作的第一使命和責任,因此校長在課程領導力方面要更多地關注諸如顯隱性課程的對接,要用學生喜歡和易接受的方式去搭建平台。
落實核心素養,教師如何轉變教學模式?
落實「核心素養」對於教師來說,是要把「知識為本」的教學轉變為「核心素養為本」的教學。
對此,上海教育學會會長、國家督學,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尹後慶提出,必須大力推進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改變。
1 需要在教學中強調問題化學習
要真正實現這一改變,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學習的,進而回歸到學習的本質。縱觀人類社會,無論是思想發展史、社會進步史,還是科學發現史、技術革新史,無一不是在不斷發現新問題中解決問題,又在解決問題中發現新的問題;而對於每一個獨立的個體來講,都是在不斷的自我追問中尋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
只是,在現代知識的海洋中,我們似乎迷失了自己。所以,回歸對問題的探求,並在這個過程中找回自己應有的智慧,應是學習的本意。
從以講授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習為中心的課堂,中間的橋梁是「問題化學習」。「問題化學習」讓我們看到,所有的教學必須以學生學習為主線去設計,必須讓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能夠發生並且展開。但在今天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並沒有充分展開,甚至出現了「假裝學習」。
因此,今天需要在教學中強調問題化學習。以真實的問題形成問題鏈、問題矩陣,就是試圖讓孩子在學習中,在對問題的追尋中,慢慢形成一個知識結構——從低結構到高結構,從本學科的結構到跨學科的結構,從知識到真實的世界。
在問題化學習的過程中,以認知建構的方式去重組問題、重組內容,讓孩子在問題與問題的聯系中,在綜合地帶和邊緣地帶,進行知識的碰撞,進行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這就是問題化學習方式極具價值之處。
2 不脫離情景的教學活動,是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途徑和方法
同時,問題化與情景化是緊密聯系的,問題往往產生於情景。真實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養為本的教學中具有重要價值。如果學生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現實生活建立不起聯系,那麼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學校教學活動所應依存的情景缺失。
情景是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途徑和方法,是核心素養實現的現實基礎。知識是素養的媒介和手段,知識轉化為素養的重要途徑是情景。如果脫離情景,知識就只剩下符號,知識的應用和知識蘊含的文化精神就無從談起。
所以,我們要重新認識學科活動的真正價值。
結合學科內容開展不脫離情景的學科活動
在教學中,要大力倡導和精心設計學科活動。學生的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是在相應的學科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學科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習者的親身經歷與學科知識建立聯系。
學科活動要體現經驗性,讓學生通過經驗的獲得來重構知識;要體現主體性,尊重學生的主動精神,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而不是「被活動」;要體現校本性,應該結合不同區域和環境的特點選擇資源和組織活動;要精心設計活動,充分體現活動的教育性,在核心素養的目標下,結合學科內容和特點設計活動。
1、政治學科
比如,政治學科既要有社會實踐,又要有「活動課程」,知識性內容的教學可以設計成活動來實施,通過社會調查和訪談、問題探究和辯論等,在活動中學習和思索、認知和行動。
2、語文學科
在國家高中語文課程標准修訂中,專家們極富創意地設計了「學習任務群」。任務群以學習項目為載體,整合學習情景、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資源,以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體驗探究學習為主要方式。它通過任務讓學生在語用實踐中追求語言、技能、知識和思想情感、文化修養等多方位、多層次目標發展的綜合效應,以此力求避免教師大量講解分析、技能逐項訓練的模式。
3、數學學科
數學也要設計數學應用、數學建模、數學探究等活動。
4、其他學科
其他學科,如地理考察、歷史活動、科學實驗和探究、技術設計等各種活動設計,會使學習活動充滿情趣,不僅會對學科知識的學習起到遷移、強化、調節作用,更能使學習在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度上,承載獨特的、潛在的、綜合的教育功能。

③ 教育小孩子,除了網路問答以外,有沒有論壇推薦

余勝泉認為,未來的教育服務將會是雙向流動,一方面是學校的優質內容可以流轉到學校外部;另一方面,學校提供的服務將不只來源於本校,也可以來源於其他學校或者企業,這種大規模社會化協同的服務空間,將是未來學校發展的方向。

雖然每個人眼中的未來學校圖景不同,但希望通過教育「幫助每個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的期望是一致的。正如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楊念魯所言:「教育的本質,就是助人成長。」

④ 送老師什麼書

推薦給老師閱讀的書籍一:《民主主義與教育》
[美]約翰·杜威/著 陶志瓊/譯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4.5
傳統教育理論主張以「知」為主,現代教育理論主張從「做」中學;傳統教育理論強調學科課程,現代教育理論強調活動課程;傳統教育理論主張教師權威,現代教育理論主張兒童中心,等等。當我們將現代教育的大旗高高舉起之時,怎能不讀《民主主義與教育》這本書呢?
推薦給老師閱讀的書籍二:《教育的目的》
[英]懷特海/著 庄蓮平王立中/譯注文匯出版社 2012.10
懷特海是西方三大教育學家之一。他認為,學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展之路。他強調,智力的發展是有節奏的,教育要遵循兩條戒律:一是不可同時教授太多的科目,二是所教的科目務須透徹;知識重在運用,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識是有害的,要讓知識生動起來……
推薦給老師閱讀的書籍三:《創造力和教育的未來》
[英]AnnaCraft/著 張恆升/譯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3.9
營造貼近兒童生活特徵的教育氛圍,呵護兒童的創造潛質不被破壞,是當下教育的使命之一。
推薦給老師閱讀的書籍四:《見證變革——站在上海基礎教育轉折點上》
尹後慶/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3.12
尹後慶作為上海基礎教育的掌門人,親歷或者親自主持了上海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他通過《見證變革》一書,回顧了上海基礎教育在改進教育管理、促進教育均衡、推進教育轉型、深化課程改革、聚焦學校變革、謀劃教育未來等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實踐。本書為當下的教育管理者提供了教育轉型發展的可能路徑。
推薦給老師閱讀的書籍五:《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
[美]薩爾曼·可汗/著 劉婧/譯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4.5
翻轉課堂、可汗學院是當下教育領域的熱點,國內有不少教育機構、教師在探索和實踐,但成功的案例並不多。薩爾曼·可汗的《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一書告訴我們,零散地做一些視頻或者課件,最多隻能讓學生一時感興趣。翻轉課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許多基礎性的工作要先做好。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