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程標准思想
❶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總目標包括哪三點
1、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須的數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2、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❷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有哪些基本理念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基本理念
1.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課程內容既要反映社會的需要、數學學科的特徵,也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它不僅包括數學的結論,也應包括數學結論的形成過程和數學思想方法。課程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學生的實際,有利於學生體驗、思考與探索。課程內容的組織要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系,直觀與抽象的關系,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系。課程內容的呈現應注意層次性和多樣性。
3.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
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
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處理好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通過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數學思維訓練,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
4.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5.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開發並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進教與學的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可能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❸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理念,從哪幾個方面闡述的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基本理念:
1、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課程內容既要反映社會的需要、數學學科的特徵,也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它不僅包括數學的結論,也應包括數學結論的形成過程和數學思想方法。
3、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4、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
5、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
(3)小學數學課程標准思想擴展閱讀:
隨著新的基礎改革的開展,國家教委和各地教委開始重新著手組織編寫新的各科課程標准。其要求是: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應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
制定國家課程標准要依據各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具體內容,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
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加強中華民族優良傳統、革命傳統教育和國防教育,加強思想品質和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倡導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引導學生創新與實踐。
幼兒園教育要依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教育規律,堅持保教結合和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與家庭和社區密切配合,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保護和啟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❹ 小學數學的課程標準是什麼
1、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2、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3、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4)小學數學課程標准思想擴展閱讀: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目標:
1、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2、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❺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中所說的基本思想指的是哪些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中所說的基本思想指的是哪些?
答:《數學課程標准》中所內說的「數學的基容本思想」主要指:
數學(抽象)的思想、數學(推理)的思想、數學建模的思想。
學生在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數學思想。
❻ 在新課程標准下你對小學數學新課程的思考是什麼
<---
新的小學數學課程對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指導等幾個方面都作了一些修改。總體上表達了在普及義務教育的條件下,小學數學教育改革的一些理念。這些理念的核心是,現有的數學課程與教學不適應兒童發展的需要,不適應普及義務教育條件下對數學教育的要求。主張在課程設計的總體思想上體現「人人學習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學習不同水平的數學」,「把數學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等。即力圖使數學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面向全體學生。這些新理念是普及義務教育總體目標的需要,也是當前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下面,針對小學數學新課程,我談一談對幾個問題的認識和思考。
一、對新課程教學中幾個問題的認識
一是在「加強基礎知識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教學要求,從學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識出發進行適當調整,開展教學活動」。這是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提出的要求。教師是課程和教學改革的關鍵,課程改革的措施能否實現,關鍵在於教師能否理解並在實際教學中實施改革的思想和內容。
二是對計算的教學「要充分考慮到學生計算能力上的差異,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要過分追求計算速度和加大計算的繁雜程度,要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選擇適當的方法和工具,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和檢驗。雖然新教材在計算要求上有所降低,但仍然需要恰當地把握計算教學要求,恰當地處理與計算有關的問題。要承認學生的差異,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學生在思維水平上存在差異,在計算能力上也存在差異。統一的要求,統一的標准顯然是不合適的。同時要鼓勵學生選擇合理的方法和工具進行計算。一般來說得到計算結果的方法並不是惟一的,教材中所用的方法只是其中的一種。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能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對此應當允許和鼓勵。
三是「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學生的生活經驗是很豐富的,並且不同背景的學生有不同的經驗。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他們所熟悉的經驗,使學生能比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學的內容,這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需要。
四是「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這既是數學教育的需要,也是當前教育改革所提倡的一個重要方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要求在內容選擇和方法確定上都要為學生創新提供良好的環境。內容的選擇和呈現方式應具有新穎性和靈活性。應選擇與學生生活有密切聯系的內容,用容易引起學生學習動機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課堂教學應為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和表達的餘地,要了解、尊重學生的想法,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展現自己的才能。盡量避免把教師的思路和教材上的方法強加給學生,讓學生用統一的方式思考和解答問題。教材上的方法或教師認為比較好的方法可以作為解題的一種思路介紹給學生,但不應強求學生用一種固定的方法解題。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去自己思考,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也有助於學生學習自信心的培養。
五是「改進教學評估方法」。教學評估的改革涉及數學教學各方面的問題。明確評估的目的是一個首要問題。「評估的目的不僅在於考核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了解學生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能力,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教師改進教學」。考核學生的成績不是教學評估的椎一目的,應當發揮教學評估的多種功能。特別是教學過程中的評估,應當起到對學生學習狀況的了解,對教學實施情況的了解等作用。教師應當根據這些方面評估的情況,恰當地調整教學進程,作出繼續或改變教學進程的決策。
二、對新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
課程改革的成功與否往往取決於實施這一環節。所體現的理念和改革措施能否實現,關鍵的因素在於教師如何在教學中實施。我認為新課程教學應當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轉變教育觀念。
一是關於學生的觀念。教師都有關於兒童學習的常識性的理論,這些理論影響他們如何組織教學,如何解釋關於兒童的信息。在教育改革過程中,應當提倡以下的關於學生的觀念。
1.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學習數學。雖然學生的智力水平、經驗背景和學習習慣存在差異,但每一個智力正常的學生都可以學習大綱規定的數學內容,都有條件按教學要求學好數學。
2.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水平的數學。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
觀存在的,教師應當承認學生的差異,並對不同的學生提出有差別的學習要求。不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按同一個水平發展,學習完全一樣的數學知識和達到同樣程度的數學水平。
3.允許學生以不同的速度學習數學。教學需要按一定的進度完成,但並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按同樣的速度完成所學的內容。可以允許一部分學生用較快的速度學習,也允許一些學生用較長一點的時間達到相應的要求。
4.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學習數學。認識和理解數學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適當的方式理解數學問題,同時,教師也應當允許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解決問題。
二是關於教學的觀念。每一位教師都有關於教學的性質和目的的觀念。有的教師認為教學是知識傳遞的過程,有的教師認為教學是指導兒童學習的過程。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中,應當提倡以下教學觀念。
1.教學中要啟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要使學生學好數學,首先要讓學生喜歡數學這門學科。對數學學科的興趣來自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把數學教學設計得更能引發學生的興趣,課堂教學的氣氛更加寬松和諧,就會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要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情境。學習數學要以一定的經驗為背景,教學過程中應該為學生提供有利於理解數學、探索數學的實際情境。讓學生「做」數學比簡單地教給他們數學知識更重要。
3.為學生留有探索與思考的餘地。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要有機會探索問題和思考問題。教師不應代替學生思考,也不應簡單地以成人的眼光對學生的解答作出判斷。要給學生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允許學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問題。
4.提倡合作交流的課堂氣氛。學會合作與交流是現代社會所必需的,也是數學學習過程應當提倡的組織方式。在設計教學計劃和組織課堂教學時,應經常給學生提供合作與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習別人的方法和想法,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從而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認識數學,養成與人合作與交流的習慣。
三是關於數學學科的觀念。教師要了解數學這門學科是研究什麼的,懂得數學意味著什麼,運用數學能夠有效地完成什麼任務。我們現在常見的對數學的看法是「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這是對數學的一個整體的認識,是對數學的十分重要的概括。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數學的認識也在發展,對數學也有一些新的認識。
1.數學是一種普遍適用的技術,有助於人們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模式,進而解決問題,直接為社會創造價值。
2.數學不僅幫助人們更好地探索客觀世界的規律,也為人們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種有效、簡捷的手段。
四是關於教師作用的觀念。教師的工作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教師要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育學生的責任感對待教學任務。應以現代課程觀和教育觀重新審視教師在課程改革中的作用。
1.教師是課程實施過程中的決策者。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用自己對課程與教學的專業理解,創造性地組織教學,成為課程與教學的決策者。課程和教學的決策者可以表現為用自己的專業判斷對教材進行教學法加工,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調整,面對課堂教學過程的具體情景作出恰當的處理決策。
2.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指導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的同時,還應成為數學學習過程的參與者。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朋友,與學生共同探索數學和認識數學。
(二)擴展和更新知識結構
知識領域的擴展,對教師的要求也在提高。除了觀念上的轉變,還需要教師在知識上不斷更新。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具備豐富的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一是數學學科方面的知識。從數學知識的角度看,教師不僅需要理解小學數學內容本身,還應從比較高的觀點來看這些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看這些知識與其他知識之間的關系。另外,從數學教學內容的改革和發展來看,小學數學教學內容也在不斷更新和變化。這都需要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數學知識,不斷學習新的內容和接觸新的領域,以使自己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二是有關理論方面的知識。有關理論方面的知識包括課程知識、教學法知識和對學習者認識的知識。理論知識對於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與質量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要在課程改革中發揮更大作用,一方面需要認識自己
在課程改革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對課程的理論知識有所了解。三是教學實踐知識。教學實踐經驗也是教師知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經驗的教師在頭腦中有許多現存的教學模式,他們在制定教學計劃和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迅速地運用這些模式。教師的經驗是在教學實踐中積累的,它構成了豐富的實踐知識。這些實踐知識成為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前提。
(三)全面理解、創造性地執行和運用大綱和教材
教學大綱和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依據。但在實施過程中不能用固定的方式對待大綱和教材,要結合教學實際全面地理解教學大綱,靈活地、創造性地運用教材。教師一方面要提高專業水平,應當具有在充分理解學生的基礎上駕馭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能力,同時也應當認識到自己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對小學數學課程進一步改革的幾點思考
小學數學課程是最具有基礎性的課程,改革任重而道遠,必需以此為出發點,進一步改革不適應教育現代化的教學思想、教學內容等。在改革教學內容方面,要進一步刪減過時、無用、繁難的內容,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加大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力度,適時引入計算器等等。在更新教學思想方面,一是要重視培養數學意識,使學生養成主動地從數量上觀察、分析客觀事物的習慣;二是要重視培養自信心,使學生通過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獲得知識,主動參與運用數學知識進行交流、預測、解決問題,得到成功的自豪感,體驗自己能力不斷發展的樂趣,樹立不怕困難、學好數學的自信心,進而對自己的未來充滿自信心;三是要重視培養發展能力,使學生形成一種科學合理且具有發展活力的知識結構,以及具有發展活力的能力基礎,達到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個性全面發展的目的。
❼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主要講了哪些內容
一、基本理念
1.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 、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3.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 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4.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5.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 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6.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 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http://www.teacherclub.com.cn/tresearch/a/1498836906cid00001
❽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是什麼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總體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
1、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須的數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2、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總體目標」具體闡述如下:
知識與技能
*經歷數與代數的抽象運算與建模等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經歷圖形的抽象、分類、性質探討、運動、位置確定等過程,掌握圖形與幾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經歷在實際問題中收集和處理數據、利用數據分析問題、獲得信息的過程,掌握統計與概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積累綜合運用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數學活動經驗。
數學思考
*體會代數表示運算和幾何直觀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意識和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
*了解數據和隨機現象,體會統計方法的意義,發展數據分析和隨機觀念。
*在參與觀察、實驗、蔡祥、鄭明、綜合實踐等數學活動中,發展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能力,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學會獨立思考,體會數學的基本思想和思維方式。
問題解決
*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其他知識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創新意識。
*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情感態度
*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體會數學的特點,了解數學的價值。
*養成勇於質疑的習慣,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
總體目標的四個方面,不是互相獨立和割裂的,而是一個密切聯系、相互交融的有機整體。課程組織和教學活動中,應同時兼顧四個方面的目標。這些目標的實現,使學生受到良好數學教育的標志,它對學生的全面、持續、和諧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的發展離不開知識技能的學習,知識技能的學習必須有利於其他三個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