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課程標准中提出了哪四個教學建議

課程標准中提出了哪四個教學建議

發布時間: 2021-03-08 05:38:43

㈠ 《課標》的教學建議有哪七個方面

一、教學建議
《標准》是高中階段生物學教學的基本依據。《標准》旨在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重視生物科學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系。因而,教師應在認真學習和領會《標准》的基礎上,結合地區、學校和學生的實際,創造性地進行教學。為此提出如下教學建議。
(一)深化對課程理念的認識

《標准》確定的課程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按照課程理念,教學中要注意更新課程內容,增強課程內容與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現實生活的聯系;優化學習方式;改進評價方法;增強課程與學生自我發展的聯系,幫助學生規劃人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這種變革中,教師作為學習活動指導者的作用比以往更顯重要。教師要認真學習相關的課程文件和《標准》,理解新的課程理念和課程要求,更新教學觀念。
(二)全面落實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包括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例如,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既要學習生態環境保護的知識,又要培養相關的能力,還要養成積極的態度和參與意識。這三個方面的要求對科學素養的形成都同樣重要,缺一不可。教師要在重視知識教學的同時,更加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和能力目標的實現,在每個模塊的教學中,全面落實三個方面目標的要求。
(三)組織好探究性學習
科學探究作為發現科學事實、揭示科學規律的過程和方法,在科學教育中有重要的意義。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獲取一定的知識,還要使學生習得獲取知識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親歷思考和探究的過程,領悟科學探究的方法。只有這樣,《標准》規定的目標才能落到實處。教師在組織探究活動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探究活動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並不是忽視學習成果,而是對學習成果有更高的要求,探究是達成這些成果的重要途徑。每一次探究活動都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應使用行為動詞來表達,以便有針對性地完成活動過程的設計,也便於在活動之後檢驗教學成果。
2.要有值得探究的問題或研究任務
每個探究活動應有學生未知答案的問題。如果學生已經知道答案,就不可能經歷真正的探究。
除了教科書中的案例外,教師可以用多種方式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並選擇其中最有探究價值的問題作為小組或全班共同研究的課題。
3.要有民主的師生關系和求真求實的氛圍
科學探究活動的開展需要民主的師生關系和求真求實的氛圍。教師要鼓勵學生,並給每個學生以盡可能多的機會來提出個人的想法、見解、問題,並運用證據和邏輯展開討論。討論問題時,教師和所有學生應處於平等的地位。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保護學生勇於探究的精神和自信心。
4.探究性學習是重要的學習方式,但不應成為惟一的方式
不同的學習方式有各自的特點、優勢和適用的條件。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注意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如演示、講授、辯論、模擬、游戲、角色扮演、專題討論、項目設計、個案研究等。
案例1 尋找瘋牛病的病原體
生物學教學中探究有不同的方式。除了實驗探究,通過對資料的分析進行探究也是一種常用的學習方式。基於資料的探究活動,關鍵在於教師對素材的選擇和組織。通常,社會關注的、學生關注的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是教師選擇的內容之一。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些素材,設計好教案。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領悟科學家如何提出問題,尋找證據,不斷深入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本案例中,教師通過一系列提問,引導學生經歷了與原始研究十分相似的過程。學生充分思考,尋找瘋牛病的病原體,得出了朊病毒是一種蛋白質的科學結論。這種「探究式教學」旨在培養學生像科學家那樣不斷深入思考問題的思維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一段時間內,各種媒體大量報道了有關瘋牛病的消息,「瘋牛病」已成為老幼皆知的名詞。石老師通過圖書館、科學院和網路,收集了許多關於瘋牛病和朊病毒的研究資料,他將在課堂上和同學們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為什麼國家要嚴格控制牛肉的進口?這說明瘋牛病有什麼特點?」
「因為瘋牛病會傳染,它是一種傳染病。」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麼哪些病原體會導致傳染病呢?」
同學們和石老師一起回顧了以往所學到的傳染病種類,歸納出病原體有寄生蟲、細菌、真菌以及病毒等。石老師沒有馬上告訴同學們瘋牛病的病原體是什麼,而是提出了更具挑戰性的問題。
「如果有一種原因不明的傳染病,如何著手尋找它的病原體呢?」
在此之前的生物課中,同學們曾討論過分離病原體的步驟。石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夠將這一知識應用起來。果然,一個同學想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從被感染的動物提取病原體,再用健康動物進行實驗。」
「很好」石老師進一步追問:「現在我們要尋找瘋牛病的病原體,應該從病牛的哪些(個)部位提取病原體呢?」
同學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認為應該抽取血液,有的認為應該從肌肉中提取病原體。這時,石老師向同學們展示了描述瘋牛病、瘋羊病症狀的資料。通過對資料的分析,同學們達成了共識:瘋牛病主要表現為神經系統遭到破壞,最好從神經組織中提取病原體。
石老師告訴學生,科學家與同學們的選擇是一致的。用抽取的患病動物的腦組織或脊髓液注射給健康動物後,健康動物最終患病。
接下來,石老師讓同學們討論如何鑒別瘋牛病病原體的性質。交流過程中,石老師發現一組同學想到了用陶瓷纖維過濾器。在學習病毒的時候,同學們已經了解到陶瓷纖維過濾器可以濾去寄生蟲、細菌等,但會讓病毒和化合物通過,大家集中對這一方案討論之後,石老師向同學們展示了科學家實際的實驗結果(如下圖)。實驗中,未濾過的神經組織和濾過液都可以使健康動物感染該病。

石老師又提出了問題:「根據實驗結果,我們可以對該病原體的性質和大小做出什麼判斷呢?」
「病原體可以通過陶瓷纖維過濾器,說明體積很小,應該是病毒。」一個學生肯定他說。
另一個學生補充說:「經過濾的液體不可能含有細菌、真菌或寄生蟲的整體,所以一定是病毒。而且報紙上也說了,是朊病毒導致了瘋牛病。」
石老師並不著急糾正同學們的說法,他讓同學們考慮一下,能否根據這一項實驗結果就斷定是病毒?會不會還有其他的可能?如果你認為是病毒,能不能設計方案進一步證實你的想法?
教室里出現了一段時間的沉默。終於,有一個小組的同學提出了他們的假設:「我們可以將濾過液中的病毒破壞,使之不能增殖。再用健康動物實驗,如果動物不再患病,說明病原體就是病毒。」
「你們准備怎樣阻止病毒的增殖呢?」石老師追問道。
「只要破壞病毒的DNA或RNA,病毒將不能復制。加熱或用福爾馬林處理過濾液可以使DNA或RNA變性。」
石老師高度贊揚了這一組同學的設計方案,然後出示了圖片(如下圖)。「實際實驗的結果是處理後的濾過液仍然具有感染性!這說明了什麼?」

同學們感到非常吃驚,「看來,實驗結果否定了我們的假設。病原體不是病毒!」
「病原體還存在於濾過液中,下一步,我們怎樣去尋找它呢?」石老師繼續啟發學生。
「濾過液中除了病毒,還有化合物,我們可以鑒定化合物的感染性。」
「非常好!」石老師感到很滿意,進一步提示:「化合物的種類有很多,我們可以從最基本的生物大分子著手,用什麼可以破壞蛋白質、脂肪和澱粉呢?」
這個問題對同學們來說很輕松。很快,同學們設計好了一組實驗,用不同的酶分別檢驗這三種大分子化合物。石老師適時地展示圖片(如下圖),並請同學們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

「原來病原體是一種蛋白質。」同學們高興地報告自己的結論。
至此,石老師總結:瘋牛病的病原體是一種結構改變了的蛋白質,由於這種蛋白質能像病毒一樣傳播疾病,因而稱為「朊病毒」。在石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認識了朊病毒這種新的病原體,了解到朊病毒的蛋白質本質。下課前,石老師還向同學們提供了一些有關朊病毒研究的網址,鼓勵有興趣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對朊病毒有更多的了解。
(四)加強實驗和其他實踐活動的教學
教師應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參與實驗和其他實踐活動。在同時擁有現實環境的實驗條件和虛擬環境的模擬條件時,教師應首選現實環境,使學生身臨其境,親自動手。通過實驗和其他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有利於他們在觀察、實驗操作、科學思維、識圖和繪圖、語言表達等方面能力的發展,也能促進學生尊重事實、堅持真理的科學態度的形成。
1.學校應逐步完善生物學實驗室的建設、儀器設備和用具的配置,保證實驗教學經費的投入。生物學教師也應創造條件,就地取材、因陋就簡地開設好生物學實驗。
2.增加低成本實驗或其他實踐活動。我國地域遼闊,生態環境和物種分布差異很大,課程標准提供的活動建議難以適應各地學校的條件。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盡可能採用比較規范的實驗儀器設備完成實驗,條件不具備時,要充分利用當地常見的材料或廢棄材料設計低成本實驗,提高實驗或其他實踐活動的開出率。
3.在重視定性實驗的同時,也應重視定量實驗,讓學生在量的變化中了解事物的本質。教師應向學生提供機會學習量的測定,實事求是地記錄、整理和分析實驗資料、定量表述實驗結果等。
4.要注意實驗安全教育。安全使用實驗器具和實驗葯品是生物學實驗的基本技能,教師應強化安全教育,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
(五)落實科學、技術、社會相互關系的教育
要充分認識到科學、技術、社會相互關系教育的重要性,並在教學中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了解科學、技術、社會的相互關系,關注和參加與生物科學技術有關的社會問題的討論和決策,是生物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的重要途徑。教師應該重視滲透科學、技術、社會相互關系的教育,通過具體事例幫助學生認識生物科學與社會發展的緊密聯系。
2.科學、技術、社會相互關系的問題涵蓋面很廣,包括全球性的、國家的、地區的科學技術與社會生活、生產、發展相關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我國和學校所在地區的、與學生現實生活相關的問題,使學生積極思考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嘗試參與社會決策,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生物學教學還應注意介紹相關的職業現狀和發展趨勢,為學生選擇學習和職業方向奠定必要的基礎。
3.生物科學技術和社會關系密切,內容豐富。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圖書、報刊、音像和網路等了解更多的信息,開展調查、研究、討論等活動,理解生物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作用,同時也了解科學技術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六)注意學科間的聯系
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科學中的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各門學科,其思想方法、基本原理、研究內容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生物科學和數學、技術科學、信息科學相互作用,共同發展。此外,生物科學與人文社會學科也是相互影響的。加強學科間的橫向聯系,有利於學生理解科學的本質、科學的思想方法和統一的科學概念和過程,建立科學的自然觀,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七)注重生物科學史的學習
科學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學習生物科學史能使學生沿著科學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學的本質和科學研究的方法,學習科學家獻身科學的精神。這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是很有意義的。例如,對於《標准》中的「概述植物生長素的發現和作用」、「總結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過程」等包含科學史的內容應認真完成。對於《標准》中沒有列出的其他生物科學史實也應注意引用。

㈡ 語文課程標准實施建議部分中提出哪四條建議

(一)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為學生創設有利於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教師應確立適應社會發展和學生需求的語文教育觀念,注重吸收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認真鑽研教材,正確理解、把握教材內容,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合理利用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和現代教育技術,努力探索網路環境下新的教學方式;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重視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啟迪學生智慧,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二)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教師應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注重聽說讀寫之間的有機聯系,加強教學內容的整合,統籌安排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重視學生讀書、寫作、口語交際、搜集處理信息等語文實踐,提倡多讀多寫,改變機械、粗糙、繁瑣的作業方式,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學會學習。善於通過專題學習等方式,溝通課堂內外,溝通聽說讀寫,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
(三)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科學的思維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與幫助他們掌握學習方法、提高語文能力的過程融為一體的,不應該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滲透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四)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訓練,讓學生打好扎實的語文基礎。尤其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想像力,開發創造潛能,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㈢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提出哪些教學建議

新數學課標是2011版的《數學課程標注》課程的第四部分內容是實施建議,期中、教版學建議從七個方面權進行了闡述。一、教學活動要注重目標的整體實現。二、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三、注重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四、感悟數學思想積累數學活動經驗。五、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六、合理把握「綜合與實踐」的實施。七、教學中應當注意幾個關系。1、面向全體學生和關注學生個體差異的關系。2、預設和生成的關系。3、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的關系。4、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教學手段多樣化的關系。

㈣ 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有哪六個方面

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分為以下六個方面:

1、數學教學活動要注重課程目標的整體實現;

2、重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3、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引導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感悟數學思想;

5、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

6、教學中應當注意的幾個關系:「預設」與「生成」的關系。面向全體學生與關注學生個體差異的關系。

拓展資料:

一、課程標準的內涵:

課程標準是對一門課程從產生到設計和實施的標准化規定,包括課程的性質(定 位)、設計思路、目標、內容框架和實施建議等內容。它是政府或學校對課程的基本規 范和質量要求,也是教材編寫、教學、評價和考核的依據,以及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二、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的區別:

1.從教學的角度出發,對教學目的、教 學內容的確定、知識點的具體要求及深度難 度、詳細的教學順序、各部分內容的課時、 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要求。

2.出發點是直接指導教學工作,從教師 教學的角度出發,過分追求知識的系統性, 邏輯關系的嚴密性,以便改進教師的教學, 關注教師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

3.以培養學生獲取知識、技能為首要目 功能 標,將發展思維能力作為能力培養的核心。

4.強調「學科知識體系」 ,即重視知識 的傳承,重視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從 而使教師較為關注學生是否掌握了扎實的基 項目導向、任務驅動,也沒有強調通過課程 教學使學生「能做什麼」

5.教師是「教教科書」,教師是教材的 執行者。 「筆試考核」。 規范的行為主體是教師;教學過程中信行為 主體 息單向傳遞、教師單向控制,教學活動以教 師為中心、主體。

參考資料:中國教育信息網

㈤ 語文課程標准提出了哪些教學建議

1、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教師應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注重聽說讀寫之間的有機聯系,加強教學內容的整合,統籌安排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重視學生讀書,寫作,口語交際,搜索處理信息等語文實踐,提倡多讀多寫,改變機械,粗糙,繁瑣的作業方式,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學會學習。善於通過專題學習等方式溝通課堂內外,溝通聽說讀寫,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

2、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科學的思維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與幫助他們掌握學習方法,提高語文能力的過程融為一體的,不應該當作是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滲透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中。

3、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訓練,讓學生打好扎實的語文基礎,尤其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想像力,開發創造潛能,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5)課程標准中提出了哪四個教學建議擴展閱讀:

語文課程的學習不僅能夠讓學生增長語文知識,在學習上還能夠為學習其他科目奠定基礎,比如閱讀理解的能力是我們做數學題的基礎,能夠看懂言外之意,也是我們品鑒一些作品的重要方面,因此語文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做了鋪墊,是我們在學習之路上成長的基石。其次,我們還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來理解工具性的內涵。

我們都忽略了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技能,那就是交流,而語文正是豐富我們的語言儲備,提高我們應對各種情況的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語文帶給我們更大的益處是培養了人的道德情操,提高了人的基本素養。語文教學涉及方方面面,針對我們現階段的教材來看,我們的課文有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科學等方方面面,不僅僅在文字上給予我們啟發,也讓我們通過語文這個小窗口,了解了世界的方方面面。

㈥ 語文課程標准提出了哪些教學建議

教學建議包括:

一、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教學中努力體現語專文課程的實踐性和綜屬合性。

三、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四、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五、具體建議。

㈦ 語文課程標准中對語文教學提出了哪些教學建議

激發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同時,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和諧發展。

㈧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提出了哪些教學建議

為適應新形勢下社會對新型人才的要求和提升人自身的發展,基礎教育的改革一直在不斷的創新和發展。當今社會對創新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時代要求教育所培養出來的人才必須具備一定的創新和實踐能力,能夠在社會中實現自身的價值。所以,小學數學這門學科也在世紀教育的浪潮中醞釀出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在長期的提煉和創新修改中,一步步地在向新世紀人才培養的要求靠近,而這也將是一個值得不斷探索和研究的課題。接下來,我將結合這次國培學習的收獲和在新的課改要求下,談談小學數學在教學實施方面的幾點粗淺的看法。
新的小學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數學教育需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教學應該是一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這些與時俱進的課標要求是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時刻關注的工作準則。而這些要求要如何體現在我們的教學中,教學實施過程的改革就顯得迫在眉睫。
首先,轉變教學策略,優化教法學法。
新課程標准要求,我們的教學過程需是一個雙邊互動的過程,「教」和「學」必須在教學中體現出和諧的關系,打破傳統的單一講授式教學方式,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實現「在做中學數學」的主體性地位的轉變。因此,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改變教學策略,優化教學效果。
(一)、創設貼近生活的數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而適當地從生活中創設數學情境,不但可以激發數學學習的興趣,還能讓學生感受數學源於生活的數學價值觀,這也是體現數學價值性的有效方式。故事導入、數學游戲、生活案例、直觀演示和模擬表演等都是創設數學情境的有效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創設數學情境時應當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在學生自身認知基礎上搭建符合教學要求的學習情境。創設出的數學情境的有效性必須體現在能引出新舊知識的碰撞,能喚起學生對未知知識的思考,能輔助整個課堂教學的過程。
(二)、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交流式學習
新的數學課程標准要求教學過程應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地位。現今教育者對於新型課堂,特別是合作交流式學習課堂的探索越來越重視。邱學華老師的「嘗試教學法」、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學法」和魏書生老師的「六步教學法」等等,都是在基礎教育改革中有突出成績的探究和嘗試。例如,我所在地區所試行的「生本課堂」、「有效課堂」、「陽光課堂」等就是小組合作交流式學習的很好探索。它的宗旨是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通過設置前置作業引發學生思考,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獲取知識,通過課堂展示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條理性。讓學生在已有的認知和即將學習的新知所產生的矛盾沖突中激發探究知識的激情,讓學生親身感受知識的發生、發展和結果的過程,讓學生自主建構數學知識體系,形成自己的數學知識結構。這樣的一個過程使我們的學習成為一個自主獲取知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主體性活動,有助於教會學生「學會學習」。
(三)、結合實際,培養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
數學教育的導向是讓學生在數學上得到應有的發展,體現數學的價值。而要體現學生在數學上獲得的發展就需要通過了解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和是否具備創新意識來體現。錢學森曾發出世紀之問:「中國何時才能培養出創新型人才?」對於創新意識的培養,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可謂是任重道遠。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創新意識的起點,而傳統的教育模式大多在一開始就扼殺了孩子的創新意識,因此,站在教育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們不得不反思,如何在小學階段就開始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數學是一門能很好地訓練孩子思維的學科,鼓勵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多思考、多應用,多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多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從實際出發,從小培養孩子的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
其次,轉變教學評價方式,體現多尺度、全方位的綜合性評價模式。
教學評價是全面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改善教法學法,提升教學質量的必要手段。小學數學教學評價不僅要求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同時還要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學習結果評價重在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便於查漏補缺,優化學習效果。學習過程的評價注重了解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習慣等一切與學習有關的活動,進而改善學生的不良學習行為和習慣,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此外,評價方式也要求多樣化,例如,利用評價量表的方式進行評價,形成性評價與診斷性評價相結合,定性定量評價與常模評價方式相結合等。在教學評價過程中,應注重公平、公正對待,尊重客觀實際,注意整體性和個體差異性的評價藝術。保證評價的全面性,教學評價不僅僅要求對學生的學習做出評價,還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日常道德行為規范做出評價,這也將從側面給學生的學習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
最後,注重學生個體差異性發展的需要。
鑒於小學這一學習階段,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性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會逐步體現出來,特別是到了高年級就表現得特別明顯。差異性的體現是教學過程必然會呈現出來的特徵,而合理地處理好學生差異性的發展需求,是滿足不同學生知識需求,實現自身在數學上的適當發展的必然要求。這就是我們長期關注的一個話題「培優補差」,它是彌補現今教育體制的不足、實現不同學生獲得不同發展的直接體現。補充後進生的學習需求,達到應有的知識水平;擴充知識接納能力強的學生必要的數學知識以提升成長空間,真正實現個體差異性的發展需求。
在不同的形勢下,我們的課改在長期不間斷地進行著,而相伴課改進行的還有我們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不斷創新和探索的足印。這一切的嘗試和體驗都有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身影。而這一切的努力和探索都是為了將我們的教育提升到一個新的台階,一個可以滿足人的發展、實現人的價值的新台階。

㈨ 語文課程標准中對語文教學提出了哪些教學建議

激發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同時,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和諧發展。

它以語文能力(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為核心,是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言積累、審美情趣、思想道德、個性品質、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

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

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學生思想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㈩ 小學教育 語文課程標准在教學方面提出了那幾條實施建議

教學建議包括:一、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二、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課回程的實答踐性和綜合性。三、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四、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五、具體建議。在語文常規教學中,課程標准所起的作用遠遠大於它本身的價值。首先,它制定了語文學科的課程目標與內容。這就使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目的性更明確。在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有的放矢。在預設教學的過程中,使預設更有方向性,更具可行性。其次,它提出了語文教學的實施建議。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