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法案例
1.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有很多種,請列舉出常用的五種(結合新課程標准)
圖示法,講授法,實踐操作法,情景模擬法,合作探究法
總之,教無定法.
2. 求一篇小學數學的教學隨筆或教學案例
「認識平面圖形」案例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樂清市實驗小學陳志艷 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課堂實錄: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一、運用現實素材引入新知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1、說說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物體是什麼形狀的。 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①師:昨天,我們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誰能說說你身邊哪些物體是這些形狀的。 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生:黑板是長方體。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教室里的音箱是長方體。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學生指著教室前面桌子上圓柱形的杯子)這個杯子是圓柱。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我家的冰箱是長方體。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②讓學生從桌面上的各種立體圖形中找出喜歡的物體。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誰來告訴大家,你拿的是什麼形狀的物體?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生:我找的是圓柱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生:……(教師依據學生的回答依次在黑板上貼上圓柱、長方體、正方體)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生:我找的是三角體(一個學生拿出三稜柱)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師:這個呀不叫三角體,這叫「三稜柱」。(讓學生跟讀名稱) mHC禾苗祝福站
2、摸物體的面,感覺面。 mHC禾苗祝福站
師:這些都是我們自己認識的物體,請小朋友摸一摸這些物體的面,有什麼感覺?把你的感覺告訴同組的小朋友。 mHC禾苗祝福站
請學生摸物體的面,把感覺告訴同組的小朋友。 mHC禾苗祝福站
(學生摸各物體的面,並和同組的同學交流自己的感覺) mHC禾苗祝福站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有什麼感覺。 mHC禾苗祝福站
生:摸起來平平的。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生:摸起來滑滑的。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生:摸起來有點尖(這個學生摸到三稜柱的棱上去了)。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師:哦,你這不是面,你這是三稜柱的棱了。還有嗎?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生:我覺得有的摸起來滑滑的,有的摸起來有點次次的。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師:那是不是平平的呀?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生:是的。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評析:其實這里應先說明「滑滑的」或「次次的」都是物體材質的問題,然後再引導到面是平的上來。) 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生:有的面摸起來圓圓的。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評析:這環節的設計,既是對舊知的復習與鞏固,也是給新知的鋪墊和「熱身」。由於立體圖形的認識僅僅是前一節課的內容,部分學生可能對各種立體圖形的特徵體會得還不夠,因而對其形狀和名稱還不是很熟悉,通過這一環節,可讓學生有一個重溫舊知的機會,也可對舊知有一個鞏固的作用;這環節又給新知的展開搭建了一個平台,因為後面的各個環節中所要學生操作的如摸、找、說、畫等都是在本環節的基礎上進行的。)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二、感受「面」從「體」得mHC禾苗祝福站
1、認識長方形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①從長方體上認識長方形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師:小朋友通過摸一摸,發現這些物體有的面是平平的,有的面是圓圓的。 但是誰知道長方體的面是個什麼圖形嗎?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生:長方形(大概有一半的學生回答)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師:真棒,這么多人都知道。 那現在 我們可以從長方體的一個面上找到長方形。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從長方體的一個面上拿下一個長方形紙片,貼在黑板上長方體模型的旁邊,並板書:長方形 並讓學生讀「長方形」三個字) mHC禾苗祝福站
②在長方體上找長方形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師:現在請小朋友從桌面上找一個長方體。(學生動手找) 你能從自己手中的長方體上找到長方形嗎?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生:我在盒子里找到了一張紙,把紙折起來是一個長方形。(因為我提供的是一些葯品包裝盒,有些盒裡邊有說明書。)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生:我在這個長方體上找到了長方形(邊指邊說)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③摸一摸找到的長方形 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2、認識其他圖形 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① 找面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師:剛才大家都找到了長方形,那麼你們能不能從其他的物體上找到其他的圖形呢? mHC禾苗祝福站
生:我在圓柱上找到了圓。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 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生:我在長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師:咦,找到正方形?你能把你手裡的長方體那起來給其他小朋友看看嗎?哦,小朋友們都看一下,原來這個長方體是一個特殊的長方體,它的兩頭都是正方形的。這位小朋友真棒,找得太好了。還有其他的嗎?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生:我在三稜柱上找到了長方形。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師:(裝出很奇怪的樣子)三稜柱上有長方形嗎?在哪呢?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生:有,在這里。(邊摸邊說)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師:太棒了,連三稜柱上的長方形都能找出來。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師: 剛才大家從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從正方體的一個面上拿下一張正方形紙片,貼在黑板上正方體模型的旁邊,並板書:正方形)從圓柱上找到了圓。(從圓柱的一個底面上拿下一張圓形紙片,貼在黑板上圓柱模型的旁邊,並板書:圓)從三稜柱上找到了三角形。(拿出一張三角形紙片貼在黑板上,並板書:三角形) 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評析:以上環節採用「先扶後放」的教學方法。在「扶」的部分里,由於學生在幼兒園里已經接觸過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也已經知道它們長的是什麼樣,因此我直接讓學生體會「面」與「體」的關系,把「面」從「體」上「剝落」下來,這樣既直觀又讓人印象深刻。然後讓學生找和摸長方形,主要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平面」的感覺。在「放」的部分里,安排了「找」和「說」兩個內容。「找」的時候,學生可能會在長方體上找到正方形,在三稜柱上找到長方形,這樣的話,經過教師的點撥就可讓學生體會到一個立體圖形上可能會有多種面存在,並非是單一的。這樣也達到了「放」的目的。「說」主要是訓練學生的語言的完整性和邏輯性,為以後的數學學習打基礎。)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②比較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區別並揭題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師:(指著貼出的圖形)這些都是小朋友找到的圖形,認識它們嗎? 咱們一起來讀讀看這些圖形的名稱。(生讀)大家比比看今天認識的圖形和昨天認識的物體有什麼不同?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生:長方體長長的,長方形扁扁的。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生:圓柱鼓鼓的,圓扁扁的。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生:正方體有六個面,正方形只有一個面。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生:……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師進行小結並揭題板書:認識平面圖形 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三、學會用「體」描「形」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1、畫各種形狀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師:請小朋友利用桌面上的物體在紙上描出今天學過的圖形。同一小組的小朋友也可以互相合作。不會畫的可以看書第34頁。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學生進行操作,教師巡視指導。mHC禾苗祝福站
2、分類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師:請各小組從自己的作品裡選兩個最漂亮的圖形貼到黑板上。自己可要想好了要貼到哪裡。(學生在貼的過程中有幾個小朋友把圓貼到三角形的後面,或把長方形貼到正方形的後面。) 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讓其他學生評價,他們貼的對嗎?(由學生上黑板進行改動) 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評析:本環節我應該讓學生說出得到平面圖形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可以沿著立體圖形的邊畫,可以用剪刀剪下立體圖形的一個面,也可以用印泥印等。這樣設計主要是為了體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合作意識。最後讓學生把自己得到的平面圖形貼到黑板上的相應位置,既是對平面圖形特性的進一步感知,也是對分類知識的初步滲透。但是,在這一環節里,我沒有為學生准備這么多的材料,如剪刀印泥等,也沒有引導學生說出得到平面圖形的多種方法,只是讓他們用描的方法,使整節課缺乏亮點。) 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四、加深對平面圖形的認識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1、找一找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師:誰能說說咱們身邊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大家可以出座位在教室里找,也可以說說家裡、路上所看到的。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師:誰起來對大家說說?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生:……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評析:這樣既豐富學生對圖形的感知認識,更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2、拼一拼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小組合作,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設計一幅美麗地圖畫。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評析: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探索性學習,從事「再創造」的學習活動,引發學生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小組形式組織教學,發揮了學生的集體智慧,體現了學生合作與互助,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五、全課總結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哪些圖形?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回家找找看,有哪些物體的面也是今天學過的這些圖形的樣子的,把你的發現告訴爸爸媽媽好嗎?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評析:課的結束並不意味著學習的結束。在這里教師留了一個讓學生與父母交流的空間,既讓學生在生活中進一步去體會平面圖形的特性,也讓父母參與了孩子的學習活動,可謂一舉兩得。)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課後反思及分析: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教材把認識平面圖形的內容編排在《認識立體圖形》之後,它通過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關系引入教學。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學生直接接觸的大多是立體圖形,隨時隨地都能看到物體的面。這樣就可以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豐富的學習活動幫助其直觀認識常見的平面圖形。在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三稜柱的基礎上,讓學生用摸一摸、找一找、畫一畫等方法,從物體上「分離」出面,研究面的形狀,形成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表象,讓學生體會到「面」在「體」上。這樣安排既蘊含了面與體的關系,使學生在整體上直觀認識這幾種平面圖形,也符合了低年級兒童的認知規律,有利於他們主動地認識平面圖形。教材強調在活動中掌握知識,其設計的若干具有開放性的活動,既可以將學生所需掌握的知識蘊含在活動中,又滿足不同特點學生的需要。通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有利於學生培養空間觀念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又自然地完成學習過程。並且教材選取的題材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徵,生動有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1、強調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興趣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通過「說說生活中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這一問題情境,既引導學生回顧前面學習的立體圖形,也自然地過渡到平面圖形的認識;更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調動了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使學生覺得數學有用,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課堂上學生始終樂此不疲,興趣盎然。整個數學學習活動充滿情趣,有的學生甚至忘了在上課,直接走到其他孩子旁邊與他人做一些交流。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2、共同操作,獨立思考,學會初步合作與交流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本節課是通過大量的動手操作來完成的,利用「摸」面、「找」面、「畫」面、「說」面幾個環節的學習活動,既注重讓學生以自己內心的體驗來學習數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運用數學進行交流的意識,又使學生初步感知這些實物(模型)的表面,獲得對平面圖的感性認識,體會「面」由「體」的得和「面」與「體」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同時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分析、比較、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而在畫一畫這一環節上,學生通過合作操作,把任務完成得比較理想,也得到了比較令人滿意的效果。並且在以上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於合作與交流有了初步的感知,知道小組成員應該互幫互讓。因為在老師讓他們找出自己最喜歡的立體圖形的時候,小孩子們並沒有因為沒拿到最心儀的物體而有微詞,也是高高興興地拿起其他物體與同組小朋友進行交流,有個別學生與別的同學商量著互換手中的物體。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3、初步滲透分類的思想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在讓學生操作得到平面圖形之後,我沒有把學生的作品放在實物投影上加以展示其畫得如何的端正,而是直接要求學生把圖形貼到黑板上各種圖形所在的相應位置。在貼的時候有幾個小孩把位置貼錯了,給其他小孩多了一個重新分類的機會,這可真是一件好事。這樣的安排既把學生的作品做了展示,又讓學生把各種圖形進行了分類,並且初步滲透了分類的思想,為下一部分內容的學習做了鋪墊。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本節課也有很多不足之處。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1、學生在「摸一摸」的活動中對面的感知不夠,我的引導也不夠到位,如學生說出有的面是有點粗粗的,次次的,而有的面是滑滑的,我沒有及時指出這是材料的質地問題,而是直接把話題引到「面是不是平平的」上來。這樣對平面圖形的「平」字的理解就有點不夠。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2、在設計「面」由「體」得時我沒有為學生准備這么多的材料,如剪刀、印泥等。也沒有引導學生說出得到平面圖形的多種方法,比如用印泥印、用剪刀剪下立體圖形的一個面、用鉛筆沿著立體圖形的邊描等,大部分學生直接用鉛筆沿著物體的面的輪廓畫。這樣的結果體現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樣性,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來說是打了折扣。mHC禾苗祝福站
mHC禾苗祝福站
3、在「說說生活中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這一問題時,我覺得雖然已經走到這一步,但還不夠展開,沒有引導好學生天南地北地把生活中的資訊加以搜索並給以發揮,如果展開得好的話既豐富學生對圖形的感知認識,更能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典型案例分析 速求啊
長方體和正方體是學生十分熟悉的立體圖形,在生活中經常要求解它們的表面積,例如:計算做一個長方體形狀的魚缸需要多少材料。雖然學生已經學會了如何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但是由於學生缺少生活實踐經驗,導致計算出來的結果不符合實際要求:多加了一個上面的面積。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問題,學生似懂非懂:魚缸的外形是什麼樣的?長方體嗎?計算所需材料的面積是否就是計算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魚缸沒有哪一個面,所以實際上是計算哪幾個面的總面積?如何計算這些面的面積?《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材內容和教育資源引導學生對於以上幾個問題進行探索、發現,在認識矛盾沖突是如何產生的以及如何解決問題的驅使下開展探究活動,讓學生去解決魚缸製作的問題來開展教學。當學生經歷了探索發現的過程,就學會了如何用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實踐,並且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表述能力。同時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了探究、發現問題和靈活地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充分體現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學習的地位。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計算正方體的表面積。
2.使學生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里幾個面的總面積,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空間觀念,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活動過程:
一、引導學生學習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回憶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長方體表面積的概念以及如何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那麼誰來說一說什麼叫做表面積以及如何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
(拿起一個正方體的模型,手摸著面)提問:正方體的面有什麼特點?正方體的表面積 是指什麼?正方體里每個面的面積怎樣算?所以可以怎樣計算正方體的表面積?
3.歸納引入新課:
正方體的6個相同的正方形面的總面積就是正方體的表面積。正方體的表面積怎樣求呢?這就是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板書課題)
4.教學例2
提問:題目條件是什麼,讓我們求什麼?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紙板就是求正方體的什麼?你會算嗎?
(課堂實錄:有同學提出可以用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因為長方體是一種特殊的正方體,所以可以這么做。有小部份同學同意這個觀點,但是通過計算後認為方法太繁,可以用簡便方法。)
(點評: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是否有好的開頭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上課一開始,我首先利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模型進行導入,先請學生思考用什麼方法計算正方體的表面積,接著根據以前所學的知識進行推導,從而引出新的計算方法,使得學生愉快主動地進入學習情境,強化了有意注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對新的知識進行探索。通過教學的導入,明確了教學的目標,確定了研究方向,這時再引導學生學習就事半功倍了。)
師:小結:正方體的6個面是面積相等的正方形,所以求它的表面積只要用棱長乘棱長求出一個面的面積,再乘6。
二、魚缸的製作問題
說明:我們已經學會了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在實際生產和生活過程中,有時不需要計算6個面的餓總面積,只需要計算某幾個面的總面積。這就要根據實際情況思考要求哪幾個面的面積和,並思考每一個面的面積怎樣算。如例3。
1.幫助學生回憶魚缸的形狀(長方體,但是沒有上面)
2.如何計算所需材料的面積?(就是求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但是要減去上面的面積)
3.教學例3
(出示長方體模型,把它看成魚缸的模型)
(1)魚缸缺少哪個面的玻璃?(上面)
(2)要求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要算幾個面的面積和?哪幾 對面有相同的梁個?哪個面只有一個?如何計算每一個面的面積?(5個面,沒有上面,左面=寬*高前面=長*高 底面=長*寬)
(3)指名學生板演,集體訂正。
(點評:在教學中採用學生生活中較熟悉的物體「魚缸」啟發學生如何計算製作一個魚缸所需材料的面積,也就是計算長方體某幾個面的面積之和。這個事例在生活中較普遍,再加上利用一些模具進行教學,使得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更好地聯系實際情況進行學習。以上這一系列的活動表現了完整的探究過程,都體現讓學生經歷整個教學的探究過程。)
(4)改變題目要求,使得長方體的寬和高長度相等,觀察模型,你發現了什麼現象?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學生1:長方體的寬和高相等時,它的左面和右面是兩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學生2:長方體的寬和高相等時,它的前、後、上、下四個面是完全相同的長方形。
學生3:這個長方體沒有上面,所以只要算5個面的面積,它的前面、後面、下面這三個面完全相同
說明:寬和高長度相等時,長方體的前面、後面、下面這三個面完全相同(魚缸沒有上面),所以只要算出一個面的面積乘以3就可以了,在加上左面和右面的面積,就是魚缸所需材料的面積數量。
(點評:數學是很嚴謹的,所以在學生敘述的時候要規范學生的語言,我在教學的時候還注重評價,運用語言和體態及時給予適當的鼓勵和指導,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第三位同學回答地最完善,所以我表揚了他在敘述數學問題時所具有的嚴謹性,同時要求全班同學在這方面要向他學習。)
書P42頁練習二的第一、二題。
(點評:要計算長方體某幾個面的面積之和,關鍵是要知道如何計算長方體每一個面的面積,這些練習可以幫助學生進行鞏固,而且通過指名學生口答練習,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有利於以後教學的實施)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教學反思:
一、積極參與,發現問題
在教學中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那麼在教學中必定要注重學生經歷學生研究的過程。在活動中,一方面要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另一方面要使得學生通過活動,根據所學的知識發現問題,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猜測結果,同時教師進行適當引導。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要讓每一個同學都參與這種研究學習的過程,通過本身的實踐活動去尋求問題的答案,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利用本身所掌握的知識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一課的教學中,我首先幫助學生回憶上節課的內容,提出相應的問題進行復習鞏固,同時提出新問題——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如何求解的?然後讓學生根據所學的內容進行合理的猜測,並且舉例證明觀點是否正確,最後由我來歸納總結。設計探究問題:1.你能根據表面積的概念說一下什麼叫做正方體的表面積嗎?2.如何計算正方體的表面積?還進行全班討論,正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和長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的區別與聯系。通過這種研究性的探討以及對比的方式,教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從本質上理解了表面積的概念而且學會了如何根據實際情況求解長方體某幾個面的面積之和,使得學生真正融入到課堂的教學中,體現本身的學習自主地位和主人翁感。
二、以事實為依據,解決問題
在製作魚缸的問題中,首先幫助學生回憶生活中的實物,然後出示簡易模型進行教學。先問學生魚缸有沒有蓋子,接著啟發學生猜想如何計算製作魚缸所需材料的面積數量,從而引出問題,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求解長方體某幾個面的面積之和的問題上來,這就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探索慾望。通過教學引導發現問題後,利用事實為依據,和學生一起解決問題。讓學生經歷一系列的探討研究過程,從不同角度發現問題。同時提出新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離開教室,對數學的學習保持一種新鮮感和神秘感。
三、鞏固知識,歸納要點
改變題目的要求,發現新問題,全班討論。經過多位同學敘述,他們便發現某些同學的認識是片面的,所敘述的內容是不完整的,所以結論不完全正確。要想得到全面正確的結論,就要用充分的事實來說話,資料這樣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針對某些典型的錯誤觀點可以進行討論,推翻,說出問題的結果和原來預測的不同點(區別),然後和學生一起總結,加深印象。同時正確評估學生的觀點,通過練習,鞏固新舊知識,思考與討論問題的答案,大膽的進行猜測,做好記錄,最後歸納要點或者規律。新課程強調: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夥伴。我遵循這些理念開展以引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探究氣氛也更活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四、教學需改進之處:
教師進一步做好「六認真」工作,提高教學能力,掌控好學生上課時的氣氛,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典型問題,培養學生的敘述能力和運用能力,使得我們的教學工作能夠讓學生學以致用,全面發展,成為一個「十」字型人才。
4. 什麼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典型案例分析與反思
這次考試之所以沒有考好,總結原因如下:
1 平時沒有養成細致認真的習慣,考試的時候答題粗心大意、馬馬虎虎,導致很多題目會做卻被扣分甚至沒有做對。
2 准備不充分。毛主席說,不打無准備之仗。言外之意,無准備之仗很難打贏,我卻沒有按照這句至理名言行事,導致這次考試吃了虧。
3 沒有解決好興趣與課程學習的矛盾。自己有很多興趣,作為一個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明白的人,當然不應該同機器一樣,讓自己的興趣被平白無故抹煞,那樣不僅悲慘而且無知,但是,如果因為自己的興趣嚴重耽擱了學習就不好了,不僅不好,有時候真的是得不償失。
失敗了怎麼辦?認真反思是首先的:
第一,這次失敗的原因是什麼?要認真思考,挖掘根本的原因;
第二,你接下來要干什麼?確定自己的目標,不要因為失敗不甘心接著走,而是要正確地衡量自己。看看想要什麼,自己的優勢在什麼地方,弱勢是什麼;
第三,確定目標。明確自己想要的,制定計劃,按部就班的走。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以及盲目的追求。
數學是必考科目之一,故從初一開始就要認真地學習數學。那麼,怎樣才能學好數學呢?現介紹幾種方法以供參考: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後及時復習。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慶盡量回憶而不採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於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於有些題目由於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路,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准,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於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三、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
首先,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因為每次考試占絕大部分的也是基礎性的題目,而對於那些難題及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作為調劑,認真思考,盡量讓自己理出頭緒,做完題後要總結歸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特別是對自己要有信心,永遠鼓勵自己,除了自己,誰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誰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試前要做好准備,練練常規題,把自己的思路展開,切忌考前去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題速度。對於一些容易的基礎題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對於一些難題,也要盡量拿分,考試中要學會嘗試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發揮。
由此可見,要把數學學好就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了解數學學科的特點,使自己進入數學的廣闊天地中去。
*****************************************************************************************************
綜上,我決心:
平時鍛煉自己,強迫自己養成細致認真的習慣;把課堂學習放在學習的中心地位,並學有餘力地積極發展興趣愛好;考試前做好充分准備,打一場酣暢淋漓、悲壯徹底、問心無愧的戰役
再接再勵,繼續努力,有一句話說的好,失敗是成功之母
5.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問題,是案例分析,
應該是讓老師做的吧!我不太懂新課標的具體要求,簡單談談看法:
(1)這個內教師的做法違背了以容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他預想的課程狀況被打亂,不能靈活變通。而且忽略了普遍性,只針對這一個學生教學。
(2)如果我是這個老師,當這個學生第二次能快速地給出正確答案時我會好好地表揚他一番,然後把話題轉向全班同學,「這位同學非常聰明,看來他很善於動腦,他已經發現了其中的秘密,但是其他同學是否也知道這其中的秘密呢?」「哦,大部分同學還不知道,這樣好不好?這位同學,讓我們一起帶領同學們來探索這其中的奧秘吧!」從而引入新課題。
6. 簡要敘述,在案例的教學過程中,突出體現了小學數學新課程改革的哪些理念
自2課程改革以來,作為實施學校素質教育和落實新課程理念的教學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要按照新課程改革要求,把體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把提升學生學習技能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積極實施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學效率。在探索實踐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數學教師必須要把教學新理念落到實處,下面談談本人在課改中的幾點做法。 一、轉變教學觀念,用學生語言、心態去教育學生,傳授知識。 我們的教學基本上是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教師將知識灌輸給學生,這種教學模式極大的妨礙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影響了學生的創造性學習。只有富有創造力的教學主體,才能煥發學習主體的創造活力,講究教學方法的靈活性。以往的時候,教材怎麼編寫,教師就怎麼教。而如今,我在教學時,都仔細學習教材,結合學生的實際,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可以對教材有針對性的取捨,靈活多了。教師也不再是教學的主角,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提倡獨立思考,密切注意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興趣和獲取知識的能力,使學生不斷地學習和更新知識,適應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知識應用的意識,善於把數學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當中,鼓勵學生和培養學生愛動手、敢動手、敢動腦。教師要做符合新課程要求的課程改革的實踐者、研究者、推動者。 二、關注學生,尊重學生,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每個學生都有著探求和掌握數學學科知識的迫切慾望。這就要求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依據學生這一心理特徵,向學生展示小學數學中的充滿趣味的操作性內容,讓學生觀察和動手操作中所發生的問題,指導學生對新舊知識加以聯系,通過對相關內容內在聯系的分析、整理、歸納。讓學生形成條理清晰、內容全面的知識系統,提高學生分析數學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在活動中,還要體現出學生在學習活動的主體性,創設學生交流學習心得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小組學習討論中科學地分析身邊的數學規律.從而明白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消除學生學習數學學科知識的畏難情緒,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改變評價方式,使師生關系更融洽。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以前評價方式單一,使學生畏懼老師,不敢說真話。現在評價多元化。學生、家長也可以評價老師。老師的評價語言也變得豐富了。另外,我放低身段,做學生家長的朋友,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取得學生心理上的信賴,學生樂於和你交談,傾訴。如今,學生非常喜歡我的課,課上可以暢所欲言,共同探討學習知識。師生處於平等的地位。與家長的關系也非常融洽,取得了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大力支持。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使教育教學更上一層樓!
7.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
《比例的基本性質》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3~44頁的例4以及相應的「試一試」,完成隨後的「練一練」和練習十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認識比例的內項和外項,探索並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2. 使學生在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質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養成愛動腦、愛思考的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什麼叫做比例?什麼樣的兩個比才能組成比例?
二.新授課。
1.出示例4 :把左邊的三角形按比例縮小得到右邊的三角形。
4㎝
2㎝
6㎝ 3㎝
你能根據圖中數據,寫出盡可能多的比例嗎?
各小組討論,然後匯報。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寫出幾組不同的比例。
2. 介紹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稱。
教師介紹比例的「項」以及「前項」「後項」的含義。
3 : 6 = 2 : 4
外項
內項
提問:你能說出其它及各比例的內項和外項各是多少嗎?
3. 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質。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所寫出的不同的比例,放手讓學生在觀察中發現、思考。體會到組成比例的四個數中,6和2(或3和4)可以同時做內項也可以同時做外項;體會到兩個內項的積與兩個外項的積相等。
提問:通過觀察,你發現這些比例有什麼規律?
是不是所有的比例有這樣的規律呢?請同學們再寫出一些比例,驗證一下發現的規律是不是在這些比例中也同樣存在。
引導學生用字母表示發現的這一規律。
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個項,即a:b=c:d那麼這個規律可以表示成
。
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質,並讓學生說一說。
【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形式(板書: =),請說一說外項和內項。
提問:在這個比例里交叉相乘的積有是什麼關系?
為什麼交叉相乘的積相等。(根據比例基本性質)
4.教學「試一試」。
先讓學生假設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並說出所組成的比例的外項和內項分別是幾,再分別計算外項的積和內項的積,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是否正確。
三.鞏固練習。
做「練一練」。
先讓學生嘗試解答,再通過討論進一步明確,判斷四個數能否成比例的方法可以用這四個數寫成兩個比,根據比值是否相等作出相應的判斷;也可以把者四個數分成兩組,根據每組數中兩個數的乘積是否相等作出判斷。要引導學生通過交流發現,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進行判斷比較簡便。
四.達標檢測:
(1)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下面沒組的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能組成比例的寫出比例式。
6:9=9:12 0.6:0.2= :
: =6:4 0.6:0.2= :
(2)、下面各組的四個數能組成比例嗎?把組成的比例寫下來。
2、3、4、5 、 、 、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有那些收獲和體會呢?
六.布置作業。
練習十第2、3、4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5頁的例5以及相應的「試一試」,完成隨後的「練一練」,練習十的5~8題。和思考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
2.使學生在解比例的過程中,理解比例與方程的聯系和區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
1. 提問:什麼叫比例的基本性質?
2.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下面的比例改寫成積相等的式子。(口答)
4﹕3=2﹕1.5 =X﹕4=1﹕2
提問:根據積相等的式子,你能求出最後一題里的x 嗎?
3. 引入新課。
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比例的基本性質。
二. 教學新課。
1. 出示例5.李明在電腦上把下面的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後照片的長是13.5厘米,寬是多少厘米?
提問:題中「按比例放大」是什麼意思?
使學生明白了所謂的把照片「按比例放大」,就是把原圖形中的各部分線段都按相同的比例放大。也就是說,放大前後相關線段的厘米數是可以組成不同比例的。
請同學們試試看,可以組成哪些比例?
放大後的寬不知道,我們可以用什麼表示?
請同學們列出含有未知數的比例式。
你能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項嗎?
讓學生嘗試解答,提醒列比例前要先寫設語。
解:設放大後照片的寬是X厘米。
13.5:6=X:4
6X=13.5×4 第一步計算依據是什麼?
6X=54
X=
答:放大後照片的寬是厘米。
解答後教師說明:【像上面這樣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2教學「試一試」。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後,追問學生解題時的思考過程。
三. 鞏固練習。
1. 做「練一練」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後適當的追問學生思考過程,突出比例基本性質在解比例過程中的作用。
2. 做「思考題」
先讓學生讀題,理解題意,然後重點引導學生弄清楚「兩個外項正好互為倒數」的含義,使學生明白:所謂「兩個外項正好互為倒數」,就是說「兩個外項的乘積是1」。而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推知「兩個內項的積也是1」。所以另一個內項應該是的倒數.
四.達標檢測:
(1)填空
1)( )叫做解比例。
2)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項,根據比例的( )可求出另一個未知項。
3)一個比例的兩個內項分別是1.8和0.6,這個比例兩個外項的積是( )
4)把、0.5、20%、再配上一個數組成比例,這個數是()。
(2)、解比例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學習的內容是什麼?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怎樣解比例?
六. 布置作業。
課本練習十第6、7、8三題。
8.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案例
生活是思維的源泉,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於發現、探究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選取恰當的生活情境與教材內容相結合,促進學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識,並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於生活實際
9. 急求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案例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研究
一、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內涵
一個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一個或多處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含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小學數學教學案例應該描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中教師與學生典型的、生動的交往狀態與外在行為,刻畫他們豐富的、細膩的精神狀態和內心世界。
二、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特徵
1、素材真實性
案例所反映的應該是一個真實事件,即案例描述的是真人、真事、真情、真知,要能激發起大家的思考。
2、選材典型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敘述的是一個數學教學的典型事例,這個事例要有一個從開始到結束的完整情節,並包括一些戲劇性的沖突,這些沖突主要集中在數學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數學思維上的沖突。
3、情節具體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敘述要具體、特殊,要能夠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生動地描述出來。例如,反映某一個數學教師與學生圍繞一個特定的數學教學目標和特定的數學教學內容的雙邊活動,不應是對活動總體特徵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性的說明,而應是對雙邊活動的具體情節展示敘述,做到翔實、有趣。
4、時空廣延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描述要把事例置於一個時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說明事情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等。案例的描述要放在一個現實的生活場景之中,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5、目標全面性
小學數學數學案例對行為等的敘述,要能反映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特性,涵蓋教學目標的全部,揭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數學認知的思維活動,對教學的態度、情感,學習數學的動機、需要等。
三、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功能
小學數學教師寫作案例具有以下功能:
1、記錄功能——案例寫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了一個記錄自己教學經歷的機會。案例寫作實際上是對教師職業一些困惑、喜悅、問題等等的記錄。如果我們說一個數學教師展示其自身生命價值的主要所在,是在課堂、在學校、在與學生的交往的話,那麼,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師生命之光的記載。在案例中,有教師的情感,同時也蘊涵著無限的生命力。案例能夠折射出教育歷程的演變,它一方面可以作為個人發展史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社會背景下教育的變革歷程。
2、導向功能——案例寫作可以促使小學數學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能夠成為案例的事實,往往是小學數學教師工作中魂牽夢繞的難題,或者是刻骨銘心的事件。如果你對案例寫作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工作方式,那麼隨著案例材料的增多,你就會逐漸發現你自身工作的難點在哪裡,今後努力的方向是什麼。
3、反思功能——案例寫作可以促進小學數學教師對自身行為的反思,提升教學工作的專業水平。如果把反思當成數學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一時沖動或歲末特有的行為,就可以極大地促進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其向專業化水平邁進。
4、傳播功能——案例為教師間分享經驗、加強溝通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教師工作主要體現為一種個體化勞動過程,平時相互之間的交流相對較少。案例寫作是民書面形式反映某位或某些教師的教育教學經歷。它可以使其他教師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為,使個人的經驗成為大家共享的財富。同時,通過個人分析、小組討論等,認識到自己所從事工作的復雜性,以及所面臨問題的多樣性和歧義性,並且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緘默的知識提升出來,把自己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或不證自明的知識、價值、態度等,通過討論和批判性分析從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
四、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編制
1、編制原則
(1)客觀性原則。一個案例就是關於某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它不能用「搖椅上杜撰的事實」來代替,也不能用「從抽象的、概括化理論中演繹出的事實」來代替。堅持實事求是,盡量依據時間發展順序客觀記錄事例。杜絕摻假現象,不會「合理構想」。不搞「文字游戲」,不因文字篇章的需要而扭曲或改變事實。
(2)獨特性原則。在撰寫案例活動中,倡導教師開展創造性的工作,不人雲亦雲,不見風使舵,要有個性的觀察、個性的實踐、個性的反思、個性的表述。
(3)價值性原則。撰寫案例的目的在於推動教學的改革。因此,所選事例的先進性與實用性價值程度,與案例本身的實際意義成正比。所以,要站在時代的高度面向教學實際需要選擇事例。
2、編制格式分析有關案例不難發現案例的一般格式與寫法。目前專家撰寫的案例主要格式是「案例+分析」,其變式主要有「提示——案例——分析」與「提示——案例——訪談錄——分析」。「提示」,主要簡介「案例」與「分析」中將要涉及的基本教育理論,可以促進理論知識與教學實例的融合。「訪談錄」以對話的形式記錄對有關教師進行的訪談,以外化教師的緘默知識,便於他人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案例產生的背景、過程和做法。教師撰寫的案例主要格式是「片斷+反思」,其變式主要有「背景——片斷——反思」與「片斷——評析——反思」。可見,案例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即「案例+反思」。案例是為了一個主題而截取的教學行為片斷,這些片斷蘊涵了一定的教育理論。它源於實踐,但高於實踐。案例以真實的教師和事件為基礎,但又不是簡單而機械的課堂實錄,它是教師對自身典型教學事件的描述,它可以描述一節課或一個片斷,也可以圍繞一個主題,把幾節課的相關片斷疊加。從案例內容的表述形式看,主要有「敘事式」和「對話式」;從案例內容的編排方式看主要有「單一式」、「對照式」和「遞進式」。反思一方面是基於案例,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實例印證理論;另一方面要高於案例,要從案例的分析中生發出新的問題,提出新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