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的課程與教學基本模式
1. 泰勒的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是什麼時候寫的
首版是1949年,後來重印30多次。1981年被美國《卡潘》雜志評為自1906年以來對學校課程領悟影響最大的兩本著作之一。泰勒因此被評為「現代課程之父」
2. 分析泰勒原理的基本內容及其對課程理論發展的貢獻。
(一)基本內容:
1、工作定額制
2、標准化原理
3、能力與工作相符
4、實行差別計件工資內報酬制度
5、把容計劃職能與執行職能分開
6、實行職能工長制
(二)貢獻:「『泰勒原理』被公認為課程開發原理最完美,最簡潔、最清楚的闡述,達到了科學化課程開發理論發展的新的歷史階段,《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也因而被譽為現代課程理論的聖經。」瑞典學者胡森(H.Husen)也曾評價說:「泰勒的課程基本原理已經對整個世界的課程專家產生了影響。……不管人們是否贊同『泰勒原理』,不管人們持什麼樣的哲學觀點,如果不探討泰勒提出的四個基本問題,就不可能全面地探討課程問題。」事實上,泰勒原理研究的範式現在仍然在課程領域中占支配的地位。由此可見,「八年研究」對課程理論的發展同樣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3. 泰勒模式的發展歷史
泰勒原理一個最大的貢獻,是把評價引入課程編制過程,它指出了目標制定、課程內容安排、教學組織方式與結果評價之間的不可分割的關系。 泰勒的課程原理和評價原理都是以目標為中心的。在他看來,目標不僅僅是對學生應該如何行為的方式的陳述,用最精確的方式陳述目標,也是為了更清楚地告訴我們課程與教學成功與否。 事實上,目標在課程編制過程中起中心作用,這在博比特那裡就有詳細論述。但博比特是強調「具體化的」目標,他把目標作為一種「指標」,學生這一「原料」通過學校這架「機器」加工成「產品」,然後看看產品是否達到指標。這是一種典型的「加工模式」。有人認為,泰勒在討論學習經驗時,尤其是在談到培養反省思維能力時,很難說他也把教育看作是一個生產加工過程。而且,他對行為目標的看法也是比較全面的,他強調要根據實驗或試驗的結果來決定行為一般化的程度。他把學生看作是一個自主思維的個體,這與行為主義者把學生看作是一個反應系統是不同的。 英國學者凱利認為,要求教育工作者清楚闡述目標,雖然是在本世紀初博比特和查特斯等人的著作中已提出來了,但到了50-60年代,強調清楚陳述目標在美國和英國成了一場運動,這主要應歸功於泰勒、惠勒和布盧姆的研究結果。 如前所述,惠勒是通過把泰勒直線式模式圓周化來強調目標與評價之間的關系的。而布盧姆則是通過教育目標分類學,把目標與評價完全結合在一起。 布盧姆等著教育目標分類體系的設想,最初是由出席1948年在波士頓召開的美國心理學會年會的一些大學考試專家提出來的。他們一致認為,「鑒於教育目標為編制課程和測驗提供了基礎,而且教育目標是我們許多教育研究的出發點,因而,要獲得這樣一種理論框架,最好是用一種對教育過程的目的進行分類的體系」。 布盧姆等認為,一部完整的教育分類學,應該包括學習的3個基本領域:認知、情感、動作技能。他們認識到,這種劃分本身就存在著把這些領域分割開來的危險,為了便於分析,才作這種劃分。他們認為,教育目標主要是為了有助於「內容和行為的選擇,這些內容和行為組成了課程的結構,並為評價某一特定的教育計劃是否成功提供基礎」。 布盧姆等的教育目標分類具有以下幾個特徵:第一,用學生外顯的行為來陳述目標。制定教育目標是為了便於客觀地評價,而不是表述理想的願望。事實上,只有具體的、外顯的行為目標,才是可測量的。用一個公式來表示,就是「目標=行為=評價技術測驗問題」。第二,教育目標是有層次性的。他們將學生行為由簡單到復雜按序排列,後一類目標建立在前一類目標的基礎上。用一個公式來表示,就是「屬於A式的行為形成一類,屬於AB式的行為形成另一類,而屬於ABC式的行為又可以形成一類。」第三,教育目標分類學是超越學科內容的。布盧姆等認為,不論哪門學科,不論哪一年級,都可以把教育目標公類學的層次結構作為框架,加入相應的內容。他們已作了成功的嘗試,制定了十幾門學科的教育目標。
4. 評述泰勒的課程理論
首先來看下八年研究的起因: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進步主義教育廣泛地影響了小學和初中,但在改革中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過去的進步教育改革實驗沒有升學的壓力,但是20年代以後,盡管美國中學招收學生的人數不斷增加,但由於各種原因,往往只有六分之一的中學畢業生有升學的機會,特別是在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又發生了經濟危機,學生中學畢業後就業十分的困難。另外,當時的中學課程受學院和大學入學考試的支配,只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但對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很少考慮,這使得大量的中學生畢業後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而當時的進步教育改革實驗沒有考慮與大學升學掛鉤的問題。這樣學生參加升學考試遇到的困難就很大,這一切都引起了人們廣泛的不滿。
對此,進步教育改革者並不肯認帳,他們認為大學升學制度有問題,大學升學考核的重點在於知識的記憶,而忽視了大部分教育的價值,因而引起了人們對中小學課程以及中學與大學關系進行重新評價的思考。為了進一步推動中等教育的改革,使進步教育的原則在中小學得到推廣,從而引發了「八年研究」的實驗。
當1941年「八年研究」結束時,以泰勒(Ralph W Tyler)為首的學院追蹤研究組,對「八年研究」的結果進行了評價。評價所採用的方法是挑選1475組大學生,每一組兩個學生,一是實驗學校的學生,一是其他學生的畢業生。在挑選時盡可能地考慮到這兩個學生在性格、年齡、學習能力、家庭狀況及社會背景等方面情況的相同性。經過對照研究,得出了如下的結論,參加實驗的30所中學的畢業生具有以下的特點:1)學年平均總分稍高;2)在大學學習的4年中,更容易獲得學術上的榮譽;3)在學術上似乎具有更強的好奇心;4)似乎具有更正確、系統和客觀的思維能力;5)似乎對教育的涵義有更清楚地認識;6)在遇到新的環境時,往往表現出更高的智謀;7)與對照組一樣,具有相同的分折問題的能力,但是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更為有效;8)越來越多地參與組織學生的團體;9)在獲得非學術方面更有高的比率;10)在職業選擇上有更好的傾向性;11)積極關心國內和國際事務。
從學院追蹤研究組的研究來看,「八年研究」是成功的。盡管並不是所有的實驗設想都得到了體現,但實驗本身所要證明的卻得到了驗證:按照進步主義的教育原則實施的中學教育,既能很好地完成中學的傳統的職責,為大學輸送合格的人才,又能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而這一切是原有中學教育所難以達到的目的。
「八年研究」不僅對美國大學入學要求和中學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還孕育了泰勒的課程原理。」1949年,泰勒正式出版了《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一書,總結了他在「八年研究」中的成果。該書1981年曾按美國的《卡潘》(Kappan)雜志評為自1906年以來對學校課程領域影響最大的兩本著作之一,現已經成為「現代課程理論的經典著作,是試圖理解這個領域的後繼著作的人必讀書。」在該書中,泰勒把課程編制的主要步驟列為四個問題:1)學校應該達到哪些教育目標?2)提供哪些教育經驗才能實現這些目標?3)怎樣才能有效地組織這些教育經驗?4)我們怎樣才能確當這些目標正在得到實現?概括地說,課程應分為教學目標、學習活動、課程內容的組織以及教學評價四個基本的要家。這就是現代美國課程領域中產生廣泛影響的「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被公認為課程開發原理最完美,最簡潔、最清楚的闡述,達到了科學化課程開發理論發展的新的歷史階段,《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也因而被譽為現代課程理論的聖經。」瑞典學者胡森(H.Husen)也曾評價說:「泰勒的課程基本原理已經對整個世界的課程專家產生了影響。……不管人們是否贊同『泰勒原理』,不管人們持什麼樣的哲學觀點,如果不探討泰勒提出的四個基本問題,就不可能全面地探討課程問題。」事實上,泰勒原理研究的範式現在仍然在課程領域中占支配的地位。由此可見,「八年研究」對課程理論的發展同樣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http://163.27.128.2/~jacky/word/1015/13.%B5%FB%C5%B2.doc
5. 課程編制的泰勒模式主要包括哪四個方面
1、學校應該達到哪些教育目標?
2、提供哪些教育經驗才能實現這些目標?
3、怎樣才能有效地組織這些教育經驗?
4、我們怎樣才能確定這些目標正在得到實現?
即為:確定目標、選擇經驗、組織經驗、評價結果。
相關:泰勒模式課程內容的選擇原則:
第一,合目的原則。必須符合既定的目標。
第二,適時原則。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
第三,整合原則。必須把知識、經驗和活動統一起來。
第四,經濟原則。盡量選擇課時少、負擔輕、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來實現目標。
第五,量力原則。必須是學生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范圍。
第六,結構原則。要保證各部分內容之間恰當的比例。
第七,靈活原則。所選內容應根據需要靈活變通。
(5)泰勒的課程與教學基本模式擴展閱讀:
相關延伸:課程設計的含義
關於課程設計(curriculum design)的含意眾說紛紜。不同的定義反映了不同的課程研究取向。
不同的關於課程設計的定義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技術取向的,如普拉特(Pratt)認為:課程設計是課程工作者從事的一切活動,這包含他對達成課程目標所需的因素、技術和程序,進行構想、計劃、選擇的慎思過程(黃政傑,1991,85頁);
另一類則為理性主義取向,如有學者認為課程設計是指教育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對課程的研究並擬訂出課程學習方案,為決策部門服務,擬訂教育教學的目的任務,確定選材范圍和教學科目,編寫教材等都屬於課程設計活動。
新近的對課程設計的研究成果則試圖綜合這兩種觀點。如《簡明國際教育網路全書 課程》中對課程設計的定義為「課程設計是指擬訂一門課程的組織形式和組織結構。」並指出「它決定於兩種不同層次的課程編制的決策。
廣義的層次包括基本的價值選擇,具體的層次包括技術上的安排和課程要素的實施。」 其中,所謂廣義的層次大致相當於理性主義的課程設計取向定義,而具體的層次則相當於技術取向的課程設計定義。
但也有學者認為除了這兩個層次的課程設計外,還存在一個更微觀的課程設計層次,並且不同層次的課程設計要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
6. 簡述泰勒原理的基本內容
泰勒是美國著名的課程理論家,其最有名的著作是1944年出版的《課程與教內學的基本原理》,這本書中容提出的關於課程編制的四個問題被稱為泰勒原理。這是個問題是:
(1)學校應該達到哪些教育目標
(2)提供哪些教育經驗才能實現這些目標?
(3)怎樣才能有效地組織這些教育經驗?
(4)怎樣才能確定這些目標正在得到實現?
7. 泰勒模式的介紹
泰勒模式是美國心理學家R·W·泰勒提出的一種課程評估模式。泰勒在所著《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則》(1949年)一書里最早提出應當根據課程目標編制「合理的」課程計劃,即根據事先確定的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和方法,而後評估和改善教學制度,直到達到既定目標為止1。
8. 泰勒的課程設計模式是什麼
『泰勒原理』被公認為
課程
針對目標
模式
的不足,一種新的
設計模式
應運而生,這就是
過程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