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教學建設研討會會議紀要
㈠ 求《建設中原經濟區高層研討會》的會議紀要
這個也算不上機密文件,目前河南官方正在全國甚至全球華人范圍內搞大型的關於構建中原經濟區的建言建策活動,很顯然是集思廣益,共同探討如何構建和發展中原經濟區。
下面我收集到的《建設中原經濟區高層研討會》的會議內容,應該也是摘要性質的,希望對樓主有益。
建設中原經濟區高層研討會摘要
中原經濟區可在經濟轉型中闖出新路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原所長張卓元
河南人口多、市場大、農業基礎好、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現在要求建設中原經濟區、加快發展的願望很強烈。對此我完全贊成。
建設中原經濟區,要在謀求經濟轉型中加快發展步伐。當前中國經濟面臨著從注重數量到注重效益轉變,要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好」字當頭的可持續發展。在這種大環境下,我想中原經濟區和河南省可以在中國經濟轉型中闖出一條新的路子來加快發展。
經濟轉型意味著中國經濟要逐步進入中高水平階段。轉為中高速增長,首先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結構的需要,因為原來的粗放生產已經難以持續;大量的滿足外需,大量出口,這樣的增長方式現在已經越來越難走。轉入中高速增長,也是中國經濟軟著陸的需要,因為外需的壓力使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不能因為追求短期高速增長,過分損害我們長遠發展。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應深化以政府轉型和財政轉型為重點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就必須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特別是政府轉型,如果政府不轉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不可能的。今後在經濟轉型中,我個人認為應當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政府要向服務型政府轉變。
在這個轉變中,財政的轉型很重要,即財政要從經濟建設性財政向公共服務性財政轉型。從中央到地方,財政支出應主要用於公共事務,而不是用於經濟建設。其中用於經濟建設的,應該主要用於三農,比如興修水利、改良品種、推廣農業先進技術等。財政應增加公共服務支出,包括教育、醫療、衛生、就業、社會保障等,可以有效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消費水平,提高居民消費佔GDP的比重。
把更多資源集聚到中原經濟區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原所長李京文
加強區域經濟建設,是當前世界經濟全球化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世界各地通過資金、技術、物資流動,使得各個國家、地區經濟高度融合,大大加快經濟發展速度,創造了更多物質財富。所以,發展經濟區對各國、各地區都很重要。
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地區之間差距日益明顯。處理好區域之間的發展差距,始終是黨和政府關注的大問題。建設中原經濟區,是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把更多資源集聚到中原經濟區,加快中原經濟區的建設,也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為了保證中原經濟區又好又快建設起來,我建議要抓好三件事情:
第一是進一步做好規劃。現在河南已經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並形成了初步成果。我建議要在更多吸收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完善規劃,進一步全面系統規劃,使中原經濟區建設能夠按照規劃一步步向前推進。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一定要把交通和信息網路建設的規劃放在前面。
第二,抓好中原經濟區建設,要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既要發揮市場經濟對資源的配置主體作用,又要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把中原經濟區建設納入政府的規劃,使中原經濟區建設有步驟地向前推進。
第三,更多依靠科技進步。要建設好區域創新網路,使經濟區成為一個穩定的合作體系,實現企業協同發展;建設一個產品交換的穩定渠道,提高經濟區的效率和環境。
總的來講,中原經濟區建設大有希望。中原經濟區有很好的文化底蘊,又有很好的經濟基礎、資源基礎。希望河南省和相關地區能夠更加主動地開展中原經濟區建設。
尊重客觀規律 持續加快發展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工業經濟研究所原所長周叔蓮
為了進一步完善中原經濟區的規劃綱要,我提幾點建議:第一,把建設新農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河南是糧食大省,構建中原經濟區的戰略定位中也講到要建設全國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區,所以要重視解決「三農」問題,尤其要突出新農村建設。實現農村現代化、農業現代化,不能完全依賴城鎮化,城鎮化是前提,是條件,是必要性,但是,還要建設新農村,建設新農村也是實現工業化、實現城市化的條件。
第二,調整經濟結構。調整經濟結構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點,經濟結構內涵是什麼?改革以前我們只是把它看成是生產關系,後來認識到既包括生產關系,也包括生產力。但是現在有一種比較重視生產力而忽視生產關系的現象,其實生產關系是經濟結構的重要內容,也是調整經濟結構和發展生產力的前提條件。
比如深化企業改革,中原經濟區建設存在哪些困難,如何解決這些困難,如何深化改革,規劃中這些方面應該給人以更深的印象。國家經濟保持繁榮和活力主要取決於制度,現在我國制度,包括經濟、社會、政治、文化各方面,都還存在著不足,所以建設中原經濟區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第三,要研究和正確處理發展好和發展快的關系問題。我國的經濟發展先是提出要「多快好省」,後來提出要「又快又好」,再後來又提出要「又好又快」,現在是提出要「持續較快」。根據我國當前的情況,我主張發展寧可慢一些,但要好,首先要好。
規劃中還應該充分考慮到資源、環境、居民消費、居民收入等方面的情況,應該認真仔細加以研究。我們現在對發展規律還缺乏深刻認識,要進一步研究規律,按照客觀規律辦事,才能實現中原經濟區戰略規劃中提出的目標。
中原經濟區要實現合作共贏
中國社科院名譽學部委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顧問陳棟生
河南在規劃中原經濟區時提出,要走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產為代價、「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非常切合實際。
農業現代化對於河南來說太重要了。舉個例子,台灣的大米賣到內地,要18元一公斤,因為大米的品質好,是所謂的「安全大米」。如果我們黃淮四市出產的大米都能達到那樣的品質,農民很快就富裕了。再舉一個例子,30多年前,中國是「南糧北調」,就是北方吃南方的糧食;隨著南方地區工業的發展,早已變成了「北糧南調」,河南已經成為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所以,建設中原經濟區關繫到中原振興的實現,中原振興關繫到國家區域整體協調目標的實現。中部興,中國興,中華興。
在這里,我想對如何構建中原經濟區提幾點建議:
第一,就是要轉彎子。經濟區的運行和行政區的運行完全不一樣。在省內,下級對上級就是服從;而對省外地區,只能是溝通協商,合作共贏。從政府層面看,長三角和泛長三角地區,包括上海、浙江、江蘇、安徽,他們的經驗是三級運作。第一級是決策層,每年召開一次由黨政一把手參加的聯席會議;第二層是協調層,由常務副省長一級構成;再是執行層,執行層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辦公室,一個是發改委。中原經濟區的構建,也會碰到一個協調的問題,所以我建議要充分用好淮海經濟區、中原協作經濟區等現有的經濟協作組織。
第二,要堅持政府搭台,多個市場主體唱戲,商會、協會等各種社會組織廣泛參與。
第三,要確立「五位一體」的目標,就是要實現規劃同盟、市場同體、交通一體、污染治理協作、生態環境共建。河南一定要兩手抓,既抓增長極的培育壯大,又抓縣域經濟的發展;既要發揮鄭州的輻射帶動,也要歡迎武漢、西安等大城市輻射帶動信陽、三門峽等市的發展。
中原經濟區建設對區域協調發展意義重大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
中原經濟區是內外需的一個交匯點,它具有內外需兼顧增長模式的特點。如果說沿海很多省份,過去加快發展在一定程度是靠外需拉動,那麼中原經濟區則有內外需兼備的特徵。此外,中原經濟區是沿海產業向內陸擴散的轉換點,是一個樞紐,一個帶動各方的發動引擎。因此,在我國下一步擴大內需戰略的實施上,中原經濟區應該有重要的位置,對我國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原經濟區是我國農業主產區,在探索農業現代化和工業化、城鎮化協調發展方面,同樣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怎樣保護好18億畝耕地,怎樣增強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怎樣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這些問題都將變得越來越突出和重要。所以說,中原經濟區如果能夠在這個領域探索出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產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發展道路,對全國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中原經濟區是內陸地區重要的經濟板塊,而且經濟份額在這兩年還有所上升,對完善全國區域發展格局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這個板塊是一個人口比較密集的板塊,也是一個產業比較綜合的板塊,又是連接東南西北的一個板塊。所以在區域協調發展當中,在我們國家下一步實施區域總體協調發展也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原經濟區的建設,現在已經有了很好的謀劃,希望能夠進一步明確下一步發展的戰略重點。中原經濟區最具特色的一個特點,就是承東啟西,貫通南北,就在樞紐地位、物流設施等方面。特別是在全國高速鐵路網的建設中,怎樣納入高速鐵路網的體系當中,使河南在下一步全國綜合交通體系建設中提升地位,賦予樞紐以新的內涵,這對中原經濟區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建中原經濟區要打破土地瓶頸制約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改革研究基金會秘書長樊綱
我很贊同中原經濟區這個概念,希望能夠成為一個國家的發展戰略,我覺得這是件很重要的事。下面,講幾點想法。
一是我非常贊成河南農業和其他產業共同發展。在中國,農業仍然是個大事,所以農業一定不能少,但是又要城市化,關鍵問題是土地問題。有幾個方面要予以重視,第一,我比較贊成大城市的提法,要盡可能實現集約式發展,建幾個大城市,以大城市帶動中等城市為主,不遍地開花。然後幾個大城市構成一個大的群體,土地高度集約。在河南這么多平原土地,也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從利用效率上打破土地瓶頸制約。
第二是城鄉統籌、土地整合。重點是宅基地,農民進城後宅基地怎麼進城,這是一個大文章。河南是一個以平原為主的省份,應考慮怎麼把宅基地先整合出來。這個文章如果要做好,可能會突破土地制約這一瓶頸。
另外,我非常贊成十大產業體系。現在全世界三四十億人在爭就業,我們不可輕易拋棄任何產業。我建議再加幾個並舉,比如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並舉,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與技術密集型產業並舉,把現在很多人看不起的東西和新的東西並舉,我們國家才能發展,社會才能和諧,窮人和低收入階層才能就業。
第三我們要實現城市化,要工業化,關鍵是怎麼解決好進城農民的安居樂業問題。下一階段中國的問題是農民市民化問題,市民化過程中,涉及一系列的公共政策問題。我建議,要吸取中國改革以來的成功經驗,實行雙軌制,就是淡化戶籍制,強化常住人口。原來的戶籍保持原有的公共服務,新增的財政資源向新進城農民傾斜。先提供教育,然後提供低水平的醫保,再提供低水平的社保,漸進實現農民市民化和市民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過程。這樣更多農民就可以更快穩定下來,能夠真正進城。
重新塑造河南經濟地理
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
涉及到中原經濟區的概念,第一個關鍵詞還是腹地。包括三個含義,它是地理腹地、戰略腹地,現在看來,更應該強調的還是經濟腹地。這次國家主體功能區的規劃,明確提出了所謂「兩橫三縱」,而由於它前面第一個屬性是屬於腹地,又在中部,因此就成為這「兩橫三縱」中「兩橫兩縱」的地方。我們應該進一步挖掘這個思想,以便使規劃綱要與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相一致。
河南是人大口省,「大」本身就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啟示,它將成為內需的一個大市場;此外,從人口地理分布的角度來看,河南本身就是中國的人口地域重心,與之相關的就是它將是全國重要的新興特大城市群。
河南在中國農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和現代製造業基地,發展非常快。從生態角度看,沒有一個省像河南可以跨越四個流域,因此我把它界定為是生態腹地。河南幾千年來的歷史文化資源,為全國文化做出了貢獻,是當仁不讓的主力軍。
從全國的視角來看,建立中原經濟區有著戰略意義。從全世界來看,世界在重新塑造經濟地理;從全國來看,全國正在塑造新的經濟地理;從河南來看,中原經濟區的建立就是要重新塑造河南經濟地理。
從塑造經濟地理的角度來看,如何建立中原經濟區,一個是縮短距離,它強調的是與外部經濟一體化,這既包括交通距離,更包括所謂非物理的距離,就是你能不能使人口流動、要素流動。第二,提高人口密度,進而提高生產要素密集和經濟密集。第三個就是公共服務區,實際是更加強調內部一體化,從而解決城鄉差距和內部的差距。第四是創新,就是通過現在全國以及河南的主題功能區重新劃分,進而擴大綠色生態空間,提供生態服務,實現生態價值,保障生態安全,從而解決資源約束和生態環境約束。
中原經濟區建設要有文化支撐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李平
中原經濟區建設提出五大發展目標,十大支撐體系,都是非常好的。從國家這個角度來講,首先要保持糧食安全,沒有糧食安全,沒有農業的現代化,中國的現代化就沒有支撐點。所以,中原經濟區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動搖。
現代化過程其實也是個工業化過程。對工業化過程大家可能有誤區,認為工業化的過程就是農業地位不重要了。事實上,工業現代化過程只是現代化過程的代名詞,其中有很多指標體系,包括農業現代化,包括新的產業體系形成。我們提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那麼中原經濟區要把現代產業體系的建設,放在更重要的地位,推動「三化」協調發展,特別是用工業化來引領「三化」的發展。這可能是中原經濟區建設的一個核心和根本性的東西。
關於中原經濟區建設和環境保護問題,其實是一個相互協調齊頭並進的問題。近年來,中原地區已經把環境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已經過了環境惡化的拐點。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更加註重環保效益,中原經濟區已經具備了很好的優勢。現在主要的工作就是,怎樣把環保產業、新能源產業等整合發展,放在更高的位置上,成為中原經濟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經濟區產業體系的發展、調整和升級。
中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也是弘揚中華文明的主陣地。中原的每一個城市都有著古老的文明。中原經濟區發展過程中,要善於提取中華文明最先進的要素,梳理中華文明最精華的因子,然後加以提煉和弘揚。中原經濟區建設不僅要打造一個社會圈,還要打造一個城市圈、一個經濟圈和一個文化圈,實現城市經濟、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的協調發展。
註:還有不少內容,你可以在商都網、大河網上查詢!因篇幅有限,只能寫這些會議摘要!
請參考:
建設中原經濟區高層研討會 http://news.dahe.cn/2010/1565/100473296/
建設中原經濟區高層研討會摘要 中原崛起正當時
http://news.shang.com/101/20100920/101304_7_50760.shtml
㈡ 會議紀要要怎麼寫
學校會議紀要範文
會議紀要是記錄、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要求與會者和有關單位遵照執行的公文。它是根據會議的主題,依照會議議程,對會議文件、會議記錄進行加工整理的結果。
學校會議紀要
××××年×月×日下午在學校行政樓二樓會議室召開了公共英語教學研討會,各系擔任英語課的教師(含外請)及校外點的公共英語教師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教務處組織,公共英語部協助,×××副校長出席了會議。會議由××同志主持。
會議首先由教務處××同志將我校2000級參加2001年英語全省統考情況作了通報,我校2000級一共有618人參加全省英語統考,合格率56%,與全省62%通過率仍差6個百分點,這與我校優秀學校不相稱,保優形勢相當嚴峻。
接著公共英語部××教師對我校2000級英語教學一學年情況作了回顧,肯定了成績,指出了不足,對使用新教材參加統考情況作了分析,並對今後的教學規范提出了一些建議,隨後出席會議各位教師就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學手段、方法的改進、教學規范等的要求都紛紛發表了意見,並就期終考試統一進度,
統一試卷等問題明確了要求。
最後與會教師認為在當前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形勢下,英語教學顯得尤為重要,英語教學的評估可以說是今後高校之間競爭的共性標志。學校當務之爭應加大英語教學的重視力度,強化英語的教學手段,建議目前可採取如下措施:
1.鑒於我校學生入學時基礎參差不齊,建議由教務處協調,各系英語學生按基礎分快、中、慢班上課,有利於因材施教。
2.建議教務處能夠為教師、學生准備(訂購)一套普高公共英語輔導資料,便於學生復習、教師輔導,以提高我校英語在全省的通過率
3.建議教務處多組織一些模擬統考的考試,以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應試能力
4.強化英語教學,建議醞釀制訂畢業生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四級(適應於英語專業、涉外單證(普高)專業學生)、全省英語應用能力A、B級(普高非英語專業學生)與領取畢業證掛鉤制度。
5.加大英語語音設備的投入,目前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可考慮在我校各系及公共機房上安裝音效卡,以便我們現在所用教材配套光碟能在計算機上使用,強化教學手段,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鑒於學校語音室已陳舊,很多設備已不能用,建議學校集中財力建設好一個多媒體語音室。
教務處
×X X×年×月X日
㈢ 淺談如何深化教學改革,推進課程建設
淺談如何深化教學改革,推進課程建設
作者: 張立坤韓春傑
關鍵詞:改革 理念 整合
教學改革作為課程建設的根本途徑,必須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轉變為先導,基於這一理念,學校通過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等一系列措施促進課程建設。具體體現為:
一、根據高職教育是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教育的理念,進行課程整合,重構課程體系
學校在課程設置、培養目標和學生的業務規格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基於這一考慮,我院組織力量,深入行業或企業一線,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對人才需求預測作了比較充分的分析,與用人單位合作共同對人才培養規格作了准確的定位。專業教學改革方案針對目前市場需要的多個職業崗位需要而定,隨著職業崗位的變動和崗位技術含量的不斷提高,能開發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潛力。按職業綜合能力模塊的要求,在所有教學計劃的制定過程中,組織有企業專家參加的討論會,充分聽取專業委員會的意見,按人才培養規格,確定各門課程的內容、廣度及技術熟練程度。確定課程標准,淡化傳統的學科意識,優化課程結構,將學習目標以及人才培養規格以模塊教學形式具體化,進行課程整合,重構課程體系。
二、在教學計劃中將所設課程分為職業基礎模塊、專業技術模塊、專業技能模塊
在教學過程中,學校注重強化職業基礎模塊,針對社會對人才文化層次要求的不斷提高及職業教育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開設了外語、高數、計算機應用基礎等職業基礎課,為終身教育奠定基礎;開拓專業技術模塊,對專業進行縱向延伸和橫向拓展,對專業大類中的公共基礎課進行深入分析,認真梳理,剔除重復部分,重組教學內容,構建合理的專業群公共基礎課,使其覆蓋相關專業,為學生在專業群內轉崗打下基礎,如工業分析專業,針對市場需求,增加了電力用油檢驗、電力燃料分析等課程,拓寬了學生的就業渠道;通過對企業需求分析,靈活設置專業技能模塊,如應用化工技術設置了無機化工模塊、有機化工模塊、精細化工模塊,各模塊既有相同的基礎知識應用,又有不同的能力側重。
三、重點專業用「整合」的觀念重新組建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如化工類專業將化工原理、分離工程整合為化工基礎,並結合化工生產過程進行有目的的學習,不斷補充新知識、新技術並充分發揮我院化工模擬系統的作用,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各專業各主幹課程均增加實驗實訓的比例,並注重與理論教學緊密聯系
在操作過程中,從教學大綱入手按照實用型人才的要求制定了實施性實踐教學大綱,壓縮了驗證性實驗的內容,增加了演練實做項目。如機電專業電工課進行萬用表等各種儀器的拆裝、化工裝備的拆裝、化工管路的拆裝、化工類專業強化化工工藝模擬、化工原理模擬操作,同時進一步充實實踐的內涵,除實驗、實訓、實習外,加強習題課、討論課、測繪、課程設計、大型作業、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
這種教學模式將傳統教學中以書本為主,以理論知識為主轉移到以實踐為主,以實際生產為主,克服了傳統教育中學與用分離的弊端。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講解必要的理論知識,又要突出專業技能的訓練,使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教學過程更具有實效性。
五、注重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先進性
採用啟發式、講座式、實習式和指導式教學方法,推行課堂教學、現場教學、電化教學等形式,採用計算機網路、多媒體、模擬等現代化教學手段。
六、教材建設工作是整個高職高專教學工作的主要部分,是教學基本建設的一項基礎工作
學校在專業建設中把加強教材建設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點來抓,一是積極選用教育部各行業推薦的優秀教材;二是鼓勵使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職高專教材;三是學院積極推薦骨幹專業教師進入教育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編審委員會,目前已有十幾種教師參編的專業課教材正式出版;四是配合專業教學改革,大力提倡教師編寫校本教材、講義,用高職特色鮮明的教材體系來反映學校的辦學特色,學校每年投入一定的教材基金支持教材出版,並將教師編寫教材列入年度考核的內容,近幾年已編寫各類講義及自編教材近十種。
總之,通過上述做法,學校呈現了高職教育的一些特色,通過特色化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實施與利用,轉化為人才培養特色和質量,深化了教育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羅剛.工作坊教學方法對高職綜合實訓的啟示.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26)
[2]李建紅.對高校實踐教學現狀的調查
[3]李福順.淺談新時期高校實踐教學現狀與對策
㈣ 學校就「如何當好系主任」 召開教學工作研討會
張校長指出,校院系實行三級組織,兩級管理,學校作為領導決策層,主要負責制訂學校總體專規劃、發展目屬標、統籌學科建設、進行經費預算以及研究決定涉及全局性的重大事務,並通過監督、評估和提供服務等宏觀調控手段對學院進行目標管理;學院是中間管理層,作為學校的教學、科研和行政組織的基本運作單位,在學校的宏觀調控下承擔明確的職責和義務,並享有相應的權力和利益;系是執行實施層,主要負責實施教學科研計劃、進行課程建設和開展科研活動等事務。還對教學管理的基本任務和教學管理的基本內容兩方面進行了分析。 張家鈺強調,系主任一定要宏觀思考,統籌安排,組織教師走訪兄弟院校或參加學術會議,鼓勵教師多接項目,搞好科研。同時,要求教師能夠發揚奉獻精神,盡職盡責,認真做好教學工作,積極、主動配合完成學校安排的監考任務。系主任要帶領、督促所在系的教師互相學習、相互教育、共同進步。
㈤ 怎麼寫第一屆全國國際學校教育發展研討會會議紀要的通知
第一屆全國國際學校教育發展研討會通知
天津開發區文化教育衛生局、教育部北京師范大學比較教育研究中心以及相關單位:
為了進一步探討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教育問題,謀求國際學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國際學校的改革與發展,經研究決定,舉辦第一屆全國國際學校教育發展研討會。現將有關通知事項如下:
一 會議內容:探討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教育問題,謀求國際學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國際學校的改革與發展。
二 參加人員:教育部北京師范大學比較教育中心、天津開發區促教中心、天津市教研室、全國10所國際學校、各中小學代表、以及相關媒體。
三 會議時間和地點:會議定於2009年12月3日至5日在開發區國際學校召開,時間三天,請相關人員依時出席。
天津開發區文化教育衛生局、教育部北京師范大學比較教育研究中心
2009年x月x日
聲明 我沒有寫過 只是看到有這個問題,自己琢磨這去寫的 希望能幫到有需要的人 僅供參考!
㈥ 急求:《全國部分城市房地產交易與權屬登記有關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全國部分城市房地產交易與權屬登記
有關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09年12月14日 建房市函[2009]89號
各省、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直轄市房地局(建委):
為加快解決因各種原因造成的城市房屋已建成多年,但不符合辦證條件,無法辦理房屋產權登記的歷史遺留問題(以下簡稱歷史遺留的房屋登記問題),2009年10月3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房地產市場監管司在鄭州市組織召開了全國部分城市房地產交易與權屬登記有關問題研討會,鄭州、天津、廣州、重慶、長沙、哈爾濱、杭州、合肥、濟南、南昌、南京、沈陽、太原、武漢、西安、延吉、石家莊、貴陽等18個城市房地產主管部門的有關同志參加會議。會上,鄭州、天津、廣州等3個城市介紹了經驗做法,與會同志就如何解決歷史遺留的房屋登記問題進行了研討,房地產市場監管司司長沈建忠做了總結講話。現將會議主要內容紀要如下:
一、穩步推進,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會議指出,近些年來,房屋產權登記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善,有效地保障了居民合法權益,促進了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同時,各地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歷史遺留的房屋登記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是開發建設單位行為不規范,存在建設手續不全、違規超建、欠繳稅費,有的開發建設單位已注銷等問題。二是房改、企業改制等過程中,由於原售房單位變更,已按照政策出售的房屋尚未辦理產權。三是在舊城改造和城市拆遷過程中,拆遷房屋、安置房屋建設手續不全。四是購房人因自身未及時申請辦理房屋登記。這些歷史遺留的房屋登記問題,已經成為各地群眾反映強烈、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會議認為,幾年來,各地高度重視解決歷史遺留的房屋登記問題,工作有序推進,取得明顯成效。據統計,截至2009年10月,鄭州市已為2.4萬戶群眾辦理了房屋登記。廣州市為1360個歷史遺留項目中的912個項目辦理了確權辦證所需的各項前期手續,涉及群眾5.9萬戶。天津市解決了歷史遺留的280個項目、976萬平方米房屋登記問題,涉及群眾10.7萬戶。重慶市解決了歷史遺留的1268萬平方米房屋登記問題。南京市解決了3000件歷史遺留的房屋登記問題中2400餘件。西安市解決了歷史遺留的房屋登記問題1527件,登記面積達1336萬平方米。濟南市共辦理企業改制重組房產過戶手續1081件,建築面積216萬平方米;為400餘個單體工程辦理了房屋登記手續,總建築面積達600餘萬平方米。沈陽市、長沙市和武漢市分別為2.9萬戶、2.47萬戶和1.39萬戶居民解決了歷史遺留的房屋登記問題。
會議強調,各地通過解決歷史遺留的房屋登記問題,切實維護了群眾的合法權益,得到了社會各界特別是購房群眾的廣泛贊同;有效地緩解了信訪工作壓力,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積極穩妥地解決了改制企業遺留的房屋登記問題,有力地保障了企業改制工作順利進行;集中清繳了開發企業拖欠政府稅費,有效地防止了國有資產流失;推動了歷史遺留問題房屋的上市交易,促進了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二、多措並舉,創造了很多有益經驗
會議充分肯定了各地在推進解決歷史遺留的房屋登記問題方面一些好的經驗。
(一)領導高度重視,為工作推進提供有力保障。各地高度重視解決歷史遺留的房屋登記問題。鄭州、廣州、天津、西安、重慶、沈陽、哈爾濱等市把解決歷史遺留的房屋登記問題作為解決民生問題的重要工作來抓,市政府牽頭,市領導親自掛帥,全面決策、加強協調,明確工作重點和思路,落實各部門職責,及時研究解決有關重大問題,切實把工作落到實處。廣州市委、市政府將解決歷史遺留的房屋登記問題納入了2007年向市民鄭重承諾的「66項惠民措施」,提出了2009年底基本解決的工作目標;市政府成立了以常務副市長為組長,市建委、規劃、國土房管等13個部門領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為工作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西安市市長親自參與調研,及時增加市長辦公會議議題,出台了《西安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辦理房屋權屬登記的通告》和《實施方案》,要求各區成立專門機構,落實人員和辦公經費,迅速有效地開展工作。
(二)部門間密切配合,是工作順利推進的關鍵。解決歷史遺留的房屋登記問題涉及多個部門、多個環節,各部門思想認識高度統一、協同配合是工作順利推進的關鍵。鄭州市設立聯合辦公服務窗口,集中辦公,對特殊問題實行部門共同會審,及時高效地推進工作。廣州市政府成立了辦證工作組,共同商討研究解決難點問題,並建立了部門聯席會議制度、情況通報制度、流轉聯審制度、信息共享制度。濟南房管局與土地、規劃、建委聯合成立了「清理違法建築和違規建設行為辦公室」,對無證房屋進行調查摸底,各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依法追繳規費和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並在「違法建築和違規建設項目聯合審批表」上簽署意見。天津、南京、武漢等地也建立了部門聯動、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確保了工作有序推進。
(三)出台地方法規規章,為工作推進提供法律依據。各地在解決歷史遺留的房屋登記問題中,通過出台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等,確保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天津市2005年頒布實施了《天津市房屋權屬登記條例》,《條例》規定:「2002年12月31日前依法應當辦理房屋所有權登記因故未能辦理登記的,當事人可以憑房屋權屬來源證明和未登記原因證明材料或者未登記原因說明,申請登記」。《條例》的出台實施,標志著天津市解決歷史遺留的房屋登記問題走上了法制化軌道。鄭州市政府出台了《鄭州市處理國有土地上房屋權屬登記中歷史遺留問題的若干意見》,為穩妥解決歷史遺留的房屋登記問題提供政策依據。重慶市出台了《關於解決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和房屋所有權證遺留問題的通知》和《關於房地產登記若干問題的處理意見》;市高院出台《在審判工作中適用<重慶市國土房管局關於房地產登記若干問題的處理意見>所涉及相關問題處置意見的通知》(渝高法[2007]214號),明確指出對此類處理情況提出的行政訴訟案件,可根據案件情況裁定駁回起訴或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明確了文件的法律效力。
(四)積極推動工作機制創新,是破解難題的有力舉措。歷史遺留的房屋登記問題時間跨度大、原因復雜多樣,結合實際、創新思維、多措並舉是破解問題的有效手段。一是,對於因開發建設單位行為不規范導致購房群眾無法辦理房屋登記的,廣州、天津等地採取先為群眾產權登記,各職能部門負責責令開發企業補辦相關手續和稅費,對拒不補辦的,各有關部門不予辦理新項目的開發建設手續。沈陽實行「邊辦證、邊追責」由相關部門和市紀委、公安局、司法局、執法局、法院等14個部門組成追責組,對有嚴重違法問題的企業追究法定代表人的責任。鄭州、重慶等地由規劃部門負責出具規劃確認書、建設部門負責組織房屋安全鑒定機構出具質檢報告,房產部門據此辦理產權登記;二是,對於房改、企業改制等過程中,已出售給個人的房屋尚未辦理產權登記的,鄭州、長沙等地實行公告確權制度,先由房改單位對申請登記房屋進行公告,對於土地和房屋權屬無爭議的,由房改辦進行核准批復,房管部門依據房改辦批復和相關手續辦理房屋登記。濟南市對於改制企業歷史遺留的土地、規劃、竣工驗收資料不全的,出台相關辦法,一次性予以完善。三是,對於舊城改造和城市拆遷過程中,建設手續不全的拆遷房屋、安置房屋,鄭州、南京等地細化和明晰了解決政策,取得了較好效果。
(五)服務和監管相結合,是工作取得實效的重要手段。一是,強化服務意識。濟南市對改制企業辦理房產過戶的,提供上門服務,開通「綠色通道」,免徵登記費和交易手續費。廣州市從方便群眾辦證出發,優化辦證流程,建立了「協同辦理、內部流轉」的工作機制,群眾只需按要求填寫調查表,國土房管部門將調查表分送規劃、建設、工商、消防、公安等部門核實,調取有關資料,群眾無需再提交上述部門資料,實現了「一站式」業務辦理。二是,強化監管和處罰。各地高度重視加強監管和處罰力度,濟南、沈陽等多數城市,結合解決歷史遺留的房屋登記問題,集中開展房地產市場秩序整治,規范房地產開發建設行為,從源頭上防範遺留問題發生。三是,建立長效機制,避免產生新的歷史遺留問題。天津市在解決歷史遺留的房屋登記問題的同時,相關部門聯運,建立連鎖機制,保證行政管理閉合,不再產生新的歷史遺留問題。同時,天津、廣州還通過採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等有效手段,督促開發企業在項目竣工後及時辦理房地產初始登記。此外,長沙、廣州、重慶、鄭州等地積極開展政策宣傳和引導,及時在新聞媒體上進行專題報道,公開辦理政策和程度,營造了良好的實施氛圍。
三、鞏固成果,繼續推進工作深入開發
會議強調,大力推進解決房屋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是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需要。有些遺留問題時間較長,購房群眾是善意取得,已經是事實上的佔有,長期不解決,會使遺留問題成為貽患。近年來,人大提案、政協議案多次提到這個問題,一些群眾也多次上訪反映此問題,需要下大力氣解決。二是保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需要。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同時也是關系群眾利益的民生問題。房地產市場要活躍,必須在產權明晰的基礎上,才能將資產轉化為資本。才能深入推進房地產稅制改革,才能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從而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各地要充分認識解決房屋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工作的重要性,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推進工作開展。會議提出了下一步應重點抓好的幾項工作:
(一)繼續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協作機制。加強領導是解決歷史遺留的房屋登記問題的根本保證。各地要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提高認識,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從切實維護群眾的利益出發,將解決歷史遺留的房屋登記問題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土地、規劃、建設、房管等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協同推進。要按照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則開展工作。通過成立專項工作組、採用聯合辦公、實行會審制度、建立部門信息共享、推行「一站式」業務辦理等措施,形成部門聯運,確保工作有序推進。
(二)明確工作原則和目標。各地要本著「尊重歷史、實事求是、民生優先、違法必究」的原則,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依法行政與制度創新相結合,解決眼前問題與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認真做好本地區的普查和梳理工作,摸清底數、明確范圍,結合地方實際制訂工作目標,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基本解決歷史遺留的房屋登記問題。
(三)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政策措施。各地要針對性、創造性的開展工作。要深入研究分析、解決本地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堅持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在借鑒其他地方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細化政策,明確措施。一是,對於因開發建設單位行為不規范導致購房群眾無法辦理房屋登記的,實行群眾辦證與企業補繳稅費相分離,依法登記確權與追究違法行為相分離,積極穩妥辦理房屋產權登記。二是,對於房改、企業改制過程中尚未辦理個人產權登記的,由相關部門完善相關手續等方式,為購房群眾辦理房屋登記。三是,對於舊城改造和城市拆遷中,建設手續不全的拆遷房屋和安置房屋,被拆遷人可憑安置(拆遷)協議、房屋來源等證明資料先申請登記,有關部門負責責成拆遷人完善相關手續、補交稅費。
(四)推進長效機制建設。各地要堅持疏防結合、標本兼治,切實加強制度建設,以制度規范市場,靠機制加強監管。要加大市場整治和處罰力度,避免前清後犯。一是完善相關管理辦法,實現行政管理閉合。通過建章立制,完善對房地產開發建設各環節的管理,實現對房地產開發建設單位從土地取得、規劃審批、建設過程審批、銷售管理、竣工交付等各環節之間管理的有機銜接和閉合,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行為。二是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通過加快推進誠信體系建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強房地產交易資金監管等措施,採用信息化系統,依託社會力量,通過巡查、暗訪、網路投訴等渠道,建立起立體化市場監管網路,實現對房地產開發建設行為的日常動態全過程監管。三是要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對於違法違規的企業,列入「黑名單」分開曝光,由相關職能部門聯合對其採取停止辦理規劃報建、停止商品房預售、停止其他所有行政許可、對其進行稅務稽查等制約措施,盡量將問題解決在前期,不再產生新的歷史遺留問題。
(五)注重輿論宣傳和引導。各地要切實加強政務公開,通過開展現場接訪、印發政策宣傳單等多種形式,讓群眾了解相關政策,增加政策的透明度;要加強輿論引導,通過電視、網路、報紙等多種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報道工作開展情況和成效,營造良好的實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