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課程標准試題
1. 思想品德課程教學與評價的依據是課程標准嗎
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絕不是一蹴而就,而更多是在適合其形成和發展的道德、文化環境中,通過感染、碰撞,甚至揚棄等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逐漸塑造而成的。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絕不是為了學生在考試評價中取得多少分數,而在於讓學生通過對思想品德課程的學習感悟人生的意義,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基本的善惡、是非觀念,幫助他們學做負責任的公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讓學生藉助思想品德所學的東西,幫助他們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處事、做人。
學生生活的領域是廣闊的,可以外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同學之間,家庭之中,老師面前,社會空間等等,這些無不是學生思想品德表現的地方。而傳統思想政治評價僅依靠一張考卷來評定學生,這種評價往往是學生誇誇其談的「紙上談兵」,恰恰忽略了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歸宿——良好行為習慣的考查。用這種「單一考試評價」來考評學生的思想素質是單調的,也是不全面的,最終造成的是學生的「兩麵皮」和「雙重人格」的形成,為改變「單一考試評價」帶來的弊端,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真正發揮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的作用,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自覺教育和約束自己,自覺踐行思想品德學習內容,新課程標准在「評價的原則」中規定,「要重視學生、教師、家長在評價過程中的作用,使評價成為學生、教師、家長等共同參與的交互活動」,並倡導「觀察」「描述性評語」「項目評價」「談話」「成長記錄」和「考試」等評價方式;採用「多元化」「過程性」的綜合評價,不僅符合了課程改革評價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克服了「一考定乾坤」的弊端,更全面、客觀地評價了學生的整個成長過程和生活實際,使評價深入了實際生活,營造學生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的環境,真正成為幫助和促進學生道德觀念、價值觀念形成和發展的手段。
2. 如何理解思想品德課程的人文性和綜合性
思想品德課具有人文性。思想品德課具有鮮明的人文性特徵,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拓展思想品德課的育人與開發功能。這里的人文,指的是人類文化中的科學的、先進的、優秀的和健康的部分。對於初中的學生來說,首先應該養成良好的習慣。與以前的課程標准相比,最大的特點是增強了人文性,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尊重學生、愛護學生、關心學生,重視發展學生道德主體性,注重以優秀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學生,以養成良好的品德,讓初中生在與他們貼近的生活中體驗、感受並理解國家和社會對中學生的思想品德要求,主動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為和習慣。
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想品德課是以初中學生為對象的教育活動,教師要以學生的生活為出發點,尊重學生學習及其發展規律,關心學生精神成長需要,用初中學生便於接受的方式組織課程內容和教學,用優秀的民族精神和人類文化陶冶學生們的心靈,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文素養。
思想品德課具有綜合性。思想品德課的綜合性指的是合理融合道德、法律、心理健康和國情等多方面的學習內容,而且與初中學生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相聯系,將知識的學習、能力的提高、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與思想方法、思維方式的掌握融為一體。
我認為這也是與以前的思想品德課程標准有一個較大的區別,在思想政治課中體現得尤其明顯,特別是在第八次新課程改革之後,書本變得薄了,理論的概念少了,條條框框少了,故事變得多了,需要老師擴充的東西多了,需要添加的生活中的資源多了,與生活各個領域以及其他各個學科的聯系更加密切了。思想政治課絕不是一門孤立的學科,它與各個學科都有十分緊密的聯系。最明顯的是體現在教科書的設計中,不難發現,思想品德課的教科書中的案例大量地使用了語文、歷史等課本上學生比較熟悉的知識,而且在教師進行教學活動中,也要使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絕不是單純地說教、灌輸,而是要以生動的教學方法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這就要求思想品德課老師要不斷豐富自己多方面的知識,按照需要以及課堂學生的反應,不僅聯系他們以及學習過的內容,也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思想政治課帶給他們的三觀教育。
3. .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的內容有哪些重要的修訂
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的內容有哪些重要的修訂?
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的內容有以下七部分修改:
1、對課程根本性質進行修訂. 思想品德課程是一門以初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其中改動比較大的有
(1)「思想性」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增加了「科學發展觀」作為重要指導思想之一。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分階段分層次對初中學生進行「五愛」教育。
(2)「實踐性」中,進一步明確指出「從學生實際出發並將初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作為課程建設與實施的基礎」。
(3)「綜合性」中,增加了重視家庭、學校以及社會之間聯系的維度。
(4)「人文性」的改動相對更大。改後為:尊重學生學習與發展規律,體現青少年文化特點,關懷學生精神成長需要,用初中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組織課程內容、實施教學,用優秀的人類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學生心靈,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社會責任感。
2、在課程內容部分進行的修訂
(1)將課程內容里諸表格版塊前的目標刪除了。原因在於為了與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等課標保持一致,同時也為了避免原目標條目與課程內容難以吻合的問題。
(2)將第三部分「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中的「集體」,前移到第二部分「我與他人的關系」中,修改為「我與他人和集體」。
(3)第一部分「成長中的我」的課程內容所涉及的心理、道德、法律和國情等四部分內容的修改均屬於微調。相比較而言,第二部分「我與他人和集體」,第三部分「我與國家和社會」兩部分的課程內容所涉及的內容做了一些較大的改動。
(4)第一部分中,新加的主題和思想有:
第一「體會青春期的美好」 提出應引導學生體會青春期的美好。
第二增加至三條課程內容涉及生命教育,引導學生尊重生命、珍愛生命,體會生命的價值。
第三注意到德育理論的新近話題——反年齡歧視論,強調與父母的有效溝通。
第四,特別第二部分中,將「交往中的品德」改為「在集體中成長」。該部分新增的思想主要有:「領會學校生活的幸福」,體會團結的力量」。是將「克服逆反心理」修改為「調適逆反心理」。
第五,第三部分新增的要點有: 「合理利用互聯網等媒介,初步養成積極的媒介批評能力,學會理性利用現代媒介參與社會公共生活」;補充「了解不同勞動和職業的特點及其獨特價值」
第六,第三部分在最後一輪的修改過程中,修改幅度較大。由原先的「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承擔社會責任」、「法律與社會秩序」、「認識國情 愛我中華」四部分,改為「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認識國情 愛我中華」、「法律與社會秩序」三部分。
第七,「認識國情 」「愛我中華」部分的修改意圖:
第一減負;第二加強現實國情內容 ;第三突出了全球意識。
3、在活動建議部分的修改
思想品德課程標准中的「活動和建議」包含了大量「活動要求,倡導學生自探究和實踐,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能力。
4、教學和評價部分是此次修訂的重點根據專家意見,此次修改力求達到以下要求:
(1)形成結構,注重內容的邏輯關系,從整體上對教師有指導作用;
(2)力求具體,不泛泛而談,具有一定操作性;
(3)力求體現思想品德課的性質和特點,力求體現初中學生的學習特點。
評價部分具體修改
①在結構上做了適當調整。 ②對幾種評價方式的表述進一步加以規范。
5、教學建議部分具體的思路是:第一條修改為「准確把握課程性質,全面落實課程目標」。 第二條修改為「強調與生活實際以及與其他課程的聯系」,注意到課程之間的有機聯系。增加「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優化教學過程」條目。
6、對課程基本理念進行修訂。按照本課的核心、基礎和教學觀三個方面一次依次對原有的基本理念的順序作了調整,引領學生了解社會,參與公共生活,熱愛生命,感悟人生。
7、對課程中目標的定位是:思想品德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旨在促進初中學生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品質的形成和發展,為使學生成為「四有「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4. 新的思想品德課程標准對課程目標是如何定位的課程目標的定位與過去相比有哪些主
在課程目標方面,新頒布的思想品德課程標准強調思想品德課程以加強初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為主要任務,幫助學生提高道德素質,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樹立法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在遵守基本行為准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弘揚民族精神,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礎。
最大的亮點在於新課標首次把對中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列為首要的教學目標,能力目標為其次,而知識目標則「不可思議」地被排在了最後!而這,恰恰是新課標的創新之處!也正是新課標能夠給政治課堂帶來新氣象的關鍵所在!思想品德是集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的一門基礎課程,從根本上來說,對學生非認知性評價才是思想品德課與其他課程區別的本質所在,而這一點在過去恰恰最容易被我們所忽視。
經過比較分析發現,新課標實施以後,針對新教材所編寫的各類考試題的題型都較之於以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開放性試題的分量空前增加,考查學生態度、情感、價值觀方面的試題明顯增加,要求原封不動地默背大段原理的題型基本絕跡。對於學生來說,只要平時養成文明、科學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面對政治考試,就再也不需要像以前一樣考前大開夜車突擊死記硬背了,應試壓力空前減小,學生喜歡上政治課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5. 為什麼命制思想品德試題首先要強調試題的導向性
哪些應該保持,哪些應 該改進。對於教師來說,同樣是一次對自身教育教學工作的綜合檢測。教師不僅可以從中反思 自己對課程標准和教材的認識,對教學方法和復習策略的認識,而且可以感悟出自身的知識結 構是否適應、人文積累是否厚實,更可以觀照出自己對學生的認識是否准確,對他們個性化的 學習過程的是否把握得當。這個反思的過程對於教師的專業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
6. 思想品德科試題的價值,反思及感悟是指什麼
1、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課的現狀是新課標、新教材、老考法。我們在積極探索新教法、活動方式的同時,更要把重點放在三維目標的統一上。特別是知識目標一定要適時落實到位。因此我們必須處理好這個矛盾:新課標把情感、態度價值觀放在第一位,能力其次,最後才是知識。而無論期末考試還是中考,都要考,而且是閉卷。情感怎麼考?沒法考。
2、目前,我們對教師教學成果的考核還是用學生的成績來衡量,所以從實際考試來看,還是落實到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只注重課堂改革,把課上的形式多樣,放手讓學生活動,聯系時事新聞、多媒體運用等,這樣一來學生高興了,但往往容易忽視對課本知識的把握。或者可以說沒有足夠時間去把握。而只注重知識目標,我們的課會失去吸引力,學生喪失興趣。我們就一定要把握好課堂思想性與實用性的統一。一方面要積極探索,適應新課標要求,一方面要落實知識目標,應對考試。